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使冲击干燥器的运行稳定的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使冲击干燥器的运行稳定的方法和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3389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CN 104233899 A (21)申请号 201410245830.0 (22)申请日 2014.06.04 20135629 2013.06.07 FI D21F 5/18(2006.01) F24H 3/00(2006.01) F24H 9/00(2006.01) (71)申请人 维美德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芬兰埃斯波 (72)发明人 奥利胡赫塔拉 J梅珂拉 P诺里 基莫卡西宁 T索尔 M索杰路德 (74)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72003 代理人 聂慧荃 郑特强 (54) 。
2、发明名称 用于使冲击干燥器的运行稳定的方法和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造纸机或纸板机或类似设 备中的冲击干燥器的运行稳定的方法和装置。该 方法包括 : 将待加热的空气设置成通过燃烧器室 的进气口进入冲击干燥器的燃烧器室, 空气相对 于燃烧器室中的至少一个燃烧器头部成角度地进 入, 燃烧器头部的第一端具有火焰开口 ; 通过使 空气接触火焰来加热燃烧器室中的空气 ; 并从燃 烧器室向冲击干燥器的吹气构件传输被加热的空 气。在燃烧器室的进气口与至少一个燃烧器头部 的火焰开口之间, 沿气流的方向设置包括至少一 个孔的引导构件, 并且通过燃烧器室的进气口进 入的气流被分开, 使得第一气流行经。
3、引导构件的 至少一个孔, 第二气流行经引导构件与燃烧器头 部之间的间隙。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33899 A CN 104233899 A 1/2 页 2 1. 用于使造纸机或纸板机或类似设备中的冲击干燥器 (1) 的运行稳定的方法, 所述方 法包括 : 将待加热的空气设置成通过燃烧器室 (4) 的进气口 (11) 进入所述冲击干燥器 (1) 的 燃烧器室 (4), 空气相对于所述燃烧器室 。
4、(4) 的至少一个燃烧器头部成角度地进入, 所述燃 烧器头部 (7) 的第一端具有火焰开口 (8) ; 通过使空气接触火焰 (9) 来加热所述燃烧器室 (4) 中的空气 ; 从所述燃烧器室 (4) 向所述冲击干燥器 (1) 的吹气构件传输被加热的空气 ;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烧器室 (4) 的进气口 (11) 与所述至少一个燃烧器头部 (7) 的火焰开口 (8) 之间, 沿气流的方向设置引导构件 (13), 所述引导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孔 ; 而且 使通过所述燃烧器室 (4) 的进气口 (11) 进入的气流分开, 使得第一气流 (14) 行经所 述引导构件 (13) 的至少一个孔, 第二气流 (。
5、15) 行经形成于所述引导构件 (13) 与所述燃烧 器头部 (7) 之间的间隙 (16)。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流 (15) 与所述第二气流 (14) 的比例为 80:2097:3, 优选为 85:1595:5。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烧器头部(7)的第二端与所述燃烧器室的端壁(19)之间以及在所述燃烧器 头部 (7) 与所述燃烧器室的壁 (19) 之间形成流动通道 (18) ; 以及 分开通过所述燃烧器室 (4) 的进气口 (11) 进入的气流, 使得第三气流 (20) 行经所述 流动通道 (18)。 。
6、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气流 (20) 的体积为通过所述进 气口 (11) 进入的气流的总体积的 1050, 优选为 2045, 更优选为 3045。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分隔板 (21) 设置到所述燃烧器室的壁 (19、 19) 与所述燃烧器头部 (7) 之间的所述流动通道 (18), 以便将所述第三气流 (20) 进 一步分成冷却流 (20 ) 和加热流 (20)。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流 (20) 与所述加热流 (20 ) 的比例为 530, 优选为 1050。 7. 根据前述权。
