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板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733054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41249.7

申请日:

2012.11.07

公开号:

CN103135158A

公开日:

2013.06.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5/30申请日:20121107|||公开

IPC分类号:

G02B5/30; B32B7/12; C09J129/04; C09J5/00

主分类号:

G02B5/30

申请人: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中田美惠; 竹田哲郎; 山下智弘; 赤利玲子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11.11.21 JP 2011-254046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蒋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偏振板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即使在使用了水分率低的偏振片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膜的粘接性良好的偏振板。该方法是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借助胶粘剂层设置了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工序(1),其中,将偏振板用的水系胶粘剂涂布于所述透明保护膜后使其干燥,在透明保护膜上形成对于水的接触角变化在30秒以内发生的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工序(2),其中,通过所述胶粘剂层将水分率为12~25重量%的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膜贴合;和工序(3),其中,使所述胶粘剂层干燥。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是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借助胶粘剂层设置了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序(1),在所述透明保护膜上涂布偏振板用的水系胶粘剂后使其干燥,在透明保护膜上形成在30秒以内对于水的接触角发生变化的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
工序(2),通过所述胶粘剂层将水分率为12~25重量%的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膜贴合;以及
工序(3),使所述胶粘剂层干燥。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系胶粘剂为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乙烯醇系胶粘剂。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在侧链具有亲水性的长链官能团。

