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780030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6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82549.7

申请日:

2013.08.29

公开号:

CN103434597A

公开日:

2013.12.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K 15/00申请日:20130829|||公开

IPC分类号:

B62K15/00; B62K5/027(2013.01)I

主分类号:

B62K15/00

申请人:

韦浩

发明人:

韦浩

地址:

832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33小区59栋6号(33-59-6)A64信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本发明包括车前部大梁支架结构,可折叠转向装置总成,动力传输装置总成,车中部大梁架结构,车后部大梁支架结构,鞍座支架结构;所述的整车在全展开状态下处于一种骑行状态;所述的车后部大梁支架结构和鞍座支架结构通过车中梁架在折叠后可移动到车前部整体结构的后下方时,整车处于一种可推行状态;所述的整车在全折叠状态下,其体积进一步缩小,方便移动和携带;本发明采用了大量的折叠连动机制,使其即可骑行,又可推行,既能带小孩,又能带老人,又能当购物车,具有了功能多样,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包括:车前部大梁支架结构,可拆叠转向装置总成,可折叠座椅结构总成,动力传输装置总成,车中部大梁架结构,车后部大梁支架结构,鞍座支架结构;所述的前主梁支架结构由前主梁22,支架横梁13,外套管14,前轮叉15,立柱外套管10构成;所述的前主梁22两侧设置有U型槽架19,前主梁22前头设置有立柱外套管10和立柱9,前主梁22下面设置有电瓶箱16,其电瓶箱的前侧又与外套管10相连接,前主梁22后部和车把杆外套管39用异形夹板23连接固定,所述的支架横梁13后部插入U型槽架19里用螺栓20连接固定,定位螺栓18穿通支架横梁13和U型槽架19上设置的弧形孔洞使支架横梁13能旋转定位,所述的支架横梁13前面连接有外套管14,其外套管14的外侧面设置有脚踏板架56、前侧面设置有基座54,所述的基座54外侧设置有卡槽55、其基座54上部连接有连动支撑架12;所述的可折叠转向装置总成由车把杆1、外套管39、半圆形齿轮51、异形齿轮片52、拉杆11、前轮叉15、前转向轮17构成,所述的车把杆1设置成上下两截用椭圆形夹板40连接,车把杆1上截通过椭圆形夹板40上设的弧形孔和穿通的紧固螺栓41可进行定向角度定位,所述的异形夹板23的中间设有凹槽用以放置衬梁8的后端;所述的车把杆1下截的头部设置有半圆形齿轮51,其车把杆1下截的头端插入到前大梁22上面嵌入的轴承53中定位,所述的半圆形齿轮51与前大梁22上面设置的异形齿轮片52互相咬合,其异形齿轮片5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拉杆11,所述的前轮叉15头端用椭圆片与拉杆11相连接;所述的可折叠座椅结构总成由柔性靠背带2、靠背架3、扶手架4、座椅面板5、支撑架6、衬梁8、立柱9、连动支撑架12构成;其扶手架4下端通过弹簧销45连接到座椅面板5左右两部分的外侧边上,其靠背架3设置在扶手架4的后上端、上面设置的柔性靠背带2,所述的座椅面板5设置成纵向三快分别用合页7相互连接,其面板5中间一块下部设置有衬梁8,其衬梁8的前头连接有立柱9和连动支撑架12,其面板5侧面两块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架6;所述的车后部大梁支架结构包括后大梁28,三脚架32,其后大梁28的上部设置有鞍座架基座33、前下部设置有一突起结构,突起结构上设有弧形孔;所述的后大梁28与三脚架32的连接处下部设置有中轴基座29,其中轴基座29的外侧连接有折叠定位拉杆25,所述的三脚架32的后部设有电机轮42、下部设有卡型构件31,所述的鞍座支架结构中的外套管36通过可折叠支撑架34与三脚架的上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中大梁架24后下部设置有 一突起结构,其突起结构上设有弧形孔,所述的后大梁28上的突起结构和中大梁架24上的突起结构互相嵌合在一起,并由长圆形夹板27连接在一起固定,所述的中大梁架24前部与前大梁22后部在异形夹板23中连接在一起,其中大梁架24的中间设置成中空状,其空腔内设置的螺杆固定从中穿过的折叠定位拉杆25的长段部分,所述的车把杆外套管39的外壁上设有可滑动夹环38、并与折叠定位拉杆25的长段相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领域中,各种电动三轮车可谓品种繁多,功能多样;但大多都相对比较笨重不能折叠,用处也比较单一,还有一些能折叠的轻便三轮电动车,其功能也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更多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即能带小孩,又能带老人,还能当购物车;即可骑行,又能推行,全折叠后还便于放入大多数轿车的后备箱里,很好地解决了大多数电动三轮车功能单一,不方便折叠和携带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包括车前部主梁支架结构,可折叠转向装置总成,可折叠座椅总成,车中部大梁架结构,车后部大梁支架结构,动力装置总成,鞍座支架结构;所述的车前部主梁支架结构