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羟胺盐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合成羟胺盐的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9575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1.20 CN 103395757 A *CN103395757A* (21)申请号 201310351567.9 (22)申请日 2013.08.12 C01B 21/14(2006.01) C07C 49/403(2006.01) C07C 45/42(2006.01) (71)申请人 河北工业大学 地址 300401 天津市北辰区西平道 5340 号 河北工业大学 (72)发明人 王延吉 张东升 徐元媛 金常青 张广林 薛伟 王淑芳 赵新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2、) 12210 代理人 赵凤英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合成羟胺盐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羟胺盐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采 用羟胺合成绿色组装过程 :(1) 制备环己酮肟 : 以 钛硅分子筛为催化剂、 水为反应介质, 氨水、 双氧 水与环己酮一步合成环己酮肟 ;(2) 羟胺的合成 : 环己酮肟酸性水解生成羟胺盐以及副产物环己 酮, 生成的环己酮可作为原料, 重新进入绿色组装 过程参与反应 (1) 。本发明原子利用率高, 羟胺盐 产物收率高, 原料环己酮 (肟) 可循环转化利用, 钛 硅分子筛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从而节省生产成本。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0。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95757 A CN 103395757 A *CN103395757A* 1/1 页 2 1. 一种羟胺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为包括以下步骤 : (1) 制备环己酮肟 : 将固体催化剂置于反应器中, 再把水、 环己酮和氨水加入反应器中 ; 然后, 搅拌下升温, 反应液由室温升温至 30 90后, 滴加双氧水后, 常压反应 0.25 3h ; 离心分离反应液和催化剂, 离心分离所得的催化剂经醇洗、 水洗后, 80真空干燥 2h, 500 马弗。
4、炉焙烧 4h, 以备循环使用 ; 有机相经萃取剂萃取分离后, 再经减压蒸馏即可得到白色 固体环己酮肟中间产物 ; 其中, 物料配比为摩尔比水 : 氨水 : 双氧水 : 环己酮 16 39:0.5 6.5:0.25 1.5:1, 固体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0.3 3.7% ; (2) 羟胺的合成 : 将步骤 (1) 中制取的环己酮肟置于反应器中, 再加入水和无机酸催化 剂 ; 然后, 搅拌、 升温, 反应液由室温升温至 20 90后, 常压反应 0.25 4h ; 萃取分离反 应液中的有机相, 萃余水相即得羟胺母液 ; 有机相经常压蒸馏可得环己酮, 作为再次生产羟 胺盐的原料循环使。
5、用 ; 其中, 物料配比为摩尔比水 : 无机酸 (以H+摩尔量计) : 环己酮肟24120:0.38:1。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羟胺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 (1) 和 (2) 中的萃取 剂均为甲苯。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羟胺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 (1) 中的所述的固体 催化剂为 TS-1 钛硅催化剂。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羟胺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 (1) 中水 : 氨水 : 双氧 水 : 环己酮的摩尔比为 20 30:2 3.1:1.2 1.4:1。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羟胺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 (1) 中固。
