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4847794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85176.X

申请日:

2012.06.07

公开号:

CN102743666A

公开日:

2012.10.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904申请公布日:201210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4申请日:2012060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4; A61K9/16; A61P31/00; A61P29/00

主分类号:

A61K36/904

申请人:

无为县陡沟镇中心卫生院

发明人:

盛书华

地址:

238300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陡沟镇西大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由下列原料制成:炙甘草1-3,黄芪5-6,白薇6-8,紫苏叶2-4,柴胡2-4,凤尾草2-4,升麻5-6,浮小麦5-6,丁香5-6,牡丹皮5-6,穿心莲5-6,龙葵草5-6,荆芥穗5-6,百部5-6,鬼针草8-12,天竺黄4-6,西洋参1-3,钩藤6-8,积雪草5-8,防风4-6,鱼腥草8-10,防风14-16,田基黄10-12,桔梗4-6,糯稻根须4-6。本发明具有治疗感冒发热、止惊化痰、散风退热、解肌透表等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制成:炙甘草1-3,黄芪5-6,白薇6-8,紫苏叶2-4,柴胡2-4,凤尾草2-4,升麻5-6,浮小麦5-6,丁香5-6,牡丹皮5-6,穿心莲5-6,龙葵草5-6,荆芥穗5-6,百部5-6,鬼针草8-12,天竺黄4-6,西洋参1-3,钩藤6-8,积雪草5-8,防风4-6,鱼腥草8-10,防风14-16,田基黄10-12,桔梗4-6,糯稻根须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制成:炙甘草1,黄芪5,白薇7,紫苏叶3,柴胡3,凤尾草3,升麻5,浮小麦5,丁香5,牡丹皮5,穿心莲5,龙葵草5,荆芥穗5,百部5,鬼针草10,天竺黄5,西洋参2,钩藤7,积雪草7,防风5,鱼腥草10,防风15,田基黄10,桔梗5,糯稻根须5。

说明书

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冲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

背景技术

小儿外感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占儿科疾病之首。该病属于现代医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畴。经研究表明,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表现的实际病情并不是单纯属寒热的问题,而是错综复杂的,特别是小儿外感发热的早期症状,大部分具有表寒里热的表现,或兼有夹惊、夹食、夹疾的特点。当前用于“小儿感冒”的处方中,有治疗感冒发热、止惊化痰、散风退热、解肌透表等作用的,亦有治疗感冒发热、咳喘气喘的作用的,但按其药物的功能,并非专门治疗一般常见小儿外感发热症。

一般需要尽量选用副作用较小、能增强抵抗力的中药制剂。发烧期间一般不宜进补品。药店里各种各样的感冒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但是绝大多数为西药,服用后副作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见效好,疗效快,服用方便不需要熬制并且毒副作用小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制成:炙甘草1-3,黄芪5-6,白薇6-8,紫苏叶2-4,柴胡2-4,凤尾草2-4,升麻5-6,浮小麦5-6,丁香5-6,牡丹皮5-6,穿心莲5-6,龙葵草5-6,荆芥穗5-6,百部5-6,鬼针草8-12,天竺黄4-6,西洋参1-3,钩藤6-8,积雪草5-8,防风4-6,鱼腥草8-10,防风14-16,田基黄10-12,桔梗4-6,糯稻根须4-6。

所述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制成:炙甘草1,黄芪5,白薇7,紫苏叶3,柴胡3,凤尾草3,升麻5,浮小麦5,丁香5,牡丹皮5,穿心莲5,龙葵草5,荆芥穗5,百部5,鬼针草10,天竺黄5,西洋参2,钩藤7,积雪草7,防风5,鱼腥草10,防风15,田基黄10,桔梗5,糯稻根须5。     

所述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为冲剂颗粒。

用法与用量:每日2次,每次服用5克左右的生药量,饭后口服即可。一周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个疗程即可痊愈。

有益效果:

1、本发明见效好,疗效快,临床治疗80余例患者,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3%,本发明为冲剂剂型,服用方便不需要熬制并且毒副作用小;

2、本发明具有治疗感冒发热、止惊化痰、散风退热、解肌透表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由下列原料制成:炙甘草1,黄芪5,白薇7,紫苏叶3,柴胡3,凤尾草3,升麻5,浮小麦5,丁香5,牡丹皮5,穿心莲5,龙葵草5,荆芥穗5,百部5,鬼针草10,天竺黄5,西洋参2,钩藤7,积雪草7,防风5,鱼腥草10,防风15,田基黄10,桔梗5,糯稻根须5。     

