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氧化氯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消毒工艺.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478785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21265.9

申请日:

1996.12.01

公开号:

CN1183891A

公开日:

1998.06.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8.6.10|||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C02F1/76

主分类号:

A01K61/00; C02F1/76

申请人:

宋怀龙;

发明人:

宋怀龙

地址:

266003山东省青岛市福山支路17号二单元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水产养殖中一种消毒工艺,即直接用ClO2或用以ClO2为组分的消毒剂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本方法对水产养殖用水和经口摄食的鲜活铒料(包括饵料生物)进行消毒处理,将养殖环境中致病微生物控制在致病水平以下,有效地防疫了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安全、高效、快速、无毒副作用,比较经济,使用方便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水产养殖中直接用ClO 2 溶液或以ClO 2 为组分的混合型消毒剂预防和 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其特征是:进行水和鲜活饵料处理。 一、养殖用水水处理工艺(蓄水、养成用水、育苗用水等): a.流程:预氧化→消毒 b.处方及条件: (1)预氧化:(根据具体情况,本工序亦可不进行): 使用剂量:0.2-1.5Kg(固体预氧化剂)/Km 3 水或1-3.5Kg(液体预氧           化剂)/Km 3 水 (2)ClO 2 消毒: 使用剂量:0.01-0.10ppm(预防用)           0.05-0.20ppm(即将发生病害,发生病害初期和要求较高的           水处理,如育苗、亲体越冬等,特殊情况可高达1-2ppm) 二、鲜活饵料处理工艺 a.流程:鲜活饵料(养殖或碾碎)——消毒 b.处方及条件: (1)鲜活饵料(养殖或碾碎):按常规要求处理既可。 (2)ClO 2 消毒:以20-200ppmClO 2 溶液,浸泡(碾碎了的)人工饲喂的鲜   活饵料10-20分钟,或以0.01~0.1ppm ClO 2 溶液养殖饵料生物8个   小时到3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预氧化方法对欲消毒水体进行前处理,其特 征是:加入消毒剂前先加入适量的氧化剂以及助剂,预氧化剂是高锰酸钾、过 氧化氢、过氧化钙、过硫酸盐、含卤制剂等等氧化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和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工艺中ClO 2 消毒剂特征是:纯ClO 2 消毒剂或 以ClO 2 为组分的混合型消毒剂;情况允许时,亦可是其它的消毒剂如氯化剂 型消毒剂类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养殖主体经口摄食的鲜活饵料特征是:活体水生 生物或新鲜水生生物,包括人工饲喂的鲜活饵料、养殖水体中自然繁殖或人工 培育的饵料生物,以及水体中浮游生物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工艺实施在水产养殖所有的领域中预防和控 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3: 5Kg(液体预氧           化剂)/Km 3 水 (2)ClO 2 消毒: 使用剂量:0.01-0.10ppm(预防用)           0.05-0.20ppm(即将发生病害,发生病害初期和要求较高的           水处理,如育苗、亲体越冬等,特殊情况可高达1-2ppm) 二、鲜活饵料处理工艺 a.流程:鲜活饵料(养殖或碾碎)——消毒 b.处方及条件: (1)鲜活饵料(养殖或碾碎):按常规要求处理既可。 (2)ClO 2 消毒:以20-200ppmClO 2 溶液,浸泡(碾碎了的)人工饲喂的鲜   活饵料10-20分钟,或以0.01~0.1ppm ClO 2 溶液养殖饵料生物8个   小时到3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预氧化方法对欲消毒水体进行前处理,其特 征是:加入消毒剂前先加入适量的氧化剂以及助剂,预氧化剂是高锰酸钾、过 氧化氢、过氧化钙、过硫酸盐、含卤制剂等等氧化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和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工艺中ClO 2 消毒剂特征是:纯ClO 2 消毒剂或 以ClO 2 为组分的混合型消毒剂;情况允许时,亦可是其它的消毒剂如氯化剂 型消毒剂类等。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养殖主体经口摄食的鲜活饵料特征是:活体水生 生物或新鲜水生生物,包括人工饲喂的鲜活饵料、养殖水体中自然繁殖或人工 培育的饵料生物,以及水体中浮游生物等。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工艺实施在水产养殖所有的领域中预防和控 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说明书


