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系统.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20934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20934A21申请号201380012291X22申请日2013030561/606,91320120305US61/611,28620120315US61/611,50520120315US61/619,54620120403US61/635,15620120418US61/640,49320120430USG03G15/00200601B41J2/0020060171申请人兰达公司地址以色列雷霍沃特72发明人B兰达A史麦瑟I阿什肯纳兹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11313代理人孟锐54发明名称印刷系统。
2、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印刷系统,其包括图像形成台12,在其中包含有机聚合物树脂和着色剂的油墨被施加到中间转印部件10的外表面以形成油墨图像;干燥台14,其用于将所述油墨图像干燥以留下树脂和着色剂的残余物膜;和压印台16,在其中将所述残余物膜转印到衬底上。所述中间转印部件10包括薄的柔性基本上不可延伸的传送带,并且所述压印台16包括压印滚筒20和承压滚筒18,所述承压滚筒具有可压缩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用于在与所述承压滚筒啮合期间使传送带抵靠在所述压印滚筒上,以便将停留在所述传送带10的外表面上的残余物膜转印到在所述传送带10与所述压印滚筒20之间穿过的衬底上。所述传送带10具有大于所述承压滚筒1。
3、8的周长的长度并且被引导来在其长度的仅一部分上接触所述承压滚筒。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903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IB2013/05171820130305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32420EN20130912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9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9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20934ACN104220934A1/3页21一种印刷系统,其包括图像形成台,在其中液滴被施加到中间转印部件的外表面以形成油墨图像;干燥台,其用于将所述油墨图像干燥以留。
4、下油墨残余物膜;和压印台,在其中将所述残余物膜转印到衬底片材上,其中所述中间转印部件包括薄的柔性基本上不可延伸的传送带,并且其中所述压印台包括压印滚筒和承压滚筒,所述承压滚筒携带具有至少与所述衬底片材相同长度的可压缩橡皮布,所述可压缩橡皮布用于使所述传送带抵靠在所述压印滚筒上,以便将停留在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上的所述残余物膜转印到在所述传送带与所述压印滚筒之间穿过的所述衬底片材上,所述传送带具有大于所述承压滚筒的周长的长度并且被引导来在传所述传送带的长度的仅一部分上接触所述承压滚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传送带独立于所述承压滚筒被驱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在所述。
5、压印台与所述图像形成台之间提供所述传送带的松弛运作区段,以将所述图像形成台与对所述传送带在穿过所述压印台时的运动所施加的任何振动隔离开来。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传送带包括支撑层和释放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支撑层由至少在所述传送带的纵向方向上纤维增强的织物制成,所述纤维是选自包括芳族聚酰胺、碳、陶瓷和玻璃纤维的组的高性能纤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传送带在所述传送带的纵向方向上是基本上不可延伸的,但具有有限的横向弹性以有助于在所述图像形成台中保持所述传送带绷紧和平坦。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沿着所述传送带的所述两个。