6、体催化剂在 反应体系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1.3 2%。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羟胺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 (1) 中的反应温度为 60 70, 反应时间为 0.25 2h。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羟胺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 (2) 中的无机酸催化 剂为盐酸、 硫酸或硝酸。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羟胺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 (2) 中水 : 无机酸 (以 H+摩尔量计) : 环己酮肟的摩尔比为 37 80:1.5 5:1。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羟胺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为所述的步骤 (2) 中的反应温度为 60 80, 反应时间为 0。
7、.5 2h。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95757 A 2 1/10 页 3 一种合成羟胺盐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羟胺盐的制备方法, 具体为一种借助环己酮与环己酮肟之间的相 互转化, 构建以氨水、 双氧水为原料, 合成羟胺的工艺过程, 属于精细化工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羟胺也称胲, 分子式为 NH2OH, 其是一种无色、 无嗅、 易潮解的白色片状或针状结晶 体 (化工文摘, 2004(4) : 41-43) 。羟胺易溶于水、 甲醇, 其单体极不稳定。因此, 在生产、 使 用过程中, 羟胺常以盐的形式存在。目前, 主要的羟胺盐类有硫酸羟胺、 盐酸羟胺及硝。
8、酸羟 胺等。 羟胺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其在合成己内酰胺以及农药、 医药等行业中具有广泛 的用途 ; 而且, 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 羟胺盐的用途也不断扩展。 0003 目前, 羟胺盐的工业合成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 (合成纤维工业, 1985, 3 : 45-47) : (1) 拉西合成法 : 首先, 将 NH3经空气氧化生成 NO 和 NO2的混合物, 再用 (NH4)2CO3溶液吸收, 生成亚硝酸铵 ; 然后用SO2还原, 生成羟胺二磺酸盐,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即得硫酸羟胺溶液。 该法所得的羟胺盐产品性能稳定, 但存在反应步骤多, 副产(NH4)2SO4量大, 反应条件苛刻等 缺点。。
9、 (2) 硝酸根离子还原法 : 该工艺以磷酸及磷酸二氢铵为缓冲液, 催化加氢还原 NO3 制 备羟胺, 形成磷酸羟胺。但是, 该法对原材料规格及操作条件的控制都要求十分严格, 且以 铂、 钯等贵金属为催化剂, 生产成本高。 (3) NO 催化还原法 : 首先将 NH3氧化生成 NO, 再在稀 酸水溶液中对 NO 进行催化加氢, 从而制得羟胺无机盐。但是, 该生产工艺程复杂, 催化剂制 备过程繁琐, 且需要周期性更换、 再生, 生产费用高。 (4) 硝基烷烃水解法 : 该过程是以硝基 烷烃、 硫酸及水为原料, 在 100 150下进行回流反应, 再经减压浓缩、 冷却、 结晶、 过滤、 干燥, 即。
10、得硫酸羟胺。但是, 该路线中原料硝基烷烃的来源受地域限制, 副产物羧酸的分离 提纯也使得工艺变得复杂。工业上合成羟胺盐的方法, 除此之外, 还有丙酮肟路线、 甲乙酮 工艺路线、 硝酸电解法等 (化工进展, 2012, 31(9) : 2043-2048) 。但是, 这些合成路线大多存 在工艺复杂、 副产物多、 原子利用率低, 污染严重、 反应条件苛刻等缺点。 0004 鉴于上述工业合成路线中存在的诸多缺点, 近年来研究者不断提出新的羟胺合成 方法, 主要有如下几种。 (1) 烟道气中的 NOx 合成法 : 美国专利 4321313 以电厂等企业的外 排烟道气中的 NOx 为原料, 以多孔的 P。
11、d、 Rh 及 Ru 等 VIII 族金属为阴极、 在酸性电解液中构 建氧化还原反应, 由电化学反应一步合成羟胺。我国研究者 (化工进展, 1999, 18(1) : 26-28 和中国专利 201010115879.6) 提出以炼钢铁、 水泥等燃煤企业外排烟道气中的 NOx、 SO2为 原料, 并利用 NOx 的氧化性与 SO2的还原性, 在水溶液中构造一个自催化自氧化还原反应, 从而合成硫酸羟胺。 该类路线显著提高了原子利用率, 但由于受原料限制, 仅适合于特定场 合进行羟胺的生产。 (2) 氨水与双氧水直接合成法 : 1994 年美国专利 5320819 提出以氨水、 双氧水为原料, 一。
