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模块.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4757111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1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34799.1

申请日:

2011.12.22

公开号:

CN103176566A

公开日:

2013.06.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F 1/20申请公布日:201306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20申请日:20111222|||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20

主分类号:

G06F1/20

申请人: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伟仕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士林区后港街6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臧建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子模块,包括承载架、把手、电子元件以及散热元件。把手可开合地组装至承载架。电子元件可拆卸地组装在承载架上。散热元件可拆卸地组装在把手上并随把手移动。当把手相对于承载架闭合时,把手将电子元件固定在承载架上,且散热元件抵接在电子元件上。当把手相对于承载架展开时,散热元件远离电子元件。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子模块,包括:
一承载架;
一把手,可开合地组装至该承载架;
一电子元件,可拆卸地组装在该承载架上;以及
一散热元件,可拆卸地组装在该把手上并随该把手移动,当该把手相对于该承载架闭合时,该把手将该电子元件固定在该承载架上,且该散热元件抵接在该电子元件上,当该把手相对于该承载架展开时,该散热元件远离该电子元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块,其中该把手具有彼此相对的一握持部与一枢接部,该枢接部枢接至该承载架,该散热元件位在该握持部与该枢接部之间,且该散热元件随该把手以该枢接部为轴而相对于该承载架旋转。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模块,其中该把手呈U形轮廓,其相对两末端分别枢接至该承载架而形成该枢接部,且该把手还具有连接在该对枢接部与该握持部之间的一对支臂,该散热元件连接在该对支臂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模块,当该把手相对于该承载架闭合时,其中呈U形轮廓的该把手,其在该电子元件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于该电子元件的周缘。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模块,其中该散热元件包括:
一底座;
多个鳍片,立设在该底座上;以及
一对夹持件,配置在该底座的相对两侧且该些鳍片位在该对夹持件之间,该对夹持件分别夹持在该对支臂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模块,其中该把手具有位在该对支臂上的一对卡扣凸起,而各该夹持件具有一卡扣凹陷,该对卡扣凸起分别卡扣至对应的该对卡扣凹陷,以使该散热元件固定在该把手的该对支臂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模块,其中各该支臂具有一侧缘,该对夹持件分别夹持该对侧缘,且沿该对侧缘从该枢接部朝向该握持部滑动,以使该对卡扣凸起分别卡扣至对应的该对卡扣凹陷。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模块,其中各该夹持件包括:
一弹性体,配置在该底座上且位在该些鳍片的一侧;以及
一板体,配置在该弹性体上方,且该板体平行于该底座并与该弹性体间隔一距离。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模块,其中该距离小于该侧缘的厚度,以使该侧缘被夹持在该弹性体与该板体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模块,其中该板体与邻近该弹性体的一鳍片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说明书

