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4852136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44701.8

申请日:

2012.09.18

公开号:

CN102824423A

公开日:

2012.12.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1申请日:20120918|||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1; A61K31/7048; A61P3/10

主分类号:

A61K36/71

申请人:

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学政; 鲁俞江; 尤斌; 林爱弟; 陈旦凤; 陈胜胜; 杨海玲; 孙卓亚

地址:

315174 浙江省宁波市高桥工业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其中白芍苷和牛蒡苷的重量比为0.05-0.5:1。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经口服给药可以协同性治疗糖尿病,尤其可使糖尿病患者痊愈,摆脱糖尿病患者治疗时必须终身服药的缺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白芍苷和牛蒡苷的重量比为0.05-0.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由白芍苷和牛蒡苷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白芍苷和牛蒡苷的重量比为0.1-0.3:1。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白芍苷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干净且干燥的白芍,粉碎,加入8-12倍重量的60%-80%(v/v)乙醇中,65-75℃保温提取1-3次,每次2-4h,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经减压回收溶剂,真空浓缩成白芍粗提物;将所得白芍粗提物加入18-25倍重量的60%-80%(v/v)乙醇中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5.5-6.5,采用聚苯乙烯骨架的HPD-300大孔吸附树脂对溶液进行吸附,吸附至饱和后,先用水吸取杂质至Molish反应阴性,再用8-13倍树脂量的60%-80%(v/v)乙醇,以1-5倍树脂量/小时的流速洗脱,回收洗脱液,浓缩,干燥,得白芍苷。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牛蒡苷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干净且干燥的牛蒡子,粉碎,加1.5倍药材重量的水浸泡8h,然后加水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提取时间为1h,合并提取液,浓缩,干燥,得牛蒡苷。6.权利要求1所述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降血糖的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一种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特别涉及一种能使糖尿病患者痊愈的含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糖尿病发病率仍在逐年增加。据资料显示,糖尿病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死因,被认为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的非传染性疾病。2005年全球糖尿病人群已扩容到2.2亿人,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不少于4000万,许多患者存在着糖耐量减低症的风险。在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成年人患病率较高,而中年人已成为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并且开始向低龄化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病率在发展中国家增加速度特别快,尤其是在那些从穷变富的发展中国家。糖尿病不只是一个富贵病,在经济和生活水平发生剧变的地区,现实地存在着糖尿病爆发流行的危险。我国糖尿病正处于爆发性流行。糖尿病并发症困扰着患者和医务界:糖尿病得不到适当的控制并发肾病、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心脏病变的几率很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国每年用于糖尿病的直接医疗成本超过180亿,占医疗总费用的4%。尽管患者数量如此之多,但较低的诊断率,疾病的慢性病程,对联合治疗的需要,缺少有效的长程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以及与注射治疗相关联的较差的患者依从性,均意味着目前在该领域中,仍有许多需求未得到满足。近年来医药工作者开展了大量有关糖尿病药物研发的工作,解决了糖尿病治疗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潜在地改变了这种疾病的治疗模式。

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竭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胰岛细胞功能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是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治疗的根本原因,而现在对II型糖尿病患者普遍采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大多数的患者其病情都是逐渐进展到必须使用较大剂量的胰岛素才能控制好血糖,也就是说,现有口服降糖药物并没有很好的治愈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长期预后并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胰岛素疗法是已知的、公认的最为有效的降糖疗法,但是这种疗法却未得到有效使用。很多的II型糖尿病患者已经对胰岛素产生了恐惧,而不是把它看作是能帮助他们控制血糖最理想的一种有效疗法。并且这种恐惧被一些医生所认为的在糖尿病早期治疗时使用胰岛素是一种威胁的论调给强化了。实际上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最有效、最合乎规律的方法,而不愿使用或不愿强化胰岛素治疗常常是由于胰岛素的给药形式——注射给药的方式所引起的。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以口服给药的形式,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十分方便的给药,恢复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的功能,防止胰岛细胞的进行性衰竭是最为重要的。

在过去的40多年内,全球已开发出100多种抗高血糖药物,其中有30%的品种目前活跃在我国市场上,这些品种主要由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大类组成,如果药物按作用机理分类,主要有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衍生物、氨基酸衍生物等七大类品种。尽管市面上口服降糖药种类繁多,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种药物能够使糖尿病患者痊愈。

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ia,TGP)是我国传统中药白芍根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抗氧化与免疫调节活性。在临床与动物实验中TGP已用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性肝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系膜增生型肾炎,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袁亮等人(《白芍总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年6期)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同时每日灌胃给予TGP,结果TGP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部分与其抑制肾组织中ICAM-1及TGFβ1蛋白表达有关。牛蒡子(Fructus arctii)为菊科(Compositae)牛蒡属(Arctium)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为历版《中国药典》收载。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胃二经,具有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消肿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发热咳嗽,麻疹初期、疹出不畅,风热疹痒,热毒疮肿,痄腮丹毒,咽喉肿痛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牛蒡子提取物有显著而持久的降低大鼠血糖作用;在降血糖处方中加入牛蒡子,可明显地加强降血糖作用。