6、横向边缘中的每一个边缘提供纵向间隔结构或厚的连续柔性珠粒,所述珠粒或结构啮合于横向导槽中,所述横向导槽至少在穿过所述图像形成台的所述传送带的运作区段上延伸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进一步提供导槽以引导穿过所述压印台的所述传送带的运作区段。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传送带的横向边缘上的所述结构或珠粒通过滚动轴承保持于所述导槽内。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横向结构由半个拉链的齿形成,所述拉链任选地通过中间横向弹性条带来缝制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到所述传送带的每个横向边缘上。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传送带由扁平的细长条带形成,所述。
7、细长条带的端部在接缝处彼此固定以形成连续的环。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承压滚筒包括支撑滚筒并且所述可压缩的橡皮布覆盖小于所述支撑滚筒的整个圆周以在所述橡皮布的端部之间留下间断,其中所述压印滚筒具有至少一个间断以容纳夹持器,所述夹持器用于将衬底片材抵靠所述压印滚筒来保持于适当位置,其中所述承压滚筒和所述压印滚筒同步地旋转,以使得在所述滚筒的旋转期间所述两个间断彼此对齐以在所述两个滚筒之间留下扩大的间隙,并且其中所述传送带以如下方式来被驱动,这种方式使得为连接形成所述传送带的所述条带的端部的接缝定时以便仅当所述承压滚筒与所述压印滚筒中的间断彼此对准时在所述压印台的所述两个滚筒之间。
8、穿过。权利要求书CN104220934A2/3页3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通过在所述承压滚筒和所述压印滚筒中的间断彼此对准时改变相对于所述承压滚筒和压印滚筒的表面速度的所述传送带的一部分的移动速度来改变所述接缝在所述承压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通过的定时。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传送带的速度是通过在所述承压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的夹持点的相对侧提供有动力的浮辊来改变。15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为了在改变所述传送带的相位的过程中将所述传送带与所述承压滚筒之间的摩擦最小化,在所述承压滚筒上的所述橡皮布的端部之间的所述间断中提供墨辊。16如前述权利要求。
9、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提供双工机构以便将已穿过所述压印台的衬底片材翻转并将所述衬底片材返回以第二次穿过所述相同的压印台以便将图像印刷到所述衬底片材的背面。17一种印刷系统,其包括图像形成台,在其中包含水性载体中的有机聚合物树脂和着色剂的油墨液滴被施加到中间转印部件的外表面以形成油墨图像;干燥台,其用于将所述油墨图像干燥以留下树脂和着色剂的残余物膜;和压印台,在其中将所述残余物膜转印到衬底上,其中所述中间转印部件包括薄的柔性基本上不可延伸的传送带,并且其中所述压印台包括压印滚筒和承压滚筒,所述承压滚筒具有可压缩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用于使所述传送带抵靠在所述压印滚筒上,以便将停留在所述传送带。
10、的外表面上的所述残余物膜转印到在传送带与所述压印滚筒之间穿过的衬底上,所述传送带具有大于所述承压滚筒的周长的长度并且被引导来在所述传送带的长度的仅一部分上接触所述承压滚筒。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传送带独立于所述承压滚筒被驱动。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在所述压印台与所述图像形成台之间提供所述传送带的松弛运作区段,以将所述图像形成台与对所述传送带在穿过所述压印台时的运动所施加的任何振动隔离开来。20如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传送带包括支撑层和释放层。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支撑层由至少在所述传送带的纵向方向上纤维增。
11、强的织物制成,所述纤维是选自包括芳族聚酰胺、碳、陶瓷和玻璃纤维的组的高性能纤维。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传送带在所述传送带的纵向方向上是基本上不可延伸的,但具有有限的横向弹性以有助于在所述图像形成台中保持所述传送带绷紧和平坦。23如权利要求17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沿着所述传送带的所述两个横向边缘中的每一个边缘提供纵向间隔结构或厚的连续柔性珠粒,所述珠粒或结构啮合于横向导槽中,所述横向导槽至少在穿过所述图像形成台的所述传送带的运作区段上延伸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进一步提供导槽以引导穿过所述压印台的所述传送带的运作区段。25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
