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碎玻璃生产高档白料瓶的配方 (一)、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玻璃。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废旧碎玻璃生产的白色玻璃制品。
(二)、背景技术
利用废旧碎玻璃生产玻璃制品不仅可以降低玻璃制品的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但是由于废旧碎玻璃的颜色比较复杂,大多数废旧碎玻璃带有绿色、黄色等颜色。如果不将这些颜色消除,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可以说不将废旧碎玻璃中的颜色消除,就不能生产出合格的用于酒类、饮料类等包装的包装瓶。
目前在生产实践中所用的废旧碎玻璃脱色方法主要是化学脱色法。即向废旧碎玻璃中添加大量的碳酸钠等化学制剂。不仅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另外单纯利用废旧碎玻璃生产的玻璃制品的脆性较高,强度低。所以在已有的用废旧碎玻璃生产玻璃制品的配方中,废旧碎玻璃的含量都在70%以下。这也是导致产品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碎玻璃的利用率高、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无环境污染的杂色碎玻璃生产高档白料瓶的配方。
本发明的目地是这样实现的:在每1000Kg碎玻璃中添加有碳酸钠8.4-10Kg、硝酸钠9-15Kg、萤石3-5Kg、硼砂5-7Kg、硫酸钠1.5-2.5Kg、亚硒酸锌0.09-0.13Kg、氧化钴0.0013-0.003Kg。
本发明是一种以物理方法为主、化学方法为辅用杂色碎玻璃生产高档白料瓶的配方。利用化学脱色剂的氧化作用,使玻璃被有机物沾染的黄色消除,并且使对玻璃着色能力极强的二价铁离子转化成着色能力极弱的三价铁离子,以便使物理脱色剂进一步使颜色中和接近无色,增加玻璃的透光度。本发明中的亚硒酸锌在玻璃中会产生紫色,这种紫色与废旧碎玻璃的绿色中和;而氧化钴在玻璃中会产生蓝色,这种蓝色与废旧碎玻璃的黄色中和,从而使玻璃达到无色透明。
本发明中添加了萤石、硼砂等成分,可以改善玻璃的脆性,提高玻璃的强度,使废旧碎玻璃的含量在97%以上的情况下,能够生产出可以广泛应用于酒类、饮料类等食品包装,机械强度、应力、硬度、密度、化学稳定性等各种理化性能达到国家轻工业标准要求的白色瓶。当然本发明的配方也可以生产其它的玻璃制品。
本发明以物理脱色为主,化学原料的消耗量极低,而且其中的废旧碎玻璃的含量可达到97%以上,所以使玻璃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降低幅度可达到30%以上。同时本发明不会产生二次环境污染。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将碳酸钠8.4-10Kg、硝酸钠9-15Kg、萤石3-5Kg、硼砂5-7Kg、硫酸钠1.5-2.5Kg、亚硒酸锌0.09-0.13Kg、氧化钴0.0013-0.003Kg,添加到1000Kg碎玻璃中按照玻璃瓶的加工工艺制成玻璃瓶。
将碳酸钠8.4-9Kg、硝酸钠12-15Kg、萤石3-4Kg、硼砂5-6Kg、硫酸钠1.5-2.0Kg、亚硒酸锌0.09-0.10Kg、氧化钴0.0013-0.002Kg,添加到1000Kg碎玻璃中按照玻璃瓶的加工工艺制成玻璃瓶。
将碳酸钠8.4Kg、硝酸钠12Kg、萤石3Kg、硼砂5Kg、硫酸钠1.5Kg、亚硒酸锌90g、氧化钴1.3g,添加到1000Kg碎玻璃中按照玻璃瓶的加工工艺制成玻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