目前,现有技术还没有将白芍总苷与牛蒡苷联合用于糖尿病治疗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白芍总苷和牛蒡苷协同性治疗糖尿病,并使糖尿病患者痊愈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含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重量比为0.05-0.5:1。

优选地,所述含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活性成分由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组成,且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重量比为0.05-0.5: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含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重量比为0.1-0.3:1。

本发明所述的白芍总苷来自白芍饮片提取的总苷,采用生化提取,从白芍干燥根中得到芍药苷(paeoniflorin)、羟基芍药苷(hydroxy-paeoniflorin)、芍药花苷(paeonin)、芍药内酯苷(albiflorin)、苯甲酰芍药苷(benzoylpaeoniflorin)等具有生理功效成分的混合物,总称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ia,TGP)。

所述的白芍总苷可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干净且干燥的白芍,粉碎,加入8-12倍重量的60%-80%(v/v)乙醇中,65-75℃保温提取1-3次,每次2-4h,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经减压回收溶剂,真空浓缩成白芍粗提物;将所得白芍粗提物加入18-25倍重量的60%-80%(v/v)乙醇中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5.5-6.5,采用聚苯乙烯骨架的HPD-300大孔吸附树脂对溶液进行吸附,吸附至饱和后,先用水吸取杂质至Molish反应阴性,再用8-13倍树脂量的60%-80%(v/v)乙醇,以1-5倍树脂量/小时的流速洗脱,回收洗脱液,浓缩,干燥,得白芍总苷。按干燥品计算,芍药苷(C23H28O11)含量高达65%-75%。

本发明所述的牛蒡苷(arctiin)是从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牛蒡中提取分离而来的木脂素类化合物,熔点110~112℃,旋光度-51.5°(c=2.0,乙醇)。

所述的牛蒡苷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干净且干燥的牛蒡子,粉碎,加1.5倍药材重量的水浸泡8h,然后加水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提取时间为1h,合并提取液,浓缩,干燥,得牛蒡苷。按干燥品计算,牛蒡苷(C27H34O11)含量达95%以上。

根据动物试验发现,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经口服给药可以治疗糖尿病,尤其可使糖尿病患者痊愈,摆脱糖尿病患者治疗时必须终身服药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新用途,即上述含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降血糖的药物中的应用。

根据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常规制剂技术制成固体口服制剂,包括普通片、胶囊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含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具有如下优点和显著的进步:

(1)白芍总苷和牛蒡苷协同性治疗糖尿病,可使得糖尿病患者痊愈,摆脱现有技术对糖尿病治疗必须终身服药的缺点。我们经过实验发现,白芍总苷和牛蒡苷联合用药虽在长期口服给药后,十分显著的降低了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在整个给药周期中降糖平稳,没有反弹。相反,现在临床上正在使用的可促进胰岛素释放的第二代磺酰脲类降糖药物(如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比格列酮、格列喹酮等)虽然可在用药后暂时降低大鼠的血糖,但是却在长期给药后不但不能降低血糖,反而有升高大鼠血糖的趋势,这也恰恰吻合了现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在长期服用磺酰脲类降糖药以后,血糖控制的难度却越来越大,最后必须应用胰岛素治疗。

(2)通过细胞药理试验发现,白芍总苷和牛蒡苷联合用药可以极显著地促进胰岛细胞的分裂增殖,增加胰岛细胞的活力,防止胰岛细胞功能的衰竭。这些都表明,联合用药、低分子联合用药可药用盐或其衍生物在糖尿病长期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前景。

具体实施例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作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所述的白芍总苷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Ⅴ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磷酸盐缓冲液[0.05mol/L磷酸氢二钾液-0.05mol/L磷酸二氢钾液(80:20),pH值为7.4]-甲醇(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芍药苷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取本品约2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50%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发明所述的牛蒡苷案如下方法测定含量:

色谱条件:Waters 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996紫外检测器),色谱柱为Thermo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一水(25:7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在本色谱条件下能较好的分离牛蒡苷,其他成分对测定无干扰。测定法:取本品粉末约0.5g,精密称定,置50ml容量瓶中,加甲醇约45ml,超声处理20min,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牛蒡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实施例1 白芍总苷的提取纯化

取干净且干燥的白芍,粉碎,加入10倍重量的70%(v/v)乙醇中,65-75℃保温提取3次,每次3h,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经减压回收溶剂,真空浓缩成白芍粗提物;将所得白芍粗提物加入20倍重量的70%(v/v)乙醇中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采用聚苯乙烯骨架的HPD-300大孔吸附树脂对溶液进行吸附,吸附至饱和后,先用水吸取杂质至Molish反应阴性,再用10倍树脂量的70%(v/v)乙醇,以3倍树脂量/小时的流速洗脱,回收洗脱液,浓缩,干燥,得淡黄棕色粉末白芍总苷。按干燥品计算,芍药苷(C23H28O11)含量高达72.2%。

