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75921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3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50286.0

申请日:

2004.08.20

公开号:

CN1587220A

公开日:

2005.03.0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5F15/00; C05F11/08; C05F11/02; C05F3/00

主分类号:

C05F15/00; C05F11/08; C05F11/02; C05F3/00

申请人:

刘剑锋;

发明人:

刘剑锋

地址:

110013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小西路3-2-42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裴世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复合肥,生物菌制剂和有机物料重量份数比是20∶80;生物菌制剂为固氮菌、酵母菌和乳酸菌;有机物中20%为大豆饼、芝麻饼、蓖麻饼、油脚、糠饼;20%为禽、畜干粪,20%为动物家禽骨、血、毛粉,20%为矿物类的腐殖酸、20%泥炭;制作方法是培养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种,再进行第二、三级培养出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群团;再与大豆饼、芝麻饼、蓖麻饼、油脚、糠饼;禽、畜类干粪;骨、血、毛粉;腐殖酸和泥炭混合、灭菌,制成含水量在10-15%、粒度为80-100目的有机物料粉;最后将群团生物菌制剂和有机物料拌合发酵,温度保持在50℃-55℃下,发酵24-30小时,造粒,烘干,烘干后将成品冷却装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生物有机复合肥,它包括有生物菌制剂、有机物料,其特征在于生物菌制剂和有机物料重量份数比是:
生物菌制剂        20
有机物料          80
其中所述生物菌制剂为重量份数比相同的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和乳酸菌;所述有机物料为20%的大豆饼、芝麻饼、蓖麻饼、油脚、糠饼;20%的禽、畜类干粪;20%的动物家禽类骨、血、毛粉;20%矿物类腐殖酸和20%泥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饼、芝麻饼、蓖麻饼、油脚、糠饼加入重量份数比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家禽类骨、血、毛粉加入重量份数比相同。

4、
  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有机复合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a、培养生物菌制剂:
(1)培养自生性固氮菌:首先将蜂蜜或蔗糖与无菌水按1∶10重量比混合制成培养基;再把采集的作物根瘤菌置入培养基液中,在温度为25-30℃下、培养7-10天,当容器中出现菌丝与菌丝体,进而发育成孢子、菌液由清晰变成粘稠状、有清香气味,即制成自生性固氮菌种;
(2)培养自生性酵母菌:首先将蔗糖与花粉按10∶1重量比混合,再与无菌水按1∶10重量比配制成培养基,最后把从发酵面肥上采集的酵母菌置入培养基液中,在温度为25-30℃下、培养5-7天,当容器中出现菌丝体、菌夜呈粘稠状,即制成酵母菌种;
(3)培养自生性乳酸菌,首先将蔗糖和纯牛奶按1∶1重量比混合,再与无菌水按1∶10重量比配制成培养基,最后把乳酸菌置入有培养基液的玻璃容器中,在温度为25-30℃下、培养5-7天,当容器中有菌丝体出现、菌夜呈粘稠状,即制成乳酸菌种;
(4)将上述三个菌种进行第二级培养;将蔗糖、花粉、牛奶与无菌水按10∶5∶10∶100重量比配制成培养基,把第一级培养出的三种菌剂混合置入装有培养基的无菌玻璃容器中,在25-30℃条件下培养25-30天,即生成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群团;
(5)最后再对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群团用发酵罐进行第三级扩大培养,培养基与二级培养基相同,在25-30℃条件下,培养5-7天,使每克液体菌剂的活菌数为1-3亿。
b、配制有机物料:①加入20%的植物类有机物料,植物类有机物料为按相同比例配制的大豆饼、芝麻饼、蓖麻饼、油脚、糠饼;②加入20%的禽、畜类干粪;③加入20%按相同比例配制的禽、畜骨、血、毛粉;④再分别加入20%的矿物类腐殖酸和20%的泥炭;⑤将上述有机物料混合充分混均、在70-100℃度下灭菌,制成含水量在10-15%、粒度为80-100目的有机物料粉:
c、最后将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群团生物菌制剂和有机物料按重量份数比为20∶80进行拌合后置于发酵槽池中,温度保持在50-55℃下,发酵24-30小时,当有机物料中出现大量白色菌丝;将发酵好的生物有机复合肥破碎、筛分、造粒,再将粒状的有机复合肥经烘干炉烘干,其温度控制在60℃度以下,烘干后将成品冷却,取后装袋。

