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倒式坞门漂浮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卧倒式坞门漂浮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6349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13 CN 102963495 A *CN102963495A* (21)申请号 201210437616.6 (22)申请日 2012.11.06 B63B 9/00(2006.01) (71)申请人 大连船舶重工船业有限公司 地址 116052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 金荣街 221 号 (72)发明人 赵斌斌 孙宁涛 卢荣 刘健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一通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21233 代理人 秦少林 (54) 发明名称 卧倒式坞门漂浮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倒式坞。
2、门漂浮控制方 法, 卧倒式坞门是一种 P 形结构坞门, 安装之前 需将整个坞门水平浮起, 通过拖移到指定位置进 行安装, 实现漂浮需要一定的调节方式方可达到 漂浮条件, 需将坞门上表面所有孔进行封堵, 并增 加进气口, 通过往坞门不同舱室打气, 从下部排出 一定空气, 在坞门舱室内存留一定的气体, 产生浮 力, 使坞门产生的浮力大于坞门自身重量, 并通过 控制进气阀门, 调节各舱室浮力大小, 达到对其平 衡进行调节, 从而使坞门时坞门按照预想到达漂 浮要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
3、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卧倒式坞门的漂浮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一、 坞门在胎架上制作完成后, 采用一组汇流排, 利用海水将坞门底部孔进行封堵, 并 对坞门上平面进行局部修改, 同时对坞门顶部潮汐舱排气孔全部封闭, 在堵板上安装风管 快速接头, 使空气从风管进入潮汐舱, 在固定水舱上表面法兰盖上安装两组风管快速接头, 使空气从风管进入固定水舱, 完成后, 将风管一端与快速接头连接, 另一端接空气汇流排, 使其形成密封结构, 通过压缩空气对坞门内部潮汐舱及固定水舱气体进行调节, 使其浮力 增加, 并通过调节两侧气体, 使坞。
4、门平稳漂浮 ; 二、 计算浮力及扭矩得出在水位上升过程中, 各阶段各舱室气体多少及浮力的大小 ; 计 算坞门各舱室在漂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及扭矩的大小, 进行必要的工序调节, 使坞门在漂浮 过程中合理控制其漂浮状态 ; 坞门各舱室在漂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及扭矩见下表 : 三、 通过调节固定水舱和潮汐舱对坞门产生的浮力和扭矩大小, 使坞门平稳漂浮, 达到 与计算相符效果, 具备拖移条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63495 A 2 1/3 页 3 卧倒式坞门漂浮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倒式坞门安装的工艺方法, 具体地说, 本发明是一种卧倒式坞 门的漂浮方法, 通过调节卧倒式坞。
5、门各舱室气体, 使坞门平稳漂浮。 背景技术 0002 卧倒式坞门是一种 P 形结构坞门, 如图 1 所示, 其长 70 米, 宽 6.6 米, 高 14.6 米, 总重 1400 吨, 制作完成后需要将其平稳漂浮, 最后拖移至指定位置进行安装。 0003 由于卧倒式坞门体型较大, 且重量大, 采用大型搬运设备进行运输, 条件受限, 传 统的做法是采用将坞门底部所有孔进行封堵, 使其成为类似船一样, 通过从上部往坞门内 注水, 将其进行调平, 此方法便于对坞门平衡进行调节, 稳定性高, 但由于底部封堵量大, 且 要求严格, 不能漏水, 否则坞门无法漂浮, 且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底部封堵的板全都打开。