说明书

说明书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振板的制法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使用了该偏振片的偏振板、光学膜,以及使用了该偏振片、偏振板、光学膜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PDP等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其图像形成方式,在形成液晶面板表面的玻璃基板的两侧配置偏振片是必不可少的。偏振片,一般地,通过用碘等二色性材料对聚乙烯醇系膜进行染色后,使用交联剂进行交联,进行单轴拉伸而制膜,从而得到。上述偏振片由于通过拉伸而制成,因此容易收缩。此外,聚乙烯醇系膜由于使用了亲水性聚合物,因此加湿条件下特别容易变形。此外,由于膜自身的机械强度弱,因此存在膜裂开的问题。因此,使用偏振板,偏振板在偏振片的两侧或单侧将三乙酰纤维素等的透明保护膜贴合来补充了强度。上述偏振板通过将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膜用胶粘剂贴合而制造。
例如,将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膜贴合来制造偏振板时,采用使用含有含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和交联剂的水溶液涉及的水系胶粘剂(专利文献1)。记载了该水系胶粘剂的耐湿热性、耐水性良好。此外,提出了通过使用胶粘剂液的粘度为3~20mP a·s(25℃)的胶粘剂作为上述水系胶粘剂,获得外观良好的偏振板(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2中,不对涂布于偏振片或透明保护膜的胶粘剂溶液实施干燥,在涂布状态下使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膜贴合。
此外,提出了通过在使涂布于偏振片或透明保护膜的胶粘剂溶液干燥而形成胶粘剂层后,使水性液存在于这些贴合面,从而将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膜贴合来制造偏振板的方法(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3记载了通过预先形成胶粘剂层,与专利文献1、2相比,能够制造外观缺陷少的偏振板。此外,提出了在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中配合了金属化合物胶体的胶粘剂能够改善得到的偏振板的裂点缺陷(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896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6543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2849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1226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一方面,偏振板的制造时,作为偏振片,水分率低则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取向性提高,因此光学特性(偏光度等)良好。但是,专利文献3中,预先形成的胶粘剂层的干燥程度高,胶粘剂层难以溶于水。因此,偏振片的水分率低的情况下,有时胶粘剂层利用添加的水性液难以充分地溶解,在得到的偏振板中有时引起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膜的粘接不良。此外,对于在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中配合了金属化合物胶体的胶粘剂,也存在上述同样的粘接不良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即使使用了水分率低的偏振片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膜的粘接性良好的偏振板。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采用以下所示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等能够实现上述目的,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为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借助胶粘剂层设置了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序(1),将偏振板用的水系胶粘剂涂布于上述透明保护膜后,使其干燥,在透明保护膜上形成在30秒以内发生对于水的接触角变化的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
工序(2),通过上述胶粘剂层将水分率为12~25重量%的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膜贴合;和
工序(3),使上述胶粘剂层干燥。
上述偏振板的制造方法中,作为上述水系胶粘剂,优选为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乙烯醇系胶粘剂。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优选在侧链具有亲水性的长链官能团。
对于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工序(1)中,与专利文献3同样地,胶粘剂层形成于透明保护膜,但该胶粘剂层并不是如专利文献3那样干燥程度高的状态,而是涂膜状态。该半干燥的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例如,能够控制涂膜状态以满足直至对于水的接触角变化的时间(开始被水溶解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发生。通过这样地控制胶粘剂层的涂膜状态,在由水系胶粘剂形成的胶粘剂层中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确保水分,即使在偏振片的水分率低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将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膜粘接。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在透明保护膜上形成的上述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胶粘剂由水系胶粘剂形成,能够被偏振片中的水分溶解。因此,对于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如专利文献3那样添加水性液并不特别必要。此外,上述工序(1)的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的形成时,预先将该胶粘剂层中的水分除去。因此,能够高速地进行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膜,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干燥工序(3),在生产率方面也有利。
此外,对于以往的干燥程度高的状态的胶粘剂层,通常,作为偏振片,水分率超过25重量%是必要的,但对于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能够使用水分率为25重量%以下的偏振片。这样,对于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能够使用水分率为25重量%以下的偏振片,因此能够提高得到的偏振板的光学特性(偏光度等)。该偏振板能够实现面内均匀性优异、高析像清晰度并且高对比度的液晶显示装置(LCD)、电致发光显示装置(ELD)等图像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提供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借助胶粘剂层设置了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对偏振片并无特别限制,能够使用各种偏振片。作为偏振片,可列举例如使聚乙烯醇系膜、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系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吸附碘、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材料并单轴拉伸的产物,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多烯系取向膜等。这些中,优选由聚乙烯醇系膜和碘等二色性物质组成的偏振片。对这些偏振片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一般地,为5~80μm左右。偏振片的厚度优选为15~35μm。如果偏振片的厚度过薄,与透明保护膜贴合时,容易受到损伤。另一方面,如果偏振片的厚度过厚,存在干燥效率变差的倾向,在生产率方面不优选。
用碘对聚乙烯醇系膜进行染色并单轴拉伸的偏振片,例如,能够通过将聚乙烯醇浸渍于碘的水溶液而染色,通过拉伸到原长的3~7倍而制成。根据需要也能够浸渍于硼酸、碘化钾等的水溶液。进而,根据需要在染色之前可将聚乙烯醇系膜浸渍于水中水洗。通过对聚乙烯醇系膜进行水洗,能够将聚乙烯醇系膜表面的污垢、抗粘连剂洗净,而且通过使聚乙烯醇系膜溶胀,还具有防止染色的不均匀等不均匀的效果。拉伸可在用碘染色后进行,也可边染色边拉伸,还可在拉伸后用碘染色。也可在硼酸、碘化钾等的水溶液中、水浴中进行拉伸。
此外,作为偏振片,使用水分率为12~25重量%的偏振片。本发明中,在偏振片的水分率为25重量%以下的低水分率下也能够使用。进而,在偏振片的水分率为23重量%以下也能够使用。在获得光学特性良好的偏振板的方面,优选偏振片的水分率低。此外,在干燥工序(3)中的干燥效率提高,能够提高生产速度的生产率方面优选。另一方面,如果偏振片的水分率过低,作为偏振片的膜的刚性提高,容易受到损伤,容易发生外观缺陷。从该方面出发,偏振片的水分率优选为12重量%以上。这样的偏振片的水分率,一般能够利用偏振片的制造工序中的干燥处理的条件来调整,根据需要可另外设置调湿处理工序,实施在水浴中的浸渍、水滴的喷雾或再次的加热干燥、减压干燥。
作为形成在上述偏振片的一面或两面设置的透明保护膜的材料,优选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遮断性、各向同性等优异的材料。可列举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聚合物、二乙酰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聚合物、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等苯乙烯系聚合物、聚碳酸酯系聚合物等。此外,作为形成上述透明保护膜的聚合物的实例,也可列举聚乙烯、聚丙烯、具有环系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这样的聚烯烃系聚合物、氯乙烯系聚合物、尼龙、芳香族聚酰胺等酰胺系聚合物、酰亚胺系聚合物、砜系聚合物、聚醚砜系聚合物、聚醚醚酮系聚合物、聚苯硫醚系聚合物、乙烯醇系聚合物、偏氯乙烯系聚合物、乙烯醇缩丁醛系聚合物、聚芳酯系聚合物、聚甲醛系聚合物、环氧系聚合物、或上述聚合物的共混物等。此外,通常用胶粘剂层将透明保护膜粘贴于偏振片,作为透明保护膜,能够使用(甲基)丙烯酸系、聚氨酯系、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系、环氧系、有机硅系等热固化性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在透明保护膜中可含1种以上的任意的适当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列举例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润滑剂、增塑剂、脱模剂、防着色剂、阻燃剂、成核剂、抗静电剂、颜料、着色剂等。透明保护膜中的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0~100重量%,更优选为50~99重量%,进一步优选为60~98重量%,特别优选为70~97重量%。透明保护膜中的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下的情况下,有可能热塑性树脂本来具有的高透明性等不能充分地显现。
作为本发明的透明保护膜,优选使用从纤维素树脂(聚合物)、聚碳酸酯树脂(聚合物)、环状聚烯烃树脂(具有环系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和(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选择的至少1种。特别是在使用了由三乙酰纤维素形成的保护膜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效果显著。
透明保护膜的厚度,可适当地决定,一般从强度、处理性等作业性、薄层性等方面出发,为1~500μm左右。特别优选1~300μm,更优选5~200μm。
此外,在偏振片的两侧设置透明保护膜的情况下,在其表里可使用由相同的聚合物材料形成的保护膜,也可使用由不同的聚合物材料等形成的透明保护膜。
对透明保护膜的与偏振片粘接的面,可以实施易粘接处理。作为易粘接处理,可列举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等干式处理、碱处理(皂化处理)等化学处理、形成易粘接层的涂布处理等。这些中,形成易粘接层的涂布处理、碱处理是优选的。对于易粘接层的形成,能够使用多元醇树脂、聚羧酸树脂、聚酯树脂等各种易粘接材料。此外,易粘接层的厚度,通常为0.001~10μm左右,更优选为0.001~5μm左右,特别优选为0.001~1μm左右。
对上述透明保护膜的没有将偏振片粘接的面,可实施硬涂层或防反射处理、以防止粘附、漫射或防眩为目的的处理。
此外,上述防反射层、防粘附层、漫射层、防眩层等,除了能够设置于透明保护膜自身以外,还能够另外作为光学层,相对于透明保护膜独立地设置。
作为用于形成将上述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膜贴合的胶粘剂层的胶粘剂,使用水系胶粘剂。
作为水系胶粘剂,并无特别限定,可例示例如乙烯基聚合物系、明胶系、乙烯基系胶乳系、聚氨酯系、异氰酸酯系、聚酯系、环氧系等。作为上述水系胶粘剂,优选使用含有乙烯基聚合物的胶粘剂等,作为乙烯基聚合物,优选聚乙烯醇系树脂。特别地,使用聚乙烯醇系的聚合物膜作为偏振片的情况下,从粘接性方面出发,优选使用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胶粘剂。
对于聚乙烯醇系树脂,可列举将聚醋酸乙烯酯进行皂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其衍生物;进而和与醋酸乙烯酯具有共聚性的单体的共聚物的皂化物;将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尿烷化、醚化、接枝化、磷酸酯化等的改性聚乙烯醇。作为上述单体,可列举马来酸(酐)、富马酸、巴豆酸、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等不饱和羧酸及其酯类;乙烯、丙烯等α‑烯烃、(甲基)烯丙基磺酸(钠)、磺酸钠(单烷基马来酸酯)、二磺酸钠烷基马来酸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碱金属盐、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衍生物等。
这些聚乙烯醇系树脂可单独使用一种,或者将二种以上并用。
对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并无特别限定,从粘接性方面出发,平均聚合度为100~5000左右,优选为1000~4000,平均皂化度为85~100摩尔%左右,优选为90~100摩尔%。
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优选在侧链具有亲水性的长链官能团。作为上述在侧链具有的亲水性的长链官能团,可列举例如乙酰乙酰基、羰基等。从提高耐久性的方面出发,胶粘剂更优选包含在侧链具有亲水性的长链官能团(例如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此外,在侧链具有亲水性的长链官能团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由于具有亲水性,因此溶胀性优异,水的吸收性好,由于水的存在,容易溶胀(由于容易溶解),因此即使在偏振片的水分率低的情况下,也能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因此优选。
