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及电池加热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及电池加热方法.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1965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2.04 CN 103419655 A *CN103419655A* (21)申请号 201210160494.0 (22)申请日 2012.05.22 B60L 11/18(2006.01) H01M 10/50(2006.01) (71)申请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比亚迪 路 3009 号 (72)发明人 伍星驰 王洪军 谢世滨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01 代理人 黄德海 张大威 (54) 发明名称 电动汽车、 电。
2、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及电池加热 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包括 电池组、 电池加热器、 电池管理器、 配电箱、 电机、 电机控制器和隔离电感。其中, 电池加热器与电 池组相连 ; 电池管理器分别与电池组和电池加热 器相连, 用于在电池组的温度低于第一加热温度 阈值且剩余电量高于停车电量阈值后控制电池加 热器以不同的加热功率并间隔地为所述电池组加 热 ; 配电箱用于对电池组输出的电压进行分配 ; 电机控制器与电机和配电箱相连, 具有第一输入 端、 第二输入端和连接在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 端之间的预充电容 ; 隔离电感需要与所述预充电 容匹配。该动力系统能够实现加热, 。
3、加热效率高、 成本低、 实用性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的 电池加热方法和一种电动汽车。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17 页 附图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7页 附图8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19655 A CN 103419655 A *CN103419655A* 1/4 页 2 1. 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电池组 ; 电池加热器, 所述电池加热器与所述电池组相连, 且所述电池加热器被构造成为对所 述电池组进行充放电以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 电池管理器。
4、, 所述电池管理器分别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电池加热器相连, 用于在所述 电池组的温度低于第一加热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停车电量阈值之后, 根 据所述电池组的温度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以不同的功率为所述电池组加热, 并进一步控制 所述电池加热器间隔地为所述电池组加热 ; 配电箱, 所述配电箱用于对所述电池组输出的电压进行分配 ; 电机 ; 电机控制器, 所述电机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机和所述配电箱相连, 且所述电机控制器 具有第一输入端、 第二输入端、 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的预充电容, 所 述电机控制器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和所述配电箱分配的电压为所述电机供电 ; 以及 隔离电感,。
5、 所述隔离电感连接在所述电池组和所述配电箱之间, 且所述隔离电感的电 感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所述预充电容匹配。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管理器还用于判 断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油门深度变化速率是否达到了预设阈值, 并在判断达到所述预设阈 值时, 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停止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管理器还用于判 断加热时间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间, 并在判断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时, 控制所述电池加 热器停止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其特征在于,。
6、 所述电池管理器还用于在 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停止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之后, 计算停止时间, 且在所述停止时间 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 再次启动所述电池加热器对所述电池组加热。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第三加热温度阈值且低于第四加热温度阈值, 则所述电池管理 器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以第一功率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所述第四加热温度阈值且低于第五加热温度阈值, 则所述电池 管理器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以第二功率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五加热温度阈值且低于第六加热温度阈值, 则所述电池 管理器控制所。
7、述电池加热器以第三功率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 或者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所述第六加热温度阈值且低于第七加热温度阈值, 则所述电池 管理器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以第四功率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电感的电感值 L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 : 其中, T 为所述电机的等效负载工作周期, C 为所述预充电容的电容值。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加热器进行故障 自检后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电池管理器。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加热器进一步包 权 利 。
