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自保持继电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机械自保持继电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37719.3 (22)申请日 2014.12.06 H01H 53/01(2006.01) (71)申请人 无锡高卓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兴源北路 401 号北创科技园 621 (72)发明人 苏立锋 (54) 发明名称 一种机械自保持继电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自保持继电器, 包括 本体、 在本体上依次设置的齿轮、 圆柱套筒、 传动 杆、 挡板和杠杆, 继电器本体上还设置有支点和触 点, 支点位于杠杆复位弹簧和第二导电片之间, 杠 杆安装在支点上, 触点与第三导电片接触。。
2、本发 明机械传动部分结构简单, 成本低, 当其处于工作 状态时, 通过机械结构自保持, 从而大大减少了能 耗, 其工作时间越长, 平均能耗越少, 降低了电路 漏电、 器件温度升高而受损的风险, 大大延长其使 用寿命 ; 利用齿轮高低齿切换方式进行电路断通 电切换代替原有的衔铁吸附的方式, 消除了因衔 铁长期处于工作状态所产生的磁滞老化而造成继 电器的失效现象, 极大地增加了其工作的可靠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0928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
3、.11 CN 104409285 A 1/1 页 2 1. 一种机械自保持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该继电器包括本体、 在所述本体上依次设置 的 齿轮 (1) 、 圆柱套筒 (3) 、 传动杆 (2) 、 挡板 (4) 和杠杆 (5) , 所述传动杆 (2) 的一端穿过 圆柱套筒 (3) 后与齿轮 (1) 的齿槽接触, 另一端穿过挡板 (4) 后与杠杆 (5) 接触, 传动杆 (2) 与杠杆 (5) 接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电片 (21) , 杠杆 (5) 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电片 (21) 接触的第二导电片 (51) , 传动杆 (2) 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圆柱套筒 (3) 和挡板 (4) 之间。
4、 的传动杆挡板 (22) , 所述传动杆挡板 (22) 与挡板 (4) 之间设置有压缩状态的传动杆复位弹 簧 (7) , 所述杠杆 (5) 以第二导电片 (51) 为界, 一端设置有第三导电片 (52) , 另一端设置有 杠杆复位弹簧 (53) , 继电器本体上还设置有支点 (6) 和触点 (8) , 所述支点 (6) 位于所述杠 杆复位弹簧 (53) 和第二导电片 (51) 之间, 杠杆 5 安装在所述支点 (6) 上, 所述触点 (8) 与 第三导电片 (52) 接触 ; 所述齿轮 1 设置有相邻交错排列的第一齿槽 (11) 和第二齿槽 (12) , 所述第一齿槽 (11) 的深度大于第二。
5、齿槽 (12) 的深度, 所述传动杆 (2) 分别与圆柱套筒 (3) 和挡板 4 滑动连接, 所述杠杆复位弹簧 (53) 一端与杠杆 5 连接, 另一段与继电器本体固定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书 1 中所述的机械自保持式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动杆 (2) 下 端与第一齿槽 (11) 接触时, 第一导电片 (21) 与第二导电片 (51) 分离, 第三导电片 (52) 与触点 (8) 接触, 传动杆 (2) 下端与第二齿槽 (12) 接触时, 第三导电片 (52) 与触点 (8) 分 离, 第一导电片 (21) 与第二导电片 (51) 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书 1 或 2 中所。
6、述的机械自保持式继电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齿轮 (1) 还与动作执行机构连接, 所述动作执行机构为步进电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09285 A 2 1/2 页 3 一种机械自保持继电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机电设备领域, 涉及一种继电器的结构改进, 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的 自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0002 继电器是一种普通的控制元器件, 应用范围极广, 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 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 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 “自动 开 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 安全保护、 转换电路等作用。但一般的继电器, 在工作 时总是存在功。
