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条结构.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4759904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1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59457.8

申请日:

2011.11.14

公开号:

CN103062666A

公开日:

2013.04.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S 4/00申请日:20111114|||公开

IPC分类号:

F21S4/00; F21V19/00; F21V17/00; F21V23/00; F21Y101/02(2006.01)N

主分类号:

F21S4/00

申请人: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凯轩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市

优先权:

2011.10.21 TW 10013839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陈小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灯条结构,其包括:基板,具有两彼此平行且相对的第一、二表面;软性电路板,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电路,形成于软性电路板上,第一电路包括依序排列的N+1个第一导电接触垫及N个发光元件,及用以连接发光元件和第一导电接触垫的第一导线,N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第二电路,形成于软性电路板上,第二电路包括依序排列的N+1个第二导电接触垫,及用以连接第二导电接触垫的第二导线,N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及第一连接器,连接第一电路中的第一个第一导电接触垫和第二电路中的第一个第二导电接触垫,及第二连接器,连接第一电路的第i+1个第一导电接触垫和该第二电路的第i+1个第二导电接触垫,使第一、第二电路及第一、第二连接器构成封闭回路,其中1≤i≤N,i为正整数。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灯条结构,包括:
基板,具有彼此平行且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
软性电路板,位于该第一表面上;
第一电路,位于该软性电路板上,该第一电路包括依序排列的N+1个第一导电接触垫,以及N个发光元件,以及用以连接该N个发光元件和该N+1个第一导电接触垫的第一导线,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第二电路,位于该软性电路板上,该第二电路包括依序排列的N+1个第二导电接触垫,以及一用以连接该N+1个第二导电接触垫的第二导线,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以及
第一连接器,连接该第一电路中的第一个该第一导电接触垫和该第二电路中的第一个该第二导电接触垫,及第二连接器,连接该第一电路的第i+1个第一导电接触垫和该第二电路的第i+1个第二导电接触垫,使该第一、第二电路以及该第一、第二连接器构成一封闭回路,其中1≤i≤N,i为正整数。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器还与一电源供应器电性连接,其中该电源供应器包括有第一电极及电性与该第一电极相反的第二电极。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条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使该第一导电片电性连接该第一电路的第一个该第一导电接触垫及该电源供应器的该第一电极,而该第二导电片电性连接该第二电路的第一个该第二导电接触垫及该电源供应器的该第二电极,且该第一导电片与该第二导电片彼此电性隔离。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条结构,其中该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三导电片,使该第三导电片电性连接该第一电路的第i+1个该第一导电接触垫和该第二电路的第i+1个该第二导电接触垫。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结构,其中该基板的该第二表面的边缘分别设置有彼此平行的第一槽沟与第二槽沟。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条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都各具有两卡勾部,分别对应该第一槽沟和该第二槽沟并卡固于其内,以使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可被固定在该软性电路板与该基板上。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条结构,其中该软性电路板上还包括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每一该多个第一定位孔分别位于每一该N+1第一、第二导电接触垫之间,且该基板上也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每一该多个第二定位孔的位置均对应于每一该多个第一定位孔的位置。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条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器还包括在该第一、第二导电片之间设有第一定位插件,用以穿过该第一定位孔及与其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条结构,其中该第二连接器还具有第二定位插件,用以穿过该第一定位孔及与其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条结构,其中还包括至少一第三定位插件,用以穿过该第一定位孔及与其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如权利要求1~10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灯条结构,还包括散热单元,位于该基板下方。
一种灯条结构,包括:
基板,具有彼此平行且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
软性电路板,位于该第一表面上;
发光电路,位于该软性电路板上,该发光电路包括有M个第三电路,依序设置于该软性电路板上,其中M≥1,且M为正整数,每一该M个第三电路均包括:
第一导电接触垫;
第二导电接触垫;
发光元件,设置于该第一、第二导电接触垫之间;以及
导线用以串联该第一、第二导电接触垫、该发光元件以及毗连的第三电路;以及
第一连接器,连接第一个该第三电路的该第一导电接触垫和该第二导电接触垫,构成一封闭回路。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灯条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器还与一电源供应器电性连接,其中该电源供应器包括有第一电极及电性与该第一电极相反的第二电极。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灯条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使该第一导电片电性连接该第一个第三电路的该第一导电接触垫及该电源供应器的第一电极,而该第二导电片电性连接该第一个第三电路的该第二导电接触垫及该电源供应器的第二电极,且该第一导电片与该第二导电片彼此电性隔离。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灯条结构,其中该基板的该第二表面的边缘分别设置有彼此平行的第一槽沟与第二槽沟。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灯条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器具有两卡勾部,分别对应该第一槽沟和该第二槽沟并卡固于其内,以使该第一连接器定位于该软性电路板与该基板上。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灯条结构,其中该软性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每一该多个第一定位孔分别位于该第一、第二导电接触垫之间,且该基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每一该些第一定位孔的位置均对应于每一该些第二定位孔的位置。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灯条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器还包括在该第一、第二导电片之间有一第一定位插件,用以穿过该第一定位孔及与其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灯条结构,其中还包括至少一螺丝,用以穿过该第一定位孔及与其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如权利要求12~19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灯条结构,还包括散热单元,位于该基板下方。

