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注射器及其制作工艺.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4851663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9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30479.6

申请日:

2012.09.10

公开号:

CN102836482A

公开日:

2012.12.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M 5/178申请日:20120910|||公开

IPC分类号:

A61M5/178

主分类号:

A61M5/178

申请人:

苏州市雅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文忠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高新科技园科技路一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筒、推杆及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内壁及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上设有两者配合的限位结构,所述针筒内壁设有向外突起的密封筋,所述密封筋与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过盈配合,所述针筒为硬塑料制品,所述鲁尔锥头为软塑料制品;其工艺:所述针筒与鲁尔锥头组装后,置于45℃~65℃之间的恒温环境下加热11h~15h,取出后静置24h~48h,冷却定型,使针筒与鲁尔锥头之间的单边过盈配合值在0.15mm~0.35mm之间。本发明通过两种材质的针筒与鲁尔锥头的组装,两者通过密封筋与鲁尔锥头外壁加热处理后的过盈配合,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省去了密封圈,使自动化生产成为现实,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筒、推杆及针头,所述推杆设置于针筒
内,推杆前端套设有密封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经一鲁尔锥头安装于
针筒前端,所述针筒内壁及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上设有两者配合的限位结
构,所述针筒内壁、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前端设有向外突起的密封筋,所述
密封筋与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过盈配合,单边过盈配合值在0.15mm~0.35
mm之间,所述针筒采用硬塑料制品,该硬塑料制品的硬度在100R~135R之
间,所述鲁尔锥头采用软塑料制品,该软塑料制品的硬度在75R~95R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
为:所述针筒内壁上设有向外突起的环形或复数个节段状限位筋,对应所述
环形或节段状限位筋处的所述鲁尔锥头上设有与所述环形或节段状限位筋
配合的环形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
为:所述针筒内壁上设有环形限位槽,对应所述环形限位槽的所述鲁尔锥头
外缘壁上设有向外突起的、与环形限位槽配合的环形或节段状限位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采用
的硬塑料为聚丙烯或聚碳酸酯,所述鲁尔锥头采用的软塑料为聚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
述针筒与所述鲁尔锥头组装,两者通过限位结构插接配合,置于45℃~65℃
之间的恒温环境下加热11小时~15小时,取出后静置24小时~48小时,
冷却定型,使针筒与鲁尔锥头之间的单边过盈配合值在0.15mm~0.35mm之
间,实现所述针筒密封筋与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的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
述针筒与所述鲁尔锥头插接后,置于保温箱或恒温箱内加热12小时。

说明书

一次性注射器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及其制作工艺,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注射器
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为避免给人类或动物输入或取出介质时发生交叉感染,一次性注射器
作为常规的医疗器械已在现代医学业广泛使用,在使用过后即作为医用垃
圾处理。

目前,常用的一次性注射器主要由空心针筒101、一安装在空心针筒
101内的推杆102、配装在针筒101内的定程活塞103及位于推杆102前
端的针头组成,针头通过一鲁尔锥头104安装于针筒101前端,针筒101
内缘上设有限位槽105,与鲁尔锥头104上的卡位块106配合定位,为防
止药液自鲁尔锥头104与针筒101之间的缝隙内泄漏,如图1所示,通常
采用套设O型密封胶圈107的方式,保证不会漏液,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CN2782120Y公开的《一种安全自毁式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

如上所述,鲁尔锥头与针筒之间必须套设O型密封圈,因此在两者的
组装过程中,目前只能通过人工先装O型密封圈套装于鲁尔锥头上,而后
再将鲁尔锥头上的卡位块与针筒上的限位槽组装到位。由于以纯手工组装,
组装效率较低,人工成本较高,越来越不能适应批量需求的要求,影响到
一次性注射器全自动装配的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及其制作工艺,通过结构及工艺
的改进,提高组装效率,省时省力,使自动装配成为可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
括针筒、推杆及针头,所述推杆设置于针筒内,推杆前端套设有密封胶塞,
所述针头经一鲁尔锥头安装于针筒前端,所述针筒内壁及所述鲁尔锥头外
缘面上设有两者配合的限位结构,所述针筒内壁、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前
端设有向外突起的密封筋,所述密封筋与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过盈配合,
单边过盈配合值在0.15mm~0.35mm之间,所述针筒采用硬塑料制品,该
硬塑料制品的硬度在100R~135R之间,所述鲁尔锥头采用软塑料制品,该
软塑料制品的硬度在75R~95R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结构为:所述针筒内壁上设有向外突起的
环形或复数个节段状限位筋,对应所述环形或节段状限位筋处的所述鲁尔
锥头上设有与所述环形或节段状限位筋配合的环形限位槽;另一种所述限
位结构为:所述针筒内壁上设有环形限位槽,对应所述环形限位槽的所述
鲁尔锥头外缘壁上设有向外突起的、与环形限位槽配合的环形或节段状限
位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筒采用的硬塑料为聚丙烯或聚碳酸酯,所述
鲁尔锥头采用的软塑料为聚乙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工艺技术方案是:所述针筒与所述鲁
尔锥头组装,两者通过限位结构插接配合,置于45℃~65℃之间的恒温环
境下加热11小时~15小时,取出后静置24小时~48小时,冷却定型,使
针筒与鲁尔锥头之间的单边过盈配合值在0.15mm~0.35mm之间,实现所
述针筒密封筋与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的密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筒与所述鲁尔锥头插接后,置于保温箱或恒
温箱内加热12小时。