中:前大梁22下部设置有电瓶箱16,其电瓶箱16前面与前大梁22前头连接的立柱套管10互相连接,前主梁22两侧面设置有U形槽架19,在U形槽架19里设置有支架横梁13,其支架横梁13后头用螺栓20与U形槽架19相连,其U形槽架19设置有弧形孔洞,使支架横梁13在向前主梁22两侧收拢时其穿通支架横梁13和弧形孔的可紧固螺栓18在这个弧形孔中可滑行并定位;所述的支架横梁13前头固定有前轮叉头处套管14,其外套管14前侧设置有基座54,外套管14外侧设置有可拆回的脚踏板架56;所述的基座54外侧设置有卡槽55用于固定脚踏板架56,其基座54上部连接有联动支撑杆12,所述的前主梁22上部连接有座椅支撑杆6,前主梁22后部与车把杆外套管39下部用异形夹板23连接固定,前主梁22后端与中大梁架24前头用销杆在异形夹板23之间连接;所述的可折叠转向装置总成由车把杆1、车把套管39、半圆形齿轮51、椭圆形齿轮片52、转向拉杆11、前轮叉15、前轮17构成;其车把杆1分成上下两截用设置有弧形孔的椭圆形夹板40中的螺栓连接起来,车把杆1上截可通过椭圆形夹板40上的弧形孔和螺栓41进行相应的角度旋转和定位,车把杆1下截穿过外套管39露出的头部设置有半圆形齿轮51,其车把杆1下截的头端嵌入设置在前主梁22上面的轴承53里定位;所述的椭圆形齿轮片52中心用螺杆定位在前大梁22上面并与半圆形齿轮51互相咬合,其椭圆形齿轮片52两端分别连接有拉杆11,所述的拉杆11另一头与前轮叉15头部设置的椭圆构件相连接,前 轮叉15下端设置有前轮17;所述的可折叠座椅总成由软性靠背带2、靠背支架3、扶手架4、座椅面板5、支撑架6、升降立柱9、连动支撑杆12构成;所述的座椅面板5设置成纵向三块分别用合页7相互连接在一起,其面板5中间块底面设置有衬梁8;所述的衬梁8前头连接有升降立柱9和连动支撑架12、其后头可插入异形夹板23之间的凹槽里定位;所述的面板5的两侧块的底面设置有支撑架6,其支撑架6分别连接到前主梁22上面的基座和立柱外套管10的外壁上;所述的座椅面板5两侧块的外侧面分别与扶手架4用弹簧销45连接定位,所述的靠背支架3设置在扶手架4后上端,其靠背支架3上设置的软性靠背带2可随着靠背支架3一同折叠到扶手架4的扶手把上面;所述的车后部大梁支架结构由后主梁28,三脚架32构成,其后主梁28的前下部设置有一带弧形孔的突起结构与中梁架24后下部的带弧形孔的突起结构互相嵌合,并用长圆形夹板27相互连接在一起,可紧固螺栓26穿过其弧形孔和长圆形夹板27使后大梁28和中梁架24在折叠时可对称运动;所述的后主梁28和三脚架32结合处的下方设置有中轴基座29,其中轴基座29外侧与折叠定位连杆25相连接;所述的三脚架32的后下部设置有电机轮42,中下部设置有长形卡构件31,其构件31上设置有可紧固螺栓30;所述的动力传输装置总成由电机轮42,电瓶箱16,飞轮46,链条47,花盘48,脚蹬拐把49构成,其花盘48设置在中轴架29右侧,两脚蹬拐把49设置在中轴架29的两侧;所述的鞍座支架结构包括鞍座43,鞍座杆37,外套管36,鞍座架基座33,可折叠支撑架34,其外套管35与基座33连接处设置成可旋转状,可折叠支撑架34把外套管36和三脚架32上部桥接起来,其支撑架34通过中间螺栓35可以折合起来;所述的车中部大梁架结构由中梁架24,折叠定位拉杆25构成,其中梁架24中间设置成中空状,在折叠定位拉杆25长段部分穿过时用螺杆将其连接定位,所述的定位拉杆25与车把杆外套管39用扣环38连接在一起,其扣环38在车后部向前折叠时带动定位拉杆25在车把杆外套管39上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全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注释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人动力传输装置注释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下部结构截面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2的后视注释图。
图6为图2的前视注释图。
图7为图2的后半部分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8为图3的后半部分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9为图1的全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前视注释图。
图11为图2的带云线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云线内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结构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中1是车把杆,2是软性靠背垫,3是靠背支架,4是扶手架,5是座椅面板,6是面板底部支撑架,7是合页,8是衬梁,9是升降立柱,10是立柱外套管,11是前轮转向拉杆,12是连动支撑架,13是车前轮支架横梁,14是前轮叉头外套管,15是前轮叉,16是电瓶箱,17是前转向轮,18是横梁转动定位螺栓,19是U型槽架,20是横梁固定栓,22是前主梁,23是异形夹板,24是中大梁架,25是折叠定位拉杆,26是可紧固螺栓,27是长圆形夹板,28是车后部大梁,29是中轴基座,30是可紧固螺栓,31是卡型构件,32是三脚架,33是鞍座架基座,34可折叠支撑架,35是可紧固螺栓,36是鞍座杆外套管,37是鞍座杆,38是可滑动夹环,39是车把杆外套管,40是椭圆形夹板,41是可紧固螺栓,42是电机轮,43是鞍座,45是弹簧销,46是飞轮,47是链条,48是花盘,49是脚蹬拐把,51是半圆形齿轮,52是异形齿轮片,53是轴承,54是基座,55是卡槽,56是脚踏板架