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提取油茶皂甙的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485767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7891.2

申请日:

2003.10.14

公开号:

CN1607205A

公开日:

2005.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C07H1/08; C07G3/00; C12P19/44

主分类号:

C07H1/08; C07G3/00; C12P19/44

申请人:

上海科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勇; 刘铁平

地址:

201103上海市黄桦路269号409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章肇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微生物发酵提取油茶皂甙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油茶饼粕粗水提取物配以其他配料制成发酵培养基,在发酵罐中分别接入黑曲霉和酵母HT-6,保持罐温26~32℃,罐压15~60kpa,搅拌速度90~140转/分,通气量1∶0.1~0.4;发酵时间24~48小时,然后放罐,经板框压滤机分离菌丝和发酵液,将发酵液脱色处理后经浓缩喷雾干燥即得到油茶皂甙产品,本发明对防火要求低,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保护油茶皂甙的纯天然性和保证产品的活性都优于其他方法,本发明可降生产成本40~50%。

权利要求书

1、  微生物发酵提取油茶皂甙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茶饼粕粉碎后水浸,经过过滤得到提取液;(2)在2L三角瓶中放入培养基,再将黑曲霉和酵母HT-6分别接入瓶中,在24~28℃下,160~22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20~28小时,得到摇瓶种培养液;(3)将步骤(1)的提取液倒入发酵罐,并按以下比例加入培养基材料:硫酸镁0.02~0.06%,磷酸二氢钾0.08~0.12%,硝酸铵0.5~1.0%,在1.05kg/cm2的蒸汽压力下灭菌15~30分钟,并将步骤(2)的摇瓶种培养液接入发酵罐;(4)发酵:保持罐温26~32℃,罐压15~60kpa,搅拌速度90~140转/分,通气量1:0.1~0.4,发酵培养时间24~48小时,然后放罐,经板框压滤机分离菌丝和发酵液;(5)将发酵液脱色处理后经浓缩、喷雾、干燥即得到油茶皂甙产品。

2、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油茶饼粕用粉碎机粉碎至40~60目,在容器内加粉量三倍的水,搅拌均匀并升温至90℃,保持1~2小时,经板框压滤机粗滤得到提取液。

3、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在2L三角瓶中放入的培养基配比如下:葡萄糖1.3~1.6%;硫酸镁0.02~0.06%;磷酸二氢钾0.08~0.12%;酵母膏0.2~0.24%;蛋白胨0.42~0.55%;VB120ppm;水1L。

4、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脱色处理是在分离后的发酵液中加入5~6%的双氧水和1~1.2%的脱色助剂MMT-71,加温至60~80℃,静置2~6小时。