 

实施例2牛蒡苷的制备

取干净且干燥的牛蒡子,粉碎,加1.5倍药材重量的水浸泡8h,然后加水提取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提取时间为1h,合并提取液,浓缩,干燥,得无色结晶性粉末牛蒡苷。按干燥品计算,牛蒡苷(C27H34O11)含量达95%以上。

 

实施例3白芍总苷联合牛蒡苷对胰岛细胞活力的影响

取出生 1~3 d SD大鼠,常规消毒,剖腹暴露术野,无菌取出胰腺,清除胰外网膜、脂肪组织后经4℃Hanks液漂洗2~3次。用眼科剪将胰腺剪成0.5mm3大小组织碎块,Hanks液漂洗3次后,加入5倍体积 3g/L V型胶原酶 (pH 7.4)混匀 ,37℃水浴中振荡消化6~8 min。至消化液浑浊时,自然沉淀后吸取上层消化浊液,用 4℃Hanks液终止消化。剩余未消化组织补加消化液继续消化。按上述操作重复4-5次,直至胰腺组织基本消化完毕。收集各次消化浊液1000 r/min离心5-7 min,沉淀细胞接种于内含15%胎牛血清的PRMI1640培养液的 T75瓶,细胞移至37℃、5%CO295%空气完全湿化的CO2培养箱内进行培养。细胞培养 18 h时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当细胞明亮、折光性强、培养液颜色变浅时,指示细胞生长良好。

将96孔培养板的细胞分为赋形剂组、白芍总苷组、牛蒡苷组、联合用药组。根据细胞贴壁速度差异,将细胞从瓶底轻轻吹下,低速离心,沉淀细胞加入新的培养液,以2×104个/ml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孔200μL),2d后加入不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24h,然后更换培养液,每组除了含有16.7mmol/L葡萄糖、15%胎牛血清的PRMI1640培养液,另外含有其它药物分别如下:赋形剂组:不加任何药物;白芍总苷组:4mg/L白芍总苷;牛蒡苷组:15mg/L牛蒡苷;联合用药组:4mg/L白芍总苷+15mg/L牛蒡苷。

每2d换液1次(培养液按上述各组成分分别配制),每次换液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原培养液中胰岛素分泌水平。

试验结果:具体的试验结果数值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在胰岛细胞整个培养过程中,联合用药组与赋形剂组相比,在胰岛细胞培养的前2天,细胞释放胰岛素的活力没有区别。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联合用药组与赋形剂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在胰岛细胞培养的6天后,联合用药组与牛蒡苷组或白芍总苷组相比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这说明,赋形剂组和单药组的胰岛细胞活力和释放胰岛素的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下降,可能是胰岛细胞出现了功能的衰竭;联合用药组的细胞没有象赋形剂组或者单药组的细胞那样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出现细胞活力的下降,而是在10天培养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很好的细胞活力。这个结果提示我们,牛蒡苷与白芍总苷联合用药在临床上长期使用以后,对于防止患者胰岛细胞功能的衰竭,有效的保护患者胰岛细胞的功能和活力必将有着很好的作用。这个结果同时也预示着,长期服用含有牛蒡苷组和白芍总苷的药物,会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很好的痊愈。

               表1 各组受试物对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影响(μIU/mL)

组别2d4d6d10d赋形剂组115.0±14.9101.9±15.190.8±14.674.3±12.2白芍总苷组111.7±12.6103.4±11.582.6±12.365.7±9.5牛蒡苷组118.2±12.1111.5±13.893.4±13.688.4±10.0*联合用药组114.5±13.0119.3±14.5*¥  121.0±17.8**¥¥$   113.3±15.6**¥¥$$

与赋形剂组比较,*P<0.05;与赋形剂组比较,**P<0.01;

与白芍总苷组比较,¥P<0.05;与白芍总苷组比较,¥¥P<0.01;

与牛蒡苷组比较,$P<0.05;与牛蒡苷组比较,$$P<0.01。

 

实施例4 白芍总苷联合牛蒡苷对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影响

SD大鼠65只,随机取出5只大鼠作为对照,其余60只大鼠禁食12h后,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60mg/kg,72h后,禁食5h测血糖,剔出造模未成功者。

将造模成功大鼠按照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白芍总苷组,牛蒡苷组,联合用药组,低分子联合用药钙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如下:模型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白芍总苷大鼠;白芍总苷组:50mg/kg/d白芍总苷;牛蒡苷组:200mg/(kg.d)牛蒡苷;联合用药组:50mg/kg/d白芍总苷+200mg/(kg.d)牛蒡苷。