,A是云线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6,图11~图13,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在本实施例中为全展开状态;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由车前部支架主梁,可折叠转向装置总成,可折叠座椅总成,车后部主梁三脚架结构,动力装置总成,鞍座支架结构,车中梁架构成;所述的前主梁22后头与中梁架24相连接、前头与立柱外套管10相连接、下部设置有电瓶箱17、两侧设置有U型槽架19,其U型槽架19上设置有弧形孔和固定螺栓20和可紧固螺栓18,所述的支架横梁13的一头穿在U型槽里用螺栓20固定并用定位螺栓18在弧形孔里定位固定、另一头连接有外套管14;前轮叉15头从外套管14里穿通,前轮叉15上设置有前轮17,所述的外套管14的外侧设置有乘坐人员用的脚踏板架56、前侧设置有基座54,其基座54的外侧设置有卡槽55用于锁定脚踏板架56,基座54的上部设置有连动支撑架12;所述的可折叠座椅总成由靠背架3、扶手架4、座椅面板5、底部支撑架6、升降立柱9、连动支撑架12构成,其扶手架4下部用弹簧销45与座椅面板5的外侧相连接、上部后面与靠背架3连接,靠背架上设置有软性靠背垫2、并可一起折叠到扶手架4上;所述的座椅面板5按纵向设置 成了三块,其中间一块的下部设置有衬梁8,所述的衬梁8后头可插入异形夹板23之间的凹槽里、前头分别连接有升降立柱9和连动支撑架12,其升降立柱9可伴随整个座椅在不折叠状态下可在外套管10里沉降到底部并固定,所述的连动支撑架12的另一头连接在基座54上使支架横梁13、前轮叉15和前轮17即能在前主梁22的两侧等距离对称分布固定,又能在全车在折叠时等距离对称向里收缩;所述的座椅面板5的两侧部分的下部设置有两套支撑架6,其两套支撑架6的另一头分别连接在前主梁22上和外套管10的外壁上,所述的外套管10的里侧还与电瓶箱相连接固定;所述的可折叠转向装置总成由车把杆1、外套管39、半圆形齿轮51、异形齿轮52、转向拉杆11、前轮叉15、前转向轮17构成,其车把杆1用椭圆形夹板40分成了上下两截,上截在椭圆形夹板40上设置的弧形孔中按一定角度转动时可用紧固螺栓41锁定,下截穿过外套管39后的头端设置有半圆形齿轮51、并且头部插入主梁22上部设置的轴承里定位,所述的外套管39外壁上设置有夹环38、下部与前主梁22的后头用异形夹板23连接固定,所述的异形齿轮52用螺杆连接在前主梁22上面、并与半圆形齿轮51互相咬合,其异形齿轮52的两头连接有转向拉杆11,其转向拉杆11的另一头连接在前轮叉15头部的椭圆片上;所述的车把杆1转动时其所述连接的各部件在联动机制下带动前转向轮17在一定角度内任意旋转,所述的车后部大梁支架结构包括后大梁28、三脚架32,其后大梁28的前下部设置有有一突起、上部设置有基座33、后部与三脚架32相连接,在后大梁28与三脚架32连接处下方设置有中轴架29,中轴架29前部连接有折叠定位拉杆25;在三脚架32后头设置有电机轮42、下头设置有卡型构件30、上部连接有可折叠支撑架34,;所述的动力装置总成包括电机轮42、飞轮46、花盘48、链条47、脚蹬拐把49,其花盘设置在中轴架29的一侧,脚蹬拐把49设置在中轴架29的两侧;所述的鞍座支架结构包括鞍座43、鞍座杆37、外套管36、支架34、基座33,其外套管36安装在基座33上并可以旋转,所述的支架34把三脚架32和鞍座架外套管36桥接在一起;所述的中梁架24后头设置有一突起与后大梁28前头设置的突起能互相嵌合在一起,其两个突起上均设置有弧形孔,长圆形夹板27把中梁架24后部与后大梁28前部结合处的相关部位夹在中间,并用穿过其两弧形孔的可紧固螺栓26串联固定,所述的中梁架24的中间设置为中空状,折叠定位拉杆25的长段部分穿过其中并由螺杆定位固定,其穿过的延伸部分的头部与车把外套管39用夹环38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8,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整个车体在后半部分折叠的形态下,处于可推行状态;其所述的车后部鞍座支架结构中的鞍座杆37收缩到了外套管36里,并连同外套管36、鞍座43一起随着折叠支撑架34的折叠靠拢到了三脚架32的上部, 所述后大梁28和三脚架32携带电机轮42和折叠状态的鞍座支架结构总成、因为后大梁28和中梁架24依照可紧固螺栓26的对称运动以及定位拉杆25的方位角度限制作用,都折叠运动到了车前部整体结构的后下方,所述的三脚架32下部设置的卡型构件31与异性夹板23的后部插合在一起,其可紧固螺栓30插入到异形夹板23后部的缺口里,并将异形夹板23和卡型构件31锁紧固定;所述的车把杆1的上截围绕着椭圆形夹板40向后转动一定角度,其穿通车把杆1和椭圆形夹板40弧形孔的可紧固螺栓41将其锁紧固定,
实施例3
参照图1~图13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整个车体处于全折叠状态;所述的全折叠状态中,整车后部的全折叠可重复实施例2,整车前部在全折叠时,所述的可折叠座椅总成,其靠背架3携带软性靠背带2折向扶手架4上,其扶手架4在松开弹簧销45后折合在座椅面板5两侧部分的面上,并在其座椅面板5中间部分和衬梁8向上方抬起时,通过支撑架6的拉动作用一同靠拢到了前主梁22的两侧上方;所述的衬梁8带动升降立柱9和连动支撑架12一并向上升起的同时,其连动支撑架12通过基座54拉动前轮17、前叉15、外套管14、支架横梁13、转向拉杆11、脚踏板架56一并向前主梁22跟前靠拢,所述的脚踏板架56在脱开卡槽55后折向电瓶箱两侧收拢;所述的车把杆1的上截通过椭圆形夹板40上弧形孔的定位,折合到了座椅面板5中间部分软靠背带2的上面并用可紧固螺栓41锁紧,所述的两个支架横梁13在一头向主梁22靠拢后,其另一头通过可紧固螺栓18与U型槽架19锁紧固定。