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通过采用公知的方法使聚乙烯醇系树脂与双烯酮反应而得到。例如,可列举使聚乙烯醇系树脂分散在醋酸等溶剂中,向其中添加双烯酮的方法;使聚乙烯醇系树脂预先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或二噁烷等溶剂中,向其中添加双烯酮的方法等。此外,还可列举使双烯酮气体或液体双烯酮与聚乙烯醇直接接触的方法。
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乙酰乙酰基改性度,只要为0.1摩尔%以上,则并无特别限制。如果不到0.1摩尔%,胶粘剂层的耐水性不充分,不适合。乙酰乙酰基改性度,优选为0.1~40摩尔%左右,更优选为1~20摩尔%,特别优选为2~7摩尔%。如果乙酰乙酰基改性度超过40摩尔%,耐水性的提高效果小。乙酰乙酰基改性度是采用NMR测定的值。
此外,由上述水系胶粘剂形成的胶粘剂层,在其水溶液的调制时,根据需要,也可配合交联剂、其他的添加剂、酸等催化剂。
作为交联剂,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用于聚乙烯醇系胶粘剂的交联剂。能够使用具有至少2个与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乙二胺、三亚乙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等具有亚烷基和2个氨基的亚烷基二胺类;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加成物、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亚甲基双(4‑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它们的酮肟封端物或酚封端物等异氰酸酯类;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二或三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基苯胺、二缩水甘油基胺等环氧类;甲醛、乙醛、丙醛、丁醛等一元醛类;乙二醛、丙二醛、丁二醛、戊二醛、顺式丁烯二醛、邻苯二甲醛等二醛类;羟甲基脲、羟甲基蜜胺、烷基化羟甲基脲、烷基化羟甲基化蜜胺、乙酰胍胺、苯并胍胺和甲醛的缩合物等氨基‑甲醛树脂;醋酸锆、硝酸锆、碳酸锆、氢氧化锆、氧氯化锆等锆化合物;乙醛酸金属盐(作为金属,可列举例如锂、钠、钾等碱金属、镁、钙等碱土类金属、钛、锆、铬、锰、铁、钴、镍、铜等过渡金属、锌、铝等。)、乙醛酸胺盐(作为胺,可列举例如氨、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等。)等乙醛酸盐;具有1个以上的碱性基团和1个以上的酸性基团的氨基酸或含硫氨基酸;二甲氧基乙醛、二乙氧基乙醛、二烷氧基乙醛等缩醛化合物;以及钠、钾、镁、钙、铝、铁、镍等二价金属、或三价金属的盐及其氧化物。这些可一种单独使用,或者将二种以上并用。这些中,优选使用具有1个以上的碱性基团和1个以上的酸性基团的氨基酸或含硫氨基酸。作为碱性基团,优选氨基,作为酸性基团,优选羧基或磺基。作为上述氨基酸,可列举例如甘氨酸、丙氨酸、苯基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阿司帕坦、谷氨酰胺、谷氨酸、以及这些氨基酸和(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等。作为上述含硫氨基酸,可列举例如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和牛磺酸等。这些中,特别优选使用牛磺酸等具有磺基的含硫氨基酸。此外,作为交联剂,能够使用硅烷偶联剂、钛偶联剂等偶联剂。
上述交联剂的配合量,可根据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种类等适当设计,相对于聚乙烯醇系树脂100重量份,通常为0.1~50重量份左右,优选为0.2~30重量份左右,更优选为0.5~20重量份。在该范围内,获得良好的粘接性。
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胶粘剂涂布于透明保护膜,在透明保护膜上形成胶粘剂层的工序(1);利用上述胶粘剂层将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膜贴合的工序(2);和使上述胶粘剂层干燥的工序(3)。采用该制造方法,能够得到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借助胶粘剂层设置了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
上述工序(1)中,将胶粘剂涂布于透明保护膜后使其干燥,在透明保护膜上形成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
上述胶粘剂在透明保护膜上的涂布,优选以干燥工序(3)后的胶粘剂层的厚度为10~300nm左右的方式进行。胶粘剂层的厚度,从得到均匀的面内厚度,获得充分的粘接力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10~200nm,特别优选为20~150nm。胶粘剂层的厚度不到10nm的情况下,粘接力不足,超过300nm的情况下,光学可靠性和耐湿粘接力倾向于降低。
作为调节胶粘剂层的厚度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调节胶粘剂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胶粘剂的涂布装置的方法。作为这样的胶粘剂层厚度的测定方法,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使用采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TEM(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断面观察测定。
上述胶粘剂的涂布操作并无特别限制,能够采用凹版辊涂布法、口模涂布法、辊式涂布法、喷雾涂布法、浸渍涂布法等各种手段,但从能够均匀地涂布胶粘剂出发,优选凹版辊涂布法、口模涂布法。
此外,上述工序(1)中,以在透明保护膜上形成的胶粘剂层成为半干燥的涂膜状态的方式进行控制。具体地,形成对于水的接触角在30秒以内发生变化的涂膜状态的压敏胶粘剂层。上述胶粘剂层的涂膜状态以胶粘剂层对于水的接触角的变化时间为基准进行判断。即,上述胶粘剂层的涂膜状态可以说是表示胶粘剂层对于水的溶胀时间(胶粘剂层开始溶解的时间)的指标。上述胶粘剂层对于水的接触角的变化时间,具体地,是胶粘剂层的水的接触角(初期的接着角)从水接触胶粘剂层后直至变化10°的时间。上述接触角的变化时间为30秒以下,优选为15秒以下。如果上述接触角的变化时间为30秒以下,即使偏振片的水分率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偏振片中的水分使胶粘剂层溶胀,提高粘接性。此外,上述接触角的变化时间越短,意味着胶粘剂层越快地被水溶解,从高速生产性的观点出发优选。
另一方面,如果上述接触角的变化时间超过30秒,偏振片的水分率低的情况下,利用偏振片的水分使胶粘剂层溶胀困难,产生粘接不良。
上述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的形成,例如,通过使涂布于透明保护膜的胶粘剂干燥而进行。干燥条件由胶粘剂的种类等决定,干燥温度优选30~100℃,更优选40~90℃。此外,干燥时间优选为1~100秒,更优选为20~80秒。
通过上述工序(1),在透明保护膜上形成了上述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后,进行利用上述胶粘剂层将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膜贴合的工序(2)。
对工序(2)中的贴合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采用利用辊式层压机等的贴合法。此外,在偏振片的两面设置透明保护膜的情况下,可采用同时或逐次的任何的贴合法。
接下来,在贴合工序(2)后,实施干燥工序(3)。通过干燥工序(3),由上述半干燥的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形成胶粘剂层,得到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借助该胶粘剂层设置有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
上述干燥工序(3)的干燥条件为干燥温度40~100℃、干燥时间1~10分钟。干燥温度优选为50~90℃,更优选为60~80℃。此外,干燥时间优选为2~9分钟,更优选为3~8分钟。
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偏振板在实际使用时,能够作为与其他的光学层层叠的光学膜使用。对于该光学层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1层或2层以上的有时用于例如反射板、半透射板、相位差板(包括1/2、1/4等波长板)、视角补偿膜等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形成的光学层。特别地,优选在本发明的偏振板上进一步层叠反射板或半透射反射板而成反射型偏振板或半透射型偏振板、在偏振板上进一步层叠相位差板而成的椭圆偏振板或圆偏振板、在偏振板上进一步层叠视角补偿膜而成的广视角偏振板、或者在偏振板上进一步层叠亮度提高膜而成的偏振板。
本发明的偏振板或光学膜,能够优选地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各种装置的形成等。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成可按照现有技术来进行。即,液晶显示装置,一般地通过将液晶单元与偏振板或光学膜、以及根据需要的照明系统等构成部件适当地组装,组装驱动电路等而形成,本发明中,除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偏振板或光学膜这点以外,并无特别限定,可根据现有技术进行。对于液晶单元,能够使用例如TN型、STN型、π型等任意的类型的液晶单元。
可形成在液晶单元的一侧或两侧配置了偏振板或光学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将背光或反射板用于照明系统的装置等适宜的液晶显示装置。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偏振板或光学膜能够设置于液晶单元的一侧或两侧。在两侧设置偏振板或光学膜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进而,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成时,在适宜的位置能够配置1层或2层以上的例如漫射板、防眩层、防反射膜、保护板、棱镜阵列、透镜阵列片材、散光板、背光等适宜的部件。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更具体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和比较例限定。
(偏振片的水分率测定方法)
从得到的偏光膜切出180mm×500mm的样品,测定其初期重量(W(g))。将该样品在120℃的干燥机内放置2小时后,测定干燥后重量(D(g))。由这些测定值,通过下式求出水分率。
水分率(%)={(W‑D)/W}×100
(偏振片的制作)
使用厚75μm的聚乙烯醇膜(可乐丽(株)制:VF‑PS7500,宽1000mm),边在30℃的纯水中浸渍60秒边拉伸到拉伸倍率2.5倍,在30℃的碘水溶液(重量比:纯水/碘(I)/碘化钾(KI)=100/0.01/1)中染色45秒,在4重量%硼酸水溶液中拉伸以使拉伸倍率为5.8倍,在纯水中浸渍10秒后,保持膜的张力的情况下,在60℃下干燥3分钟,得到了偏振片。该偏振片的厚度为25μm,水分率为12重量%。将其记为偏振片(1)。
上述偏振片(1)的制作中,改变干燥条件以外,与偏振片(1)同样地制作水分率不同的偏振片(2)‑(5)。干燥条件和水分率如下所示。
偏振片(2):干燥条件(40℃下30秒)、水分率20重量%。
偏振片(3):干燥条件(40℃下20秒)、水分率25重量%。
偏振片(4):干燥条件(40℃下60秒)、水分率10重量%。
(胶粘剂A的调制)
将PVA树脂(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制:Ecomaty)100重量份和交联剂(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制:Watersol)35重量份溶解于纯水3760重量份中,调制胶粘剂A。
(胶粘剂B的调制)
将PVA树脂(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制:ゴ一セフアイマ一Z:含有乙酰乙酰基)100重量份和交联剂(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制:Watersol)35重量份溶解于纯水3760重量份中,调制胶粘剂B。
(胶粘剂C的调制)
对于上述胶粘剂B(水溶液)100重量份,加入氧化铝胶体水溶液(平均粒径15nm,固体成分浓度10重量%,正电荷)18重量份,调制胶粘剂C。
实施例1
(偏振板的制作)
用缝模将上述胶粘剂A涂布于厚8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富士胶片公司制:UZ‑80T,水分率1.4重量%)的单面侧后,在65℃下干燥1分钟,得到了具有厚0.1μm的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的带有胶粘剂层的TAC膜。接下来,用辊机将带有胶粘剂层的TAC膜贴合于上述偏振片的两面。然后,在80℃下实施5分钟的干燥工序,制作偏振板。
实施例2~4和比较例1~5
实施例1中,如表1中所示改变胶粘剂的种类、偏振片的种类(水分率)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偏振板。
对于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偏振板进行了以下的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水的接触角变化时间>
对于在透明保护膜上形成的半干燥的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使水接触,经时地观察水的接触角。测定从对于上述胶粘剂层的水接触的时刻的接触角(初期角度)到接触角变化10°的时间。接触角的测定、接触角的变化的确认(时间的测定)采用基于液滴法的动态接触角法(协和科学制、接触角计)进行。
<粘接性>
从得到的偏振板的端部进行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膜的界面剥离,将剥离的情形记为“×”,将没有剥离的情形记为“○”。
<偏光度的测定>
偏振板的偏光度,使用带有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的V7100)测定380~780nm的波长光的分光透射率。
需要说明的是,偏光度通过将2张相同的偏振板以两者的透射轴平行的方式重叠的情形的透射率(平行透射率:Tp)和以两者的透射轴正交的方式重叠的情形的透射率(正交透射率:Tc)应用于下式而求出。
偏光度(%)={(Tp‑Tc)/(Tp+Tc)}1/2×100
对于各透射率,这些透射率是根据JIS Z8701的2度视野(C光源)测定、进行了视感度修正的Y值。表中表示单体透射率为42.8%时的偏光度。
[表1]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振板的制造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3515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05 CN 103135158 A *CN103135158A* (21)申请号 201210441249.7 (22)申请日 2012.11.07 2011-254046 2011.11.21 JP G02B 5/30(2006.01) B32B 7/12(2006.01) C09J 129/04(2006.01) C09J 5/00(2006.01) (71)申请人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大阪府 (72)发明人 中田美惠 竹田哲郎 山下智弘 赤利玲子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 。

