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来收容并涂施如修改液或化妆用指甲油等粘性液体的液体容器。 以往,这种用来涂施修改液或指甲油等粘性液体的液体容器制成所谓毛刷涂布作业的构造,即在其内部收容有挥发性粘性液体的瓶等容器上嵌盖以盖内附有毛刷的盖子。使用时,先摇动容器,再取下盖子,然后把和盖子连成一体的毛刷所沾附的粘性液体涂敷在要涂上液体的部位上。
但是这种传统的液体容器,每于使用时,需要注意调整刷毛在瓶内所粘附的粘性液体的附着量。即将盖子连同毛刷自容器口部取下来时,如果毛刷上未沾附该粘性液体或附着量不足时,则需要再把盖子盖回容器上,并使毛刷的前半部充分沾附瓶内的粘性液体,以利涂布之用。但事实上,挥发性粘性液体容容易沾附于容器口部的内侧面及外侧面的盖子螺合部,沾附的液体会越积越厚,日久硬化,遂造成毛刷不能顺利进出容器口部及达到容器内,同时还使毛刷容易折损散开而影响使用。此外,由于螺合部上粘附了液体后,盖子和容器间的螺合开闭也会受到阻碍而难以开闭,因此,使用起来相当不方便。
再者,最近市面上有一种液体容器,该容器利用按压自容器嘴端伸出的塑胶细杆的前端,使细杆的外面和细杆保持部或容器嘴端的内面间产生间隙,粘性液体便由该间隙流出液体容器。但是,该液体容器由于未具有效地阀机构和强制压送液体流出的装置,遂因沾于细杆的液体干涸后容易阻塞送液间隙,造成容器内的粘性液体不能顺畅流出。因而,该液体容器仍具有类似前述盖部附有毛刷的液体容器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传统液体容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构造的液体容器,该液体容器利用具有阀作用的液体控制杆的突出端压向涂布面上,使控制杆缩入容器嘴内以便启开阀口,并借助内部产生的泵浦作用,使一定量控制杆周围的粘性液体得以顺畅地自嘴部供应至涂布面,遂能达到流畅的涂布操作。
本发明所提供的液体容器利用按压液体控制杆的前端缩入嘴部内而开启阀口,并借助弹簧的弹性恢复力,迫使液体控制杆将流入嘴部前部的泵浦室内的液体向外供应至涂布面;且于不使用液体容器时,液体控制杆能关闭阀口,从而具有防止液体向外流出的功能。其主要技术解决方案在于,该液体容器具有内部收容有液体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容器主体。还具有一前端嘴,其接合面间介以封口板或垫圈,该前端嘴装设在此容器主体的前端开口部,且其前端具有出液口;可轴向滑动地收容并支持在前端嘴内部与容器主体内部之间的液体控制杆,且其前端突出出液口外;此外,还具有一盖于前端嘴部的盖子。上述液体控制杆的中段部形成有做为柱塞泵的泵体部及承接弹簧的承接部,且于容器主体的前端口部或前端嘴内部形成有与供前述泵体部于产生轴向往复运动时配合产生柱塞泵功能的泵室,又此泵室的前方及/或前端嘴出液口形成有可由控制杆的一部分封闭的阀口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其中液体控制杆的前端制成可诱导液体自出液口流出的细杆部。液体控制杆的前端制成可诱导液体流至出液口的细杆部外,所述液体控制杆的前端还连接在此细杆部前端的平时可封闭出液口的球形或棒球杆形头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液体控制杆的细杆部前端设有一毛刷部。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其容器主体采用可挠性塑胶制成,于其前端口部具有一与容器主体一体形成或独立成型的、其上设有使容器内部与前端嘴内部相通的通孔及可支持液体控制杆的封口垫圈。