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3459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2.11 CN 103434597 A *CN103434597A* (21)申请号 201310382549.7 (22)申请日 2013.08.29 B62K 15/00(2006.01) B62K 5/027(2013.01) (71)申请人 韦浩 地址 832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 33 小区 59 栋 6 号 (33-59-6) A64 信箱 (72)发明人 韦浩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 车 ; 本发明包括车前部大。

2、梁支架结构, 可折叠转 向装置总成, 动力传输装置总成, 车中部大梁架结 构, 车后部大梁支架结构, 鞍座支架结构 ; 所述的 整车在全展开状态下处于一种骑行状态 ; 所述的 车后部大梁支架结构和鞍座支架结构通过车中 梁架在折叠后可移动到车前部整体结构的后下方 时, 整车处于一种可推行状态 ; 所述的整车在全 折叠状态下, 其体积进一步缩小, 方便移动和携 带 ; 本发明采用了大量的折叠连动机制, 使其即 可骑行, 又可推行, 既能带小孩, 又能带老人, 又能 当购物车, 具有了功能多样, 结构简单, 工作可靠, 使用方便的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

3、图 9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9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34597 A CN 103434597 A *CN103434597A* 1/1 页 2 1. 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电动三轮车, 其特征包括 : 车前部大梁支架结构, 可拆叠转向 装置总成, 可折叠座椅结构总成, 动力传输装置总成, 车中部大梁架结构, 车后部大梁支架 结构, 鞍座支架结构 ; 所述的前主梁支架结构由前主梁 22, 支架横梁 13, 外套管 14, 前轮叉 15, 立柱外套管 10 构成 ; 所述的前主梁 22 两侧设置有 U 型槽架 。

4、19, 前主梁 22 前头设置有 立柱外套管 10 和立柱 9, 前主梁 22 下面设置有电瓶箱 16, 其电瓶箱的前侧又与外套管 10 相连接, 前主梁 22 后部和车把杆外套管 39 用异形夹板 23 连接固定, 所述的支架横梁 13 后 部插入 U 型槽架 19 里用螺栓 20 连接固定, 定位螺栓 18 穿通支架横梁 13 和 U 型槽架 19 上 设置的弧形孔洞使支架横梁13能旋转定位, 所述的支架横梁13前面连接有外套管14, 其外 套管 14 的外侧面设置有脚踏板架 56、 前侧面设置有基座 54, 所述的基座 54 外侧设置有卡 槽 55、 其基座 54 上部连接有连动支撑架 。