在本发明中,针筒与鲁尔锥头选择两种不同硬度的材质构成,两者在
插接后,再通过加热保温12个小时左右,由于针筒采用硬塑料制成,而鲁
尔锥头采用软塑料制成,两者的热变形系数不同,因此在同等的加热温度
下,鲁尔锥头的变形系数高于针筒,鲁尔锥头热胀后与针筒内壁上的密封
筋形成过盈配合(单边过盈值为0.15mm~0.35mm),而后通过冷却定型,
两者形成密封。这样与普通硬卡插接的连接方式相比,过盈值不能达到上
述数据,而过盈量的大小,将影响推拉注射器的手感,过盈量小,推拉力
小,手感轻、阻力低、漏液;反之,过盈量大,推拉力大,手感差,推针
回拉阻力大。使用本发明,可以实现过盈值小且密封的效果,推杆在推拉
时,施加于推杆上的力在5N~15N之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中,针筒与鲁尔锥头采用不同硬度的塑料制品构成,通过
加热后冷却定型,两者过盈配合,且实现密封效果,与以往的结构相比,
省去了O型密封圈等密封件,使组装更为方便,可利用自动化设备直接组
装,无需人工介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适应大批量订单的需要,且更为
卫生;

2.由于针筒与鲁尔锥头在加热状态下的热变形系数不同,鲁尔锥头
更易于变形,热胀后形成与针筒密封筋的过盈配合,而后冷却定型,与普
通方式下的直插组装,可将过盈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同时实现密封效果,
使得医护者在推针时,回拉阻力小,手感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针筒与鲁尔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针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鲁尔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针筒;2、推杆;3、针头;4、密封胶塞5、鲁尔锥头;6、
密封筋;7、环形限位筋;8、环形限位槽;101、针筒;102、推杆;103、
定程活塞;104、鲁尔锥头;105、限位槽;106、卡位块;107、0型密封
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2~5所示,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筒1、推杆
2及针头3,所述推杆2设置于针筒1内,推杆2前端套设有密封胶塞4,
所述针头3经一鲁尔锥头5安装于针筒1前端,所述针筒1内壁及所述鲁
尔锥头5外缘面上设有两者配合的限位结构,所述针筒1内壁、位于所述
限位结构的前端设有向外突起的密封筋6,所述密封筋6与所述鲁尔锥头5
外缘面过盈配合,单边过盈配合值在0.18mm,所述针筒1采用硬塑料制品,
该硬塑料制品的硬度在100R~135R之间,所述鲁尔锥头5采用软塑料制品,
该软塑料制品的硬度在75R~95R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筒1采用聚丙烯制成,所述鲁尔锥头5采用聚
乙烯,所述限位结构如图3、4所示,所述针筒1内壁上设有向外突起的环
形限位筋7,对应所述环形限位筋7处的所述鲁尔锥头5上设有与所述环
形状限位筋7配合的环形限位槽8。

其加工工艺为:所述针筒1与所述鲁尔锥头5组装,两者通过限位结
构插接配合,置于45℃之间的保温箱内,加热12小时,取出后静置30小
时,冷却定型,使针筒1与鲁尔锥头5之间的单边过盈配合值达到0.18
mm左右,实现所述针筒1密封筋6与所述鲁尔锥头5外缘面的密封,在此
过盈量下,医护人员在推针时,施加于推杆上的力在5N~15N之间,处于
最佳推针手感,同时不漏液。

