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折叠成紧凑结构的婴儿车。背景技术
在日本公开实用新型公报7-2177和63-189780中公开了一种已知的婴儿车,它具有利用连杆的可折叠结构。已知的婴儿车包括座位部分和轮架部分。所述轮架部分支承所述座位部分。所述座位部分和所述轮架部分以可拆分的方式彼此连接。设有前轮的左右车架连接到连杆,支承后轮的后轮杆连接成可以相对于车架沿前进后退的方向自由旋转。所述左右车架可以在宽度方向上折叠,且后轮杆可以向前侧方折叠。当折叠婴儿车时,需要折叠结构紧凑以便于携带。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折叠结构紧凑的改进的婴儿车。根据所介绍的,该婴儿车包括轮子和通过梁连接的轮支架。而且,各个轮支架上的折叠中心与轮子之间的长度彼此不等。通过使折叠中心与各个轮支架上的轮子之间的长度不等,可以防止在折叠轮支架时,各轮支架间彼此干扰。同时实现紧凑折叠。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典型实施例的婴儿车。
图2显示未折叠地底座部分。
图3显示折叠的底座部分。
图4显示折叠底座部分的步骤。
图5显示如何折叠底座部分。
图6显示折叠中心的结构。
图7显示后轮底座部分的锁合机构。
图8显示沿着图7中直线A-A的横截面。
图9显示沿着图7中直线B-B的横截面。
图10显示座位锁。具体实施技术
婴儿车最好包括座位部分和底座部分。所述底座部分支承所述座位部分。所述底座部分包括一对轮支架,轮子和梁。各轮支架彼此平行延伸。轮子可旋转地与轮支架连接。梁连接各轮支架。各轮支架与轮子绕位于梁的折叠中心折叠在一起。各个轮支架上的折叠中心与轮子之间的长度彼此不等。通过使折叠中心与各个轮支架上的轮子之间的长度不等,可以防止在折叠轮支架时,各轮支架之间彼此干扰。换言之,这些轮支架可以具有从折叠中心测量起的不等高度,且折叠中心可以设置得彼此靠近,从而实现紧凑折叠。
各个轮支架最好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轮子可以沿轮支架预先折叠。另外,各轮支架上的轮子最好可以通过轮轴彼此连接,所述轮轴可以有对应于梁折叠中心的折叠中心。再者,当轮子预先折叠使各个轮支架可以折叠时,位于轮轴的各个折叠中心最好与位于梁的折叠中心对齐。因为轮轴的折叠中心能与梁的折叠中心配合和对齐,所以仅当轮子预先折叠时轮支架才可以相对于梁折叠。因此,无需任何特殊的锁合机构,从而可以简化底座部分的结构。
现在将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如图1所示,典型婴儿车1a包括座位部分1和底座部分10。座位部分1可拆卸地安装在底座部分10上。座位部分1从底座部分10上拆卸下来时,可以利用拆下的座位部分1作为幼儿座位安装在车辆座位上。座位部分1具有座架2、与所述座架2顶部相连的头枕3、与所述座架2的下部相连的垫架4以及与座架2的中部相连的后架5。网兜6铺设在座架2、头枕3以及垫架4所包围的区域上。头枕3具有旋转操作的手柄7。当座位部分1安装在底座部分10,并用作婴儿车时,手柄7固定在图1中实线所示的直立位置。相反地,当座位部分1从底座10拆下作为幼儿座位时,手柄7如图1中虚线所示向后旋转。这样,手柄7固定住防撞装置8。
当座位部分1被用作幼儿座位时,防撞装置8适于保护坐在座位部分1上的幼儿,并通过车辆安全带将座位部分1固定在车辆座位上。当座位部分1被安装在底座部分10上,用作婴儿车时,卸下防撞装置8。
如图2所示,利用设置在垫架4左右外侧表面的连接销4a以及后架5,座位部分1与底座部分10被连接在一起。
图2至图10中,详细地显示了底座部分10的结构。底座部分10包括左右支架11。左右支架11彼此相对,并沿着婴儿车1a前进后退的方向延伸。各个支架11采用圆形横截面的管材构建而成,并设计为弧形。前轮13和后轮14通过轮支撑12安装在支架11的两端。轮支撑12与左右支架11一起限定了发明中的“轮支架”。
左右支架11通过前梁15和后梁16彼此相连。前梁15和后梁16沿婴儿车1a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折叠中心(第一折叠轴)由图2和图4中的直线01-01表示。第一折叠中心设在梁15和16的轴线上。前轮13和后轮14可以绕所述第一折叠中心向下和向内旋转90°分别与左右支架11折叠在一起。第一折叠中心与底座部分10右侧的轮子之间的长度小于第一折叠中心与底座部分10左侧的轮子之间的长度。换言之,图2中直线01-01分别表示的左右折叠中心距图2中P-P所表示的婴儿车1a的中心的距离不等。