12、印刷系统,其中所述传送带的横向边缘上的所述结构或珠粒通过滚动轴承保持于所述导槽内。26如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横向结构由半个拉链的齿权利要求书CN104220934A3/3页4形成,所述拉链任选地通过中间横向弹性条带来缝制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到所述传送带的每个横向边缘上。27如权利要求17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传送带由扁平的细长条带形成,所述细长条带的端部在接缝处彼此固定以形成连续的环。28如权利要求17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系统,其中所述衬底是具有不超过所述中间转印部件和所述压印台的一半宽度的织造物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压印台的一侧第一次穿过以在一侧接收。
13、所印刷的图像,并且随后在翻转后第二次穿过所述压印台的另一侧以便在相反侧接收所印刷的图像。权利要求书CN104220934A1/9页5印刷系统发明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系统。0002发明背景0003共同未决的PCT申请号PCT/IB2013/051716代理人参考LIP5/001PCT要求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606,913的优先权,这两个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它们公开了一种印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油墨液滴引导到中间转印部件来形成油墨图像,所述油墨包含水性载体中的有机聚合物树脂和着色剂例如颜料或染料。可以是传送带或滚筒的中间转印部件具有疏水性外表面,由此使得每个油墨液滴在接触中间转印。
14、部件后扩散以形成油墨膜。采取措施来抵消以下倾向由每个液滴形成的油墨膜收缩并且在中间转印部件上形成小球,而不会导致每个油墨液滴通过润湿中间转印部件的表面来扩散。随后,油墨图像在通过中间转印部件输送时加热,以从油墨图像蒸发水性载体并且留下树脂和着色剂的残余物膜,它然后被转印到衬底上。0004本发明涉及可用于这样的印刷方法,但也可以用于其它胶版印刷系统的中间转印部件的构造。在上述申请中描述的中间转印部件可以是连续环形传送带,其包括柔性橡皮布,所述柔性橡皮布具有具备疏水性外表面的释放层,和增强层。中间转印部件还可以包括附加层,以提供释放层与衬底表面例如可压缩层和贴合层的贴合性、充当热储层或热局部屏障、。
15、允许静电荷施加到释放层、在不同层之间进行连接以形成整体内聚/完整橡皮布结构,和/或防止分子在其之间的迁移。可以进一步提供一个内层,以控制橡皮布在其支撑结构上旋转时的摩擦阻力。发明内容000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印刷系统,其包括图像形成台,在其中包含水性载体中的有机聚合物树脂和着色剂的油墨液滴被施加到中间转印部件的外表面以形成油墨图像;干燥台,其用于将油墨图像干燥以留下树脂和着色剂的残余物膜;和压印台,在其中将残余物膜转印到衬底上,其中所述中间转印部件包括薄的柔性基本上不可延伸的传送带,并且其中所述压印台包括压印滚筒和承压滚筒,所述承压滚筒具有可压缩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用于在与所述承。
16、压滚筒啮合期间使传送带抵靠在所述压印滚筒上,以便将停留在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上的残余物膜转印到在传送带和压印滚筒之间穿过的衬底上,所述传送带具有大于承压滚筒的周长的长度并且被引导来在传送带的长度的仅一部分上接触承压滚筒。000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传送带独立于承压滚筒被驱动。0007在本发明中,穿过所述图像形成台的传送带是速度和张力可以容易地调节的薄的、轻的传送带。可在压印台与所述图像形成台之间提供传送带的松弛运作区段,以确保将对所述传送带在穿过所述压印台时的运动所施加的任何振动与图像形成台中的传送带的运作区段有效地隔离开来。0008在压印台处,在承压滚筒上的可压缩橡皮布能确保传送带与衬底。
17、表面之间的紧密说明书CN104220934A2/9页6接触以便将油墨残余物膜有效转印到衬底上。000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传送带包括涂有释放层的增强或支撑层。增强层可以是纤维增强的织物,以便在长度上是基本上不可延伸的。“基本上不可延伸的”指的是在传送带的任何循环中,在传送带上的任何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会改变到影响图像质量的程度。然而,传送带的长度可以随温度,或在较长的时间后,随着老化或疲劳而变化。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与传送带的初始长度相比,传送带在其纵向方向例如平行于传送带从所述图像形成台至所述压印台的移动方向的伸长率是至多1或至多05,或至多01。在其宽度方向上,所述传送带可具有较。