7、耗的, 因此对于长期处于工作状态的场合, 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也存在使用安 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技术问题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可靠性高、 工作时不耗电的机械自 保持继电器。 0004 技术方案 : 本发明的机械自保持继电器, 包括本体、 在本体上依次设置的齿轮、 圆 柱套筒、 传动杆、 挡板和杠杆, 传动杆的一端穿过圆柱套筒后与齿轮的齿槽接触, 另一 端穿过挡板后与杠杆接触, 传动杆与杠杆接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电片, 杠杆上对应设置 有与第一导电片接触的第二导电片, 传动杆上设置有位于圆柱套筒和挡板之间的传动杆挡 板, 传动杆挡板与挡板之间设置有压缩状态的传动杆复。
8、位弹簧, 杠杆以第二导电片为界, 一 端设置有第三导电片, 另一端设置有杠杆复位弹簧, 继电器本体上还设置有支点和触点, 支 点位于杠杆复位弹簧和第二导电片之间, 杠杆安装在支点上, 触点与第三导电片接触 ; 齿轮设置有相邻交错排列的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 第一齿槽的深度大于第二齿槽 的深度, 传动杆分别与圆柱套筒和挡板滑动连接, 杠杆复位弹簧一端与杠杆连接, 另一 段与继电器本体固定连接。 0005 本发明中, 传动杆下端与第一齿槽接触时, 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分离, 第三导 电片与触点接触, 传动杆下端与第二齿槽接触时, 第三导电片与触点分离, 第一导电片 与第二导电片接触。 0006 本。
9、发明中, 齿轮还与动作执行机构连接, 动作执行机构为步进电机。 0007 挡板与固定物相连不与传动杆相连, 杠杆复位弹簧和传动杆复位弹簧工作状态处 于压缩状态。 0008 有益效果 :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 (1) 机械传动部分结构简单, 成本低 ;(2) 当其处于工作状态时, 通过机械结构自 保持, 从而大大减少了能耗, 其工作时间越长, 平均能耗越少 ;(3) 机械自保持的方式 替代了原有继电器通电维持工作的方式, 降低了电路漏电、 器件温度升高而受损的风险, 大 大延长其使用寿命 ;(4) 利用齿轮高低齿切换方式进行电路断通电切换代替原有的衔铁吸 说 明 书 CN 1。
10、04409285 A 3 2/2 页 4 附的方式, 消除了因衔铁长期处于工作状态所产生的磁滞老化而造成继电器的失效现象, 极大地增加了其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为本发明机械自保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中有 : 齿轮1, 传动杆2, 圆柱套筒3、 挡板4, 杠杆5, 传动杆复位弹簧7, 杠杆复位 弹簧 53, 支点 6, 触点 8, 传动杆挡板 22, 第一触点 21, 第二导电片 51, 第三导电片 5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所示, 机械自保持继电器包括本体、 在本体上依次设置的齿轮 1、 圆柱套筒 3、 传动杆 2、 挡板 4 和杠杆 5, 传动杆 2 。
11、的一端穿过圆柱套筒 3 后与齿轮 1 的齿槽接 触, 另一端穿过挡板4 后与杠杆5 接触, 传动杆2 与杠杆5 接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电片 21, 杠杆5上对应设置有与第一导电片21 接触的第二导电片51, 传动杆2 上设置有位于圆 柱套筒3 和挡板4 之间的传动杆挡板22, 传动杆挡板22 与挡板4 之间设置有压缩状态的 传动杆复位弹簧 7, 杠杆 5 以第二导电片 51 为界, 一端设置有第三导电片 52, 另一端设置 有杠杆复位弹簧 53, 继电器本体上还设置有支点 6 和触点 8, 支点 6 位于杠杆复位弹簧 53 和第二导电片 51 之间, 杠杆 5 安装在支点 6 上, 触点 8 。
12、与第三导电片 52 接触 ; 齿轮 1 设 置有相邻交错排列的第一齿槽11 和第二齿槽12, 第一齿槽11 的深度大于第二齿槽12 的 深度, 传动杆 2 分别与圆柱套筒 3 和挡板 4 滑动连接, 杠杆复位弹簧 53 一端与杠杆 5 连 接, 另一段与继电器本体固定连接。 0011 工作时, 齿轮 1 由步进电机带动, 每次工作切换状态时由脉冲驱动步进电机, 步进 电机转动一个固定角度, 例如图 1 所示的为 30, 使齿轮 1 在第一齿槽 11 和第二齿 槽 12 间切换。当齿轮 1 由第一齿槽 11 运动到第二齿槽 12 时, 传动杆复位弹簧 7 压缩, 传动杆 2 向上运动, 顶起杠杆。
13、 5 使杠杆复位弹簧 53 压缩, 第三导电片 52 与触点 8 分离, 第一导电片21与第二导电片51 接触 ; 当齿轮1 由第二齿槽12 运动到第一齿槽11 时, 传 动杆复位弹簧7由于压缩推动传动杆2 向下运动, 与齿轮1 接触, 杠杆复位弹簧53 由于压 缩推动杠杆 5 右端向下运动, 第一导电片 21 与第二导电片 51 分离, 第三导电片 52 与触 点 8 接触。 0012 即步进电机每给一个脉冲, 状态发生一次变化, 这样满足继电器的工作需要。 0013 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发明的 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 的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简单的推演及替换, 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4409285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09285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