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瓶子或容器的非再填充和防假冒闭塞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82314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816830.0

申请日:

1999.06.07

公开号:

CN1361741A

公开日:

2002.07.3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5D49/06; B65D49/10; B65D41/34

主分类号:

B65D49/06; B65D49/10; B65D41/34

申请人:

都梅克斯塑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克拉斯·尼尔斯托夫特; 加里·V·蒙哥马利; 查尔斯·E·卢克; 吉勒莫·H·斯特塔; 埃斯特班·卡塔拉

地址:

墨西哥墨西哥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孙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容纳液体的瓶子的非再填充型闭塞装置,包括盖、防盗显示装置、具有螺纹的倒出嘴(C)、中间环形件(D)、两个阀门(E、G)、玻璃球(F)和圆柱形保持套筒(H)。所述封闭件具有在其下方外边缘的防盗显示环(9),所述防盗显示环具有一系列具有角度的齿(2A)。由防盗显示环上的具有角度的齿与相对置方向上的倒出嘴上的一系列具有角度的齿配合,从而防止防盗显示环转动,并且设有一系列水平的辐片,即,能够连接防盗显示环和盖子的桥接件(20)。非再填充装置具有保持套筒(4),其借助卡扣配合、粘合剂或超声波焊接连接到倒出嘴。还有,具有螺纹的盖子包括开启阻挡结构(15、37),其防止防盗显示环上的齿与具有螺纹的容器颈部基座上的齿相互错位,并且,当盖子停止时,为容器提供密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容器的非再填充单向闭塞装置,其包括: 安装在容器颈部内的中间环形件(D); 具有螺纹的倒出嘴(C),其环绕并且固定在所述中间环形件的上部; 单向阀门(E、F、G)保持在中间环形件和倒出嘴内,并且可以沿着 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单向阀门中具有互锁的上阀门元件(E)和下阀门元 件(G); 保持套筒(H),其包绕所述容器,并且将中间环形件和倒出嘴固定 在安装位置; 封闭件(A、B)螺纹固定在所述倒出嘴上;     所述倒出嘴和封闭件具有开启阻挡装置,以便使防盗显示带和所述 到倒出嘴上的配合齿正确定位。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说开启阻挡装置 包括螺纹阻挡件(15),所述螺纹阻挡件(15)沿着所述封闭件的内部 顶壁成型,并且具有在所述倒出嘴的上部边缘成型的阻挡元件(37)。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倒出嘴具有向 外延伸的倒出唇部(38),所述位于倒出嘴上的阻挡元件包括沿竖直方 向设置的阻挡件(37),其位于螺纹上方,在倒出唇部上间隔180°。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说在封闭件上的 螺纹阻挡件还包括第一和第二接触阻挡方形面(15),其相互间隔180°, 沿着侧壁(7)和封闭件的顶壁(17)相互连接部分成型。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阀门(E)还 包括多个向下延伸的指状物(71),所述下阀门(G)还包括多个向上延 伸的指状物(75),所述指状物(75)与上阀门(E)的指状物(71)互 锁。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保持在上阀 门和下阀门的指状物中的圆形重物(F)。
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向下延伸的 刻槽杆件(10),其从封闭件向下延伸进入倒出嘴。
8: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杆件(10)延 伸进入刻槽的接收器(64),所述接收器(64)在上阀门元件上成型。
9: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间环形件还 包括内环形唇部(49),所说内环形唇部(49)在所述中间环形件内部 向上延伸,所述内环形唇部(49)作为用于上阀门元件的阀门座。
10: 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间环形件还 包括第一下阀门座(49)和第二下阀门座(59),所述第一下阀门座(49) 和第二下阀门座(59)接触位于上阀门的第一阀门座(69)和下阀门的 第二阀门座(83)。
11: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倒出嘴还包括 圆形水平顶壁(40),从顶壁(40)向下悬垂的环形壁(42),通过多 个辐条(33)使所述顶壁与倒出嘴的侧壁相连接。
12: 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间环形件 还包括上圆柱形侧壁(46),环形基座部分(51),从基座部分(51) 向下延伸的下垂的环形壁(54)。
13: 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圆柱形侧 壁具有位于其内壁的第一组竖直的肋条(43),在下垂的环形壁的内壁 上还设有第二组竖直肋条(55),其中第一组肋条(43)沿横向保持上 阀门元件,所述第二组肋条沿横向保持下阀门元件。
14: 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阀门元件 具有向上延伸的圆柱体(66),所述圆柱体(66)保持在所述倒出嘴的 下垂的环形壁(42)内。
15: 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垂的环形 壁(54)具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凸缘(56),以便接触容器(I)的内 侧壁。
1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封闭件还包括 内盖(B)和外盖(A),所述内盖(B)可弯曲地保持在外盖(A)内。
17: 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盖(B)具 有顶壁和下垂的环形侧壁(6),还包括防盗显示带(9),所述防盗显 示带易破碎地固定在侧壁的下端,所述防盗显示带和所述倒出嘴分别具 有相互配合的棘齿(21、24),因此,当从倒出嘴上旋开封闭件时,从 封闭件上拆除防盗显示带。
18: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阀门具有向 下延伸的竖直表面(60),其延伸穿过位于中间环形件底部的孔(73), 所述上阀门和下阀门可以在中间环形件和倒出嘴内部沿竖直方向运动。
19: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倒出嘴具有位 于中央的孔(41),其设置在顶壁(40)内,上阀门元件具有向上延伸 的杆件(66),当容器位于颠倒位置时,杆件(66)延伸穿过所述的孔。
20: 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间环形件 具有向上延伸的环形阀座(49),所述环形阀座(49)接触上阀门元件, 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肋条(43,44),其限制上阀门和下阀门沿横 向方向的位移。
21: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间环形件(D) 具有下垂的环形壁(145),所述环形壁(145)延伸进入容器的颈部, 环形基座(141)由环形壁(145)向内延伸,在所述环形基座还具有从 该基座(141)延伸的向下悬垂的环形壁(146),所述基座(141)具有 环绕设置的、向上延伸的环形凸缘(142)。
22: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阀门元件 (143)具有向外延伸的带(144),所述带(144)直接朝向位于中间环 形件下方的、下垂的环形壁(146)。
23: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在环形凸缘(152) 和下垂的环形壁之间还具有内密封折片(153)。
2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倒出嘴具有可 变形的环形唇部(182),所述环形唇部(182)从位于螺纹上方的最上 面的表面向上延伸。
2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保持套筒具有 包含在其中的热敏感油墨。
2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封闭件具有圆 形顶壁和下垂的侧壁,所述侧壁具有在内侧的至少一个三角形棘齿 (206),所述倒出嘴还具有位于螺纹下方的平坦环形表面,所述平坦环 形表面具有配合的棘齿(203),以便与封闭件上的棘齿相互配合。
27: 按照权利要求26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封闭件还包 括防盗显示带(207),所述防盗显示带(207)位于下垂的侧壁下方, 向下悬垂。
28: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封闭件还包括 位于封闭件和容器之间的密封结构。
29: 按照权利要求28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结构包 括塞子密封件,所述塞子密封件从封闭件的内壁向下悬垂,并且压靠容 器的颈部。
30: 按照权利要求28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结构包 括在所述封闭件上向内延伸的珠缘以接触容器颈部最上方的环形边缘。
31: 按照权利要求28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结构包 括向外延伸的珠缘,所述珠缘位于容器颈部最上方的环形边缘,所述珠 缘接触封闭件的下垂的环形壁。
3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开启阻挡装置包括 凸块(214),所述凸块(214)设置在容器颈部的下边缘上,配合凸块 (215)从封闭件的环形下边缘向下悬垂。
3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开启阻挡装置包括 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矩形凸块(216),所述矩形凸块(216)设置在所述 封闭件内壁的下边缘,还包括配合凸块(217),所述配合凸块(217) 位于容器颈部的底部。
3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开启阻挡装置包括 螺纹(221)的钝端部,其位于封闭件内壁的最下端部分,还包括配合的 螺纹阻挡件(220),其位于容器颈部的底部。
3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封闭件还包括 具有下垂的防盗显示带的内盖(231),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环形珠缘 (233),还具有外盖(230),所述外盖(230)配合在内盖上,并且在 外盖上具有至少一个环形珠缘(236)。
36: 一种组装用于容器的封闭件的方法,所述封闭件具有内盖和外 盖,所述内盖具有防盗显示带,所说防盗显示带从内盖的下环形边缘向 下悬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内盖安置在容器上; 将内盖完全设置在容器上之后,使外盖卡扣配合在内盖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具有至少一个形成在一下垂环形壁上的向外 延伸的保持珠缘;所述外盖内部具有至少一个向内延伸的保持珠缘,所 述保持珠缘位于下垂的环形壁上,以便在外盖扣接在内盖上之后,外盖 上的至少一个珠缘位于内盖上的至少一个珠缘的下方,因此使外盖保持 定位。
37: 一种用于容器的非再填充单向闭塞装置,其包括: 安装在容器颈部中的中间环形件; 具有螺纹的倒出嘴环绕并且固定到中间环形件的上部; 单向阀门(162)坐落在倒出嘴内,可以沿竖直方向移动; 保持套筒固定在容器上,其使得中间环形件和倒出嘴保持定位; 封闭件通过螺纹保持在倒出嘴上; 所述中间环形件具有向上延伸的环形壁(164a),其位于倒出嘴内, 而且单向阀门(162)包括由扁平的、具有柔性的环形表面(163a)环绕 的环形表面,所述扁平的环形表面接触中间环形件的向上延伸的环形壁。
38: 按照权利要求37所述的闭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封闭件还包 括向下延伸的杆件(161),所述阀门具有用于接收杆件的接收器,当封 闭件通过螺纹拧在容器上时,所述杆件在阀门上施加向下的压力。