8、要 求 书 CN 103419655 A 2 2/4 页 3 括 : 第一开关模块,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组的第一电极和所述隔离电 感相连 ; 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另一端相连, 且所述第一电容 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组的第二电极相连 ; 第一电感, 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一电容之间的节点相 连 ; 第二开关模块,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相连, 且所述第二 开关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组的第二电极相连,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的控 制端均与所述电池管理器相连, 在对所述电池组加热时, 所述电池管理器发送信。
9、号给所述 电池加热器, 所述电池加热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依次导通以在所述电 池组中依次产生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 且在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关 闭, 在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关闭。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加热器还包括 : 冷却组件, 用于对所述电池加热器中的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进行冷却。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组件进一步包 括 : 设置在所述电池加热器中的风道 ; 以及 设置在所述风道一端的风扇。 11.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
10、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组件进一步包 括 : 设置在所述电池加热器中的冷却液通道 ; 以及 设置在所述电池加热器上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 1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加热器还包括 : 动力接插件, 用于连接并固定与所述电池组相连的动力线。 1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电箱进一步包括 : 主接触器, 所述主接触器用于在所述电池管理器的控制下将所述配电箱的输出电压分 配至所述电动汽车的用电设备 ; 以及 预充接触器, 所述预充接触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其中之一 相连, 所述预充接。
11、触器用于在所述电池管理器的控制下, 在所述电机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 启动之前为所述预充电容充电。 14. 一种电动汽车,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 1-13 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 系统。 15. 一种如权利要求 1-14 任一项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 下步骤 : 检测所述电池组的温度和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 ;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温度低于第一加热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停车电 量阈值, 则所述电池管理器根据所述电池组的温度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以不同的功率为所 述电池组加热, 并进一步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间隔地为所述电池组加热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
12、103419655 A 3 3/4 页 4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加热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低于所 述停车电量阈值, 则所述电池管理器发出禁止所述电动汽车加热、 行驶或充电的提示 ; 以及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加热温度阈值, 则所述电池管理器控制所述配电 箱中的主接触器闭合。 16.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 所述电池管理器判断所述电动汽车的当前油门深度变化速率是否达到了预设阈值 ; 以 及 如果判断达到所述预设阈值, 则所述电池管理器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停止对所述电池 组进行加热。 17.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
13、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加热时间对所 述电池加热器进行控制, 进一步包括 : 判断所述加热时间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间 ; 以及 在判断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时, 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停止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18. 如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 计算停止时间 ; 判断所述停止时间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间 ; 以及 在判断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时, 再次启动所述电池加热器对所述电池组加热。 19.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电池组的 温度调整所述电池加热器的加热功率, 进一步包括 : 如果所述电。
14、池组的温度高于第三加热温度阈值且低于第四加热温度阈值, 则所述电池 管理器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以第一功率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所述第四加热温度阈值且低于第五加热温度阈值, 则所述 电池管理器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以第二功率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五加热温度阈值且低于第六加热温度阈值, 则所述 电池管理器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以第三功率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 或者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所述第六加热温度阈值且低于第七加热温度阈值, 则所述 电池管理器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以第四功率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20.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