说明书电子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模块,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元件的电子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伺服器因其资料存储量极为庞大,故常需安装数个硬碟模块。且,为方便硬碟模块的检测与维修,一般均采用无螺丝的固定方式来将资料存取器安装于伺服器机箱中。
再者,以现有技术中的机架伺服器为例,其风扇多配置在机箱的后面板处,以将机箱内的热量经由风扇抽离出机箱。此等配置是将机箱的内部空间与其内的所有电子元件视为一个整体而对其进行散热的机制。若机箱内仅部分电子元件运行或是部分电子元件的热量产生效率较其他电子元件为高时,上述配置并无法针对热量累积处的局部空间进行有效的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模块,其具有简易安装的散热元件,而能有效的对安装其上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模块,包括一承载架、一把手、一电子元件以及一散热元件。把手可开合地组装至承载架。电子元件可拆卸地组装在承载架上。散热元件可拆卸地组装在把手上并随把手移动。当把手相对于承载架闭合时,把手将电子元件固定在承载架上,且散热元件抵接在电子元件上。当把手相对于承载架展开时,散热元件远离电子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把手具有彼此相对的一握持部与一枢接部,枢接部枢接至承载架,散热元件位在握持部与枢接部之间,且散热元件随把手以枢接部为轴而相对于承载架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把手呈U形轮廓,其相对两末端分别枢接至承载架而形成上述的枢接部。把手还具有连接在枢接部与握持部之间的一对支臂,散热元件连接在对支臂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把手相对于承载架闭合时,其中呈U形轮廓的把手,其在电子元件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于电子元件的周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元件包括一底座、多个鳍片以及一对夹持件。鳍片立设在底座上。夹持件配置在底座的相对两侧且鳍片位在夹持件之间。夹持件分别夹持在支臂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把手具有位在支臂上的一对卡扣凸起,而各夹持件具有一卡扣凹陷。卡扣凸起分别卡扣至对应的卡扣凹陷,以使散热元件固定在把手的对支臂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支臂具有一侧缘,夹持件分别夹持侧缘,且沿侧缘从枢接部朝向握持部滑动,以使卡扣凸起分别卡扣至对应的卡扣凹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夹持件包括一弹性体以及一板体。弹性体配置在底座上且位在鳍片的一侧。板体位在弹性体上方,且板体平行于底座并与弹性体间隔一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距离小于侧缘的厚度,以使侧缘被夹持在弹性体与板体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板体与邻近弹性体的一鳍片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电子模块藉由在其把手上配置散热元件,以在电子元件组装在承载架上并以把手相对于承载架闭合以固定电子元件的同时,让散热元件得以抵接至电子元件,以达到对电子元件散热的效果。此举利用现有空间而以简易机构配置散热元件,而让应用此电子模块的相关装置皆能有效地提升其散热效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散热元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散热元件欲装配至把手前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电子模块
110:承载架
120:把手
121:握持部
123:枢接部
125:支臂
125a:侧缘
127:卡扣凸起
130:电子元件
140:散热元件
142:底座
144:鳍片
146:夹持件
146a:弹性体
146b:板体
146c:卡扣凹陷
D1、D2、D3: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模块的示意图。电子模块100包括一承载架110、一把手120以及一电子元件130。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模块100例如是配置在伺服器机箱(未示出)内的硬碟模块,其中承载架110配置在伺服器机箱内的平台(未示出)上,把手120可开合地组装至承载架110。电子元件130为可拆卸地组装在承载架110上的硬碟,以作为伺服器内众多的资料存取单元的其中之一。在此并未限制电子元件130的型式,任何配置在伺服器或电脑装置内的可拆式电子装置,皆可适用于本发明。
在本实施例中,把手120具有彼此相对的一握持部121与一枢接部123,其中枢接部123枢接至承载架110,以让使用者能施力于握持部121,而将把手120相对于承载架110旋转以达到上述的开合状态。再者,在本实施例中,把手120于其枢接部123处的相对距离D1是小于承载架110于对应处的相对距离D2,故而当把手120相对于承载架110闭合后,藉由相对距离D1与D2的差异,将使把手120的与承载架110相互干涉,进而达到将把手120扣持于承载架110的效果。本实施例并未限制把手120与承载架110之间的扣持结构,任何能让把手120扣持并释放于承载架110的机构者,皆可适用于本发明。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元件130除了藉由系统的散热机制(例如配置在机架或机箱后方的风扇,此为已知技术,故在此便不再赘述)而达到其散热效果外,尚能藉由简易的结构以针对电子元件130进行个别散热。亦即,本实施例的电子模块100还包括一散热元件140,其可拆卸地组装在把手120上且位在枢接部123与握持部121之间,并随着把手120而相对于承载架110移动。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散热元件140实质上位在握持部121与枢接部123之间,以随把手120以枢接部123为轴而相对于承载架110旋转。