2、公司 11021 代理人 蒋亭 (54) 发明名称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该方法即使 在使用了水分率低的偏振片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 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膜的粘接性良好的偏振板。该 方法是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借助胶粘剂层设置了 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其包括 : 工序 (1), 其中, 将偏振板用的水系胶粘剂涂布于所述 透明保护膜后使其干燥, 在透明保护膜上形成对 于水的接触角变化在 30 秒以内发生的涂膜状态 的胶粘剂层 ; 工序 (2), 其中, 通过所述胶粘剂层 将水分率为 12 25 重量的偏振片与透明保护 膜贴合 ; 和工序 (3), 其中, 。

3、使所述胶粘剂层干燥。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35158 A CN 103135158 A *CN103135158A* 1/1 页 2 1. 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是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借助胶粘剂层设置了透明保护膜的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工序 (1), 在所述透明保护膜上涂布偏振板用的水系胶粘剂后使其干燥, 在透明保护膜 上形成在 30 秒以内对于水的接触角发生变化的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 ; 工。

4、序 (2), 通过所述胶粘剂层将水分率为 12 25 重量的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膜贴合 ; 以及 工序 (3), 使所述胶粘剂层干燥。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系胶粘剂为含有聚乙 烯醇系树脂的聚乙烯醇系胶粘剂。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在侧链 具有亲水性的长链官能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35158 A 2 1/9 页 3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偏振板的制法方法。 此外, 本发明还涉及使用了该偏振片的偏振板、 光 学膜, 以及使用了该偏振片、 偏振板、 光学膜。

5、的液晶显示装置、 有机 EL 显示装置、 PDP 等图像 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液晶显示装置, 由于其图像形成方式, 在形成液晶面板表面的玻璃基板的两 侧配置偏振片是必不可少的。 偏振片, 一般地, 通过用碘等二色性材料对聚乙烯醇系膜进行 染色后, 使用交联剂进行交联, 进行单轴拉伸而制膜, 从而得到。上述偏振片由于通过拉伸 而制成, 因此容易收缩。此外, 聚乙烯醇系膜由于使用了亲水性聚合物, 因此加湿条件下特 别容易变形。此外, 由于膜自身的机械强度弱, 因此存在膜裂开的问题。因此, 使用偏振板, 偏振板在偏振片的两侧或单侧将三乙酰纤维素等的透明保护膜贴合来补充了强度。 上述偏。