制备方法为:

(1)、按重量份取各组分破碎、过筛,得中药细粉备用;

(2)、将中药细粉混匀, 加入适量辅料,制成冲剂颗粒即得。

用法与用量:每日2次,每次服用5克的生药量,饭后冲服即可。五天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个疗程即可痊愈。

典型病例

1、钱某,女,2.5岁,发热1天。体温38.3℃。给予本实施例一天后症状消除,体温恢复正常,服用本实施例1个疗程后身体恢复健康。

2、曹某,男,4岁,感冒数日,发热一天38.1℃,服用西药无效,病人全身无力,头痛发烧,给予本实施例一周后感冒症状消除,服用本实施例三个疗程后身体恢复健康。

3、范某,男,4岁,上感,发烧2天38.2℃,服用一天37.8℃,服用两天37.1℃,第三天体温恢复正常,身体恢复健康。

4、华某,男,3岁,支气管炎,发热一天半,温度38.7℃,服用一天38.5℃,服用两天37.5℃,3天后体温正常,不再上升。

5、刘某,男,2.5岁,上感发热2天38.5℃,服用一天38.2℃,服用两天37.6℃,2天后体温正常,不再上升。

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4366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0.24 CN 102743666 A *CN102743666A* (21)申请号 201210185176.X (22)申请日 2012.06.07 A61K 36/904(2006.01) A61K 9/16(2006.01) A61P 31/00(2006.01) A61P 29/00(2006.01) (71)申请人 无为县陡沟镇中心卫生院 地址 238300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陡沟镇西 大街 (72)发明人 盛书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

2、(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 剂, 由下列原料制成 : 炙甘草 1-3, 黄芪 5-6, 白薇 6-8, 紫苏叶 2-4, 柴胡 2-4, 凤尾草 2-4, 升麻 5-6, 浮小麦 5-6, 丁香 5-6, 牡丹皮 5-6, 穿心莲 5-6, 龙 葵草 5-6, 荆芥穗 5-6, 百部 5-6, 鬼针草 8-12, 天 竺黄 4-6, 西洋参 1-3, 钩藤 6-8, 积雪草 5-8, 防风 4-6, 鱼腥草8-10, 防风14-16, 田基黄10-12, 桔梗 4-6, 糯稻根须 4-6。本发明具有治疗感冒发热、 止 惊。

3、化痰、 散风退热、 解肌透表等作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原料制成 : 炙甘草 1-3, 黄芪 5-6, 白薇 6-8, 紫苏叶 2-4, 柴胡 2-4, 凤尾草 2-4, 升麻 5-6, 浮小麦 5-6, 丁香 5-6, 牡丹皮 5-6, 穿心莲5-6, 龙葵草5-6, 荆芥穗5-6, 百部5-6, 鬼针草8-12, 天竺黄4-6, 西洋参1-3, 钩 藤 6-8, 积雪草 5-8, 防。

4、风 4-6, 鱼腥草 8-10, 防风 14-16, 田基黄 10-12, 桔梗 4-6, 糯稻根须 4-6。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原料制成 : 炙 甘草 1, 黄芪 5, 白薇 7, 紫苏叶 3, 柴胡 3, 凤尾草 3, 升麻 5, 浮小麦 5, 丁香 5, 牡丹皮 5, 穿心 莲 5, 龙葵草 5, 荆芥穗 5, 百部 5, 鬼针草 10, 天竺黄 5, 西洋参 2, 钩藤 7, 积雪草 7, 防风 5, 鱼 腥草 10, 防风 15, 田基黄 10, 桔梗 5, 糯稻根须 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43666 A 2。

5、 1/2 页 3 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冲剂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 背景技术 0002 小儿外感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 发病率占儿科疾病之首。该病属于现代 医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畴。经研究表明, 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表现的实际病情并不是单 纯属寒热的问题, 而是错综复杂的, 特别是小儿外感发热的早期症状, 大部分具有表寒里热 的表现, 或兼有夹惊、 夹食、 夹疾的特点。当前用于 “小儿感冒” 的处方中, 有治疗感冒发热、 止惊化痰、 散风退热、 解肌透表等作用的, 亦有治疗感冒发热、 咳喘气喘的作用的, 但按其药 物的功能, 并。

