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叶片送风机的叶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89327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7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4035.8

申请日:

1989.06.15

公开号:

CN1048081A

公开日:

1990.12.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1992.7.8|||保护期延长|||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9/30

主分类号:

F04D29/30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新正厷; 伊东正太郎; 佐野潔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1988.06.16 JP 88-148554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树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具有只少两块互相隔开配置的圆形端板或隔板的多叶送风机叶轮,将多个叶片配置在两隔板的周边部分之间,在叶轮的内周侧,在其各叶片顶端部上形成圆柱部,使此圆柱部沿叶片整个纵向延伸,还使圆柱部的直径比和此圆柱部相连续的叶片部分的厚度还大,从而可改善风量特性,提高送风性能,还能按重量轻和制造成本低的要求来成型叶片和叶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叶片送风机的叶轮,是按规定间隔配置圆形端板或隔板,在此端板或隔板间,在端板或隔板的圆周边缘上设置多个叶片,其特征在于在叶轮内周侧的叶片顶端上设置沿此叶片的整个纵方向延伸的圆柱部分,且使此圆柱部分的直径比和此叶片的圆柱部相连的叶片厚度还大。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广泛用于空调器等送风机的横流风扇或西洛克风扇等的多叶片叶轮。

    作为多叶片送风机的一个例子的一般的横流送风机就如在日本专利特开昭60-17296号公报或实开昭59-167990号公报上所揭示的结构。

    如图6中用箭头所示,横流送风机,由于在其构造上具有空气流入方向和流出方向为互逆方向,或者当使送风机沿轴方向延展时,则其风量大致与其长度成比例增大等为其它送风机所不具备的特长,因而近年来被广泛采用。

    此处,已知还采用如图6(b)所示的使叶轮叶片a间的倾斜角不是以周期性地而是按随机排列,以图达到使听觉上的回转噪音(nz音,n∶转速,z∶叶片数)得到减低的技术。

    作为其它的例子,有如在实公报60-12959号公报上所揭示的离心送风机结构。

    图7所示的离心送风机,是使流体在叶轮入口b处从半径方向或斜方向流入,而在出口c处向半径方向扩展流出的构造。此构造较多的用于高静压高负荷的场合,此外,还通过将叶片a作成翼形,以使空气动力特性、风量特性得到改善。

    关于横流送风机,由于如上所述当使叶片倾斜角按不规则排列,则流过叶片间的空气会产生紊乱,从而使风量下降。

    关于离心送风机,它是将叶片制成机翼形,以图提高效率,但这样的话会使叶片变厚,重量可能增加,即使将叶片形成中空结构,也会增加工时,使制造成本提高。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提供风量特性也可提高的制造成本低和重量轻的多叶片送风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地本发明多叶片送风机是在叶轮内侧的叶片顶端设置沿纵向延伸,且具有直径比叶片顶端厚度大的圆柱部分。

    根据上述构造,能使空气流入叶片时的流体碰撞损失减少,且能使风量特性得到改善。

    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几个实施例作说明。

    首先用图1至图3对采用横流风扇的场合作说明。这里,由于采用横流风扇送风机的基本构造和图6(a)所示构造相同,因此用图6(a)对其基本构造进行说明。

    同图中,1为横流风扇(以下称叶轮),2为稳定器,3为后导向器,4为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隔板,5为在上述隔板间配置的叶片。用这些构成已知的送风机。

