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865239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9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17377.3

申请日:

2012.06.27

公开号:

CN103505209A

公开日:

2014.01.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5/055申请日:20120627|||公开

IPC分类号:

A61B5/055; A61B6/02

主分类号:

A61B5/055

申请人: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刚; 郑靖明

地址: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区周祝公路27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包括一扫描仪、一导轨、一第一病床和一第二病床。所述第一病床和所述第二病床沿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布置,所述扫描仪能在所述导轨上沿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移动,以使所述扫描仪能扫描所述第一病床和所述第二病床上的一受检对象。这样,在本发明的扫描仪扫描第一病床和第二病床中的一个上的一受检对象时,另一受检对象可以躺到第一病床和第二病床中的另一个上,从而节省了前一受检对象下床和后一受检对象上床的时间。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医疗器械,包括一扫描仪、一导轨、一第一病床和一第二病床,所述第一病床和所述第二病床沿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布置,所述扫描仪能在所述导轨上沿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移动,以使所述扫描仪能扫描所述第一病床和所述第二病床上的一受检对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病床和所述第二病床相互间隔,所述医疗器械包括一屏蔽板,所述屏蔽板位于所述第一病床和所述第二病床之间,用于降低来自所述屏蔽板任一侧的X射线辐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是,所述医疗器械包括一第一立柱和一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分居在所述第一病床或所述第二病床的两侧且沿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可移动,所述第一立柱包括一第一激光灯,所述第二立柱包括一第二激光灯,所述第一激光灯和所述第二激光灯分别用于朝向所述第一病床或所述第二病床投射一第一激光扇形束和一第二激光扇形束,所述第一激光扇形束和所述第二激光扇形束共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
所述医疗器械包括一位置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扫描仪的一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第一激光扇形束和所述第二激光扇形束在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上的位置,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扫描仪运动到所述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是,所述医疗器械包括一第一丝杠和一第二丝杠,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沿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延伸并可围绕各自的旋转轴旋转,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配合的一第一螺母和一第二螺母;所述位置发送单元是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杠或所述第二丝杠的端部的一编码器,所述编码器根据所述第一丝杠或所述第二丝杠转动的角度确定所述第一激光扇形束和所述第二激光扇形束在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上的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立柱包括一第三激光灯,所述第二立柱包括一第四激光灯,所述第三激光灯和所述第四激光灯分别用于朝向所述第一病床或所述第二病床投射一第三激光扇形束和一第四激光扇形束,所述第三激光扇形束和所述第四激光扇形束处于同一水平面,用于标记所述受检对象的高度。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中的一个包括一第五激光灯,所述第五激光灯位于所述第一病床或所述第二病床上方且用于朝向所述第一病床或所述第二病床投射一第五激光扇形束,所述第五激光扇形束平行于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且垂直于水平面。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是,所述医疗器械是一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一磁共振成像系统、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或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