说明书


用于瓶子或容器的非再填充和防假冒闭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纳液体,例如含酒精饮料的瓶子或容器的非再填充封闭件,其需要防止假冒类型的封闭件,以及非再填充的结构,这种结构允许从瓶子的内部倒出液体,但是不能向瓶子内装入液体。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市场中,具有多种非再填充和防止假冒闭塞装置,或者将上述两个特征结合在一起的样品,其中存在某些缺陷,它们不能够向消费者保证实现其目的,即,瓶子不被再填充,或者原始液体不掺假。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瓶子的非再填充封闭件,其符合这些要求,具有防假冒的螺纹顶盖,其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再填充,而且闭塞装置在不破坏其结构,或者在没有给出防盗指示的条件下,不能将闭塞装置从瓶子的颈部拆除。

    本发明地目的通过非再填充封闭件的结构来实现,其保证,一旦插入瓶子口或颈部内,在不拆除位于螺纹顶盖上的下防盗显示环的条件下,不能够拆除本发明的封闭件,上述防盗显示环被分为两部分,因此能够证实,顶盖在此之前已经被旋开,并且被盗。瓶子颈部外侧的保持套筒具有不同的颜色,其能够使缺少防盗显示环更加明显。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保证形成气密封结构,一个两部件顶盖利用两个同心的环形件、和在顶壁内表面中央部分中向下延伸的杆件的结构构成双重密封结构。

    结合了上阀门、下阀门、玻璃球、中间环形件(washer)或者垫圈和倒出嘴的设计结构,这对于构成有效的非再填充闭塞装置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

    最后,为了保证在不破坏封闭件的条件下,不能从瓶子上拆除闭塞装置,在保持套筒的内部具有水平固定结构,其位于瓶子颈部的带或者圆形腔体的下方。为了避免取出保持套筒,可以采用塑料树脂模制保持套筒,其具有高于100℃的软化温度。此外,由于为防止拆除保持套筒,提供了附加措施,可以将专门的对温度敏感的化学物品涂敷在固定管上。因此,如果为了试图拆除闭塞装置,将固定管放置在加热环境条件下,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上述化学物品活化,给出可以看到的指示标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纳液体的容器的、特殊结构的、防止假冒并且非再填充类型的闭塞装置。