15、电池加热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管理器 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为所述电池组加热之前, 还包括 : 所述电池管理器控制所述配电箱中的预充接触器闭合为所述预充电容充电, 并在所述 预充电容充电之后关断所述预充接触器。 21.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 所述电池加热器进行故障自检后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电池管理器, 并在所述电池加 热器出现故障时所述电池管理器发出禁止所述电动汽车加热、 行驶或充电的提示。 22.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管理器 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为所述电池组加热之前, 还包括 : 。
16、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电动汽车的驾驶员输入的加热指令 ; 如果接收到, 则所述电池管理器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为所述电池组加热 ; 以及 如果未接收到, 则所述电池管理器发出禁止所述电动汽车加热、 行驶或充电的提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19655 A 4 4/4 页 5 23.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管理器 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为所述电池组加热之后, 还包括 : 所述电池管理器接收所述电动汽车的驾驶员输入的启动指令 ; 所述电池管理器计算所述电池组的当前温度和剩余电量, 并计算所述电池组的最大允 许输出功率 ; 以及 根据所述最大允许输。
17、出功率控制所述电动汽车限功率行驶。 24.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以下条件的任一 项满足时, 所述电池管理器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停止加热, 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加热温度阈值 ; 所述电池组内任一个单节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二加热温度阈值, 所述第二加热温度阈值 高于所述第一加热温度阈值 ; 或 所述电池加热器的持续加热时间高于加热时间阈值。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19655 A 5 1/17 页 6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及电池加热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以及采用 。
18、该方法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一种具有该动力系统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 正慢慢地 进入每一个家庭, 用户对汽车的性能要求特别是对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车辆 必须适应不同的行车需求。然而现阶段大部分的纯电动车显然无法满足这种要求, 特别 是在寒冷的冬天, 温度过低, 动力电池的性能下降, 无论是在放电能力上, 还是在电池容量 上都会有所下降, 甚至不能使用。具体地说, 动力电池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的一般工作温度 为 -20到 55, 电池在低温下不允许充电。在环境温度过低时, 电动车内部电池会出现如 下问题 :(1。
19、) 低温下, 锂离子容易在负极沉积, 失去电活性, 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因此, 车辆以及电池包经常在低温下使用, 会极大损害电池包寿命, 更严重时可能会有安全隐患。 (2) 低温下, 锂离子电池充电时, 锂离子容易在负极沉积, 变成死锂, 电池能发挥的容量显著 下降, 并且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 这些沉积锂越长越大, 甚至可能引发内部短路, 造成安全 隐患。这是车辆不能在低温下充电 (包括回馈) 的原因。 (3) 低温下, 电池的放电能力有限, 不利于行车。 这些问题对标榜新能源绿色环保的纯电动车来说, 无疑是非常尴尬的事情。 因 此对能够改变这种窘境的动力电池加热方案的呼声越来越高。 000。
20、3 电池加热方案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 电池加热策略的好坏以 及电池加热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舒适性、 操作稳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 有很多新 型技术开始运用到蓄电池加热上来, 但由于自身的性能缺陷, 并没有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 的运用。如在电池外部加保温套, 通过保温材料进行隔热保暖, 但这只是起到隔热效果, 并 没有起到加热的作用 ; 还有就是使用红外辐射膜给电池加热, 然后在电池外部加保温套, 以 起到保温作用 ; 又或者在电池外表面附加加热贴片等。这些方案大都是利用外部庞大的加 热设备和电源给电池加热, 因此这些方案仅适合于电池位置固定的实例。 另外, 使用外部电 。
21、源使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具有局限性, 不适用于位置不固定的汽车。 因此, 这些加热技术 并没有在纯电动汽车上得到广泛地应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 0005 为此,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该系统无需外加 电源, 加热所需电量完全由自身动力电池提供, 大大降低了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使用的限 制, 加热效率还高并且成本较低、 实用性强。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动力 系统的电动汽车。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22、, 包 括 : 电池组 ; 电池加热器, 所述电池加热器与所述电池组相连, 且所述电池加热器被构造成 说 明 书 CN 103419655 A 6 2/17 页 7 为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充放电以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加热 ; 电池管理器, 所述电池管理器分别 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电池加热器相连, 用于在所述电池组的温度低于第一加热温度阈值且 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停车电量阈值之后, 根据所述电池组的温度控制所述电池加热 器以不同的功率为所述电池组加热, 并进一步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间隔地为所述电池组加 热 ; 配电箱, 所述配电箱用于对所述电池组输出的电压进行分配 ; 电机 ; 电机控制器, 所述 电机。
