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复方黄芪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复方黄芪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血栓、老年性痴呆等均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和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调查,近年来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而且中、青年患者不断增加,心脑缺血性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了达到防治目的,许多发明人及药品企业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些治疗的产品;如:专利申请号为:01129112、名称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人曾参与完成了一份名称为“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410022288.9的专利申请,这两份专利申请都使用了丹参这种药材;问题是:丹参是文献报道过敏反应发生频率极高的中药,其有效成分丹参酮是具有生化活性基因的化学成分可以成为半抗原,所以它们的适用人群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本申请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银杏内酯在空气中与氧接触易引起内酯环的破裂,从而使内酯的提取得率降低,总内酯含量很低;而研究表明银杏叶主要含黄酮、内酯两类活性成分,内酯具有捕获游离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促进血液循环及脑代谢等功能,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老年痴呆症和皮肤病、脱发等多种疾病,并能增强记忆功能,所以如何提高内酯的含量直接影响产品的疗效;另外,由于患类似疾病的患者众多,所以需要向市场提供更多的、效果显著的、没有副作用的治疗药品。鉴于这些情况,寻找一种药材配伍简单、治疗效果理想,没有毒副作用,制备工艺合理有效地治疗药物制剂成了人们急需解决的事情。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复方黄芪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根据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血栓、老年性痴呆等均因血管窄缩、血流量减少等原因致使供血不足引发疾病的原理,采用黄芪和银杏配伍做成制剂;它具有活血化淤、通脉舒络、改善血循环和代谢作用。例如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心脏病,两药合用,可起到改善心肌代谢作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的血供以缓解心绞痛的作用。本发明不仅对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脑血栓、老年性痴呆等有较好的疗效,还可以用于肝肾综合症、心肺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疾病。而且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其不良反应小、可供病人长期使用。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主要由黄芪1~99份,或者是相应重量分经提取后得到的黄芪提取物与银杏99~1份,或者是相应重量分经提取后得到的银杏提取物制作而成。准确的说: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主要由黄芪20~80份,或者是相应重量分经提取后得到的黄芪提取物与银杏80~20份,或者是相应重量分经提取后得到的银杏提取物制作而成。优选处方为: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由黄芪50份,或者是相应重量分经提取后得到的黄芪提取物与银杏50份,或者是相应重量分经提取后得到的银杏提取物制作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制剂为:注射剂、包括: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微丸剂、颗粒剂、丸剂、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口服液体制剂、凝胶剂、煎膏剂、微丸剂、分散片剂、浸膏剂和膜剂。准确的说:所述的制剂为:注射剂、包括: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分散片剂、软胶囊剂、微丸剂、凝胶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复方黄芪制剂的制备方法:取黄芪,加水煎煮,合并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再精制、浓缩,干燥后粉碎,即得黄芪提取物;取银杏,粉碎成粗粉,乙醇回流,收集提取液,回收乙醇,再精制、浓缩,干燥后再与黄芪提取物混合均匀,然后分别制成不同的制剂。具体地:
取黄芪,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即得黄芪提取液;取银杏,加5倍量70%乙醇70℃下加氮气保护提取3次,每次1小时,减压回收乙醇,得银杏提取液,提取液分别低温离心过滤,在4~6℃的低温下以2500r/min,30min的条件进行离心,弃去沉淀,干燥、混匀,然后分别制成不同的制剂。
