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用数据生成装置、计算用数据生成方法及计算用数据生成程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用数据生成装置、计算用数据生成方法及计算用数据生成程序.pdf(9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8094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1 CN 103080941 A *CN103080941A* (21)申请号 201180040830.1 (22)申请日 2011.08.18 2010-187309 2010.08.24 JP 2010-284878 2010.12.21 JP G06F 17/50(2006.01) (71)申请人 旭硝子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东京 (72)发明人 植村健 柳原一贵 齐藤恒洋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19 代理人 高培培 车文 (54) 发明名称 计算用数据生成装。
2、置、 计算用数据生成方法 及计算用数据生成程序 (57) 摘要 生成进行数值解析时的计算用数据。 具备 : 基 于存储在参数存储单元中的参数, 定义将包含对 象物体的解析区域内分割成多个长方体的体素数 据, 对于各体素, 赋予体素属性, 存储在体素数据 存储单元中的单元 ; 使用体素的中心点, 生成比 体素的个数少的初始点数据, 存储在初始点数据 存储单元中的单元 ; 基于存储在体素数据存储单 元中的各体素的属性和存储在初始点数据存储单 元中的初始点数据, 在对象物体内定义由多个体 素构成的分割区域, 并将定义的分割区域数据存 储在分割区域数据存储单元中的单元 ; 基于存储 在分割区域数据存储。
3、单元中的分割区域数据, 生 成各分割区域的边界面数据, 将该边界面数据作 为计算用数据而存储在计算用数据存储单元中的 单元。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02.22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1/068662 2011.08.18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026383 JA 2012.03.01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45 页 附图 49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45页 附图49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80941。
4、 A CN 103080941 A *CN103080941A* 1/3 页 2 1. 一种计算用数据生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具备 : 面片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有以多个多边形来表现进行数值解析的对象物体而得到的面 片数据 ; 参数存储单元, 存储进行所述数值解析所需的参数 ; 体素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将包含所述对象物体的解析区域内分割成多个长方体而得到 的体素数据 ; 体素数据生成单元, 基于存储在所述参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参数, 定义所述体素数据, 对于各体素, 赋予体素属性, 并将所述体素数据存储在所述体素数据存储单元中 ; 初始点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用于进行所述解析区域内的区域分割的初始。
5、点数据 ; 初始点数据生成单元, 使用所述体素的中心点, 生成比所述体素的个数少的所述初始 点数据, 并将所述初始点数据存储在所述初始点数据存储单元中 ; 分割区域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将所述对象物体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而得到的分割区域 数据 ; 分割区域数据生成单元, 基于存储在所述体素数据存储单元中的各体素的属性和存储 在所述初始点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初始点数据, 在所述对象物体内, 定义由多个所述体 素构成的分割区域, 并将经定义而得到的所述分割区域数据存储在所述分割区域数据存储 单元中 ; 计算用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用于进行所述数值解析的计算用数据 ; 计算用数据生成装置, 基于存储在所述。