6、, 由于全部是水下作业, 且工作量大, 危险性较高, 工期较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提供一种卧倒式坞门的漂浮方法。 0005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卧倒式坞门的漂浮方法, 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一、 坞门在胎架上制作完成后, 采用一组汇流排, 利用海水将坞门底部孔进行封堵, 并 对坞门上平面进行局部修改, 同时对坞门顶部潮汐舱排气孔全部封闭, 在堵板上安装风管 快速接头, 使空气从风管进入潮汐舱, 在固定水舱上表面法兰盖上安装两组风管快速接头, 使空气从风管进入固定水舱, 完成后, 将风管一端与快速接头连接, 。
7、另一端接空气汇流排, 使其形成密封结构, 通过压缩空气对坞门内部潮汐舱及固定水舱气体进行调节, 使其浮力 增加, 并通过调节两侧气体, 使坞门平稳漂浮 ; 二、 计算浮力及扭矩得出在水位上升过程中, 各阶段各舱室气体多少及浮力的大小 ; 计 算坞门各舱室在漂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及扭矩的大小, 进行必要的工序调节, 使坞门在漂浮 过程中合理控制其漂浮状态 ; 坞门各舱室在漂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及扭矩见下表 : 说 明 书 CN 102963495 A 3 2/3 页 4 三、 通过调节固定水舱和潮汐舱对坞门产生的浮力和扭矩大小, 使坞门平稳漂浮, 达到 与计算相符效果, 具备拖移条件。 0006 由于采。
8、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卧倒式坞门的漂浮方法与现有技术相 比, 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利用浮力使坞门平稳漂浮过程, 根据需要拖移的坞门设计一组汇流排, 采用管 与坞门不同舱室连通, 控制进气阀门, 调节气体将坞门平稳漂浮, 由于坞门结构复杂, 且内 部舱室较多, 并配有压载舱, 要使其平稳漂浮, 需要严格控制每一步的操作, 本发明为一种 动态的控制方法, 通过调节各舱室内的气体压力, 使舱室内的水通过坞门底部排出, 调节舱 室内气体压力, 使坞门平稳漂浮, 达到拖移要求。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卧倒式坞门主体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图横截面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 图 3。
9、 是坞门汇流排及其在坞门上平面的位置布置图 ; 图 4 是坞门起浮阶段各舱室气体控制及坞门漂浮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 一、 坞门在胎架上制作完成后, 将坞门拖移所准备相关设备提前就位, 依据所要拖移的 坞门设计一组汇流排, 利用海水将坞门底部孔进行封堵, 并对坞门上平面进行局部修改, 同 时对坞门顶部潮汐舱排气孔全部封闭, 在堵板上安装风管快速接头, 使空气从风管进入潮 汐舱, 在固定水舱上表面法兰盖上安装两组风管快速接头, 使空气从风管进入固定水舱, 完 说 明 书 CN 102963495 A 4 3/3 页 5 成后, 将风。
10、管与快速接头连接, 另一头接空气汇流排, 使其形成密封结构, 并做好缆绳和靠 球的栓系工作, 并打开潮汐舱所有排气阀门, 关闭固定水舱所有阀门 ; 二、 开始向坞内注水, 使坞内水位逐渐升高, 并时刻关注坞门在坞内状况, 等到坞内水 位上升到 4.5m 左右 (以坞地板为基准 0) 时停止注水, 并打开 J3# 阀门开始向坞门固定水舱 加压缩空气, 时刻观察压力表读数, 以确定舱内水位高度达到 1 米, 即便不能完全抵消潮汐 舱一侧产生的扭矩, 但由于此时坞门远未达到漂浮条件, 故不会产生倾倒, 可以使潮汐舱扭 矩减小 ; 三、 继续向坞内注水使水位上升, 当达到5.5米时暂停注水, 继续向1。
11、#坞门固定水舱加 气, 当水位达到 6.5 米时, 停止注水, 当 1# 坞门固定水舱一侧有上浮趋势, 开始打开 J1-1#、 J1-2#、 J1-3#、 J1-5#、 J1-6# 进气阀门向潮汐舱加气, 直至坞门完全漂浮, 并通过调节两侧气 体量使坞门趋于平衡, 再次向坞内注水, 直至坞内水位约为 7.5 米, 并检查坞门干弦高度, 计算坞门底部离坞底板距离是否达到 1.8 米, 若不足则采取加气或继续向坞内注水的方 式, 使其达到拖移条件。 0009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963495 A 5 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3495 A 6 2/3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3495 A 7 3/3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3495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