5、12 ; 所述的可折叠转向装置总成由车把杆 1、 外套 管 39、 半圆形齿轮 51、 异形齿轮片 52、 拉杆 11、 前轮叉 15、 前转向轮 17 构成, 所述的车把杆 1设置成上下两截用椭圆形夹板40连接, 车把杆1上截通过椭圆形夹板40上设的弧形孔和 穿通的紧固螺栓 41 可进行定向角度定位, 所述的异形夹板 23 的中间设有凹槽用以放置衬 梁 8 的后端 ; 所述的车把杆 1 下截的头部设置有半圆形齿轮 51, 其车把杆 1 下截的头端插 入到前大梁 22 上面嵌入的轴承 53 中定位, 所述的半圆形齿轮 51 与前大梁 22 上面设置的 异形齿轮片 52 互相咬合, 其异形齿轮片。

6、 52 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拉杆 11, 所述的前轮叉 15 头 端用椭圆片与拉杆 11 相连接 ; 所述的可折叠座椅结构总成由柔性靠背带 2、 靠背架 3、 扶手 架 4、 座椅面板 5、 支撑架 6、 衬梁 8、 立柱 9、 连动支撑架 12 构成 ; 其扶手架 4 下端通过弹簧 销 45 连接到座椅面板 5 左右两部分的外侧边上, 其靠背架 3 设置在扶手架 4 的后上端、 上 面设置的柔性靠背带 2, 所述的座椅面板 5 设置成纵向三快分别用合页 7 相互连接, 其面板 5 中间一块下部设置有衬梁 8, 其衬梁 8 的前头连接有立柱 9 和连动支撑架 12, 其面板 5 侧 面两块的下部设。

7、置有支撑架 6 ; 所述的车后部大梁支架结构包括后大梁 28, 三脚架 32, 其后 大梁 28 的上部设置有鞍座架基座 33、 前下部设置有一突起结构, 突起结构上设有弧形孔 ; 所述的后大梁28与三脚架32的连接处下部设置有中轴基座29, 其中轴基座29的外侧连接 有折叠定位拉杆 25, 所述的三脚架 32 的后部设有电机轮 42、 下部设有卡型构件 31, 所述的 鞍座支架结构中的外套管 36 通过可折叠支撑架 34 与三脚架的上部连接在一起 ; 所述的中 大梁架24后下部设置有一突起结构, 其突起结构上设有弧形孔, 所述的后大梁28上的突起 结构和中大梁架24上的突起结构互相嵌合在一起。

8、, 并由长圆形夹板27连接在一起固定, 所 述的中大梁架 24 前部与前大梁 22 后部在异形夹板 23 中连接在一起, 其中大梁架 24 的中 间设置成中空状, 其空腔内设置的螺杆固定从中穿过的折叠定位拉杆 25 的长段部分, 所述 的车把杆外套管 39 的外壁上设有可滑动夹环 38、 并与折叠定位拉杆 25 的长段相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34597 A 2 1/4 页 3 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的技术领域中, 各种电动三轮车可谓品种繁多, 功能多样 ; 但大多都相对比 较笨重。

9、不能折叠, 用处也比较单一, 还有一些能折叠的轻便三轮电动车, 其功能也比较单一 不能满足更多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功能多样, 即能带小孩, 又能带老人, 还能当 购物车 ; 即可骑行, 又能推行, 全折叠后还便于放入大多数轿车的后备箱里, 很好地解决了 大多数电动三轮车功能单一, 不方便折叠和携带的问题。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 包括车前部主梁支架结 构, 可折叠转向装置总成, 可折叠座椅总成, 车中部大梁架结构, 车后部大梁支架结构, 动力 装置总成, 鞍座支架结构 ; 所述的车前部主梁支架结构中 : 前大。

10、梁22下部设置有电瓶箱16, 其电瓶箱16前面与前大梁22前头连接的立柱套管10互相连接, 前主梁22两侧面设置有U 形槽架 19, 在 U 形槽架 19 里设置有支架横梁 13, 其支架横梁 13 后头用螺栓 20 与 U 形槽架 19 相连, 其 U 形槽架 19 设置有弧形孔洞, 使支架横梁 13 在向前主梁 22 两侧收拢时其穿通 支架横梁 13 和弧形孔的可紧固螺栓 18 在这个弧形孔中可滑行并定位 ; 所述的支架横梁 13 前头固定有前轮叉头处套管 14, 其外套管 14 前侧设置有基座 54, 外套管 14 外侧设置有可 拆回的脚踏板架 56 ; 所述的基座 54 外侧设置有卡槽。