说明书

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肥,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对生物有机肥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生物有机肥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化肥曾一度对提高作物的产量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当田间长期施用或过量施用化肥时,往往易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作物品质降低。这样,为了科学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人们已研制出了多种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不仅可以加强土壤中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地壤的物理化学性能,同时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但是,目前的生物有机肥由于受菌种与作物共生关系的影响,施肥时往往需要对作物种类进行选择,否则在作物上虽然施加了生物有机肥,但是肥效并不明显。无法使一种生物有机肥满足多种作物的施肥要求,大大限制了生物有机肥的推广和应用,给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制作方法,它不仅不受作物种类的限制、满足多种作物对有机肥的要求、增产效果明显,而且还可提高作物品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生物菌制剂、有机物料,其特征在于生物菌制剂和有机物料重量份数比是:
生物菌制剂       20
有机物料         80
其中所述生物菌制剂为重量份数比相同的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和乳酸菌;所述有机物料为植物类的大豆饼、芝麻饼、蓖麻饼、油脚、糠饼,占有机物料的20%;禽、畜类干粪占有机物料的20%,动物家禽类的骨、血、毛粉占有机物料20%;矿物类的腐殖酸占有机物料20%;泥炭占有机物料20%。
本发明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制作方法是:
a、培养生物菌制剂:
(1)培养自生性固氮菌:首先将蜂蜜或蔗糖与无菌水按1∶10重量比混合制成培养基;再把采集的作物根瘤菌置入培养基液中,在温度为25-30℃下、培养7-10天,当容器中出现菌丝与菌丝体,进而发育成孢子、菌液由清晰变成粘稠状、有清香气味,即制成自生性固氮菌种;
(2)培养自生性酵母菌:首先将蔗糖与花粉按10∶1重量比混合,再与无菌水按1∶10重量比配制成培养基,最后把从发酵面肥上采集的酵母菌置入培养基液中,在温度为25-30℃下、培养5-7天,当容器中出现菌丝体、菌夜呈粘稠状,即制成酵母菌种;
(3)培养自生性乳酸菌,首先将蔗糖和纯牛奶按1∶1重量比混合,再与无菌水按1∶10重量比配制成培养基,最后把乳酸菌置入有培养基液的玻璃容器中,在温度为25-30℃下、培养5-7天,当容器中有菌丝体出现、菌夜呈粘稠状,即制成乳酸菌种;
(4)将上述三个菌种进行第二级培养;将蔗糖、花粉、牛奶与无菌水按10∶5∶10∶100重量比配制成培养基,把第一级培养出的三种菌剂混合置入装有培养基的无菌玻璃容器中,在25-30℃条件下培养25-30天,即生成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群团;
(5)最后再对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群团用发酵罐进行第三级扩大培养,培养基与二级培养基相同,在25-30℃条件下,培养5-7天,使每克液体菌剂的活菌数为1-3亿。
b、配制有机物料:①加入20%的植物类有机物料,植物类有机物料为按相同比例配制的大豆饼、芝麻饼、蓖麻饼、油脚、糠饼;②加入20%的禽、畜类干粪;③加入20%按相同比例配制的禽、畜骨、血、毛粉;④再分别加入20%的矿物类腐殖酸和20%的泥炭;⑤将上述有机物料混合充分混均、在70-100℃度下灭菌,制成含水量在10-15%、粒度为80-100目的有机物料粉;
c、最后将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群团生物菌制剂和有机物料按重量份数比为20∶80进行拌合后置于发酵槽池中,温度保持在50-55℃下,发酵24-30小时,当有机物料中出现大量白色菌丝;将发酵好的生物有机复合肥破碎、筛分、造粒,再将粒状的有机复合肥经烘干炉烘干,其温度控制在60℃度以下,烘干后将成品冷却,取后装袋。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生物菌制剂选用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群团,生物菌的活动和有机质的腐解所释放出的养分对各种农作物、经济作物的生长具有长效性,比无机肥、单质有机肥、农家肥、菌肥的时效长并可满足多种作物对有机肥的要求、不受作物种类的限制,而且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产效果明显,又由于有机物料充分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和禽畜饲养业的粪便,这些原料可就地取材,经过再加工,提高了利用率,而且禽畜粪便大量集中加工处理,也解决净化农村环境问题,原材料取之不尽,可形成良性循环,是一种新颖并独具特色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培养生物菌制剂:
