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2760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0 CN 103027603 A *CN103027603A* (21)申请号 201210589249.1 (22)申请日 2012.12.31 A47J 45/10(2006.01) (71)申请人 常熟卡斯玛因厨具有限公司 地址 215539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支塘镇任 阳风泾村晋阳东街 (72)发明人 金钟文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代理人 何艳 (54) 发明名称 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 (57) 摘要 一种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 属于炊事用具。 包括手柄, 具有压舌。
2、腔、 手压把腔、 开合钮腔和顶 杆滑动槽 ; 夹锅爪, 固定在手柄的前端端部 ; 调 整旋钮, 安装在手柄的后端端部 ; 压舌, 连接在手 柄上 ; 手压把, 置于手压把腔中, 其一端与压舌连 接、 中间具有压舌腔 ; 顶杆, 其一端安装在手压把 的近中部、 另一端与顶杆滑动槽配合, 在顶杆另一 端的端部形成有顶杆端头 ; 开合钮, 其一端安装 在手柄上、 另一端的下方具有抵触端 ; 拉簧, 所其 一端与压舌连接、 另一端与手柄连接。结构简单, 零部件少, 能方便制造与安装, 成本低, 保证产品 质量 ; 能可靠地将无手柄的锅、 盆等夹持, 脱开方 便 ; 可夹持不同厚度的锅、 盆 ; 结构紧。
3、凑、 操作简 便 ; 空间占用率小, 便于收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2 页 2 1.一种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 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手柄(3), 所述的手柄(3)在长度方向 的中间依次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压舌腔 (31)、 手压把腔 (39), 所述的手柄 (3) 在高度方向的 顶部开设有开合钮腔 (36), 所述的开合钮腔 (36) 与所述的手压把腔 (39) 相通, 所述的手 柄(3)在长度方向的近后端部设有顶杆滑动槽(37), 所。
4、述的顶杆滑动槽(37)位于手压把腔 (39) 的上方且与所述的手压把腔 (39) 相通 ; 一夹锅爪 (1), 固定在所述手柄 (3) 长度方向 的前端端部 ; 一调整旋钮(4), 通过其上的旋钮螺杆(41)能前后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手柄(3) 长度方向的后端端部 ; 一压舌 (9), 置于所述的压舌腔 (31) 中且位于夹锅爪 (1) 的下方, 所 述的压舌 (9) 通过压舌轴 (94) 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手柄 (3) 上 ; 一手压把 (7), 置于所述 的手压把腔 (39) 中, 手压把 (7) 的一端通过压舌销轴 (711) 与所述的压舌 (9) 枢轴连接, 在所述手压把(7)的中间具有用。
5、于供所述的压舌(9)探入其内的压舌腔(72) ; 一顶杆(6), 所述顶杆 (6) 的一端通过顶杆销轴 (61) 转动地安装在手压把 (7) 长度方向的近中部, 所述 顶杆 (6) 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顶杆滑动槽 (37) 构成滑动配合, 在顶杆 (6) 另一端的端部形成 有一顶杆端头 (63), 该顶杆端头 (63) 用于与所述的旋钮螺杆 (41) 相对应 ; 一开合钮 (2), 所述开合钮 (2) 的一端通过开合钮销轴 (21) 转动地安装在手柄 (3) 上, 所述开合钮 (2) 的 另一端的下方具有抵触端(22), 该抵触端(22)对应于所述手压把(7)的上方 ; 一拉簧(8), 所述拉簧 。
6、(8) 的一端与压舌 (9) 连接, 拉簧 (8) 的另一端与手柄 (3)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 (3) 在长度方 向的后端端部还安装有一用于给所述的调整旋钮(4)定位的定位装置(5), 该定位装置(5) 包括一调整螺钉(51)、 一弹簧(52)和一定位销(53), 所述的调整螺钉(51)、 弹簧(52)和定 位销 (53) 依次安装在手柄 (3) 的后端端部, 且定位销 (53) 靠近于所述调整旋钮 (4) 的一 侧设置, 所述的调整旋钮(4)在面向所述定位销(53)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的定位 销 (53) 相配合的定位销孔 。