    通过下面的结构可以获得非再填充的特征,这种结构包括垫圈/中间环形件、下阀门和上阀门、位于两个阀门之间的玻璃球、倒出嘴和保持套筒。这种结构允许液体朝向一个方向流动,但是禁止液体朝向相反的方向流动。当通过颠倒容器倒出液体时,阀门从阀座位置分开,并且试图向瓶子内再填充液体时,由于阀门坐落在带有衬垫的阀座上,堵塞进入瓶子内部的入口。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非再填充结构,其包括处于中间环形件下部的下阀门,位于下阀门内部的玻璃球,与下阀门相互配合并保持玻璃球位于上阀门和下阀门之间的一个被保持位置的上阀门。这两个阀门的结合能够非常有效地防止液体进入瓶子内,而当瓶子倾斜以便倒出内装物,阀门和玻璃球产生位移时,允许液体流出。当沿着竖直方向的位置,由于玻璃球施加在下阀门上的重力,使得下阀门坐落在中间环形件的环形阀座上。在中间环形件的下部上的一系列小的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分段或肋条保持下阀门位于中央位置,并且禁止其沿竖直轴线的位移。因此,为了从瓶子中倒出液体,液体冲击下阀门的下表面上的中央腔体,使得下阀门产生位移,由此下阀门产生位移,并且,使得上阀门离开其所在位置,允许液体流过。

    非再填充结构具有上阀门,其位于中间环形件的上部,其作用是通过阀座阻塞进入瓶子内部的入口。当颠倒容器倒出液体时,由于玻璃球撞击上阀门内部的下表面,上阀门与中间环形件分开。

    在上阀门的下表面下方有一系列下垂的齿,其与另一组位于下阀门上的向上延伸的齿相互配合,其目的是,如果上阀门产生转动,则下阀门随之转动。这个道理是由于螺纹盖旋开时,将影响上阀门、下阀门和中间环形件及上下阀门的阀座相互之间的接触,阀门可以转动。阀座之间的粘连将阻止阀门之间产生位移,特别是当液体包含糖,或者某些其他材料时,这些材料趋于粘结于阀座表面。

    非再填充闭塞装置具有两个闭锁表面,以便当封闭件在容器上通过螺纹安装定位时,避免液体向外流动。其中一个闭锁表面通过一个或多个下垂的同心的环形件构成,其进入倒出嘴的上部腔体,以便堵塞出口。另一个闭锁表面由封闭件的内盖的顶壁内表面的中心杆件构成。通过螺旋闭塞装置进入安装位置,使杆件通过中央腔体进入倒出嘴内,杆件的下部末端成十字件结构,其进入上阀门的锥形腔体内。杆件推动上阀门靠紧中间环形件和阀座,因此堵塞液体通过中间环形件的出口流出。这个杆件的另一个目的是,当封闭件旋开时,使得阀门转动,这是由于十字件进入上阀门的锥形腔体,使得阀门随着螺纹盖转动。

    螺纹盖或者封闭件具有位于其外侧下垂壁下方的防盗显示带或环形件,其具有一系列向内延伸的具有角度的齿,这些齿的作用是允许在不破坏顶盖的条件下,安装顶盖,与此同时,当顶盖拧走后,禁止环形件转动。这是由于设置的齿与位于中间环形件下方外侧表面上一系列带有角度的齿相靠接触。所述环形件借助一系列水平部分或者桥接件连接到闭塞装置体上,所述桥接件可破坏环形件与外盖体的整体性,当外盖旋开,环形件不转动时,环形件被拆除。此防盗显示环可以设有两个垂直切口,其相距180°,当环形件从闭塞装置体上分离时,所述环形件被破坏,并且分为两部分。

    在外盖的顶部是具有螺纹的封闭件的外部,其借助外盖内侧的水平肋条固定内盖的位置。这些肋条与内盖的外侧上的水平肋条互锁。内盖的设计结构具有圆形、带有槽的表面,其与外盖内表面上的带有槽的表面相互配合。

    由于要求封闭件或顶部相对于倒出嘴总是拧到正确位置,所以在倒出嘴的上表面设置相距180°的两个凸出物,其与位于顶部内表面上方的两个类似刻痕相配合。其结果是凸出物使得防盗显示环的齿处于正确位置,以便当顶部第一次被拧入时,其位于倒出嘴的齿之间,从而第一次拧开螺纹配合封闭件顶部时,引起连接防盗显示环与顶部体的水平部分或桥接件断裂。

    保持套筒构成闭塞装置的下方的外圆柱部分,借助卡扣、粘接或通过超声波焊接将保持套筒安装在倒出嘴的下部。

    在保持套筒的内圆柱形表面具有一系列有角度的水平肋条或固定物,其允许套筒在瓶颈部滑动,并定位于瓶颈部向外延伸的圆形带的下方,因此当有人试图从瓶子上取下套筒时,可以避免其取下或移动套筒。在套筒的内圆柱形表面上还设有一系列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肋条,这些肋条位于瓶子颈部上的切槽或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凹槽中,它们相互接触配合,防止套筒转动。

    附图的简要描述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对各部件的说明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新颖性。

    图1是本发明的非再填充和被保护的闭塞装置的具有局部剖视的侧视图,其中所有部件安装在瓶子或容器的颈部。

    图2a是图1所示封闭外盖的仰视图。

    图2b是图1所示封闭外盖的具有局部剖视的侧视图。

    图3a是图1所示螺纹内盖的仰视图。

    图3b是图1所示螺纹内盖的具有局部剖视的侧视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倒出嘴的具有局部剖视的侧视图。