说明书

说明书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具有病床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病床的医疗器械,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后一受检对象需要等待前一受检对象退出医疗器械的扫描仪、下病床和整理病床,然后才上床和定位。一般而言,这些操作需要消耗的时间大约为2~4分钟,占整个扫描过程的40%~60%。在病人众多的医院,这个时间制约了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每天可扫描病人数量的增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医疗器械,用以提高受检对象容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器械,包括一扫描仪、一导轨、一第一病床和一第二病床。所述第一病床和所述第二病床沿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布置,所述扫描仪能在所述导轨上沿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移动,以使所述扫描仪能扫描所述第一病床和所述第二病床上的一受检对象。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在本发明的扫描仪扫描第一病床和第二病床中的一个上的一受检对象时,另一受检对象可以躺到第一病床和第二病床中的另一个上,从而节省了前一受检对象下床和后一受检对象上床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医疗器械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医疗器械的屏蔽板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医疗器械的第一立柱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医疗器械的第二立柱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在上述附图中,所采用的附图标记如下:
100       医疗器械               126       第四激光灯
102       扫描仪                 128       第三激光扇形束
104       导轨                   130       第四激光扇形束
106       第一病床               132       第五激光灯
108       第二病床               134       第五激光扇形束
110       屏蔽板                 136       第一丝杠
112       第一立柱               138       第二丝杠
114       第二立柱               140       第一螺母
116       第一激光灯             142       第二螺母
118       第二激光灯             144       第一马达
120       第一激光扇形束         146       第二马达
122       第二激光扇形束         148       编码器
124       第三激光灯             107、109  受检对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医疗器械10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医疗器械100可以是一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在其它实施例中,医疗器械100还可以是一磁共振成像(MRI)系统、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系统或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系统。医疗器械100包括一扫描仪102、一导轨104、一第一病床106和一第二病床108。第一病床106和第二病床108沿第一病床106的纵向(即图中的z轴方向)布置。扫描仪102能在导轨104上沿第一病床106的纵向(即图中的z轴方向)移动,以使扫描仪102能扫描第一病床106和第二病床108上的一受检对象。换言之,扫描仪102可以在导轨104上移动到第一病床106处,以扫描第一病床108上的受检对象107;完成扫描后,扫描仪 102可以在导轨104上移动到第二病床108处,以扫描第二病床108上的受检对象109。扫描仪102交替地扫描第一病床106和第二病床108上的受检对象。这就节省了仅有第一病床106时等待受检对象107下床、整理第一病床106和受检对象109上第一病床108的时间。
可以将第一病床106和第二病床108分别放置于两个相邻的扫描室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病床106和第二病床108沿第一病床106的纵向相互间隔,医疗器械100包括一屏蔽板110,屏蔽板110位于第一病床106和第二病床108之间,隔开两个相邻的扫描室,用于降低来自屏蔽板110任一侧的X射线辐射。在其它实施例中,屏蔽板110可以用于降低来自其任一侧的磁场和/或噪音等,或者仅仅用于隔开两个扫描室。第一病床106和第二病床108的间隔可以根据屏蔽板110的厚度、屏蔽板110开启时在z轴方向上的长度和/或第一病床106和第二病床108上需要连接的附件而确定。在本实施例中,该间隔小于1米。图2为图1的医疗器械100的屏蔽板110的示意图。屏蔽板110在扫描仪102靠近时自动开启,以便扫描仪102通过,在扫描仪102通过后自动关闭。为此可将屏蔽板110设计为中分的可折叠结构,如图2所示。