(1)培养自生性固氮菌:首先将纯蜂蜜与无菌水按1∶10重量比混合配制成培养基200ml;再把从大豆根部采集的根瘤菌3滴置入培养基液中,在温度为25℃下、培养10天,这时容器中出现菌丝与菌丝体,并发育成孢子、菌液变成粘稠状并有清香气味,即制成自生性固氮菌种;
(2)培养自生性酵母菌:首先将蔗糖与松花粉按10∶1重量比混合,再与无菌水按1∶10重量比配制成培养基200ml,最后把从发酵面肥上采集的酵母菌置入培养基液中,在温度为25℃下、培养7天,这时容器中出现菌丝体、菌夜呈粘稠状,即制成酵母菌种;
(3)培养自生性乳酸菌,首先将蔗糖和纯牛奶按1∶1重量比混合,再与无菌水按1∶10重量比配制成培养基200ml,最后把乳酸菌置入有培养基液的玻璃容器中,在温度为25℃下、培养7天,这时容器中有菌丝体出现、菌夜呈粘稠状,即制成乳酸菌种;
(4)将上述三个菌种进行第二级培养;将蔗糖、花粉、牛奶与无菌水按10∶5∶10∶100重量比配制成培养基1000ml,把第一级培养出的三种菌剂混合置入装有培养基的无菌玻璃容器中,在25℃条件下培养30天,即生成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群团;
(5)最后再对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群团用发酵罐进行第三级扩大培养,培养基与二级培养基相同,在25℃条件下,培养7天,使每克液体菌剂的活菌数为1亿。
b、配制有机物料:①加入20%的植物类有机物料,植物类有机物料为按相同重量份数比配制的大豆饼、芝麻饼、蓖麻饼、油脚、糠饼;②加入20%的禽、畜类干粪;③加入20%按相同重量份数比配制的禽、畜骨、血、毛粉;④再分别加入20%的矿物类腐殖酸和20%的泥炭;⑤将上述配制的有机物料充分混均、在70℃度下灭菌,制成含水量在10%、粒度为80目的有机物料粉;
c、最后将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群团生物菌制剂和有机物料按重量份数比为20∶80进行拌合后置于发酵槽池中,温度保持在50℃下,发酵30小时,当有机物料中出现大量白色菌丝;将发酵好的生物有机复合肥破碎、筛分、造粒,再将粒状的有机复合肥经烘干炉烘干,其温度控制在60℃度以下,烘干后将成品冷却,取后装袋。
实施例2
a、培养生物菌制剂:
(1)培养自生性固氮菌:首先将纯蜂蜜与无菌水按1∶10重量比混合配制成培养基200ml;再把从大豆根部采集的根瘤菌3滴置入培养基液中,在温度为30℃下、培养7天,这时容器中出现菌丝与菌丝体,并发育成孢子、菌液变成粘稠状并有清香气味,即制成自生性固氮菌种;
(2)培养自生性酵母菌:首先将蔗糖与松花粉按10∶1重量比混合,再与无菌水按1∶10重量比配制成培养基200ml,最后把从发酵面肥上采集的酵母菌置入培养基液中,在温度为30℃下、培养5天,这时容器中出现菌丝体、菌夜呈粘稠状,即制成酵母菌种;
(3)培养自生性乳酸菌,首先将蔗糖和纯牛奶按1∶1重量比混合,再与无菌水按1∶10重量比配制成培养基200ml,最后把乳酸菌置入有培养基液的玻璃容器中,在温度为30℃下、培养5天,这时容器中有菌丝体出现、菌夜呈粘稠状,即制成乳酸菌种;
(4)将上述三个菌种进行第二级培养;将蔗糖、花粉、牛奶与无菌水按10∶5∶10∶100重量比配制成培养基1000ml,把第一级培养出的三种菌剂混合置入装有培养基的无菌玻璃容器中,在30℃条件下培养25天,即生成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群团;
(5)最后再对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群团用发酵罐进行第三级扩大培养,培养基与二级培养基相同,在30℃条件下,培养5天,使每克液体菌剂的活菌数为3亿。
b、配制有机物料:①加入20%的植物类有机物料,植物类有机物料为按相同比例配制的大豆饼、芝麻饼、蓖麻饼、油脚、糠饼;②加入20%的禽、畜类干粪;③加入20%按相同比例配制的禽、畜骨、血、毛粉;④再分别加入20%的矿物类腐殖酸和20%的泥炭;⑤将上述配制地有机物料充分混均、在100℃度下灭菌,制成含水量在15%、粒度为100目的有机物料粉;
c、最后将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群团生物菌制剂和有机物料按重量份数比为20∶80进行拌合后置于发酵槽池中,温度保持在55℃下,发酵30小时,当有机物料中出现大量白色菌丝;将发酵好的生物有机复合肥破碎、筛分、造粒,再将粒状的有机复合肥经烘干炉烘干,其温度控制在60℃度以下,烘干后将成品冷却装袋。
实验实施例1
用实施例1所配制的生物有机复合肥进行田间试验,03年在辽宁省北票市桃花吐镇李家辅村,用一亩地对丰收二号西爪进行种植试验,其结果见表1
表一

