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4694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02 CN 102846946 A *CN102846946A* (21)申请号 201110175984.3 (22)申请日 2011.06.28 A61K 36/8969(2006.01) A61K 9/48(2006.01) A61P 3/10(2006.01) A61P 13/12(2006.01) (71)申请人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 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技术开发 区天山大街 238 号 (72)发明人 吴以岭 朱慧明 王猛 李云鹏 马静 杨超 何慧民 刘晓燕 (54) 发明。
2、名称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 物中的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 尿病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 黄芪、 人参、 丹参等 11 味中药组成, 可有效改善链 脲佐菌素 (STZ) 致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肾功能, 与阳性药物缬沙坦作用相当, 临床可用于糖尿病 肾病的防治。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1/2 页 2 1.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 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
3、料药制成 : 黄芪 150-450 份、 附子 40-120 份、 人参或党参 75-225 份、 丹参 75-225 份、 葶苈子 50-150 份、 香加皮或南五加皮 60-180 份、 泽泻 75-225 份、 玉竹 25-75 份、 桂枝 30-90 份、 红花 30-90 份、 陈皮 25-75 份。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 成 : 黄芪 450 份、 附子 112.5 份、 人参或党参 225 份、 丹参 225 份、 葶苈子 150 份、 香加皮或南五加皮 180 份、 泽泻 225 份、 玉竹 75 份、 桂枝 90 。
4、份、 红花 90 份、 陈皮 75 份。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 成 : 黄芪 150 份、 附子 40 份、 人参或党参 225 份、 丹参 225 份、 葶苈子 50 份、 香加皮或南五加皮 180 份、 泽泻 75 份、 玉竹 75 份、 桂枝 30 份、 红花 90 份、 陈皮 25 份。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 成 : 黄芪 250 份、 附子 112.5 份、 人参或党参 200 份、 丹参 120 份、 葶苈子 135 份、 香加皮或南五加皮 150 份、 泽泻。
5、 200 份、 玉竹 60 份、 桂枝 75 份、 红花 75 份、 陈皮 60 份。 5. 如权利要求 1-4 任一项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下 列步骤制成 : (1) 将黄芪、 葶苈子、 泽泻、 人参或党参、 香加皮或南五加皮用7-9倍量70%乙醇提取, 滤 过, 浓缩至在 60热测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 (2) 提取桂枝、 陈皮的挥发油 ; (3) 附子、 丹参、 玉竹、 红花加 6-10 倍量水煎煮 2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滤过 ; 桂 枝、 陈皮提油后的水溶液滤过, 收集水溶液滤液, 再加6-10倍量水煎煮残渣1小。
6、时, 滤过, 合 并水溶液 ; 将上述所得的各种水溶液合并,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 清膏, 放冷, 搅拌 中加入乙醇, 至醇浓度70%, 静置, 滤过, 滤液浓缩至在60热测时相对密度为1.25-1.30的 清膏。 6. 如权利要求 1-4 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作为活性成分 的药物制剂为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 散剂、 口服液或丸剂。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药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以下步骤组成 : (1) 按比例称取黄芪、 葶苈子、 泽泻、 人参或党参、 香加皮或南五加皮, 加入8倍量70%乙 醇回流提取 2 次, 第一。