6、 振板通过将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膜用胶粘剂贴合而制造。 0003 例如, 将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膜贴合来制造偏振板时, 采用使用含有含乙酰乙酰基 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和交联剂的水溶液涉及的水系胶粘剂(专利文献1)。 记载了该水系胶粘 剂的耐湿热性、 耐水性良好。 此外, 提出了通过使用胶粘剂液的粘度为320mP a s(25) 的胶粘剂作为上述水系胶粘剂, 获得外观良好的偏振板(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 2中, 不 对涂布于偏振片或透明保护膜的胶粘剂溶液实施干燥, 在涂布状态下使偏振片和透明保护 膜贴合。 0004 此外, 提出了通过在使涂布于偏振片或透明保护膜的胶粘剂溶液干燥而形成胶粘 剂层后, 使。

7、水性液存在于这些贴合面, 从而将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膜贴合来制造偏振板的方 法 ( 专利文献 3)。专利文献 3 记载了通过预先形成胶粘剂层, 与专利文献 1、 2 相比, 能够制 造外观缺陷少的偏振板。此外, 提出了在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中配合了金属 化合物胶体的胶粘剂能够改善得到的偏振板的裂点缺陷 ( 专利文献 4)。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5-189615 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02-365432 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 3 : 日本特开 2005-128490 号公报 0010 专利。

8、文献 4 : 日本特开 2009-122664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 另一方面, 偏振板的制造时, 作为偏振片, 水分率低则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取向性提 高, 因此光学特性(偏光度等)良好。 但是, 专利文献3中, 预先形成的胶粘剂层的干燥程度 高, 胶粘剂层难以溶于水。因此, 偏振片的水分率低的情况下, 有时胶粘剂层利用添加的水 性液难以充分地溶解, 在得到的偏振板中有时引起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膜的粘接不良。 此外, 说 明 书 CN 103135158 A 3 2/9 页 4 对于在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中配合了金属化合物胶体的胶粘剂, 也存在上述 同样的粘接不良的问题。 0012 。

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其中, 即使使用了水分率低的偏振片 的情况下, 也能够得到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膜的粘接性良好的偏振板。 0013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 反复深入研究, 结果发现采用以下所示的偏振板的 制造方法等能够实现上述目的, 完成了本发明。 0014 即, 本发明涉及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其为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借助胶粘剂层设置 了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0015 工序 (1), 将偏振板用的水系胶粘剂涂布于上述透明保护膜后, 使其干燥, 在透明 保护膜上形成在 30 秒以内发生对于水的接触角变化的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 ; 0016 工序。

10、(2), 通过上述胶粘剂层将水分率为1225重量的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膜贴 合 ; 和 0017 工序 (3), 使上述胶粘剂层干燥。 0018 上述偏振板的制造方法中, 作为上述水系胶粘剂, 优选为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 聚乙烯醇系胶粘剂。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优选在侧链具有亲水性的长链官能团。 0019 对于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工序 (1) 中, 与专利文献 3 同样地, 胶粘剂层形 成于透明保护膜, 但该胶粘剂层并不是如专利文献 3 那样干燥程度高的状态, 而是涂膜状 态。 该半干燥的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 例如, 能够控制涂膜状态以满足直至对于水的接触角 变化的时间 ( 开始被水溶解的时间。

11、 ) 在规定时间内发生。通过这样地控制胶粘剂层的涂膜 状态, 在由水系胶粘剂形成的胶粘剂层中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确保水分, 即使在偏振片的水 分率低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将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膜粘接。 0020 此外, 对于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在透明保护膜上形成的上述涂膜状态的 胶粘剂层, 胶粘剂由水系胶粘剂形成, 能够被偏振片中的水分溶解。因此, 对于本发明的偏 振板的制造方法, 如专利文献 3 那样添加水性液并不特别必要。此外, 上述工序 (1) 的涂膜 状态的胶粘剂层的形成时, 预先将该胶粘剂层中的水分除去。 因此, 能够高速地进行偏振片 和透明保护膜, 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干燥工序 (3),。

12、 在生产率方面也有利。 0021 此外, 对于以往的干燥程度高的状态的胶粘剂层, 通常, 作为偏振片, 水分率超过 25 重量是必要的, 但对于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能够使用水分率为 25 重量以下 的偏振片。这样, 对于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能够使用水分率为 25 重量以下的偏 振片, 因此能够提高得到的偏振板的光学特性(偏光度等)。 该偏振板能够实现面内均匀性 优异、 高析像清晰度并且高对比度的液晶显示装置 (LCD)、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ELD) 等图像 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本发明中, 提供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借助胶粘剂层设置了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的 制造方法。。

13、 0023 对偏振片并无特别限制, 能够使用各种偏振片。 作为偏振片, 可列举例如使聚乙烯 醇系膜、 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系膜、 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 子膜吸附碘、 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材料并单轴拉伸的产物, 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 聚氯乙 说 明 书 CN 103135158 A 4 3/9 页 5 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多烯系取向膜等。这些中, 优选由聚乙烯醇系膜和碘等二色性物质组 成的偏振片。对这些偏振片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 一般地, 为 5 80m 左右。偏振片的厚 度优选为 15 35m。如果偏振片的厚度过薄, 与透明保护膜贴合时, 容易受到损伤。另一 方面, 如。

14、果偏振片的厚度过厚, 存在干燥效率变差的倾向, 在生产率方面不优选。 0024 用碘对聚乙烯醇系膜进行染色并单轴拉伸的偏振片, 例如, 能够通过将聚乙烯醇 浸渍于碘的水溶液而染色, 通过拉伸到原长的 3 7 倍而制成。根据需要也能够浸渍于硼 酸、 碘化钾等的水溶液。进而, 根据需要在染色之前可将聚乙烯醇系膜浸渍于水中水洗。通 过对聚乙烯醇系膜进行水洗, 能够将聚乙烯醇系膜表面的污垢、 抗粘连剂洗净, 而且通过使 聚乙烯醇系膜溶胀, 还具有防止染色的不均匀等不均匀的效果。 拉伸可在用碘染色后进行, 也可边染色边拉伸, 还可在拉伸后用碘染色。也可在硼酸、 碘化钾等的水溶液中、 水浴中进 行拉伸。 。