取黄芪提取物、银杏细粉或提取物混合均匀,加入注射用水,并加0.9%氯化钠,搅匀,冷藏,滤过,滤液加0.01%活性炭,煮沸30分钟,放冷,过滤至澄明,用10%NaOH调pH值6.5~7.0,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经0.25~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灌装,115℃灭菌30分钟,即得大输液制剂。
取黄芪提取物、银杏细粉或提取物混合均匀,加入注射用水,搅匀,冷藏,滤过,滤液加0.1%活性炭,煮沸30分钟,放冷,过滤至澄明,用10%NaOH调pH值6.5~7.0,按12mg/ml的比例加入甘露醇,混匀,经0.25~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灌装,冷冻干燥,冻干条件:-10℃预冻3小时,-45℃预冻6小时后开始抽真空,并升温至-35℃,保持3小时;升温至-30℃,保持6小时;升温至-20℃,保持6小时;升温至-10℃,保持10小时;升温至0℃,保持2小时;升温至10℃,保持2小时;升温至20℃,保持2小时;升温至30℃,保持2小时,即得冻干粉针剂。
取黄芪提取物、银杏细粉或提取物混合均匀,加入注射用水,搅匀,冷藏,滤过,滤液加0.1%活性炭,煮沸30分钟,放冷,过滤至澄明,用10%NaOH调pH值6.5~7.0,按12mg/ml的比例加入甘露醇,混匀,经0.25~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分装,即得粉针剂。
取黄芪提取物、银杏细粉或提取物混合均匀,加入注射用水,加0.01%活性炭,煮沸30分钟,放冷,过滤至澄明,用10%NaOH调pH值6.5~7.0,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经0.25~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灌装,115℃灭菌30分钟,即得注射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活血化淤、通脉舒络、改善血循环和代谢作用。例如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心脏病,两药合用,可起到改善心肌代谢作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的血供以缓解心绞痛的作用。本发明不仅对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脑血栓、老年性痴呆等有较好的疗效,还可以用于肝肾综合症、心肺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疾病。而且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其不良反应小、可供病人长期使用。黄芪性甘、微温,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等功用;银杏叶能扩张冠动脉和脑血管,增加心脑的血流量,改善心脑代谢,恢复正常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增进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具有高效的防治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和脂质代谢紊乱作用。本发明采用黄芪和银杏配伍做成制剂,对冠心病发病和发展的各个环节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对循环系统及机体其他重要机能有改善和调节作用,能改善心功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脉循环,增加心肌微循环灌流,降低血小板聚集率,防栓、溶栓,保护心肌缺血,增加体力和降低耗氧量,调节免疫功能。
本申请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银杏内酯在空气中与氧接触易引起内酯环的破裂,从而使内酯的提取得率降低,总内酯含量很低;而研究表明银杏叶主要含黄酮、内酯两类活性成分,内酯具有捕获游离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促进血液循环及脑代谢等功能,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老年痴呆症和皮肤病、脱发等多种疾病,并能增强记忆功能,所以如何提高内酯的含量直接影响产品的疗效;通过一系列实验,本申请人采用氮气保护提取,可降低氧浓度,减少内酯与氧的接触时间,总内酯含量明显提高;通过PH值的调节,抑制其在注射液中的水解;选择的粉针剂剂型,也有利于银杏内酯的稳定。
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可以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具有有效的效果;
实验例1:提取工艺研究
银杏内酯具有捕获游离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促进血液循环及脑代谢等功能,是本产品的起效成分之一,提取工艺直接影响产品的疗效和质量。
项目 无氮气保护 无氮气保护 有氮气保护 有氮气保护
溶剂 70%乙醇 60%乙醇 70%乙醇 60%乙醇
得率% 2.4 2.2 2.8 2.5
总黄酮含量% 23.5 22.8 26.9 26.7
总内酯含量% 6.1 6.0 7.0 6.4
结果显示:本发明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实验例2:成型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1)成型工艺条件研究
①注射剂pH值的选择:银杏内酯在过酸或过碱的条件下,易发生酯的水解,我们对6种不同pH值的注射液40℃放置3个月,分别考察其稳定性。
0月 3月
pH值 色泽 澄明度 萜内酯(mg/ml) 色泽 澄明度 萜内酯(mg/ml)
5.5 淡黄色 差 2.50 黄棕色 差 2.01
6.0 淡黄色 澄明 2.49 黄棕色 差 2.13
6.5 淡黄色 澄明 2.41 淡黄色 澄明 2.32
7.0 淡黄色 澄明 2.45 淡黄色 澄明 2.42
7.5 黄棕色 澄明 2.55 黄棕色 差 1.98
8.0 黄棕色 差 2.52 黄棕色 差 2.01
结果显示,采用本发明所选用的辅料所制得的制剂质量稳定,可控;使得本发明所得的产品成型性好.