7、次 3 小时, 第二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滤过,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 浓缩 至在 60热测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备用 ; (2) 按比例称取桂枝、 陈皮, 提取挥发油, 提油后的水溶液滤过, 备用, 残渣再加 8 倍量 水煎煮 1 小时, 滤过, 合并水煎液, 备用 ; (3) 按比例称取附子、 丹参、 玉竹、 红花, 加水 9 倍量, 煎煮 2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46946 A 2 2/2 页 3 液, 滤过, 与步骤 (2) 中桂枝、 陈皮水煎液合并, 浓缩至在 60热测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8、, 搅拌中加入乙醇, 至醇浓度 70%, 4以下静置 24 小时, 滤过,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 浓 缩至在 60热测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与步骤 (1) 的醇提清膏混合, 65-70烘 干 ; (4) 将步骤 (3) 所得干膏粉碎成 100 目粉, 加 70% 乙醇适量制粒, 加入桂枝、 陈皮挥发 油, 混匀, 装胶囊,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46946 A 3 1/8 页 4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 具体地, 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
9、景技术 000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在糖尿病病程中出现的以蛋白尿、 高 血压、 水肿、 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病变为特征的疾病 , 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 一 ,DN 所致终末期肾病己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 因之一。 DN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主要是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糖脂代谢紊乱、 氧化应激、 血管活性物质、 血流动力学改变、 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等多种因素参与引起 的肾脏慢性损伤。 0003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的日益流行,DN发病率也呈迅速增长,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 一。合适的 DN 动物模型的建立。
10、对于深入探讨 DN 的发病机制及 DN 治疗药物的开发具有重 要的意义。 0004 DN的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对终末期肾病则主要采取透析和肾移植。 在临床工作中, 防治 DN 进展的主要措施有 : 低蛋白饮食 (LPD) , 控制血糖, 控制血压, 戒烟, 应用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 (ACEI) , 另外, 他汀类降脂药, 抗氧化剂、 噻唑烷二酮、 内皮素拮抗剂、 蛋白激 酶 C、 抑制剂亦被认为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基因治疗、 干细胞移植亦给糖尿病肾病带 来新希望。 0005 本发明是在中国专利 ZL 02146573.8 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发明, 在此全文引用该 专利文件记载的内容。。
11、中国专利 ZL 02146573.8 未记载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制备治疗糖尿 病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药物是选用黄芪、 人参、 附子、 丹参等 11 味药物组成, 具有温阳化饮, 益气活血 的功效。 0007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黄芪 150-450 份、 附子 40-120 份、 人参或党参 75-225 份、 丹参 75-225 份、 葶苈子 50-150 份、 香加皮或南五加皮 60-180 份、 泽泻 75-225 份、 玉竹 25-75 份、 桂枝 30-90 份、 。
12、红 花 30-90 份、 陈皮 25-75 份 ; 优选地,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黄芪 450 份、 附子 112.5 份、 人参或党参 225 份、 丹参 225 份、 葶苈子 150 份、 香加皮或 南五加皮 180 份、 泽泻 225 份、 玉竹 75 份、 桂枝 90 份、 红花 90 份、 陈皮 75 份 ; 优选地,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 黄芪 250 份、 附子 112.5 份、 人参或党参 200 份、 丹参 120 份、 说 明 书 CN 102846946 A 4 2/8 页 5 葶苈子 135 份、 香加皮或南五加皮 150 。