11、 55 用于固定脚踏板架 56, 其基座 54 上 部连接有联动支撑杆 12, 所述的前主梁 22 上部连接有座椅支撑杆 6, 前主梁 22 后部与车把 杆外套管 39 下部用异形夹板 23 连接固定, 前主梁 22 后端与中大梁架 24 前头用销杆在异 形夹板 23 之间连接 ; 所述的可折叠转向装置总成由车把杆 1、 车把套管 39、 半圆形齿轮 51、 椭圆形齿轮片 52、 转向拉杆 11、 前轮叉 15、 前轮 17 构成 ; 其车把杆 1 分成上下两截用设置 有弧形孔的椭圆形夹板 40 中的螺栓连接起来, 车把杆 1 上截可通过椭圆形夹板 40 上的弧 形孔和螺栓 41 进行相应的角。

12、度旋转和定位, 车把杆 1 下截穿过外套管 39 露出的头部设置 有半圆形齿轮 51, 其车把杆 1 下截的头端嵌入设置在前主梁 22 上面的轴承 53 里定位 ; 所 述的椭圆形齿轮片 52 中心用螺杆定位在前大梁 22 上面并与半圆形齿轮 51 互相咬合, 其椭 圆形齿轮片 52 两端分别连接有拉杆 11, 所述的拉杆 11 另一头与前轮叉 15 头部设置的椭 圆构件相连接, 前轮叉15下端设置有前轮17 ; 所述的可折叠座椅总成由软性靠背带2、 靠背 支架 3、 扶手架 4、 座椅面板 5、 支撑架 6、 升降立柱 9、 连动支撑杆 12 构成 ; 所述的座椅面板 5 设置成纵向三块分别。

13、用合页 7 相互连接在一起, 其面板 5 中间块底面设置有衬梁 8 ; 所述 的衬梁8前头连接有升降立柱9和连动支撑架12、 其后头可插入异形夹板23之间的凹槽里 定位 ; 所述的面板 5 的两侧块的底面设置有支撑架 6, 其支撑架 6 分别连接到前主梁 22 上 面的基座和立柱外套管10的外壁上 ; 所述的座椅面板5两侧块的外侧面分别与扶手架4用 说 明 书 CN 103434597 A 3 2/4 页 4 弹簧销 45 连接定位, 所述的靠背支架 3 设置在扶手架 4 后上端, 其靠背支架 3 上设置的软 性靠背带 2 可随着靠背支架 3 一同折叠到扶手架 4 的扶手把上面 ; 所述的车后。

14、部大梁支架 结构由后主梁28, 三脚架32构成, 其后主梁28的前下部设置有一带弧形孔的突起结构与中 梁架24后下部的带弧形孔的突起结构互相嵌合, 并用长圆形夹板27相互连接在一起, 可紧 固螺栓 26 穿过其弧形孔和长圆形夹板 27 使后大梁 28 和中梁架 24 在折叠时可对称运动 ; 所述的后主梁 28 和三脚架 32 结合处的下方设置有中轴基座 29, 其中轴基座 29 外侧与折 叠定位连杆 25 相连接 ; 所述的三脚架 32 的后下部设置有电机轮 42, 中下部设置有长形卡 构件 31, 其构件 31 上设置有可紧固螺栓 30 ; 所述的动力传输装置总成由电机轮 42, 电瓶箱 1。

15、6, 飞轮 46, 链条 47, 花盘 48, 脚蹬拐把 49 构成, 其花盘 48 设置在中轴架 29 右侧, 两脚蹬 拐把 49 设置在中轴架 29 的两侧 ; 所述的鞍座支架结构包括鞍座 43, 鞍座杆 37, 外套管 36, 鞍座架基座 33, 可折叠支撑架 34, 其外套管 35 与基座 33 连接处设置成可旋转状, 可折叠支 撑架 34 把外套管 36 和三脚架 32 上部桥接起来, 其支撑架 34 通过中间螺栓 35 可以折合起 来 ; 所述的车中部大梁架结构由中梁架 24, 折叠定位拉杆 25 构成, 其中梁架 24 中间设置成 中空状, 在折叠定位拉杆25长段部分穿过时用螺杆。

16、将其连接定位, 所述的定位拉杆25与车 把杆外套管 39 用扣环 38 连接在一起, 其扣环 38 在车后部向前折叠时带动定位拉杆 25 在 车把杆外套管 39 上滑动。 附图说明 0005 图 1 为本发明的全车结构示意图。 0006 图 2 为图 1 的部分注释示意图。 0007 图 3 为图 1 的人动力传输装置注释示意图。 0008 图 4 为图 1 的下部结构截面俯视示意图。 0009 图 5 为图 2 的后视注释图。 0010 图 6 为图 2 的前视注释图。 0011 图 7 为图 2 的后半部分折叠状态示意图。 0012 图 8 为图 3 的后半部分折叠状态示意图。 0013 。

17、图 9 为图 1 的全折叠状态示意图。 0014 图 10 为图 9 的前视注释图。 0015 图 11 为图 2 的带云线示意图。 0016 图 12 为图 11 的云线内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 图 13 为图 12 的结构部件分解示意图。 0018 图中 1 是车把杆, 2 是软性靠背垫, 3 是靠背支架, 4 是扶手架, 5 是座椅面板, 6 是 面板底部支撑架, 7 是合页, 8 是衬梁, 9 是升降立柱, 10 是立柱外套管, 11 是前轮转向拉杆, 12 是连动支撑架, 13 是车前轮支架横梁, 14 是前轮叉头外套管, 15 是前轮叉, 16 是电瓶箱, 17 是前转向轮, 。