实施例二: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筒、推杆及针头,所述推杆设
置于针筒内,推杆前端套设有密封胶塞,所述针头经一鲁尔锥头安装于针
筒前端,所述针筒内壁及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上设有两者配合的限位结构,
所述针筒内壁、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前端设有向外突起的密封筋,所述密
封筋与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过盈配合,单边过盈配合值在0.25mm,所述针
筒采用硬塑料制品,该硬塑料制品的硬度在100R~135R之间,所述鲁尔锥
头采用软塑料制品,该软塑料制品的硬度在75R~95R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筒采用聚碳酸酯制成,所述鲁尔锥头采用聚乙
烯,所述限位结构为:所述针筒内壁上设有环形限位槽,对应所述环形限
位槽的所述鲁尔锥头外缘壁上设有向外突起的、与环形限位槽配合的节段
状限位筋,两者组装时,插接配合。

其加工工艺为:所述针筒与所述鲁尔锥头组装,两者通过限位结构插
接配合,置于50℃之间的保温箱内,加热14小时,取出后静置24小时,
冷却定型,使针筒与鲁尔锥头之间的单边过盈配合值达到0.25mm左右,实
现所述针筒密封筋与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的密封,在此过盈量下,医护人
员在推针时,施加于推杆上的力在5N~15N之间,处于最佳推针手感。

一次性注射器及其制作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次性注射器及其制作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次性注射器及其制作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次性注射器及其制作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性注射器及其制作工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3648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26 CN 102836482 A *CN102836482A* (21)申请号 201210330479.6 (22)申请日 2012.09.10 A61M 5/178(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市雅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高新 科技园科技路一号 (72)发明人 胡文忠 (54) 发明名称 一次性注射器及其制作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注射器, 包括针筒、 推杆及针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针筒内壁及所述 鲁尔锥头外缘面上设有两者配合的限位。

2、结构, 所 述针筒内壁设有向外突起的密封筋, 所述密封筋 与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过盈配合, 所述针筒为硬 塑料制品, 所述鲁尔锥头为软塑料制品 ; 其工艺 : 所述针筒与鲁尔锥头组装后, 置于 45 65 之间的恒温环境下加热 11h 15h, 取出后静置 24h 48h, 冷却定型, 使针筒与鲁尔锥头之间的 单边过盈配合值在 0.15mm 0.35mm 之间。本发 明通过两种材质的针筒与鲁尔锥头的组装, 两者 通过密封筋与鲁尔锥头外壁加热处理后的过盈配 合, 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 省去了密封圈, 使 自动化生产成为现实, 提高生产效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

3、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1 页 2 1. 一种一次性注射器, 包括针筒、 推杆及针头, 所述推杆设置于针筒内, 推杆前端套 设有密封胶塞,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针头经一鲁尔锥头安装于针筒前端, 所述针筒内壁及所 述鲁尔锥头外缘面上设有两者配合的限位结构, 所述针筒内壁、 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前端 设有向外突起的密封筋, 所述密封筋与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过盈配合, 单边过盈配合值在 0.15mm 0.35mm 之间, 所述针筒采用硬塑料制品, 该硬塑料制品的硬度在 100R 135R 之 。

4、间, 所述鲁尔锥头采用软塑料制品, 该软塑料制品的硬度在 75R 95R 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限位结构为 : 所述针筒内壁 上设有向外突起的环形或复数个节段状限位筋, 对应所述环形或节段状限位筋处的所述鲁 尔锥头上设有与所述环形或节段状限位筋配合的环形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限位结构为 : 所述针筒内壁 上设有环形限位槽, 对应所述环形限位槽的所述鲁尔锥头外缘壁上设有向外突起的、 与环 形限位槽配合的环形或节段状限位筋。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针筒采用的硬塑。

5、料为聚丙 烯或聚碳酸酯, 所述鲁尔锥头采用的软塑料为聚乙烯。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的制作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针筒与所述鲁 尔锥头组装, 两者通过限位结构插接配合, 置于 45 65之间的恒温环境下加热 11 小 时 15 小时, 取出后静置 24 小时 48 小时, 冷却定型, 使针筒与鲁尔锥头之间的单边过盈 配合值在 0.15mm 0.35mm 之间, 实现所述针筒密封筋与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的密封。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的制作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针筒与所述鲁 尔锥头插接后, 置于保温箱或恒温箱内加热 12 小时。 权 利 要 求 书。

6、 CN 102836482 A 2 1/3 页 3 一次性注射器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及其制作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及其制作工 艺。 背景技术 0002 为避免给人类或动物输入或取出介质时发生交叉感染, 一次性注射器作为常规的 医疗器械已在现代医学业广泛使用, 在使用过后即作为医用垃圾处理。 0003 目前, 常用的一次性注射器主要由空心针筒 101、 一安装在空心针筒 101 内的推杆 102、 配装在针筒 101 内的定程活塞 103 及位于推杆 102 前端的针头组成, 针头通过一鲁尔 锥头 104 安装于针筒 101 前端, 针筒 101 内。