说明书

说明书灯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条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快速制作的灯条结构。
背景技术
电灯的发明带给人类生活很大的便利。目前常用的照明设备,比如日光灯、传统钨丝灯泡、或是日渐普及的省电灯泡,虽然其成本较低,但其有高耗量、高热、寿命短等缺点。故而,目前已有应用发光二极管(LED)的明灯具。
但是,以目前发光二极管照明灯具的生产时间来说,由于作业较为冗长,可能需要长达5~10天方可完成,故而无法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条结构,其利用将LED设置于软性电路板上,并利用连接器来将软性电路板固定于基板,且利用连接器来使得LED与电源供应器之间达成电性连接。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案的一示范性实施例,提出一种灯条结构,包括:一基板,具有彼此平行且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一软性电路板,位于该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一第一电路,形成于该软性电路板上,该第一电路包括依序排列的N+1个第一导电接触垫,以及N个发光元件,以及一用以连接该等发光元件和该等第一导电接触垫的第一导线,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一第二电路,形成于该软性电路板上,该第二电路包括依序排列的N+1个第二导电接触垫,以及一用以连接该等第二导电接触垫的第二导线,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以及一第一连接器,连接该第一电路中的第一个该第一导电接触垫和该第二电路中的该第一个该第二导电接触垫,以及一第二连接器,连接该第一电路的第i+1个第一导电接触垫和该第二电路的第i+1个第二导电接触垫,使得该第一、第二电路以及该第一、第二连接器构成一封闭回路,其中1≤i≤N,i为正整数。
根据本案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提出一种灯条结构,包括:一基板,具有两彼此平行且相对的第一、第二表面;一软性电路板,位于该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一发光电路,形成于该软性电路板上,该第三电路包括有M个第三电路,依序设置于该软性电路板上,其中M≥1,且M为正整数;以及一第一连接器。每一该等第三电路均包括:一第一导电接触垫;一第二导电接触垫;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第一、第二导电接触垫之间;以及一导线用以串联该第一、第二导电接触垫、该发光元件以及毗连的第三电路。第一连接器连接第一个该第三电路的该第一导电接触垫和该第二导电接触垫,构成一封闭回路。
为了对本案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案第一实施例的灯条结构的分解图;
图2为本案第一实施例的灯条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案第一实施例的灯条结构的组装图;
图4为本案第一实施例的含有散热单元的灯条结构的组装图;
图5为本案第二实施例的灯条结构的电路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灯条结构            110:基板
111:第一表面            112:第二表面
113:第一槽沟            114:第二槽沟
115:第二定位孔          120:软性电路板
121:第一定位孔          130:第一电路
131:第一导电接触垫      132:发光元件
133:第一导线            140:第二电路
141:第二导电接触垫      142:第二导线
150:第一连接器          151a:第一导电片
151b:第二导电片         152:卡勾部
153:第一定位插件        160:第二连接器
161:第三导电片      162:卡勾部
163:第二定位插件    170:电源供应器
171a:第一电极       171b:第二电极
173:第三定位插件    180:散热单元
210:灯条裁剪处      220:灯条裁剪处
500:灯条结构        520:软性电路板
505:发光电路        510:第三电路
511:第一导电接触垫  512:第二导电接触垫
513:发光元件        514:导线
530:裁剪处          540:灯条裁剪处
550:第一连接器
551a:第一导电片     551b:第二导电片
552:卡勾部          553:定位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图1显示根据本案第一实施例的灯条结构的分解图。图2显示根据本案第一实施例的灯条电路示意图。图3显示根据本案第一实施例的灯条结构的组装图。
灯条结构100包括:基板110、软性电路板120、第一电路130、第二电路140、第一连接器150与第二连接器160。
基板110具有彼此平行且相对的一第一表面111与一第二表面112。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2的边缘分别设置有彼此平行的第一槽沟113与第二槽沟114。
