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强碱”改进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清净工艺.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486584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1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4439.6

申请日:

1991.06.27

公开号:

CN1068145A

公开日:

1993.01.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13D3/10

主分类号:

C13D3/10

申请人:

云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周维坤; 李志凤; 李亚昆

地址:

650031云南省昆明市气象路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孟蓉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改进亚硫酸法制糖清净工艺提出一种清净效率高,能明显提高亚硫酸法生产的白砂糖质量和回收率的清净工艺新方法。是在亚硫酸法清净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高碱(pH=11)除杂及磷酸辅助澄清流程。采用了两个等电点,pH11和7,经过浮沉和沉淀两次分离,以达到高效除杂的目的。实施该工艺流程在原亚硫酸法清净工段增添浮沉器等设备,投资省,清净效果为:清汁色值平均2154ICUMSA,混浊度平均737,胶体去除率达53.8%,纯度提高AP+3.64,GP+2.73。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改进的亚硫酸法制糖清净工艺包括混合汁经予灰、一次加热、硫熏中和(调PH至7左右)、二次加热、沉淀分离步骤,其特征在于在一次加热与硫熏中和之间加入“低温强碱”流程即,一次加热温度为50-60℃,之后加入石灰乳使混合汁PH值升至11,並加入磷酸和絮凝剂,在浮沉器中充分反应和浮沉分离,分别得到一次清汁和泥汁,继而经硫熏中和等完成清净过程。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净工艺,其特征在于增加一个必需的设备-浮沉器、浮沉器为有园锥形底的园柱形敞口容器,分为三层、上层为上浮层除容器空间外有刮板,液位控制箱、中央降液管组成,下两层为沉降层,沉降层中有多个环管,用于排走清汁。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甘蔗制糖工业中,强化亚硫酸法清净工艺的新方法。

    甘蔗制糖工业生产耕地白砂糖,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即碳酸法和亚硫酸法。碳酸法的清净工艺是利用一碳饱充的高碱度除去大量非糖物,二碳饱充除去蔗汁中残余的CaO及非糖物质,其特点是利用石灰乳和二氧化碳作澄清剂,用三个等电点(PH11,PH8.2-8.4,PH7)和两次全汁过滤分离。该法生产出的白砂糖质量较好,但工艺复杂、设备投资高、消耗石灰量比亚硫酸法约多十倍,存在滤泥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其工艺见流程图二。亚硫酸法的清净工艺是在石灰法的基础上引入SO2,利用石灰乳和二氧化硫作澄清剂,此法工艺简单、投资省,只用一个等电点(PH7)一次分离(沉淀后过滤泥汁)除杂。但能除去的非糖杂质和色素少,蔗汁纯度提高不大,一般为±0.5GP,成品糖贮存中颜色容易变黄,糖份回收率低。长期以来,国际国内都有不少人在寻求改进亚硫酸法清净的新工艺,但均与本发明不同,且未见投入应用。

    本发明为弥补亚硫酸法清净效率低,除有机杂质能力弱的缺点而提出一种清净效率高、投资少、成本低,能明显提高亚硫酸法生产的白砂糖质量和回收率的清净工艺新方法。(见工艺流程图三)

    清净工艺的新方法是采用碳酸法制糖清净工艺的PH11,亚硫酸法制糖清净工艺的PH7两个等电点,两次除杂质。在亚硫酸法基础上,增加一个高碱除杂及磷酸辅助澄清流程,它是强化亚硫酸法清净工艺的一种方法。由于增加了一段流程,也增加了一台必需的设备-浮沉器。从压榨出来的混合汁经予灰处理控制PH为7-8,並予加磷酸100-150PPm(磷酸量对蔗量比)上述混合汁进入清净车间经一次加热至50-60℃,经打泡机打泡后“加入石灰乳使混合汁的PH值达11,之后在磷酸混合器中加磷酸100-200PPm(磷酸量对蔗量比)和絮凝剂(使用T型聚丙烯酰胺)3PPm,通过静态混合器后进入浮沉器,使已反应的上述主灰汁进行气浮分离,浮渣由浮沉器上部排走,分离出的汁入下层沉降,沉降分离的为一次清汁,一次清汁继而进入亚硫酸法清净工艺地硫熏,中和,二次加热到98-105℃之后再经沉淀分离得到的澄清汁为二次清汁。从经过予处理的混合汁到得出一次,二次清汁,就是本发明完整的清净流程。不难看出,其技术特征在于,在亚硫酸法清净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高碱(PH=11)除杂及磷酸辅助澄清流程。采用了两个等电点:PH11和7,经过浮沉和沉淀两次分离,以达到高效除杂的目的。