13、份、 泽泻 200 份、 玉竹 60 份、 桂枝 75 份、 红花 75 份、 陈皮 60 份。 0008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可以由常规的提取工艺 如范碧亭 中药药剂学 (上海科学出版社 1997 年 12 月第 1 版) 制得, 更优选地,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下 列步骤制得的有效成分组成 : (1) 将黄芪、 葶苈子、 泽泻、 人参或党参、 香加皮或南五加皮用7-9倍量70%乙醇提取, 滤 过, 浓缩至在 60热测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 (2) 提取桂枝、 陈皮的挥发油 ; (3) 附子、 丹参、 玉竹、 红花加 6-10 倍量水煎煮 2 次, 每次 2。
14、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滤过 ; 桂 枝、 陈皮提油后的水溶液滤过, 收集水溶液滤液, 再加6-10倍量水煎煮残渣1小时, 滤过, 合 并水溶液 ; 将上述所得的各种水溶液合并,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5-1.30 清膏, 搅拌中加入 乙醇, 至醇浓度 70%, 静置, 滤过, 滤液浓缩至在 60热测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清膏。 0009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 (1) 按比例称取黄芪、 葶苈子、 泽泻、 人参或党参、 香加皮或南五加皮, 加8倍量70%乙醇 回流提取 2 次, 第一次 3 小时, 第二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滤过,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
15、, 浓缩至 在 60热测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备用 ; (2) 按比例称取桂枝、 陈皮提取挥发油, 提油后的水溶液滤过, 备用, 残渣再加 8 倍量水 煎煮 1 小时, 滤过, 合并水煎液, 备用 ; (3) 按比例称取附子、 丹参、 玉竹、 红花, 加水 9 倍量, 煎煮 2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 液, 滤过, 与步骤 (2) 中桂枝、 陈皮水煎液合并, 浓缩至在 60热测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搅拌中加入乙醇, 至醇浓度 70%, 4以下静置 24 小时, 滤过,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 浓 缩至在 60热测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16、 的清膏, 与步骤 (1) 的醇提清膏混合, 65-70烘 干 ; (4) 将步骤 (3) 所得干膏粉碎成 100 目粉, 加 70% 乙醇适量制粒, 喷入桂枝、 陈皮挥发 油, 混匀, 装胶囊, 即得。 0010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 作为活性组分的原料药的拉丁名及其加工方法来自 中药 大辞典 (1977 年 7 月, 第一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和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 化学工业 出版社) 。 001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还可以按常规的制剂工艺, 例如, 范碧亭 中药药剂学 (上海科 学出版社 1997 年 12 月第 1 版) 记载的制备工艺, 制成药剂学可接受的任意常规剂型,。
17、 例如 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 散剂、 口服液或丸剂等。 0012 本发明的应用中, 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剂型为胶囊剂、 片剂、 颗粒剂、 散剂、 口服液 或丸剂, 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 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 例如 : 填充 剂、 崩解剂、 润滑剂、 助悬剂、 粘合剂、 甜味剂、 矫味剂、 防腐剂、 基质等。填充剂包括 : 淀粉、 预胶化淀粉、 乳糖、 甘露醇、 甲壳素、 微晶纤维素、 蔗糖等 ; 崩解剂包括 : 淀粉、 预胶化淀粉、 微晶纤维素、 羧甲基淀粉钠、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 钠等 ; 润滑剂包括 : 硬脂酸镁、 十二烷基。