6、分割区域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分割区域数 据, 生成各分割区域的边界面数据, 将该边界面数据作为所述计算用数据而存储在所述计 算用数据存储单元中。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计算用数据生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区域数据生成单元从存储在所述初始点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初始点数据 中, 选择距各体素的中心点的距离最近的初始点, 确定各体素所属的分割区域, 从而生成所 述分割区域。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计算用数据生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区域数据生成单元定义由与规定的轴垂直的所述体素的边界面构成的切割 面和以各个所述初始点为中心的球体的交叉的截面, 根据该截面, 对应于距所。
7、述初始点的 距离来定义高度不同的位势立体, 基于对该位势立体进行三维的消隐处理而描绘出的图像 数据, 对于所述解析区域内的全部的所述切割面进行定义所述切割面上的分割区域的处 理, 从而生成所述分割区域。 4. 根据权利要求 1 3 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用数据生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始点数据生成单元根据存储在所述面片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面片数据和存 储在所述体素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体素数据, 选择位于所述对象物体内部的所述体素的 内侧体素, 定义所述内侧体素中的不存在相邻的体素的内侧体素所内接的球, 在所述球上 定义球上点, 并且在所述对象物体的壁上定义壁上点, 在成对的所述球上点与所述壁。
8、上点 之间定义分割点, 将该分割点和所述体素的中心点作为所述初始点。 5. 一种计算用数据生成方法, 是计算用数据生成装置中的计算用数据生成方法, 所述 计算用数据生成装置具备 : 面片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有以多个多边形来表现进行数值解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80941 A 2 2/3 页 3 的对象物体而得到的面片数据 ; 参数存储单元, 存储进行所述数值解析所需的参数 ; 体素 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将包含所述对象物体的解析区域内分割成多个长方体而得到的体素数 据 ; 初始点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用于进行所述解析区域内的区域分割的初始点数据 ; 分割 区域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将所。
9、述对象物体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而得到的分割区域数据 ; 计 算用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用于进行所述数值解析的计算用数据, 所述计算用数据生成方法 的特征在于, 包括 : 体素数据生成步骤, 基于存储在所述参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参数, 定义所述体素数据, 对于各体素, 赋予体素属性, 并将所述体素数据存储在所述体素数据存储单元中 ; 初始点数据生成步骤, 使用所述体素的中心点, 生成比所述体素的个数少的所述初始 点数据, 并将所述初始点数据存储在所述初始点数据存储单元中 ; 分割区域数据生成步骤, 基于存储在所述体素数据存储单元中的各体素的属性和存储 在所述初始点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初始点数据, 在所。
10、述对象物体内, 定义由多个所述体 素构成的分割区域, 并将经定义而得到的所述分割区域数据存储在所述分割区域数据存储 单元中 ; 计算用数据生成步骤, 基于存储在所述分割区域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分割区域数 据, 生成各分割区域的边界面数据, 将该边界面数据作为所述计算用数据而存储在所述计 算用数据存储单元中。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计算用数据生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区域数据生成步骤中, 从存储在所述初始点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初始点数 据中, 选择距各体素的中心点的距离最近的初始点, 确定各体素所属的分割区域, 从而生成 所述分割区域。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计算用数据生。
11、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区域数据生成步骤中, 定义由与规定的轴垂直的所述体素的边界面构成的切 割面和以各个所述初始点为中心的球体的交叉的截面, 根据该截面, 对应于距所述初始点 的距离来定义高度不同的位势立体, 基于对该位势立体进行三维的消隐处理而描绘出的图 像数据, 对于所述解析区域内的全部的所述切割面进行定义所述切割面上的分割区域的处 理, 从而生成所述分割区域。 8. 根据权利要求 5 7 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用数据生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始点数据生成步骤中, 根据存储在所述面片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面片数据和 存储在所述体素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体素数据, 选择位于所述对象物。