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组后,按剂量灌胃给药,连续10周,正常饲养。所有大鼠分别于给药后4周、6周、8周、10周取尾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

实验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白芍总苷组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影响不明显。牛蒡苷组在短期给药后有效改善了糖耐量,但是却在长期给药后不但没有显著的降低血糖,反而有升高血糖的趋势。而联合用药组与模型组、白芍总苷组、牛蒡苷组相比,给药16周后表现出了极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白芍总苷与牛蒡苷联合用药在长期口服给药后,十分显著的降低了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在整个给药周期中降糖平稳,没有反弹。从糖尿病患者的远期治愈前景来看,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能够平稳降低血糖水平,优于胰岛素增敏剂等西药。

表2各组受试物对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mmol/L)

组别1周2周4周8周16周模型组28.7±4.427.7±4.225.6±4.822.8±4.323.3±3.5白芍总苷组27.9±5.326.2±4.522.1±5.123.4±4.123.0±3.4牛蒡苷组24.3±4.720.6±3.821.0±2.819.6±3.224.7±3.0联合用药组25.7±3.525.3±3.321.2±3.118.3±2.9*11.2±2.3**##&&

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

与白芍总苷组比较,¥P<0.05;与白芍总苷组比较,¥¥P<0.01;

与牛蒡苷组比较,$P<0.05;与牛蒡苷组比较,$$P<0.01。

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其血糖指标的控制并不理想,糖尿病还是需要终身给药并渐进发展到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在这一过程是胰岛细胞不断衰竭的过程。所以目前的治疗理念是在没有其它能够使糖尿病痊愈的药物前提下,弱化1型、II型糖尿病治疗方式的界限,尽早使用胰岛素,尽早恢复胰岛细胞的功能,以减轻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的负担,这样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本发明的依据就是紧跟这一治疗理念的进展,积极寻找防止胰岛细胞功能衰竭的新药。

本发明紧跟糖尿病这一治疗理念的进展,再结合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经过反复试验发现,长期口服含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对大鼠糖尿病模型的血糖控制直至糖尿病病情的恢复十分有利。四氧嘧啶所致的大鼠糖尿病模型有一个缓慢恢复的过程,在实验研究中发现,白芍总苷联合牛蒡苷十分显著的加速了这一恢复过程。

一种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2442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9 CN 102824423 A *CN102824423A* (21)申请号 201210344701.8 (22)申请日 2012.09.18 A61K 36/71(2006.01) A61K 31/7048(2006.01) A61P 3/10(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 315174 浙江省宁波市高桥工业园区 (72)发明人 王学政 鲁俞江 尤斌 林爱弟 陈旦凤 陈胜胜 杨海玲 孙卓亚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57) 摘要 本发。

2、明公开了一种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 药物组合物, 其中白芍苷和牛蒡苷的重量比为 0.05-0.5 : 1。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经口服给药可 以协同性治疗糖尿病, 尤其可使糖尿病患者痊愈, 摆脱糖尿病患者治疗时必须终身服药的缺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1 页 2 1. 一种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白芍苷和牛蒡苷的重量比为 0.05-0.5 : 1。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活性成分由白 芍。

3、苷和牛蒡苷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白芍苷和牛蒡 苷的重量比为 0.1-0.3 : 1。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白芍 苷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 取干净且干燥的白芍, 粉碎, 加入 8-12 倍重量的 60%-80%(v/v) 乙 醇中, 65-75保温提取 1-3 次, 每次 2-4h, 合并提取液, 过滤, 滤液经减压回收溶剂, 真空浓 缩成白芍粗提物 ; 将所得白芍粗提物加入 18-25 倍重量的 60%-80%(v/v) 乙醇中溶解, 用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5.。

4、5-6.5, 采用聚苯乙烯骨架的 HPD-300 大孔吸附树脂对溶液进行吸 附, 吸附至饱和后, 先用水吸取杂质至 Molish 反应阴性, 再用 8-13 倍树脂量的 60%-80% (v/ v) 乙醇, 以 1-5 倍树脂量 / 小时的流速洗脱, 回收洗脱液, 浓缩, 干燥, 得白芍苷。 5.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牛蒡 苷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 取干净且干燥的牛蒡子, 粉碎, 加 1.5 倍药材重量的水浸泡 8h, 然 后加水提取 1-3 次, 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 10 倍, 提取时间为 1h, 合并提取液, 浓缩, 干 燥,。

5、 得牛蒡苷。 6. 权利要求 1 所述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降血糖的药物中的应 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24423 A 2 1/6 页 3 一种含白芍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含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特别涉及一种能使糖尿病患者痊愈的含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糖尿病发病率仍在逐年增加。 据资料显示,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死因, 被认为 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的非传染性疾病。 2005年全球糖尿病人群已扩容到2.2亿 人,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不少于 。

