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76840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42037.2

申请日:

2014.07.17

公开号:

CN104150863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4B 33/13申请日:20140717|||公开

IPC分类号:

C04B33/13; C04B33/36

主分类号:

C04B33/13

申请人:

安徽省含山民生瓷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彭友才

地址:

2381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太湖小马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娄尔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涉及餐具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原矿红泥30-40份、二氧化硅20-30份、煅烧高岭土10-15份、碳纤维3-8份、氧化钙1-5份、紫砂10-15份、碎玻璃5-15份、稀土混合物2-4份、珍珠纤维1-3份、氧化钴0.1-0.5份、钛酸铝0.5-1份、氧化锆0.5-1份、石墨烯微片2-5份、堇青石粉1-3份、氧化锡0.1-0.8份、氧化锌0.1-0.8份、不锈钢纤维0.5-2份、银纤维0.1-0.5份。本发明通过对原料的特殊配制,制备的餐具表光滑,强度好,不易摔破,使用不烫手,与传统工艺相比,本发明所需时间短,能耗低,制品质感好、无毒害物质残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原矿红泥30-40份、二氧化硅20-30份、煅烧高岭土10-15份、碳纤维3-8份、氧化钙1-5份、紫砂10-15份、碎玻璃5-15份、稀土混合物2-4份、珍珠纤维1-3份、氧化钴0.1-0.5份、钛酸铝0.5-1份、氧化锆0.5-1份、石墨烯微片2-5份、堇青石粉1-3份、氧化锡0.1-0.8份、氧化锌0.1-0.8份、不锈钢纤维0.5-2份、银纤维0.1-0.5份。

2.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
1)将原矿红泥、二氧化硅、煅烧高岭土、碎玻璃和堇青石粉以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在超声清洗机上超声分散1小时,其中物料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30;
2)把经超声分散的混合料放入尼龙球磨罐中,并加入氧化钙、紫砂、稀土混合物、氧化钴、钛酸铝、氧化锆、氧化锡及氧化锌连续球磨4小时,然后将球磨后的物料送入烘干机,在60℃下烘干;
3)对烘干后的物料进行熔化,在熔化过程中依次加入碳纤维、珍珠纤维、银纤维、不锈钢纤维及石墨烯微片,边加入边搅拌,使全部物料进行熔化并混合均匀,得到母液;
4)将母液送入成型机,制成大小不同规格的餐具,然后将餐具自然降温至600℃硬化后用输送机送入退火窑,退火完毕;
5)将退火后的餐具送入钢化箱,先将碗加热至200-900℃,停止加热,立即从各个方向送入冷风,迅速将餐具降温至常温后,钢化结束,将餐具从钢化箱中取出,得到成品。