12、体内部的所述体素 的内侧体素, 定义所述内侧体素中的不存在相邻的体素的内侧体素所内接的球, 在所述球 上定义球上点, 并且在所述对象物体的壁上定义壁上点, 在成对的所述球上点与所述壁上 点之间定义分割点, 将该分割点和所述体素的中心点作为所述初始点。 9. 一种计算用数据生成程序, 使计算用数据生成装置上的计算机进行计算用数据生 成, 所述计算用数据生成装置具备 : 面片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有以多个多边形来表现进行 数值解析的对象物体而得到的面片数据 ; 参数存储单元, 存储进行所述数值解析所需的参 数 ; 体素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将包含所述对象物体的解析区域内分割成多个长方体而得到 的体素数。
13、据 ; 初始点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用于进行所述解析区域内的区域分割的初始点数 据 ; 分割区域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将所述对象物体分割成多个分割区域而得到的分割区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80941 A 3 3/3 页 4 数据 ; 计算用数据存储单元, 存储用于进行所述数值解析的计算用数据, 所述计算用数据生 成程序的特征在于, 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 : 体素数据生成步骤, 基于存储在所述参数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参数, 定义所述体素数据, 对于各体素, 赋予体素属性, 并将所述体素数据存储在所述体素数据存储单元中 ; 初始点数据生成步骤, 使用所述体素的中心点, 生成比所述体素的个。
14、数少的所述初始 点数据, 并将所述初始点数据存储在所述初始点数据存储单元中 ; 分割区域数据生成步骤, 基于存储在所述体素数据存储单元中的各体素的属性和存储 在所述初始点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初始点数据, 在所述对象物体内, 定义由多个所述体 素构成的分割区域, 并将经定义而得到的所述分割区域数据存储在所述分割区域数据存储 单元中 ; 计算用数据生成步骤, 基于存储在所述分割区域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分割区域数 据, 生成各分割区域的边界面数据, 将该边界面数据作为所述计算用数据而存储在所述计 算用数据存储单元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计算用数据生成程序,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区域数。
15、据生成步骤中, 从存储在所述初始点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初始点数 据中, 选择距各体素的中心点的距离最近的初始点, 确定各体素所属的分割区域, 从而生成 所述分割区域。 11.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计算用数据生成程序,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割区域数据生成步骤中, 定义由与规定的轴垂直的所述体素的边界面构成的切 割面和以各个所述初始点为中心的球体的交叉的截面, 根据该截面, 对应于距所述初始点 的距离来定义高度不同的位势立体, 基于对该位势立体进行三维的消隐处理而描绘出的图 像数据, 对于所述解析区域内的全部的所述切割面进行定义所述切割面上的分割区域的处 理, 从而生成所述分割区域。 12. 。
16、根据权利要求 9 11 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用数据生成程序,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始点数据生成步骤中, 根据存储在所述面片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面片数据和 存储在所述体素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体素数据, 选择位于所述对象物体内部的所述体素 的内侧体素, 定义所述内侧体素中的不存在相邻的体素的内侧体素所内接的球, 在所述球 上定义球上点, 并且在所述对象物体的壁上定义壁上点, 在成对的所述球上点与所述壁上 点之间定义分割点, 将该分割点和所述体素的中心点作为所述初始点。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80941 A 4 1/45 页 5 计算用数据生成装置、 计算用数据生成方法及计算用数据 生成程。