6、4000 万, 许多患者存在着糖耐量减低症的风险。在发展 中国家包括我国, 成年人患病率较高, 而中年人已成为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 并且开始向低 龄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 糖尿病患病率在发展中国家增加速度特别快, 尤其是在那些从穷 变富的发展中国家。 糖尿病不只是一个富贵病, 在经济和生活水平发生剧变的地区, 现实地 存在着糖尿病爆发流行的危险。我国糖尿病正处于爆发性流行。糖尿病并发症困扰着患者 和医务界 : 糖尿病得不到适当的控制并发肾病、 视网膜病变、 外周神经病变、 心脏病变的几 率很高,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国每年用于糖尿病的直接医疗成本超过 180 亿, 占医疗总费 用的4%。 尽。

7、管患者数量如此之多, 但较低的诊断率, 疾病的慢性病程, 对联合治疗的需要, 缺 少有效的长程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以及与注射治疗相关联的较差的患者依从性 , 均意 味着目前在该领域中, 仍有许多需求未得到满足。近年来医药工作者开展了大量有关糖尿 病药物研发的工作, 解决了糖尿病治疗中的一些问题, 同时也潜在地改变了这种疾病的治 疗模式。 0003 胰岛 细胞功能的衰竭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胰岛细胞功能不能够得到有 效的恢复是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治疗的根本原因, 而现在对 II 型糖尿病患者普遍采用的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大多数的患者其病情都是逐渐进展到必须使用较大剂量的胰岛素才能 控制好血糖。

8、, 也就是说, 现有口服降糖药物并没有很好的治愈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长 期预后并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 0004 目前, 胰岛素疗法是已知的、 公认的最为有效的降糖疗法, 但是这种疗法却未得到 有效使用。很多的 II 型糖尿病患者已经对胰岛素产生了恐惧, 而不是把它看作是能帮助他 们控制血糖最理想的一种有效疗法。 并且这种恐惧被一些医生所认为的在糖尿病早期治疗 时使用胰岛素是一种威胁的论调给强化了。实际上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最有效、 最合乎规律 的方法, 而不愿使用或不愿强化胰岛素治疗常常是由于胰岛素的给药形式注射给药的 方式所引起的。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以口服给药的形式, 这样可以。

9、大大的提高患者 用药的依从性, 十分方便的给药, 恢复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的功能, 防止胰岛细胞的进行性 衰竭是最为重要的。 0005 在过去的 40 多年内, 全球已开发出 100 多种抗高血糖药物, 其中有 30% 的品种目 前活跃在我国市场上, 这些品种主要由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大类组成, 如果药物按作用 机理分类, 主要有胰岛素、 胰岛素类似物、 磺酰脲类、 双胍类、 -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 二酮衍生物、 氨基酸衍生物等七大类品种。尽管市面上口服降糖药种类繁多, 但迄今为止, 说 明 书 CN 102824423 A 3 2/6 页 4 还没有哪种药物能够使糖尿病患者痊愈。 00。

10、06 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ia, TGP)是我国传统中药白芍根中提取的 有效部位, 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 抗氧化与免疫调节活性。在临床与动物实验中 TGP 已用 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性肝损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系膜增生型肾炎, 疗效确切, 无明 显毒副作用。 袁亮等人 ( 白芍总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 , 中国药理学通 报 2007 年 6 期) 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 同时每日灌胃给予 TGP, 结果 TGP 对 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部分与其抑制肾组织中 ICAM-1 及 TGF1 蛋白表达有关。牛 蒡子 (Fr。

11、uctus arctii) 为菊科 (Compositae) 牛蒡属 (Arctium) 植物牛蒡 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为历版 中国药典 收载。牛蒡子味辛苦、 性寒, 归肺胃二经, 具有疏散 风热、 解毒透疹、 利咽消肿等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热、 咳嗽痰多、 咽喉肿痛、 发热咳嗽, 麻疹初期、 疹出不畅, 风热疹痒, 热毒疮肿, 痄腮丹毒, 咽喉肿痛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 牛 蒡子提取物有显著而持久的降低大鼠血糖作用 ; 在降血糖处方中加入牛蒡子, 可明显地加 强降血糖作用。 0007 目前, 现有技术还没有将白芍总苷与牛蒡苷联合用于糖尿病治疗的文献报道。。

12、 发明内容 0008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白芍总苷和牛蒡苷协同性治 疗糖尿病, 并使糖尿病患者痊愈的药物组合物。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含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 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重量比为 0.05-0.5 : 1。 0010 优选地, 所述含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 活性成分由白芍总苷和牛蒡苷 组成, 且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重量比为 0.05-0.5 : 1。 0011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含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 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重 量比为 0.1-0.3 : 1。 0012 本发明所述的白芍总苷来自白芍饮片提取的总苷。