23、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机和所述配电箱相连, 且所述电机控制器具有第一输入端、 第二 输入端、 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的预充电容, 所述电机控制器用于根 据控制指令和所述配电箱分配的电压为所述电机供电 ; 以及隔离电感, 所述隔离电感连接 在所述电池组和所述配电箱之间, 且所述隔离电感的电感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所述预充电 容匹配。 000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利用车上电池组中的动力电池大电流 放电, 电池自身内阻发热, 达到给电池组加热的目的。该动力系统无需外加电源, 加热所需 电量完全由本身电池组的动力电池提供, 通过电池管理器和电池加热器对电池组进行加热 管理。
24、, 大大降低了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使用的限制, 能满足客户在低温时行车和充电要求。 此外, 该动力系统对动力电池直接加热, 加热效率更高, 成本较低, 实用性强。 0008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 包括上述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 统。该车辆能够在寒冷的地区正常行驶, 并且能够一边行车, 一边对电池组进行加热, 从而 保证安全顺利行车。 0009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10 检测所述电池组的温度和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 ; 0011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温度低于第一加热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停 车电量阈值, 则所述电池。
25、管理器根据所述电池组的温度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以不同的功率 为所述电池组加热, 并进一步控制所述电池加热器间隔地为所述电池组加热 ; 0012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加热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组的剩余电量低 于所述停车电量阈值, 则所述电池管理器发出禁止所述电动汽车加热、 行驶或充电的提 示 ; 0013 如果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加热温度阈值, 则所述电池管理器控制所述 配电箱中的主接触器闭合。 001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 能够使纯电动汽车不依靠外部电 源而实现对电池组动力电池的加热, 使电池组温度上升到所需温度, 再按照正常的放电和 充电策略使用电池组,。
26、 大大降低了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使用的限制, 能满足客户在低温时 行车和充电要求。 同时,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采用在时间上间隔的方式进行加热, 即加热一 段时间停止一段时间, 这样周期性地对电池组进行加热, 缓解了大电流对电池组的影响, 提 高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此外, 还根据电池组实时温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功率加热, 控制更为 精细, 使电池组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安全性得到提高。 0015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 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 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103419655 A 7 3/17 页 8 0016 本发明上述。
27、的和 / 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 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其中 : 0017 图 1 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2 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3 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电气原理图 ; 0020 图 4 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 0021 图 5 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 0022 图 6 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中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 0023 图 7 为根据本。
28、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的流程图 ; 0024 图 8 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的流程图 ; 0025 图 9 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的进一步流程图 ; 0026 图 10 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的进一步流程图 ; 和 0027 图 11 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方法的概括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仅用。
29、于解释本发明, 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纵向” 、“横向” 、“上” 、“下” 、“前” 、“后” 、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 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 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 制。 003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机械连。
30、接或电连接, 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可 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1 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 将清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 和附图中, 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 来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 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 但是应当理解,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 本发明的 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 修改和等同物。 0032 下面参照图 1 至图 10 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003。
