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倒式坞门漂浮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773905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37616.6

申请日:

2012.11.06

公开号:

CN102963495A

公开日:

2013.03.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3B 9/00申请公布日:201303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3B 9/00申请日:20121106|||公开

IPC分类号:

B63B9/00

主分类号:

B63B9/00

申请人:

大连船舶重工船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斌斌; 孙宁涛; 卢荣; 刘健

地址:

116052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金荣街22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一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3

代理人:

秦少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倒式坞门漂浮控制方法,卧倒式坞门是一种P形结构坞门,安装之前需将整个坞门水平浮起,通过拖移到指定位置进行安装,实现漂浮需要一定的调节方式方可达到漂浮条件,需将坞门上表面所有孔进行封堵,并增加进气口,通过往坞门不同舱室打气,从下部排出一定空气,在坞门舱室内存留一定的气体,产生浮力,使坞门产生的浮力大于坞门自身重量,并通过控制进气阀门,调节各舱室浮力大小,达到对其平衡进行调节,从而使坞门时坞门按照预想到达漂浮要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卧倒式坞门的漂浮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一、坞门在胎架上制作完成后,采用一组汇流排,利用海水将坞门底部孔进行封堵,并对坞门上平面进行局部修改,同时对坞门顶部潮汐舱排气孔全部封闭,在堵板上安装风管快速接头,使空气从风管进入潮汐舱,在固定水舱上表面法兰盖上安装两组风管快速接头,使空气从风管进入固定水舱,完成后,将风管一端与快速接头连接,另一端接空气汇流排,使其形成密封结构,通过压缩空气对坞门内部潮汐舱及固定水舱气体进行调节,使其浮力增加,并通过调节两侧气体,使坞门平稳漂浮;
二、计算浮力及扭矩得出在水位上升过程中,各阶段各舱室气体多少及浮力的大小;计算坞门各舱室在漂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及扭矩的大小,进行必要的工序调节,使坞门在漂浮过程中合理控制其漂浮状态;
坞门各舱室在漂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及扭矩见下表:

三、通过调节固定水舱和潮汐舱对坞门产生的浮力和扭矩大小,使坞门平稳漂浮,达到与计算相符效果,具备拖移条件。

说明书

说明书卧倒式坞门漂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倒式坞门安装的工艺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是一种卧倒式坞门的漂浮方法,通过调节卧倒式坞门各舱室气体,使坞门平稳漂浮。
背景技术
卧倒式坞门是一种P形结构坞门,如图1所示,其长70米,宽6.6米,高14.6米,总重1400吨,制作完成后需要将其平稳漂浮,最后拖移至指定位置进行安装。
由于卧倒式坞门体型较大,且重量大,采用大型搬运设备进行运输,条件受限,传统的做法是采用将坞门底部所有孔进行封堵,使其成为类似船一样,通过从上部往坞门内注水,将其进行调平,此方法便于对坞门平衡进行调节,稳定性高,但由于底部封堵量大,且要求严格,不能漏水,否则坞门无法漂浮,且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底部封堵的板全都打开,由于全部是水下作业,且工作量大,危险性较高,工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卧倒式坞门的漂浮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卧倒式坞门的漂浮方法,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一、坞门在胎架上制作完成后,采用一组汇流排,利用海水将坞门底部孔进行封堵,并对坞门上平面进行局部修改,同时对坞门顶部潮汐舱排气孔全部封闭,在堵板上安装风管快速接头,使空气从风管进入潮汐舱,在固定水舱上表面法兰盖上安装两组风管快速接头,使空气从风管进入固定水舱,完成后,将风管一端与快速接头连接,另一端接空气汇流排,使其形成密封结构,通过压缩空气对坞门内部潮汐舱及固定水舱气体进行调节,使其浮力增加,并通过调节两侧气体,使坞门平稳漂浮;
二、计算浮力及扭矩得出在水位上升过程中,各阶段各舱室气体多少及浮力的大小;计算坞门各舱室在漂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及扭矩的大小,进行必要的工序调节,使坞门在漂浮过程中合理控制其漂浮状态;
坞门各舱室在漂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及扭矩见下表:
                                                 