13、, 采用生化提取, 从白芍干 燥根中得到芍药苷 (paeoniflorin)、 羟基芍药苷 (hydroxy-paeoniflorin)、 芍药花苷 (paeonin)、 芍药内酯苷 (albiflorin)、 苯甲酰芍药苷 (benzoylpaeoniflorin) 等具有生理 功效成分的混合物, 总称白芍总苷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ia, TGP)。 0013 所述的白芍总苷可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 取干净且干燥的白芍, 粉碎, 加入 8-12 倍重量的 60%-80%(v/v)乙醇中, 65-75保温提取 1-3 次, 每次 2-4h, 合并提取液, 过 滤。

14、, 滤液经减压回收溶剂, 真空浓缩成白芍粗提物 ; 将所得白芍粗提物加入 18-25 倍重量 的 60%-80%(v/v)乙醇中溶解, 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5.5-6.5, 采用聚苯乙烯骨架的 HPD-300 大孔吸附树脂对溶液进行吸附, 吸附至饱和后, 先用水吸取杂质至 Molish 反应阴 性, 再用 8-13 倍树脂量的 60%-80%(v/v) 乙醇, 以 1-5 倍树脂量 / 小时的流速洗脱, 回收洗 脱液, 浓缩, 干燥, 得白芍总苷。按干燥品计算, 芍药苷 (C23H28O11) 含量高达 65%-75%。 0014 本发明所述的牛蒡苷 (arctiin) 是从牛蒡的干燥成。

15、熟果实牛蒡中提取分离而来 的木脂素类化合物, 熔点 110 112, 旋光度 -51.5(c=2.0, 乙醇) 。 0015 所述的牛蒡苷按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 取干净且干燥的牛蒡子, 粉碎, 加 1.5 倍药材 重量的水浸泡 8h, 然后加水提取 1-3 次, 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 10 倍, 提取时间为 1h, 合 说 明 书 CN 102824423 A 4 3/6 页 5 并提取液, 浓缩, 干燥, 得牛蒡苷。按干燥品计算, 牛蒡苷 (C27H34O11) 含量达 95% 以上。 0016 根据动物试验发现,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经口服给药可以治疗糖尿病, 尤其可使 糖尿病患者痊愈, 。

16、摆脱糖尿病患者治疗时必须终身服药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药物新用途, 即上述含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降血糖的 药物中的应用。 0017 根据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物理化学性质, 可以通过常规制剂技术制成固体口服制 剂, 包括普通片、 胶囊等。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涉及的含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具有如下优点 和显著的进步 : (1) 白芍总苷和牛蒡苷协同性治疗糖尿病, 可使得糖尿病患者痊愈, 摆脱现有技术对 糖尿病治疗必须终身服药的缺点。我们经过实验发现, 白芍总苷和牛蒡苷联合用药虽在长 期口服给药后, 十分显著的降低了糖尿病大鼠的血糖, 在整。

17、个给药周期中降糖平稳, 没有反 弹。 相反, 现在临床上正在使用的可促进胰岛素释放的第二代磺酰脲类降糖药物 (如格列吡 嗪、 格列齐特、 比格列酮、 格列喹酮等) 虽然可在用药后暂时降低大鼠的血糖, 但是却在长期 给药后不但不能降低血糖, 反而有升高大鼠血糖的趋势, 这也恰恰吻合了现在临床上糖尿 病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 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在长期服用磺酰脲类降糖药以后, 血糖控制的 难度却越来越大, 最后必须应用胰岛素治疗。 0019 (2) 通过细胞药理试验发现, 白芍总苷和牛蒡苷联合用药可以极显著地促进胰岛 细胞的分裂增殖, 增加胰岛细胞的活力, 防止胰岛细胞功能的衰竭。 这些都表明, 联合用。

18、药、 低分子联合用药可药用盐或其衍生物在糖尿病长期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前景。 具体实施例 0020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作描述, 但是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1 本发明所述的白芍总苷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 D) 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 磷酸盐缓冲液 0.05mol/L 磷酸氢二钾液 -0.05mol/L 磷酸二氢钾液 (80:20), pH 值为 7.4- 甲醇 (65:35) 为流动相 ; 检测。

19、波长为230nm。 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芍药苷峰与相邻峰 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 取本品约 20mg, 精密称定, 置 10ml 量瓶中, 加 50% 甲醇溶 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 2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 另取芍药苷对照品 适量, 加 50% 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 1ml 中含 1mg 的溶液, 同法测定, 按外标法以峰面 积计算, 即得。 0022 本发明所述的牛蒡苷案如下方法测定含量 : 色谱条件 : Waters 2695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Waters2996 紫外检测器 ), 色谱柱为 Thermo C18柱 (。