7、(42)。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锅爪 (1) 在高度 方向的下方固定有一护锅板 (12), 所述的护锅板 (12) 与压舌 (9) 配合而实现对锅沿的夹 持。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锅爪 (1) 的一端 延设有一固定板 (11), 所述的手柄 (3) 在长度方向的前端端部开设有固定板插槽 (33), 所 述的固定板 (11) 插入所述的固定板插槽 (33) 中并用螺钉 (13) 连接, 从而将所述的夹锅爪 (1) 固定在所述手柄 (3) 长度方向的前端端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节式可。
8、脱卸锅提手,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 (3) 在长度方 向的近前端端部开设有第一轴孔 (34), 所述的压舌 (9) 上开设有第二轴孔 (91), 所述的压 舌轴 (94) 在穿过第一轴孔 (34)、 第二轴孔 (91) 后将所述的压舌 (9) 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 手柄 (3) 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舌 (9) 上还开 设有第三轴孔 (92), 所述的手压把 (7) 的一端上开设有压舌销轴孔 (71), 所述的压舌销轴 (711) 在穿过压舌销轴孔 (71)、 第三轴孔 (92) 后将所述的手压把 (7) 与所述的压舌 (9) 枢 轴连接。 。
9、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杆 (6) 的另一端 的两侧分别延设有滑动销轴 (62), 与此相对应地, 在所述的顶杆滑动槽 (37) 的两侧分别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27603 A 2 2/2 页 3 成有用于供所述的滑动销轴 (62) 在其内滑动的销轴滑槽 (371)。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 (3) 在靠近于 开合钮腔 (36) 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合钮销轴孔 (35), 所述的开合钮销轴 (21) 插入开合钮销 轴孔 (35) 内而实现开合钮 (2) 的一端与手柄 (3) 的转动连接。。
10、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 (3) 在长度方 向的后端端部的中间开设有螺杆螺孔(38), 所述的螺杆螺孔(38)与调整旋钮(4)上的旋钮 螺杆 (41) 旋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舌(9)上设有第 一拉簧座销 (93), 所述的手柄 (3) 在长度方向的中间内壁上设有第二拉簧座销 (32), 所述 拉簧 (8) 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拉簧座销 (93) 连接, 所述拉簧 (8) 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拉 簧座销 (32) 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27603 A 3 1/4 页 4 调节式。
11、可脱卸锅提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炊事用具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 是对现有脱 卸式锅提手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 已有技术中的锅大致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带有手柄的锅, 另一种是不带有手柄的 锅。 带有手柄的锅通常是将手柄与锅体固定在一起, 两者构成不可脱卸式, 但是将手柄持久 地固定在一起会导致锅所占空间大, 既不利于洗刷, 也不利于收藏 ; 不带有手柄的锅如电饭 锅中的内胆、 各种汤锅、 煎烤盘和高压锅的内胆, 等等, 人们在提拿这种锅时通常需借助于 衬垫, 以避免烫手。 0003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 CN200954059Y 公开了一种 “可。
12、拆卸的锅手柄” , 该 专利技术方案能消除前述的不足, 但是, 由于锁板的结构表现为插销形式, 因而需要在锅体 上设置用于接应锁板的插销端的扣座。在锅体上设置扣座会带来锅体结构的变化, 而且使 用较为麻烦。 0004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 中国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号 CN201551208U 所公开的一种 “新颖 可脱卸式锅提手” , 该专利技术的建树之处在于可方便地与锅、 盘进行夹持及脱开操作, 同 时对夹持锅、 盘的厚度可调节, 但该产品的零部件结构较复杂, 安装烦琐, 成本高, 同时不能 保证产品的质量。 0005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 有必要对现有的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结构加以改进, 下面将 要。