说明书

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
背景技术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意大利、墨西哥就开发研究了红泥陶餐具,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它以日用陶的工艺和材质为基础以它特有的鲜艳的红色而深得用户青睐,打破了餐具材质单一白色化的格局,产品畅销欧美市场。
中国生产陶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山地资源丰富,但没有发掘和合理利用,只有少量厂家生产粗、笨、重的低档红泥花盆,原料能源耗量大,出口价格低,资源利用率不高,而红泥陶瓷餐具出口价格超出红泥花盆20多倍,耗泥量只有红泥花盆二十分之一。现有技术红泥陶瓷餐具存在素烧产品吸水率偏低、上釉困难、产品变形、产品叠印、花迹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分简单,质地均匀,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原矿红泥30-40份、二氧化硅20-30份、煅烧高岭土10-15份、碳纤维3-8份、氧化钙1-5份、紫砂10-15份、碎玻璃5-15份、稀土混合物2-4份、珍珠纤维1-3份、氧化钴0.1-0.5份、钛酸铝0.5-1份、氧化锆0.5-1份、石墨烯微片2-5份、堇青石粉1-3份、氧化锡0.1-0.8份、氧化锌0.1-0.8份、不锈钢纤维0.5-2份、银纤维0.1-0.5份。
各组分较佳重量份数为:原矿红泥35份、二氧化硅30份、煅烧高岭土10份、碳纤维5份、氧化钙4份、紫砂12份、碎玻璃10份、稀土混合物3份、珍珠纤维2份、氧化钴0.2份、钛酸铝0.7份、氧化锆0.7份、石墨烯微片3份、堇青 石粉3份、氧化锡0.3份、氧化锌0.5份、不锈钢纤维1份、银纤维0.4份。
一种抗摔隔热陶瓷餐具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将原矿红泥、二氧化硅、煅烧高岭土、碎玻璃和堇青石粉以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在超声清洗机上超声分散1小时,其中物料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30;
2)把经超声分散的混合料放入尼龙球磨罐中,并加入氧化钙、紫砂、稀土混合物、氧化钴、钛酸铝、氧化锆、氧化锡及氧化锌连续球磨4小时,然后将球磨后的物料送入烘干机,在60℃下烘干;
3)对烘干后的物料进行熔化,在熔化过程中依次加入碳纤维、珍珠纤维、银纤维、不锈钢纤维及石墨烯微片,边加入边搅拌,使全部物料进行熔化并混合均匀,得到母液;
4)将母液送入成型机,制成大小不同规格的餐具,然后将餐具自然降温至600℃硬化后用输送机送入退火窑,退火完毕;
5)将退火后的餐具送入钢化箱,先将碗加热至200-900℃,停止加热,立即从各个方向送入冷风,迅速将餐具降温至常温后,钢化结束,将餐具从钢化箱中取出,得到成品。
通过在配方中添加金属银纤维及碳纤维等,使得制备的餐具质地轻盈,不易摔破,手感好,表面光滑;
通过在配方中添加石墨烯微片和珍珠纤维,使得制备的餐具具有很好的散热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烫手;
通过在配方中添加紫砂、原矿红泥、氧化钴、碎玻璃等成分,使得制备的餐具色彩美观,外表光滑,观赏性好,经济价值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原料的特殊配制,制备的餐具表光滑,强度好,不易摔破,使用不烫手,与传统工艺相比,本发明所需时间短,能耗低,制品质感好、无毒害物质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原矿红泥35份、二氧化硅30份、煅烧高岭土10份、碳纤维5份、氧化钙4份、紫砂12份、碎玻璃10份、稀土混合物3份、珍珠纤维2份、氧化钴0.2份、钛酸铝0.7份、氧化锆0.7份、石墨烯微片3份、堇青石粉3份、氧化锡0.3份、氧化锌0.5份、不锈钢纤维1份、银纤维0.4份。
一种抗摔隔热陶瓷餐具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将原矿红泥、二氧化硅、煅烧高岭土、碎玻璃和堇青石粉以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在超声清洗机上超声分散1小时,其中物料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30;
2)把经超声分散的混合料放入尼龙球磨罐中,并加入氧化钙、紫砂、稀土混合物、氧化钴、钛酸铝、氧化锆、氧化锡及氧化锌连续球磨4小时,然后将球磨后的物料送入烘干机,在60℃下烘干;
3)对烘干后的物料进行熔化,在熔化过程中依次加入碳纤维、珍珠纤维、银纤维、不锈钢纤维及石墨烯微片,边加入边搅拌,使全部物料进行熔化并混合均匀,得到母液;
4)将母液送入成型机,制成大小不同规格的餐具,然后将餐具自然降温至600℃硬化后用输送机送入退火窑,退火完毕;
5)将退火后的餐具送入钢化箱,先将碗加热至200-900℃,停止加热,立即从各个方向送入冷风,迅速将餐具降温至常温后,钢化结束,将餐具从钢化箱中取出,得到成品。
实施例2
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原矿红泥40份、二氧化硅20份、煅烧高岭土15份、碳纤维3份、氧化钙5份、紫砂10份、碎玻璃15份、稀土混合物2份、珍珠纤维3份、氧化钴0.1份、钛酸铝1份、氧化锆0.5份、石墨烯微片5份、堇青石粉1份、氧化锡0.8份、氧化锌0.1份、不锈钢纤维2份、银纤维0.1份。
一种抗摔隔热陶瓷餐具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将原矿红泥、二氧化硅、煅烧高岭土、碎玻璃和堇青石粉以无水乙醇 为分散介质,在超声清洗机上超声分散1小时,其中物料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30;
2)把经超声分散的混合料放入尼龙球磨罐中,并加入氧化钙、紫砂、稀土混合物、氧化钴、钛酸铝、氧化锆、氧化锡及氧化锌连续球磨4小时,然后将球磨后的物料送入烘干机,在60℃下烘干;
3)对烘干后的物料进行熔化,在熔化过程中依次加入碳纤维、珍珠纤维、银纤维、不锈钢纤维及石墨烯微片,边加入边搅拌,使全部物料进行熔化并混合均匀,得到母液;
4)将母液送入成型机,制成大小不同规格的餐具,然后将餐具自然降温至600℃硬化后用输送机送入退火窑,退火完毕;
5)将退火后的餐具送入钢化箱,先将碗加热至200-900℃,停止加热,立即从各个方向送入冷风,迅速将餐具降温至常温后,钢化结束,将餐具从钢化箱中取出,得到成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50863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50863A21申请号201410342037222申请日20140717C04B33/13200601C04B33/3620060171申请人安徽省含山民生瓷业有限责任公司地址238100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太湖小马山72发明人彭友才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代理人娄尔玉54发明名称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57摘要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涉及餐具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原矿红泥3040份、二氧化硅2030份、煅烧高岭土1015份、碳纤维38份、氧化钙15份、紫砂1015份、碎玻。