7、利要求 16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燃烧器室 (4) 的进气口 (11) 进入的气流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吹气构件与幅材之间的空间被再循环。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 17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燃烧器室 (4) 的进气口 (11) 进入的气流的一部分是得自所述冲击干燥器 (1) 之外的预热空气。 9. 一种用于使造纸机、 纸板机或类似设备中的冲击干燥器 (1) 的燃烧器室 (4) 内的火 焰状态稳定的装置, 所述装置包括 : 燃烧器室 (4), 由所述燃烧器室的壁 (19、 19) 限定, 并包括供待加热的空气进入的进 气口 (11) ; 进气通道 (1。
8、0), 连接至所述燃烧器室 (4) 的进气口 (11), 至少一个燃烧器头部 (7), 包括 : 用于火焰 (9) 的火焰开口 (8), 位于所述燃烧器头部 (7) 的第一端 ; 以及 至少一个供给连接部 (17), 位于所述燃烧器头部 (7) 的相对的第二端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33899 A 2 2/2 页 3 燃烧器轴线 (71), 从所述燃烧器头部 (7) 的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 由此所述燃烧器头 部(7)被设置在所述燃烧器室(4)中邻近所述进气口(11), 所述燃烧器轴线(71)相对于所 述进气通道 (10) 成一角度,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烧器室 (4) 的进气。
9、口 (11) 与所述至少一个燃烧器头部 (7) 的 火焰开口 (8) 之间设置有包括至少一个孔的引导构件 (13), 所述引导构件 (13) 沿流动方 向覆盖所述火焰开口 (8), 由此在所述燃烧器头部 (7) 与所述引导构件 (13) 之间形成间隙 (16)。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 (16) 的高度为 1070mm, 优选 为 2050mm。 11. 根据权利要求 9 或 10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构件 (13) 包括多个孔, 所述孔的高度为 100500mm, 优选为 150200mm ; 所述孔的宽度为 3002500mm, 优选。
10、为 5001500mm。 12. 根据权利要求 9、 10 或 11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包括多个相邻的燃烧 器头部 (7), 每个燃烧器头部具有火焰开口 (8)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两个相邻的燃烧器头部(7)之间的距离 为 2002000mm, 优选为 4001200mm。 1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 913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一个或多个所述供给 连接部 (17) 的总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燃烧器头部 (7) 的横截面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烧器头部(7)与所述燃烧器室 的壁 (19) 之间设置。
11、有分隔板 (21), 所述分隔板位于距所述燃烧器室的壁 (19) 为 550mm、 优选为 1030mm 的第一距离处, 并位于距所述燃烧器头部 (7) 为 50300mm、 优选为 80 200mm 的第二距离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33899 A 3 1/5 页 4 用于使冲击干燥器的运行稳定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造纸机或纸板机中的冲击干燥器的运行稳定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造纸机或类似设备中的冲击干燥器使用燃烧器来加热用于干燥纤维幅材的空气。 燃烧器室可被整合在冲击干燥器的罩内, 以便节省空间并最小化热损失。 理想地, 燃烧器头 部。
