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组分积聚预测亚临床心血管病变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谢综合征组分积聚预测亚临床心血管病变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730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1 CN 103077301 A *CN103077301A* (21)申请号 201210569857.6 (22)申请日 2012.12.24 G06F 19/00(2006.01) (71)申请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地址 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庆春东路 3 号 (72)发明人 朱文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01 代理人 王兵 黄美娟 (54) 发明名称 代谢综合征组分积聚预测亚临床心血管病变 的方法 (57) 摘要 代谢综合征组分积聚预测亚临床心血管。
2、病变 的方法, 检测代谢综合征各项组分及相关指标, 以 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为组合, 以早期动脉硬 化病变的发生为终点 (主要为动脉脉搏波传导速 度 ), 分析代谢综合征人群不同代谢组分的积聚 与发生亚临床心血管病变的相关切点指标, 研究 代谢综合征人群不同危险因素及组合状态下发生 早期心血管病变的评估方法, 通过对代谢综合征 人群不同危险因素状态下发生早期亚临床心血管 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建立代谢综合征人群发生亚 临床心血管病变风险的基础预测模型。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7301 A CN 103077301 A *CN103077301A* 1/1 页 2 1. 代谢综合征组分积聚预测亚临床心血管病变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1, 确定预测模型的自变量 1.确定研究对象 : 筛选浙江省城市居民 (各地区) 团体体检中年龄2574岁人群2000 人进行研究 (并 经患者本人知情同意) , 剔除已确诊冠心病史、 脑卒中、 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心脏病表 现者。剔除已进行药物治疗及控制者。 2. 分二个阶段进行代谢组分的检查 : 在同一组人群中进行第 1 年及第 3 年的检查 : (1) 检查前。
4、 3 天清谈饮食, 避免进食高脂饮食、 海鲜, 剔除饮食未控制者。测定腰围 (WS) , 收缩压 (SBP) , 舒张压 (DBP) , 空腹血糖 (FPG) ,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 (HDL)。 (2) 所有受试者被采用 WHO 确定腰围测量方法测量腰围, 在肋骨下缘与髂骨上缘连线 中点处 测量腰围 ; 采用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1 版) 中血压测量的方法测量血压。均空 腹采血, 采用氧化物酶法测定血脂及血糖 ; CV 值为 2 3 ; 步骤 2, 确定基础预测确定预测模型的因变量 1. 分二个阶段进行早期血管硬化检测 : 在同一组人群中进行第 1 年及第 3 年的检。
5、测 : 采用动脉硬化测试仪 VP-1000 (BP-203RPE III) 欧姆龙 / 科林动脉硬化诊断装置进 行脉搏波传导速度的 (PWV) 检测, 被检查者安静休息后, 仰卧深呼吸三次, 保持安静 5 分钟 测量四肢的脉搏波, 共 2 次, 取得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 及等级程度 . 2. 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 检测结果判断 : 实测值比预测值高出 20以内为正常 ; 实测 值比预测值高出 20 -30为轻度偏高 ; 实测值比预测值高出 30 -50为中度升高 ; 实 测值比预测值高出 50以上为重度升高。 步骤 3, 进行最优模型拟合建立初步预测模型 通过第 1 年与第 3 年。
6、的队列研究, 汇总初期及终期代谢组分的数据 , 初期及终期脉搏 波传导速度 (PWV) 检测结果, 采用 Cox 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最优模型拟合, 并计算回归系数 (B)、 相对危险 (RR) 和 RR 的 95可信限。 步骤 4, 简易评分方法的建立和评分工具的开发 在最优模型的基础上, 将各连续变量危险因素按照如下规定转化为分组变量, 然后拟 合出简易预测模型。根据简易预测模型各项自变量的回归系数, 确定各危险因素不同水平 时的评分赋值。各危险因素的分层如下 : (1) 年龄 : 每 5 岁一个年龄组。 (2) 腰围 : 分别分 三层, 男性 : 高腰围组 (腰围 100cm) , 中腰围组。