17、序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成用于进行数值解析的计算用数据的计算用数据生成装置、 计算用 数据生成方法及计算用数据生成程序。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 作为用于通过数值解析求出流速分布、 应力分布及热分布等的数值解析方 法, 已知有例如有限元法、 有限体积法、 体素法及粒子法。 这种数值解析方法通常由预处理、 解算处理、 后处理构成。并且, 在预处理中生成计算用数据模型, 在解算处理中使用该计算 用数据模型及离散化的控制方程式 (以下, 称为离散化控制方程式) 进行上述物理量的计 算。 0003 以往的有限体积法例如将解析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域, 使用各分割区域的体积、 相 邻的分割区域。
18、的边界面的面积及该边界面的法线向量, 计算各分割区域中的物理量。在有 限体积法中, 在预处理中, 生成包括各分割区域的顶点的坐标 (Vertex)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 (通常, 称为网格) , 在解算处理中, 使用该计算用数据模型包含的 Vertex 等, 算出前述的分 割区域的体积、 边界面的面积及边界面的法线向量, 使用这些值进行物理量的计算。 Vertex 是用于规定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状的量。由此, 可以说在有限体积法中, 在解算处理中, 使 用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状, 进行分割区域的体积、 边界面的面积及边界面的法线向量的计 算。 0004 此外, 在有限体积法中, 也可以具有相邻的分割区。
19、域中的顶点共有的条件部分不 满足的部分。因此, 在有限体积法中, 对于分割区域的制约有时稍缓和, 但利用的解析要素 类型限定为例如四面体要素、 六面体要素、 三棱柱要素、 棱锥体要素等。 0005 此外, 如专利文献 1 所示, 也提出了并未限定解析要素类型的有限体积法。但是, 即使是这种未限定解析要素类型的有限体积法, 也与前述的以往的有限体积法同样地, 在 预处理中, 生成包含各分割区域的顶点的坐标 (Vertex)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 在解算处理中, 使用该计算用数据模型包含的 Vertex 等进行物理量的计算。 0006 另外, 有限元法众所周知那样是使用插补函数来算出各分割区域中的物。
20、理量的方 法, 但与有限体积法同样地, 在解算处理中, 使用由 Vertex 等规定的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 状。 0007 体素法及粒子法与有限元法或有限体积法相比, 是能够容易地生成计算用数据模 型的数值解析方法。体素法是生成通过基本上同一尺寸的长方体形状的多个体素 (正交格 子) 对解析区域进行定义的体素数据作为计算用数据模型, 并进行使用了该体素数据的物 理量计算由此来进行数值解析的方法。作为体素法, 大体分为使用基于加权残值积分法的 控制方程式的加权残值积分法类型和使用例如细胞自动机模型或格子玻尔兹曼模型等的 非积分法类型。并且, 根据该体素法, 作为体素数据, 不需要 Vertex 等。
21、。根据这种体素法, 通过体素对解析区域进行分割, 由此能够容易地定义解析区域, 在短时间内能够生成计算 说 明 书 CN 103080941 A 5 2/45 页 6 用数据模型。 0008 另一方面, 粒子法是生成通过多个粒子对解析区域进行定义的粒子数据作为计算 用数据模型, 进行使用了该粒子数据的物理量计算, 由此进行数值解析的方法。 粒子法在非 积分法类型中利用粒子间相互作用模型作为控制方程式。 在粒子法中, 由于没有分割区域, 因此不需要 Vertex 等。根据这种粒子法, 通过在解析区域例如均匀地配置粒子而能够容易 地定义解析区域, 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计算用数据模型。 0009 。
22、在先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0011 专利文献 1 :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 2008/0021684 号说明书 0012 发明的概要 0013 如以往的有限元法或有限体积法等数值解析方法那样, 在解算处理中使用分割区 域的几何学形状时, 当然对于计算用数据模型, 必须具有表示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状的数 据。 0014 为了对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状进行定义, 除了 Vertex 之外, 还需要顶点的连结信 息 (Connectivity of Vertex, 以下简称为 Connectivity) 。因此, 在有限元法或有限体积 法中, 计算用数据模型需要具有 Vertex 和 Connect。
23、ivity。 0015 需要说明的是, 具体而言, Connectivity 通过对于全分割区域的顶点依次标注的 整体节点编号与在一个分割区域内对于顶点依次标注的局部节点编号的对应信息来定义。 0016 这种具有Vertex和Connectivity的计算用数据模型众所周知那样生成中需要非 常庞大的作业。例如, 在有限元法所使用的计算用数据模型中, 如图 1 所示, 需要以满足相 邻的分割区域必须共有 Vertex 这样的条件的方式生成计算用数据模型, 为了使全部的分 割区域满足该条件而需要非常庞大的时间。 0017 另一方面, 如图 2 所示, 在有限体积法中使用的计算用数据模型能够容许在相。