7、缘上设有限位槽 105, 与鲁尔锥头 104 上的卡位 块 106 配合定位, 为防止药液自鲁尔锥头 104 与针筒 101 之间的缝隙内泄漏, 如图 1 所示, 通常采用套设 O 型密封胶圈 107 的方式, 保证不会漏液,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CN2782120Y 公开的 一种安全自毁式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 。 0004 如上所述, 鲁尔锥头与针筒之间必须套设 O 型密封圈, 因此在两者的组装过程中, 目前只能通过人工先装 O 型密封圈套装于鲁尔锥头上, 而后再将鲁尔锥头上的卡位块与针 筒上的限位槽组装到位。由于以纯手工组装, 组装效率较低, 人工成本较高, 越来越不能适 应批量需求的要求,。

8、 影响到一次性注射器全自动装配的实现。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及其制作工艺, 通过结构及工艺的改进, 提 高组装效率, 省时省力, 使自动装配成为可能。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一次性注射器, 包括针筒、 推杆 及针头, 所述推杆设置于针筒内, 推杆前端套设有密封胶塞, 所述针头经一鲁尔锥头安装于 针筒前端, 所述针筒内壁及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上设有两者配合的限位结构, 所述针筒内 壁、 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前端设有向外突起的密封筋, 所述密封筋与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 过盈配合, 单边过盈配合值在 0.15mm 0.35mm 之间, 。

9、所述针筒采用硬塑料制品, 该硬塑料 制品的硬度在 100R 135R 之间, 所述鲁尔锥头采用软塑料制品, 该软塑料制品的硬度在 75R 95R 之间。 0007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限位结构为 : 所述针筒内壁上设有向外突起的环形或复数 个节段状限位筋, 对应所述环形或节段状限位筋处的所述鲁尔锥头上设有与所述环形或 节段状限位筋配合的环形限位槽 ; 另一种所述限位结构为 : 所述针筒内壁上设有环形限位 槽, 对应所述环形限位槽的所述鲁尔锥头外缘壁上设有向外突起的、 与环形限位槽配合的 环形或节段状限位筋。 0008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针筒采用的硬塑料为聚丙烯或聚碳酸酯, 所述鲁尔锥头采。

10、 用的软塑料为聚乙烯。 0009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工艺技术方案是 : 所述针筒与所述鲁尔锥头组 说 明 书 CN 102836482 A 3 2/3 页 4 装, 两者通过限位结构插接配合, 置于 45 65之间的恒温环境下加热 11 小时 15 小 时, 取出后静置 24 小时 48 小时, 冷却定型, 使针筒与鲁尔锥头之间的单边过盈配合值在 0.15mm 0.35mm 之间, 实现所述针筒密封筋与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的密封。 0010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针筒与所述鲁尔锥头插接后, 置于保温箱或恒温箱内加热 12 小时。 0011 在本发明中, 针筒与鲁尔锥头选择两种不同硬度。

11、的材质构成, 两者在插接后, 再通 过加热保温 12 个小时左右, 由于针筒采用硬塑料制成, 而鲁尔锥头采用软塑料制成, 两者 的热变形系数不同, 因此在同等的加热温度下, 鲁尔锥头的变形系数高于针筒, 鲁尔锥头热 胀后与针筒内壁上的密封筋形成过盈配合 ( 单边过盈值为 0.15mm 0.35mm), 而后通过冷 却定型, 两者形成密封。这样与普通硬卡插接的连接方式相比, 过盈值不能达到上述数据, 而过盈量的大小, 将影响推拉注射器的手感, 过盈量小, 推拉力小, 手感轻、 阻力低、 漏液 ; 反 之, 过盈量大, 推拉力大, 手感差, 推针回拉阻力大。使用本发明, 可以实现过盈值小且密封 的。

12、效果, 推杆在推拉时, 施加于推杆上的力在 5N 15N 之间。 0012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 0013 1. 本发明中, 针筒与鲁尔锥头采用不同硬度的塑料制品构成, 通过加热后冷却定 型, 两者过盈配合, 且实现密封效果, 与以往的结构相比, 省去了 O 型密封圈等密封件, 使组 装更为方便, 可利用自动化设备直接组装, 无需人工介入,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适应大批量 订单的需要, 且更为卫生 ; 0014 2. 由于针筒与鲁尔锥头在加热状态下的热变形系数不同, 鲁尔锥头更易于变形, 热胀后形成与针筒密封筋的过盈配合, 而后冷却定型, 与普通方式下的。