12、的火焰应在燃烧器室中稳定地燃烧并被燃烧气体环绕。理想地, 待加热的空气应从燃烧 器室的进气口流过火焰, 几乎与火焰平行而且不干扰火焰。最热的燃烧气体应被指引到冲 击干燥器的压力集流腔, 被加热的空气从压力集流腔分布到例如干燥喷嘴的干燥构件。 0003 然而在实践中, 冲击干燥器罩内的空间有限。 因此, 空气常常以一定角度被带向燃 烧器头部和火焰, 有时甚至与燃烧器头部和火焰成直角。 结果是, 进入燃烧器室的空气将会 朝向燃烧器室的壁推送火焰, 燃烧器室的壁就会在极热火焰与其接触时变得过热。火焰的 焰芯温度典型地例如大约在 1500。这种温度对于标准耐热钢的质量而言过高, 这很容易 导致燃烧器室。
13、的壁损坏。如果燃烧器室的壁损坏, 则冲击干燥器的罩就会损坏, 和 / 或罩的 外表面会局部过热。这会导致造纸机的其它装置及操作人员处于危险中。通过选择具有更 好的耐热性的材料来建造燃烧器室的壁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 这是因为热量还通过壁材料 到冲击干燥器结构的传导来传热, 这同样会导致局部过热及损坏。 0004 围绕燃烧器室的壁设置绝缘层, 这样一种解决方案已在使用中。 然而, 很难覆盖燃 烧器室的整个表面, 且绝缘层会减少冲击干燥器罩内已经本就很少的可用空间。 此外, 绝缘 层典型地使用由金属制成的紧固件或支撑件来附接到干燥器结构上, 这很容易将热量引导 到不需要的部位。 此外, 如果不小心在。
14、绝缘层的个别平板之间留下或形成空隙, 从这种空隙 泄漏的热量就会形成严重的局部过热问题。 0005 与燃烧器头部一体的冲击干燥器也会遭受火焰不稳定和火焰控制的问题, 这是由 于进入的空气会干扰燃烧器室的状态。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使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最小化甚或完全消除。 0007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使冲击干燥器中的燃烧器室的功能稳定, 并减少由于过热导 致的损坏和停机时间。 0008 这些目的是借助具有以下给出的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来达到的。 0009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 0010 本说明书中提到的多个实施例在适用情况下涉及根据本发明的冲击干燥器以及 。
15、方法, 即使这一点并非总是单独提到。 0011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使造纸机或纸板机或类似设备的运行稳定的典型方法包括 : 0012 将待加热的空气设置成通过燃烧器室的进气口进入所述冲击干燥器的燃烧器室, 空气相对于该燃烧器室中的至少一个燃烧器头部成角度地进入, 该燃烧器头部的第一端具 说 明 书 CN 104233899 A 4 2/5 页 5 有火焰开口 ; 0013 通过使空气接触火焰来加热该燃烧器室中的空气 ; 0014 从该燃烧器室向该冲击干燥器的吹气构件传输被加热的空气, 该吹气构件例如为 吹气喷嘴 ; 0015 在该燃烧器室的进气口与该至少一个燃烧器头部的火焰开口之间, 沿气流的方向。
16、 设置引导构件, 该引导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孔 ; 以及 0016 使通过燃烧器室的进气口进入的气流分开, 使得第一气流行经该引导构件的至少 一个孔, 第二气流行经该引导构件与该燃烧器头部之间形成的间隙。 0017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使造纸机、 纸板机或类似设备中的冲击干燥器的燃烧器室内的 燃烧条件稳定的典型装置包括 : 0018 燃烧器室, 由该燃烧器室的壁限定, 并包括供待加热的空气进入的进气口 ; 0019 进气通道, 连接至该燃烧器室的进气口 ; 0020 至少一个燃烧器头部, 包括 : 0021 用于火焰的火焰开口, 位于该燃烧器头部的第一端 ; 0022 至少一个供给连接部, 位于该燃烧。