2、璃515份、稀土混合物24份、珍珠纤维13份、氧化钴0105份、钛酸铝051份、氧化锆051份、石墨烯微片25份、堇青石粉13份、氧化锡0108份、氧化锌0108份、不锈钢纤维052份、银纤维0105份。本发明通过对原料的特殊配制,制备的餐具表光滑,强度好,不易摔破,使用不烫手,与传统工艺相比,本发明所需时间短,能耗低,制品质感好、无毒害物质残留。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50863ACN104150863A1/1页21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原矿。

3、红泥3040份、二氧化硅2030份、煅烧高岭土1015份、碳纤维38份、氧化钙15份、紫砂1015份、碎玻璃515份、稀土混合物24份、珍珠纤维13份、氧化钴0105份、钛酸铝051份、氧化锆051份、石墨烯微片25份、堇青石粉13份、氧化锡0108份、氧化锌0108份、不锈钢纤维052份、银纤维0105份。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1将原矿红泥、二氧化硅、煅烧高岭土、碎玻璃和堇青石粉以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在超声清洗机上超声分散1小时,其中物料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30;2把经超声分散的混合料放入尼龙球磨罐中,并加入氧化钙、紫砂、稀土混合物、氧化。

4、钴、钛酸铝、氧化锆、氧化锡及氧化锌连续球磨4小时,然后将球磨后的物料送入烘干机,在60下烘干;3对烘干后的物料进行熔化,在熔化过程中依次加入碳纤维、珍珠纤维、银纤维、不锈钢纤维及石墨烯微片,边加入边搅拌,使全部物料进行熔化并混合均匀,得到母液;4将母液送入成型机,制成大小不同规格的餐具,然后将餐具自然降温至600硬化后用输送机送入退火窑,退火完毕;5将退火后的餐具送入钢化箱,先将碗加热至200900,停止加热,立即从各个方向送入冷风,迅速将餐具降温至常温后,钢化结束,将餐具从钢化箱中取出,得到成品。权利要求书CN104150863A1/3页3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

5、餐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背景技术0002早在上世纪90年代意大利、墨西哥就开发研究了红泥陶餐具,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它以日用陶的工艺和材质为基础以它特有的鲜艳的红色而深得用户青睐,打破了餐具材质单一白色化的格局,产品畅销欧美市场。0003中国生产陶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山地资源丰富,但没有发掘和合理利用,只有少量厂家生产粗、笨、重的低档红泥花盆,原料能源耗量大,出口价格低,资源利用率不高,而红泥陶瓷餐具出口价格超出红泥花盆20多倍,耗泥量只有红泥花盆二十分之一。现有技术红泥陶瓷餐具存在素烧产品吸水率偏低、上釉困难、产品变形、产品叠印、花迹等问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所。

6、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分简单,质地均匀,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6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原矿红泥3040份、二氧化硅2030份、煅烧高岭土1015份、碳纤维38份、氧化钙15份、紫砂1015份、碎玻璃515份、稀土混合物24份、珍珠纤维13份、氧化钴0105份、钛酸铝051份、氧化锆051份、石墨烯微片25份、堇青石粉13份、氧化锡0108份、氧化锌0108份、不锈钢纤维052份、银纤维0105份。0007各组分较佳重量份数为原矿红泥35份、二氧化硅30份、煅烧高岭土10份、碳纤维5份、氧化钙4份、。

7、紫砂12份、碎玻璃10份、稀土混合物3份、珍珠纤维2份、氧化钴02份、钛酸铝07份、氧化锆07份、石墨烯微片3份、堇青石粉3份、氧化锡03份、氧化锌05份、不锈钢纤维1份、银纤维04份。0008一种抗摔隔热陶瓷餐具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00091将原矿红泥、二氧化硅、煅烧高岭土、碎玻璃和堇青石粉以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在超声清洗机上超声分散1小时,其中物料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30;00102把经超声分散的混合料放入尼龙球磨罐中,并加入氧化钙、紫砂、稀土混合物、氧化钴、钛酸铝、氧化锆、氧化锡及氧化锌连续球磨4小时,然后将球磨后的物料送入烘干机,在60下烘干;00113对烘干后的物料进行熔化,。

