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4777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7 CN 103047773 A *CN103047773A* (21)申请号 201210566236.2 (22)申请日 2012.12.21 F24J 2/05(2006.01) F24J 2/20(2006.01) F24J 2/46(2006.01) (71)申请人 浙江高得乐新能源有限公司 地址 314301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澉浦镇六 里集镇 (72)发明人 顾雪章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54) 发明名称 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包括外 壳。
2、、 设在外壳上的透光面板、 设在外壳内位于透光 面板下方的集热板、 设在集热板上的集热管, 所述 透光面板与集热板之间设有若干并列的支撑装 置, 所述外壳上设有将透光面板与集热板之间的 空腔抽真空的抽真空口。 能够有效地减少散热, 提 高加热效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包括外壳 (1) 、 设在外壳 (1) 上的透光面板 (2) 、 设在外壳 (1) 内位于透光面板 (2) 下方的集热板。
3、 (3) 、 设在集热板 (3) 上的集热管 (4)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透光面板 (2) 与集热板 (3) 之间设有若干并列的支撑装置, 所述外壳 (1) 上设有将透光 面板 (2) 与集热板 (3) 之间的空腔抽真空的抽真空口 (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外壳 (1) 内位于集 热板 (3) 的下侧设有隔热发泡层 (6)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外壳 (1) 的四边设 有卡接透光面板 (2) 的封边 (7)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透光面板。
4、 (2) 的四 边设有卡接在封边 (7) 内的密封圈 (8) 。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支撑装置由中央 相互转接的两根支撑杆 (9) 、 连接在两根支撑杆 (9) 之间的至少一根支撑弹簧 (10) 、 设在两 根支撑杆 (9) 端部的四块支撑板 (11) 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支撑弹簧 (10) 采 用两根, 对称设在两根支撑杆 (9) 的两侧。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两根支撑弹簧 (10) 对称设在两根支撑杆 (9) 的左右两侧。。
5、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支撑装置由上下 对称的 U 形上支架 (12) 和 U 形下支架 (13) 、 设在 U 形下支架 (13) 上并穿接在 U 形上支架 (12) 上的至少一根穿接轴 (14) 、 套在U形上支架 (12) 和U形下支架 (13) 之间的穿接轴 (14) 上的回复弹簧 (15) 、 设在 U 形上支架 (12) 和 U 形下支架 (13) 端部的四块托板 (16) 组成。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穿接轴 (14) 的上 端位于 U 形上支架 (12) 内设有挡接板 (17。
6、) 。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穿接轴 (14) 采用 两根, 对称设置在 U 形上支架 (12) 和 U 形下支架 (13) 的两侧。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47773 A 2 1/3 页 3 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领域, 具体涉及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 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 能的一种光热转换利用,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热水器的部件, 主要用于对水的加热。 现有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主要通过集热板吸收太阳的能量, 然后传递给水管。
7、, 对水管中的 水进行加热, 但是大量吸收的热能通过透光面板以及外壳重新散失, 使得加热的效率不高, 为了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可以将透光面板和集热板之间的空间进行抽真空, 避免热能通过 透光面板散失, 但是抽真空容易导致透光面板和集热板弯曲并且相互靠近, 一旦透光面板 的强度不够就会使得透光面板压住集热板上的集热管, 从而损坏集热管, 因此现有的生产 厂家虽然有类似的想法, 但是不敢尝试并应用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中, 导致现有的平板太 阳能集热器的散热比较大, 加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能够有效地减少散 热, 提高加热效率。 000。