12、步反应合成羟胺的路线, 反应过程如式 (I) 所示。该法以 TS-1 钛硅分子 筛为催化剂、 叔丁醇的水溶液为反应介质, 反应条件为常压、 70 80。该路线工艺简单、 原子利用率高, 原料易得、 反应条件温和。但是, 羟胺产物收率很低, 仅 5% 左右。正因如此, 该路线自上世纪 90 年代提出, 至今尚未实现工业化。如何提高羟胺产物的收率, 是以氨水、 说 明 书 CN 103395757 A 3 2/10 页 4 双氧水为原料合成羟胺路线实现工业化的关键。 0005 0006 另外, 研究发现 (中国专利 200710100329.5 和 200910096601.6) 以环己酮肟为原 。
13、料, 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 也可以生成羟胺产物。 长久以来, 工业上合成环己酮肟, 均 是由羟胺盐与环己酮反应而得。 因而, 合成环己酮肟的逆反应, 即环己酮肟水解制取羟胺的 过程, 被 “理所当然” 地认为是不经济的 (酮肟水解制备羟胺盐工艺, 湘潭大学 : 硕士论文, 2009) 。然而, 随着钛硅分子筛的问世及其合成技术不断进步, 其参与的氧化反应也不断拓 展, 例如, 在叔丁醇水溶液反应介质中, 以氨水、 双氧水、 环己酮为原料一步合成环己酮肟的 工艺路线 (如反应式 (II) 所示) , 逐渐走向成熟并工业化, 进而使环己酮肟的生产成本大幅 度降低, 即不使用羟胺盐就可以廉价地。
14、制得环己酮肟。因此, 从该角度来看, 由合成环己酮 肟的逆过程, 即环己酮肟酸性水解制取羟胺 (如反应式(III)所示) 的过程, 就具备了经济合 理性。而且, 更有意义的是, 如果我们将上述反应 (II) 和反应 (III) 进行加和, 便可得到反 应式 (I) , 即得到以氨水、 双氧水为原料, 合成羟胺的反应路线。 0007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为针对当前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合成羟胺盐的方法。本发明构造 如图 1 所示的羟胺合成绿色组装过程 :(1) 制备环己酮肟 : 以钛硅分子筛为催化剂、 水为反 应介质 (为减少产物分离提纯过程, 本工艺不采用有机溶剂为介质) , 氨水。
15、、 双氧水与环己酮 一步合成环己酮肟 ;(2) 羟胺的合成 : 环己酮肟酸性水解生成羟胺盐以及副产物环己酮, 生 成的环己酮可作为原料, 重新进入绿色组装过程参与反应 (1) 。 与工业上蒽醌法生成双氧水 (借助氢蒽醌与蒽醌的相互转化制备双氧水) 的工艺类似, 该过程实质上是借助环己酮、 环 己酮肟之间的相互转化, 构建以氨水、 双氧水为原料, 合成羟胺的工艺方法。该组装过程突 出的特色是 : 原子利用率高, 羟胺盐产物收率高, 原料环己酮 (肟) 可循环转化利用, 钛硅分 子筛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从而节省生产成本。 000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 0010 一种羟胺盐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
16、步骤 : 0011 (1) 制备环己酮肟 : 将固体催化剂置于反应器中, 再把水、 环己酮和氨水加入反 应器中 ; 然后, 搅拌下升温, 反应液由室温升温至 30 90后, 滴加双氧水后, 常压反应 0.25 3h ; 离心分离反应液和催化剂, 离心分离所得的催化剂经醇洗、 水洗后, 80真空干 说 明 书 CN 103395757 A 4 3/10 页 5 燥 2h, 500马弗炉焙烧 4h, 以备循环使用 ; 有机相经萃取剂萃取分离后, 再经减压蒸馏即 可得到白色固体环己酮肟中间产物 ; 0012 其中, 物料配比为摩尔比水 : 氨水 : 双氧水 : 环己酮 16 39:0.5 6.5:0。
17、.25 1.5:1, 固体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0.3 3.7% ; 0013 (2) 羟胺的合成 : 将步骤 (1) 中制取的环己酮肟置于反应器中, 再加入水和无机酸 催化剂 ; 然后, 搅拌、 升温, 反应液由室温升温至 20 90后, 常压反应 0.25 4h ; 萃取分 离反应液中的有机相, 萃余水相即得羟胺母液 ; 有机相经常压蒸馏可得环己酮, 作为再次生 产羟胺盐的原料循环使用 ; 0014 其中, 物料配比为摩尔比水 : 无机酸 (以H+摩尔量计) : 环己酮肟24120:0.3 8:1。 0015 所述的步骤 (1) 和 (2) 中的萃取剂均为甲苯。 0016 所。
18、述的步骤 (1) 中的所述的固体催化剂为 TS-1 钛硅催化剂 ; 0017 所述的步骤 (1)中水 : 氨水 : 双氧水 : 环己酮的摩尔比优选为 20 30:2 3.1:1.2 1.4:1。 0018 所述的步骤 (1) 中固体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优选为 1.3 2%。 0019 所述的步骤 (1) 中的优选反应温度为 60 70, 反应时间为 0.25 2h。 0020 所述的步骤 (2) 中的无机酸催化剂为盐酸、 硫酸或硝酸。 0021 所述的步骤 (2) 中水 : 无机酸 (以 H+摩尔量计) : 环己酮肟的摩尔比优选为 37 80:1.5 5:1。 0022 所述的步骤。