8、在熔化过程中依次加入碳纤维、珍珠纤维、银纤维、不锈钢纤维及石墨烯微片,边加入边搅拌,使全部物料进行熔化并混合均匀,得到母液;00124将母液送入成型机,制成大小不同规格的餐具,然后将餐具自然降温至600硬化后用输送机送入退火窑,退火完毕;00135将退火后的餐具送入钢化箱,先将碗加热至200900,停止加热,立即从各个说明书CN104150863A2/3页4方向送入冷风,迅速将餐具降温至常温后,钢化结束,将餐具从钢化箱中取出,得到成品。0014通过在配方中添加金属银纤维及碳纤维等,使得制备的餐具质地轻盈,不易摔破,手感好,表面光滑;0015通过在配方中添加石墨烯微片和珍珠纤维,使得制备的餐具具。

9、有很好的散热功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烫手;0016通过在配方中添加紫砂、原矿红泥、氧化钴、碎玻璃等成分,使得制备的餐具色彩美观,外表光滑,观赏性好,经济价值高。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原料的特殊配制,制备的餐具表光滑,强度好,不易摔破,使用不烫手,与传统工艺相比,本发明所需时间短,能耗低,制品质感好、无毒害物质残留。具体实施方式0018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19实施例10020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原矿红泥35份、二氧化硅30份、煅烧高岭土10份、碳纤维5份、氧化钙4份。

10、、紫砂12份、碎玻璃10份、稀土混合物3份、珍珠纤维2份、氧化钴02份、钛酸铝07份、氧化锆07份、石墨烯微片3份、堇青石粉3份、氧化锡03份、氧化锌05份、不锈钢纤维1份、银纤维04份。0021一种抗摔隔热陶瓷餐具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00221将原矿红泥、二氧化硅、煅烧高岭土、碎玻璃和堇青石粉以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在超声清洗机上超声分散1小时,其中物料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30;00232把经超声分散的混合料放入尼龙球磨罐中,并加入氧化钙、紫砂、稀土混合物、氧化钴、钛酸铝、氧化锆、氧化锡及氧化锌连续球磨4小时,然后将球磨后的物料送入烘干机,在60下烘干;00243对烘干后的物料进行熔化。

11、,在熔化过程中依次加入碳纤维、珍珠纤维、银纤维、不锈钢纤维及石墨烯微片,边加入边搅拌,使全部物料进行熔化并混合均匀,得到母液;00254将母液送入成型机,制成大小不同规格的餐具,然后将餐具自然降温至600硬化后用输送机送入退火窑,退火完毕;00265将退火后的餐具送入钢化箱,先将碗加热至200900,停止加热,立即从各个方向送入冷风,迅速将餐具降温至常温后,钢化结束,将餐具从钢化箱中取出,得到成品。0027实施例20028一种色彩艳丽的红泥陶瓷餐具,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构成原矿红泥40份、二氧化硅20份、煅烧高岭土15份、碳纤维3份、氧化钙5份、紫砂10份、碎玻璃15份、稀土混合物2份、珍珠纤维。

12、3份、氧化钴01份、钛酸铝1份、氧化锆05份、石墨烯微片5份、堇青石粉1份、氧化锡08份、氧化锌01份、不锈钢纤维2份、银纤维01份。0029一种抗摔隔热陶瓷餐具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00301将原矿红泥、二氧化硅、煅烧高岭土、碎玻璃和堇青石粉以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在超声清洗机上超声分散1小时,其中物料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30;说明书CN104150863A3/3页500312把经超声分散的混合料放入尼龙球磨罐中,并加入氧化钙、紫砂、稀土混合物、氧化钴、钛酸铝、氧化锆、氧化锡及氧化锌连续球磨4小时,然后将球磨后的物料送入烘干机,在60下烘干;00323对烘干后的物料进行熔化,在熔化过程中。

13、依次加入碳纤维、珍珠纤维、银纤维、不锈钢纤维及石墨烯微片,边加入边搅拌,使全部物料进行熔化并混合均匀,得到母液;00334将母液送入成型机,制成大小不同规格的餐具,然后将餐具自然降温至600硬化后用输送机送入退火窑,退火完毕;00345将退火后的餐具送入钢化箱,先将碗加热至200900,停止加热,立即从各个方向送入冷风,迅速将餐具降温至常温后,钢化结束,将餐具从钢化箱中取出,得到成品。00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说明书CN10415086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