用二氧化氯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消毒工艺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中一种消毒工艺,具体地说用ClO2(二氧化氯)或用以ClO2为主要组分的混合型消毒剂在水产养殖中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般水产养殖使用的消毒剂按化学特征可分为含卤制剂(如:次氯酸钠、漂白粉、漂粉精、碘伏、优氯净、氯胺丁等等)、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过氧化钙、过氧乙酸、臭氧等)和其它化学物质(如:高锰酸钾、硫酸铜、甲醛等)三大类;根据化学性质也可分为氧化剂型和非氧化剂型两大类,前者如过氧化物、含卤制剂、高锰酸钾等;后者如硫酸铜、甲醛等等。实验室研究和水产养殖的应用实践证明,这些化学消毒剂都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发生和流行。其原因是:非氧化剂型消毒剂效果较差且毒副作用大,故而不能用来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氧化剂型消毒剂的消毒杀菌能力受使用环境pH影响很大,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绝大部分都呈较弱的杀菌能力,如次氯酸钠在弱酸性环境(pH=6)中杀菌能力比弱碱性环境(pH=9)中大80~100倍;此外,各种氧化剂型消毒剂加到养殖水体中后,大部分(有些甚至是全部)消耗到水中含有的各种有机物、还原性无机物以及氨氮中,而真正用到致病微生物上的量很少或根本没有,例如,在不耗氯的蒸馏水中,加入0.04mg/L自由氯,几分钟内就能把肠道细菌杀灭,但是在天然水中,有时加入1-2mg/L自由氯,甚至更高也不能把肠道细菌杀灭,在养殖水中,BOD、COD、NH3-N、S2-、Fe2+等等污染或化学还原性指标含量很高,要在这样水体中控制各种致病微生物,消毒剂的需要量就很高很高了,显然,这种极端工艺,没有实施意义,无论从水生养殖生物安全性,还是从经济上都如此,况且,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含氯制剂中的氯化剂型消毒剂及其氯化产物对水生养殖生物和整个养殖生态环境的毒副作用很大,其结果是即使低浓度的有效氯也会使大量的养殖生态环境中有益生物死亡,水生养殖生物生长发育停滞甚至死亡。值得注意的是,水产养殖中实用的消毒剂包括氯化剂型消毒剂对病毒的灭活效果较差,如饮水用1-10mg/L有效氯消毒(饮水处理工艺: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灭菌率高达99.999%,但自来水中病毒检出仍可能呈阳性;又如液氯灭活病毒试验:7mg/L自由氯作用1小时,宿主细胞都已发生病变病毒却仍未灭活。所以,习用的消毒剂难以用来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传染疾病,尤其是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欧洲专利EP93-544,950和国际专利WO95/18534用ClO2药浴法来治疗或控制部分水产养殖的传染性疾病,已被证明非常有效,且对水生养殖生物生长发育没有影响。但药浴法本质上仅是治疗手段而不是有效的传染性疾病的防疫方法。

    此外,水产养殖中人工饲喂的鲜活饵料现场处理以及养殖水体中自然繁殖或人工培育的生物(包括饵料生物和非饵料生物)地消毒处理一直缺乏有效、无毒且不破坏其营养成分和价值、不产生异味、使用方便的消毒剂及使用方法,使得养殖主体经口摄食的鲜活饵料(包括饵料生物)成为水产养殖中一个重要的病源携带体。

    本发明为了克服水产养殖中常用消毒剂不能预防和控制住水产养殖传染性疾病发生和流行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在水产养殖中直接用ClO2溶液或用以ClO2为主要组分的混合型消毒剂消毒杀菌的工艺,以达到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发生和流行之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考虑并实现的:ClO2是当今世界上最理想的化学消毒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向全世界推荐的IA级高效安全消毒剂和食品添加剂。与习用的消毒剂相比ClO2的消毒杀菌特点是:

    ①广谱、快速、低毒(近乎于无毒)、高效;

    ②用量小和杀病毒(对水中病毒的抑制能力比臭氧还好);

    ③杀菌能力不受水体pH(在pH6-10范围内)、氨氮及有机物浓度的影响;

    ④反应极具选择性,ClO2不与氨氮、大多数胺,以及有机物链烷、链烯、炔、醇、酮反应只是有选择地与S2-、Fe2+、Mn2+、CN-等无机毒副物质以及酚、氯酚、硫醇、仲叔胺等有毒副作用的有机物反应;

    ⑤在ClO2的消毒杀菌同时不会使生物蛋白变性而丧失已有营养成分和价值,同时对水生生物细胞也无影响;

    ⑥ClO2持效性较久,约为氯的10倍;

    ⑦二氧化氯是一种氧化剂但不是氯化剂,因而没有氯化剂的毒副作用。在人工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病原体是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这些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水体(包括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悬浮物。养成池底质及其它水生生物和它们排池物等携带有病原体,除被摄食属经口传播外,因须通过水体才能向养殖主体传播故也纳入水体类)、育苗母体以及鲜活饵料(包括饵料生物)等中,传染性疾病主要经口和水体传播。本发明利用ClO2的上述特性,结合水产养殖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的特征,采取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将病原体杀灭或抑制在病源或传播媒介中。