18、小程度的弹性,以有助于其在被牵引穿过图像形成台时保持绷紧和平坦。因此,与纵向相比,传送带的弹性在横向上大得多。合适的织物可以例如在其纵向上具有高性能纤维例如芳族聚酰胺、碳、陶瓷或玻璃纤维,所述纤维与垂直方向上的棉纤维编织、缝合或以其它方式保持在一起,或直接嵌入或浸渍于形成传送带的橡胶中。在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和任选的化学性质的增强层以及由此得到的传送带被认为是各向异性的。可选地,可以实现所述传送带条带的两个垂直方向之间的“弹性”的差异,方式是将提供所需程度弹性的弹性条带固定到所述传送带的横向边缘,甚至在使用基本上也在其宽度方向上不可延伸的各向同性支撑层时也是这样。0010为了有。
19、助于引导所述传送带,并防止其弯曲,需要沿所述传送带的两个横向边缘提供比传送带更大厚度的连续柔性珠粒,或纵向隔开结构,它们可以啮合于横向导槽或轨道中,所述导槽或轨道至少在穿过图像形成台的传送带的运作区段以及优选地也在穿过压印台的运作区段上延伸。导槽之间的距离可有利地稍大于所述传送带的总宽度,以将传送带保持于横向张力下。0011为了减少传送带上的阻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滚动轴承将传送带的横向边缘上的结构或珠粒保持于导槽内。0012横向结构可便利地是被缝制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到所述传送带的每个横向边缘上的半个拉链的齿。这些横向结构不需要被规则地间隔开。0013传送带有利地由扁平细长条带形成,。
20、它的端部可以彼此固定,以形成连续的环。拉链可以用来将条带的相反端部彼此固定,以便允许容易地安装和更换传送带。条带的端部被有利地成形为便于在安装期间引导传送带穿过横向导槽和墨辊上方。将传送带最初引导至适当位置可以例如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将首先引入横向导槽之间的传送带条带的前缘固定至可以手动或自动移动的线缆,以安装传送带。例如,传送带前缘的一个或两个横向端部可释放地附接至驻留在每个导槽内的线缆。推进线缆可使传送带沿导槽路径前进。可选地或附加地,与接缝以外区域相比,当两个边缘彼此固定时最终形成接缝的区域中的传送带边缘可具有较低的柔性。此局部“刚性”可以使所述传送带条带的横向结构容易地插入到各自的导槽。0。
21、014或者,所述传送带可以边缘到边缘粘接以形成连续的环,方式是通过焊接、胶粘、胶带例如,使用胶带、RTV液体粘合剂或具有与条带的两个边缘重叠的连接条带的PTFE热塑性粘合剂,或者通常已知的任何其它方法。任何前面提到的连接传送带的端部的方法可能会导致间断,在本文中称为接缝,并且需要避免接缝处的传送带的厚度增加或化学和/或机械性质的间断。优选地,没有油墨图像或者其一部分沉积在接缝上,而只在具有基本上均匀性质/特性的传送带的区域上尽可能可行地接近于这种间断。说明书CN104220934A3/9页70015在另一替代方案中,传送带可以是无缝的。0016压印台中的承压滚筒上的可压缩橡皮布不需要与传送带同。
22、时更换,而仅当它本身已磨损时更换。0017如在传统的胶印平版印刷机中,承压滚筒和压印滚筒不是完全旋转对称的。在承压滚筒的情况下,在所述橡皮布的端部被固定到支撑它的滚筒的位置处存在间断。在压印滚筒的情况下,也可存在间断,以容纳夹持器,所述夹持器用于将衬底片材抵靠所述压印滚筒来保持于适当位置。承压滚筒和压印滚筒同步地转动,从而在承压滚筒的循环期间两个间断对齐。如果压印滚筒周长是承压滚筒的周长的两倍,并且具有两组夹持器,那么压印滚筒的间断每个循环对齐两次,从而在两个滚筒之间留下扩大的间隙。这个间隙可用于确保连接形成传送带的条带的端部的接缝可在压印台的两个滚筒之间穿过而本身不被损坏或不造成承压滚筒上的。
23、橡皮布、压印滚筒或在两个滚筒之间穿过的衬底的损坏。0018如果传送带的长度是承压滚筒的周长的整数倍,则所述传送带的转动可以定时以保持与承压滚筒同步,以使得接缝应始终与由压印台的滚筒中的间断产生的扩大间隙对齐。0019如果传送带延伸或收缩,那么传送带和压印台的滚筒以相同速度转动将最终导致接缝与承压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的扩大间隙不一致。这一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来避免改变相对于承压滚筒和压印滚筒的表面速度的传送带的移动速度,并且在承压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的夹持点的相对侧上提供有动力的拉紧墨辊或浮辊。速度差将导致在承压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的夹持点的一侧或另一侧松弛积累,并且在承压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存在扩大的间。