说明书

微生物发酵提取油茶皂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皂甙的提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从油茶饼粕用微生物发酵提取油茶皂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由于茶油是一种理想的食用油,因此,我国大力发展这种油料作物。油茶的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经过制油后的油茶饼粕中就含有大约10%~15%的天然活性成份—油茶皂甙。油茶皂甙是由几种三萜类皂甙元与糖链形式的复杂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和表面活性,并具有起泡、去污、乳化、分散、增溶、浸润等表面活性。因此,油茶皂甙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化、食品、纺织材料等工业领域。目前,对于油茶皂甙的开发研究和综合利用已引起我国及不少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油茶皂甙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水熔法:是以水为提取剂,该工艺是二十世纪50年代最早的方法,其主要缺点是工艺流程较长,能耗较大,产率低,并且产品颜色深,纯度不高,实际生产时过滤特别困难。
2.有机溶剂法:主要是以有机溶剂为提取剂,该工艺产品得率较水溶法高,质量也较好,但是其成本高工艺复杂。由于使用有机溶剂对生产环境的防火、防爆要求较高,有机溶剂的后处理对环境污染较大,有机溶剂的残留将直接影响产品地质量。
3.水提醇沉法:该工艺要求主要以水为提取剂,过滤后的提取液用乙醇沉淀,该工艺使产品质量较好,色泽浅,但得率低,成本较高,有机溶剂的后处理对环境污染较大。
4.含水乙醇浸提法:该工艺主要以70%左右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该工艺浸出杂质较多,后处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各种提取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可提高产品得率及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微生物发酵提取油茶皂甙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1.微生物发酵提取油茶皂甙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油茶饼粕粉碎后水浸经过滤得到提取液;(2)在2L三角瓶中放入培养基,再将黑曲霉和酵母HT-6分别接入瓶中,在24~28℃下,160~22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20~28小时,得到摇瓶种培养液;(3)将步骤(1)的提取液倒入发酵罐,并按以下比例加入培养基材料:硫酸镁0.02~0.06%,磷酸二氢钾0.08~0.12%,硝酸铵0.5~1.0%,在1.05kg/cm2的蒸汽压力下灭菌15~30分钟,并将步骤(2)的摇瓶种培养液接入发酵罐,(4)发酵:保持罐温26~32℃,罐压15~60kpa,搅拌速度90~140转/分,通气量1∶0.1~0.4,发酵培养时间24~48小时,然后放罐,经板框压滤机分离菌丝和发酵液。(5)将发酵液脱色处理后,经浓缩、喷雾、干燥即得到油茶皂甙产品。
所说的提取液是油茶饼粕用粉碎机粉碎至40~60目,在容器内加粉量三倍的水,搅拌均匀并升温至90℃,保持1~2小时,经板框压滤机粗滤得到提取液。所说的在2L三角瓶中放入的培养基配比如下:葡萄糖1.3~1.6%;硫酸镁0.02~0.06%;磷酸二氢钾0.08~0.12%;酵母膏0.2~0.24%;蛋白胨0.42~0.55%;VB120ppm;水1L。所说的脱色处理是在分离后的发酵液中加入5~6%的双氧水和1~1.2%的脱色助剂MMT-71,加温至60~80℃,静置2~6小时。
本发明的提取油茶皂甙的方法,油茶皂甙产品的提取率可达14~15%,油茶皂甙含量为35~36%;生产成本比水提法生产成本下降40%,比有机溶剂法生产成本下降50%左右。另外,本发明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且防火要求低。因此用微生物发酵提取油茶皂甙对保护油茶皂甙的纯天然性和保证产品的活性都优于其他方法。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将黑曲霉和酵母HT-6分别接入6个2L三角瓶中(内装有摇瓶培养基)在25℃下,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22小时;称取油茶饼粕50kg,将油茶饼粕用粉碎机粉碎至60目,投入提取罐中,加入150L水搅拌均匀,并升温至90℃,提取1小时,以板框压滤机粗滤,保留提取液。将提取液放入300L发酵罐中,并加入硫酸镁0.04%;磷酸二氢钾0.08%;硝酸铵0.6%,在1.05kg/cm2的蒸汽压力下灭菌30分钟;将6个2L摇瓶种接入发酵罐中,调PH值至6,保持罐温28℃,罐压30kpa,搅拌速度120转/分,通气量1∶0.3,发酵培养时间32小时,然后放罐,经板框压滤机分离菌丝和发酵液,在发酵液中加入5%的双氧水和1.2%的脱色助剂MMT-71,加温至80℃,静置4小时后,经三效浓缩机浓缩后喷雾干燥,即可得7.15kg油茶皂甙产品.经检测得油茶皂甙含量为35.23%。
实施例2:将黑曲霉和酵母HT-6分别接入10个2L三角瓶中(内装有摇瓶培养基),在25℃下,200转/分的摇床上培养24小时;称取油茶饼粕50kg,将油茶饼粕用粉碎机粉碎至60目,投入提取罐中,加入150L水搅拌均匀并升温至90℃,提取2小时,以板框压滤机粗滤,保留提取液。将提取液放入300L发酵罐中并加入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硝酸铵0.8%,在1.05%kg/cm2的蒸汽压力下灭菌30分钟;再将10个2L摇瓶种接入发酵罐中,调PH值至6.5,保持罐温28℃,罐压30kpa,搅拌速度为120转/分,通气量1∶0.3;发酵培养时间28小时,然后放罐,经板框压滤机分离菌丝和发酵液,在发酵液中加入6%的双氧水和1%的脱色助剂MMT-71,加温至80℃,静置3小时后,经三效浓缩机浓缩后喷雾干燥,即可得8.25kg油茶皂甙产品.经检测得油茶皂甙含量为36.14%。

微生物发酵提取油茶皂甙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微生物发酵提取油茶皂甙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微生物发酵提取油茶皂甙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发酵提取油茶皂甙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发酵提取油茶皂甙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微生物发酵提取油茶皂甙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油茶饼粕粗水提取物配以其他配料制成发酵培养基,在发酵罐中分别接入黑曲霉和酵母HT6,保持罐温2632,罐压1560kpa,搅拌速度90140转/分,通气量10.10.4;发酵时间2448小时,然后放罐,经板框压滤机分离菌丝和发酵液,将发酵液脱色处理后经浓缩喷雾干燥即得到油茶皂甙产品,本发明对防火要求低,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保护油茶皂甙的纯天然性和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