18、硫酸钠、 滑石粉、 二氧化硅等 ; 助悬剂包括 : 聚乙烯 吡咯烷酮、 微晶纤维素、 蔗糖、 琼脂、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 ; 粘合剂包括, 淀粉浆、 聚乙烯吡 咯烷酮、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 ; 甜味剂包括 : 糖精钠、 阿斯帕坦、 蔗糖、 甜蜜素、 甘草次酸等 ; 说 明 书 CN 102846946 A 5 3/8 页 6 矫味剂包括 : 甜味剂及各种香精 ; 防腐剂包括 : 尼泊金类、 苯甲酸、 苯甲酸钠、 山梨酸及其盐 类、 苯扎溴铵、 醋酸氯乙定、 桉叶油等 ; 基质包括 : PEG6000, PEG4000, 虫蜡等。为使上述剂型 能够实现中药药剂学, 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
19、受的其它辅料 (范碧亭 中药药剂 学 , 上海科学出版社 1997 年 12 月第 1 版中各剂型记载的辅料) 。 001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用量, 按活性组分原料药总重量计, 为4-20克/日, 可每日服 用一次, 优选为分2-4次服用, 还优选为6-12克/日, 分2-4次服用, 更优选为7.59克/日, 分 3 次服用。 0014 为阐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活性, 用按实施例 1 方法所制得的药 物 (以下称本发明药物) 进行了下列试验。 0015 实验材料 1.1 造模 SPF 级 SD 大鼠, 雄性, 260300g, 200 只, 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取。
20、 180 只大鼠, 禁食不禁水 12h, 单次腹腔注射 60mg/kg 链脲佐菌素 (STZ) 造模, 1ml/100g。另取 20 只大鼠, 单次腹腔注射等体积 0.1mol/L 的柠檬酸盐缓冲液作为空白组。72 小时后对造 模大鼠尾部采血测量血糖, 选取血糖值 16.7mmol/L 的大鼠作为 DM 大鼠。 0016 1.2 分组 : 如表 1 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 5 组, 另设正常对照组。 0017 表 1 本发明药物对大鼠 DN 的影响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情况 分组动物数 (只)剂量相当于拟临床人用量的倍数 空白组20 模型组25 缬沙坦组2510mg/kg8 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251。
21、.2g 生药 /kg 16 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250.6g 生药 /kg 8 本发明药物低剂量组250.3g 生药 /kg 4 本发明药物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阳性药缬沙坦,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 公司生产, 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 0.5%CMC-Na 灌胃。STZ, sigma 提供。生化试剂总蛋白、 白蛋白、 肌酐、 尿素等均来自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0018 观测的指标、 时间和内容 1.3.1 每周测体重和摄食量、 饮水量, 单位 g/100g 体重。 0019 1.3.2 给药的第7周测量24h尿量。 将大鼠置于代谢笼中, 每笼1只, 适应1天后。
22、, 用锥形瓶收集 24h 尿液。检测尿肌酐。 0020 1.3.3 测尿量的同时取血立即测量血糖。其他血样 4离心, -20保存血清。测 量总蛋白 (TP) 、 白蛋白 (ALB)、 尿素氮 (BUN)、 血清肌酐 (SCr) 和尿肌酐。计算肌酐清除率 (CCr, ml/kg/min) = 尿肌酐 (mol/L) 尿量 (ml) / 血清肌酐 (mol/L) 1000/ 体重 (g) 1/1440(min) 。 0021 1.3.4 解剖大鼠, 取肾脏, 称量肾脏重量, 计算肾脏指数 (g/100g体重) 。 取肾脏 HE 染色, 做病理检查。 0022 仪器系统 稳豪型血糖试纸, 强生 (上。
23、海) 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0023 Biofuge PrimoR 高速冷冻离心机, 德国贺利氏。 0024 7080 型生化分析仪, 日本日立公司生产。 说 明 书 CN 102846946 A 6 4/8 页 7 0025 统计方法 用 SPSS11.5 软件做统计分析。用 Shapiro-Wilk 方法做正态性检验, 用 2-sided Dunnett 方法做 One-Way ANOVA 检验, 用 Mann-Whitney U 方法做 Nonparametric Tests。 0026 结果 2.1 对 DN 大鼠体重、 摄食量和饮水量的影响 在造模后 17 周, 与空白组比较, 模型组。
24、大鼠体重降低 (P0.01) 。与模型组比较, 缬沙 坦组及本发明药物各剂量组的动物体重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阳性药组大鼠体重下降比模型 组还多, 本发明药物各剂量组大鼠体重比模型组有所缓和。在造模后 17 周, 与空白组比 较, 模型组大鼠的摄食量和饮水量大幅度增加。 与模型组比较, 各给药组大鼠摄食量和饮水 量无明显变化。见表 2-4。 0027 表 2 对 DN 大鼠体重的影响 (s, g) 组别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七周 模型组 27645#27444#27249#26350#25930#25833#24535# 空白组 37944403404304143241460474694447。
