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逃生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逃生球.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2238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2238A21申请号201310201728622申请日20130519A62B31/0020060171申请人刘祖学地址711500陕西省镇安县城后街政府家属院3B1楼72发明人刘祖学54发明名称地震逃生球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逃生球,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楼房在地震时垮塌特性和圆球下落撞到物体时的特性,具体是地震逃生球由空心球壳、立体撑柱、坐位和固定带组成。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可掩护居住在高层的人们在地震时不受损伤安全逃生,是理想的地震逃生工具,便于大量推广使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
2、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2238ACN104162238A1/1页21一种地震逃生球,由空心球壳、立体撑柱、坐位和固定带组成,其特征为所述空心球壳设有门及门扇,门的内沿和门扇外沿有沿扣,门扇内壁有门闩和拉绳,空心球壳的上下左右和后方各有直径为4CM的圆孔,孔内有可抽取的过滤塞;所述立体撑柱的顶端分别从上下左右和门的两旁与空心球壳内壁整体牢固连接;所述固定带分别牢固连接在座位下面的前侧壁、坐位上、靠背等的左右两处,在靠背上部于空心球壳内壁上牢固挂有护头罩,罩上有可露出五官的孔。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
3、震逃生球,除固定带、门闩、拉绳和过滤塞之外,其余构件全由玻璃纤维和耐老化的、固化后强度高的树酯制成。权利要求书CN104162238A1/2页3地震逃生球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逃生工具,具体涉及到地震逃生的地震逃生球。背景技术0002如今高楼林立,人们绝大部分居住在高层中,地震时逃生很不方便,跳楼逃生不是死亡就是伤残。发明内容00031、由于楼房整体为框架薄层结构,当地震发生时,因大地的颤动,使楼房结构破损,致其垮塌,其垮塌具有一定的特性,表现为低层和高层依次下落、废墟堆不断增高,外墙、阳台的碎物落下一般向废墟堆的外沿铺开。00042、圆球形物体下落的特性是在下落过程中当碰到物体阻。
4、碍后即会翻转,在此同时也就是产生了缓冲作用。0005为了解决高层住户的地震逃生难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依据地震时楼房垮塌特性和球体下落时的特性,用一种非常结实的空心球壳来掩护人在地震时逃生不受伤害。具体是一种地震逃生球,由空心球壳、立体撑柱、坐位和固定带构成,其特征为所述空心球壳,设有供人进出的门及门扇,门的内沿和门扇外沿有沿扣,门扇内壁有门闩和便于人进去后关门的拉绳,空心球壳的上下左右和后方各有直径为4CM的透气圆孔,其内有阻挡灰尘的过滤塞,将其抽出后圆孔可透光和通音;所述立体撑柱的顶端分别从上下左右和门的两旁与空心球壳内壁整体固定连接,以增强空心球壳的耐撞击强度;所述坐位与空心球壳内壁。
5、为牢固的整体,坐位下有空洞及洞门,可放置食物和水,地震逃生球有大小两种,大的可坐4人,小的可坐2人;所述固定带分别牢固连接在坐位下面的前侧壁、坐位上、靠背等的左右两处,其结构和用法与汽车的安全带大致相同,在靠背上部于空心球壳内壁上牢固挂有护头罩,罩上有可露出五官的孔。平时地震逃生球必须放在阳台需防晒防热或外墙根的内壁处。0006此地震逃生球,除固定带、门闩、拉绳和过滤塞之外,其余构件全由玻璃纤维和耐老化、固化后强度高的树酯制成。本发明的优点如下1、地震逃生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高层住户逃生难的问题;2、其下落中碰到物体时具有缓冲作用,能很好保护人体不受伤害;3、地震结束后,多数会滚落在废。
6、墟堆之外,人可自己出来,少数落在废墟堆里的,可根据情况自救、呼救或等待救援。4、利于救援,使人不会在救援中受到伤害。000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0008图1为地震逃生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护头罩示意图0009图3为胸部固定带示意图图4为大腿根部固定带示意图0010图5和小腿中部固定带示意图图6为过滤塞示意图说明书CN104162238A2/2页40011附图标记说明00121、门扇2、拉绳3、门闩4、坐位5、固定带6、护头罩7、地震逃生球8、立体撑柱9、过滤塞10、圆孔具体实施方式0013当地震发生时,按照平时已演练过多次的程序,沉着打开地震逃生球的门扇人依次进入后,。
7、用拉绳2将其拉起来关闭,拴上门闩3坐上座位4,用固定带5分别将小腿中部、大腿根部、胸部系牢且松紧合适,戴上护头罩6,双手紧握大腿根部或胸部的固定带,此时人与地震逃生球7基本构成牢固的整体,人随其下落时,人与人之间、人与内壁、构件之间不发生碰撞,当其下落过程中碰到物体时,就发生旋转,同时产生了缓冲作用,对人不产生太大的震动,同时由于内部的立体撑柱8增加了地震逃生球的牢固度,使其在与外界碰撞时不发生破损,保护了人不受外界的擦碰。由于其从阳台、外墙根部落下,又是圆球形状,所以其多数会滚到废墟堆之外。地震结束后,取掉护头罩,解开固定带,多数落到废墟堆外的,可打开门自己走出,实现逃生,少数落进废墟堆内的,可抽掉圆孔内的过滤塞9,通过圆孔10大致看到所处环境,如能开门,就可实现自救,如不能开门,可通过圆孔对外喊话呼救,或依所带物品等待救援。0014从以上实施例可看出,地震逃生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可掩护人们在地震时不受损伤安全逃生,是理想的地震逃生工具,便于大量推广使用。说明书CN104162238A1/3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62238A2/3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62238A3/3页7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6223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