13、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方便制造与安装、 成本低、 能保证产品质量 的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 它能十分快捷地连接和脱卸、 且无需借助于任何部件而可直接地 对无手柄的锅体提拿并且提拿可靠、 安全以及对锅体的形状大小无挑剔性而藉以体现缩小 锅的占用空间、 便于锅的收藏。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 一种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 包括一手柄, 所述的手 柄在长度方向的中间依次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压舌腔、 手压把腔, 所述的手柄在高度方向的 顶部开设有开合钮腔, 所述的开合钮腔与所述的手压把腔相通, 所述的手柄在长度方向的 近后。
14、端部设有顶杆滑动槽, 所述的顶杆滑动槽位于手压把腔的上方且与所述的手压把腔相 通 ; 一夹锅爪, 固定在所述手柄长度方向的前端端部 ; 一调整旋钮, 通过其上的旋钮螺杆能 前后移动地安装在所述手柄长度方向的后端端部 ; 一压舌, 置于所述的压舌腔中且位于夹 锅爪的下方, 所述的压舌通过压舌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手柄上 ; 一手压把, 置于所述的手 压把腔中, 手压把的一端通过压舌销轴与所述的压舌枢轴连接, 在所述手压把的中间具有 用于供所述的压舌探入其内的压舌腔 ; 一顶杆, 所述顶杆的一端通过顶杆销轴转动地安装 在手压把长度方向的近中部, 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顶杆滑动槽构成滑动配合, 在顶。
15、 说 明 书 CN 103027603 A 4 2/4 页 5 杆另一端的端部形成有一顶杆端头, 该顶杆端头用于与所述的旋钮螺杆相对应 ; 一开合钮, 所述开合钮的一端通过开合钮销轴转动地安装在手柄上, 所述开合钮的另一端的下方具有 抵触端, 该抵触端对应于所述手压把的上方 ; 一拉簧, 所述拉簧的一端与压舌连接, 拉簧的 另一端与手柄连接。 0008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手柄在长度方向的后端端部还安装有一 用于给所述的调整旋钮定位的定位装置, 该定位装置包括一调整螺钉、 一弹簧和一定位销, 所述的调整螺钉、 弹簧和定位销依次安装在手柄的后端端部, 且定位销靠近于所述调整旋 。
16、钮的一侧设置, 所述的调整旋钮在面向所述定位销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的定位销 相配合的定位销孔。 0009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夹锅爪在高度方向的下方固定有一护 锅板, 所述的护锅板与压舌配合而实现对锅沿的夹持。 0010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夹锅爪的一端延设有一固定板, 所述 的手柄在长度方向的前端端部开设有固定板插槽, 所述的固定板插入所述的固定板插槽中 并用螺钉连接, 从而将所述的夹锅爪固定在所述手柄长度方向的前端端部。 0011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手柄在长度方向的近前端端部开设 有第一轴孔, 所述的压舌上开设有第二轴孔。
17、, 所述的压舌轴在穿过第一轴孔、 第二轴孔后将 所述的压舌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手柄上。 0012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压舌上还开设有第三轴孔, 所述的手 压把的一端上开设有压舌销轴孔, 所述的压舌销轴在穿过压舌销轴孔、 第三轴孔后将所述 的手压把与所述的压舌枢轴连接。 0013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顶杆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延设有滑 动销轴, 与此相对应地, 在所述的顶杆滑动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用于供所述的滑动销轴在 其内滑动的销轴滑槽。 0014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手柄在靠近于开合钮腔的位置处开 设有开合钮销轴孔, 所述的开合钮销轴插。