第一电路130形成于软性电路板(FCB)120上。第一电路130包括依序排列的N+1个第一导电接触垫131,N个发光元件(比如但不受限于为发光二极管(LED))132,以及用以连接该等发光元件132和该等第一导电接触垫131的第一导线133。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第二电路140形成于FCB 120上。第二电路140包括依序排列的N+1个第二导电接触垫141,以及用以连接该等第二导电接触垫141的第二导线142。
第一连接器150连接第一电路130中的第一个第一导电接触垫131和第二电路140中的第一个第二导电接触垫141。第二连接器160连接第一电路130的第i+1个第一导电接触垫131和第二电路140的第i+1个第二导电接触垫141,其中1≤i≤N,i为正整数。由此,第一电路130、第二电路140、第一连接器150、第二连接器160以及第一连接器150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发光元件132,构成一电性封闭回路。
第一连接器150还与电源供应器170电性连接以驱动回路上的LED点亮。电源供应器170包括第一电极171a与第二电极171b,第一电极171a与第二电极171b的电性相反。
第一连接器150包括第一导电片151a与第二导电片151b。第一导电片151a电性连接第一电路130的第一个第一导电接触垫131及电源供应器170的第一电极171a。第二导电片151b电性连接第二电路140的第一个第二导电接触垫141及电源供应器170的第二电极171b。第一导电片151a与第二导电片151b彼此电性隔离。比如,第一导电片151a与第二导电片151b的材质可为金属片,这两片金属片彼此不连接。
第二连接器160包括第三导电片161。第三导电片161电性连接第一电路130的第i+1个第一导电接触垫131和第二电路140的第i+1个第二导电接触垫141。
在本实施例中,在裁剪灯条结构时,可视需求,裁剪FCB 120与基板110,以调整灯条结构的长度。如图2所示,若欲得到一条具有2个LED的灯条结构,则第一连接器150和第1个第一导电接触垫131及第1个第二导电接触垫141电性连接,第二连接器160和第3个第一导电接触垫131及第3个第二导电接触垫141电性连接,且于虚线210处直接对FCB 120裁剪,即完成此灯条结构。
若欲得到一条具有3个LED的灯条结构,则第一连接器150和第1个第一导电接触垫131及第1个第二导电接触垫141电性连接,第二连接器160和第4个第一导电接触垫131及第4个第二导电接触垫141电性连接,且在虚线220处直接对FCB 120裁剪,即完成此灯条结构。当然,本实施例并不受限于此。如果于其他处剪开的话,可以得到包括所需任意LED个数的灯条结构。
再者,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器150具有两卡勾部152,分别对应基板110的第一槽沟113和第二槽沟114并可卡固于其内,以使第一连接器150可被固定在软性电路板120与基板110上,如图3所示,进而使第一导电片151a、第二导电片151b分别接触第一导电接触垫131、第二导电接触垫141。
第二连接器160还具有两卡勾部162,分别对应基板110的第一槽沟113和第二槽沟114并卡固于其内,以使第二连接器160可被固定在软性电路板120与基板110上,如图3所示,进而使第三导电片161接触第一导电接触垫131与第二导电接触垫141。
请再次参考图1。软性电路板120上还包括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21,每一第一定位孔121位于每一第一导电接触垫131与每一第二导电接触垫132之间。基板110上亦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115,每一第二定位孔115的位置均对应于每一第一定位孔121的位置。
第一连接器150还包括在该第一、第二导电片之间设有一第一定位插件153,如图2所示,用以穿过FCB 120的第一定位孔121及与其对应的基板110的第二定位孔115,以使第一连接器150被固定在软性电路板120与基板110上,如图3所示,进而使第一导电片151a、第二导电片151b分别接触第一导电接触垫131与第二导电接触垫141。
相似地,第二连接器160还具有一第二定位插件163,如图2所示,用以穿过FCB 120的第一定位孔121及与其对应的基板110的第二定位孔115,以使第二连接器160被固定在软性电路板120与基板110上,如图3所示,进而使第三导电片161接触第一导电接触垫131与第二导电接触垫141。
灯条结构100可以还包括至少一第三定位插件173,用以穿过第一定位孔121及与其对应的第二定位孔115。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第一连接器150与第二连接器160可将FCB 120固定在基板110上。如果第一连接器150与第二连接器160相隔较远的话,为使FCB 120更牢固在基板110上,本实施例可利用例如为螺丝的第三定位插件173,其穿过其余的定位孔121与115,以使FCB 120更牢固在基板110上。如有愈多的第三定位插件173的话,则FCB 120可更牢固在基板110上。
图4显示根据本案第一实施例的含有散热单元的灯条结构的组装图。请参照图4,灯条结构100可还包括散热单元180,位于基板110下方。散热单元180用以对发光元件132散热。散热单元180与基板110的固定方式可以有多种方式,本实施例并不受限于此。比如,散热单元180的顶端可以有一个凸槽,其卡合于基板110的凹槽,以使得散热单元180固定于基板110。
第二实施例
现请参考图5,其显示根据本案第二实施例的灯条电路示意图。原则上,第二实施例所用的基板、FCB与第一连接器可以相同或相似于第一实施例所用的基板、FCB与第一连接器。
请参考图5,于本案第二实施例的灯条结构500中,发光电路505形成于FCB 520上。发光电路505包括有M个第三电路510,依序设置于软性电路板上,其中M≥1,且M为正整数。每一第三电路510均包括:第一导电接触垫511;第二导电接触垫512;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比如但不受限于LED)513,设置于第一、第二导电接触垫511与512之间,为便于说明,本实施例是以每个第三电路530中具有两个LED为例,但并不限于此;以及导线514,用以串联第一导电接触垫511、第二导电接触垫512、发光元件513以及毗连的另一个第三电路510。