三、通过调节固定水舱和潮汐舱对坞门产生的浮力和扭矩大小,使坞门平稳漂浮,达到与计算相符效果,具备拖移条件。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卧倒式坞门的漂浮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浮力使坞门平稳漂浮过程,根据需要拖移的坞门设计一组汇流排,采用管与坞门不同舱室连通,控制进气阀门,调节气体将坞门平稳漂浮,由于坞门结构复杂,且内部舱室较多,并配有压载舱,要使其平稳漂浮,需要严格控制每一步的操作,本发明为一种动态的控制方法,通过调节各舱室内的气体压力,使舱室内的水通过坞门底部排出,调节舱室内气体压力,使坞门平稳漂浮,达到拖移要求。
附图说明
图1卧倒式坞门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横截面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坞门汇流排及其在坞门上平面的位置布置图;
图4是坞门起浮阶段各舱室气体控制及坞门漂浮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坞门在胎架上制作完成后,将坞门拖移所准备相关设备提前就位,依据所要拖移的坞门设计一组汇流排,利用海水将坞门底部孔进行封堵,并对坞门上平面进行局部修改,同时对坞门顶部潮汐舱排气孔全部封闭,在堵板上安装风管快速接头,使空气从风管进入潮汐舱,在固定水舱上表面法兰盖上安装两组风管快速接头,使空气从风管进入固定水舱,完成后,将风管与快速接头连接,另一头接空气汇流排,使其形成密封结构,并做好缆绳和靠球的栓系工作,并打开潮汐舱所有排气阀门,关闭固定水舱所有阀门;
二、开始向坞内注水,使坞内水位逐渐升高,并时刻关注坞门在坞内状况,等到坞内水位上升到4.5m左右(以坞地板为基准0)时停止注水,并打开J3#阀门开始向坞门固定水舱加压缩空气,时刻观察压力表读数,以确定舱内水位高度达到1米,即便不能完全抵消潮汐舱一侧产生的扭矩,但由于此时坞门远未达到漂浮条件,故不会产生倾倒,可以使潮汐舱扭矩减小;
三、继续向坞内注水使水位上升,当达到5.5米时暂停注水,继续向1#坞门固定水舱加气,当水位达到6.5米时,停止注水,当1#坞门固定水舱一侧有上浮趋势,开始打开J1‑1#、J1‑2#、J1‑3#、J1‑5#、J1‑6#进气阀门向潮汐舱加气,直至坞门完全漂浮,并通过调节两侧气体量使坞门趋于平衡,再次向坞内注水,直至坞内水位约为7.5米,并检查坞门干弦高度,计算坞门底部离坞底板距离是否达到1.8米,若不足则采取加气或继续向坞内注水的方式,使其达到拖移条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卧倒式坞门漂浮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卧倒式坞门漂浮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卧倒式坞门漂浮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卧倒式坞门漂浮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卧倒式坞门漂浮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6349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13 CN 102963495 A *CN102963495A* (21)申请号 201210437616.6 (22)申请日 2012.11.06 B63B 9/00(2006.01) (71)申请人 大连船舶重工船业有限公司 地址 116052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 金荣街 221 号 (72)发明人 赵斌斌 孙宁涛 卢荣 刘健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一通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21233 代理人 秦少林 (54) 发明名称 卧倒式坞门漂浮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倒式坞。

2、门漂浮控制方 法, 卧倒式坞门是一种 P 形结构坞门, 安装之前 需将整个坞门水平浮起, 通过拖移到指定位置进 行安装, 实现漂浮需要一定的调节方式方可达到 漂浮条件, 需将坞门上表面所有孔进行封堵, 并增 加进气口, 通过往坞门不同舱室打气, 从下部排出 一定空气, 在坞门舱室内存留一定的气体, 产生浮 力, 使坞门产生的浮力大于坞门自身重量, 并通过 控制进气阀门, 调节各舱室浮力大小, 达到对其平 衡进行调节, 从而使坞门时坞门按照预想到达漂 浮要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

3、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卧倒式坞门的漂浮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一、 坞门在胎架上制作完成后, 采用一组汇流排, 利用海水将坞门底部孔进行封堵, 并 对坞门上平面进行局部修改, 同时对坞门顶部潮汐舱排气孔全部封闭, 在堵板上安装风管 快速接头, 使空气从风管进入潮汐舱, 在固定水舱上表面法兰盖上安装两组风管快速接头, 使空气从风管进入固定水舱, 完成后, 将风管一端与快速接头连接, 另一端接空气汇流排, 使其形成密封结构, 通过压缩空气对坞门内部潮汐舱及固定水舱气体进行调节, 使其浮力 增加, 并通过调节两侧气体, 使坞。

4、门平稳漂浮 ; 二、 计算浮力及扭矩得出在水位上升过程中, 各阶段各舱室气体多少及浮力的大小 ; 计 算坞门各舱室在漂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及扭矩的大小, 进行必要的工序调节, 使坞门在漂浮 过程中合理控制其漂浮状态 ; 坞门各舱室在漂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及扭矩见下表 : 三、 通过调节固定水舱和潮汐舱对坞门产生的浮力和扭矩大小, 使坞门平稳漂浮, 达到 与计算相符效果, 具备拖移条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63495 A 2 1/3 页 3 卧倒式坞门漂浮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倒式坞门安装的工艺方法, 具体地说, 本发明是一种卧倒式坞 门的漂浮方法, 通过调节卧倒式坞。