18、18 是横梁转动定位螺栓, 19 是 U 型槽架, 20 是横梁固定栓, 22 是前主梁, 23 是异形夹板, 24 是中大梁架, 25 是折叠定位拉杆, 26 是可紧固螺栓, 27 是长圆形夹板, 28 是 车后部大梁, 29 是中轴基座, 30 是可紧固螺栓, 31 是卡型构件, 32 是三脚架, 33 是鞍座架基 座, 34可折叠支撑架, 35是可紧固螺栓, 36是鞍座杆外套管, 37是鞍座杆, 38是可滑动夹环, 39 是车把杆外套管, 40 是椭圆形夹板, 41 是可紧固螺栓, 42 是电机轮, 43 是鞍座, 45 是弹簧 说 明 书 CN 103434597 A 4 3/4 页 。

19、5 销, 46 是飞轮, 47 是链条, 48 是花盘, 49 是脚蹬拐把, 51 是半圆形齿轮, 52 是异形齿轮片, 53 是轴承, 54 是基座, 55 是卡槽, 56 是脚踏板架, A 是云线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 1 0020 参照图 1 图 6, 图 11 图 13, 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 在本实施例中为 全展开状态 ; 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全折叠式三轮电动车由车前部支架主梁, 可折叠转向装置 总成, 可折叠座椅总成, 车后部主梁三脚架结构, 动力装置总成, 鞍座支架结构, 车中梁架构 成 ; 所述的前主梁 22 后头与中梁架 24 相连接、 前头与立柱外套管。

20、 10 相连接、 下部设置有 电瓶箱 17、 两侧设置有 U 型槽架 19, 其 U 型槽架 19 上设置有弧形孔和固定螺栓 20 和可紧 固螺栓 18, 所述的支架横梁 13 的一头穿在 U 型槽里用螺栓 20 固定并用定位螺栓 18 在弧 形孔里定位固定、 另一头连接有外套管 14 ; 前轮叉 15 头从外套管 14 里穿通, 前轮叉 15 上 设置有前轮17, 所述的外套管14的外侧设置有乘坐人员用的脚踏板架56、 前侧设置有基座 54, 其基座 54 的外侧设置有卡槽 55 用于锁定脚踏板架 56, 基座 54 的上部设置有连动支撑 架12 ; 所述的可折叠座椅总成由靠背架3、 扶手架。

21、4、 座椅面板5、 底部支撑架6、 升降立柱9、 连动支撑架 12 构成, 其扶手架 4 下部用弹簧销 45 与座椅面板 5 的外侧相连接、 上部后面与 靠背架 3 连接, 靠背架上设置有软性靠背垫 2、 并可一起折叠到扶手架 4 上 ; 所述的座椅面 板 5 按纵向设置成了三块, 其中间一块的下部设置有衬梁 8, 所述的衬梁 8 后头可插入异形 夹板 23 之间的凹槽里、 前头分别连接有升降立柱 9 和连动支撑架 12, 其升降立柱 9 可伴随 整个座椅在不折叠状态下可在外套管 10 里沉降到底部并固定, 所述的连动支撑架 12 的另 一头连接在基座 54 上使支架横梁 13、 前轮叉 15。

22、 和前轮 17 即能在前主梁 22 的两侧等距离 对称分布固定, 又能在全车在折叠时等距离对称向里收缩 ; 所述的座椅面板 5 的两侧部分 的下部设置有两套支撑架 6, 其两套支撑架 6 的另一头分别连接在前主梁 22 上和外套管 10 的外壁上, 所述的外套管 10 的里侧还与电瓶箱相连接固定 ; 所述的可折叠转向装置总成由 车把杆 1、 外套管 39、 半圆形齿轮 51、 异形齿轮 52、 转向拉杆 11、 前轮叉 15、 前转向轮 17 构 成, 其车把杆 1 用椭圆形夹板 40 分成了上下两截, 上截在椭圆形夹板 40 上设置的弧形孔中 按一定角度转动时可用紧固螺栓 41 锁定, 下截。

23、穿过外套管 39 后的头端设置有半圆形齿轮 51、 并且头部插入主梁 22 上部设置的轴承里定位, 所述的外套管 39 外壁上设置有夹环 38、 下部与前主梁 22 的后头用异形夹板 23 连接固定, 所述的异形齿轮 52 用螺杆连接在前主梁 22 上面、 并与半圆形齿轮 51 互相咬合, 其异形齿轮 52 的两头连接有转向拉杆 11, 其转向拉 杆 11 的另一头连接在前轮叉 15 头部的椭圆片上 ; 所述的车把杆 1 转动时其所述连接的各 部件在联动机制下带动前转向轮 17 在一定角度内任意旋转, 所述的车后部大梁支架结构 包括后大梁28、 三脚架32, 其后大梁28的前下部设置有有一突起。