15、0025 此外, 作为偏振片, 使用水分率为1225重量的偏振片。 本发明中, 在偏振片的 水分率为 25 重量以下的低水分率下也能够使用。进而, 在偏振片的水分率为 23 重量 以下也能够使用。在获得光学特性良好的偏振板的方面, 优选偏振片的水分率低。此外, 在 干燥工序 (3) 中的干燥效率提高, 能够提高生产速度的生产率方面优选。另一方面, 如果偏 振片的水分率过低, 作为偏振片的膜的刚性提高, 容易受到损伤, 容易发生外观缺陷。从该 方面出发, 偏振片的水分率优选为 12 重量以上。这样的偏振片的水分率, 一般能够利用 偏振片的制造工序中的干燥处理的条件来调整, 根据需要可另外设置调湿。

16、处理工序, 实施 在水浴中的浸渍、 水滴的喷雾或再次的加热干燥、 减压干燥。 0026 作为形成在上述偏振片的一面或两面设置的透明保护膜的材料, 优选透明性、 机 械强度、 热稳定性、 水分遮断性、 各向同性等优异的材料。可列举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聚合物、 二乙酰纤维素、 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系聚合 物、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聚合物、 聚苯乙烯、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AS 树脂 ) 等 苯乙烯系聚合物、 聚碳酸酯系聚合物等。此外, 作为形成上述透明保护膜的聚合物的实例, 也可列举聚乙烯、 聚丙烯、 具有环系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 乙烯丙烯共聚物这样。

17、的聚 烯烃系聚合物、 氯乙烯系聚合物、 尼龙、 芳香族聚酰胺等酰胺系聚合物、 酰亚胺系聚合物、 砜 系聚合物、 聚醚砜系聚合物、 聚醚醚酮系聚合物、 聚苯硫醚系聚合物、 乙烯醇系聚合物、 偏氯 乙烯系聚合物、 乙烯醇缩丁醛系聚合物、 聚芳酯系聚合物、 聚甲醛系聚合物、 环氧系聚合物、 或上述聚合物的共混物等。此外, 通常用胶粘剂层将透明保护膜粘贴于偏振片, 作为透明 保护膜, 能够使用 ( 甲基 ) 丙烯酸系、 聚氨酯系、 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系、 环氧系、 有机硅系等 热固化性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在透明保护膜中可含 1 种以上的任意的适当的添加 剂。作为添加剂, 可列举例如紫外线吸收剂、 抗。

18、氧化剂、 润滑剂、 增塑剂、 脱模剂、 防着色剂、 阻燃剂、 成核剂、 抗静电剂、 颜料、 着色剂等。透明保护膜中的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 优选 为 50 100 重量, 更优选为 50 99 重量, 进一步优选为 60 98 重量, 特别优选为 70 97 重量。透明保护膜中的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为 50 重量以下的情况下, 有可 能热塑性树脂本来具有的高透明性等不能充分地显现。 0027 作为本发明的透明保护膜, 优选使用从纤维素树脂 ( 聚合物 )、 聚碳酸酯树脂 ( 聚 合物)、 环状聚烯烃树脂(具有环系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和(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 选择的至少 1 种。特别是在使用。

19、了由三乙酰纤维素形成的保护膜的情况下, 本发明的效果 说 明 书 CN 103135158 A 5 4/9 页 6 显著。 0028 透明保护膜的厚度, 可适当地决定, 一般从强度、 处理性等作业性、 薄层性等方面 出发, 为 1 500m 左右。特别优选 1 300m, 更优选 5 200m。 0029 此外, 在偏振片的两侧设置透明保护膜的情况下, 在其表里可使用由相同的聚合 物材料形成的保护膜, 也可使用由不同的聚合物材料等形成的透明保护膜。 0030 对透明保护膜的与偏振片粘接的面, 可以实施易粘接处理。 作为易粘接处理, 可列 举等离子体处理、 电晕处理等干式处理、 碱处理 ( 皂化。

20、处理 ) 等化学处理、 形成易粘接层的 涂布处理等。这些中, 形成易粘接层的涂布处理、 碱处理是优选的。对于易粘接层的形成, 能够使用多元醇树脂、 聚羧酸树脂、 聚酯树脂等各种易粘接材料。 此外, 易粘接层的厚度, 通 常为 0.001 10m 左右, 更优选为 0.001 5m 左右, 特别优选为 0.001 1m 左右。 0031 对上述透明保护膜的没有将偏振片粘接的面, 可实施硬涂层或防反射处理、 以防 止粘附、 漫射或防眩为目的的处理。 0032 此外, 上述防反射层、 防粘附层、 漫射层、 防眩层等, 除了能够设置于透明保护膜自 身以外, 还能够另外作为光学层, 相对于透明保护膜独立。

21、地设置。 0033 作为用于形成将上述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膜贴合的胶粘剂层的胶粘剂, 使用水系胶 粘剂。 0034 作为水系胶粘剂, 并无特别限定, 可例示例如乙烯基聚合物系、 明胶系、 乙烯基系 胶乳系、 聚氨酯系、 异氰酸酯系、 聚酯系、 环氧系等。作为上述水系胶粘剂, 优选使用含有乙 烯基聚合物的胶粘剂等, 作为乙烯基聚合物, 优选聚乙烯醇系树脂。特别地, 使用聚乙烯醇 系的聚合物膜作为偏振片的情况下, 从粘接性方面出发, 优选使用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 胶粘剂。 0035 对于聚乙烯醇系树脂, 可列举将聚醋酸乙烯酯进行皂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 ; 其 衍生物 ; 进而和与醋酸乙烯酯具有共聚性的单。

22、体的共聚物的皂化物 ; 将聚乙烯醇进行缩 醛化、 尿烷化、 醚化、 接枝化、 磷酸酯化等的改性聚乙烯醇。作为上述单体, 可列举马来酸 (酐)、 富马酸、 巴豆酸、 衣康酸、 (甲基)丙烯酸等不饱和羧酸及其酯类 ; 乙烯、 丙烯等-烯 烃、 ( 甲基 ) 烯丙基磺酸 ( 钠 )、 磺酸钠 ( 单烷基马来酸酯 )、 二磺酸钠烷基马来酸酯、 N- 羟 甲基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碱金属盐、 N- 乙烯基吡咯烷酮、 N- 乙烯基吡咯烷酮衍生 物等。 0036 这些聚乙烯醇系树脂可单独使用一种, 或者将二种以上并用。 0037 对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并无特别限定, 从粘接性方面出发, 平均聚合度为 1。

23、00 5000 左右, 优选为 1000 4000, 平均皂化度为 85 100 摩尔左右, 优选为 90 100 摩 尔。 0038 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优选在侧链具有亲水性的长链官能团。作为上述在侧链具 有的亲水性的长链官能团, 可列举例如乙酰乙酰基、 羰基等。从提高耐久性的方面出发, 胶 粘剂更优选包含在侧链具有亲水性的长链官能团 ( 例如乙酰乙酰基 ) 的聚乙烯醇系树脂。 此外, 在侧链具有亲水性的长链官能团的聚乙烯醇系树脂, 由于具有亲水性, 因此溶胀性优 异, 水的吸收性好, 由于水的存在, 容易溶胀 ( 由于容易溶解 ), 因此即使在偏振片的水分率 低的情况下, 也能具有良好的粘接。