当把手120相对于承载架110闭合时,除能让把手120将电子元件130固定在承载件110上外,还能让把手120上的散热元件140抵接至电子元件130,以让电子元件130所产生的热量能藉由散热元件140散逸。相对地,当把手120相对于承载架110展开时,把手120便能将散热元件140移离电子元件130,以利使用者对电子元件130进行拆装。据此,藉由配置在把手120上的散热元件140,便能对电子元件130产生额外的散热效果。
图2是图1的散热元件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散热元件欲装配至把手前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把手120与承载架110的外形轮廓呈一电闸式开关的结构型式,亦即把手120呈U形轮廓,其相对两末端分别枢接至承载架110而形成一对枢接部123。再者,把手120还具有连接在枢接部123与握持部121之间的一对支臂125,并将散热元件140连接在此对支臂125之间。
详细而言,散热元件140包括一底座142、多个立设在底座142上的鳍片144,及配置在底座142的相对两侧的一对夹持件146,其中鳍片144位在此对夹持件146之间,且藉由将夹持件146夹持在把手120的支臂125上,而使底座142与其上的鳍片144得以连接在把手120上。值得一提的是,当把手120相对于承载架110闭合时,其中呈U形轮廓的把手120,其在电子元件130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于电子元件130的周缘。
换句话说,正由于把手120实质上是围绕电子元件130的周缘而配置(即在把手120相对于承载架110处于闭合的状态),因而位在支臂125之间的散热元件140方能使其底座142抵接在电子元件130上,以使鳍片144对电子元件130所产生的热量能产生最大的散逸效果。此外,本实施例并未限制散热元件140的散热型式,于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鳍片144亦可以热管、风扇等能对电子元件130进行散热的装置予以替代。
另一方面,请再参考图2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各支臂125具有一侧缘125a,而散热元件140的夹持件146分别夹持在此对侧缘125a上。进一步地说,各夹持件146包括一弹性体146a与一板体146b,其中弹性体146a例如是呈V形并背离底座142延伸的一弹片,其配置在底座142上且位在鳍片144的一侧。板体146b配置在弹性体146a上方,且板体146b是与底座142呈平行配置且板体146b与弹性体146a间隔一距离D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距离D3小于侧缘125a的厚度,故而让侧缘125a得以被夹持在弹性体146a与板体146b之间。
当使用者欲将散热元件140组装至把手120时,其藉由上述侧缘125a被夹持在弹性体146a与板体146b之间的结构关系,而将散热元件140从邻近把手120的枢接部123的一侧沿侧缘125a嵌合并滑入把手120的支臂125之间,亦即让把手120与散热元件140的夹持件146彼此构成轨道结构,以让散热元件140得以从把手120的枢接部123朝向握持部121移动。
此外,把手120还具有位在支臂125上的一对卡扣凸起127,其例如是将侧缘125a朝上折弯而成。对应地,各夹持件146具有位在板体146b上的一卡扣凹陷146c。当散热元件140沿着支臂125的侧缘125a滑动,进而使卡扣凸起127分别卡扣至对应的卡扣凹陷146a后,便能藉由两者的卡扣关系,而让散热元件140固定在把手120的支臂125之间,以完成将散热元件140组装至把手120的程序。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电子模块藉由在其把手上配置散热元件,以在电子元件组装在承载架上并以把手相对于承载架闭合以固定电子元件的同时,让散热元件得以抵接至电子元件,以达到对电子元件散热的效果。此举利用现有的承载架与把手的结构,以简易机构进行配置散热元件,而让应用此电子模块的相关装置皆能有效地提升其散热效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电子模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子模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子模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模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模块.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656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26 CN 103176566 A *CN103176566A* (21)申请号 201110434799.1 (22)申请日 2011.12.22 G06F 1/20(2006.01) (71)申请人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士林区后港街 66 号 (72)发明人 陈伟仕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臧建明 (54) 发明名称 电子模块 (57) 摘要 一种电子模块, 包括承载架、 把手、 电子元件 以及散热元件。把手可开合地组装至承载架。电。

