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圆块孔式二合一石墨冷凝冷却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管、圆块孔式二合一石墨冷凝冷却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45984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8CN102345984ACN102345984A21申请号201010245083222申请日20100805F28B7/00200601F28D21/00200601F28F21/0220060171申请人钱尉兵地址226002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闸东乡尖沟头村三组1号72发明人唐正勇54发明名称列管、圆块孔式二合一石墨冷凝冷却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管、圆块孔式二合一石墨冷凝冷却器,包括壳程和壳程隔板,冷凝器顶部为气体进口端,底部为冷凝液出口端,冷凝器侧面下方为冷却后气体出口端,所述的冷凝器分为A、B、C上下三段,A段为。
2、上段,B段为中段,C段为下段,所述A段为列管式石墨换热器,所述B段为块孔式石墨换热器。本发明通过列管、圆块孔式二合一制成的石墨冷凝器,该设备所需要的实际换热面积最大程度接近计算值,避免了因为需要截面面积而使换热面积大很多,比做多台设备节省石墨材料和紧固件等。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46004A1/1页21一种列管、圆块孔式二合一石墨冷凝冷却器,包括壳程和壳程隔板,冷凝器顶部为气体进口端1,底部为冷凝液出口端2,冷凝器侧面下方为冷却后气体出口端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分为A、B、C上中下三段,A段为上段,B段为中。
3、段,C段为下段,所述A段为列管式石墨换热器,所述B段为块孔式石墨换热器。2一种列管、圆块孔式二合一石墨冷凝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B段侧壁上方设有冷却水出口端4,6,侧壁下方设有冷却水进口端5,7,所述气体出口端3位于C段侧壁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冷、深冷二合一石墨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段和B段之间的壳程通过O型圈8密封分隔。权利要求书CN102345984ACN102346004A1/2页3列管、圆块孔式二合一石墨冷凝冷却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石墨冷凝器,具体涉及一种列管、圆块孔式二合一石墨冷凝器。背景技术0002一般情况下气体的比热容较小,需要冷却、冷凝时的热量转换较。
4、小,按照实际计算的换热面积也较小,但是气体往往体积流量较大,需要流通截面面积就大。如果按照实际换热选择换热器而截面面积过小,气体流速太快,根本达不到效果,如果按照截面面积选型,设备可能会大很多。列管、圆块二合一石墨换热器利用了列管式石墨换热器的截面面积大的优点,解决了上述问题。发明内容0003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列管、圆块孔式二合一石墨冷凝器。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列管、圆块孔式二合一石墨冷凝冷却器,包括壳程和壳程隔板,冷凝器顶部为气体进口端,底部为冷凝液出口端,冷凝器侧面下方为冷却后气体出口端,所述的冷凝器分为A、B、C上中下三段,A段为上段,B。
5、段为中段,C段为下段,所述A段为列管式石墨换热器,所述B段为块孔式石墨换热器。000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A、B段侧壁上方设有冷却水出口端,侧壁下方设有冷却水进口端,所述气体出口端位于C段侧壁下方。000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A段和B段之间的壳程通过O型圈密封分隔。0007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列管、圆块孔式二合一制成的石墨冷凝器,该设备所需要的实际换热面积最大程度接近计算值,避免了因为需要截面面积而使换热面积大很多,比做多台设备节省石墨材料和紧固件等。附图说明0008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如附图所示,选取列管式石墨换热器作为冷。
6、凝冷却器的上段,选取块孔式石墨换热器作为冷凝冷却器的中段,上段顶部设有气体进口端1,上段和中段之间的壳程通过O型圈8密封分隔,上段和中段的侧壁上方设有冷却水出口端4,6,上段和中段的侧壁下方设有冷却水进口端5,7,下段侧面设有冷却后气体的出口端3,下段底部为冷凝液出口端2,将上、中、下段之间连接成一体即可制得所述的列管、圆块孔式二合一石墨冷凝冷却器,所述的冷凝冷却器外围为壳程,内部装有壳程隔板。0010使用方法将需要冷却、冷凝的气体,首先经过设备的列管段,由于列管式石墨换热器的截面面积大,气体不会因为流速过快,不利于冷却。冷却后的气体体积变小,再经过说明书CN102345984ACN102346004A2/2页4圆块孔段进一步冷却。说明书CN102345984ACN102346004A1/1页5说明书附图CN10234598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