    图4b是图4所示倒出嘴的俯视图。

    图5a是本发明的中间环形件的具有局部剖视的侧视图。

    图5b是本发明的中间环形件的俯视图。

    图6a是本发明的上阀门的具有局部剖视的侧视图。

    图6b是本发明的上阀门的俯视图。

    图7a是本发明的下阀门的具有局部剖视的侧视图。

    图7b是本发明的下阀门的俯视图。

    图8a是本发明的保持套筒罩的俯视图。

    图8b是本发明的保持套筒罩的具有局部剖视的侧视图。

    图9a是本发明的瓶子颈部的具有局部剖视的侧视图。

    图9b是本发明的瓶子颈部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侧剖视图,其具有单向阀门结构,这种结构具有用于下阀门的中央支撑柱。

    图11是本发明中上阀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剖视图,其中上阀门具有用于观察确认的向上延伸的阀杆。

    图12是本发明中下阀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图13a和13b分别是本发明中下阀门座的另外的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中螺纹内盖和上阀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图15是用于本发明的内密封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中倒出嘴和内盖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中防盗显示的外包裹件的外侧视图。

    图18是本发明中结合用于非再填充封闭件的开启-阻挡(ON-STOP)特征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9a~19g是本发明中与开启-阻挡特征相结合的密封特征的另外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0是与本发明的非再填充封闭件相结合的、用于具有防盗显示环的内盖的外盖上的卡扣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可以看到本发明中各部件的安装位置:封闭外盖“A”;内盖“B”;倒出嘴“C”;垫圈或中间环形件“D”;上阀门“E”;玻璃球“F”;下阀门“G”;保持套筒“H”;瓶子或容器的颈部“I”。

    在图2b中,可以看到封闭盖“A”,所述封闭盖“A”具有竖直壁1,在该竖直壁1的外表面有一系列凹槽或凸棱3,以便用手抓握或转动封闭外盖“A”。在竖直壁1的内侧上部2设有一系列沿竖直方向排列的凸棱,以便与螺纹封闭内盖“B”上的竖直凸棱14相互啮合,所述竖直凸棱14位于竖直壁6的外侧上部,如图3b所示,其目的是在封闭外盖“A”和螺纹内盖“B”之间产生配合转动。

    在封闭外盖“A”的竖直壁1的内侧中部设有一系列水平珠缘或肋条4,其与螺纹封闭内盖“B”的竖直壁6上相类似的槽7配合,其目的是保持封闭外盖“A”与螺纹封闭内盖“B”之间形成密闭。封闭外盖“A”具有水平设置的圆柱形表面18,当圆柱形表面18与螺纹封闭内盖“B”的水平圆柱形表面23接触时,所述圆柱形表面18正好使螺纹封闭内盖“B”定位。

    当封闭外盖“A”安装在所述封闭内盖“B”上时,封闭外盖“A”的下垂的竖直壁1的端部水平环形部分5与螺纹封闭内盖“B”的防盗显示环9的上部接触配合。螺纹封闭内盖“B”的竖直壁6的末端上部呈角度16,以便于安装在封闭外盖“A”中。

    螺纹内盖“B”具有竖直壁6,其内表面具有至少一条螺纹8,所述螺纹8使得螺纹内盖“B”与图4a中所示的倒出嘴“C”上的螺纹31形成螺纹配合。

    在螺纹内盖“B”的下部设有防盗显示环9,所述防盗显示环9通过多个辐片19连接到螺纹内盖“B”的盖体上,如图3a所示。辐片19通过一系列小桥接件20连接竖直壁6,当内盖“B”第一次从倒出嘴“C”上旋开时,小桥接件20被破坏。借助一系列位于防盗显示环9内壁上的具有角度的齿21,增加的壁厚22与一系列位于相互对置方向的倒出嘴“C”上的具有角度的齿24接触配合,完成上述操作。当螺纹内盖“B”旋开时,这些齿的角度可以防止防盗显示环9转动。在逆时针方向防盗显示环9的不转动性导致小桥接件20破坏,使防盗显示环9与竖直壁6分开,并且可以分为两部分或多个部分。

    由于需要正确地设置螺纹内盖“B”的具有角度的齿21相对于倒出嘴“C”的具有角度的齿24的位置,在螺纹内盖“B”的内侧上部设置螺纹,或阻挡物15,当螺纹内盖“B”位于倒出嘴“C”上时,由阻挡物15限制螺纹内盖“B”转动。利用螺纹阻挡物15与倒出嘴上的具有角度的阻挡元件37之间的联系,构成开启-阻挡结构,并且当封闭件与倒出嘴“C”形成螺纹配合时,防止齿21和齿24相互重叠。与倒出嘴“C”形成完全螺纹配合的封闭件构成棘爪与棘爪配合的状态,在没有拆除防盗显示环9的条件下,封闭件“B”不能从倒出嘴“C”上螺旋松开。螺纹阻挡物15防止封闭件在倒出嘴上继续转动,并且迫使棘爪齿21和24进入适当位置。因此,螺纹阻挡物15和元件37处于保证封闭件完全在倒出嘴上时棘爪齿的定位。

    如图3b所示,在螺纹内盖“B”的顶壁17的内表面上,可以看到设有环形向下悬垂的密封环12,其端部具有一个或多个密封凸棱13,当它们安装在如图4a所示的倒出嘴“C”上的一个或多个环形腔体36中时,所述密封凸棱13形成气密密封。由密封环12和圆形水平壁34形成环形腔体,并且在封闭件螺旋安装之后,密封环阻挡倒出嘴“C”的出口36。而且,如图所示,在螺纹内盖“B”的顶壁17的内部设有圆形下垂的棒状物10,其端部具有十字体11,此十字体11穿过中央圆形孔41,进入倒出嘴“C”的内部。由此,允许十字体11进入如图6b所示的上阀门“E”的圆柱体66的上部的圆锥形腔体65中。当螺纹内盖“B”旋转开时,竖直键68导致阀门“E”转动。由于圆形腔体65具有锥形竖直壁,在螺纹内盖“B”的十字体11上施加的压力也有助于上阀门“E”转动和提升。