18、入开合钮销轴孔内而实现开合钮的一端与手柄的 转动连接。 0015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手柄在长度方向的后端端部的中 间开设有螺杆螺孔, 所述的螺杆螺孔与调整旋钮上的旋钮螺杆旋配。 0016 在本发明的更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压舌上设有第一拉簧座销, 所述 的手柄在长度方向的中间内壁上设有第二拉簧座销, 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拉簧座 销连接, 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拉簧座销连接。 0017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 具有的优点之一、 结构简单, 零部件少, 能方便制造 与安装, 成本低, 且能保证产品质量 ; 之二、 能可靠地将无手柄的锅、 盆等夹持。
19、, 并且还可方 便地脱开 ; 之三、 对锅体的形状大小无挑剔性, 可夹持不同厚度的锅、 盆 ; 之四、 整体结构紧 凑、 操作简便 ; 之五、 有助于减小锅盆炊具的空间占用率和便于收藏。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0019 图 2 为图 1 实施例与锅配合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说 明 书 CN 103027603 A 5 3/4 页 6 0020 图中 : 1. 夹锅爪、 11. 固定板、 12. 护锅板、 13. 螺钉 ; 2. 开合钮、 21. 开合钮销轴、 22. 抵触端 ; 3. 手柄、 31. 压舌腔、 32. 第二拉簧座销、 33. 固定。
20、板插槽、 34. 第一轴孔、 35. 开 合钮销轴孔、 36. 开合钮腔、 37. 顶杆滑动槽、 371. 销轴滑槽、 38. 螺杆螺孔、 39. 手压把腔 ; 4. 调整旋钮、 41. 旋钮螺杆、 42. 定位销孔 ; 5. 定位装置、 51. 调整螺钉、 52. 弹簧、 53. 定位 销 ; 6. 顶杆、 61. 顶杆销轴、 62. 滑动销轴、 63. 顶杆端头 ; 7. 手压把、 71. 压舌销轴孔、 711. 压舌销轴、 72. 压舌腔 ; 8. 拉簧 ; 9. 压舌、 91. 第二轴孔、 92. 第三轴孔、 93. 第一拉簧座销、 94. 压舌轴 ; 10. 锅。 具体实施方式 00。
21、21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 益效果, 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 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 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 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0022 请参阅图 1 并结合图 2, 本发明一种调节式可脱卸锅提手, 包括手柄 3、 夹锅爪 1、 调整旋钮 4、 压舌 9、 手压把 7、 顶杆 6、 开合钮 2 和拉簧 8。所述的手柄 3 在长度方向的中间 依次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压舌腔 31、 手压把腔 39, 所述的手柄 3 在高度方向的顶部开设有开 合钮腔 36。
22、, 所述的开合钮腔 36 与所述的手压把腔 39 相通, 所述的手柄 3 在长度方向的近 后端部设有顶杆滑动槽 37, 所述的顶杆滑动槽 37 位于手压把腔 39 的上方且与手压把腔 39 相通。所述的夹锅爪 1 固定在所述手柄 3 长度方向的前端端部, 具体是 : 在夹锅爪 1 的一端 延设有一固定板 11, 所述的固定板 11 优选与所述的夹锅爪 1 一体制作, 所述的手柄 3 在长 度方向的前端端部开设有固定板插槽 33, 所述的固定板插槽 33 位于所述的压舌腔所 31 的 上方, 所述的固定板 11 插入所述的固定板插槽 33 中且两者之间用螺钉 13 连接, 从而将所 述的夹锅爪 。
23、1 固定在所述手柄 3 长度方向的前端端部。所述的夹锅爪 1 在高度方向的下方 还固定有一护锅板 12, 所述的护锅板 12 与压舌 9 配合而实现对锅 10 的锅沿的夹持。所述 的调整旋钮 4 在轴向中间固定有一旋钮螺杆 41, 所述的手柄 3 在长度方向的后端端部的中 间开设有螺杆螺孔 38, 通过旋钮螺杆 41 与螺杆螺孔 38 的旋配, 而能使旋钮螺杆 41 在螺杆 螺孔 38 能前后移动。所述的压舌 9 置于所述的压舌腔 31 中且位于夹锅爪 1 的下方, 所述 的压舌 9 通过压舌轴 94 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手柄 3 上, 具体是 : 所述的手柄 3 在长度方向 的近前端端部开设有。
24、第一轴孔 34, 所述的压舌 9 上开设有第二轴孔 91, 所述的压舌轴 94 在 穿过第一轴孔 34、 第二轴孔 91 后将所述的压舌 9 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手柄 3 上。所述的手 压把 7 置于所述的手压把腔 39 中, 手压把 7 的一端通过压舌销轴 711 与所述的压舌 9 枢轴 连接, 具体是 : 所述的压舌 9 上开设有第三轴孔 92, 所述的手压把 7 的一端上开设有压舌销 轴孔 71, 所述的压舌销轴 711 在穿过压舌销轴孔 71、 第三轴孔 92 后将所述的手压把 7 与所 述的压舌 9 枢轴连接。在所述手压把 7 的中间具有用于供所述的压舌 9 探入其内的压舌腔 72。所。
