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悬浮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79944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58398.0

申请日:

2009.07.10

公开号:

CN101941468A

公开日:

2011.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2D 33/067申请公布日:2011011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33/067申请日:20090710|||公开

IPC分类号:

B62D33/067

主分类号:

B62D33/067

申请人:

汪国胜

发明人:

汪国胜

地址:

100072 北京市丰台区槐树岭四号院42栋50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驾驶室悬浮装置,包括具有车架1、驾驶室2、减振器4、弹簧5,其特征在于:悬浮装置包含电机8及由螺杆7与螺母6组成的对称布置的螺杆结构,电机的转轴与螺杆机构的螺杆7同轴,螺杆7的转动是靠电机8来驱动的。通过启动电机8,驱动螺杆7转动,改变螺母6的位置,就能达到调节驾驶室悬浮装置刚度系数与阻尼系数,调节驾驶室俯仰角度或侧倾角度的目的。使车辆适应不同载重量、不同行驶路面与行驶速度时的驾乘舒适性要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驾驶室悬浮装置, 包括车架 1、 驾驶室 2、 减振器 4、 弹簧 5, 其特征在于 : 悬浮装 置包含电机 8 及由螺杆 7 与螺母 6 组成的对称布置的螺杆结构, 电机的转轴与螺杆机构的 螺杆 7 同轴, 螺杆 7 的转动是靠电机 8 来驱动的。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悬浮装置其特征是 : 悬浮装置总成左右方向布置, 驾驶室 1 前 后位置各布置一个悬浮装置总成。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悬浮装置其特征是 : 上端通过电机 8 固定在驾驶室 2 上, 并通 过对称螺杆机构两边的螺杆 7 分别用旋转幅安装于驾驶室左右两边的悬浮装置安装附座 3 上实现同驾驶室外 1 的连接。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悬浮装置其特征是 : 每个悬浮装置总成用二对减振器 6 与二对 弹簧 5, 每对减振器 6 与弹簧 5 同轴且呈轴对称,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6 上, 下 端用销钉连接于车架 1 上。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悬浮装置其特征是 : 悬浮装置总成前后方向布置, 通过在左右 两边布置一个悬浮装置总成可实现整个驾驶室的悬浮。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悬浮装置其特征是 : 上端通过电机 8 固定在驾驶室 2 上, 并通 过对称螺杆机构两边的螺杆 7 分别用旋转幅安装于驾驶室前后位置的悬浮装置安装附座 3 上实现同驾驶室外 1 的连接。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悬浮装置其特征是 : 通过减振器 4 上端通过销钉连接于驾驶室 2上; 电机 8 固定在车架 1 上, 对称螺杆机构两边的螺杆 7 分别用旋转幅安装于车架 1 上的 悬浮装置安装附座 3 上等方式实现驾驶室 1 在车架 1 上的悬浮。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悬浮装置其特征是 : 减振器 4 垂直布置, 弹簧 5 由螺杆 7 调节。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悬浮装置其特征是 : 弹簧 5 垂直布置, 减振器 4 由螺杆 7 调节。