20、4.6mm250mm, 5m), 流动相为乙腈一水 (25 : 75), 流速为 1.0ml/min, 检测 波长为 280nm。在本色谱条件下能较好的分离牛蒡苷, 其他成分对测定无干扰。测定法 : 取 本品粉末约 0.5g, 精密称定, 置 50ml 容量瓶中, 加甲醇约 45ml, 超声处理 20min, 放冷, 加甲 醇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 1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 另取牛蒡苷对照品适量, 说 明 书 CN 102824423 A 5 4/6 页 6 加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 1ml 中含 1mg 的溶液, 同法测定,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即 得。 0023。

21、 实施例 1 白芍总苷的提取纯化 取干净且干燥的白芍, 粉碎, 加入 10 倍重量的 70%(v/v) 乙醇中, 65-75保温提取 3 次, 每次 3h, 合并提取液, 过滤, 滤液经减压回收溶剂, 真空浓缩成白芍粗提物 ; 将所得白芍 粗提物加入20倍重量的70% (v/v) 乙醇中溶解, 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 采用聚苯乙烯骨 架的 HPD-300 大孔吸附树脂对溶液进行吸附, 吸附至饱和后, 先用水吸取杂质至 Molish 反 应阴性, 再用 10 倍树脂量的 70% (v/v) 乙醇, 以 3 倍树脂量 / 小时的流速洗脱, 回收洗脱液, 浓缩, 干燥, 得淡黄棕色粉末白芍总苷。

22、。按干燥品计算, 芍药苷 (C23H28O11) 含量高达 72.2%。 0024 实施例 2 牛蒡苷的制备 取干净且干燥的牛蒡子, 粉碎, 加1.5倍药材重量的水浸泡8h, 然后加水提取3次, 每次 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 10 倍, 提取时间为 1h, 合并提取液, 浓缩, 干燥, 得无色结晶性粉末牛 蒡苷。按干燥品计算, 牛蒡苷 (C27H34O11) 含量达 95% 以上。 0025 实施例 3 白芍总苷联合牛蒡苷对胰岛细胞活力的影响 取出生 13 d SD大鼠, 常规消毒, 剖腹暴露术野, 无菌取出胰腺, 清除胰外网膜、 脂肪 组织后经 4 Hanks 液漂洗 23 次。用眼科剪将胰腺剪。

23、成 0.5mm3大小组织碎块, Hanks 液 漂洗 3 次后, 加入 5 倍体积 3g/L V 型胶原酶 (pH 74) 混匀 , 37水浴中振荡消化 6 8 min。至消化液浑浊时, 自然沉淀后吸取上层消化浊液, 用 4 Hanks 液终止消化。剩余未 消化组织补加消化液继续消化。按上述操作重复 4-5 次, 直至胰腺组织基本消化完毕。收 集各次消化浊液1000 r/min离心5-7 min, 沉淀细胞接种于内含15胎牛血清的PRMI1640 培养液的 T75 瓶, 细胞移至 37、 5 CO295空气完全湿化的 CO2培养箱内进行培养。细 胞培养 18 h时观察细胞生长状态。 当细胞明亮。

24、、 折光性强、 培养液颜色变浅时, 指示细胞生 长良好。 0026 将 96 孔培养板的细胞分为赋形剂组、 白芍总苷组、 牛蒡苷组、 联合用药组。根据细 胞贴壁速度差异, 将细胞从瓶底轻轻吹下, 低速离心, 沉淀细胞加入新的培养液, 以 2104 个 /ml 接种于 96 孔培养板 (每孔 200L) , 2d 后加入不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 24h, 然后 更换培养液, 每组除了含有 16.7mmol/L 葡萄糖、 15胎牛血清的 PRMI1640 培养液, 另外含 有其它药物分别如下 : 赋形剂组 : 不加任何药物 ; 白芍总苷组 : 4mg/L 白芍总苷 ; 牛蒡苷组 : 15mg/L 。

25、牛蒡苷 ; 联合用药组 : 4mg/L 白芍总苷 +15mg/L 牛蒡苷。 0027 每 2d 换液 1 次 (培养液按上述各组成分分别配制) , 每次换液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原培养液中胰岛素分泌水平。 0028 试验结果 : 具体的试验结果数值见表 1。 0029 由表 1 可以看出, 在胰岛细胞整个培养过程中, 联合用药组与赋形剂组相比, 在胰 岛细胞培养的前 2 天, 细胞释放胰岛素的活力没有区别。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 联合用药组 与赋形剂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或P 0.01) ; 在胰岛细胞培养的 6 天后, 联合 用药组与牛蒡苷组或白芍总苷组相比也具有显著性差异 (P。

