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涡流排气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涡流排气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0680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9.18 CN 103306803 A *CN103306803A* (21)申请号 201310260797.4 (22)申请日 2013.06.27 F02B 27/04(2006.01) (71)申请人 成都欣领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高新大道 创业路 14-16 (72)发明人 杨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51220 代理人 谭新民 (54) 发明名称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涡流排气结构 (57) 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涡流排气。
2、结 构, 包括流量调节筒, 在流量调节筒的一端设置有 同轴的引气筒, 好包括固定在流量调节筒外且同 轴设置的包壳, 在包壳与流量调节筒之间还安装 有多个引流板, 引流板以流量调节筒的轴线为中 心线按照阿基米德螺旋线方式扭曲, 两个相邻的 引流板之间形成螺旋通道, 在引气筒侧壁上设置 有多个分气孔。本发明螺旋通道的出口处形成废 气涡流, 加快了气流的流动, 使得弯折处等等的死 角变为气体流动的区域, 解决了排气管路上的死 角问题, 有利于排气, 让排气低扭不失压, 中高扭 更顺畅, 从改善排气顺畅度来提升进气顺畅, 提升 喷油燃烧率, 让燃油最大效率燃烧利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06803 A CN 103306803 A *CN103306803A* 1/1 页 2 1.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涡流排气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流量调节筒 (7) , 在流量调节筒 (7) 的一端设置有同轴的引气筒 (8) , 好包括固定在流量调节筒 (7) 外且同轴设置的包壳 (9) , 在包壳 (9) 与流量调节筒 (7) 之间还安装有多个引流板 (10) , 引流板 (10) 以流量调节 筒 (7) 的轴线为中心。
4、线按照阿基米德螺旋线方式扭曲, 两个相邻的引流板 (10) 之间形成螺 旋通道, 在引气筒 (8) 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分气孔 (11)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涡流排气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引流 板 (10) 上还设置有多个引流孔 (12) 。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涡流排气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流量调 节筒 (7) 的直径小于引气筒 (8) 的直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06803 A 2 1/3 页 3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涡流排气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结构, 具体是指一种汽车发动机的。
5、涡流排气结 构。 背景技术 0002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 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 关系着汽车的动力性、 经济性、 环 保性。 简单来说, 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 即将汽油、 柴油或天然气的热能, 通过在密 封汽缸内燃烧气体膨胀, 推动活塞作功, 转变为机械能, 这是发动机最基本的原理。发动机 的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 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 100 多年的历史, 无论是在 设计、 制造、 工艺还是在性能、 控制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但其基本原理仍然没有改变。 这是 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 那些发动机的设计者们, 不断地将最新科技与发动机融为一体, 把发 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
6、化产品, 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 各世界著名汽 车厂商也将发动机的性能作为竞争亮点, 更加注重能源消耗、 尾气排放等与环境保护相关 的方面, 从而使人们在悠闲的享受汽车文化的同时, 也能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涡轮发动机 (Turbine engine, 或常简称为 Turbine) 是一种利用旋转的机件自穿过它的流体中汲取动 能的发动机形式, 是内燃机的一种, 常用作飞机与大型的船舶或车辆的发动机。目前, 汽车 的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是这样排气的 : 进入发动机的空气与汽油充分混合后被压然或者是 点燃, 进行快速的燃烧时气体体积急剧膨胀, 压强变大, 在排气冲程的时候开启排气阀门, 高。