7、 ( 腰围 90-99.9cm), 低腰围组腰围小于 90 cm ; 女性 : 高腰围组 (腰围 90cm) , 女性中腰围组 (腰围 90-89.9cm) , 女性低腰围组腰围小 于 80cm。 (3) 血压 : 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 120 mm Hg、 130 nun Hg、 140 nun Hg、 160 mm Hg、 180 mm Hg 和 180 mm Hg 共 6 组。(4)TG : 将 TG 分为 3 层 : 226mmol/L, 5.26 mmol/L 和 5.26mmol/L。 (4) 血糖 : 分 3 层 : 5.6mmol/L, 5.7-8 mmol/L, 大于 8 mm。
8、ol/L。 (5) 高密度脂蛋白 : 分三层 : 1.04 mmol/L , 0.04-0.08 mmol/L 1 分, 0.08 mmol/L. 以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 中度以上为终点观察结局, 根据简易预测模型中各危险因素 处于不同水平时所对应的回归系数, 制定一套不同危险因素水平给予不同危险分值的评分 系统。所有危险因素评分之总和对应于 PWV 事件的 3 年发病绝对危险。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77301 A 2 1/4 页 3 代谢综合征组分积聚预测亚临床心血管病变的方法 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代谢组分指标与早期心血管病变预测方法。 二、 背景技术。
9、 0002 代谢综合征 (MS) 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 主要后果为心血管损害, 与心血管事件 的发生显著相关。由代谢综合征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显著大于单纯高血 压、 高脂肪或糖代谢紊乱。 由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都是一些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 可直接引起动脉硬化, 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变化又是早期动脉硬化的标记物, 能预测心血 管疾病发病的危险 ; 其中早期的动脉硬化功能检测能提示心血管病变的危险程度, 是提高 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的关键环节。 0003 由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都是一些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 目前国内外运用 代谢相关指标评估远期 (10年) 心血管病变的已有研究。
10、, 但对代谢各组分与早期动脉硬化的 相关性的研究报道甚少, 不同组分与心血管病变独立相关关系及不同组分的不同集聚方式 与心血管病变结局之间的关系还不十分清楚, 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简单和复杂评价指标与 早期心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还不十分明确。 所以迫切需要研究不同代谢组分的集聚与心血 管病变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及预测方法, 以进一步评价代谢综合征单一危险因素与多重危险 因素的不同集聚对早期心血管病变发生的不同影响, 早期识别风险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的 集聚因素, 研究代谢综合征人群发生心血管病变的不同危险因素的组合的预测模型, 为早 期干预提供有效的依据。 三 .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
11、术未能明确代谢各组分与早期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不同组分 与心血管病变独立相关关系及不同组分的不同集聚方式与心血管病变结局之间的关系、 代 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简单和复杂评价指标与早期心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的缺点, 提供一种不 同代谢组分的集聚与心血管病变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及预测方法。 0005 本发明所述的代谢综合征组分积聚预测亚临床心血管病变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 骤 : 0006 步骤 1, 确定预测模型的自变量 0007 1. 确定研究对象 : 筛选浙江省城市居民 (各地区) 团体体检中年龄 25 74 岁人群 2000 人进行研究 (并 0008 经患者本人知情同意) , 剔除已确诊冠心病史、 。
12、脑卒中、 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心脏 病表现者。剔除已进行药物治疗及控制者。 0009 2. 分二个阶段进行代谢组分的检查 : 在同一组人群中进行第 1 年及第 3 年的检 查 : 0010 (1) 检查前 3 天清谈饮食, 避免进食高脂饮食、 海鲜, 剔除饮食未控制者。测定腰围 (WS) , 收缩压 (SBP) , 舒张压 (DBP) , 空腹血糖 (FPG) ,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 (HDL)。 说 明 书 CN 103077301 A 3 2/4 页 4 0011 (2) 所有受试者被采用 WHO 确定腰围测量方法测量腰围, 在肋骨下缘与髂骨上缘 连线中点处测量腰围 ; 采用。