说明书


一种驾驶室悬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驾驶室悬浮装置, 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刚度系数可调、 驾驶室前后俯仰角度或侧倾角度可调的驾驶室悬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车辆驾驶室悬浮装置刚度系数与阻尼系数均为确定不变的, 当车辆载重 量、 行驶路面、 行驶速度的变化时悬浮装置减振性能不变, 不能适应车辆驾乘舒适性需要, 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较差。 另外, 当车辆行驶在斜坡或侧倾角较大的路面上时, 驾驶室随车身 的变化而变化, 使人感觉到有危险。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能实现刚度、 阻尼系数可调, 并实 现车辆驾驶室俯仰角度或侧倾角度可调的驾驶室悬浮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驾驶室悬浮的技术方案基本构思如下 : 一 种驾驶室悬浮装置, 包括车架 1、 驾驶室 2、 减振器 4、 弹簧 5, 其特征在于 : 悬浮装置包含电机 8 及由螺杆 7 与螺母 6 组成的对称布置的螺杆结构, 电机 8 的转轴与螺杆机构的螺杆 7 同 轴, 螺杆 7 的转动是靠电机 8 来驱动的。
     所述车辆悬浮装置其特征是 : 悬浮装置总成左右方向布置, 通过在驾驶室 1 前后 位置各布置一个悬浮装置总成可实现整个驾驶室的悬浮。
     所述车辆悬浮装置其特征是 : 上端通过电机 8 固定在驾驶室 2 上, 并通过对称螺杆 机构两边的螺杆 7 分别用旋转幅安装于驾驶室左右两边的悬浮装置安装附座 3 上实现同驾 驶室 1 的连接。
     所述车辆悬浮装置其特征是 : 每个悬浮装置总成用二对减振器 6 与二对弹簧 5, 每 对减振器 6 与弹簧 5 同轴且呈轴对称, 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6 上, 下端用销钉 连接于车架 1 上。
     所述车辆悬浮装置其特征是 : 悬浮装置总成前后方向布置, 通过在左右两边布置 一个悬浮装置总成可实现整个驾驶室的悬浮。
     所述车辆悬浮装置其特征是 : 上端通过电机 8 固定在驾驶室 2 上, 并通过对称螺杆 机构两边的螺杆 7 分别用旋转幅安装于驾驶室前后位置的悬浮装置安装附座 3 上实现同驾 驶室外 1 的连接。
     所述车辆悬浮装置其特征是 : 通过减振器 4 上端通过销钉连接于驾驶室 2 上 ; 电 机 8 固定在车架 1 上, 对称螺杆机构两边的螺杆 7 分别用旋转幅安装于车架 1 上的悬浮装 置安装附座 3 上等方式实现驾驶室 1 在车架 1 上的悬浮。
     所述车辆悬浮装置其特征是 : 减振器 4 垂直布置, 弹簧 5 由螺杆 7 调节。
     所述车辆悬浮装置其特征是 : 弹簧 5 垂直布置, 减振器 4 由螺杆 7 调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通过电机调节螺母位置, 可以改变车辆驾驶室的刚 度与阻尼系数的调节, 并实现驾驶室俯仰角度或侧倾角度调节。提高车辆在载重量、 路面、 速度变化时的驾乘舒适性。本发明结构方案简单, 实现容易, 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方案一前视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方案二侧视示意图 ;
     图 3 为本发明方案三前视示意图 ;
     图中 1. 车架, 2. 驾驶室, 3. 驾驶室悬浮装置安装附座, 4. 减振器, 5. 弹簧, 6. 螺 母, 7. 螺杆, 8. 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
     图 1 为本发明方案示意图,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车辆悬浮包括车架 1, 驾驶室 2, 减 振器 4, 弹簧 5 组成。其特征是 : 每个悬浮总成用一个电机 8 及由螺杆 7 与螺母 6 组成的对 称布置的螺杆机构 ; 电机 8 的转轴与螺杆 7 同轴, 螺杆 7 的转动是靠电机 8 来驱动的。 本悬浮装置有二种实现方案 :
     方案一 :
     从图 1 中可见, 如果把此悬浮装置总成左右布置, 并在驾驶室 1 的前后位置各布置 一个悬浮总成, 就可实现整个驾驶室的悬浮。 所以其特征还在于 : 悬浮装置总成左右方向布 置, 通过在驾驶室 1 前后位置各布置一个悬浮装置总成可实现整个驾驶室的悬浮。