    鉴于水生养殖生物原本就生活在一个要求并不高的生态环境中,因此,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只要能控制住养殖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滋生、蔓延即控制致病微生物的存在水平也就预防和控制住了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如下:1)从病源上根本杀灭或控制:水产养殖环境是最大的综合性病源,主要体现在养殖水体和水体中非养殖生物以及饲喂的鲜活饵料上,育苗母体也是病源之一,利用ClO2的极强杀生作用,浸泡(碾碎的)人工饲喂的鲜活饵料,可达到灭活致病微生物同时又不破坏鲜活饵料营养价值和成分的目的,或以低浓度ClO2长时间养殖饵料生物亦可达到同样目的;对携带病源的育苗母体,则在越冬和育苗期间,用ClO2控制水体环境、处理亲体、卵体和鲜活饵料,以培育出不带病源的幼体,来阻隔病源的传播;对水体中的致病微生物,若养殖用水进行过预处理,如过滤、沉淀等,可直接用ClO2消杀,也可先预氧化再使用ClO2消杀,若没有进行过预处理,则可人为地先进行预氧化(目的是先将能消耗ClO2的还原性物质氧化、将能影响ClO2消毒效果的其它因素尽可能消除、改善水质,而后续加的ClO2则可直接作用于致病微生物,这样做经济、高效、安全)再使用ClO2,则达到从病源上控制致病微生物之目的;2)控制致病微生物的传播媒介:在育苗和养成期间预防病害发生以及发生病害的初、中期控制养殖水体中致病微生物,使之处于发病水平以下而不致于使养殖主体发病成灾或减缓和控制住疫情,由于ClO2消毒后,残余的ClO2和ClO2-有相当长时间的抑菌作用,从而亦可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发生和流行之目的。

    具体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传染性疾病发生和流行工艺如下:

    一、养殖用水水处理工艺(蓄水、养成用水、育苗用水等):

    a.流程:预氧化→消毒

    b.处方及条件:

    (1)预氧化:预氧化剂可以是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过氧乙酸、过氧化钙、过硫酸盐、含卤制剂等氧化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和助剂。本工序视具体情况也可不进行。

    使用剂量:0.2-1.5Kg(固体预氧化剂)/Km3水或1-3.5Kg(液体预氧化剂)/Km3水

    (2)ClO2消毒:

    使用剂量:0.01-0.10ppm(预防用)

              0.05-0.20ppm(即将发生病害,发生病害初期和要求较高的水处理,如育苗、亲体越冬等,特殊情况可高达1-2ppm)二、鲜活饵料处理工艺

    a.流程:鲜活饵料(养殖或碾碎)——消毒

    b.处方及条件:

    (1)鲜活饵料(养殖或碾碎):按常规要求处理既可。

    (2)ClO2消毒:以20-200ppmClO2溶液,浸泡(碾碎了的)人工饲喂的鲜活饵料10-20分钟;或以0.01~0.1ppmClO2溶液养殖饵料生物8个小时到3天。

    以上消毒工艺可以保证在水产养殖中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住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安全、高效、快速、无毒副作用、比较经济、使用比较方便等优点。

    实施例1:对蓄水池实施水处理,预氧化H2O20.25ppm,ClO2消毒0.5ppm,用该水养殖对虾没发生传染性疾病且生长发育良好,同时不影响养殖池的生态环境,对照池用未处理过的海水养殖对虾则发生传染性疾病流行。

    实施例2:对封闭或半封闭式养殖池直接实施预防性消毒处理,预氧化H2O20.3-0.45ppm;ClO2消毒0.02-0.05ppm;同时对人工饲喂的鲜活饵料用100ppmClO2浸泡15分钟,结果整个养成期对虾生长发育良好,没有发生传染性疾病,且养殖池生态环境正常,养殖池面积约1520亩水面,对照池发生对虾传染性疾病流行情况。

    实施例3:已发生严重传染性疾病并施用抗生素无效的情况消毒处理,蓄水池水采用ClO2杀菌:0.1ppm,将发生严重传染性疾病的鲈鱼放入其中,可继续存活,并生长发育良好;而直接对养殖池进行不换水消毒处理,预氧化H2O20.4ppm,ClO2杀菌0.4ppm,则能延缓死亡。

用二氧化氯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消毒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用二氧化氯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消毒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用二氧化氯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消毒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二氧化氯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消毒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二氧化氯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消毒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水产养殖中一种消毒工艺,即直接用ClO2或用以ClO2为组分的消毒剂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本方法对水产养殖用水和经口摄食的鲜活铒料(包括饵料生物)进行消毒处理,将养殖环境中致病微生物控制在致病水平以下,有效地防疫了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安全、高效、快速、无毒副作用,比较经济,使用方便等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