1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1 版) 中血压测量的方法测量血压。 均空腹采血, 采用氧化物酶法测定血脂及血糖 ; CV 值为 2 3 ; 0012 步骤 2, 确定基础预测确定预测模型的因变量 0013 1. 分二个阶段进行早期血管硬化检测 : 在同一组人群中进行第 1 年及第 3 年的检 测 : 0014 采用动脉硬化测试仪 VP-1000 (BP-203RPE III) 欧姆龙 / 科林动脉硬化诊断装 置进行脉搏波传导速度的 (PWV) 检测, 被检查者安静休息后, 仰卧深呼吸三次, 保持安静 5 分钟测量四肢的脉搏波, 共 2 次, 取得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 及等级程度 . 00。
14、15 2. 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 检测结果判断 : 实测值比预测值高出 20以内为正常 ; 实测值比预测值高出20-30为轻度偏高 ; 实测值比预测值高出30-50为中度升高 ; 实测值比预测值高出 50以上为重度升高。 0016 步骤 3, 进行最优模型拟合建立初步预测模型 0017 通过第 1 年与第 3 年的队列研究, 汇总初期及终期代谢组分的数据 , 初期及终期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检测结果, 采用Cox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最优模型拟合, 并计算回归系 数 (B)、 相对危险 (RR) 和 RR 的 95可信限。 0018 步骤 4, 简易评分方法的建立和评分工具的开发 0019。
15、 在最优模型的基础上, 将各连续变量危险因素按照如下规定转化为分组变量, 然 后拟合出简易预测模型。根据简易预测模型各项自变量的回归系数, 确定各危险因素不同 水平时的评分赋值。各危险因素的分层如下 : (1) 年龄 : 每 5 岁一个年龄组。 (2) 腰围 : 分别 分三层, 男性 : 高腰围组 (腰围100cm) , 中腰围组(腰围90-99.9cm), 低腰围组腰围小于90 cm ; 女性 : 高腰围组 (腰围 90cm) , 女性中腰围组 (腰围 90-89.9cm) , 女性低腰围组腰围小 于 80cm。 (3) 血压 : 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 120 mm Hg、 130 nun H。
16、g、 140 nun Hg、 160 mm Hg、 180 mm Hg 和 180 mm Hg 共 6 组。(4)TG : 将 TG 分为 3 层 : 226mmol/L, 5.26 mmol/L 和 5.26mmol/L。 (4) 血糖 : 分 3 层 : 5.6mmol/L, 5.7-8 mmol/L, 大于 8 mmol/L。 (5) 高密度脂蛋白 : 分三层 : 1.04 mmol/L , 0.04-0.08 mmol/L 1 分, 0.08 mmol/L. 0020 以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 中度以上为终点观察结局, 根据简易预测模型中各危险 因素处于不同水平时所对应的回归系数,。
17、 制定一套不同危险因素水平给予不同危险分值的 评分系统。所有危险因素评分之总和对应于 PWV 事件的 3 年发病绝对危险。 0021 本课题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检测代谢综合征各项组分及相关指标, 以多重心血 管代谢危险因素为组合, 以早期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为终点 (主要为动脉脉搏波传导速 度 ), 分析代谢综合征人群不同代谢组分的积聚与发生亚临床心血管病变的相关切点指标, 研究代谢综合征人群不同危险因素及组合状态下发生早期心血管病变的评估方法, 通过对 代谢综合征人群不同危险因素状态下发生早期亚临床心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建立代谢 综合征人群发生亚临床心血管病变风险的基础预测模型。 002。
18、2 根据代谢综合征基本组分指标与早期动脉硬化的检测结果, 确定发生亚临床心血 管病变危险的不同代谢组分的组合形式、 危险度的排序, 建立早期动脉硬化的风险预测评 估方法。 0023 以早期动脉硬化检测为主要终点观察指标 (主要为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 以代谢 说 明 书 CN 103077301 A 4 3/4 页 5 综合征基本组分的测定数据为基础切点, 制定一套不同危险因素水平的基本评价系统, 建 立代谢综合征人群发生亚临床心血管病变风险的基础预测模型。 0024 本发明的优点是 : 能够揭示不同代谢组分的集聚与心血管病变发生风险的相关 性, 并提供预测方法, 可以评价代谢综合征单一危险。
19、因素与多重危险因素的不同集聚对早 期心血管病变发生的不同影响, 早期识别风险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集聚因素, 研究代谢 综合征人群发生心血管病变的不同危险因素的组合的预测模型, 为早期干预提供有效的依 据。 四、 附图说明 0025 图 1 是本发明的不同危险因素水平给予不同危险分值的评分系统示意图 0026 五 . 具体实施方法 : 0027 参照附图, 本发明所述的代谢综合征组分积聚预测亚临床心血管病变的方法, 包 括如下步骤 : 0028 (一) 确定预测模型的自变量 0029 1. 确定研究对象 : 筛选浙江省城市居民 (各地区) 团体体检中年龄 25 74 岁人群 2000 人进行研究。