24、隙时,浮辊可通过减少夹持点的一侧的松弛,并且增加另一侧的松弛来起作用以使传送带的相位提前或推迟。0020以这种方式,传送带可以保持与承压滚筒和压印滚筒同步,以使得所述传送带接缝总是穿过两个滚筒之间的扩大的间隙。另外,它允许传送带上的油墨图像始终与衬底上的期望印刷位置正确地对齐。0021为了在传送带的相位的这种变化过程中尽量减少传送带与承压滚筒之间的摩擦,最好在橡皮布的端部之间的间断处将墨辊提供于承压滚筒上。0022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压印滚筒没有夹持器例如,对于织造物衬底或对于通过真空装置保持在所述压印滚筒上的片材衬底,在这种情况下,压印滚筒可具有不含凹槽的连续表面,从而限制将接缝与承压滚筒上。
25、的可压缩橡皮布的端部之间的间断对齐的需要。另外,如果传送带是无缝的,那么可以进一步促进传送带上的油墨沉积与随后工作台处的印刷系统操作之间的同步的控制,诸如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以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0023US61/606,913中的印刷系统允许双工操作,方式是提供与相同中间转印部件相关联的两个压印台,在两个压印台之间具有完善机构用于将衬底转向至其相反侧。通过使携带油墨图像的中间转印部件的一部分穿过压印台而没有油墨图像压印在衬底上使这成为可能。虽然移动相对较小的压辊或轧辊与压印滚筒啮合和脱离时这是可行的,但是用这种方式移动本发明的承压滚筒就不太方便。0024为了使用具有有利地永久啮合的橡皮布承载承。
26、压滚筒和压印滚筒的单一压印台来允许双面印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提供双工机构用于将已穿过压印台的衬底片材翻转并将衬底片材返回以第二次穿过相同的压印台以便将图像印刷到衬底片材的背面。说明书CN104220934A4/9页80025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印刷系统,其包括图像形成台,在其中包含水性载体中的有机聚合物树脂和着色剂的油墨液滴被施加到中间转印部件的外表面以形成油墨图像;干燥台,其用于将油墨图像干燥以留下树脂和着色剂的残余物膜;和压印台,在其中将残余物膜转印到衬底上,其中所述中间转印部件包括薄的柔性基本上不可延伸的传送带,并且其中所述压印台包括压印滚筒和承压滚筒,所述承压滚筒具有可。
27、压缩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用于使传送带抵靠在所述压印滚筒上,以便将停留在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上的残余物膜转印到在传送带和压印滚筒之间穿过的衬底上,所述传送带具有大于承压滚筒的周长的长度并且被引导来在传送带的长度的仅一部分上接触承压滚筒。0026附图简述0027本发明现在将进一步通过举例的方式参考附图来描述,其中图中示出的部件和特征的尺寸是为了方便和清楚呈现而选择的,并且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在附图中0028图1是本发明的印刷系统的示意图;0029图2是双工机构的示意图;0030图3是在橡皮布的端部之间的间断内具有墨辊的承压滚筒的透视图;0031图4是形成传送带的条带的平面图,所述条带沿其边缘具有一。
28、些结构以帮助引导所述传送带;并且0032图5是如图4中所示的结构被接纳于其中的传送带的导槽的截面。0033详述0034图1的印刷系统包括环形传送带10,其通过图像形成台12、干燥台14和压印台16循环。0035在图像形成台12中,装有使用喷墨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印刷头的四个单独的印刷杆22将不同颜色的水性油墨液滴沉积在传送带10的表面上。尽管示出的实施方案具有四个印刷杆,其各自能够沉积典型四种不同的颜色即青色C、品红M、黄色Y和黑色K之一,但是可能的是图像形成台可具有不同数量的印刷杆并且印刷杆可沉积不同色调的相同颜色例如各种色调的灰色,包括黑色,或两个或更多个印刷杆可沉积相同的颜色例如黑色。在图像。
29、形成台中的每一个印刷杆22之后,提供中间干燥系统24将热气体通常是空气吹到传送带的表面10以使油墨液滴部分地干燥。此热气体流有助于防止传送带10上的不同颜色油墨的液滴彼此融合。0036在干燥台14中,传送带10上的油墨液滴暴露于辐射和/或热气体,以便更彻底地使油墨干燥,从而驱出大部分即使不是全部液体载体并且只留下一层树脂和着色剂,其被加热至软化点。聚合物树脂的软化会使得油墨图像具有粘性并且与其先前粘附至转印部件的能力相比,增加其粘附至衬底的能力。0037在压印台16中,传送带10在压印滚筒20与携带可压缩橡皮布19的承压滚筒18之间穿过。橡皮布19的长度等于或大于在其上进行印刷的衬底的片材26。
30、的最大长度。所述传送带10的长度长于所述承压滚筒18的周长至少10,并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相当长达到至少3倍或至少5倍,或至少7倍,或至少10倍,并且只在其长度的一部分上接触所述承压滚筒18。压印滚筒20具有承压滚筒18两倍的直径,并且可以同时支撑衬底的两个片材26。衬底片材26由合适的传输机构图1中未示出从供应堆叠28中携带,并且穿过压印滚筒20与承压滚筒18之间的夹持点。在夹持点内,携带此时可具有粘性的油墨图像说明书CN104220934A5/9页9的传送带10的表面被承压滚筒18上的橡皮布19牢固地压在衬底26上,从而使油墨图像被压印到衬底上并且从传送带的表面干净地分离。接着将衬底输送到输。