扫描仪102可以集成有激光定位系统,这种系统在现有扫描仪中是常见的。但是,若激光定位系统集成在扫描仪102上,在扫描仪102移动至第一病床106或第二病床108处之后,还需要对第一病床106或第二病床108上的相应的受检对象进行定位。
为了进一步节省时间,如图1所示,医疗器械100可包括一第一立柱112和一第二立柱114。第一立柱112和第二立柱114分居在第一病床106或第二病床108的两侧且沿第一病床106的纵向可移动,用于给第一病床106和第二病床108上的受检对象107和109定位。换言之,当扫描仪102在第一病床106处扫描受检对象107时,第一立柱112和第二立柱114分居在第二病床108的两侧,给第二病床108上的受检对象109定位;完成定位后,第一立柱112和第二立柱114即可移动到第一病床106的两侧;在扫描仪102扫描完受检对象107之后,受检对象107下床,下一受检对象上第一病床106,此时第一立柱112和第二立柱114即可为该受检对象定位。
如图1所示,第一立柱112包括一第一激光灯116,第二立柱114包括一第二激光灯118,第一激光灯116和第二激光灯118分别用于朝向第一病床106或第二病床108投射一第一激光扇形束120和一第二激光扇形束122,第一激光扇形束120和第二激光扇形束122共面(x-y平面)且垂直于第一病床106的纵向。
图3和图4分别为图1的医疗器械100的第一立柱112和第二立柱114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为简略起见,图中省略了第一立柱112和第二立柱114上的激光灯。如图3和图 4所示,为了实现第一立柱112和第二立柱114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医疗器械100可包括一第一丝杠136和一第二丝杠138,第一丝杠136和第二丝杠138沿第一病床106的纵向延伸并可围绕各自的旋转轴旋转,例如由一第一马达144和一第二马达146驱动旋转。第一立柱112和第二立柱114分别具有与第一丝杠136和第二丝杠138配合的一第一螺母140和一第二螺母142。
在本实施例中,医疗器械100可包括一编码器148,设置于第一丝杠136的端部,其根据第一丝杠136转动的角度确定第一激光扇形束120和第二激光扇形束122在第一病床106的纵向上的位置,并将该位置发送给扫描仪102的一控制单元(未图示)。该控制单元控制扫描仪102在需要扫描相应的受检对象时运动到该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编码器148可以设置于第二丝杠138的端部,其根据第二丝杠138转动的角度确定第一激光扇形束120和第二激光扇形束122在第一病床106的纵向上的位置,并将该位置发送给扫描仪102的控制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编码器148用作一位置发送单元,用以向扫描仪102的控制单元发送第一激光扇形束120和第二激光扇形束122在第一病床106的纵向上的位置。显然,除了编码器148之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以其它的方式实现这种位置发送单元。
在本发明中,由于扫描仪102可以在z轴方向上运动到预定位置,因此,第一病床106和第二病床108可以不在z轴方向上运动。
为了辅助调整第一病床106和第二病床108的高度,第一立柱112可包括一第三激光灯124,第二立柱114可包括一第四激光灯126,第三激光灯124和第四激光灯126分别用于朝向第一病床106和第二病床108投射一第三激光扇形束128和一第四激光扇形束130,第三激光扇形束128和第四激光扇形束130处于同一水平面(x-z平面),用于标记受检对象107或109的高度。医生可以通过查看第三激光扇形束128和第四激光扇形束130在受检对象107或109上投射的光线调整第一病床106和第二病床108的高度。
若需要扫描受检对象107或109的肩部,通常需要受检对象107或109侧躺。为了辅助调整受检对象107或109侧躺的角度,第二立柱114可包括一第五激光灯132,第五激光灯132位于第一病床106或第二病床108上方且用于朝向第一病床106或第二病床108投射一第五激光扇形束134,第五激光扇形束134平行于第一病床106的纵向且垂直于水平面,即第五激光扇形束134平行于y-z平面。第五激光灯13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立柱112上。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在本发明的扫描仪扫描第一病床和第二病床中的一个上的一受检对象时,另一受检对象可以躺到第一病床和第二病床中的另一个上,从而节省了 前一受检对象下床和后一受检对象上床的时间,提高了受检对象容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医疗器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疗器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疗器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0520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15 CN 103505209 A (21)申请号 201210217377.3 (22)申请日 2012.06.27 A61B 5/055(2006.01) A61B 6/02(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区周祝公 路 278 号 (72)发明人 郑刚 郑靖明 (54) 发明名称 医疗器械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 包括一扫描仪、 一导轨、 一第一病床和一第二病床。 所述第一病床 和所述第二病床沿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布置。