20、 (并 0030 经患者本人知情同意) , 剔除已确诊冠心病史、 脑卒中、 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心脏 病表现者。剔除已进行药物治疗及控制者。 0031 2. 分二个阶段进行代谢组分的检查 : 在同一组人群中进行第 1 年及第 3 年的检 查 : 0032 (1) 检查前 3 天清谈饮食, 避免进食高脂饮食、 海鲜, 剔除饮食未控制者。测定腰围 (WS) , 收缩压 (SBP) , 舒张压 (DBP) , 空腹血糖 (FPG) ,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 (HDL)。 0033 (2) 所有受试者被采用 WHO 确定腰围测量方法测量腰围, 在肋骨下缘与髂骨上缘 连线中点处 0034 测。
21、量腰围 ; 采用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1 版) 中血压测量的方法测量血压。 均空腹采血, 采用氧化物酶法测定血脂及血糖 ; CV 值为 2 3 ; 0035 (二) 确定基础预测确定预测模型的因变量 0036 1. 分二个阶段进行早期血管硬化检测 : 在同一组人群中进行第 1 年及第 3 年的检 测 : 0037 采用动脉硬化测试仪 VP-1000 (BP-203RPE III) 欧姆龙 / 科林动脉硬化诊断装 置进行脉搏波传导速度的 (PWV) 检测, 被检查者安静休息后, 仰卧深呼吸三次, 保持安静 5 分钟测量四肢的脉搏波, 共 2 次, 取得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 及等级程。
22、度 . 0038 2. 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 检测结果判断 : 实测值比预测值高出 20以内为正常 ; 实测值比预测值高出20-30为轻度偏高 ; 实测值比预测值高出30-50为中度升高 ; 实测值比预测值高出 50以上为重度升高。 0039 (三) 进行最优模型拟合建立初步预测模型 0040 通过第 1 年与第 3 年的队列研究, 汇总初期及终期代谢组分的数据 , 初期及终期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检测结果, 采用Cox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最优模型拟合, 并计算回归系 数 (B)、 相对危险 (RR) 和 RR 的 95可信限。 说 明 书 CN 103077301 A 5 4/4 页 。
23、6 0041 (四) 简易评分方法的建立和评分工具的开发 0042 在最优模型的基础上, 将各连续变量危险因素按照如下规定转化为分组变量, 然 后拟合出简易预测模型。根据简易预测模型各项自变量的回归系数, 确定各危险因素不同 水平时的评分赋值。各危险因素的分层如下 : (1) 年龄 : 每 5 岁一个年龄组。 (2) 腰围 : 分别 分三层, 男性 : 高腰围组 (腰围100cm) , 中腰围组(腰围90-99.9cm), 低腰围组腰围小于90 cm ; 女性 : 高腰围组 (腰围 90cm) , 女性中腰围组 (腰围 90-89.9cm) , 女性低腰围组腰围小 于 80cm。 (3) 血压。
24、 : 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 120 mm Hg、 130 nun Hg、 140 nun Hg、 160 mm Hg、 180 mm Hg 和 180 mm Hg 共 6 组。(4)TG : 将 TG 分为 3 层 : 226mmol/L, 5.26 mmol/L 和 5.26mmol/L。 (4) 血糖 : 分 3 层 : 5.6mmol/L, 5.7-8 mmol/L, 大于 8 mmol/L。 (5) 高密度脂蛋白 : 分三层 : 1.04 mmol/L , 0.04-0.08 mmol/L 1 分, 0.08 mmol/L. 0043 以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 中度以上为终点观察结局。
25、, 根据简易预测模型中各危险 因素处于不同水平时所对应的回归系数, 制定一套不同危险因素水平给予不同危险分值的 评分系统。所有危险因素评分之总和对应于 PWV 事件的 3 年发病绝对危险。 0044 通过评分进行求和获得总分, 危险度预测采用 Cox 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最优模型拟 合, 并计算回归系数 (B), 得出危险度 %, 从而初步制定代谢综合征组分预测早期心血管病 变的基础预测模型。可用以临床预测早期心血管病的危险度, 并在代谢综合征人群中的广 泛运用。 0045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 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 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说 明 书 CN 103077301 A 6 1/1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77301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