17、器头部的相对的第二端 ; 0023 燃烧器轴线, 从该燃烧器头部的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 ; 0024 由此该燃烧器头部被设置在该燃烧器室中邻近该进气口, 该燃烧器轴线相对于该 气体入口通道成一角度。所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孔的引导构件, 该引导构件被设置在该 燃烧器室的进气口与该至少一个燃烧器头部的火焰开口之间, 该引导构件沿流动方向覆盖 火焰开口, 由此在该燃烧器头部与该引导构件之间形成间隙。 0025 现在已令人惊讶地发现, 如果具有孔的引导构件 ( 优选为引导板 ) 被设置在燃烧 器室的进气口与燃烧器头部的火焰开口之间, 则该燃烧器头部的火焰能够很容易地实现稳 定。该引导构件将进入燃烧器室的。
18、气流分成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 第一气流行经引导构件 的孔, 第二气流行经引导构件与燃烧器头部之间形成的间隙。 通过这种方式, 进入燃烧器室 的气流不会与火焰全力碰撞, 而是气流被进一步指引远离火焰开口并且至少部分地与火焰 方向对齐。已经观察到即使在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冲击干燥器中, 火焰与燃烧器室壁 的接触如果像在传统的冲击干燥器中那样多的话, 火焰也更为稳定。 002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所述引导构件优选为引导板, 其包括至少一个孔, 优选地包括多个相邻的孔。该引导构件可由耐热钢制成。该引导构件优选包括多个孔 ; 这 些孔的高度为 100500mm, 优选为 150250mm 。
19、; 且这些孔的宽度为 3002500mm, 优选为 5001500mm。两个相邻的孔之间的距离典型地是 10200mm, 优选为 20120mm。该引导 构件可形成曲面或另外以适当的方式形成。该引导构件通常延伸穿过整个燃烧器室 ( 从燃 烧器室的第一侧壁到第二侧壁 )。 0027 所述引导构件被设置在燃烧器室的进气口与一个或多个火焰开口之间, 使得燃烧 器头部与该引导构件之间形成间隙。典型地, 该间隙的高度为 1070mm, 优选为 2050mm。 此外, 该引导构件被设置在燃烧器头部的进气口与火焰开口之间, 以防止从进气口直达火 焰开口的气流。该引导构件的一个目的是分开气流, 并引导气流的第。
20、一部分远离火焰开口 周围的区域, 使得第一气流在燃烧器室的主要部分首先与火焰和周围的燃烧气体接触。同 时, 该引导构件的另一目的是沿平行于火焰的方向将第二部分气流引导到燃烧器室, 因此 说 明 书 CN 104233899 A 5 3/5 页 6 减少对火焰的干扰。 0028 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可根据燃烧器室、 燃烧器头部和火焰温度的设计来适当地选 定。通常可推断, 如果第二气流太小, 则引导构件可能会因火焰而过热。另一方面, 如果第 二气流太大, 则所述装置的压力损失就会增大, 且第二气流甚至还会开始干扰火焰。 根据本 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第一气流与第二气流的比例是 80:2097:3, 优。
21、选为 85:1595:5。 0029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尤其适合用于冲击干燥器, 其中, 进入燃烧器室的气流是从燃 烧器的一侧 ( 即进入或者说进来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不与未受干扰的燃烧器火焰的方向平 行 ), 被引入该燃烧器室内的。换言之, 在进来的气流与未受干扰 ( 安静 ) 的火焰之间存在 角度关系。典型地, 进来的气流与安静的火焰之间的角度处于 70 100的范围内, 典型 地约为 90。换言之, 进气通道的纵轴线与燃烧器头部轴线之间的角度处于 70 100 的范围内, 典型地约为 90。 0030 在本申请中, 术语 “冲击干燥器” 表示位于造纸机或类似设备中的干燥部的干燥装 置。典型的冲。
22、击干燥器包括燃烧器室, 燃烧器室被整合在冲击干燥器的罩内。在燃烧器室 中, 通过使空气接触燃烧器头部的火焰, 来将空气加热到200500的温度。 被加热的空气 从燃烧器室通过压力集流腔被引导到吹气构件, 该吹气构件例如为向待干燥的幅材高速吹 送空气的吹气喷嘴。幅材的干燥是不经接触地进行的, 即冲击干燥器是一种无接触式干燥 装置。 0031 所述燃烧器室的壁典型地由耐热钢制成。 燃烧器室包括供待加热的空气进入的进 气口、 和用于引导加热后的空气离开燃烧器室到压力集流腔的出口。至少一个燃烧器头部 被设置在燃烧器室中邻近进气口。 优选地, 所述燃烧器室包括多个相邻的燃烧器头部, 每个 燃烧器头部具有。