24、、 上部设置有基座33、 后部 与三脚架32相连接, 在后大梁28与三脚架32连接处下方设置有中轴架29, 中轴架29前部 连接有折叠定位拉杆 25 ; 在三脚架 32 后头设置有电机轮 42、 下头设置有卡型构件 30、 上部 连接有可折叠支撑架 34, ; 所述的动力装置总成包括电机轮 42、 飞轮 46、 花盘 48、 链条 47、 脚蹬拐把 49, 其花盘设置在中轴架 29 的一侧, 脚蹬拐把 49 设置在中轴架 29 的两侧 ; 所述 的鞍座支架结构包括鞍座43、 鞍座杆37、 外套管36、 支架34、 基座33, 其外套管36安装在基 座 33 上并可以旋转, 所述的支架 34 把。

25、三脚架 32 和鞍座架外套管 36 桥接在一起 ; 所述的中 说 明 书 CN 103434597 A 5 4/4 页 6 梁架 24 后头设置有一突起与后大梁 28 前头设置的突起能互相嵌合在一起, 其两个突起上 均设置有弧形孔, 长圆形夹板 27 把中梁架 24 后部与后大梁 28 前部结合处的相关部位夹在 中间, 并用穿过其两弧形孔的可紧固螺栓26串联固定, 所述的中梁架24的中间设置为中空 状, 折叠定位拉杆 25 的长段部分穿过其中并由螺杆定位固定, 其穿过的延伸部分的头部与 车把外套管 39 用夹环 38 连接在一起。 0021 实施例 2 0022 参照图 1 图 8, 与实施例。

26、 1 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 : 上述的整个车体在后半 部分折叠的形态下, 处于可推行状态 ; 其所述的车后部鞍座支架结构中的鞍座杆 37 收缩到 了外套管 36 里, 并连同外套管 36、 鞍座 43 一起随着折叠支撑架 34 的折叠靠拢到了三脚架 32 的上部, 所述后大梁 28 和三脚架 32 携带电机轮 42 和折叠状态的鞍座支架结构总成、 因 为后大梁 28 和中梁架 24 依照可紧固螺栓 26 的对称运动以及定位拉杆 25 的方位角度限制 作用, 都折叠运动到了车前部整体结构的后下方, 所述的三脚架 32 下部设置的卡型构件 31 与异性夹板 23 的后部插合在一起, 其可紧固螺。

27、栓 30 插入到异形夹板 23 后部的缺口里, 并 将异形夹板 23 和卡型构件 31 锁紧固定 ; 所述的车把杆 1 的上截围绕着椭圆形夹板 40 向后 转动一定角度, 其穿通车把杆 1 和椭圆形夹板 40 弧形孔的可紧固螺栓 41 将其锁紧固定, 0023 实施例 3 0024 参照图 1 图 13 与实施例 1 和实施例 2 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 : 上述的整个 车体处于全折叠状态 ; 所述的全折叠状态中, 整车后部的全折叠可重复实施例 2, 整车前部 在全折叠时, 所述的可折叠座椅总成, 其靠背架 3 携带软性靠背带 2 折向扶手架 4 上, 其扶 手架 4 在松开弹簧销 45 后。

28、折合在座椅面板 5 两侧部分的面上, 并在其座椅面板 5 中间部分 和衬梁 8 向上方抬起时, 通过支撑架 6 的拉动作用一同靠拢到了前主梁 22 的两侧上方 ; 所 述的衬梁 8 带动升降立柱 9 和连动支撑架 12 一并向上升起的同时, 其连动支撑架 12 通过 基座 54 拉动前轮 17、 前叉 15、 外套管 14、 支架横梁 13、 转向拉杆 11、 脚踏板架 56 一并向前 主梁 22 跟前靠拢, 所述的脚踏板架 56 在脱开卡槽 55 后折向电瓶箱两侧收拢 ; 所述的车把 杆 1 的上截通过椭圆形夹板 40 上弧形孔的定位, 折合到了座椅面板 5 中间部分软靠背带 2 的上面并用。

29、可紧固螺栓 41 锁紧, 所述的两个支架横梁 13 在一头向主梁 22 靠拢后, 其另一 头通过可紧固螺栓 18 与 U 型槽架 19 锁紧固定。 说 明 书 CN 103434597 A 6 1/9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34597 A 7 2/9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34597 A 8 3/9 页 9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34597 A 9 4/9 页 10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34597 A 10 5/9 页 11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34597 A 11 6/9 页 12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34597 A 12 7/9 页 13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34597 A 13 8/9 页 14 图 10 图 11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34597 A 14 9/9 页 15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34597 A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