在本发明的又另一个实施例中,液体容器的容器主体于其任何一部份可形成风箱型的可伸缩变形部,最好为于后端部形成该变形部。本发明的液体容器,容器主体的中间部形成有一缩径的环状凹槽部,以便借助其向内突出的环状部支持液体控制杆的中段部。此外,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其盖子制成一种内、外双重盖,内盖直接盖在前端嘴的前端部,外盖则盖在容器的前端部,外盖的盖顶内部和内盖盖顶之间制成可收容溶剂或液体含浸材料的收容部,收容部内收容溶剂或液体含浸材料,另于内盖与外外盖之间设有可经常将内部空间与外盖的溶剂或液体含浸材料收容部相互连通的通孔,在盖子盖于容器时,内盖被容器的前端肩部压迫而反抗弹簧力往收容部内缩并开放通孔,以使溶剂或液体能自收容部经通孔流入内盖内而润湿前端嘴前端的涂擦部,在盖子自容器卸下时,内盖则被弹簧推压向外盖开口侧前进并关闭通孔,使收容部与其外部隔绝。
以下依照附图就本发明液体容器的实施例详细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液体容器第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2表示图1的容器在控制杆缩入前端嘴内的使用状态的局部剖图;
图3表示图1的容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4表示本发明液体容器第二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5表示本发明液体容器第三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6表示沿图5的A-A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7表示本发明液体容器第四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8表示本发明液体容器第五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9至图14表示本发明液体容器所用盖子的各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本发明的液体容器的第一实施例构造如图1及图2所示,共包括五个主要构件,即:内部收容有修改液、指甲油等粘性液体(以下简称液体)的容器主体1;装接于容器主体1前端部1a的具有出液口2a的锥筒形前端嘴2;可轴向滑动自如地安置在前端嘴2与主体1内部间而其前端少许伸出前端嘴2的出液口2a的液体控制杆3;设在前端嘴2或前端部1a内部而经常向液体控制杆3施加一轴向压力的弹簧4;及盖在前端嘴2外的盖子5。
容器主体1是采用如尼龙、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等不易受上述液体侵蚀及引起化学变化且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可挠性材料制成。容器主体1的前端部1a的外径较小以供前端嘴2的嵌合部2b通过嵌合或螺合而连结成一体。在主体1的前端设有一个在其中央具有支持控制杆3用的中心孔1b和导液孔1c的封口板1d。又容器主体1内装有在摇动容器时可在液体内上下自由运动的搅拌球6。事实上,这搅拌球6并不限于球体,也可为小圆柱体或角柱体。封口板1d夹置在容器主体1的前端部1a和前端嘴2的嵌合部2b内侧肩部之间。该封口板可起防止液体自嵌合部2b顺着螺纹流出的密封垫圈的作用。如图3所示,此封口板1d亦可与容器主体1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前端嘴2的嵌合部2b和容器主体1的前端部1a采用螺纹嵌合方式。但也可采用如下实施例所述的凹凸嵌合或紧迫压入嵌合,所有此等方式均为公知公用,不拟在此多加赘述。如图1及图3所示,此前端嘴2的内部形成收容液体控制杆3及弹簧4的空间2c。此空间2c的前部则形成在前方具斜孔形阀口的泵室2d。