    再参照图4a和图4b,倒出嘴“C”的圆形水平顶壁40具有下垂的环形壁42,其目的是引导图6a中上阀门“E”的竖直位移,由此限制上阀门“E”中向上延伸的圆柱体66的横向运动。当上圆形表面66与倒出嘴“C”的表面或圆形壁40接触时,限制上阀门“E”的沿竖直方向的运动。

    倒出嘴“C”的表面或倒出唇部38具有在内壁上的弯曲部分或斜角部分39,其目的是,当倒出液体时,切断液流,并且避免液体向下泄流或者流到倒出嘴“C”的外部。

    为了固定倒出嘴“C”的向下垂的环形壁42,设有一系列垂直的辐板33,所述辐板33与下垂的壁32的内部接触。在倒出嘴“C”的下垂的壁32的内表面上,设有环形凹陷30,所述环形凹陷30容纳在如图5a所示的中间环形件“D”的侧壁46的水平凸缘,当这两个元件组装在一起时,避免倒出嘴“C”与中间环形件“D”相互分开。

    当倒出嘴“C”的环形基座29与中间环形件“D”的竖直肋状物48相互接触时,由倒出嘴“C”的环形基座29限制中间环形件“D”沿竖直方向的运动。倒出嘴“C”的圆形基座表面27通过与中间环形件“D”的向下垂的环形凸缘51相互接触,限制中间环形件“D”朝向倒出嘴“C”内运动。倒出嘴“C”的环形基座25具有倾斜的侧壁26,所述侧壁26借助粘合剂和超声波焊接与保持套筒“H”的圆形表面88和环形件87相互连接。

    参照图5a和5b中所示的中间环形件“D”,所述中间环形件“D”的上圆柱型侧壁46上具有第一组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肋条45,所述肋条45引导上阀门“E”沿着竖直方向运动,并且允许液体在两者之间流过。这些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肋条45的上端部边缘具有向下倾斜的角度43,其便于引导上阀门“E”进入中间环形件“D”的内部。所述中间环形件“D”还设有位于内部的环形唇部49,所述环形唇部49作为上阀门“E”的基座,当环形唇部49与上阀门“E”的环形阀座69相互接触时,在螺纹内盖“B”的棒状物10的沿竖直方向向下的压力作用下,上阀门“E”的阀座69容纳在中间环形件“D”环形唇部49中,形成有效的气密密封。上述压力还可以限定阀座的尺寸,所述阀座在模制或将中间环形件“D”插入瓶子“I”的壁的过程中可能弯形。中间环形件“D”的水平圆形表面53具有至少一个圆形突出物52,当所述圆形突出物52与瓶子“I”水平均圆形表面100相接触时,在其两者之间有助于形成有效的气密密封结构,如图1和图9a所示。

    中间环形件“D”的下垂的环形件51具有向内倾斜的角度,其目的是,在使中间环形件“D”进入套筒“H”时,便于进行组装。所述中间环形件“D”的向下垂的环形壁54的外壁具有一系列水平设置的凸缘56,当凸缘56与瓶子“I”的内壁103相互接触时,其形成气密密封结构。

    所述中间环形件“D”具有第二组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肋条55,所述肋条55引导下阀门“G”沿竖直方向运动,并且允许液体在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肋条55的部分和下阀门“G”之间流过。竖直肋条55的上端部具有角度50,以便于下阀门“G”进入中间环形件“D”的内部,如图7a所示。

    当中间环形件“D”的竖直内表面57和60与第二下阀门“G”的竖直表面78和81相互接触时,所述中间环形件“D”与下阀门“G”具有横向密封。当中间环形件“D”的水平阀座49和59与上阀门“E”和下阀门“G”中相应的水平阀座69和83相互接触时,在中间环形件“D”、第一阀门“E”和第二阀门“G”之间的密封也是非常有效的。

    在瓶子“I”倾斜期间,当上阀门“E”和下阀门“G”产生位移时,液体从瓶子“I”的内部通过中间环形件“D”的孔口73流过。液体通过在中间环形件“D”流过竖直肋条55和45之间的空间与倒出嘴“C”的孔口36。

    图6a和6b中所示的上阀门“E”具有环形表面67,其借助中间环形件“D”的上侧壁46上的沿竖直肋条45引导上阀门“E”沿竖直方向位移。中间环形件“D”的上侧壁46具有的外直径几乎等于倒出嘴“C”的侧壁32的内径,当这两个元件组装在一起时,形成有效的气密密封结构。

    上阀门“E”的环形表面67具有引导阀门“E”的结构,当锥形表面69与中间环形件“D”的内侧环形件49的顶部拐角相互接触时,在上阀门“E”和中间环形件“D”之间形成有效的密封。

    在上阀门“E”的下垂的部分,设置了一系列向下悬垂的齿状物71,其目的是限制图1中所示玻璃球“F”的横向运动。这些齿状物71和一系列下阀门“G”上的向上延伸的齿状物相互啮合,当螺纹内盖“B”旋转松开时,由齿状物使得上阀门“E”和下阀门“G”转动。当十字体11进入锥形具有键的锥形腔体65中,并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齿状物71和76相互啮合,导致在上阀门“E”、下阀门“G”和中间环形件“D”的阀座之间可能产生的粘接被破坏时,上阀门“E”的转动传递到下阀门“G”。

    上阀门“E”的内侧下部72具有半球形结构,以便当上阀门“E”产生位移,同时液体从瓶子“I”的内部倒出时,在半球形结构内部容纳玻璃球“F”。

    在图7a和7b中所示的下阀门“G”的齿状物76具有横向壁75,当螺纹内盖“B”  从倒出嘴“C”上旋转脱开时,所述横向壁75相对于上阀门“E”的齿状物71相靠排列。所述齿状物76的下部74具有圆形形状。玻璃球“F”寄存在这些竖直部分之间,限制玻璃球“F”的横向运动。由于这些齿状物76突出在下阀门“G”的上方具有径向表面77,由这些径向表面77使得玻璃球“F”位于中心位置。