19、 (2) 中的优选反应温度为 60 80, 反应时间为 0.5 2h。 0023 所述的步骤 (1) 和 (2) 中的物料配比中的水, 包括氨水和双氧水溶液中的水量 ; 氨 水的摩尔数为氨水溶液中的 NH3摩尔量 ; 双氧水的摩尔量指 H2O2的摩尔量。 00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羟胺盐的制备方法, 即将反应 (1) 环己 酮肟合成、 反应 (2) 环己酮肟水解两个过程进行绿色组装, 构建合成羟胺的工艺过程。在这 个组装过程中, 单独看反应 (1) , 其为合成环己酮肟, 似乎与制备羟胺产物无关 ; 单独看反 应 (2) , 水解产物除了羟胺产物之外, 还有副产物环己酮。
20、, 其原子利用率较低, 仅为 29%。若 将反应 (1) 、 反应 (2) 两个单元反应进行如图 1 所示的整合组装, 则既实现了羟胺的合成, 又 提高了反应体系的原子利用率。具体来说, 反应 (2) 环己酮肟水解过程实现了羟胺的合成, 其副产物环己酮可作为反应 (1) 的原料, 参与反应 (1) 用于制备环己酮肟 ; 如此循环构成合 成羟胺的组装过程, 该过程总入口为原料氨水、 双氧水, 总出口为羟胺产物和水, 水是友好 的、 对环境无害, 除此之外, 尚无其它副产物。 对于整个组装过程来说, 不仅没有污染物质排 放, 而且原子利用率提高至 65%。另外, 更加诱人的是, 该组装过程反应 (。
21、1) 中所采用的固体 催化剂, 经分离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 ; 反应 (2) 中所采用的液体酸催化剂, 可以与反应体系 中的游离态羟胺形成相应的羟胺盐。综上所述, 该组装过程实质是借助环己酮与环己酮肟 之间的相互转化, 从而达到以氨水、 双氧水为原料, 合成羟胺盐的工艺过程。该方法既克服 了传统羟胺盐合成工艺中, 副产物多、 原子利用率低, 环境污染重的缺点, 又解决了一步合 成羟胺的路线中, 产物收率低的不足。 0025 与现有的羟胺盐合成路线相比, 本发明具有副产物少, 羟胺盐产物收率接近 100%, TS-1 固体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环己酮 (肟) 可循环利用等优点。 说 明 书 CN 1。
22、03395757 A 5 4/10 页 6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的双氧水、 氨水通过环己酮 (肟) 的相互转化合成羟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本发明的实质特点和显著效果可以从下述的实施例得以体现, 但他们并不对本发 明作任何限制, 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内容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8 实施例 1 0029 (1) 合成环己酮肟反应过程 : 称取 TS-1 分子筛 0.6g 置于反应器中, 再量取水 15ml (833.3mmol) 、 含量 99.5% 的环己酮 6.4ml(61.6mmol) 和 。
23、25% 的氨水 10ml(NH3摩尔量为 133.6mmol, H2O摩尔量为379.2mmol) 加入反应器中 ; 然后, 搅拌、 升温, 反应液由室温升温至 70, 滴加 30% 的双氧水 8ml(H2O2摩尔量为 79.7mmol, H2O 摩尔量为 351.6mmol) 后, 常压 反应 0.25h, 反应结束。离心分离反应液和固体 TS-1 催化剂。以甲苯为萃取剂, 萃取分离反 应液中的有机相,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中环己酮肟的含量, 定量计算中间产物环己酮 肟的收率为 99.2%。同时, 离心分离所得的 TS-1 催化剂经醇洗、 水洗后, 80真空干燥 2h, 马弗炉500焙烧4。
24、h, 备用 ; 有机相经减压蒸馏、 干燥, 可得到6.5g白色固体环己酮肟 (含量 98wt%) 中间产物。 0030 (2)环己酮肟水解制羟胺反应过程 : 称取上述反应中制取的环己酮肟 1.73g (15mmol) 置于反应器中, 再量取水 15ml(833.3mmol) 、 质量百分含量 36% 的浓盐酸 6ml(H+ 摩尔量为 71.1mmol, H2O 摩尔量为 256mmol) , 加入反应器中。然后, 搅拌、 升温, 反应液由室 温升温至 60, 常压反应 1h, 反应结束。以甲苯为萃取剂, 萃取分离反应液中的有机相, 萃 余水相即为盐酸羟胺母液。分别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环己酮的。