液体控制杆3包括可沿轴向滑动自如地支持在出液孔2a和封口板1d的中心孔1b之间具有较小直径的两细杆端3a、3d。控制杆3的中间部具有直径较大的圆板状弹簧承座3c及位于此承座3c和前细杆端3a间的直径较承座3c和泵室2d内径略小的泵体(或柱塞体)3b。当控制杆3轴向移动时,此柱塞体3b利用其前方肩部对于泵室兼阀口2d产生柱塞泵的作用,便可将泵室2d及出液口2a内的液体压出来。
在液体控制杆3的弹簧承座3c和封口板1d的中心孔1b的外围所形成环状承座1e之间设有弹簧4。该弹簧4经常向液体控制杆3施加一向前的推压力以使泵体3b堵塞阀口2d。
盖在容器主体1的前端嘴2的密封盖子5为一种具有内、外双重盖子5a、5b的盖子,此盖子5的外盖5b可嵌合及脱离自如地紧密盖在前端嘴2的嵌合部2b,而内盖5a则可封住前端嘴2的前端部。如此可有效防止液体自嘴端流出及挥发而干涸,同时也可防止万一液体流出时最多只能沾附在内盖5a内,而不会污染到外盖5b与前端嘴2的嵌合部2b。因此不会影响到盖子5的正常盖脱和密封的功能。
图4表示本发明的液体容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点,仅在于封口板1d制成向容器主体1内侧凹下去的杯型构形,其余部分则和第一实施例相关部分相同,所以凡相同或相当的构件皆使用同一符号表示,而不另作说明。杯型封口板1d借助环状突缘夹置于前端部1a与嵌合部2b之间而起着密封圈的作用,该杯型封口板1d如第一实施例中封口板一样,于其底部中央及其周围表面也分别设有支持液体控制杆3用的中心孔1b和导通液体用的导液孔1c。
图5表示本发明容器的第三实施例。此实施1例的构造基本上与前述二个实施例的构造大同小异,只有在容器主体1和液体控制杆3的形状上有所修饰或稍作改型而已,其他部分则与前述各例并无不同,因此,凡相同或相当的构件仍用相同的符号表示,而不另作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容器主体1的前端口部仍具有缩小外径的前端部1a,但主体1的后半部则制成呈伸缩囊形的可伸缩部11,主体1的中间部制成直径缩小呈一圈环状凹沟(内侧则形成一圈突条)的颈部12,当用手按压容器主体1的尾端时,可伸缩部11便会产生伸缩变形,而使容器内部的容积发生变化。又液体控制杆3仍制成自前端嘴2轴向延伸至接9容器主体1的底部的长控制杆3,此控制杆3自前方至后方依次为:能封闭出液口2a的球头3e,细杆部3a,挡止部3′c,导杆部3′d,做为活塞的泵体部3b及向后延伸的轴杆部3f。
挡止部3′c在其周围具有多支肋条3g,以便使液体能经常通过设在容器主体1和前端嘴2间的防漏垫圈(相当于前述的封口板)1d的中心孔流入前端嘴2的内部。此时,控制杆3前端球头3e则做为球阀借助弹簧4向前推的压力封住出液液2a。挡止部3′c也可制成一锥柱体状或圆板体状以做为辅助阀来封闭防漏垫圈或封口板1d的中心孔。轴杆部3f最好具有如图6所示的十字形横断面以减少它的体积并可承受后端按压力。当然,轴杆部3f形成其他的横断面形状也可。这长形控制杆3由出液口2a起经封口板1d的中心孔和容器主体的颈部12共有三处支持于容器的内部轴心上,而控制样3的后端和容主体1的后端内壁(即容器的底壁)之间留有适当的游隙g。
又,在前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泵室2d是设在前端嘴2内部,但在本实施例中,泵室1e是改设在容器1的缩径前端部1a收容有弹簧4的内部。又,泵体部3b的前端和泵室1e的入口端之间留有相当间隙h以供液体流入泵室1e内。另泵体部3b的外径制成稍小于泵室1e的内径,以便于控制杆3被推向前移动时,使之能在泵室1e内轴向移动而起着活塞泵的作用。