24、邻 的分割区域不共有的 Vertex 的存在, 与有限元法相比, 网格生成的自由度相应地增加。然 而, 在有限体积法中, 需要在不共有的 Vertex 至少存在于相邻的分割区域的边上、 另外通 常与预先设定了分割区域的形状的解析要素类型一致这样的条件中生成计算用数据模型, 网格生成的自由度并不高。 0018 另外, 近年来, 对于从三维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 数据等三维形状数据提 取的解析区域进行数值解析。 然而, 三维形状数据不是在数值解析用中形成的数据, 包括表 示面的重叠、 面的交叉、 面间的间隙、 微小孔等的数据, 包括较多的不适合于具有 Vertex 。
25、和 Connectivity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的生成的条件。因此, 为了能够生成具有这些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而需要修正或变更三维形状数据。并且, 为了修正或变更 三维形状数据以能够生成具有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 有必要进行需 要经验或反复试验的非常庞大的人工作业。 这是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有限元法或有限体积法 时的较大的问题。 0019 另外, 如有限体积法那样在解算处理中进行分割区域的体积、 边界面的面积及边 界面的法线向量的计算时, 解算处理中的计算量进一步增加, 解算处理中的计算负荷进一 步增大。 0020 。
26、在体素法中, 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生成计算用数据模型, 但在以下的点上存在问 说 明 书 CN 103080941 A 6 3/45 页 7 题。体素法基本上由解析区域为全部相同尺寸的体素 (正交格子) 来定义。通常, 在有限元 法或有限体积法中, 通过将要得到更高解析精度的区域的要素尺寸 (分割区域的尺寸) 较小 地设定而对于该区域进行准确的物理量计算, 而且通过将其他区域的要素尺寸较大地设定 而减少该区域的计算负荷。然而, 在体素法中, 由于全部的体素基本上为相同尺寸, 因此在 较小地设定体素时, 计算负荷非常大, 在较大地设定体素时, 解析精度变差。 0021 另外, 在体素法中, 需要通。
27、过排列同一尺寸的体素 (正交格子) 来定义解析区域, 因 此在与外部区域的边界附近无法使解析区域平滑而有时成为阶梯状。即, 实际上即使在要 解析的区域具有斜面或曲面等的情况下, 在体素数据中该区域也表示为阶梯状。 因此, 体素 法中的解析区域形状实际上与要解析的区域形状不同, 解析精度变差。 0022 相对于此, 提出了将体素数据的阶梯状的区域沿着实际上要解析的区域具有的斜 面或曲面进行切断 (边界校正) 的被称为切割单元法的改良方法。然而, 根据该改良方法, 通 过该边界校正容易生成非常小的分割区域, 在生成这种小的分割区域时, 会导致解析精度 的恶化。而且, 在该改良方法中, 在切割单元的。
28、形成用及解算处理中, 利用 Vertex。 0023 如以上那样, 在未进行边界校正的体素法中, 虽然不需要 Vertex 等, 但体素的生 成、 即所谓网格生成中存在极限。 即, 当要得到充分的解析精度时, 体素的数目增加, 解算处 理中的计算负荷也增加, 成为问题。而且, 在进行边界校正的体素法的改良方法中, 作为结 果, 需要 Vertex, 因此结果是, 会受到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状的影响, 在与外部区域的边界 周边的分割区域形成用的处理中, 伴随着需要经验或反复试验的非常庞大的人工作业, 无 法在短时间内生成形状数据模型。 0024 另一方面, 在粒子法中, 需要算出某特定的粒子与另一。
29、粒子的结合关系。因此, 需 要搜索存在于该特定粒子的附近的粒子。并且, 该粒子的附近搜索处理作为原则而对于全 部的粒子进行。 然而, 在粒子法中, 各粒子随着时刻的变化而移动, 由此, 粒子彼此的结合关 系始终变化。因此, 每当解析的时刻发生变化时, 需要进行附近搜索处理, 会导致计算负荷 的增大。 虽然进行了对成为附近搜索的对象的粒子进行挑选等而使附近搜索处理的计算负 荷减少的尝试, 但是例如为了提高解析精度而增大粒子数时, 与粒子数的平方成比例地使 计算负荷增大。 0025 在这种粒子法中, 为了实现实用时间内的数值解析, 在大型的并行计算机中需要 使用较多的 CPU (Central P。
30、rocessing Unit) 。例如有如下实例, 基于使用了百万个左右的 粒子的粒子法的数值解析在使用了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一般的有限体积法解算中, 1 个 CPU 中半日的计算在粒子法中利用使用了 32 个 CPU 的并行计算会花费 1 周以上。而 且, 在粒子法中, 在将粒子较密地配置时, 计算负荷非常大, 在将粒子较疏地配置时, 解析精 度恶化。 0026 此外, 在粒子法中, 在后面详细叙述, 在对基于流体、 结构、 热量、 扩散等物理量的 守恒定律的物理现象进行解析时, 无法充分地满足其守恒性。 例如, 没有面向解析区域与外 部区域的边界面而配置的粒子在。