第一连接器550,连接第一个第三电路510的第一导电接触垫511和第二导电接触垫512。所以于第一个第三电路510中,第一连接器550、第一导电接触垫511、第二导电接触垫512、两个LED 513与导线514构成电性封闭回路。
相似地,第一连接器550还与电源供应器(未示出)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器550包括第一导电片551a与第二导电片551b。第一导电片551a电性连接至第一个第三电路510的第一导电接触垫511及电源供应器的第一电极(未示出)。第二导电片551b电性连接第一个第三电路510的第二导电接触垫512及电源供应器的第二电极(未示出)。第一导电片551a与第二导电片551b彼此电性隔离。
相似地,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于第二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550具有两卡勾部552,乃分别对应基板的第一槽沟和第二槽沟并卡固于其内,以使该第一连接器定位于软性电路板与基板上。
相似地,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于第二实施例中,软性电路板520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位于该第一、第二导电接触垫之间,且基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每一第一定位孔的位置均对应于每一该些第二定位孔的位置。
第一连接器550还包括在该第一、第二导电片551a与551b之间有一定位插件553,用以穿过FCB 520的第一定位孔及与其对应的基板的第二定位孔。
相似地,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于第二实施例中,灯条结构可以还包括至少一螺丝,用以穿过该第一定位孔及与其对应的第二定位孔,以使FCB 520更加牢固于基板。灯条结构可以还包括一散热单元,位于基板下方,以对发光元件散热。
在第二实施例中,在裁剪灯条结构时,可视需求,裁剪FCB与基板。比如,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器550电性接触第一个第三电路510的第一导电接触垫511和第二导电接触垫512,之后在虚线530处剪开,即可得到一条具有2个LED的灯条结构。同理,再准备另一个第一连接器550电性接触第二个第三电路510的第一导电接触垫511和第二导电接触垫512,之后在虚线540处剪开,即可得到另一条具有2个LED的灯条结构。
由此可知,第二实施例配合第一连接器来构成灯条结构的电性封闭回路,第一实施例同时配合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来构成灯条结构的电性封闭回路。且,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路设计,若在设计时,先设计好每个第三电路的LED数目是固定的,则在对FCB与基板裁剪时,就可得到多个条具有相同LED个数的灯条结构。
当然,前述只是第二实施例一种应用方式,每个第三电路的LED数目也可不同。
故而,由上述说明可得知,在本案上述数个实施例中,由于加上容易,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制作成灯条结构,故而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灯条结构。并且,可以依照需求,裁剪出符合长度需求/亮度需求(LED愈多,则亮度愈高)的灯条结构。本案上述实施例所得到的灯条结构可应用于家具灯明、照明等。
综上所述,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案。本案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案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案的保护范围当视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灯条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灯条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灯条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灯条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灯条结构.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灯条结构,其包括:基板,具有两彼此平行且相对的第一、二表面;软性电路板,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电路,形成于软性电路板上,第一电路包括依序排列的N+1个第一导电接触垫及N个发光元件,及用以连接发光元件和第一导电接触垫的第一导线,N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第二电路,形成于软性电路板上,第二电路包括依序排列的N+1个第二导电接触垫,及用以连接第二导电接触垫的第二导线,N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