叶色果色茎长(cm)茎·宽(cm)单果重  (g)含糖量 (%) 亩产量  (kg) 增产 (kg)增产率  (%)生物复合肥浓绿黑绿148 0.97 6750 15.7 4986.5 109.5   2.2农家肥浓绿黑绿143 0.89 6410 14.6 4907.6常规施肥浓绿黑绿145 0.95 6610 14.3 4877.0

实验实施例2
用实施例2所配制的生物有机复合肥进行田间试验,03年在辽宁省北票市桃花吐镇李家辅村,在大棚地对宽荚白莲豆角进行种植试验,其结果见表2
表2  株高  (cm)  叶色  果皮  颜色  果型  果实大  小(g)  单株果  数(个)  亩产量  (kg)  亩增产   (kg) 增产率  (%)生物有机复合肥  78  浓绿  绿  长  8.75    20    1060    620   140常规施肥  75  浓绿  绿  长  7.13    9.9    440

实验实施例3
用实施例1所配制的生物有机复合肥进行田间试验,03年在辽宁省北票市桃花吐镇李家辅村,在大棚地对赤峰牛角椒进行种植试验,其结果见表3
表3  株高  (cm)  叶色  果皮  颜色  果型  果实大  小(g)  单株果  数(个)  亩产量  (kg)  亩增产  (kg)增产率  (%)生物有机复合肥  75  浓绿  红  长  46.0  10.5  1740  120  7.6常规施肥  74  浓绿  红  长  45.0  10  1620

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制作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复合肥,生物菌制剂和有机物料重量份数比是2080;生物菌制剂为固氮菌、酵母菌和乳酸菌;有机物中20为大豆饼、芝麻饼、蓖麻饼、油脚、糠饼;20为禽、畜干粪,20为动物家禽骨、血、毛粉,20为矿物类的腐殖酸、20泥炭;制作方法是培养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种,再进行第二、三级培养出自生性固氮菌酵母菌乳酸菌群团;再与大豆饼、芝麻饼、蓖麻饼、油脚、糠饼;禽、畜类干粪;骨、血、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