31、3 参照图 1 和图 2, 该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 : 电池组 101、 电池加热器 102、 电池 管理器 103、 配电箱 104、 电机 105、 电机控制器 106 和隔离电感 L2。其中, 电池加热器 102 与电池组 101 相连, 电池加热器 102 被构造成为对电池组 101 进行充放电以对电池组进行 加热。电池管理器 103 通过 CAN 线 107 与电池加热器 102 相连, 同时还通过采样线 108 与 电池组101相连, 具有对电池进行温度采样、 电压采样、 对电池组101输出电流采样的功能。 此外, 电池管理器103还具有判断电动汽车的当前车辆状态、 计算电池组1。
32、01的温度和剩余 说 明 书 CN 103419655 A 8 4/17 页 9 电量功能, 并可通过CAN线107把控制信号发送给相关的电气器件, 以实现对各相关器件的 功能管理。具体地说, 电池管理器 103 用于在电池组 101 的温度低于第一加热温度阈值, 且 电池组 101 的剩余电量高于停车电量阈值之后, 根据电池组的温度控制电池加热器以不同 的功率为电池组加热, 并进一步控制电池加热器间隔地为电池组加热。配电箱 104 是一个 通断大电流的高压器件, 电池管理器 103 通过发送控制信号给配电箱 104 来达到对电池组 101 输出的电压进行分配的目的。电机控制器 106 分别与。
33、电机 105 和配电箱 104 相连, 且 电机控制器 106 具有第一输入端、 第二输入端和连接在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的预 充电容 C2, 电机控制器 106 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和配电箱 104 为电机控制器分配的电压为电 机 105 供电。具体地说, 电机控制器 106 通过其内部的驱动电路把电池组 101 提供的直流 电逆变成电机 105 所需的三相交流电以给电机 105 供电, 并可根据电池管理器 103 所发送 的控制信号, 实现对电机的控制。隔离电感 L2 连接在电池组 101 和配电箱 104 之间, 且隔 离电感 L2 的电感与电机控制器的预充电容 C2 相匹配。 0034。
3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电池加热器还用于进行故障自检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 电池管理器。 0035 具体地说, 如图 3 所示, 电池加热器包括 : 第一开关模块 301、 第一电容 C1、 第一电 感 L1 和第二开关模块 302。其中, 第一开关模块 301 的一端分别与电池组 101 的第一电极 和隔离电感L2相连 ; 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开关模块301的另一端相连, 且第一电容C1 的另一端与电池组101的第二电极相连 ; 第一电感L1的一端与第一开关模块301和第一电 容C1之间的节点相连 ; 第二开关模块302的一端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相连, 且第二开关 模块 302 的另一。
35、端与电池组 101 的第二电极相连。第一开关模块 301 和第二开关模块 302 的控制端均与电池管理器 103 相连, 在对电池组 101 加热时, 电池管理器 103 发送信号给电 池加热器 102, 电池加热器 102 控制第一开关模块 301 和第二开关模块 302 依次导通以在 上述电池组中依次产生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 且在第一开关模块 301 导通时第二开关模块 302 关闭, 在第二开关模块 302 导通时第一开关模块 301 关闭。 0036 进一步地, 如图3所示, 电池组101中ESR为电池组等效内阻, ESL为电池组等效电 感, E 为电池包。L2 为隔离电感, 用于将电。
36、池加热电路 Part2 与电动机等效负载电路 Part5 相隔离, 这样电池组 101 的反电压就被隔离电感 L2 所吸收, 不会加到后级负载。C2 为预充 电容, R 为电动机等效负载。电池加热器工作时, 其内部开关模块按照一定的时序闭合和关 断。 0037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 如图 3 所示, 开关模块可以为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当加热开始时, 内部元器件如电感、 电容都处 于初始状态, 并没有储存能量, 电池加热器工作流程包括 : (1)IGBT1 导通, IGBT2 关断时, 电 池包 E 通过回路。
37、 “C1-D1-ESL-ESR-E-C1” 对第一电容 C1 进行充电, 当充电进行到一段时间 后, 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与电池包E的电压相等, 但由于电路中存在感性元件, 使第一电 容 C1 继续充电, 第一电容 C1 两端电压比电池包 E 电压高, 当充电电流为零时, 第一电容 C1 开始放电, 此时放电回路为 “C1-D1-ESL-ESR-E-C1” , 直到放电电流为零。(2)IGBT1 关断, 当 IGBT2导通时, 第一电容C1继续放电。 其中存在放电回路为 “C1-D2-L1-IGBT2-C1” 。 由于第 一电感 L1 的存在, 第一电容 C1 继续放电, 使第一电容 C1 。
38、两端电压低于电池包 E 电压。如 此重复上述过程。 说 明 书 CN 103419655 A 9 5/17 页 10 003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当第一开关模块 301 导通时, 若不加 入隔离电感L2, 则预充电容C2通过第一开关模块301对第一电容C1进行充电, 充电电流大 小由回路中总抗决定, 致使第一电容 C1 电流波形不可控, 加热电路特性被改变, 从而导致 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当电机 105 与电池加热器 102 同时工作时, 需加入隔离电感 L2。 0039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隔离电感 L2 的电感值 L 根据以下公式确定 : 其中, T 为电机的。
39、等效负载工作周期, C 为预充电容 C2 的电容值。 004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电池加热器 102 还包括动力接插件, 用于连接并固定 动力线109。 该动力接插件需要满足防涡流要求, 并且由于电池加热器102工作期间电流变 化频率非常快, 导致动力接插件内部的磁导材料温升很快, 因此动力接插件的磁导率要低。 此外, 电池加热器 102 也包括一个低压接插件, 用于与外系统进行连接并通讯, 其中包括用 于连接电池管理器 103 的 CAN 线 107 以及自检信号线和故障信号线。 0041 参照图2和图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隔离电感L2放置在电池加热器102内 部。如图 4。
40、 所示, 电池加热器 102 内部包括隔离电感 L2、 保险 401 以及加热器自身用电器 件。此外, 电池加热器 102 还包括四个动力接插件, 其中两个通过动力线 109 与电池组 101 相连, 另外两个动力接插件通过动力线 109 与配电箱 104 相连, 如图 2 所示。在本发明的一 个实施例中, 动力接插件用于高压线束的始端和末端。 004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隔离电感L2安装在电池加热器102内 部, 其优点是当不需要电池加热时, 可把电池加热器 102 整个拆下, 直接使配电箱 104 与电 池组 101 相连。在气温较高的地方电动汽车无需外加电池加热器,。