2、, 所 述扫描仪能在所述导轨上沿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 移动, 以使所述扫描仪能扫描所述第一病床和所 述第二病床上的一受检对象。 这样, 在本发明的扫 描仪扫描第一病床和第二病床中的一个上的一受 检对象时, 另一受检对象可以躺到第一病床和第 二病床中的另一个上, 从而节省了前一受检对象 下床和后一受检对象上床的时间。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05209 A CN 103505209 A 1/1 页 2 1. 一种医疗器。

3、械, 包括一扫描仪、 一导轨、 一第一病床和一第二病床, 所述第一病床和 所述第二病床沿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布置, 所述扫描仪能在所述导轨上沿所述第一病床的 纵向移动, 以使所述扫描仪能扫描所述第一病床和所述第二病床上的一受检对象。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疗器械, 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病床和所述第二病床相互间 隔, 所述医疗器械包括一屏蔽板, 所述屏蔽板位于所述第一病床和所述第二病床之间, 用于 降低来自所述屏蔽板任一侧的 X 射线辐射。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疗器械, 其特征是, 所述医疗器械包括一第一立柱和一第 二立柱, 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分居在所述第一病床或所述。

4、第二病床的两侧且沿所 述第一病床的纵向可移动, 所述第一立柱包括一第一激光灯, 所述第二立柱包括一第二激 光灯, 所述第一激光灯和所述第二激光灯分别用于朝向所述第一病床或所述第二病床投射 一第一激光扇形束和一第二激光扇形束, 所述第一激光扇形束和所述第二激光扇形束共面 且垂直于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 ; 所述医疗器械包括一位置发送单元, 用于向所述扫描仪的一控制单元发送所述第一激 光扇形束和所述第二激光扇形束在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上的位置,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 扫描仪运动到所述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医疗器械, 其特征是, 所述医疗器械包括一第一丝杠和一第 二丝杠, 所述第一丝杠和所。

5、述第二丝杠沿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延伸并可围绕各自的旋转轴 旋转, 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配合的一第 一螺母和一第二螺母 ; 所述位置发送单元是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杠或所述第二丝杠的端部的 一编码器, 所述编码器根据所述第一丝杠或所述第二丝杠转动的角度确定所述第一激光扇 形束和所述第二激光扇形束在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上的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医疗器械, 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立柱包括一第三激光灯, 所述 第二立柱包括一第四激光灯, 所述第三激光灯和所述第四激光灯分别用于朝向所述第一病 床或所述第二病床投射一第三激光扇形束和一第四激光扇形束, 所述第三。

6、激光扇形束和所 述第四激光扇形束处于同一水平面, 用于标记所述受检对象的高度。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医疗器械, 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中的一 个包括一第五激光灯, 所述第五激光灯位于所述第一病床或所述第二病床上方且用于朝向 所述第一病床或所述第二病床投射一第五激光扇形束, 所述第五激光扇形束平行于所述第 一病床的纵向且垂直于水平面。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疗器械, 其特征是, 所述医疗器械是一计算机断层扫描系 统、 一磁共振成像系统、 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或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 描系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05209 A 2 1。

7、/4 页 3 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具有病床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具有病床的医疗器械, 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 后一受检对象需要等待前 一受检对象退出医疗器械的扫描仪、 下病床和整理病床, 然后才上床和定位。一般而言, 这 些操作需要消耗的时间大约为 24 分钟, 占整个扫描过程的 40%60%。在病人众多的医院, 这个时间制约了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每天可扫描病人数量的增长。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医疗器械, 用以提高受检对象容量。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器械, 包括一扫描仪、 一导轨、 一第一病床和一第二病。

8、床。所 述第一病床和所述第二病床沿所述第一病床的纵向布置, 所述扫描仪能在所述导轨上沿所 述第一病床的纵向移动, 以使所述扫描仪能扫描所述第一病床和所述第二病床上的一受检 对象。 0005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 在本发明的扫描仪扫描第一病床和第二病床中的一个上 的一受检对象时, 另一受检对象可以躺到第一病床和第二病床中的另一个上, 从而节省了 前一受检对象下床和后一受检对象上床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06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 清楚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 附图中 : 0007 图 1 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医疗器械的示意图。 00。

9、08 图 2 为图 1 的医疗器械的屏蔽板的示意图。 0009 图 3 为图 1 的医疗器械的第一立柱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0010 图 4 为图 1 的医疗器械的第二立柱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0011 在上述附图中, 所采用的附图标记如下 : 0012 100 医疗器械 126 第四激光灯 0013 102 扫描仪 128 第三激光扇形束 0014 104 导轨 130 第四激光扇形束 0015 106 第一病床 132 第五激光灯 0016 108 第二病床 134 第五激光扇形束 0017 110 屏蔽板 136 第一丝杠 0018 112 第一立柱 138 第二丝杠 0019 114 。

10、第二立柱 140 第一螺母 0020 116 第一激光灯 142 第二螺母 说 明 书 CN 103505209 A 3 2/4 页 4 0021 118 第二激光灯 144 第一马达 0022 120 第一激光扇形束 146 第二马达 0023 122 第二激光扇形束 148 编码器 0024 124 第三激光灯 107、 109 受检对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 细说明。 0026 图 1 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医疗器械 100 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 医疗器 械 100 可以是一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在其它实施。