31、边界面中具有多大面积的信息。因此, 即使在要提供从边 界面输入热量的条件的情况下, 也无法准确地把握向各粒子输入多少热量, 无法得到高精 度的定量值。 发明内容 说 明 书 CN 103080941 A 7 4/45 页 8 0027 本发明鉴于前述的以往的数值解析方法即有限元法、 有限体积法、 体素法、 体素法 的改良方法、 及粒子法的问题点而作出,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用数据生成装置、 计算用数 据生成方法及计算用数据生成程序, 其能够减轻向不伴随解析精度的恶化而能够实现解算 处理的计算负荷的减少的数值解析装置输入的计算用数据的生成中的作业负担。 0028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 本发明涉及一。
32、种在数值性地解析物理现象的数值解析方法中 计算物理量的物理量计算方法, 包括物理量计算工序, 该物理量计算工序计算分割成不仅 依赖于正交格子形状的多个分割区域的解析区域中的物理量, 在该物理量计算工序中, 采 取使用控制方程式和计算用数据模型来计算所述物理量的结构, 该控制方程式是仅使用不 需要所述分割区域的顶点的坐标 (Vertex) 及该顶点的连结信息 (Connectivity) 的量并基 于加权残值积分法而导出的离散化的方程式, 该计算用数据模型具有表示各所述分割区域 的体积及相邻的所述分割区域彼此的边界面的特性的边界面特性量作为不需要所述分割 区域的顶点的坐标 (Vertex) 及该。
33、顶点的连结信息 (Connectivity) 的量。 0029 本发明所使用的离散化控制方程式不是像以往那样以含有规定分割区域的几何 学形状的量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形式来表现的方程式, 而是不需要规定分割区域 的几何学形状的量的方程式。本发明所使用的离散化控制方程式在基于加权残值积分法 而导出使用以往的规定几何学形状的量的方程式的过程中特意在中途保留从而能够得到。 这种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离散化控制方程式由不需要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状的量 (即不需要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量) 来表现, 可以形成为仅依赖于例如分割区域的体积和边界面 特性量这两。
34、个的形式。 0030 即, 在以往的有限元法或有限体积法中, 作为前提而将解析对象物分割成微小区 域, 因此以使用规定该微小区域的几何学形状的量即Vertex和Connectivity为前提, 进行 离散化控制方程式的导出, 但本发明所使用的离散化控制方程式基于与以往不同的完全新 的想法而导出。 并且, 本发明的特征是使用基于这种新的想法而导出的离散化控制方程式, 与以往的数值解析方法不同, 不依赖于几何学形状, 而解决以往的问题, 起到各种显著的效 果。 0031 在此, 说明分割区域的体积和边界面特性量是不需要对分割区域的特定的几 何学形状进行规定的 Vertex 和 Connectivi。
35、ty 的量。需要说明的是, 不需要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量是指即便不使用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也能够定义的量。例如, 当考 虑分割区域的体积时, 用于使分割区域的体积为某规定的值的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状存在 多个。即, 取得体积为某规定的值的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状可以考虑为立方体的情况或球 的情况。并且, 例如, 在全分割区域的总和与解析区域整体的体积一致这样的制约条件下, 例如通过分割区域的体积与和相邻分割区域的平均距离的立方尽量成比例的最优化计算, 而能够定义分割区域的体积。因此, 分割区域的体积可以被掌握作为不需要分割区域的特 定的几何学形状。
36、的量 (不需要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量) 。 0032 另外, 作为边界面特性量, 可考虑例如边界面的面积、 边界面的法线向量、 边界面 的周长等, 但用于使这些边界面特性量成为某规定的值的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状 (即边界 面的几何学形状) 存在多个。并且, 例如, 相对于将各分割区域包围的整个边界面, 在法线向 量的面积加权平均向量的长度成为零的制约条件下, 通过使边界面的法线向量的方向接近 将相邻的 2 个分割区域的控制点 (参照图 5) 连结的线段, 并且使包围分割区域的整个边界 说 明 书 CN 103080941 A 8 5/45 页 9 面面积的总和与该分割。
37、区域的体积的二分之三次方尽量成比例的最优化计算, 能够定义边 界面特性量。因此, 边界面特性量可以掌握作为不需要分割区域的特定的几何学形状的量 (不需要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量) 。 0033 另外, 在本发明中,“分割成不仅依赖于正交格子形状的多个分割区域的解析区 域” 是指构成解析区域的多个分割区域的至少任一个不采取正交格子形状。即, 是指解 析区域包括正交格子形状以外的形状的分割区域。而且, 在本发明中,“仅使用不需要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量” 是指代入到离散化控制方程式的值仅是不需要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量。。