24、性, 因此优选。 0039 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 通过采用公知的方法使聚乙烯醇系树脂与双 说 明 书 CN 103135158 A 6 5/9 页 7 烯酮反应而得到。 例如, 可列举使聚乙烯醇系树脂分散在醋酸等溶剂中, 向其中添加双烯酮 的方法 ; 使聚乙烯醇系树脂预先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或二噁烷等溶剂中, 向其中添加双烯 酮的方法等。此外, 还可列举使双烯酮气体或液体双烯酮与聚乙烯醇直接接触的方法。 0040 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乙酰乙酰基改性度, 只要为 0.1 摩尔以 上, 则并无特别限制。 如果不到0.1摩尔, 胶粘剂层的耐水性不充分, 不适合。 乙酰乙酰基 改。

25、性度, 优选为 0.1 40 摩尔左右, 更优选为 1 20 摩尔, 特别优选为 2 7 摩尔。 如果乙酰乙酰基改性度超过 40 摩尔, 耐水性的提高效果小。乙酰乙酰基改性度是采用 NMR 测定的值。 0041 此外, 由上述水系胶粘剂形成的胶粘剂层, 在其水溶液的调制时, 根据需要, 也可 配合交联剂、 其他的添加剂、 酸等催化剂。 0042 作为交联剂, 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用于聚乙烯醇系胶粘剂的交联剂。能够使 用具有至少 2 个与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乙二 胺、 三亚乙基二胺、 六亚甲基二胺等具有亚烷基和 2 个氨基的亚烷基二胺类 ; 甲苯二异氰酸 酯、。

26、 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 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加成物、 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 亚甲基双 (4- 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 )、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它们的酮肟封端物或酚封端 物等异氰酸酯类 ;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甘油二或三缩水甘油醚、 1, 6- 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 二缩水甘油基苯胺、 二缩水甘油基 胺等环氧类 ; 甲醛、 乙醛、 丙醛、 丁醛等一元醛类 ; 乙二醛、 丙二醛、 丁二醛、 戊二醛、 顺式丁 烯二醛、 邻苯二甲醛等二醛类 ; 羟甲基脲、 羟甲基蜜胺、 烷基化羟甲基脲、 烷基化羟甲基化蜜 胺、 乙酰胍胺、 苯并胍胺和甲醛的缩。

27、合物等氨基 - 甲醛树脂 ; 醋酸锆、 硝酸锆、 碳酸锆、 氢氧 化锆、 氧氯化锆等锆化合物 ; 乙醛酸金属盐 ( 作为金属, 可列举例如锂、 钠、 钾等碱金属、 镁、 钙等碱土类金属、 钛、 锆、 铬、 锰、 铁、 钴、 镍、 铜等过渡金属、 锌、 铝等。)、 乙醛酸胺盐 ( 作为 胺, 可列举例如氨、 一甲胺、 二甲胺、 三甲胺等。) 等乙醛酸盐 ; 具有 1 个以上的碱性基团和 1 个以上的酸性基团的氨基酸或含硫氨基酸 ; 二甲氧基乙醛、 二乙氧基乙醛、 二烷氧基乙醛等 缩醛化合物 ; 以及钠、 钾、 镁、 钙、 铝、 铁、 镍等二价金属、 或三价金属的盐及其氧化物。 这些可 一种单独使。

28、用, 或者将二种以上并用。这些中, 优选使用具有 1 个以上的碱性基团和 1 个以 上的酸性基团的氨基酸或含硫氨基酸。作为碱性基团, 优选氨基, 作为酸性基团, 优选羧基 或磺基。 作为上述氨基酸, 可列举例如甘氨酸、 丙氨酸、 苯基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 酸、 赖氨酸、 脯氨酸、 丝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 组氨酸、 酪氨酸、 精氨酸、 天冬酰胺、 天冬氨酸、 阿司帕坦、 谷氨酰胺、 谷氨酸、 以及这些氨基酸和 ( 甲基 ) 丙烯酸的共聚物等。作为上述含 硫氨基酸, 可列举例如甲硫氨酸、 半胱氨酸、 胱氨酸和牛磺酸等。 这些中, 特别优选使用牛磺 酸等具有磺基的含硫氨基酸。 。

29、此外, 作为交联剂, 能够使用硅烷偶联剂、 钛偶联剂等偶联剂。 0043 上述交联剂的配合量, 可根据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种类等适当设计, 相对于聚乙烯 醇系树脂 100 重量份, 通常为 0.1 50 重量份左右, 优选为 0.2 30 重量份左右, 更优选 为 0.5 20 重量份。在该范围内, 获得良好的粘接性。 0044 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 将胶粘剂涂布于透明保护膜, 在透明保护膜上 形成胶粘剂层的工序 (1) ; 利用上述胶粘剂层将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膜贴合的工序 (2) ; 和使 上述胶粘剂层干燥的工序(3)。 采用该制造方法, 能够得到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借助胶粘剂 层设置了。

30、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 说 明 书 CN 103135158 A 7 6/9 页 8 0045 上述工序 (1) 中, 将胶粘剂涂布于透明保护膜后使其干燥, 在透明保护膜上形成 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 0046 上述胶粘剂在透明保护膜上的涂布, 优选以干燥工序 (3) 后的胶粘剂层的厚度为 10300nm左右的方式进行。 胶粘剂层的厚度, 从得到均匀的面内厚度, 获得充分的粘接力 的观点出发, 更优选为 10 200nm, 特别优选为 20 150nm。胶粘剂层的厚度不到 10nm 的 情况下, 粘接力不足, 超过 300nm 的情况下, 光学可靠性和耐湿粘接力倾向于降低。 0047 作为调节胶粘。

31、剂层的厚度的方法, 并无特别限制, 例如, 可列举调节胶粘剂溶液的 固体成分浓度、 胶粘剂的涂布装置的方法。 作为这样的胶粘剂层厚度的测定方法, 并无特别 限制, 优选使用采用 SEM( 扫描电子显微镜 )、 TEM(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的断面观察测定。 0048 上述胶粘剂的涂布操作并无特别限制, 能够采用凹版辊涂布法、 口模涂布法、 辊式 涂布法、 喷雾涂布法、 浸渍涂布法等各种手段, 但从能够均匀地涂布胶粘剂出发, 优选凹版 辊涂布法、 口模涂布法。 0049 此外, 上述工序 (1) 中, 以在透明保护膜上形成的胶粘剂层成为半干燥的涂膜状 态的方式进行控制。具体地, 形成对于水的接触。