31、出堆叠3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在压印台的两个滚筒18和20之间的夹持点前不远处提供加热器31来加热释放层的薄表面,以软化树脂,并且有助于使油墨膜具有粘性,以便于转印到衬底上。0038为了使油墨从传送带10的表面干净地分离,后一个表面必须具有疏水性释放层。在要求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606,913的优先权的共同未决的PCT申请号PCT/IB2013/051716代理人参考LIP5/001PCT这两个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中,所述疏水性释放层形成为厚橡皮布的一部分,所述厚橡皮布还包括可压缩和贴合性层,所述层对于确保释放层与压印台处的衬底之间的适当接触来说是必需的。所得到的橡皮布是非常重。
32、并且昂贵的物品,如果它未能满足许多功能中的任何一种就需要进行替换。0039在本发明中,所述疏水性释放层形成厚橡皮布19的单独元件的一部分,需要所述单独元件来将所述橡皮布压在衬底片材26上。在图1中,释放层形成于柔性薄的不可延伸的传送带10上,其优选是纤维增强的以在其长度尺度上增加拉伸强度,高性能纤维是特别合适的。0040如在图4和图5示意性示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传送带10的横向边缘具有间隔的突起或结构70,这些突起或结构在每一侧被接纳于各自的导槽80在图5中以截面示出中以使传送带在其宽度尺度上保持紧绷。结构70可以是被缝制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到所述传送带的横向边缘上的半个拉链的齿。作为间。
33、隔结构的替代,比传送带10更大的厚度的连续柔性珠粒可以沿每一侧来提供。为了减少摩擦,如图5中所示的导槽80可以具有滚动轴承元件82以将结构70或珠粒保持在导槽80内。所述结构不必在传送带的两个横向边缘都是相同的。它们可以在形状、间距、组合物和物理性质上不同。例如,在一侧上的结构可提供当横向结构经由其各自的横向导槽来引导时保持传送带绷紧所需要的弹性。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是在传送带的一侧上,横向结构可以固定到弹性条带,所述条带本身附接至传送带。0041所述结构可以由能够保持印刷系统的操作条件,包括传送带的快速运动的任何材料来制成。合适的材料可以抵抗约50至250的范围内的高温。有利的是,这样的材料。
34、也是耐摩擦的,并且在其工作寿命期间不产生对传送带的运动产生不利影响的尺寸和/或量的碎片。例如,横向结构可以由通过二硫化钼增强的聚酰胺制成。适合于可以在本发明的印刷系统中使用的传送带的结构的非限制性实例的进一步细节在共同未决的PCT申请号PCT/IB2013/051719代理人参考LIP7/005PCT中公开。0042图像形成台中的导槽确保油墨液滴准确安置于传送带10上。在其它区域,如在干燥台14与压印台16内,侧向导槽是理想的,但不那么重要。在所述传送带10松弛的区域,不存在导槽。0043传送带10以恒定速度移动通过图像形成台12很重要,因为任何停顿或振动将影响不同颜色的油墨液滴的对准。为了有。
35、助于平稳地引导传送带,通过使传送带在与每个印刷杆22相邻的墨辊32上方穿过,而不是使传送带在固定导向板上方滑动来减少摩擦。墨辊32不必与它们各自的印刷杆精确地对齐。它们可以在印刷头喷射位置略微例如几毫米下游处定位。摩擦力保持传送带绷紧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印刷杆。因此,传送带的底面可以具有高摩擦性,因为所述传送带只与它在上面加以引导的所有表面滚动接触。由导槽说明书CN104220934A6/9页10所施加的横向张力仅需要足以保持传送带10平坦并且当它在印刷杆22下方穿过时与墨辊32接触。除了不可延伸的增强/支撑层、疏水性释放表面层和高摩擦底面以外,不需要传送带10满足任何其它功能。因此,它可能是薄的。
36、、轻的、廉价的传送带,如果它磨损,就易于拆卸和更换。0044为了达到疏水性释放层与衬底的紧密接触,所述传送带10穿过压印台16,它包括压印滚筒和承压滚筒20和18。可释放地夹持在承压滚筒18的外表面上的可更换橡皮布19提供了促使传送带10的释放层与衬底片材26接触所需要的贴合性。在压印台的每一侧上的墨辊53确保传送带在穿过压印台16的滚筒18与20之间的夹持点时保持在所需的取向下。0045如在US61/606,913中所解释的,如果要实现高质量的印刷图像,温度控制对于印刷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方面在本发明中大大地简化,因为与也包括毡或海绵状可压缩层的中间转印部件的热容量相比,传送带的热容量低得。
37、多。US61/606,913也提出了影响橡皮布的热容量的额外层,鉴于橡皮布从下方被加热,所述额外层可有意地予以插入。传送带10与橡皮布19的分离允许在干燥台14中使用少得多的能量来干燥油墨液滴并且将其温度加热到树脂的软化温度。此外,所述传送带可以在返回到图像形成台之前冷却,这减少或避免试图在非常接近于喷墨喷嘴运作的热表面上喷撒油墨液滴所造成的问题。可选地和另外地,冷却台可被添加到印刷系统,以在传送带进入图像形成台前将所述传送带的温度降低到所希望的值。0046虽然如所说明,印刷过程的各个阶段的温度可以根据传送带的类型和所使用的油墨来变化,并且甚至可能会在沿着给定台的不同位置处波动,但是在本发明的。