②冷冻干燥条件筛选:根据冻干处方及用药量,按支架剂筛选时的冻干条件进行冷冻干燥,条件及结果见表
实验结果显示:-10℃预冻3小时,-45℃预冻6小时后开始抽真空,并升温至-35℃,保持3小时;升温至-30℃,保持6小时;升温至-20℃,保持6小时;升温至-10℃,保持10小时;升温至0℃,保持2小时;升温至10℃,保持2小时;升温至20℃,保持2小时;升温至30℃,保持2小时为最佳冷冻条件。
(2)制剂稳定性考查:
①本发明粉针剂
②本发明注射液
③本发明大输液制剂
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制剂质量稳定。
实验例3:药效学实验
(1)对大鼠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0只,按体重分层次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①假手术组;②生理盐水对照组;③维脑路通对照组(0.04g/kg);④黄芪水针对照组(7.2g生药/kg);⑤银杏水针对照组(7.2g生药/kg);⑥本发明水针组(7.2g生药/kg)。第②-⑥组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7.2ml/kg,每天1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1hr后,给各组各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溶液麻醉,仰位固定于手术台上。颈部正中切口,分离两侧颈总动脉。静脉注射0.5%伊文斯蓝溶液10ml/kg,5min后,第①组各鼠不结扎、第②-⑥组各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3hr后处死,断头,开颅取脑,分析天平称重。将各脑浸泡于5ml甲酰胺中,在45℃恒温箱中温育72hr。取温育液,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在620nm处测定吸收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各脑内的伊文斯蓝含量(μg/g脑重),结果见表
大鼠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剂量 伊文斯蓝含量
组别 动物数
(g/kg) (μg/g)
假手术组 10 2.96±0.32
生理盐水模型组 10 4.55±1.25
维脑路通组 10 0.04 3.10±0.86
黄芪水针对照组 10 7.2 3.35±1.50
银杏水针对照组 10 7.2 3.24±0.12
本发明水针组 10 7.2 3.12±0.65
结果表明,本发明组方疗效优于由黄芪、银杏单独用药,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且效果比较明显。
(2)对血瘀模型家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实验1组:丹参、银杏药液;实验2组:黄芪、银杏、丹参药液;实验3组:本发明药液
家兔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各半,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及实验1、2、3组。各组动物先耳缘静脉注射(iv)给药。空白及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NS)1ml/kg,阳性药组iv葛根素注射液30mg/kg(以NS配成30mg/ml),实验组分别注射0.25mg/ml的药液(以NF配成),给药量均为1ml/kg,连续给药两周(14d),于给药的第2、13d,除空白对照组外,各兔分别经耳缘静脉注10%高分子右旋糖酐5ml/kg,每日两次,造成血瘀模型。末次给药h后,再次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酐5ml/kg,15min后,心脏采取空腹血6ml,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其中血小板聚集率用LBY-NJ2型血小板聚集仪,采用比浊法测定:其它采用LBY-N6A+旋转式锥板粘度仪测定。
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x±s,n=6)
组别 剂量(mg/kg) 体重(kg) 血小板聚集(%) 纤维蛋白原(g/L)
空白组 - 2.31±0.15 15.54±2.46 2.53±1.16
模型组 - 2.45±0.08 38.27±15.05 2.73±1.41
阳性药组 30 2.37±0.11 12.74±3.47 3.12±1.83
实验1组 0.25 2.35±0.23 14.77±1.25 2.62±0.36
实验2组 0.25 2.42±0.15 14.49±3.14 2.57±1.23
实验3组 0.25 2.41±0.14 14.02±1.25 2.52±2.34
结果显示,本发明制剂疗效好,而且没有选用丹参,不会有其带来的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
(3)对四氯化炭引起家兔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
家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cl4(0.1ml/kg)模型组、ccl4+联苯双酯(60mg/kg)组、ccl4+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腹腔注射ccl4后,各组动物连续灌胃给药5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处死动物,取血并立即解剖,取肝脏进行组织化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大剂量组有降低SGPT值趋势;病理检查本发明组肝组织中LDH含量较损伤组有明显增加,肝小叶中央带LDH含量有所增加,肝糖原分布均匀,肝小叶中央带及周围带糖原比损伤组有所增加;高剂量组对肝细胞胞浆疏松、脂肪样变、嗜酸性及坏死均有明显保护作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保护作用与联苯双酯组相似。
分组 动物数 SGPT(X±SD)