11、例中, 医疗器械 100 还可以是一磁共振 成像 (MRI) 系统、 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 系统或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 描 (SPECT) 系统。医疗器械 100 包括一扫描仪 102、 一导轨 104、 一第一病床 106 和一第二病 床 108。第一病床 106 和第二病床 108 沿第一病床 106 的纵向 (即图中的 z 轴方向) 布置。 扫描仪 102 能在导轨 104 上沿第一病床 106 的纵向 (即图中的 z 轴方向) 移动, 以使扫描仪 102 能扫描第一病床 106 和第二病床 108 上的一受检对象。换言之, 扫描仪 102 可以在导轨 104上移动。

12、到第一病床106处, 以扫描第一病床108上的受检对象107 ; 完成扫描后, 扫描仪 102 可以在导轨 104 上移动到第二病床 108 处, 以扫描第二病床 108 上的受检对象 109。扫 描仪 102 交替地扫描第一病床 106 和第二病床 108 上的受检对象。这就节省了仅有第一病 床 106 时等待受检对象 107 下床、 整理第一病床 106 和受检对象 109 上第一病床 108 的时 间。 0027 可以将第一病床 106 和第二病床 108 分别放置于两个相邻的扫描室中。在本实施 例中, 如图 1 所示, 第一病床 106 和第二病床 108 沿第一病床 106 的纵向相。

13、互间隔, 医疗器 械 100 包括一屏蔽板 110, 屏蔽板 110 位于第一病床 106 和第二病床 108 之间, 隔开两个相 邻的扫描室, 用于降低来自屏蔽板 110 任一侧的 X 射线辐射。在其它实施例中, 屏蔽板 110 可以用于降低来自其任一侧的磁场和 / 或噪音等, 或者仅仅用于隔开两个扫描室。第一病 床 106 和第二病床 108 的间隔可以根据屏蔽板 110 的厚度、 屏蔽板 110 开启时在 z 轴方向 上的长度和 / 或第一病床 106 和第二病床 108 上需要连接的附件而确定。在本实施例中, 该间隔小于 1 米。图 2 为图 1 的医疗器械 100 的屏蔽板 110 。

14、的示意图。屏蔽板 110 在扫描 仪 102 靠近时自动开启, 以便扫描仪 102 通过, 在扫描仪 102 通过后自动关闭。为此可将屏 蔽板 110 设计为中分的可折叠结构, 如图 2 所示。 0028 扫描仪 102 可以集成有激光定位系统, 这种系统在现有扫描仪中是常见的。但是, 若激光定位系统集成在扫描仪 102 上, 在扫描仪 102 移动至第一病床 106 或第二病床 108 处之后, 还需要对第一病床 106 或第二病床 108 上的相应的受检对象进行定位。 0029 为了进一步节省时间, 如图 1 所示, 医疗器械 100 可包括一第一立柱 112 和一第二 立柱 114。第一。

15、立柱 112 和第二立柱 114 分居在第一病床 106 或第二病床 108 的两侧且沿 第一病床106的纵向可移动, 用于给第一病床106和第二病床108上的受检对象107和109 定位。换言之, 当扫描仪 102 在第一病床 106 处扫描受检对象 107 时, 第一立柱 112 和第二 立柱 114 分居在第二病床 108 的两侧, 给第二病床 108 上的受检对象 109 定位 ; 完成定位 后, 第一立柱 112 和第二立柱 114 即可移动到第一病床 106 的两侧 ; 在扫描仪 102 扫描完受 说 明 书 CN 103505209 A 4 3/4 页 5 检对象107之后, 受。