38、一些实施方案中,图像形成台的中间转印部件的外表面的温度在40与160之间,或在60和90之间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烘干机台的温度在90与300之间,或在150与250之间,或在200与225之间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压印台的温度在80与220之间,或在100与160之间的范围内,或者约120或约150。如果希望冷却台允许转印部件在与所述台的可操作范围相容的温度下进入图像形成台,那么冷却温度可在40与90之间的范围内。004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传送带10的释放层具有疏水性,以确保可以呈现粘性的油墨残余物图像在压印台中干净地从其中剥离。然而,在图像形成台处,相同的疏。
39、水性是不合需要的,因为水性油墨液滴可以在疏水性表面上到处移动,并且所述油墨并没有在接触表面后扁平化以形成直径随着每个液滴中的油墨质量而增加的液滴,所述油墨往往球团化成球体。因此,在具有疏水性外表面的释放层的实施方案中,需要采取步骤来首先促进油墨液滴在接触表面后扁平化成圆盘状,然后,在干燥和转印阶段保持其扁平形状。0048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液体油墨包含可通过布朗斯台德洛利质子转印来充电的成分,以允许液体油墨液滴在与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接触之后通过质子转印获得电荷,以在带电液体油墨液滴与传送带的外表面上的相反电荷之间产生静电相互作用。这样的静电荷将液滴固定到传送带的外表面并且抵抗球体的形成。油墨组。
40、合物通常是带负电荷的。0049由布朗斯台德洛利质子转印产生的范德华力可通过油墨与以下各项的相互作用产生形成释放层的化学组合物的一部分的组分,如氨基聚硅氧烷,或在传送带10到达说明书CN104220934A107/9页11图像形成台12之前被施加到其表面的处理溶液,如高电荷密度的PEI聚乙烯亚胺例如,如果经处理的传送带具有包含硅烷醇封端的聚二烷基硅氧烷硅酮的释放层。0050不希望受特定理论的束缚,据信在油墨载体蒸发后,水性环境的减少减弱了油墨成分和释放层或其处理溶液的各自质子化,从而削弱其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使干燥的油墨图像在转印到衬底时从传送带剥离。0051传送带10可为无缝的,即它在沿其长度。
41、方向的任意位置处没有间断。这样的传送带将大大简化印刷系统的控制,因为它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操作以与压印台的两个滚筒18和20的圆周速度相同的表面速度运作。所述传送带随着老化的任何伸长不会影响印刷系统的性能,并且只需要通过拉紧墨辊50和54来收紧更多的松弛,下面详细说明。0052但是将传送带以初始平坦条带形式来形成是费用较低的,它的相对端部固定到彼此,例如通过拉链或可能通过钩和环条带或可能通过将边缘焊接在一起或可能通过使用胶带例如,胶带、RTV液体粘合剂或具有与条带的两个边缘重叠的连接条带的PTFE热塑性粘合剂。在传送带的这种构造中,必须确保印刷不会发生在接缝处并且接缝不会抵靠压印台16中的衬底2。
42、6而压扁。0053压印台16的压印滚筒和承压滚筒18和20可以与常规胶印平版印刷机的橡皮布和压印滚筒相同的方式来构造。在这些滚筒中,在承压滚筒18表面的橡皮布19的两端被夹持的区域中存在圆周间断。在容纳夹持器的压印滚筒的表面上也可存在间断,所述夹持器用于夹持衬底片材的前缘,以帮助将它们输送穿过夹持点。在本发明的所示实施方案中,所述压印滚筒周长两倍于承压滚筒的周长并且压印滚筒具有两组夹持器,从而使压印滚筒每个循环的间断对齐两次。0054如果传送带10具有接缝,则有必要确保接缝应总是在时间上与压印台16的滚筒之间的间隙一致。出于这个原因,需要传送带10的长度等于承压滚筒18的周长的整数倍。0055。
43、然而,即使所述传送带在全新时具有这样的长度,其长度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例如随着疲劳或温度而发生变化,并且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接缝在其穿过压印台的夹持点期间的相位将每个循环都发生变化。0056为补偿传送带10的长度的这样的变化,它可以与压印台16的滚筒稍微不同的速度被驱动。传送带10由两个墨辊40和42驱动。通过经由驱动传送带的墨辊40和42施加不同的扭矩,穿过所述图像形成台的传送带的运作区段被保持在受到控制的张力下。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与压印台16的滚筒分开地为墨辊40和42提供动力,从而使两个墨辊40和42的表面速度设置为与压印台16的滚筒18和20的表面速度不同。0057在传送带被引导于其上的各个。