5、门各舱室气体, 使坞门平稳漂浮。 背景技术 0002 卧倒式坞门是一种 P 形结构坞门, 如图 1 所示, 其长 70 米, 宽 6.6 米, 高 14.6 米, 总重 1400 吨, 制作完成后需要将其平稳漂浮, 最后拖移至指定位置进行安装。 0003 由于卧倒式坞门体型较大, 且重量大, 采用大型搬运设备进行运输, 条件受限, 传 统的做法是采用将坞门底部所有孔进行封堵, 使其成为类似船一样, 通过从上部往坞门内 注水, 将其进行调平, 此方法便于对坞门平衡进行调节, 稳定性高, 但由于底部封堵量大, 且 要求严格, 不能漏水, 否则坞门无法漂浮, 且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底部封堵的板全都打开。

6、, 由于全部是水下作业, 且工作量大, 危险性较高, 工期较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提供一种卧倒式坞门的漂浮方法。 0005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卧倒式坞门的漂浮方法, 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一、 坞门在胎架上制作完成后, 采用一组汇流排, 利用海水将坞门底部孔进行封堵, 并 对坞门上平面进行局部修改, 同时对坞门顶部潮汐舱排气孔全部封闭, 在堵板上安装风管 快速接头, 使空气从风管进入潮汐舱, 在固定水舱上表面法兰盖上安装两组风管快速接头, 使空气从风管进入固定水舱, 完成后, 将风管一端与快速接头连接, 。

7、另一端接空气汇流排, 使其形成密封结构, 通过压缩空气对坞门内部潮汐舱及固定水舱气体进行调节, 使其浮力 增加, 并通过调节两侧气体, 使坞门平稳漂浮 ; 二、 计算浮力及扭矩得出在水位上升过程中, 各阶段各舱室气体多少及浮力的大小 ; 计 算坞门各舱室在漂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及扭矩的大小, 进行必要的工序调节, 使坞门在漂浮 过程中合理控制其漂浮状态 ; 坞门各舱室在漂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及扭矩见下表 : 说 明 书 CN 102963495 A 3 2/3 页 4 三、 通过调节固定水舱和潮汐舱对坞门产生的浮力和扭矩大小, 使坞门平稳漂浮, 达到 与计算相符效果, 具备拖移条件。 0006 由于采。

8、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卧倒式坞门的漂浮方法与现有技术相 比, 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利用浮力使坞门平稳漂浮过程, 根据需要拖移的坞门设计一组汇流排, 采用管 与坞门不同舱室连通, 控制进气阀门, 调节气体将坞门平稳漂浮, 由于坞门结构复杂, 且内 部舱室较多, 并配有压载舱, 要使其平稳漂浮, 需要严格控制每一步的操作, 本发明为一种 动态的控制方法, 通过调节各舱室内的气体压力, 使舱室内的水通过坞门底部排出, 调节舱 室内气体压力, 使坞门平稳漂浮, 达到拖移要求。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卧倒式坞门主体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图横截面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 图 3。

9、 是坞门汇流排及其在坞门上平面的位置布置图 ; 图 4 是坞门起浮阶段各舱室气体控制及坞门漂浮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 一、 坞门在胎架上制作完成后, 将坞门拖移所准备相关设备提前就位, 依据所要拖移的 坞门设计一组汇流排, 利用海水将坞门底部孔进行封堵, 并对坞门上平面进行局部修改, 同 时对坞门顶部潮汐舱排气孔全部封闭, 在堵板上安装风管快速接头, 使空气从风管进入潮 汐舱, 在固定水舱上表面法兰盖上安装两组风管快速接头, 使空气从风管进入固定水舱, 完 说 明 书 CN 102963495 A 4 3/3 页 5 成后, 将风。

10、管与快速接头连接, 另一头接空气汇流排, 使其形成密封结构, 并做好缆绳和靠 球的栓系工作, 并打开潮汐舱所有排气阀门, 关闭固定水舱所有阀门 ; 二、 开始向坞内注水, 使坞内水位逐渐升高, 并时刻关注坞门在坞内状况, 等到坞内水 位上升到 4.5m 左右 (以坞地板为基准 0) 时停止注水, 并打开 J3# 阀门开始向坞门固定水舱 加压缩空气, 时刻观察压力表读数, 以确定舱内水位高度达到 1 米, 即便不能完全抵消潮汐 舱一侧产生的扭矩, 但由于此时坞门远未达到漂浮条件, 故不会产生倾倒, 可以使潮汐舱扭 矩减小 ; 三、 继续向坞内注水使水位上升, 当达到5.5米时暂停注水, 继续向1。

11、#坞门固定水舱加 气, 当水位达到 6.5 米时, 停止注水, 当 1# 坞门固定水舱一侧有上浮趋势, 开始打开 J1-1#、 J1-2#、 J1-3#、 J1-5#、 J1-6# 进气阀门向潮汐舱加气, 直至坞门完全漂浮, 并通过调节两侧气 体量使坞门趋于平衡, 再次向坞内注水, 直至坞内水位约为 7.5 米, 并检查坞门干弦高度, 计算坞门底部离坞底板距离是否达到 1.8 米, 若不足则采取加气或继续向坞内注水的方 式, 使其达到拖移条件。 0009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963495 A 5 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3495 A 6 2/3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3495 A 7 3/3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3495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