    下阀门“G”的上体部分由圆柱体79构成,其具有竖直外表面78,当竖直外表面78与中间环形件“D”的竖直肋条55相互接触时,所述竖直外表面78限制下阀门的横向运动。下阀门“G”的圆柱体部分79的下部设有水平阀门座83,所述水平阀门座83在接触中间环形件“D”的阀门座59时,由玻璃球“F”的重力施加的作用在下阀门“G”上的压力,在下阀门“G”和中间环形件“D”之间形成有效的密封。下阀门“G”的下部由竖直的圆柱体82形成,所说竖直的圆柱体82具有小于圆柱体79的直径,当下阀门的外表面81与中间环形件“D”的竖直圆柱形表面57接近接触时,形成横向密封。下阀门“G”的竖直圆柱体82的最下部分,具有水平圆柱表面83,所述水平圆柱表面83接触肋条62,以便保持水平圆柱表面83位于中间环形件“D”的中央。

    图8a和8b所示的保持套筒“H”具有侧壁89,在所述侧壁89的内部具有一系列固定物91,所述固定物91由向内倾斜的角度表面92和93和向外倾斜的角度表面90构成。保持套筒“H”将整个闭塞装置保持在瓶子“I”内,如图1所示。倒出嘴“C”、中间环形件“D”、上阀门“E”和下阀门“G”由套筒“H”侧壁的上部88夹持定位。当套筒“H”被固定在瓶子“I”上时,表面92和93从瓶子“I”表面滑过,很容易将固定物91定位于瓶子“I”的水平圆形表面104的下方,如图9a所示。由于固定物91具有的直径稍微大于瓶子“I”的侧壁105的直径,并且,小于侧壁102的直径,因此套筒“H”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被阻止。套筒“H”的表面90与瓶子“I”的有角度的倾斜表面104紧密接触,一旦将套筒“H”安装定位在瓶子“I”上,即可避免套筒“H”和所有非再填充封闭元件的内部部件产生移动。

    为了阻止套筒“H”相对于瓶子“I”产生转动运动,在套筒“H”的内壁89上设置了一系列沿竖直方向排列的肋条94和95,这些肋条94和95被定位于瓶子“I”的沿竖直方向设置部分107之间,它们相互对齐,防止圆柱型套筒“H”转动。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肋条94和95的下部的端部具有角度部分96,这些角度部份96引导竖直肋条94和95,并且将它们定位于瓶子“I”的竖直肋条107之间。

    为了最初使套筒“H”准确地在瓶子“I”上定位,设置小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肋条97。侧壁89的下部末端部设有角度部分98,以便当套筒“H”被定位在瓶子“I”上时,所述角度部分98被保持在瓶子“I”颈部的具有角度的表面108上。为了便于使套筒“H”在瓶子“I”颈部定位,在上圆柱形部分106的端部具有两个有角度表面99和101。

    在容器“I”稍微倾斜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问题,即,下阀门“G”可能与中间环形件“D”脱离,并且可以向瓶子“I”内再填充内装物。为了防止出现这种问题,如图10所示,其中描绘了下阀门121的另一个设计结构。中间环形件120具有环形阀座125,所说环形阀座125与下阀门的环形阀座126相互啮合。如第一实施例,当下阀门和中间环形件相互对齐时,如图1所示,流体不能通过下阀门流入容器内,因为唯一的通道通过相邻的阀座。来自玻璃球或下阀门121的内部127中的类似物的压力迫使阀座相互靠近由此形成紧密密封结构。另外,当容器上下颠倒或倾斜时,下阀门121向上移动,并且允许液体流动通过孔128。在此实施例中,下阀门具有从其下表面向下延伸的直的杆件122。所述直的杆件122向下延伸穿过中间环形件120的下部,并且穿过孔124,所述孔124位于中间环形件120的底壁123中。中央杆件122保证下阀门121位于合适的稳定位置,并且位于阀座125的中央位置,因此,当瓶子或非再填充封闭元件倾斜一定角度时,阀门121不会产生位移。

    为了包装件的使用者决定合适的工作量和阀门沿竖直方向的位移,在图11中描绘了一种附加的实施例,其中上阀门131向上延伸,穿过倒出嘴135中的孔132。阀杆130向上延伸,其延伸距离大于前面的图6a中所示的结构。所述阀杆130具有位于最顶端部的孔134,以便容纳从螺纹封闭盖的内部顶壁向下延伸的杆件133。当使瓶子倾斜,以便流体通过阀门,并且通过流动孔136流出时,上阀门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便阀杆130向上延伸处穿过倒出嘴135,为使用者提供可以看见的指示标记,此时阀门131工作正常。

    在另一种经过修改的设计结构中,为了防止将一个包装件内的内装物通过摇动闭塞装置,使内装物进入另一个包装件内,通过采用如图12所示的具有单一环形凸缘142的下阀门143,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在此设计结构中,下阀门143接触位于中间环形件145上的环形凸缘142。所述下阀门143具有向下延伸的部分140,所述向下延伸的部分140具有位于最下方的侧壁,在侧壁上具有向外延伸的突出物144,所述侧壁为封闭结构,但是,不接触中间环形件向下延伸的壁146。因此,在下阀门143和中间环形件141之间,只存在凸缘142处唯一接触点,允许下阀门的移动不受阻碍。而且,下阀门143具有柔性,以便围绕珠缘或凸缘142提供足够的密封。并且,能够克服由于容器孔不圆形成的马鞍形凸缘142结构。在圆形壁146和突出物144之间的水平距离可以很小,因此在这两个表面之间,在不提供明显接触点的条件下,能够形成稍微密封的状态。还有,突出物144可以沿着中间环形件上向下延伸的壁146离开,如图12中的右侧所示的另一种状态。在附图12中所示的位于下方的环形壁141a和类似于阀门140(在左侧)的最下方的环形表面140a之间的距离构成止回阀,以便在大量的内装物可以通过阀门之前,阀门必须沿竖直方向移动预定距离。根据侧壁147的高度可以改变这个距离,因此在液体流出之前,下阀门相对于中间环形件141,沿竖直方向离开阀座预定的距离,这个预定的距离由侧壁147的长度来提供。这个预定的距离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再填充封闭元件有效,并且防止通过晃动或其他装置,对容器进行再填充。