     在此方案中, 悬浮装置总成通过以下方式连接于车架 1 与驾驶室 2 之间。其中上 端通过电机 8 固定在驾驶室 2 上 ; 同时, 对称螺杆机构两边的螺杆 7 分别用旋转幅安装于驾 驶室左右两边的悬浮装置安装附座 3 上实现同驾驶室 1 的连接 ; 另外, 每个悬浮装置总成用 二对减振器 6 与二对弹簧 5, 每对减振器 6 与弹簧 5 同轴且呈轴对称, 减振器 6 上端用销钉 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6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车架 1 上。
     从方案一中可见, 如果启动电机正转或反转, 就可实现使两边的螺母 6 同步向车 前后中心线或车两边移动, 改变驾驶室 2 与车架 1 之间的悬浮装置支撑角度 α, 从而达到改 变悬浮装置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据的目的。
     通过分别调节前、 后位置的悬浮装置总成, 可实现车辆驾驶室 1 的前后俯仰调节 功能, 提高车辆驾乘舒适性。
     方案二 :
     从图 2 可见, 本发明可把悬浮装置总成前后方向布置, 通过在左右两边布置一个 悬浮装置总成可实现整个驾驶室的悬浮。从而实现本发明的实现方案二。在此方案中, 悬 浮装置总成是一样, 即其具有方案一的共同特征外。
     在此方案中, 悬浮装置总成通过以下方式连接于车架 1 与驾驶室 2 之间。其中上 端通过电机 8 固定在驾驶室 2 上 ; 同时, 对称螺杆机构两边的螺杆 7 分别用旋转幅安装于驾 驶室前后位置的悬浮装置安装附座 3 上实现同驾驶室 1 的连接 ; 另外, 每个悬浮装置总成用 二对减振器 6 与二对弹簧 5, 每对减振器 6 与弹簧 5 同轴且呈轴对称, 减振器 6 上端用销钉
     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 6 上, 下端用销钉连接于车架 1 上。
     从方案二中可见, 如果启动电机正转或反转, 就可实现使悬浮总成两边的螺母 6 步向车前、 或车后方向同移动, 改变驾驶室 2 与车架 1 之间的悬浮装置支撑角度 α, 从而达 到改变一侧悬浮装置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的目的。
     通过分别调节左、 右位置的悬浮装置总成, 可实现车辆驾驶室 1 的侧倾角度调节 功能, 提高车辆驾乘舒适性。
     方案三 :
     上述二方案是把电机 8 固定在驾驶室 2 下方的, 当然也可以把电机 8 固定在车架 1 上, 如图 3 所示, 方案三是把电机 8 固定在车架 1 上, 通过改变淝浮装置总成的布置方向与 位置, 同样可以实现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同样功能。
     方案四 :
     当然, 也可以仅把减振器 4 垂直布置, 弹簧 5 由螺杆 7 调节或弹簧 5 垂直布置, 减 振器 4 由螺杆 7 调节。实现仅调节弹簧刚度或阻尼系数的半主动调节功能。
     从上可见本发明能用作各种民用车辆的驾驶室悬浮装置, 由于军用卡车行驶的路 面较差, 平顺性要求较高, 而本发明的驾驶室悬浮装置能根据载重量、 行驶路面与行驶速度 不同而调节悬浮装置刚度和阻尼系数, 并同时实现驾驶室相对于车架的姿态。显然非常适 合于军用轮式车辆的悬浮要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发明专利说明书之后可进行其它变更和修改, 但这些变更 和修改均在本发明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驾驶室悬浮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驾驶室悬浮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驾驶室悬浮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驾驶室悬浮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驾驶室悬浮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驾驶室悬浮装置,包括具有车架1、驾驶室2、减振器4、弹簧5,其特征在于:悬浮装置包含电机8及由螺杆7与螺母6组成的对称布置的螺杆结构,电机的转轴与螺杆机构的螺杆7同轴,螺杆7的转动是靠电机8来驱动的。通过启动电机8,驱动螺杆7转动,改变螺母6的位置,就能达到调节驾驶室悬浮装置刚度系数与阻尼系数,调节驾驶室俯仰角度或侧倾角度的目的。使车辆适应不同载重量、不同行驶路面与行驶速度时的驾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