图7表示本发明的液体容器的第四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只是将控制杆3的前端制成如棒球棒状的头部3′e以取代前述球头3e及细杆部3a。另前端部2的出液口2a内径也配合此改变而制成可为该棒状头部3′e封闭的形状,至于其他各部分和前述各实施例则完全相同。
图8表示本发明的液体容器的第五实施例,此实施例基本上仍与前述各实施例的构造相同,只不过在第三及四实施例所示的控制杆3的前端加装在一与前端嘴2构成一体的毛刷21,以便能实施于要求涂布面积较大的毛刷涂刷操作中。为达成此目的,控制杆3的前方细杆端3a伸出前端嘴2的出液口2a一段相当长的长度,其位于出液口2a的后段部分制成一道环状凹沟3h,以使泵室1e内的液体能流入凹沟3h内。但凹沟3h前端的细杆部3a则可封闭出液口2a的前端出口,以使液体不能流出。前端嘴2的前端有凹座2e以容纳毛刷21的基端。在实施例中毛刷21是由能紧密嵌入凹座2e内的毛刷固定板22、穿过固定板22中心而内径稍大于控制杆3的前端细杆部3a外径的套管23和植设在固定板22上且包围套管23的刷毛21所构成。做为液体诱导杆细杆部3a可轴向滑动地插入套管23内,以便将液体导经套管23和细杆部3a间的间隙而进入毛刷21内。套管23并非一定必要,如不设置也可以,但此时,由细杆部导出的液体则会借助毛细现象进入毛刷21内。
图9至图14表示适用于本发明的液体容器的盖子的各种实施例。在前述各实施例中所示的盖子5皆为内、外盖5a、5b一体形成的最简单的双重盖子构造。但在图9至图14所示的盖子5则所构成内盖5a为个别成型的盖体,且对外盖5b具可弹性自由移动的构造。同时外盖5b内部设有溶液含浸材料51。
图9中所示盖子5,其外盖5b的顶部中央设有内盖支持轴52。支持轴52的基部周围所形成的环形凹槽内容纳有能防止毛刷所沾液体干涸的溶剂含浸材料51。内盖5a以设在其盖顶的大于支持轴52轴径的孔53可沿轴52滑动地支持在支持轴52上。当盖子5未盖于容器的前端2时,内盖5a借助设在内、外盖5a、5b间的张力弹簧54的推力使其开口端抵接在外盖5b内部所设的弹性防漏垫圈1d的一侧。同时,其中心孔53由支持轴52的一端所形成头部55封闭,使溶剂或其挥发气体封闭在外盖5b内不致外逸。但是,当盖子5盖于容器1的前端时,由于内盖5a为前端嘴2的肩部压迫而抵抗弹簧4的推力进入外盖5b内部,遂使孔53开放而使溶剂能自孔53流入内盖5a内并润湿毛刷21。溶剂含浸材料51一般是采用高密度海棉或工业用毛毡料等吸水性材料含浸与容器内所容纳相同的液体或稀释液等溶剂所构成。
图10中所示盖子5,其外盖5b的内部中央设有一支持筒521,在其开口端周缘设有多个缺口57的内盖5a,借助容纳于支持筒521内的弹簧4可弹性移动地支持在前端嘴2内部,溶剂含浸材料51填满支持筒521周围的空间。当将盖子5自容器上取下来时,内盖5a因弹簧4的推力使缺口57端进入密封垫圈1d内,其突缘抵住垫圈1d上,使溶剂或其挥发气体封闭在外盖5b内部,不致外逸。但是盖子5盖上时,内盖5a被顶进而使缺口57开放,溶剂即可经由缺口57进入内盖5a并润湿毛刷21。