6、非专门治疗一般常见小儿外感发热症。 0003 一般需要尽量选用副作用较小、 能增强抵抗力的中药制剂。发烧期间一般不宜进 补品。药店里各种各样的感冒药五花八门, 令人眼花缭乱, 但是绝大多数为西药, 服用后副 作用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见效好, 疗效快, 服用方便不需要熬制并且毒副作用小的治疗 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原料制成 : 炙甘草 1-3, 黄芪 5-6, 白薇 6-8, 紫苏叶 2-4, 柴胡 2-4, 凤尾草 2-4, 升麻 5-6, 浮小麦 5-6, 丁香 5-6, 牡丹皮 5-。

7、6, 穿 心莲5-6, 龙葵草5-6, 荆芥穗5-6, 百部5-6, 鬼针草8-12, 天竺黄4-6, 西洋参1-3, 钩藤6-8, 积雪草 5-8, 防风 4-6, 鱼腥草 8-10, 防风 14-16, 田基黄 10-12, 桔梗 4-6, 糯稻根须 4-6。 0006 所述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 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原料制成 : 炙甘草 1, 黄芪 5, 白薇 7, 紫苏叶 3, 柴胡 3, 凤尾草 3, 升麻 5, 浮小麦 5, 丁香 5, 牡丹皮 5, 穿心莲 5, 龙葵草 5, 荆芥穗5, 百部5, 鬼针草10, 天竺黄5, 西洋参2, 钩藤7, 积雪草7, 防风5, 鱼腥草1。

8、0, 防风 15, 田基黄 10, 桔梗 5, 糯稻根须 5。 所述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为冲剂颗粒。 0007 用法与用量 : 每日 2 次, 每次服用 5 克左右的生药量, 饭后口服即可。一周为一疗 程, 一般服用 1 个疗程即可痊愈。 0008 有益效果 : 1、 本发明见效好, 疗效快, 临床治疗80余例患者, 有效率达100%, 治愈率达93%, 本发明 为冲剂剂型, 服用方便不需要熬制并且毒副作用小 ; 2、 本发明具有治疗感冒发热、 止惊化痰、 散风退热、 解肌透表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所述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 由下列原料制成 : 炙甘草 1, 黄芪 5, 白。

9、薇 7, 紫苏 说 明 书 CN 102743666 A 3 2/2 页 4 叶 3, 柴胡 3, 凤尾草 3, 升麻 5, 浮小麦 5, 丁香 5, 牡丹皮 5, 穿心莲 5, 龙葵草 5, 荆芥穗 5, 百 部5, 鬼针草10, 天竺黄5, 西洋参2, 钩藤7, 积雪草7, 防风5, 鱼腥草10, 防风15, 田基黄10, 桔梗 5, 糯稻根须 5。 制备方法为 : (1) 、 按重量份取各组分破碎、 过筛, 得中药细粉备用 ; (2) 、 将中药细粉混匀 , 加入适量辅料, 制成冲剂颗粒即得。 0010 用法与用量 : 每日 2 次, 每次服用 5 克的生药量, 饭后冲服即可。五天为一疗。

10、程, 一 般服用 1 个疗程即可痊愈。 0011 典型病例 1、 钱某, 女, 2.5 岁, 发热 1 天。体温 38.3。给予本实施例一天后症状消除, 体温恢复 正常, 服用本实施例 1 个疗程后身体恢复健康。 0012 2、 曹某, 男, 4 岁, 感冒数日, 发热一天 38.1, 服用西药无效, 病人全身无力, 头痛 发烧, 给予本实施例一周后感冒症状消除, 服用本实施例三个疗程后身体恢复健康。 0013 3、 范某, 男, 4 岁, 上感, 发烧 2 天 38.2, 服用一天 37.8, 服用两天 37.1, 第三 天体温恢复正常, 身体恢复健康。 0014 4、 华某, 男, 3 岁, 支气管炎, 发热一天半, 温度 38.7, 服用一天 38.5, 服用两天 37.5, 3 天后体温正常, 不再上升。 0015 5、 刘某, 男, 2.5岁, 上感发热2天38.5, 服用一天38.2, 服用两天37.6, 2天 后体温正常, 不再上升。 说 明 书 CN 102743666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