2、 子元件可拆卸地组装在承载架上。散热元件可拆 卸地组装在把手上并随把手移动。当把手相对于 承载架闭合时, 把手将电子元件固定在承载架上, 且散热元件抵接在电子元件上。当把手相对于承 载架展开时, 散热元件远离电子元件。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6566 A CN 103176566 A *CN103176566A* 1/1 页 2 1. 一种电子模块, 包括 : 一承载架 ; 一把手, 可开合地组装至该承载架 ;。

3、 一电子元件, 可拆卸地组装在该承载架上 ; 以及 一散热元件, 可拆卸地组装在该把手上并随该把手移动, 当该把手相对于该承载架闭 合时, 该把手将该电子元件固定在该承载架上, 且该散热元件抵接在该电子元件上, 当该把 手相对于该承载架展开时, 该散热元件远离该电子元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子模块, 其中该把手具有彼此相对的一握持部与一枢接 部, 该枢接部枢接至该承载架, 该散热元件位在该握持部与该枢接部之间, 且该散热元件随 该把手以该枢接部为轴而相对于该承载架旋转。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子模块, 其中该把手呈 U 形轮廓, 其相对两末端分别枢接 至该承载架而形成该。

4、枢接部, 且该把手还具有连接在该对枢接部与该握持部之间的一对支 臂, 该散热元件连接在该对支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模块, 当该把手相对于该承载架闭合时, 其中呈U形轮廓 的该把手, 其在该电子元件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于该电子元件的周缘。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电子模块, 其中该散热元件包括 : 一底座 ; 多个鳍片, 立设在该底座上 ; 以及 一对夹持件, 配置在该底座的相对两侧且该些鳍片位在该对夹持件之间, 该对夹持件 分别夹持在该对支臂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电子模块, 其中该把手具有位在该对支臂上的一对卡扣凸 起, 而各该夹持件具有一卡扣凹陷, 该对卡扣。

5、凸起分别卡扣至对应的该对卡扣凹陷, 以使该 散热元件固定在该把手的该对支臂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电子模块, 其中各该支臂具有一侧缘, 该对夹持件分别夹持 该对侧缘, 且沿该对侧缘从该枢接部朝向该握持部滑动, 以使该对卡扣凸起分别卡扣至对 应的该对卡扣凹陷。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电子模块, 其中各该夹持件包括 : 一弹性体, 配置在该底座上且位在该些鳍片的一侧 ; 以及 一板体, 配置在该弹性体上方, 且该板体平行于该底座并与该弹性体间隔一距离。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电子模块, 其中该距离小于该侧缘的厚度, 以使该侧缘被夹 持在该弹性体与该板体之间。 10. 。

6、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电子模块, 其中该板体与邻近该弹性体的一鳍片为一体成 型的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76566 A 2 1/4 页 3 电子模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模块, 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元件的电子模块。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伺服器因其资料存储量极为庞大, 故常需安装数个硬碟模块。 且, 为方便硬碟 模块的检测与维修, 一般均采用无螺丝的固定方式来将资料存取器安装于伺服器机箱中。 0003 再者, 以现有技术中的机架伺服器为例, 其风扇多配置在机箱的后面板处, 以将机 箱内的热量经由风扇抽离出机箱。 此等配置是将机箱的内部空间与其内的所有电。

7、子元件视 为一个整体而对其进行散热的机制。 若机箱内仅部分电子元件运行或是部分电子元件的热 量产生效率较其他电子元件为高时, 上述配置并无法针对热量累积处的局部空间进行有效 的散热。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模块, 其具有简易安装的散热元件, 而能有效的对安装其上 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0005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模块, 包括一承载架、 一把手、 一电子元件以及一 散热元件。把手可开合地组装至承载架。电子元件可拆卸地组装在承载架上。散热元件可 拆卸地组装在把手上并随把手移动。当把手相对于承载架闭合时, 把手将电子元件固定在 承载架上, 且散热元件抵接在电子元件上。 当把。

8、手相对于承载架展开时, 散热元件远离电子 元件。 000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 上述的把手具有彼此相对的一握持部与一枢接部, 枢接 部枢接至承载架, 散热元件位在握持部与枢接部之间, 且散热元件随把手以枢接部为轴而 相对于承载架旋转。 000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 上述的把手呈 U 形轮廓, 其相对两末端分别枢接至承载 架而形成上述的枢接部。把手还具有连接在枢接部与握持部之间的一对支臂, 散热元件连 接在对支臂之间。 000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 当上述的把手相对于承载架闭合时, 其中呈 U 形轮廓的 把手, 其在电子元件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于电子元件的周缘。 0009 在本发明的一。

9、实施例中, 上述的散热元件包括一底座、 多个鳍片以及一对夹持件。 鳍片立设在底座上。夹持件配置在底座的相对两侧且鳍片位在夹持件之间。夹持件分别夹 持在支臂上。 001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 上述的把手具有位在支臂上的一对卡扣凸起, 而各夹持 件具有一卡扣凹陷。卡扣凸起分别卡扣至对应的卡扣凹陷, 以使散热元件固定在把手的对 支臂之间。 001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 上述的各支臂具有一侧缘, 夹持件分别夹持侧缘, 且沿侧 缘从枢接部朝向握持部滑动, 以使卡扣凸起分别卡扣至对应的卡扣凹陷。 说 明 书 CN 103176566 A 3 2/4 页 4 001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 上述的。