23、火焰开口。燃烧器头部的数量取决于燃烧器室的宽度。通常在一个燃烧器 室中, 设有相邻的 16 个燃烧器头部, 优选设有 25 个燃烧器头部。两个相邻的燃烧器头 部之间的距离可以是 2002000mm, 优选为 4001200mm。 0032 所述燃烧器头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且燃烧器头部的轴线从燃烧器的第一端延 伸到第二端。燃烧器头部的轴线通常被设置成相对于进气通道成一角度。燃烧器头部的第 一端面向燃烧器室的主要部分并包括火焰开口。 燃烧器室的主要部分这里理解为燃烧器室 中的从燃烧器头部的火焰开口延伸到燃烧器室的出口开口的部分。 燃烧器头部的第二端连 接到至少一个供给连接部, 供给连接部用于将。
24、适当的燃料和燃烧空气供给到燃烧器头部和 火焰。典型地, 火焰的温度为 8002500, 更典型地为 10001500, 而且天然气、 液化天 然气、 液化石油气、 柴油或煤油均可被用作燃料。 003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个或多个供给连接部的总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燃 烧器头部的横截面积。如果该燃烧器头部连接至若干供给连接部, 则这些供给连接部的横 截面积被计算总和, 以便获得总横截面积。一个或多个供给连接部的总横截面积通常与所 述燃烧器头部在火焰开口处的横截面积进行比较。 一个或多个狭窄的供给连接部使空气还 可在流过燃烧器之后, 能够从燃烧器头部的第一侧表面流动到燃烧器头部的第二侧表面。
25、。 因此, 在燃烧器头部的第二端与燃烧器室的端壁之间 ( 即在燃烧器头部之后以及在燃烧器 头部与燃烧器室的壁之间 ) 可以形成流动通道, 并分开通过燃烧器室的进气口进入的气 流, 使得第三气流行经该流动通道。因此, 在燃烧器头部与第二气流的相对侧, 第三气流进 入位于燃烧器头部与燃烧器室的壁之间的燃烧器室。 第三气流的体积可以为通过进气口进 说 明 书 CN 104233899 A 6 4/5 页 7 入燃烧器室的气流的总体积的 1050, 优选为 2045, 更优选为 3045。 003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在燃烧器室的壁与燃烧器头部之间的流动通道中可设 置有分隔板, 以便进一步将第。
26、三气流分成冷却流和经过火焰的加热流。该分隔板典型地由 耐热钢制成。 通过这种方式, 能够利用最靠近燃烧器室的壁的气流来冷却燃烧器室的壁, 而 利用最靠近火焰的气流来传输热能, 同时使火焰干扰最小化。因此, 能够避免局部过热, 且 使热能被更好地传输到待加热的气流。 典型地, 第三气流被分开, 使得冷却流与加热流的比 例可以是 550, 优选为 1035。适当布置所述分隔板, 可在分隔板与燃烧器室的壁之 间形成充足的流动通道。如果燃烧器室的壁与分隔板之间的距离太小, 则冷却气流就可能 无法有效地抑制向燃烧器室的壁的热传导。 所述分隔板典型地被设置在距燃烧器室的壁为 550mm、 优选为 1030。
27、mm 的第一距离处, 并被设置在距燃烧器头部为 50300mm、 优选为 80200mm 的第二距离处。 0035 通过燃烧器室的进气口进入的气流的至少一部分可从吹气构件 ( 例如吹气喷嘴 ) 与幅材之间的空间被再循环。 因此, 冲击干燥器可包括除湿装置和再循环装置, 该除湿装置 用于去除处于所述吹气构件与幅材之间的空间中的潮湿空气, 该再循环装置用于使这种被 除湿的空气回到冲击干燥器的进气口。循环空气的温度可典型地为 100350, 更典型地 大约为 250。使用循环空气可减少加热燃烧器室中的空气的需要量, 并因此节省能量。 003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通过燃烧器室的进气口进入的气流。
28、的至少一部分是得 自冲击干燥器之外 ( 例如得自机械室外或得自户外 ) 的预热空气。例如, 机械室的空气可 利用可用的热回收装置, 例如利用造纸厂的干燥部的热回收装置或气体加热的干燥器自身 的热回收装置, 被预热到 100250、 典型地被预热到 150200的温度。预热空气也可 被用作燃烧空气, 通过所述供给连接部来供给到燃烧器头部。 因此, 造纸机的干燥部的废热 能够用于预热气流和 / 或燃烧空气。 003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来自预热空气的空气在燃烧器室之前与从吹气构件与 幅材之间的空间被再循环的空气混合。 换言之, 在气流进入燃烧器室之前, 机械室中的空气 和 / 或室外空气可。
29、被加入并混合成为补偿空气, 以此方式使空气循环。典型地, 来自冲击干 燥器罩外的补偿空气量的重量百分比为 320、 优选为 515。 附图说明 0038 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其中 : 0039 图 1 示出冲击干燥器的示意图, 0040 图 2 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冲击干燥器的燃烧器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图1示出冲击干燥器的示意图。 冲击干燥器1包括罩2和多个吹气喷嘴3、 3、 3, 加热空气借助吹气喷嘴而吹向待干燥的幅材 ( 图中未示 )。罩 2 内设置有燃烧器室 4 以及 压力集流腔 5, 干燥空气在燃烧器室 4 中被加热到高温, 压力集流腔 5 用于从燃烧器室 4 。