    附图为“低温强碱”改进亚硫酸法清净工艺流程,装置图1

    图中:〔1〕混合汁箱〔2〕一次加热器〔3〕石灰乳桶〔4〕打泡机〔5〕磷酸桶〔6〕磷酸混合器〔7〕予絮凝塔〔8〕絮凝剂箱〔9〕静态混合器〔10〕浮沉器〔11〕一次清汁箱〔12〕硫熏中和器〔13〕二次加热器〔14〕沉降池〔15〕澄清汁(二次清汁)箱〔16〕浮渣泥汁加热桶〔17〕真空吸滤机。

    本发明工艺是这样实现的:将压榨出的混合汁(80AP左右,20°BX)先经〔1〕中预加石灰乳使混合汁的PH值达7-8並加入磷酸100PPm(磷酸与蔗比)之后,泵送入加热器〔2〕,进行一次加热,温度为50-60℃。这个温度低于原亚硫酸法清净工艺的一次加热温度。如果一次加热的温度高于60℃会使得下步加石灰乳造成PH11强碱条件下还原糖大量被破坏的不良后果,还会影响硫熏时难以吸收SO2;如果一次加热的温度低于50℃,不仅反应速度太慢而且Ca(PO4)3沉淀不完全,除杂效果差,並造成蒸发罐结垢严重的后果;故控制温度以55℃为佳。热混合汁进入打泡机〔4〕,在〔4〕进口处有两个加入口;一个为主灰加入口,即、石灰乳从石灰乳桶〔3〕流出,在〔4〕前加入蔗汁中,控制其加入量,使混合汁PH值提高到11,(PH11是除去蔗汁中非糖杂质的最佳等电点)。另一个口为压缩空气加入口,用以加入适量压缩空气,增加蔗汁中空气量,使得蔗汁进入浮沉器中能充分上浮分离,达到以浮为主,以沉为辅,浮沉结合的基本分离目的。混合汁在主灰至PH11並加入适量压缩空气后,在打泡机〔4〕内充分混合,並将直径大的气泡切细,以满足下一步“上浮”的需要。在打泡机〔4〕出口管道上设有一个静态磷酸混合器〔6〕,PH值已调至11的混合汁(称主灰汁)从〔4〕出来在进入〔6〕之前由磷酸桶〔5〕压入100-200PPm(对蔗比)的工业磷酸(85%工业磷酸用水稀释20倍),进入〔6〕充分混合,之后继续流至予絮凝塔〔7〕目的是让主灰汁有一定的反应时间让磷酸钙充分沉淀並作为沉清剂大量吸附蔗汁中的非糖份杂质和色素。继而由絮凝剂箱〔8〕向液流加入3PPm(对蔗比)的絮凝剂,使蔗汁中的杂质微粒桥联成体积较大的团块絮凝物,改变了悬浮物粒子的体积,利用气泡和粒子的粘附力增大了浮升力,浮升速度,利于浮沉分离。浮沉器〔10〕是一个带锥底的园柱形敞口容器,分为三层:上层为上浮层,下两层为沉降层。经静态混合器〔9〕流出的液流进入浮沉器〔10〕並在其上浮层仃留大约15-20分钟。浮渣自然上浮经刮板去除沿浮渣环送入浮渣泥汁加热桶〔16〕;清汁经液位控制箱转入下层沉降;上浮层底部的泥汁从中央降液管进入底部与底部泥汁一并放入浮渣泥汁加热桶〔16〕,浮渣及泥汁在〔16〕中以蒸汽加热至85-95℃后送至真空吸滤机〔17〕进行过滤。滤液(滤清汁)泵至一次清汁箱〔11〕。浮沉器〔10〕下层沉降层中清液约占混合汁总量的80%经〔10〕中装置的大、小环管排至一次清汁箱〔11〕与滤清汁(约占混合汁总量的15%)一并泵至硫熏中和器〔12〕进行硫熏。硫熏强度为18-25ml,以中和清汁的PH值使其达到7.0-7.3。经〔12〕出来的中和汁,再经二次加热器〔13〕加热至98-105℃后送入沉淀池〔14〕进行沉淀分离,中和汁进入〔14〕前由〔8〕加入1PPm(对蔗比)絮凝剂。沉淀池〔14〕底部泥汁直接排入真空吸滤机〔17〕进行过滤,滤清汁泵送至〔11〕。沉淀池上层澄清液(二次清汁)经〔14〕中的多层大小环管排出送入澄清汁箱〔15〕泵送至下一多效蒸发工序。