10、各夹持件包括一弹性体以及一板体。弹性体配置 在底座上且位在鳍片的一侧。板体位在弹性体上方, 且板体平行于底座并与弹性体间隔一 距离。 0013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 上述的距离小于侧缘的厚度, 以使侧缘被夹持在弹性体 与板体之间。 001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 上述的板体与邻近弹性体的一鳍片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0015 基于上述,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 电子模块藉由在其把手上配置散热元件, 以 在电子元件组装在承载架上并以把手相对于承载架闭合以固定电子元件的同时, 让散热元 件得以抵接至电子元件, 以达到对电子元件散热的效果。此举利用现有空间而以简易机构 配置散热元件, 而让应用此电。

11、子模块的相关装置皆能有效地提升其散热效率。 0016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下文特举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作详 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模块的示意图。 0018 图 2 是图 1 的散热元件的示意图。 0019 图 3 是图 2 的散热元件欲装配至把手前的示意图。 0020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 0021 100 : 电子模块 0022 110 : 承载架 0023 120 : 把手 0024 121 : 握持部 0025 123 : 枢接部 0026 125 : 支臂 0027 125a : 侧缘 0028 127 : 卡扣凸起 。

12、0029 130 : 电子元件 0030 140 : 散热元件 0031 142 : 底座 0032 144 : 鳍片 0033 146 : 夹持件 0034 146a : 弹性体 0035 146b : 板体 0036 146c : 卡扣凹陷 0037 D1、 D2、 D3 : 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图 1 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模块的示意图。电子模块 100 包括一承载架 110、 一把手 120 以及一电子元件 130。在本实施例中, 电子模块 100 例如是配置在伺服器 说 明 书 CN 103176566 A 4 3/4 页 5 机箱 ( 未示出 ) 内的硬碟模块, 其中。

13、承载架 110 配置在伺服器机箱内的平台 ( 未示出 ) 上, 把手 120 可开合地组装至承载架 110。电子元件 130 为可拆卸地组装在承载架 110 上的硬 碟, 以作为伺服器内众多的资料存取单元的其中之一。在此并未限制电子元件 130 的型式, 任何配置在伺服器或电脑装置内的可拆式电子装置, 皆可适用于本发明。 0039 在本实施例中, 把手 120 具有彼此相对的一握持部 121 与一枢接部 123, 其中枢接 部123枢接至承载架110, 以让使用者能施力于握持部121, 而将把手120相对于承载架110 旋转以达到上述的开合状态。再者, 在本实施例中, 把手 120 于其枢接部。

14、 123 处的相对距离 D1是小于承载架110于对应处的相对距离D2, 故而当把手120相对于承载架110闭合后, 藉 由相对距离 D1 与 D2 的差异, 将使把手 120 的与承载架 110 相互干涉, 进而达到将把手 120 扣持于承载架 110 的效果。本实施例并未限制把手 120 与承载架 110 之间的扣持结构, 任 何能让把手 120 扣持并释放于承载架 110 的机构者, 皆可适用于本发明。 0040 在本实施例中, 电子元件 130 除了藉由系统的散热机制 ( 例如配置在机架或机箱 后方的风扇, 此为已知技术, 故在此便不再赘述 ) 而达到其散热效果外, 尚能藉由简易的结 构。

15、以针对电子元件 130 进行个别散热。亦即, 本实施例的电子模块 100 还包括一散热元件 140, 其可拆卸地组装在把手 120 上且位在枢接部 123 与握持部 121 之间, 并随着把手 120 而相对于承载架 110 移动。换句话说, 本实施例的散热元件 140 实质上位在握持部 121 与 枢接部 123 之间, 以随把手 120 以枢接部 123 为轴而相对于承载架 110 旋转。 0041 当把手 120 相对于承载架 110 闭合时, 除能让把手 120 将电子元件 130 固定在承 载件 110 上外, 还能让把手 120 上的散热元件 140 抵接至电子元件 130, 以让。