30、向 吹气喷嘴 3、 3、 3传输被加热的空气。冲击干燥器中的空气利用循环风扇 6 来循环。风 扇 6 引起空气经过进气通道 10, 通过进气口 11, 流到燃烧器室 4。从进气口 11 经过燃烧器 室 4 流到压力集流腔 5 的入口的空气在流过火焰 9 时被加热到期望的温度。在图 1 中, 利 说 明 书 CN 104233899 A 7 5/5 页 8 用箭头来表示在冲击干燥器内流动的空气。 0042 燃烧器室 4 的第一端 4 设置有燃烧器头部 7。燃烧器头部 7 包括火焰开口 8, 火 焰开口 8 位于燃烧器头部 7 的第一端。燃烧器头部 7 的第二端设有供给连接部 12, 供给连 接部。
31、 12 用于向燃烧器 7 供给燃料以及燃烧空气, 燃料例如为天然气。 0043 图 1 中示出的是未被干扰的处在最佳条件下的火焰 9。然而, 由图 1 易于想到, 在 传统的冲击干燥器中, 存在经由进气口11进入燃烧器室的气流干扰火焰9并朝向燃烧器室 4 的壁 “推送” 火焰的风险。 0044 图 2 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冲击干燥器的燃烧器室装置。燃烧器头部 7 被设置在燃烧 器室 4 的第一端 4。在燃烧器头部 7 附近、 垂直于燃烧器轴线 71, 进气通道 10 通过进气口 11 连接至燃烧器室 4。引导构件 13 被设置在火焰开口 8 与进气口 11 之间。引导构件 13 被 形成为, 将来。
32、自进气通道 10 和通过进气口 11 进入燃烧室 4 内的气流分成第一气流 14 和第 二气流 15。气流 14、 15 以箭头来表示。第一气流 14 通过引导构件 13 中的孔 ( 图中未示 ) 进入主燃烧器室 4。以这种方式进入主燃烧器室 4的第一气流 14 相对于火焰开口 8 被 移位, 并朝向燃烧器室 4 的中心转移。换言之, 源于第一气流 14 的对火焰的干扰被最小化, 甚至完全消除。第二气流 15 通过间隙 16 进入主燃烧器室 4, 间隙 16 形成在燃烧器头部 7 与引导构件 13 之间。第二气流 15 以这种方式平行于火焰地经过火焰开口 8。换言之, 第 二气流 15 使在火。
33、焰 ( 图中未示 ) 周围的干扰最小化甚至完全消除。同时, 第二气流 15 使 引导构件 13 冷却并降低引导构件 13 由于火焰而过热的风险。 0045 用于向燃烧器头部7供给燃料和燃烧空气的供给连接部17被设置到燃烧器头部7 的第二端。可将供给连接部 17 的横截面积设置成小于燃烧器头部 7 的火焰部分 7A 的横截 面积。以这种方式, 能够在燃烧器头部 7 的第二端与燃烧器室的端壁 19 之间形成流动通 道 18( 如果有此要求的话 )。在燃烧器室 4 中, 流动通道 18 在燃烧器头部 7 与燃烧器室的 壁 19 之间连续。因此通过进气口 11 进入燃烧器室 4 的气流的一部分形成第三。
34、气流 20( 以 箭头表示 )。 0046 而且, 可以(但可选地)将分隔板21设置到流动通道18, 设置到燃烧器室壁19与 燃烧器头部 7 之间的空间。此分隔板 21 将第三气流 20 分成加热流 20 和冷却流 20。加 热流 20 被引导经过燃烧器头部 7, 使得该加热流 20 被火焰加热。冷却流 20被引导经 过燃烧器室的壁 19, 由此冷却流 20冷却并冲刷壁 19。以这种方式降低了壁过热的风险。 分隔板 21 可被设置成相对于燃烧器轴线 71 垂直, 或分隔板 21 可以形成曲面、 弯曲或呈 L 形, 优选形成曲面、 弯曲或呈 L 形。 0047 虽然以上参照目前看来最实际和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 但应理解, 本发明 不应局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 而是本发明旨在还覆盖处于随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不 同更改和等效的技术方案。 说 明 书 CN 104233899 A 8 1/2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33899 A 9 2/2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33899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