25、含量、 滴定法分析水相 中羟胺的含量, 定量计算羟胺的收率。实验结果如表 1 所示, 可以看出上述两种分析方法所 得的羟胺收率结果基本一致。 同时, 有机相常压蒸馏分离可得环己酮, 作为再次生产羟胺盐 的原料循环使用。 0031 表 1 借助环己酮 (肟) 之间的相互转化进行羟胺合成的反应 0032 实施例色谱分析的羟胺收率 (%)滴定分析的羟胺收率 (%) 199.2%97.6 0033 实施例 2 3 0034 与实施 1 中环己酮肟水解制羟胺过程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水解过 程中加入的无机酸分别为含量 95% 的浓硫酸 2ml(H+摩尔量为 71.3mmol, H2O 摩尔量为。
26、 10.2mmol) , 65% 的浓硝酸 5ml(H+摩尔量为 72.5mmol, H2O 摩尔量为 136.6mmol) , 最终得到 的萃余水相分别是硫酸羟胺母液、 硝酸羟胺母液。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羟胺 的收率, 实验结果如表 2 所示。 0035 表 2 无机酸种类对环己酮肟水解制羟胺反应的影响 0036 说 明 书 CN 103395757 A 6 5/10 页 7 实施例无机酸酸 (以 H+摩尔量计) 肟比羟胺的收率 (%) 2硫酸4.898.7 3硝酸4.899.5 0037 实施例 4 0038 与实施例 1 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环己酮肟水解制羟胺。
27、过程中, 浓盐 酸的加入量改变为 0.5ml(H+摩尔量为 5.9mmol, H2O 摩尔量为 21.3mmol) 。采用气相色谱 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反应过程 (1) 中环己酮肟的收率, 以及反应过程 (2) 中羟胺的收率。 实验结果如表 3 所示。 0039 实施例 5 6 0040 称取实施例 4 中制取的环己酮肟 1.73g(15mmol) 置于反应器中, 其余反应过程与 实施 4 中环己酮肟水解制羟胺过程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浓盐酸的加入量分别 为 3ml(H+摩尔量为 35.6mmol, H2O 摩尔量为 128mmol) , 10ml(H+摩尔量为 118.5mmol。
28、, H2O 摩尔量为 426.7mmol)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反应过程 (2) 中羟胺的收率。 实验结果如表 3 所示。 0041 表 3 浓盐酸的加入量对环己酮肟水解制羟胺反应的影响 0042 0043 实施例 7 0044 (1) 合成环己酮肟反应过程 : 称取 TS-1 分子筛 0.6g 置于反应器中, 再量取水 15ml (833.3mmol) 、 含量 99.5% 的环己酮 6.4ml(61.6mmol) 和 25% 的氨水 10ml(NH3摩尔量为 133.6mmol, H2O摩尔量为379.2mmol) 加入反应器中 ; 然后, 搅拌、 升温, 反应液由室温升温。
29、至 70, 滴加 30% 的双氧水 8ml (H2O2摩尔量为 79.7mmol, H2O 摩尔量为 351.6mmol) , 常压反应 0.25h, 反应结束。离心分离反应液和固体 TS-1 催化剂。以甲苯为萃取剂, 萃取分离反应液 中的有机相,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中间产物环己酮肟的收率, 结果如表 4 所 示。同时, 离心分离所得的 TS-1 催化剂经醇洗、 水洗后, 80真空干燥 2h, 马弗炉 500焙 烧 4h, 备用 ; 有机相经减压蒸馏、 干燥, 可得到 6.6g 白色固体环己酮肟 (含量 98wt%) 中间 产物。 0045 (2)环己酮肟水解制羟胺反应过程 :。
30、 称取上述反应中制取的环己酮肟 1.73g (15mmol) 置于反应器中, 再量取水 15ml(833.3mmol) 、 含量 36% 的浓盐酸 2ml(H+摩尔量为 说 明 书 CN 103395757 A 7 6/10 页 8 23.7mmol, H2O 摩尔量为 85.3mmol) , 加入反应器中。然后, 搅拌、 升温, 反应液由室温升温至 60, 常压反应1h, 反应结束。 以甲苯为萃取剂, 萃取分离反应液中的有机相, 萃余水相即为 盐酸羟胺母液。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羟胺的收率, 实验结果如表 4 所示。同 时, 有机相常压蒸馏分离可得环己酮, 备用。 0046 实施。
31、例 8 9 0047 称取实施例 7 中制取的环己酮肟 1.73g(15mmol) 置于反应器中, 其余反应过程与 实施 7 中环己酮肟水解制羟胺过程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水解反应温度分别为 20, 80。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反应 (2) 中羟胺的收率。实验结果如表 4 所示。 0048 表 4 反应温度对环己酮肟水解制羟胺反应的影响 0049 0050 实施例 10 0051 与实施例 7 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环己酮肟水解制羟胺过程中, 水解 反应时间为 0.5h。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反应 (1) 中环己酮肟的转化率, 以及 反应 (2) 中。