41、 而在寒冷的地方, 则安装 电池加热器, 因此在车型开发时无需为适应销售地区而作太多的更改, 大大有利于节省成 本。 0043 参照图 1 和图 5,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隔离电感 L2 还可放置在配电箱 104 内部。可以理解的是, 隔离电感 L2 不管是放置在电池加热器内还是配电箱内, 它都介于电 池组和配电箱之间。如图 1 所示, 配电箱 104 和电池加热器 102 之间没有动力线连接, 具体 地说, 电池组 101 包括四个动力接插件, 通过两根动力线 112 与配电箱 104 相连, 再通过另 外两根动力线 112 与电池加热器 102 相连。但是, 需要增加一个继电器 5。
42、01, 作为隔离电感 L2 的通断装置, 如图 5 所示。电池加热器 102 与配电箱 104 之间是并联关系。此外, 保险 401 安装在电池组 101 内部。 004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隔离电感 L2 安装在配电箱 104 内部, 其优点是配电箱 104 所受电池加热器 102 的影响大大减少。此外, 在电池加热时, 继电器 501 把隔离电感 L2 接入电路 ; 当电池不加热时, 继电器 501 把隔离电感 L2 移出电路。 004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参照图1、 图2和图3,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中的电池加 热器102还包括冷却组件110, 用于对电池加热。
43、器102中的第一开关模块301和第二开关模 块 302 进行冷却。 0046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冷却组件 110 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电池加热器中的风道 和设置在风道一端的风扇。电池加热器采用风扇进行散热。 0047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冷却组件 110 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电池加热器中的冷 却液通道以及设置在电池加热器上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 0048 采用冷却液进行散热的电池加热器, 散热效果好, 并且密封性能优。 说 明 书 CN 103419655 A 10 6/17 页 11 0049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如图6所示,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中的配电箱104进一 步包括。
44、 : 主接触器 601 和预充接触器 602。其中, 主接触器 601 用于在电池管理器 103 的控 制下将配电箱104的输出电压分配至电动汽车的用电设备, 如电机105等。 预充接触器602 与电机控制器 106 的第一输入端 603 和第二输入端 604 其中之一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 如图 6 所示, 预充接触器 602 与第一输入端 603 相连。可以理解的是, 预充接触器 602 在其他的 实施例中也可以与第二输入端604相连。 预充接触器602用于在电池管理器103的控制下, 在电机控制器 106 控制电机 105 启动之前, 为预充电容 C2 充电。 005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
45、施例中, 当电池组的剩余电量 (也可称为荷电状态 SOC, State Of Charge) 高于行车电量阈值时, 允许电动汽车进入行车加热模式, 其中, 行车电量阈值高 于上述停车电量阈值。 0051 行车加热具体是指除了电池加热器给电池组加热之外, 电动汽车的其它高压用电 设备也能同时工作, 例如电机、 空调等, 但电机和空调会被限功率运行。 对应地, 停车加热是 指除了电池加热器给电池组加热之外, 电动汽车的其它高压用电设备不工作, 例如加热器 工作时, 电机、 空调等高压用电设备不工作。相应地, 行车电量阈值是指允许电动汽车进入 行车加热模式时电池组的剩余电量, 而停车电量是指允许电动。
46、汽车进入停车加热模式时电 池组的剩余电量。 0052 具体地, 如图 7 所示, 当以下条件的任一项满足时, 电池管理器控制电池加热器对 电池组进行行车加热 : 0053 当电池组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且低于第二温度阈值, 且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 于第一电量阈值时 ; 0054 当电池组的温度高于第二温度阈值且低于第三温度阈值, 且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 于第二电量阈值时, 其中, 第二电量阈值低于第一电量阈值 ; 0055 当电池组的温度高于第三温度阈值且低于第四温度阈值, 且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 于第三电量阈值时, 其中, 第三电量阈值低于第二电量阈值 ; 0056 当电池组的温度高于第四温度阈值。
47、且低于第五温度阈值, 且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 于第四电量阈值时, 其中, 第四电量阈值低于第三电量阈值。 0057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 如图 7 所示, 第一温度阈值、 第二温度阈值、 第三温度阈 值、 第四温度阈值、 第五温度阈值分别可以为 -30、 -25、 -20、 -15、 -10, 第一电量 阈值、 第二电量阈值、 第三电量阈值、 第四电量阈值分别可以为电池组总电量的 30%、 27.5%、 25%、 22.5%。 0058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如图 8 所示, 具体地说, 电池管理器判断电池组的温 度是否高于第九温度阈值, 若是, 且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第八电量阈值, 则。
48、电池管理器控 制电池加热器对电池组进行行车加热 ; 若否, 电池管理器判断电池组的温度是否高于第八 温度阈值, 若是, 且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第七电量阈值, 则电池管理器控制电池加热器对 电池组进行行车加热 ; 若否, 电池管理器判断电池组的温度是否高于第七温度阈值, 若是, 且电池组的剩余电量高于第六电量阈值, 则电池管理器控制电池加热器对电池组进行行车 加热 ; 若否, 电池管理器判断电池组的温度是否高于第六温度阈值, 若是, 且电池组的剩余 电量高于第五电量阈值, 则电池管理器控制电池加热器对电池组进行行车加热。 其中, 第七 温度阈值高于第六温度阈值, 第八温度阈值高于第七温度阈值, 。
49、第九温度阈值高于第八温 说 明 书 CN 103419655 A 11 7/17 页 12 度阈值 ; 第六电量阈值低于第五电量阈值, 第七电量阈值低于第六电量阈值, 第八电量阈值 低于第七电量阈值。 0059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 如图 8 所示, 第六温度阈值、 第七温度阈值、 第八温度阈 值、 第九温度阈值分别可以为 -30、 -25、 -20、 -15, 第五电量阈值、 第六电量阈值、 第 七电量阈值、 第八电量阈值分别可以为电池组总电量的 30%、 27.5%、 25%、 22.5%。 006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当电池组的剩余电量低于上述行车电量阈值且高于上 述停车电量阈值时, 允许电动汽车进入停车加热模式。 0061 具体地, 如图 7 所示, 当以下条件的任一项满足时, 电池管理器控制电池加热器对 电池组进行停车加热 : 0062 当电池组的温度高于第十温度阈值且低于第十一温度阈值, 且电池组的剩余电量 高于第九电量阈值时 ; 0063 当电池组的温度高于第十一温度阈值且低于第十二温度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