    一种经过改进的止回阀可以设置在下阀门上,从而保证在下阀门和中间环形件之间形成充分的密封。如图13a和13b所示,在中间环形件151上设有环形阻挡件152,其与薄的柔性密封折片153结合使用。密封折片153在中间环形件151和阀门150之间提供第一密封结构。作为第二密封结构,阻挡件152可以位于中间环形件上,并且由此向上延伸,与阀门150的下环形表面155相互接触。另外,向下延伸的阻挡件154可以设置在环形阀门150的外边缘上,如图13b所示。在组装期间,如果压力迫使液体通过止回阀,中间环形件151上的阻挡件或者在阀门150上的阻挡件限制密封折片153的压缩,或者有助于保持合适的密封。

    对于这种非再填充封闭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当瓶盖被充分旋紧到倒出嘴上,转动停止时,特别是在需要考虑单独的元件加工公差时,需要对该装置合适的密封。采用图14所示的实施例,可以消除潜在的泄漏隐患。

    如图14所示,非再填充封闭件具有允许的弯曲特征,柔性内盖160的顶壁具有上述弯曲特征,上述顶壁可以稍微向上弯曲,以便通过杆件161向突出的上阀门162施加压力。这个上阀门162具有柔性环形表面163a,如图14中左侧所示,其表示螺纹盖向下施加压力之前所处的状态。中间环形件向上延伸的壁164a接触环形表面163a,因此,当拧紧螺纹盖160向下移动时,导致环形表面向上弯曲。在图14的右侧部分的环形表面163b表示,其在充分拧紧螺纹盖之后,与稍微变形的中间环形件的壁164b相互压力配合。通过表面163a和中间环形件的侧壁164b或盖的顶壁160变形,允许上阀门162弯曲,尽管在制造加工过程中微小的公差,仍然能够保证提供充分的密封。    

    为了向非再填充封闭件提供附加的或另一种防盗指示装置,可以使密封装置170与倒出嘴174的倒出唇部172相靠。所述内密封装置170具有拉片171,为了拆除圆形密封盘或者垫圈170,使用者可以剥离该拉片171。另外,所述拉片171可以设有位于中央位置的孔173,以便允许向下延伸的螺纹盖的杆件进入上阀门176,并且在上阀门176上施加压力,如前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密封装置170沿着环形倒出唇部172接触倒出嘴174,通过感应粘合或类似手段粘接在其上。因此,在第一次使用时,为了指示在容器的内部具有在先的防盗装置,在分配内装物之前,必须在倒出唇部174上拆除内密封装置170。如图16所示,为了在倒出嘴181和螺纹盖180之间提供充分的密封,在倒出嘴181的上表面设有可弯曲的凸缘182,以便在螺纹盖内部顶壁183和倒出嘴181之间形成合适的密封结构。所述凸缘182在倒出嘴和封闭件之间提供充分的密封,因此这种容易弯曲的密封结构可以保证在封闭件180和倒出嘴181之间没有洒落的内装物,内装物也不会进入其间的螺纹区域。在此螺纹区域内的液体内装物最终沿着容器的外侧分布,这是最不希望的状况。凸缘182可以模制在向上延伸的位置,并且在组装加工过程中,借助组装心轴,或者通过将封闭件拧到倒出嘴上,可以使凸缘182弯曲,如图16所示。螺纹移动的作用力使封闭件设置在倒出嘴上,由此施加充分的压力,使得凸缘182弯曲,并且,在倒出嘴181和螺纹盖180的内部底表面183之间构成充分的密封。在旋开外盖之后,凸缘182返回其向上延伸的角度位置,由此构成倒出唇部。

    在非再填充封闭件的防盗指示装置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加热环境条件下,可以拆除非再填充阀门。由于保持套筒,或者阀门自身由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通过加热足以使其容易产生变形,以便从容器颈部取出这些元件。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从容器颈部取下套筒时,引起由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的保持套筒破碎,由此指示容器已经被盗。但是,在加热材料的条件下,对于使用者来说,从容器中取出阀门没有任何防盗指示。另外一种防止发生这种现象的结构是在保持套筒190上,或者在其外部设置热指示油墨或者其他化学物质,因此,如果保持套筒被置于加热环境条件下,可以看到合适的警告或其他指示标记191,如图17所示。因此,如果容器颈部被加热到预定的温度,通过采用热敏油墨书写的“假冒”方式或者其他彩色指示标志,可以观察到防盗指示。这将警告使用者,封闭件在此之前已经被盗,其内装物没有保证。

    另一种防止对容器加热、并且从容器拆除非再填充封闭件的手段是沿着图5a所示的中间环形件“D”的水平表面53施加热阻粘合剂。这种类型的粘合剂可以防止通过将非再填充封闭件浸入热水中,从瓶子上拆除中间环形件。在施加这种粘合剂后,拆除中间环形件,将导致中间环形件出现可以看到的损坏,由此为内装物提供防盗指示。

    下面参照附图18详细讨论一种开启阻挡结构,其中容器200设有阻挡件203,所述阻挡件203控制棘齿205相对于容器颈部的棘齿202之间的位置。从附图18中可以看到,阻挡件206直接设置在封闭件201底部边缘,其直接接触阻挡件203,因此阻挡件203不阻碍封闭件旋转开,但是,当阻挡件203和206相互接触时,防止封闭件201继续朝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棘齿205和207位于容器颈部上的棘齿202之间的合适位置。棘齿205位于防盗指示带207的内表面上,在第一次从容器200上拆除封闭件201时,防盗指示带207破裂。在安装封闭件的过程中,由于阻挡件203和206防止封闭件201在容器螺纹204上继续转动,提供密封结构,如图19和图14所示,特征160a位于封闭件201的顶壁下方下垂,并且塞入容器200的颈部和倒出嘴39a的内部。这种塞式密封将在阻挡结构件的高度范围内工作,以便保证封闭件在不能继续转动之后,同样能够防止容器中的内装物向外散布。

