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U形梁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车U形梁的生产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3139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02 CN 103331390 A *CN103331390A* (21)申请号 201310287395.3 (22)申请日 2013.07.10 B21D 53/88(2006.01) B21D 37/16(2006.01) (71)申请人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14021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鞍钢厂区 内 (72)发明人 徐鑫 刘仁东 林利 王旭 时晓光 王科强 郭金宇 韩斌 陆晓锋 董毅 (74)专利代理机构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代理人 赵长芳 (54) 发明名称 一种汽车 U 形梁的生。
2、产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 U 形梁的生产方法, 将 钢板加热至Ac1转变温度Ac3转变温度之间后, 保温 1 2min ; 按照 9 11 /s 的冷却速度, 将钢板冷却至温度高于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 Ms 点 ; 将钢板放入 U 形梁模具内, 合模后成形 1.9 2.1s, 成形终止温度控制在高于马氏体转变温度 Ms 点 ; 模具内循环冷却速度设定在 25 /s, 合模 保压10s后, 完成 U 形梁的冲压成形。 本发明可确 保在成形过程中不会出现裂纹或起皱等缺陷, 其 Rm 值达到 948MPa 以上, Rp0.2 达到 518MPa, A 值 达到 12.33%, 从而获。
3、得具有高强度和良好成形性 与延展性的汽车 U 形梁。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31390 A CN 103331390 A *CN103331390A* 1/1 页 2 1. 一种汽车 U 形梁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方法和步骤为 : (1) 、 钢板加热 : 将钢板加热至 Ac1 转变温度 Ac3 转变温度之间后, 保温 1 2min ; Ac1 和 Ac3 转变温度值测定公式为 : Ac1=723-10.7Mn+29.1Si+。
4、16.9Cr-16.9Ni+290Als+6.38W Ac3=910-203sqr(C) +44.7 Si-15.2 Ni+31.5Mo+104V+13.1W (2) 、 钢板冷却 : 按照 9 11 /s 的冷却速度, 将钢板冷却至成形开始温度, 成形开始温度高于马氏体 转变开始温度 Ms 点 ; 成形开始温度应满足 : Ms 点成形开始温度 0.75 钢板的加热温度 ; 对于 C-Mn-Si 系钢板的 Ms 点, 依据化学成分的计算获得 : Ms=540-420C (3) 、 冲压成形 : 当钢板温度达到成形开始温度后, 将钢板放入 U 形梁模具内, 冲压机开始工作, 上模下 行合模 ; 。
5、成形时间为 1.9 2.1s, 成形终止温度控制在高于马氏体转变温度 Ms 点 ; 模具内 循环冷却速度设定在 25 /s, 合模保压 10s 后, 完成 U 形梁的冲压成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31390 A 2 1/3 页 3 一种汽车 U 形梁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模压成型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延展性的汽车 U 形梁的生 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汽车车身结构领域, 轻量化越来越得到业界人员的重视, 减轻车身重量不仅可 以有效地提高整车碰撞的安全性能, 而且每减重 100kg, 百公里油耗平均可减少 0.5L, 二氧 化碳排放量减少12。