8、4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 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包括 外壳、 设在外壳上的透光面板、 设在外壳内位于透光面板下方的集热板、 设在集热板上的集 热管, 所述透光面板与集热板之间设有若干并列的支撑装置, 所述外壳上设有将透光面板 与集热板之间的空腔抽真空的抽真空口。 0005 作为优选, 所述外壳内位于集热板的下侧设有隔热发泡层。有效地避免了集热板 上的热量从外壳散失, 提高了加热效率。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外壳的四边设有卡接透光面板的封边。通过封边连接外壳与透光 面板, 结构简单, 卡接牢靠。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透光面板的四边设有卡接在封边内的密封圈。
9、。有效地保证了外壳 与透光面板之间的密封性, 保证了抽真空口对透光面板与集热板之间的空腔进行抽真空。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支撑装置由中央相互转接的两根支撑杆、 连接在两根支撑杆之间 的至少一根支撑弹簧、 设在两根支撑杆端部的四块支撑板组成。结构简单, 制造成本低, 支 撑板有效地避免了透光面板跟集热板的损伤。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支撑弹簧采用两根, 对称设在两根支撑杆的两侧。 保证了两侧的支 撑力相同, 支撑牢靠。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两根支撑弹簧对称设在两根支撑杆的左右两侧。两根支撑杆交叉 形成的上下两个叉口可以置于集热管的上方, 对集热管起到保护作用。 0011 作为优选。
10、, 所述支撑装置由上下对称的 U 形上支架和 U 形下支架、 设在 U 形下支架 上并穿接在 U 形上支架上的至少一根穿接轴、 套在 U 形上支架和 U 形下支架之间的穿接轴 说 明 书 CN 103047773 A 3 2/3 页 4 上的回复弹簧、 设在 U 形上支架和 U 形下支架端部的四块托板组成。结构稳定牢靠, 支撑效 果好, U 形开口处可以置于集热管的上方, 对集热管起到保护作用。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穿接轴的上端位于 U 形上支架内设有挡接板。避免了穿接轴弹出 散架, 保证了安装的便利。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穿接轴采用两根, 对称设置在 U 形上支架和 U 形下支架。
11、的两侧。保 证了两侧支撑的力度相同, 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 0014 有益效果 : 0015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通过支撑装置有效地支撑 透光面板与集热板, 通过抽真空口对透光面板与集热板之间的空腔抽真空, 并在外壳与集 热板之间设置隔热发泡层, 有效地减少了散热, 提高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3 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4 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实施例一 : 0021 如。
12、图1和图2所示, 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包括外壳1、 设在外壳1上的透光面板 2、 设在外壳 1 内位于透光面板 2 下方的集热板 3、 设在集热板 3 上的集热管 4, 所述透光面 板 2 与集热板 3 之间设有若干并列的支撑装置, 所述外壳 1 上设有将透光面板 2 与集热板 3 之间的空腔抽真空的抽真空口 5。所述外壳 1 内位于集热板 3 的下侧设有隔热发泡层 6。 所述外壳 1 的四边设有卡接透光面板 2 的封边 7。所述透光面板 2 的四边设有卡接在封边 7 内的密封圈 8。所述支撑装置由中央相互转接的两根支撑杆 9、 连接在两根支撑杆 9 之间 的至少一根支撑弹簧 10、 设在。
13、两根支撑杆 9 端部的四块支撑板 11 组成。所述支撑弹簧 10 采用两根, 对称设在两根支撑杆 9 的两侧。所述两根支撑弹簧 10 对称设在两根支撑杆 9 的 左右两侧。支撑杆 9 与支撑板 11 均采用透明塑胶材质, 避免了对集热管 4 的遮挡。 0022 实际装配时, 在外壳 1 内位于集热板 3 的下方充入发泡材料形成隔热发泡层 6, 然 后将两根支撑杆9交叉形成的下叉口置于集热管4的上方, 并依此并列设置, 放上透光面板 2, 透光面板 2 四边套上密封圈 8, 用封边 7 卡接, 支撑装置有效地支撑了透光面板 2 与集热 板3, 最后利用抽真空口5对透光面板2与集热板3之间的空腔抽。
14、真空, 有效地减少了散热, 提高加热效率。 0023 实施例二 : 0024 如图3和图4所示,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所述支撑装置 由上下对称的 U 形上支架 12 和 U 形下支架 13、 设在 U 形下支架 13 上并穿接在 U 形上支架 12 上的至少一根穿接轴 14、 套在 U 形上支架 12 和 U 形下支架 13 之间的穿接轴 14 上的回 复弹簧 15、 设在 U 形上支架 12 和 U 形下支架 13 端部的四块托板 16 组成。所述穿接轴 14 的上端位于 U 形上支架 12 内设有挡接板 17。所述穿接轴 14 采用两根, 对称设置在 U 形上 说 。
15、明 书 CN 103047773 A 4 3/3 页 5 支架 12 和 U 形下支架 13 的两侧。U 形上支架 12、 U 形下支架 13、 穿接轴 14、 托板 16 均采 用透明塑胶材质, 避免了对集热管 4 的遮挡。 0025 实际装配时, 步骤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将 U 形下支架 13 的 U 形开口置 于集热管 4 的上方即可。 0026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047773 A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47773 A 6 2/2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47773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