正常对照组 10 34.45±2.85
模型对照组 10 513.13±20.12
联苯双酯组 10 215.42±53.45
本发明片剂组 10 220.12±17.20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制剂还可以用于肝损伤的治疗。
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黄芪990g、银杏10g
取黄芪,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即得黄芪提取液;取银杏,加3倍量70%乙醇70℃下加氮气保护提取3次,每次1小时,减压回收乙醇,得银杏提取液,提取液分别醇沉,弃去沉淀,干燥、混匀,加入大豆油,混匀,滴入甲基硅油中冷却,即得滴丸剂。本产品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粒。
本发明的实施例2:黄芪10g、银杏990g
取黄芪,加1倍量水煎煮1次,每次5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即得黄芪提取液;取银杏,加2倍量70%乙醇70℃下加氮气保护提取3次,每次1小时,减压回收乙醇,得银杏提取液,提取液分别过树脂,乙醇洗脱液干燥、混匀,加入甲基纤维素2%,加水湿润,制成颗粒,干燥,加入3%羧甲基淀粉钠,压片,即得分散片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3:黄芪500g、银杏500g
取黄芪,加5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即得黄芪提取液;取银杏,加8倍量70%乙醇70℃下加氮气保护提取3次,每次1小时,减压回收乙醇,得银杏提取液,提取液分别用萃取法精制,干燥、混匀,加入2%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挤出—滚圆法制丸,干燥,即得微丸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4:黄芪800g、银杏200g
取黄芪,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即得黄芪提取液;取银杏,加5倍量70%乙醇70℃下加氮气保护提取3次,每次1小时,减压回收乙醇,得银杏提取液,提取液分别低温离心过滤,在4~6℃的低温下以2500r/min,30min的条件进行离心,弃去沉淀,干燥、混匀,加入注射用水,并加0.9%氯化钠,搅匀,冷藏,滤过,滤液加0.01%活性炭,煮沸30分钟,放冷,过滤至澄明,用10%NaOH调pH值6.5~7.0,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经0.25~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灌装,115℃灭菌30分钟,即得大输液制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5:黄芪200g、银杏800g
取黄芪,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即得黄芪提取液;取银杏,加5倍量70%乙醇70℃下加氮气保护提取3次,每次1小时,减压回收乙醇,得银杏提取液,提取液分别低温离心过滤,在4~6℃的低温下以2500r/min,30min的条件进行离心,弃去沉淀,干燥、混匀,加入注射用水,搅匀,冷藏,滤过,滤液加0.1%活性炭,煮沸30分钟,放冷,过滤至澄明,用10%NaOH调pH值6.5~7.0,按12mg/ml的比例加入甘露醇,混匀,经0.25~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灌装,冷冻干燥,冻干条件:-10℃预冻3小时,-45℃预冻6小时后开始抽真空,并升温至-35℃,保持3小时;升温至-30℃,保持6小时;升温至-20℃,保持6小时;升温至-10℃,保持10小时;升温至0℃,保持2小时;升温至10℃,保持2小时;升温至20℃,保持2小时;升温至30℃,保持2小时,即得冻干粉针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6:黄芪500g、银杏500g
取黄芪,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即得黄芪提取液;取银杏,加5倍量70%乙醇70℃下加氮气保护提取3次,每次1小时,减压回收乙醇,得银杏提取液,提取液分别低温离心过滤,在4~6℃的低温下以2500r/min,30min的条件进行离心,弃去沉淀,干燥、混匀,加入注射用水,搅匀,冷藏,滤过,滤液加0.1%活性炭,煮沸30分钟,放冷,过滤至澄明,用10%NaOH调pH值6.5~7.0,按12mg/ml的比例加入甘露醇,混匀,经0.25~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分装,即得粉针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7:黄芪500g、银杏500g
取黄芪,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即得黄芪提取液;取银杏,加5倍量70%乙醇70℃下加氮气保护提取3次,每次1小时,减压回收乙醇,得银杏提取液,提取液分别低温离心过滤,在4~6℃的低温下以2500r/min,30min的条件进行离心,弃去沉淀,干燥、混匀,加入注射用水,加0.01%活性炭,煮沸30分钟,放冷,过滤至澄明,用10%NaOH调pH值6.5~7.0,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经0.25~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灌装,115℃灭菌30分钟,即得注射液。
本发明的实施例8:黄芪500g、银杏500g
取黄芪,加3倍量水煎煮4次,每次3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减压浓缩,即得黄芪提取液;取银杏,加5倍量70%乙醇70℃下加氮气保护提取3次,每次1小时,减压回收乙醇,得银杏提取液,提取液分别低温离心过滤,在4~6℃的低温下以2500r/min,30min的条件进行离心,弃去沉淀,干燥、混匀,压制法制丸,即得软胶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