    在图1中,在叶片5内侧顶端部位设置沿叶片5的纵向延伸的圆柱部分6。如图3所示,把此圆柱部分6的直径T,设定成比叶片5顶端厚度t还大。

    在由上述构成的送风机中,使各叶片5的倾斜角成随机(不等间隔)配置时就如图2(a)所示那样,使各叶片5的间隔按等间距配置时就如图2(b)所示。

    下面,在如上述那样构造的多叶送风机中,用图3对横穿过叶片5的空气流进行说明。

    以往,对吸入流来说,在叶片横穿过空气流时,会发生类似刻蚀那样的切削风声(空气动力噪音),或因流入时的碰撞损失而使风量特性显著受损。

    因此,通过在叶片5内周一侧设置圆柱部分6,这样即使在吸入流动方向和叶片入口角之间产生一些交错也难以引起流体剥离。

    因此可使由于剥离引起的送风效率下降,以及产生的噪音均变小。

    图5是把横流送风机的传统构造和本发明两者间的风量特性作比较的图。

    同图中,e是代表传统的随意配置叶片倾斜角的风扇,d是代表相同叶片但是等倾斜角风扇,f代表本发明风扇,是在随意倾斜角风扇中,在叶片上设圆柱部分6,7的构造。

    根据同图,随意倾斜角风扇和等倾斜角风扇相比,它存在转速愈高,风量愈下降的倾向。

    但是,根据本发明的结构,通过在随意倾斜角风扇的内周一侧设置圆柱部分6,7,能得到和等倾斜角风扇一样的风量特性,能使送风性能得到改善。

    现将这样实验构成内容和实验结果表示如下:

    风扇规格:风扇直径:86mm;叶片数:36;内外直径比:约0.79;叶片顶端厚度:约0.5mm;圆柱部分6的直径:约1mm;圆柱部分7的直径:约1mm;列数:8列。

    转数rpm风  量传统本发明1430120010508759.777.86.565.19.857.876.625.17

    这样,通过使在叶轮内侧的叶片顶部设具有直径比叶片5顶端厚度还大的圆柱部分6,且使其沿时片5的纵向延伸,能达到改善风量特性。此外,对于翼形叶片的形状,也能以满足重量轻和比较低成本要求来成型。

    此外,本发明对于如图4所示的离心式送风机也同样能实施。

    也就是这样的叶轮,如该图中箭头所示那样,具有使空气从轴方向或斜方向流入,在半径方向扩大而流出的特性,而在其叶片5的叶轮内径侧的顶端部设置圆柱部分构成。

    在这样的构成中,也能得到和图5中的e同样倾斜向的良好结果。

    图中1是叶轮,2a是涡壳,3a是轮毂,4是隔板,5是叶片,6是圆柱部。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对于横流风扇,是对在轴方向按每一规定间隔设置隔板4,的所谓多段连接构成场合进行的说明,然而不用说,即使对于单段场合也能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明白,本发明就是在多叶送风机的叶轮中,通过在叶轮内周一侧的叶片顶端上设置沿其叶片的整个纵方向延伸,而且具有其直径比叶片顶端厚度还大的圆柱部分,从而能改善其风量特性。

    对附图和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横流叶轮叶片部的轴侧图,图2(a),(b)分别是具有同叶片而为不同横流送风机的剖面图,图3是用同叶片对空气流动状态作说明的图,图4(a),(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离心叶轮的轴侧图和具备同叶轮的送风机剖面图,图5是把传统的不同构造的送风机和本发明送风机在风量和转速上作比较时的特性图,图6(a),(b)分别是横流送风机的截断部分的轴侧图和传统叶轮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不同传统例的叶轮被切去一部分后的轴侧图,图8(a),(b)是分别表示通常的nz音频特性和随意排列的nz音频特性的图。

    1为叶轮,2为稳定器,3为后导向器,4为隔板,5为叶片,6为圆柱部。

多叶片送风机的叶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多叶片送风机的叶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多叶片送风机的叶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叶片送风机的叶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叶片送风机的叶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具有只少两块互相隔开配置的圆形端板或隔板的多叶送风机叶轮,将多个叶片配置在两隔板的周边部分之间,在叶轮的内周侧,在其各叶片顶端部上形成圆柱部,使此圆柱部沿叶片整个纵向延伸,还使圆柱部的直径比和此圆柱部相连续的叶片部分的厚度还大,从而可改善风量特性,提高送风性能,还能按重量轻和制造成本低的要求来成型叶片和叶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