44、墨辊50、52、53和54中,两个是有动力的拉紧墨辊或浮辊50和54,它们在压印台的滚筒之间的夹持点的每一侧上提供一个。这两个浮辊50、54用于控制夹持点前后的传送带10的松弛长度并且它们的运动是通过相邻于相应浮辊的双面箭头来示意性地表示。0058如果传送带10略长于承压滚筒的周长的整数倍,那么如果在一个循环中,接缝与压印台的滚筒18和20之间的扩大间隙对齐,则在下一循环中,接缝将移动到右侧,如在图1中观察到。为了弥补这一点,传送带由墨辊40和42更快地驱动,使得松弛积聚到夹持点的右侧并且张力积聚于夹持点的左侧。为了将传送带10保持在正确的张力下,将浮辊50向下移动,并同时将浮辊54向左移动。。
45、当压印台的滚筒的间断彼此面对并且在它们之间产生说明书CN104220934A118/9页12间隙时,浮辊54移动到右侧并且浮辊50向上移动,以加速传送带穿行过夹持点,并且使接缝进入间隙。虽然浮辊50和54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为分别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移动,但情况不一定是这样,并且每个浮辊可以沿任何方向移动,只要一个浮辊相对于其它浮辊的位移允许传送带的适当加速或减速以实现接缝的所需对准即可。0059为了减少传送带10在加速穿过夹持点时的阻力,如图3中所示,承压滚筒18可以在橡皮布的端部之间的间断区域内设置有墨辊90。0060以这种方式纠正传送带的相位的需要可以通过测量传送带10的长度,或通过监测相。
46、对于压印台滚筒的相位的传送带上一个或多个标记物的相位来感测。标记物可以例如被施加到传送带的表面,并且可通过合适的检测器来磁或光感测。或者,标记物可采取用于拉紧传送带的横向结构中的不规则形式,例如缺失的齿,因此充当机械位置指示器。0061图2示出双工机构的操作原理,以允许同一衬底片材穿过同一压印台的夹持点两次,一次端面朝上并且一次端面朝下。0062在图2中,在将图像压印于衬底片材上之后,它被卸料输送机60从压印滚筒20上拾取,并最终落在输出堆叠30上。如果片材将要在其反面印上第二个图像,那么它可以通过在其自由端携带吸盘64的枢转臂62从输送机60上去除。此时,衬底片材将在其最近印刷的表面背离吸盘。
47、64的情况下安置在输送机60上,以使得没有吸盘的压痕留在衬底上。0063已经从输送机60上拾取衬底片材,所述枢转臂62枢转至虚线所示的位置,并且将以前的片材后缘提供至压印滚筒的夹持器。在此双工操作模式中,衬底片材从供应堆叠的进给将被修改,以使得在交替循环中,压印滚筒将从供给堆叠28,然后从卸料输送机60接收片材。其中发生衬底侧反转的工作台在下文中可称为双工或完善台。0064本发明的印刷系统可用于在织造物衬底以及片材衬底上印刷,如上面所述。在织造物印刷系统中,在压印滚筒上没有夹持器,并且在卷绕于承压滚筒上的橡皮布的端部之间不需要有间隙。取而代之的是,可形成承压滚筒以具有由合适可压缩材料制成的外层。
48、。0065为了在织造物的两侧上进行印刷,可以提供两个独立的印刷系统,每一个都具有其自己的印刷头、中间转印部件、承压滚筒和压印滚筒。两个印刷系统可以串联布置,在它们之间具有织造物反转机构。0066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双宽度的印刷系统,这相当于被平行布置,而不是彼此串联的两个印刷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中间转印部件、印刷杆和压印台都具有织造物的至少两倍宽度,并且不同的图像由横跨中心线的印刷系统的两个半部印制。已经沿着印刷系统的一侧穿过之后,织造物被反转并返回以在相同方向但在印刷系统的另一侧第二次进入印刷系统,以便将图像印刷在其反面。0067在织造物上印刷时,可能需要有动力的浮辊以定位织造物来将。
49、印刷物在织造物的相反侧上正确对准,并减少在织造物上的印刷图像之间的空白空间。0068上面的描述被简化,并且只出于使本发明能够被理解的目的来提供。对于成功的印刷系统,油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传送带10的释放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可能的处理和印刷系统的各个工作台的控制都是重要的,但是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不需要详细考虑。0069这样的方面在已经提交或将与本申请大约同时提交的同一申请人的其它申请中进行描述和要求保护。关于可在根据本发明的印刷系统中使用的水性油墨的进一步细节在PCT申请号PCT/IB2013/051755代理人参考LIP11/001PCT中公开。适合于这种油说明书CN104220934A129/9页13墨的传送带和其释放层在PCT申请号PCT/IB2013/051743代理人参考LIP10/002PCT和PCT/IB2013/051751代理人参考LIP10/005PCT中公开。选择性预处理溶液可以根据PCT申请号PCT/IB2013/000757代理人参考LIP12/001PCT的公开内容来制备。适当传送带结构和在根据本发明的印刷系统中安装这些结构的方法在PCT申请号PCT/IB2013/051719代理人参考LIP7/005PCT中详述,而控制这些系统的示例性方法在PCT申请号PCT/IB2013/051727代理人参考LIP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