38、 0034 接下来, 参照图 3 的概念图, 将使用了本发明的数值解析方法与以往的数值解析 方法的预处理及解算处理进行对比, 并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显著的效果。 0035 在使用本发明的数值解析方法时, 如图 3 所示, 在解算处理 (本发明的物理量计算 工序) 中, 采用仅使用不需要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量的离散化控制方程式进行分割区 域的物理量的计算。 因此, 每当求解离散化控制方程式时, 利用预处理生成的计算用数据模 型无需包含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0036 并且, 在使用本发明时, 作为不需要 Vertex 和 Connectivit。
39、y 的量, 使用分割区 域的体积和边界面特性量。因此, 利用预处理生成的计算用数据模型不具有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而具有分割区域的体积、 边界面特性量、 其他辅助数据 (例如, 后述的分割区 域的配合信息及控制点坐标等) 。 0037 在如此使用本发明时, 如前述那样, 基于分割区域的体积和上述边界面特性量, 即 不需要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状的量, 能够计算各分割区域的物理量。 因此, 不用使计算用数 据模型具有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状即Vertex和Connectivity就能够算出物理量。 因此, 通 过使用本发明, 在预处理中, 只要生成至少具有分割区域的体积和边界面。
40、特性量 (边界面的 面积及边界面的法线向量)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即可, 不用生成具有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就能够进行物理量的计算。 0038 不具有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不需要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 状, 因此不会受到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状的束缚而能够生成。 因此, 对于三维形状数据的修 正作业的限制也大幅缓和。由此, 不具有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与具 有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相比, 能够非常容易地生成。因此, 根据本发 明, 能够减轻计算用数。
41、据模型的生成的作业负担。 0039 另 外, 即 便 在 使 用 本 发 明 的 情 况 下, 在 预 处 理 中, 也 可 以 使 用 Vertex 和 Connectivity。即, 在预处理中, 也可以使用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来算出分割区域的体 积、 边界面特性值等。 在这种情况下, 在解算处理中只要具有分割区域的体积及边界面特性 值就能够进行物理量的计算, 因此在预处理中即便利用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也没有对 于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状的制约、 例如分割区域的变形或扭转等引起的制约, 能够减轻计 算用数据模型的生成的作业负担。 0040 。
42、另外, 通过使用本发明, 在预处理中, 由于没有对于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状的制 约, 因此能够使分割区域变更为任意的形状。因此, 不会增加分割区域的个数, 能够容易地 使解析区域符合实际要解析的区域, 不使计算负荷增大就能够提高解析精度。 而且, 通过使 用本发明而分割区域的分布密度也能够任意地变更, 因此在必要的范围内能够容许计算负 说 明 书 CN 103080941 A 9 6/45 页 10 荷的增大并进一步提高解析精度。 0041 另外, 通过使用本发明, 与以往的数值解析方法不同, 在解算处理中无需使用 Vertex和Connectivity来算出分割区域的体积及边界面特性量。 因此。
43、, 能够减轻解算处理 中的计算负荷。 0042 另外, 在本发明中, 在解析区域的形状不变化时不需要分割区域的移动, 因此无 需像粒子法那样按照时刻的变化进行附近搜索处理, 计算负荷小。而且, 如后面详细说明 那样, 通过使用本发明, 与粒子法不同, 能够满足物理量的守恒定律并同时进行物理量的计 算。 0043 另一方面, 作为以往的数值解析方法的有限体积法在预处理中生成具有表示分割 区域的几何学形状的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 利用解算处理使用计算 用数据模型包含的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来算出分割区域的体积和边界面特性量 (边界 。
