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板冷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SIC板冷却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0238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1.28 CN 102802385 A *CN102802385A* (21)申请号 201210317621.3 (22)申请日 2012.08.31 H05K 7/20(2006.01) (71)申请人 伟肯 ( 苏州 ) 电气传动有限公司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新庆路 71 号 (72)发明人 奥斯莫米蒂宁 尤卡亚斯可瑞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102 代理人 陆明耀 姚姣阳 (54) 发明名称 ASIC 板冷却结构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 ASI。
2、C 板冷却结构, 包括 ASIC 保护盒底板, 在ASIC保护盒底板上设有ASIC保护 盒盖板, 在 ASIC 保护盒盖板内部设有冷却风扇, 与冷却风扇对应的 ASIC 保护盒盖板上开设有通 风口, 所述的冷却风扇与 ASIC 保护盒盖板之间有 夹角 ; 所述的 ASIC 保护盒盖板内部设有气流通道 形成板, 气流通道形成板与冷却风扇紧密连接没 有间隙。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 气流不会在 ASIC 板表面循环, 减小气流的压降, 不会出现气流回流 现象, 更换冷却风扇更加方便, 并且冷却风扇的本 身温度降低了, 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
3、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一种ASIC板冷却结构, 包括ASIC保护盒底板 (10) , 在ASIC 保护盒底板 (10) 上设有 ASIC 保护盒盖板 (9) , 在 ASIC 保护盒盖板 (9) 内部设有冷却风扇 (12) , 与冷却风扇 (12) 对应的 ASIC 保护盒盖板 (9) 上开设有通风口 (8) , 其特征是 : 所述的冷却风扇 (12) 与 ASIC 保护盒盖板 (9) 之间有夹角。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ASIC 板冷却结构, 其特征是 : 所述的。
4、夹角的角度为 1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任一 ASIC 板冷却结构, 其特征是 : 所述的 ASIC 保护盒 盖板 (9) 内部设有气流通道形成板 (14) , 所述气流通道形成板 (14) 与 ASIC 保护盒盖板 (9) 形成一新进风通道 (15)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SIC板冷却结构, 其特征是 : 所述冷却风扇 (12) 紧贴安装于 气流通道形成板 (14) 相对于所述新进风通道 (15) 的另一侧。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02385 A 2 1/2 页 3 ASIC 板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行业中的冷却结构, 尤其是。
5、涉及一种 ASIC 板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变频器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内, 如图 1 所示 ASIC 板 13 存在温度过高的 问题, 之后增加了冷却风扇 12 来冷却 ASIC 板 13, 其特点是冷却风扇 12 推动新鲜空气吹向 ASIC 板 13 的表面, 将关键需冷却部件 11(电容器, 变压器等) 冷却 ; 新鲜空气来自变频器外 壳盖板 7 和 ASIC 保护盒盖板 9 之间的狭窄的缝隙形成的进风通道 1、 2, 气流会产生巨大的 压降 ; 通过出风通道 3、 4 将空气排出, 冷却风扇 12 通过支撑柱安装在 ASIC 保护盒盖板 9 的 内表面上, 冷却风扇 1。
6、2 和保护盒盖板 9 是分离的, 有间隙形成回风通道 5、 6, 有部分空气会 通过这个回风通道 5、 6 回流 ; 从而电路板温度过高导致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气流压降, 不会出现空气回流现象的 ASIC 板冷却结构。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ASIC板冷却结构, 包括ASIC保 护盒底板, 在 ASIC 保护盒底板上设有 ASIC 保护盒盖板, 在 ASIC 保护盒盖板内部设有冷 却风扇, 与冷却风扇对应的 ASIC 保护盒盖板上开设有通风口, 所述的冷却风扇与 ASIC 保 护盒盖板之间有夹角。 0005 。
7、进一步的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所述的夹角的角度为 10。 0006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降低气流的压降, 所述的 ASIC 保护盒盖板内部设有气流通道 形成板, 所述气流通道形成板与 ASIC 保护盒盖板形成一新进风通道 ; 所述冷却风扇紧贴 安装于气流通道形成板相对于所述新进风通道的另一侧, 并且两者之间没有间隙。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 气流不会在 ASIC 板表面循环, 减小 气流的压降, 不会出现气流回流现象, 更换冷却风扇更加方便, 并且冷却风扇的本身温度降 低了, 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是现有技术的气流流向结构示意图 。
8、; 图 2 是本发明的气流流向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 图中 : 1、 2、 进风通道 ; 3、 4、 出风通道 ; 5、 6、 回风通道 ; 7、 变频器外壳盖 板 ; 8、 通风口 ; 9、 ASIC 保护盒盖板 ; 10、 ASIC 保护盒底板 ; 11、 需冷却部件 ; 12、 冷却风扇 ; 13、 ASIC 板 ; 14、 气流通道形成板 ; 15、 新进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2802385 A 3 2/2 页 4 0010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一种 ASIC 板冷却结构, 包括 ASIC 保护盒底板 10, 在 ASI。
9、C 保护 盒底板 10 上设有 ASIC 保护盒盖板 9, 在 ASIC 保护盒盖板 9 内部设有冷却风扇 12, 与冷却 风扇 12 对应的 ASIC 保护盒盖板 9 上开设有通风口 8, 所述的冷却风扇 12 与 ASIC 保护盒 盖板 9 之间有夹角 ; 所述的夹角的角度为 10; 所述的 ASIC 保护盒盖板 9 内部设有气流通 道形成板 14, 所述气流通道形成板 14 与 ASIC 保护盒盖板 9 形成一新进风通道 15 ; 所述冷 却风扇 12 紧贴安装于气流通道形成板 14 相对于所述新进风通道 15 的另一侧, 并且冷却风 扇 12 与气流通道形成板 14 之间没有间隙。 0。
10、011 冷却风扇12的位置被调整了一个角度, 例如10 ; 进风通道1、 2被设置为变频器 外壳盖板 7 和 ASIC 保护盒盖板 9 之间的缝隙, 新进风通道 15 由气流通道形成板 14 与 ASIC 保护盒盖板 9 形成 ; 通过这种结构, 气流不能在 ASIC 板 13 表面循环了, 而是从源源不断的 从 ASIC 板 13 上的关键元器件上吹过 ; 冷却风扇 12 的通风口 8 没有之前那么多的阻挡, 可 能的内循环被阻止了。 0012 需要强调的是, 以上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列而已, 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 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2802385 A 4 1/1 页 5 图 1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02385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