    实施例:

    1990/1991榨季在景坎糖厂2000吨/日规模系列上进行了该工艺连续8天的生产性试验。在该厂(亚硫酸法)清净车间增加了浮沉器,打泡机,静态混合器,磷酸中和器,预絮凝塔,浮渣泥汁加热器等。从压榨机出来的混合汁先预灰PH7.0,连续预加工业磷酸对蔗比150PPm,泵送至清净车间进行一次加热(50-60℃),並加石灰乳主灰至PH11,进入打泡机,经机械打泡、混合,用转子流量计计量连续加工业磷酸150PPm/对蔗比,经混合后进入预絮凝塔,停留2分钟左右流出,再加絮凝剂(T型聚丙烯酰胺)3PPm/对蔗比,经静态混合器混合后进入浮沉器中,停留40分钟左右上浮,沉降分离。浮渣由刮板刮经浮渣送往浮渣泥汁加热桶,泥汁受静压至浮渣泥汁加热桶中一并加热至85-95℃,並自压送往真空吸滤机过滤。沉降器中流出的一次清汁与滤清汁都进入清汁箱一并泵送硫熏中和器进行硫熏中和。硫熏强度20-22毫升,中和PH7.0-7.5,中和汁再经二次加热(98-105℃)后直接送往沉淀池进行沉淀分离。在沉淀池前加絮凝剂1PPm(对汁比),经沉淀池二次沉淀后平均清汁色值为2154ICUMSA,混浊度为737,胶体去除率53.8%,纯度提高AP+3.64,GP+2.73。

    采用“低温强碱”改进亚硫酸法清净工艺效果是明显的。此法在55℃较低温度下,利用PH11高碱最佳等电点,大量除去非糖杂质,尤其是胶体,有机物。经浮沉分离后清汁中胶体有机物被除去50%以上,混浊度大幅度降低。从原来的2000-3000,降至500-10000左右、色值也有很大的改善,生产出的成品糖质量有明显提高,其理化指标确保达到一级糖标准,接近优级糖水平。下表所列为本发明工艺的各项技术质量指标与亚硫酸法清净工艺实绩的比较:

    本发明具有清净效果明显,操作简便,设备投资省,澄清剂用量增加费用少,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因而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低温强碱”改进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清净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低温强碱”改进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清净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低温强碱”改进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清净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温强碱”改进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清净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温强碱”改进亚硫酸法甘蔗制糖清净工艺.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改进亚硫酸法制糖清净工艺提出一种清净效率高,能明显提高亚硫酸法生产的白砂糖质量和回收率的清净工艺新方法。是在亚硫酸法清净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高碱(pH11)除杂及磷酸辅助澄清流程。采用了两个等电点,pH11和7,经过浮沉和沉淀两次分离,以达到高效除杂的目的。实施该工艺流程在原亚硫酸法清净工段增添浮沉器等设备,投资省,清净效果为:清汁色值平均2154ICUMSA,混浊度平均737,胶体去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糖工业〔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