44、面的面积及边界面的法线向量) , 然后计算各分割区域的物理量。这种情况下, 要求没有几 何学形状的制约, 即 Vertex 与 Connectivity 的关系没有问题。因此, 需要在分割区域的变 形、 扭转等的制约中生成计算用数据模型 (即网格) , 如前述那样存在产生计算用数据模型 生成上的庞大的人工作业的问题。 0044 另外, 有限元法也是在解算处理中使用计算用数据模型包含的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来计算物理量, 因此需要利用预处理来生成具有表示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状 的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 产生计算用数据模型生成上的庞大。
45、的人工 作业。 0045 另外, 作为以往的数值解析方法的体素法如图 3 所示, 在解算处理中每当算出物 理量时, 虽然不需要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但由于分割区域的形状限定为体素, 因此如 前述那样存在与外部区域的边界成为阶梯状的问题。因此, 如前述那样要得到充分的解析 精度时, 体素的个数增加, 解算处理的计算负荷增加, 从而成为问题。 而且, 在进行边界校正 的体素法中, 结果是每当算出分割区域的体积等时就利用 Vertex, 每当生成计算用数据模 型时就会受到分割区域的几何学形状的影响。 0046 另外, 作为以往的数值解析方法的粒子法不存在分割区域这样的概念,。
46、 因此如图 3 所示, 在解算处理中每当算出物理量时, 虽然不需要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但取代分割 区域而起因于对计算用数据模型进行定义的粒子的移动, 如前述那样计算负荷增大。 而且, 在粒子法中, 难以满足守恒定律并同时进行物理量的计算。 0047 接下来, 参照图 4, 对于本发明与以往的有限体积法进行更详细的比较。在以往 的有限体积法中, 如前述那样, 在预处理中, 生成具有用于定义由网格分割得到的分割区 域的几何学形状的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而且, 通常, 在解算处 理中需要分割区域的配合信息 (以下称为 link) 。
47、。因此, 在预处理中, 生成具有 Vertex、 Connectivity、 link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 0048 并且, 在以往的有限体积法中, 如图 4 所示, 从预处理开始, 将具有 Vertex、 Connectivity、 link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和在解算处理中需要的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等向解 算处理交接。在解算处理中, 使用交接的计算用数据模型包含的 Vertex 或 Connectivity 等来求解离散化控制方程式, 由此进行物理量的计算。 0049 另一方面, 在本发明中, 在预处理中, 生成具有任意配置的分割区域的体积、 边界 说 明 书 CN 103080941 A 1。
48、0 7/45 页 11 面特性量 (边界面的面积、 边界面的法线向量) 及 link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而且, 如后面详 细说明那样, 在本发明中, 根据需要, 有时使计算用数据模型具有配置在分割区域的内部的 控制点的坐标。 0050 并且, 在本发明中, 如图 4 所示, 从预处理开始, 将具有分割区域的体积、 边界面特 性量及 link(根据需要包括控制点的坐标)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 和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等 向解算处理交接。 在解算处理中, 使用交接的计算用数据模型包含的分割区域的体积、 边界 面特性量等来求解离散化控制方程式, 由此进行物理量的计算。 0051 并且, 从图 4 可知, 。
49、在本发明中, 在解算处理中, 不使用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而计算物理量这一点与以往的有限体积法区别较大, 该点是本发明的大的特征。这种特征 是在解算处理中通过使用离散化控制方程式而得到的, 该离散化控制方程式仅使用不需要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量。 0052 其结果是, 如图 4 所示, 在本发明中, 不需要将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向解算处 理交接, 在预处理中, 只要生成不具有 Vertex 和 Connectivity 的计算用数据模型即可。因 此, 与以往的有限体积法相比, 在本发明中, 能够非常容易地生成计算用数据模型, 能够减 轻计算用数据模型的生成的作业负担。 0053 另外, 有进行数值解析的解析区域的形状发生时序变化的情况, 即有解析区域包 含移动边界的情况。这种情况下, 需要对应于移动边界而使分割区域移动及变形。 0054 在以往的有限体积法中, 通过预先存储每次移动边界的移动的 Vertex 的方法或 由于分割区域的歪斜的变形而不能计算时再执行区域分割的方法, 进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