25、443 缬沙坦 26328271302523625931237322334123930 高剂量 27233274322654027036266322813228241 中剂量 27535282342754226845267332664326633 低剂量 25928268272662126325267312653526334 注 : 与空白组比较, # P0.01 表 3 对 DN 大鼠摄食量的影响 (s, g/100g 体重 ) 组别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七周 模型组 18.13 16.30 15.78 16.98 18.03 16.04 16.93 空白组 7.036.356.605.9。
26、55.376.026.03 缬沙坦 15.80 16.76 14.56 16.78 16.31 19.71 18.71 高剂量 13.51 14.73 13.78 13.07 13.44 14.28 15.90 中剂量 14.88 15.71 12.99 14.14 15.49 16.23 16.09 低剂量 15.79 15.313.49 15.38 14.42 16.60 16.96 表 4 对 DN 大鼠饮水量的影响 (s, g/100g 体重 ) 组别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七周 模型组 94.54 77.74 64.23 74.58 73.44 76.19 79.97 空白组 10.。
27、71 10.24 8.988.878.376.976.88 缬沙坦 72.10 76.86 59.33 82.26 89.44 77.69 88.55 高剂量 72.40 74.15 61.51 68.26 73.00 61.87 72.39 中剂量 80.09 80.47 63.00 66.18 86.45 67.20 76.16 低剂量 90.40 85.99 67.36 76.90 71.89 76.18 73.52 2.2 对 DN 大鼠 24 小时尿量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 24 小时尿量增加 (P0.01) 。与模型组比较, 缬沙坦组对大 鼠 24 小时尿量无影响, 本。
28、发明药物可减少 DM 大鼠尿量, 其中高、 低剂量组尿量与模型组相 比明显减少 (P0.05) 。见表 5。 0028 表 5 对 DN 大鼠 24 小时尿量的影响 (s) 组别N24h 尿量 (ml) 模型组19 118.529.8# 空白组20 13.34.0 说 明 书 CN 102846946 A 7 5/8 页 8 缬沙坦8106.139.0 高剂量12 77.737.4* 中剂量18 82.442.4 低剂量14 75.0735.0* 注 : 与空白组比较, # P0.01 ; 与模型组比较, * P0.05 2.3 对 DN 大鼠肾脏指数和血糖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肾。
29、脏指数和血糖增加 (P0.01) 。 与模型组比较, 缬沙坦 组和本发明药物各剂量组对大鼠肾脏指数和血糖有下降趋势, 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见表 6。 0029 表 6 对 DN 大鼠肾脏指数和血糖的影响 (s) 组别N肾脏指数 (g/100g 体重)血糖 (mmol/L) 模型组17 0.62700.0582#32.22.4# 空白组20 0.33360.037913.12.3 缬沙坦70.60040.055328.40.0 高剂量12 0.57440.046927.40.0 中剂量17 0.59060.094927.24.1 低剂量14 0.60810.073529.86.1 注 : 与空白。
30、组比较, # P0.01 2.4 对 DN 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血清 BUN 和 CRE 增加 (P0.01) , TP 、 ALB 和 CCr 降低 (P0.01) 。与模型组比较, 缬沙坦组大鼠血清 BUN 降低 (P0.01) , CCr 增加 (P0.05) 。与模 型组比较, 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大鼠血清 BUN 降低 (P0.01) ; 中剂量组大鼠血清 BUN 降低 (P0.01) , CCr 和 TG 增加 (P0.05) ; 低剂量组大鼠血清 BUN 降低 (P0.01) 。结果见表 7。 0030 表 7 对 DN 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s) 说 明。
31、 书 CN 102846946 A 8 6/8 页 9 组别NBUN(mmol/L)CRE(mol/L)CCr(ml/kg/min)TP(g/L)Alb(g/L) 模型组16 23.528.06#117.420.5#7.163.26#45.7110.41#23.514.58# 空白组20 7.081.0083.515.013.701.1258.084.5831.662.05 缬沙坦711.291.79*107.110.69.042.50*54.467.4526.572.31 高剂量12 13.392.28*109.015.18.732.9553.016.5826.003.71 中剂量16 10。