7、压高温的燃后废气被压入排气管道, 从烟囱排出, 即 : 燃后废气的排出是依靠发动机内外 的压强差进行的, 动力是发动机内的压强, 在此排气过程中, 排气管道的弯折处等结构容易 造成气流死角, 使得然后废气不易排出。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涡流排气结构, 解决目前的发动机内部 燃烧受到发动机结构、 排气管道的限制, 存在气流死角的问题, 达到克服气流死角、 燃气燃 烧和排出不充分的目的, 提高燃油的效率。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涡流排气结构, 包括流量调节筒, 在流量调节筒的一端设置有同轴 的引气筒, 好包括固定在流量调。
8、节筒外且同轴设置的包壳, 在包壳与流量调节筒之间还安 装有多个引流板, 引流板以流量调节筒的轴线为中心线按照阿基米德螺旋线方式扭曲, 两 个相邻的引流板之间形成螺旋通道, 在引气筒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分气孔。本发明的涡流排 气结构是安装在发动机的排气管道上的, 包括一个流量调节筒, 流量调节筒的一端连接在 引气筒上, 引气筒作为与排气管道的输出端连接的部件, 通常情况下, 可以将流量调节筒看 做一个不通气的结构, 在引气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分气孔, 还包括一个包壳, 包壳的结构 整体上呈圆筒状, 其两端为弧形或锥形, 包壳将分气孔罩住, 在包壳与流量调节筒之间安装 有多个引流板, 引流板弯曲扭转后。
9、形成多个螺旋通道, 每个引流板的螺旋方向均相同, 使用 说 明 书 CN 103306803 A 3 2/3 页 4 时, 发动机内的废气从引气筒内部进入, 一小部分经过流量调节筒, 而剩余的部分从分气孔 进入到包壳与引气筒之间的空腔, 然后沿螺旋通道流动, 由于螺旋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引 起筒的横截面积, 导致气体在此处的压强降低, 相对于引气筒而言产生了负压, 将燃后废气 吸入到螺旋通道中, 而且, 螺旋通道的出口处形成废气涡流, 加快了气流的流动, 使得弯折 处等等的死角变为气体流动的区域, 解决了排气管路上的死角问题, 有利于排气, 让排气低 扭不失压, 中高扭更顺畅, 从改善排气顺畅度。
10、来提升进气顺畅, 提升喷油燃烧率, 让燃油最 大效率燃烧利用。 0005 在所述引流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引流孔。 进一步讲, 为了提高涡流的产生率, 可以在 引流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引流孔, 不仅产生大的涡流, 也同时产生小的涡流, 解决了局部空气 死角的问题。 0006 所述流量调节筒的直径小于引气筒的直径。进一步讲, 为了进一步增加涡流负压 的压差, 可以提高横截面积, 较好的方式是减小流量调节筒的直径, 使流量调节筒的直径小 于引气筒的直径, 就可以达到增加压差的目的。 000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 1 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涡流排气结构, 发动机内的废气从引气。
11、筒内部进入, 一小部 分经过流量调节筒, 而剩余的部分从分气孔进入到包壳与引气筒之间的空腔, 然后沿螺旋 通道流动, 由于螺旋通道的横截面积大于引起筒的横截面积, 导致气体在此处的压强降低, 相对于引气筒而言产生了负压, 将燃后废气吸入到螺旋通道中, 而且, 螺旋通道的出口处形 成废气涡流, 加快了气流的流动, 使得弯折处等等的死角变为气体流动的区域, 解决了排气 管路上的死角问题, 有利于排气, 让排气低扭不失压, 中高扭更顺畅, 从改善排气顺畅度来 提升进气顺畅, 提升喷油燃烧率, 让燃油最大效率燃烧利用 ; 2 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涡流排气结构, 在引流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引流孔, 不仅产。
12、生 大的涡流, 也同时产生小的涡流, 解决了局部空气死角的问题 ; 3 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涡流排气结构, 结构简单, 对于现有发动机的改进较小, 易 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 7- 流量调节筒, 8- 引气筒, 9- 包壳, 10- 引流板, 11- 分气孔, 12- 引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0011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安装在发动机的排气管道上, 包括一个流量调节筒 7, 流量调 节筒 7 的一端连接在引气筒。
13、 8 上, 引气筒 8 作为与排气管道的输出端连接的部件, 流量调节 筒 7 具有排气结构, 并可以调节其排气量, 在引气筒 8 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分气孔 11, 还包 括一个包壳 9, 包壳 9 的结构整体上呈圆筒状, 其两端为弧形或锥形, 包壳 9 将分气孔 11 罩 说 明 书 CN 103306803 A 4 3/3 页 5 住, 在包壳 9 与流量调节筒 7 之间安装有六个引流板 10, 六个引流板 10 均匀分布在流量调 节器 7 的外侧, 并延伸至引气筒 8 外侧, 六个引流板 10 以流量调节器 7 的轴线为中心线按 照阿基米德螺旋线的方式排布, 形成阿基米德螺旋通道, 引流板 10 的扭曲小于一个周期, 即螺旋通道的进入方向和流出方向经过的角度小于 360, 每个引流板 10 的螺旋方向均相 同 ; 在每个引流板 10 上设置有多个引流孔 12, 用于产生小涡流。 0012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凡是依 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 均落入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306803 A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06803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