13、直插组装, 可将过盈 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 同时实现密封效果, 使得医护者在推针时, 回拉阻力小, 手感佳。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针筒与鲁尔锥头的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针筒的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鲁尔锥头的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5 是图 2 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 其中 : 1、 针筒 ; 2、 推杆 ; 3、 针头 ; 4、 密封胶塞 5、 鲁尔锥头 ; 6、 密封筋 ; 7、 环形限位 筋 ; 8、 环形限位槽 ; 101、 针筒 ; 10。

14、2、 推杆 ; 103、 定程活塞 ; 104、 鲁尔锥头 ; 105、 限位槽 ; 106、 卡位块 ; 107、 0 型密封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 0022 实施例一 : 参见图 2 5 所示, 一种一次性注射器, 包括针筒 1、 推杆 2 及针头 3, 所 述推杆 2 设置于针筒 1 内, 推杆 2 前端套设有密封胶塞 4, 所述针头 3 经一鲁尔锥头 5 安装 于针筒 1 前端, 所述针筒 1 内壁及所述鲁尔锥头 5 外缘面上设有两者配合的限位结构, 所述 针筒 1 内壁、 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前端设有向外突起的密封筋 6, 所述密封。

15、筋 6 与所述鲁尔 锥头 5 外缘面过盈配合, 单边过盈配合值在 0.18mm, 所述针筒 1 采用硬塑料制品, 该硬塑料 说 明 书 CN 102836482 A 4 3/3 页 5 制品的硬度在 100R 135R 之间, 所述鲁尔锥头 5 采用软塑料制品, 该软塑料制品的硬度在 75R 95R 之间。 0023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针筒 1 采用聚丙烯制成, 所述鲁尔锥头 5 采用聚乙烯, 所述限 位结构如图 3、 4 所示, 所述针筒 1 内壁上设有向外突起的环形限位筋 7, 对应所述环形限位 筋 7 处的所述鲁尔锥头 5 上设有与所述环形状限位筋 7 配合的环形限位槽 8。 0024。

16、 其加工工艺为 : 所述针筒 1 与所述鲁尔锥头 5 组装, 两者通过限位结构插接配合, 置于45之间的保温箱内, 加热12小时, 取出后静置30小时, 冷却定型, 使针筒1与鲁尔锥 头 5 之间的单边过盈配合值达到 0.18mm 左右, 实现所述针筒 1 密封筋 6 与所述鲁尔锥头 5 外缘面的密封, 在此过盈量下, 医护人员在推针时, 施加于推杆上的力在 5N 15N 之间, 处 于最佳推针手感, 同时不漏液。 0025 实施例二 : 一种一次性注射器, 包括针筒、 推杆及针头, 所述推杆设置于针筒内, 推杆前端套设有密封胶塞, 所述针头经一鲁尔锥头安装于针筒前端, 所述针筒内壁及所述 鲁。

17、尔锥头外缘面上设有两者配合的限位结构, 所述针筒内壁、 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前端设 有向外突起的密封筋, 所述密封筋与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过盈配合, 单边过盈配合值在 0.25mm, 所述针筒采用硬塑料制品, 该硬塑料制品的硬度在 100R 135R 之间, 所述鲁尔锥 头采用软塑料制品, 该软塑料制品的硬度在 75R 95R 之间。 0026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针筒采用聚碳酸酯制成, 所述鲁尔锥头采用聚乙烯, 所述限位 结构为 : 所述针筒内壁上设有环形限位槽, 对应所述环形限位槽的所述鲁尔锥头外缘壁上 设有向外突起的、 与环形限位槽配合的节段状限位筋, 两者组装时, 插接配合。 0027 其。

18、加工工艺为 : 所述针筒与所述鲁尔锥头组装, 两者通过限位结构插接配合, 置于 50之间的保温箱内, 加热14小时, 取出后静置24小时, 冷却定型, 使针筒与鲁尔锥头之间 的单边过盈配合值达到 0.25mm 左右, 实现所述针筒密封筋与所述鲁尔锥头外缘面的密封, 在此过盈量下, 医护人员在推针时, 施加于推杆上的力在 5N 15N 之间, 处于最佳推针手 感。 说 明 书 CN 102836482 A 5 1/4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36482 A 6 2/4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36482 A 7 3/4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36482 A 8 4/4 页 9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36482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