32、羟胺的收率。实验结果如表 5 所示。 0052 实施例 11 12 0053 称取实施例 10 中制取的环己酮肟 1.73g (15mmol) 置于反应器中, 其余反应过程与 实施 10 中环己酮肟水解制羟胺过程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反应时间分别为 2h, 4h。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反应 (2) 中羟胺的收率。实验结果如表 5 所示。 0054 表 5 反应时间对环己酮肟水解制羟胺反应的影响 0055 0056 说 明 书 CN 103395757 A 8 7/10 页 9 0057 实施例 13 0058 与实施例 7 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环己酮肟水解制羟。
33、胺过程中, 水加 入量为 8.5ml(472.2mmol)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反应 (1) 中环己酮肟的收 率, 以及反应 (2) 中羟胺的收率。实验结果如表 6 所示。 0059 实施例 14 0060 称取实施例 13 中制取的环己酮肟 1.73g(15mmol) 置于反应器中, 其余反应过程 与实施 13 中环己酮肟水解制羟胺过程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水加入量为 20ml (摩尔量为 1111.1mmol)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反应 (2) 中羟胺的收率。实 验结果如表 6 所示。 0061 表 6 水的加入量对环己酮肟水解制羟胺反应的影响 0。
34、062 0063 实施例 15 17 0064 与实施例 1 中合成环己酮肟过程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肟化的反应温 度分别改变为 30, 60, 90。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中间产物环己酮肟的 收率。实验结果如表 7 所示。 0065 表 7 反应温度对合成环己酮肟反应的影响 0066 实施例反应温度 ()环己酮肟的收率 (%) 153010.4 166097.2 179062.1 0067 实施例 18 19 0068 与实施例 1 中合成环己酮肟过程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肟化的反应时 间分别改变为1h, 2h。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中间产物环己。
35、酮肟的收率。 实验 结果如表 8 所示。 0069 表 8 反应时间对合成环己酮肟反应的影响 0070 说 明 书 CN 103395757 A 9 8/10 页 10 实施例反应时间 (h)环己酮肟的收率 (%) 18199.4 19299.6 0071 0072 实施例 20 23 0073 与实施例 1 中合成环己酮肟过程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肟化反应中, 加入水量分别为 5ml, 10ml, 20ml, 30ml(摩尔量分别为 277.8mmol, 555.6mmol, 1111.1mmol, 1666.7mmol)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中间产物环己酮肟的收率。
36、。实验结果如 表 9 所示。 0074 表 9 水的加入量对合成环己酮肟反应的影响 0075 0076 实施例 24 26 0077 与实施例 1 中合成环己酮肟过程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肟化反应中, 氨水的加入量分别改变为 2.4ml, 14.3ml, 30.0ml(NH3摩尔量分别为 32.1mmol, 191mmol, 400.7mmol)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中间产物环己酮肟的收率。实验结果如 表 10 所示。 0078 表 10 氨水的加入量对合成环己酮肟反应的影响 0079 实施例氨水的体积 (ml)氨 / 酮摩尔比 环己酮肟的收率 (%) 242.40.。
37、5231.6 2514.33.199.1 2630.06.598.9 0080 实施例 27 29 0081 与实施例 1 中合成环己酮肟过程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肟化反应中, 双氧水的加入量改变为 1.6ml, 7.5ml, 8.7ml(H2O2摩尔量分别为 15.9mmol, 74.8mmol, 说 明 书 CN 103395757 A 10 9/10 页 11 86.7mmol)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中间产物环己酮肟的收率。实验结果如表 11 所示。 0082 表 11 双氧水的加入量对合成环己酮肟反应的影响 0083 实施例双氧水的体积 (ml)氧 / 酮摩尔。