25、述顶杆 6 的一端通过顶杆销轴 61 转动地安装在手压把 7 长度方向的近中部, 所述顶 杆 6 的另一端探入所述的顶杆滑动槽 37 内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配合, 在顶杆 6 的另一端端 部的两侧分别向外延设有滑动销轴 62, 所述的滑动销轴 62 与顶杆滑动槽 37 两侧的销轴滑 槽 371 配合, 起导向作用。在顶杆 6 另一端的端部形成有一平面为顶杆端头 63, 该顶杆端 头 63 用于与所述的旋钮螺杆 41 相对应。所述的开合钮 2 的一端通过开合钮销轴 21 转动 说 明 书 CN 103027603 A 6 4/4 页 7 地安装在手柄 3 上, 具体是 : 所述的手柄 3 在靠近于。
26、开合钮腔 36 的位置处开设有开合钮销 轴孔 35, 所述的开合钮销轴 21 插入开合钮销轴孔 35 内而实现开合钮 2 的一端与手柄 3 的 转动连接 ; 所述开合钮 2 的另一端的下方具有抵触端 22, 该抵触端 22 对应于所述手压把 7 的上方。所述的拉簧 8 一端与压舌 9 连接, 拉簧 8 的另一端与手柄 3 连接, 具体是 : 所述的 压舌 9 上设有第一拉簧座销 93, 所述的手压把 7 在长度方向的中间壁体上设有第二拉簧座 销 32, 所述拉簧 8 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拉簧座销 93 连接, 所述拉簧 8 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 二拉簧座销 32 连接。 0023 请继续参阅图 1。
27、 并结合图 2, 本发明所述的手柄 3 在长度方向的后端端部还安装 有一用于给所述的调整旋钮 4 定位的定位装置 5, 该定位装置 5 包括一调整螺钉 51、 一弹簧 52 和一定位销 53, 所述的调整螺钉 51、 弹簧 52 和定位销 53 依次安装在手柄 3 的后端端部 的轴孔内, 该轴孔位于所述的螺杆螺孔 38 的下方, 所述的调整螺钉 51 螺接在手柄 3 上, 可 前后调节, 所述的弹簧 52 的一端与调整螺钉 51 接触, 弹簧 52 的另一端与定位销 53 的一端 接触, 定位销 53 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的调整旋钮 4, 所述的调整旋钮 4 在面向所述定位销 53 的一侧表面上设。
28、有用于与所述的定位销 53 相配合的定位销孔 42, 通过调节调整螺钉 51 的 前后位置, 能更好地实现定位销 53 与定位销孔 42 之间的配合。 0024 下面参阅图 1 和图 2 叙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 假设锅提手处于解锁状态 ( 如图 2 所示) , 由于此时的压舌 9 与夹锅爪 1 的护锅板 12 之间保持着供锅 10 的锅沿插入的空隙, 当要将图 2 中示意的锅 10 夹移时, 只要用手指 (通常为四指) 向上压迫手压把 7 的尾部, 使 手压把 7 绕压舌销轴 711 逆时针方向旋转, 此时顶杆 6 绕顶杆销轴 61 顺时针方向旋转, 同 时旋转调整旋钮 4, 使调整旋钮 4。
29、 上的旋钮螺杆 41 向前移动并抵触在顶杆 6 的顶杆端头 63 上, 由顶杆 6 推动手压把 7, 再由手压把 7 推动压舌 9, 使压舌 9 绕压舌轴 94 作顺时针方向 旋转, 直至由压舌 9 与夹锅爪 1 上的护锅板 12 将锅 10 的锅沿夹住, 这时定位装置 5 通过其 后端部的定位销 53 与调整旋钮 4 上的定位销孔 42 的配合而锁定在此夹持状态, 同时通过 适当调节调整旋钮 4 上的旋钮螺杆 41 的前后位置, 可以自动调整压舌 9 与夹锅爪 1 上的护 锅板 12 之间的间距, 从而达到能夹持不同厚度的锅、 盆的目的。当需要解锁时, 只要将开合 钮 2 向下按, 使开合钮。
30、 2 的一端绕开合钮销轴 21 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而开合钮 2 另一端的 抵触端 22 向下抵触在手压把 7 上, 使手压把 7 绕压舌销轴 711 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使顶杆 6 在顶杆滑动槽 37 内向前位移而脱离于旋钮螺杆 41 的配合, 此时压舌 9 绕压舌轴 94 作逆 时针方向旋转, 从而松开已夹持的锅 10 的锅沿, 完成一次提拿动作。依此类推, 可反复地将 一个个需要提携的锅 10 或盆提携到所需的位置。 0025 综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 达到了发明目的, 体 现了申请人所述的技术效果。 说 明 书 CN 103027603 A 7 1/2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27603 A 8 2/2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27603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