6、g/km。 为了实现轻量化, 随着零件材料厚度的减薄, 为了保证碰撞安全性 能就必须提高零件强度。 0003 汽车 U 形梁通常采用钢板冲压成形的方法获得, 然而在采用高强度钢板冷成形过 程中, 当材料强度超过8001000MPa时, 材料成形变得非常困难, 并且对模具损伤非常大。 由于模具的成本很高, 因此极大增加了冲压成形的风险。 0004 针对上述情况, 研发人员对钢板采取了在加热状态下成形的方法, 该方法改善了 金属材料的可成形性, 也防止了由于残余应力而产生回弹、 延迟断裂等材料缺陷的出现。 当 抗拉强度超过 1000MPa 的钢板用作 U 形梁材料时, 该方法可以获得具有相应强度和。
7、良好成 形性能的零件, 而这些高强度钢板几乎是不能通过传统冷成形方法进行成形的。 0005 然而, 在热成形过程中, 由于需要将坯料加热到 Ac3 以上的转变温度, 因此成形后 产品的微观结构就变成大部分是马氏体组织, 尽管可以获得具有 1270MPa 或者更高强度的 钢板, 但是 U 形梁的延展性较差, 甚至可能出现破裂的情况, 从而使热成形零件一直没有得 到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无法同时得到具有高强度和良好成形性能的 U 形梁。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缺陷, 进而提供一种无回弹缺陷, 且具有高强度和良 好延展性的汽车 U 形梁的生产方法。 0007 为此, 本。
8、发明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 0008 一种汽车 U 形梁的生产方法, 其具体方法和步骤为 : 0009 1、 钢板加热 : 0010 将钢板加热至 Ac1 转变温度 Ac3 转变温度之间后, 保温 1 2min ; 0011 Ac1 和 Ac3 转变温度值测定公式为 : 0012 Ac1=723-10.7Mn+29.1Si+16.9Cr-16.9Ni+290Als+6.38W 0013 Ac3=910-203sqr(C) +44.7Si-15.2Ni+31.5Mo+104V+13.1W 0014 2、 钢板冷却 : 0015 按照 9 11 /s 的冷却速度, 将钢板冷却至成形开始温度, 成形。
9、开始温度高于马 氏体转变开始温度 Ms 点 ; 0016 成形开始温度应满足 : 0017 Ms 点成形开始温度 0.75 钢板的加热温度 ; 说 明 书 CN 103331390 A 3 2/3 页 4 0018 对于 C-Mn-Si 系钢板的 Ms 点, 依据化学成分的计算获得 : 0019 Ms=540-420C 0020 0021 3、 冲压成形 : 0022 当钢板温度达到成形开始温度后, 将钢板放入 U 形梁模具内, 冲压机开始工作, 上 模下行合模 ; 成形时间为 1.9 2.1s, 成形终止温度控制在高于马氏体转变温度 Ms 点 ; 模 具内循环冷却速度设定在 25 /s, 合。
10、模保压 10s 后, 完成 U 形梁的冲压成形。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 0024 本发明采用温热成形的方式制作汽车 U 形梁, 并在热成形过程中, 通过对成形过 程的合理控制, 不仅可确保在成形过程中不会出现裂纹或起皱等缺陷, 而且可有效控制 U 形梁的微观组织结构, 从而获得具有高强度和良好成形性与延展性的汽车 U 形梁, 经检测, 其 Rm 值达到 948MPa 以上, Rp0.2 达到 518MPa, A 值达到 12.33%, 使 U 形梁具有了更广的应 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26 实施例制作 U 形梁所用钢板的化学。
11、成分 wt% 为 : C0.19, Si0.18, Mn1.2, P0.015, 0.015, C0.35, B0.002, Ti0.019。 0027 将钢板加热至 Ac1 转变温度 Ac3 转变温度之间后, 保温 1 2min。根据成分测 定的 Ac1、 Ac3 及 Ms 点温度为 : Ac1 为 720, Ac3 为 830, Ms 点为 415。 0028 实施例成形过程控制参数如表 1 所示 : 0029 表 1 实施例成形过程控制参数表 0030 0031 在整个冲压成形期间, 模具内循环冷却速度设定在 25 /s。结果证明, 当钢板在 上述条件下成形时, 钢板不会出现破裂、 起皱、 回弹等缺陷。 尽管在传统的热成形方法中, 一 直认为在高的加热温度、 高的成形温度下开始成形是技术常识, 但从最终 U 形梁的力学性 能检测结果可以发现, 将加热后的钢板冷却到加热温度的 75% 的温度以下时进行成形, U 形 梁的成形性能将得到大大改善。 0032 实施例 U 形梁的力学性能指标检测结果如表 2 所示。 0033 表 2U 形梁力学性能指标检测结果 0034 说 明 书 CN 103331390 A 4 3/3 页 5 。 说 明 书 CN 103331390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