26、 0.05 或P 0.01) 。这说明, 说 明 书 CN 102824423 A 6 5/6 页 7 赋形剂组和单药组的胰岛细胞活力和释放胰岛素的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下降, 可能是胰 岛细胞出现了功能的衰竭 ; 联合用药组的细胞没有象赋形剂组或者单药组的细胞那样随着 培养时间的延长出现细胞活力的下降, 而是在 10 天培养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很好的细胞活 力。 这个结果提示我们, 牛蒡苷与白芍总苷联合用药在临床上长期使用以后, 对于防止患者 胰岛细胞功能的衰竭, 有效的保护患者胰岛细胞的功能和活力必将有着很好的作用。这个 结果同时也预示着, 长期服用含有牛蒡苷组和白芍总苷的药物, 会使糖尿病患者。

27、得到很好 的痊愈。 0030 表 1 各组受试物对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影响 (IU/mL) 组别2d4d6d10d 赋形剂组115.014.9 101.915.190.814.674.312.2 白芍总苷组 111.712.6 103.411.582.612.365.79.5 牛蒡苷组118.212.1 111.513.893.413.688.410.0* 联合用药组 114.513.0 119.314.5* ¥ 121.017.8* ¥$ 113.315.6* ¥$ 与赋形剂组比较, *P 0.05 ; 与赋形剂组比较, *P 0.01 ; 与白芍总苷组比较,¥P 0.05 ; 与白芍。

28、总苷组比较,¥P 0.01 ; 与牛蒡苷组比较, $P 0.05 ; 与牛蒡苷组比较, $P 0.01。 0031 实施例 4 白芍总苷联合牛蒡苷对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影响 SD 大鼠 65 只, 随机取出 5 只大鼠作为对照, 其余 60 只大鼠禁食 12h 后, 尾静脉注射四 氧嘧啶 60mg/kg, 72h 后, 禁食 5h 测血糖, 剔出造模未成功者。 0032 将造模成功大鼠按照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 白芍总苷组, 牛蒡苷组, 联合用药 组, 低分子联合用药钙组, 每组 12 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如下 : 模型组 : 相同体积的生理盐 水白芍总苷大鼠 ; 白芍总苷组 : 50mg/kg。

29、/d 白芍总苷 ; 牛蒡苷组 : 200mg/(kg.d) 牛蒡苷 ; 联 合用药组 : 50mg/kg/d 白芍总苷 +200mg/(kg.d) 牛蒡苷。 0033 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组后, 按剂量灌胃给药, 连续 10 周, 正常饲养。所有大鼠分 别于给药后 4 周、 6 周、 8 周、 10 周取尾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 (FBG) 。 0034 实验结果 : 由表2可以看出, 白芍总苷组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影响不明显。 牛 蒡苷组在短期给药后有效改善了糖耐量, 但是却在长期给药后不但没有显著的降低血糖, 反而有升高血糖的趋势。而联合用药组与模型组、 白芍总苷组、 牛蒡苷组相比, 给药 。

30、16 周后 表现出了极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白芍总苷与牛蒡苷联合用药在长期口服给药后, 十分显著 的降低了糖尿病大鼠的血糖, 在整个给药周期中降糖平稳, 没有反弹。 从糖尿病患者的远期 治愈前景来看,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能够平稳降低血糖水平, 优于胰岛素增敏剂等西药。 0035 表 2 各组受试物对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mmol/L) 组别1 周2 周4 周8 周16 周 模型组28.74.427.74.225.64.822.84.323.33.5 白芍总苷组27.95.326.24.522.15.123.44.123.03.4 牛蒡苷组24.34.720.63.821.02.819.63.。

31、224.73.0 联合用药组25.73.525.33.321.23.118.32.9*11.22.3*#& 与模型组比较, *P 0.05 ; 与模型组比较, *P 0.01 ; 与白芍总苷组比较,¥P 0.05 ; 与白芍总苷组比较,¥P 0.01 ; 说 明 书 CN 102824423 A 7 6/6 页 8 与牛蒡苷组比较, $P 0.05 ; 与牛蒡苷组比较, $P 0.01。 0036 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 其血糖指标的控制并不理想, 糖尿病还是需要终 身给药并渐进发展到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 并且在这一过程是胰岛细胞不断衰竭的过程。 所以目前的治疗理念是在没有其它能够使糖尿。

32、病痊愈的药物前提下, 弱化 1 型、 II 型糖尿 病治疗方式的界限, 尽早使用胰岛素, 尽早恢复胰岛细胞的功能, 以减轻糖尿病患者胰岛细 胞的负担, 这样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本发明的依据就是紧跟这一治疗理念的进展, 积极寻找防止胰岛细胞功能衰竭的新药。 0037 本发明紧跟糖尿病这一治疗理念的进展, 再结合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经过反复试 验发现, 长期口服含白芍总苷和牛蒡苷的药物组合物对大鼠糖尿病模型的血糖控制直至糖 尿病病情的恢复十分有利。四氧嘧啶所致的大鼠糖尿病模型有一个缓慢恢复的过程, 在实 验研究中发现, 白芍总苷联合牛蒡苷十分显著的加速了这一恢复过程。 说 明 书 CN 102824423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