38、比 环己酮肟的收率 (%) 271.60.2621.7 287.51.298.8 298.71.499.1 0084 0085 实施例 30 32 0086 与实施例 1 中合成环己酮肟过程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肟化反应中, TS-1 分子筛的加入量分别改变为 0.1g, 0.5g, 0.8g(TS-1 在反应体系中的重量百分含量分 别为 0.3%, 1.3%, 2%。 )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中间产物环己酮肟的收率。实 验结果如表 12 所示。 0087 表 12 钛硅分子筛 TS-1 的加入量对合成环己酮肟反应的影响 0088 实施例TS-1(g)环己酮肟的收率 。
39、(%) 300.133.5 310.598.7 320.899.1 0089 实施例 33 0090 与实施例1中合成环己酮肟过程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加入的TS-1催 化剂, 是实施例 1 中干燥、 焙烧后的再生催化剂 TS-1, 以考察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采用气 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环己酮肟的收率。实验结果如表 13 所示。 0091 实施例 34 0092 与实施例1中合成环己酮肟过程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加入的TS-1催 化剂, 是实施例33中干燥、 焙烧后的再生催化剂TS-1, 以考察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采用气 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环己酮肟的收率。
40、。实验结果如表 13 所示。 0093 实施例 35 0094 与实施例1中合成环己酮肟过程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加入的TS-1催 化剂, 是实施例34中干燥、 焙烧后的再生催化剂TS-1, 以考察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采用气 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环己酮肟的收率。实验结果如表 13 所示。 0095 表 13 催化剂 TS-1 的重复使用性能 0096 说 明 书 CN 103395757 A 11 10/10 页 12 实施例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催化剂加入量 (g)环己酮肟的收率 (%) 3310.5398.4 3420.4898.2 3530.4497.3 0097 实施例。
41、 36 0098 与实施例 1 中合成环己酮肟过程的操作步骤及反应条件相同, 只是加入的原料环 己酮, 是实施例16中常压蒸馏分离所得到的再生环己酮, 以考察再生环己酮的循环使用 性能。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有机相, 定量计算环己酮肟的收率为 99.3%。 0099 由表 1 13 可知, 本发明所述合成羟胺的绿色组装过程, 实质是借助环己酮与环 己酮肟之间的相互转化, 从而达到以氨水、 双氧水为原料, 合成羟胺的工艺过程。 其中, 合成 环己酮肟过程的适宜反应条件为 : 固体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1.3 2%, 水 (包含氨水、 双氧水中的水) : 氨水 (以 NH3摩尔量计) : 。
42、双氧水 (以 H2O2摩尔量计) : 环己酮的 摩尔比为 20 30:2 3.1:1.2 1.4:1, 反应温度为 60 70, 反应时间为 0.25 2h。 环己酮肟水解制羟胺过程的适宜条件为 : 水 (包含盐酸中的水) : 无机酸 (以 H+摩尔量计) : 环 己酮肟的摩尔比为 37 80:1.5 5:1, 反应温度为 60 80, 反应时间为 0.5 2h。在 上述适宜反应条件下, 羟胺的收率接近 100%, 且 TS-1 固体催化剂可回收重复使用, 原料环 己酮 (肟) 也可循环再利用。 说 明 书 CN 103395757 A 12 1/1 页 13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95757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