16、电子元件 130 所产生的热量能藉由散热元件 140 散逸。相对地, 当把手 120 相对于承载架 110 展开时, 把 手 120 便能将散热元件 140 移离电子元件 130, 以利使用者对电子元件 130 进行拆装。据 此, 藉由配置在把手 120 上的散热元件 140, 便能对电子元件 130 产生额外的散热效果。 0042 图 2 是图 1 的散热元件的示意图。图 3 是图 2 的散热元件欲装配至把手前的示意 图。请同时参考图 1 至图 3, 在本实施例中, 把手 120 与承载架 110 的外形轮廓呈一电闸式 开关的结构型式, 亦即把手 120 呈 U 形轮廓, 其相对两末端分别枢。

17、接至承载架 110 而形成一 对枢接部123。 再者, 把手120还具有连接在枢接部123与握持部121之间的一对支臂125, 并将散热元件 140 连接在此对支臂 125 之间。 0043 详细而言, 散热元件 140 包括一底座 142、 多个立设在底座 142 上的鳍片 144, 及配 置在底座 142 的相对两侧的一对夹持件 146, 其中鳍片 144 位在此对夹持件 146 之间, 且藉 由将夹持件 146 夹持在把手 120 的支臂 125 上, 而使底座 142 与其上的鳍片 144 得以连接 在把手 120 上。值得一提的是, 当把手 120 相对于承载架 110 闭合时, 其。

18、中呈 U 形轮廓的把 手 120, 其在电子元件 130 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叠于电子元件 130 的周缘。 0044 换句话说, 正由于把手 120 实质上是围绕电子元件 130 的周缘而配置 ( 即在把手 120 相对于承载架 110 处于闭合的状态 ), 因而位在支臂 125 之间的散热元件 140 方能使其 底座142抵接在电子元件130上, 以使鳍片144对电子元件130所产生的热量能产生最大的 散逸效果。此外, 本实施例并未限制散热元件 140 的散热型式, 于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 鳍片 144 亦可以热管、 风扇等能对电子元件 130 进行散热的装置予以替代。 0045 另一方面,。

19、 请再参考图 2 与图 3, 在本实施例中, 各支臂 125 具有一侧缘 125a, 而散 热元件 140 的夹持件 146 分别夹持在此对侧缘 125a 上。进一步地说, 各夹持件 146 包括一 说 明 书 CN 103176566 A 5 4/4 页 6 弹性体146a与一板体146b, 其中弹性体146a例如是呈V形并背离底座142延伸的一弹片, 其配置在底座 142 上且位在鳍片 144 的一侧。板体 146b 配置在弹性体 146a 上方, 且板体 146b 是与底座 142 呈平行配置且板体 146b 与弹性体 146a 间隔一距离 D3。在本实施例中, 上述的距离 D3 小于侧。

20、缘 125a 的厚度, 故而让侧缘 125a 得以被夹持在弹性体 146a 与板体 146b 之间。 0046 当使用者欲将散热元件 140 组装至把手 120 时, 其藉由上述侧缘 125a 被夹持在弹 性体 146a 与板体 146b 之间的结构关系, 而将散热元件 140 从邻近把手 120 的枢接部 123 的一侧沿侧缘 125a 嵌合并滑入把手 120 的支臂 125 之间, 亦即让把手 120 与散热元件 140 的夹持件 146 彼此构成轨道结构, 以让散热元件 140 得以从把手 120 的枢接部 123 朝向握 持部 121 移动。 0047 此外, 把手 120 还具有位在。

21、支臂 125 上的一对卡扣凸起 127, 其例如是将侧缘 125a 朝上折弯而成。对应地, 各夹持件 146 具有位在板体 146b 上的一卡扣凹陷 146c。当散热 元件 140 沿着支臂 125 的侧缘 125a 滑动, 进而使卡扣凸起 127 分别卡扣至对应的卡扣凹陷 146a 后, 便能藉由两者的卡扣关系, 而让散热元件 140 固定在把手 120 的支臂 125 之间, 以 完成将散热元件 140 组装至把手 120 的程序。 0048 综上所述,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 电子模块藉由在其把手上配置散热元件, 以 在电子元件组装在承载架上并以把手相对于承载架闭合以固定电子元件的同时。

22、, 让散热元 件得以抵接至电子元件, 以达到对电子元件散热的效果。此举利用现有的承载架与把手的 结构, 以简易机构进行配置散热元件, 而让应用此电子模块的相关装置皆能有效地提升其 散热效率。 0049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 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所属技术领域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 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 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176566 A 6 1/3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76566 A 7 2/3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76566 A 8 3/3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76566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