图11表示盖子5的另一种形式。在此实施例中,外盖5b内部收容有溶剂含浸材料51,内盖5a的盖顶具有突缘5c及其下方侧壁设有使内、外盖5a、5b的内部空间相通的数个通孔5d。另外,盖5b的内部设有二个密封垫圈1d及56,而在内盖5a的突缘5c与外盖5b的内部环状座部间设有弹簧4以把内盖5a推顶向盖口方向。当使用本容器而将盖子5自容器1上取下时,内盖5a由弹簧4推压向开口侧而使通孔5d没入垫圈56的孔内并由垫圈56的孔壁封闭,遂遮断外盖5b中收容有溶剂含浸材料51的空间与内盖5a的内部空间的连通关系,溶剂便无从挥发外逸。但是,当将此盖子5拧旋入容器1的前端嘴2时,则如图11所示,因内盖5a受到前端嘴2的前方肩部压迫抵抗弹簧4的推力而缩入外盖5b的内部,同时挤压溶剂含浸材料51,也同时使通孔5d露出垫圈56外侧。于是,溶剂或其挥发气体能经此通孔5d流入内盖5a的内部并润湿毛刷21。又外盖5b与前端嘴2的结合在前述各实施例中均利用环形凹凸扣合,但在本例中及以下将要叙述的各实施例中则采阴阳螺纹螺合。事实上,只要能使盖子5装卸自如地盖紧在前端嘴2上,则任何方式或装置均可使用。
图12是图11所示盖子5的一改型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外盖5b内并未设内部垫圈56,但内盖5a的盖顶中央设有一个5e。孔5e内可轴向滑动地嵌设一个可承纳溶剂含浸材料51的筒体5f向下突出的轴筒部5g。轴筒部5g设有能使筒体5f内部与内盖5a内部相通的通孔5d。弹簧4设在筒体5f下面外缘与内盖5a的开口部突缘5h之间,以将内盖5a经常推向垫圈1d侧。因此,在盖子未盖于容器1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内盖5a的突缘5h压接于垫圈1d的内侧面,借助孔5e的内壁遮闭通孔5d。内盖5a的内部空间遂与筒体5f的内部空间隔绝,溶剂即不会外逸。当盖子5盖于容器1的前端时,则如前例一般内盖5a被前端嘴2的前肩抵压而向筒体5f方向移动,通孔5d即暴露在内盖5a内部空间,溶剂即可经此通孔5d流入内盖5a内,便可润湿毛刷21。
图13表示图12的改型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基本构造和图12所示相同,只不过将图12的筒体5f改成其轴筒部5g向上突出,且筒体5f的开口成向下倒置状。另外,内盖5a的盖顶设有上突且可滑动自如地嵌入轴筒部5g的突起部5i。轴筒部5g和突起5i分别设置通孔5d和通孔5d′。该通孔5d与5d′在盖子5盖于容器1时,可使筒体5g与内盖5a的内部空间相连通,而在盖子5自容器1卸下时,使筒体5g与内盖5a的内部空间不相连通。
图14表示图12的又一改型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液体容器基本上仍与图12的构造相同,不过将筒体5f制得较深,且轴筒部5g的一端向筒体5f内部突伸,并将液体溶剂直接装入筒体5f内,而不装入溶剂含浸材料51。轴筒部5g的上端高于溶剂液面,使用时需将容器1或盖子5摇动几下,使溶剂进入轴筒部5g内,再经由通孔5d流入内盖5a内部。
本发明液体容器因具有如上所述的构造,而具备下列优点:当使用者将密封容器前端嘴或涂擦部的盖子取下来后,用手握持容器主体,并以嘴部或涂擦部向下之状态下,按压液体控制杆的前端(图1及图4),或按压可伸缩式容器的后端以将液体控制杆往前推动(即进行控制杆的后端按压),则借助控制杆的泵体部与泵室间所产生的泵浦作用及阀孔的开启,可使液体从容器内经由前端嘴内部及出液口流出外部以供涂布之用。解除按压力或使容器的前端离开涂擦面时,控制杆又能自动封闭输液孔或阀口,以防止液体外流或泄漏。再者,双重盖子可将前端嘴和出液口端或涂擦部密封,在活动式内盖与外盖之间装有溶剂含浸材料,便可于盖子盖在容器时,使溶剂或其挥发气体流入前端嘴以润湿出液口端或涂擦部,如此能确保使用端或涂擦部不致因液体干涸而不能再使用。又,当将容器的前端一离开涂擦部位之后,液体控制杆会借助弹簧的恢复力,以前端(图5、图7、图8)或具有阀体作用的柱塞体(图1及图4)封闭出液口或阀口,因此可防止液体外流,避免导致污染前端嘴。整个容器可制成笔型,方便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