    附图19详细描绘了倒出嘴和瓶盖相结合的密封结构,开启阻挡结构,在附图19a中,描绘的塞子密封件211从封闭件210的顶壁下侧下垂,并且压靠在与瓶盖结合的倒出嘴的侧壁上。在图19b和19c中描绘了这种密封件的另一种形式,其中向内延伸的珠缘212与容器倒出嘴和瓶盖结合结构的侧壁最上端的外表面接触。在图19c中,向外延伸的珠缘213接触封闭件侧壁最上端的内表面。这些不同的实施例可以保证在封闭件和容器或倒出嘴之间构成充分的密封结构,并且借助开启阻挡元件,沿着整个长度范围在竖直方向上任何可能的变化形式都能够保证有效。

    在附图19d、19e、19f、19g中,描绘了其他开启阻挡结构的变化形式。在附图19d中详细描绘了在容器颈部的外侧,或者在封闭件210的下边缘下方的非再填充倒出嘴组件上设置的凸块214的细节。与其配合的下垂凸块215设置在封闭件210的下边缘上,以便接触容器或者非再填充倒出嘴组件上的开启阻挡凸块,从而防止封闭件210继续转动。另外,在附图19e中,凸块217或216可以设置在组件或者封闭件的内壁边缘。位于封闭件210下部的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肋条和凸块216接触设置在容器颈部的底部上的类似的凸块和阻挡件217,从而防止封闭件在容器上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附图19f中,类似的凸块或阻挡件219被设置在封闭件内部的上边缘,其位置位于螺纹的上方,在附图3中标号15表示的元件也描绘了这种结构。这些类似的接触阻挡件218,或者图4中所示的元件37位于容器或倒出嘴组件的嘴部附近,一旦这些阻挡件相互相邻接触,其防止封闭件在容器上转动。最后,附图19g详细描绘了在封闭件的内部设置螺纹222,其中螺纹222具有钝端部221。将封闭件完全螺纹拧紧到容器上,所述钝端部221与阻挡元件220对接,所述阻挡元件220位于容器颈部或倒出嘴组件的配合螺纹的下方。在容器或封闭件上的配合凸块或阻挡装置可以具有折回角度,以便不直接形成90°角度,即,相对于连接凸块的最内壁,这些凸块或阻挡件各自的角度小于90°。这种结构导致配合凸块拉在一起,由于相对置阻挡件的角度,它们相互夹紧,并且有控制阻挡作用。所有这些实施例可以有效地防止容器和倒出嘴组件或者封闭件的齿或棘齿转动过量,或者错位。

    最后,参照附图20,内盖231和外盖230可以在分开的第二步骤中组装,以便包括防盗指示环232的内盖可以被安装,而不会出现前面所述的由于将外盖预先安装在内盖上,而产生的防盗指示辐片被破坏这种现象。首先制造内盖231,并且将其安装在容器上,以便防盗指示带232留在连续的珠缘237的上方。在安装外盖之前,将改进的内盖安装在倒出嘴或颈部上,在旋紧内盖231时,消除在配合的防盗指示带的棘齿之间的任何干扰因素。如上面所述,在旋拧内盖231之后,将外盖230扣接在内盖231上,迫使内盖的防盗指示带向下移动,并且跨越珠缘237,或者越过棘齿。外肋条233和234与向内延伸的珠缘235和236接合,使得外盖保持在内盖上。这种设计结构允许将内盖连接于防盗指示带的辐片更容易破碎,这是前面所述需要的,因为这种结构防止辐片由于内盖螺旋拧到容器上,而预先被破坏。棘齿必须相互阻挡或者防盗指示带珠缘通过容器口和倒出嘴的保持带的转动摩擦。

    使用的塑料材料

    由塑料树脂材料模制成型封闭件的元件,所述塑料树脂材料取决于它们的物理特性,以便其执行需要的适当功能。套筒“H”由塑料树脂材料模制成型,这种塑料具有高的耐软化性能,例如,聚碳酸酯,其目的是避免通过加热,从瓶子“I”上取下封闭件。采用树脂材料模制成型倒出嘴,当采用超声波焊接将这些元件连接在一起时,这种树脂材料具有的熔融温度类似于套筒“H”的熔融温度。

    组装封闭件

    这种非再填充封闭件的组装通过执行最初组装步骤到最终组装步骤来实现。内盖预先组装在外盖中。预先组装非再填充机构,将下阀门安置在中间环形件内,然后安置玻璃球,接着安装上阀门,最后通过施加压力,将倒出嘴固定在中间环形件内。当采用粘合剂或超声波焊接,将非再填充机构粘结到保持套筒上时,执行最后的组装步骤,将内、外盖拧到倒出嘴上。

用于瓶子或容器的非再填充和防假冒闭塞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用于瓶子或容器的非再填充和防假冒闭塞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用于瓶子或容器的非再填充和防假冒闭塞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瓶子或容器的非再填充和防假冒闭塞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瓶子或容器的非再填充和防假冒闭塞装置.pdf(4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容纳液体的瓶子的非再填充型闭塞装置,包括盖、防盗显示装置、具有螺纹的倒出嘴(C)、中间环形件(D)、两个阀门(E、G)、玻璃球(F)和圆柱形保持套筒(H)。所述封闭件具有在其下方外边缘的防盗显示环(9),所述防盗显示环具有一系列具有角度的齿(2A)。由防盗显示环上的具有角度的齿与相对置方向上的倒出嘴上的一系列具有角度的齿配合,从而防止防盗显示环转动,并且设有一系列水平的辐片,即,能够连接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