16、检对象107下床, 下一受检对象上第一病床106, 此时第一立柱112和第 二立柱 114 即可为该受检对象定位。 0030 如图 1 所示, 第一立柱 112 包括一第一激光灯 116, 第二立柱 114 包括一第二激光 灯118, 第一激光灯116和第二激光灯118分别用于朝向第一病床106或第二病床108投射 一第一激光扇形束 120 和一第二激光扇形束 122, 第一激光扇形束 120 和第二激光扇形束 122 共面 (x-y 平面) 且垂直于第一病床 106 的纵向。 0031 图 3 和图 4 分别为图 1 的医疗器械 100 的第一立柱 112 和第二立柱 114 的连接方 式的。

17、示意图, 为简略起见, 图中省略了第一立柱 112 和第二立柱 114 上的激光灯。如图 3 和 图 4 所示, 为了实现第一立柱 112 和第二立柱 114 在 z 轴方向上的移动, 医疗器械 100 可包 括一第一丝杠136和一第二丝杠138, 第一丝杠136和第二丝杠138沿第一病床106的纵向 延伸并可围绕各自的旋转轴旋转, 例如由一第一马达144和一第二马达146驱动旋转。 第一 立柱 112 和第二立柱 114 分别具有与第一丝杠 136 和第二丝杠 138 配合的一第一螺母 140 和一第二螺母 142。 0032 在本实施例中, 医疗器械 100 可包括一编码器 148, 设置。

18、于第一丝杠 136 的端部, 其根据第一丝杠 136 转动的角度确定第一激光扇形束 120 和第二激光扇形束 122 在第一病 床 106 的纵向上的位置, 并将该位置发送给扫描仪 102 的一控制单元 (未图示) 。该控制单 元控制扫描仪 102 在需要扫描相应的受检对象时运动到该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 编码器 148可以设置于第二丝杠138的端部, 其根据第二丝杠138转动的角度确定第一激光扇形束 120 和第二激光扇形束 122 在第一病床 106 的纵向上的位置, 并将该位置发送给扫描仪 102 的控制单元。 0033 在本实施例中, 编码器148用作一位置发送单元, 用以向扫描仪10。

19、2的控制单元发 送第一激光扇形束 120 和第二激光扇形束 122 在第一病床 106 的纵向上的位置。显然, 除 了编码器 148 之外, 在其它实施例中, 可以以其它的方式实现这种位置发送单元。 0034 在本发明中, 由于扫描仪 102 可以在 z 轴方向上运动到预定位置, 因此, 第一病床 106 和第二病床 108 可以不在 z 轴方向上运动。 0035 为了辅助调整第一病床 106 和第二病床 108 的高度, 第一立柱 112 可包括一第三 激光灯 124, 第二立柱 114 可包括一第四激光灯 126, 第三激光灯 124 和第四激光灯 126 分 别用于朝向第一病床 106 。

20、和第二病床 108 投射一第三激光扇形束 128 和一第四激光扇形束 130, 第三激光扇形束 128 和第四激光扇形束 130 处于同一水平面 (x-z 平面) , 用于标记受 检对象 107 或 109 的高度。医生可以通过查看第三激光扇形束 128 和第四激光扇形束 130 在受检对象 107 或 109 上投射的光线调整第一病床 106 和第二病床 108 的高度。 0036 若需要扫描受检对象 107 或 109 的肩部, 通常需要受检对象 107 或 109 侧躺。为 了辅助调整受检对象 107 或 109 侧躺的角度, 第二立柱 114 可包括一第五激光灯 132, 第五 激光灯。

21、 132 位于第一病床 106 或第二病床 108 上方且用于朝向第一病床 106 或第二病床 108 投射一第五激光扇形束 134, 第五激光扇形束 134 平行于第一病床 106 的纵向且垂直于 水平面, 即第五激光扇形束 134 平行于 y-z 平面。第五激光灯 132 也可以设置在第一立柱 112 上。 0037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 在本发明的扫描仪扫描第一病床和第二病床中的一个上 的一受检对象时, 另一受检对象可以躺到第一病床和第二病床中的另一个上, 从而节省了 说 明 书 CN 103505209 A 5 4/4 页 6 前一受检对象下床和后一受检对象上床的时间, 提高了受检对象容量。 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505209 A 6 1/2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05209 A 7 2/2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05209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