32、.392.67*100.422.0*12.584.38*54.838.7626.683.59 低剂量10 11.033.50*108.611.69.292.2847.0710.4923.144.27 注 : 与空白组比较, # P0.01 ; 与模型组比较, * P0.01, * P0.05 2.5 对 DN 大鼠病理的影响 模型组肾脏形态学表现主要为肾小球高过滤所致的肾小球肥大, 兼有糖原蓄积导致的 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以及颗粒变性。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扩张充血比较明显。 0031 本发明药物低剂量组、 缬沙坦组, 肾脏形态学表现与模型组相比较均无明显可见 说 明 书 CN 102846946。
33、 A 9 7/8 页 10 差异。本发明药物中、 高剂量组, 肾小球肥大, 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以及颗粒变性等病 变也可见到, 但程度较轻, 主要形态学改变为肾小管弥漫性肿胀。 0032 结论 本发明药物可改善 STZ 致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肾功能, 与阳性药物缬沙坦作用相当, 表明本发明药物临床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实施例 1 : 本发明药物胶囊剂的制备 处方 : 黄芪 450g 附子 112.5g 人参 225g 丹参 225g 葶苈子 150g 香加皮 180g 泽泻 225g 红花 90g 玉竹 75g 陈皮 75g 桂枝 90g 制备方法 : (1) 按照。
34、处方比例称取黄芪、 葶苈子、 泽泻、 人参、 香加皮, 加 8 倍量 70% 乙醇回流提取 2 次, 第一次3小时, 第二次2小时, 合并提取液, 滤过,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 浓缩至在60热测 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备用 ; (2) 按照处方比例称取桂枝、 陈皮, 提取挥发油, 提油后的水溶液滤过, 备用, 残渣再加 8 倍量水煎煮 1 小时, 滤过, 合并水煎液, 备用 ; (3)按照处方比例称取附子、 丹参、 玉竹、 红花, 加水 9 倍量, 煎煮 2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滤过, 与步骤 (2) 中桂枝、 陈皮水煎液合并, 浓缩至在 60热测时相对密。
35、度为 1.25-1.30 的清膏, 搅拌中加入乙醇, 至醇浓度 70%, 4以下静置 24 小时, 滤过, 滤液减压 回收乙醇, 浓缩至在 60热测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与步骤 (1) 的醇提清膏混 合, 65-70烘干 ; (4) 干膏混合粉碎成100目粉, 加70%乙醇适量制粒, 喷入桂枝、 陈皮挥发油, 混匀, 装胶 囊, 制成 1000 粒, 即得。 0034 实施例 2 : 本发明药物片剂的制备 处方 : 黄芪 150g 附子 40g 人参 225g 丹参 225g 葶苈子 50g 香加皮 180g 泽泻 75g 玉竹 75g 桂枝 30g 红花 90g 陈皮 。
36、25g 制备方法 : (1) 按照处方比例称取黄芪、 葶苈子、 泽泻、 人参、 香加皮, 加 8 倍量 70% 乙醇回流提取 2 次, 第一次3小时, 第二次2小时, 合并提取液, 滤过,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 浓缩至在60热测 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备用 ; (2) 桂枝、 陈皮按照处方量蒸馏提取挥发油, 提油后的水溶液滤过, 备用, 残渣再加 8 倍 量水煎煮 1 小时, 滤过, 合并水煎液, 备用 ; (3) 附子、 丹参、 玉竹、 红花加水 9 倍量煎煮 2 次, 每次 2 小时, 合并提取液, 滤过, 与步骤 (2) 中桂枝、 陈皮水煎液合并, 浓缩至在 60热测。
37、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搅拌中 加入乙醇, 至醇浓度 70%, 4以下静置 24 小时, 滤过,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 浓缩至在 60热 测时相对密度为 1.25-1.30 的清膏, 与步骤 (1) 的醇提清膏混合, 65-70烘干 ; (4) 干膏混合粉碎成100目粉, 加70%乙醇适量制粒, 喷入桂枝、 陈皮挥发油, 混匀, 按常 说 明 书 CN 102846946 A 10 8/8 页 11 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 0035 实施例 3 : 本发明药物口服液的制备 处方 : 黄芪 250g 附子 112.5g 党参 200g 丹参 120g 葶苈子 135g 南五加皮 150g 泽泻 200g 玉竹 60g 桂枝 75g 红花 75g 陈皮 60g 制备方法 : 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口服液。 说 明 书 CN 102846946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