如图2和图6所示,接合部分15a和16a设在梁15和16的轴线上。利用前后销17,接合部分15a和16a可旋转地被连接到婴儿车左右两侧的第一折叠中心。前17的轴向与后销17的轴向对齐。当底座部分未折叠时,分别设在接合部分15a和16a上的限动装置15b和16b限制沿非折叠方向的移动。
图2中的直线02-02所示的第二折叠中心位于左右支架11的后部。左右后轮14可以绕所述第二折叠中心向前和向下旋转130°而折叠起来。即,底座部分10后部的轮支架12不影响底座部分10前部的轮支架12单独地预先折叠起来。当底座部分10未折叠时,锁合机构20将前后轮13和14与前后轮支架12固定在一起。
图7至图9中,显示了锁合机构20的详细结构。锁合机构20在支架11的分界点处将前底座部分11F与后底座部分11R连接。锁合机构20包括托架23F、23R以及锁合板24。锁合板24限制各托架23F和23R旋转。托架23F和23R可旋转地通过销22彼此相连。销22限定将轮子预先折叠在底座部分10的后部的第二折叠中心。前底座部分11F和后底座部分11R沿非折叠方向的旋转受到彼此对接的托架23F和23R的限制。
锁合板24具有弧形的横截面且覆盖在托架23F和23R。锁合板24可旋转地通过连接销25与后托架23R接合。托架23F和23沿折叠方向的旋转通过锁合板24的锁钩24a与设在前托架23F上的限动装置23a接合而被锁住。另外,锁合板24还包括一个控制柄24b。
如图2所示,支承各个轮子14的轮支架12通过沿轮子14的转轴方向延伸的轮轴26彼此相连。图2和图4中直线03-03表示第三折叠中心。第三折叠中心分别设在轮轴26的左右两侧。第三折叠中心分别设在轮轴26的左右两侧。
如图4所示,当底座部分10未折叠时,第三折叠中心位于第一折叠中心之下,且销27的轴向(参见图2)与第一折叠中心的销17的轴向垂直。因此,当底座部分10未折叠时,第一折叠中心与第三折叠中心不对齐。即,销27的轴向不与销17的轴向对齐。因此,要折叠底座部分10是不可能的。换言之,底座部分10处于阻止折叠的锁合状态。
当底座部分10绕第二折叠中心(参见图4的虚线)向前折叠时,第三折叠中心与第一折叠中心的轴向对齐,且销27的轴向与第一折叠中心的销17的轴向对齐。结果,底座部分10可绕第一折叠中心折叠。
另外,如图2所示,底座部分10还包括钩子31、承座32以及用于将座位部分1与底座部分10接合的座位锁33。左右钩31分别设在左右支架11的上表面。垫架4包括其左右两侧的连接销4a。左右承座32分别安装到后梁16的左右两侧。各承座32承接后架5。当后架5的左右角被放置在各个承座32上时,通过连接销4a与钩31接合,然后后架5与座位锁33接合,座位部分1与底座部分10固定。
如图10所示,翻转型锁适于座位锁33。锁合板34通过弹簧36与托架35连接。托架35固定地安装在后梁16上。锁合板34具有钩状接合部分34a和34b,可以与后梁16和后架5分别接合。上接合部分34a与后架5接合,然后绕后架5向后旋转,以使下接合部分34b与后梁16接合。弹簧36沿锁合方向施加偏置力。
采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婴儿车1a,可使座位部分1与底座部分10相连,如图1所示。另一方面,当座位部分1被用作幼儿座位时,座位锁33处于解开状态,座位部分1与底座部分10分离。
锁可以通过操作锁合机构20的锁合板24来释放,如图4中虚线所示的,后轮14绕第二折叠中心向下和向前与后底座部分11R折叠在一起。在此状态下,轮轴26的轴与第一折叠中心的轴对齐。而且,轮轴26的销27的轴向与第一折叠中心的销17的轴向对齐。因此,左右前轮13和后轮14可以向内与左右支架11折叠在一起。根据典型实施例,在折叠左右轮13和14时,底座部分10可以以紧凑的方式折叠,因为第一折叠中心与底座部分10左右两侧的轮子之间的长度不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左右后轮14成对向前折叠,然后左右前后轮13和14成对向内折叠。因此,可以达到前后方向和左右(宽度)方向上的紧凑折叠。因为左右第一折叠中心设在非对称的位置上,左右前轮13在折叠状态下处于不等高度,如图5所示。因此,在折叠状态下,可以避免左右前轮13间的干扰。为此,第一折叠中心可被设置成彼此靠近。这样,可以减少底座部分10的宽度并实现缩减婴儿车尺寸。
另外,当后轮14绕第一折叠中心折叠时,轮轴26与第一折叠中心线对齐,从而使底座部分可以折叠。即,当后轮14未折叠时,宽度方向上的折叠是不可能的。因此,不需要安装用于保持宽度方向上底座部分10的未折叠状态的锁合装置,从而可以简化锁合机构的结构。
相对于非对称位置设置的折叠中心,最好可以成对设置左右轮。再者,连接左右支架11的梁最好可以合为一体。另外,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座位部分1与底座部分10不可分离的婴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