32、角在 30 秒以内发生变化的涂膜状态的压敏 胶粘剂层。 上述胶粘剂层的涂膜状态以胶粘剂层对于水的接触角的变化时间为基准进行判 断。即, 上述胶粘剂层的涂膜状态可以说是表示胶粘剂层对于水的溶胀时间 ( 胶粘剂层开 始溶解的时间 ) 的指标。上述胶粘剂层对于水的接触角的变化时间, 具体地, 是胶粘剂层的 水的接触角 ( 初期的接着角 ) 从水接触胶粘剂层后直至变化 10的时间。上述接触角的 变化时间为 30 秒以下, 优选为 15 秒以下。如果上述接触角的变化时间为 30 秒以下, 即使 偏振片的水分率低的情况下, 也能够利用偏振片中的水分使胶粘剂层溶胀, 提高粘接性。 此 外, 上述接触角的变化。

33、时间越短, 意味着胶粘剂层越快地被水溶解, 从高速生产性的观点出 发优选。 0050 另一方面, 如果上述接触角的变化时间超过 30 秒, 偏振片的水分率低的情况下, 利用偏振片的水分使胶粘剂层溶胀困难, 产生粘接不良。 0051 上述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的形成, 例如, 通过使涂布于透明保护膜的胶粘剂干燥 而进行。干燥条件由胶粘剂的种类等决定, 干燥温度优选 30 100, 更优选 40 90。 此外, 干燥时间优选为 1 100 秒, 更优选为 20 80 秒。 0052 通过上述工序 (1), 在透明保护膜上形成了上述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后, 进行利用 上述胶粘剂层将偏振片和透明保护膜贴合的。

34、工序 (2)。 0053 对工序 (2) 中的贴合法并无特别限定, 例如, 能够采用利用辊式层压机等的贴合 法。此外, 在偏振片的两面设置透明保护膜的情况下, 可采用同时或逐次的任何的贴合法。 0054 接下来, 在贴合工序 (2) 后, 实施干燥工序 (3)。通过干燥工序 (3), 由上述半干燥 的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形成胶粘剂层, 得到在偏振片的至少一面借助该胶粘剂层设置有透 明保护膜的偏振板。 0055 上述干燥工序 (3) 的干燥条件为干燥温度 40 100、 干燥时间 1 10 分钟。干 燥温度优选为 50 90, 更优选为 60 80。此外, 干燥时间优选为 2 9 分钟, 更优选 。

35、为 3 8 分钟。 0056 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偏振板在实际使用时, 能够作为与其他的光学层层 叠的光学膜使用。对于该光学层并无特别限定, 能够使用 1 层或 2 层以上的有时用于例如 说 明 书 CN 103135158 A 8 7/9 页 9 反射板、 半透射板、 相位差板(包括1/2、 1/4等波长板)、 视角补偿膜等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形 成的光学层。特别地, 优选在本发明的偏振板上进一步层叠反射板或半透射反射板而成反 射型偏振板或半透射型偏振板、 在偏振板上进一步层叠相位差板而成的椭圆偏振板或圆偏 振板、 在偏振板上进一步层叠视角补偿膜而成的广视角偏振板、 或者在偏振板上进一步层。

36、 叠亮度提高膜而成的偏振板。 0057 本发明的偏振板或光学膜, 能够优选地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各种装置的形成等。 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成可按照现有技术来进行。 即, 液晶显示装置, 一般地通过将液晶单元与 偏振板或光学膜、 以及根据需要的照明系统等构成部件适当地组装, 组装驱动电路等而形 成, 本发明中, 除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偏振板或光学膜这点以外, 并无特别限定, 可根据现 有技术进行。对于液晶单元, 能够使用例如 TN 型、 STN 型、 型等任意的类型的液晶单元。 0058 可形成在液晶单元的一侧或两侧配置了偏振板或光学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将背光 或反射板用于照明系统的装置等适宜的液晶显示装。

37、置。这种情况下, 根据本发明的偏振板 或光学膜能够设置于液晶单元的一侧或两侧。在两侧设置偏振板或光学膜的情况下, 它们 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进而, 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成时, 在适宜的位置能够配置 1 层或 2 层 以上的例如漫射板、 防眩层、 防反射膜、 保护板、 棱镜阵列、 透镜阵列片材、 散光板、 背光等适 宜的部件。 0059 实施例 0060 以下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 更具体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 施例和比较例限定。 0061 ( 偏振片的水分率测定方法 ) 0062 从得到的偏光膜切出180mm500mm的样品, 测定其初期重量(W(g)。 将该样品在 120的。

38、干燥机内放置 2 小时后, 测定干燥后重量 (D(g)。由这些测定值, 通过下式求出水 分率。 0063 水分率 ( ) (W-D)/W100 0064 ( 偏振片的制作 ) 0065 使用厚 75m 的聚乙烯醇膜 ( 可乐丽 ( 株 ) 制 : VF-PS7500, 宽 1000mm), 边在 30 的纯水中浸渍 60 秒边拉伸到拉伸倍率 2.5 倍, 在 30的碘水溶液 ( 重量比 : 纯水 / 碘 (I)/ 碘化钾 (KI) 100/0.01/1) 中染色 45 秒, 在 4 重量硼酸水溶液中拉伸以使拉伸倍率为 5.8 倍, 在纯水中浸渍 10 秒后, 保持膜的张力的情况下, 在 60下。

39、干燥 3 分钟, 得到了偏振 片。该偏振片的厚度为 25m, 水分率为 12 重量。将其记为偏振片 (1)。 0066 上述偏振片(1)的制作中, 改变干燥条件以外, 与偏振片(1)同样地制作水分率不 同的偏振片 (2)-(5)。干燥条件和水分率如下所示。 0067 偏振片 (2) : 干燥条件 (40下 30 秒 )、 水分率 20 重量。 0068 偏振片 (3) : 干燥条件 (40下 20 秒 )、 水分率 25 重量。 0069 偏振片 (4) : 干燥条件 (40下 60 秒 )、 水分率 10 重量。 0070 ( 胶粘剂 A 的调制 ) 0071 将 PVA 树脂 ( 日本合成。

40、化学工业 ( 株 ) 制 : Ecomaty)100 重量份和交联剂 ( 大日 本油墨化学工业 ( 株 ) 制 : Watersol)35 重量份溶解于纯水 3760 重量份中, 调制胶粘剂 A。 0072 ( 胶粘剂 B 的调制 ) 说 明 书 CN 103135158 A 9 8/9 页 10 0073 将 PVA 树脂 (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 ( 株 ) 制 : 一一 Z : 含有乙酰乙酰 基 )100 重量份和交联剂 (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 ( 株 ) 制 : Watersol)35 重量份溶解于纯水 3760 重量份中, 调制胶粘剂 B。 0074 ( 胶粘剂 C 的调制 ) 0075。

41、 对于上述胶粘剂B(水溶液)100重量份, 加入氧化铝胶体水溶液(平均粒径15nm, 固体成分浓度 10 重量, 正电荷 )18 重量份, 调制胶粘剂 C。 0076 实施例 1 0077 ( 偏振板的制作 ) 0078 用缝模将上述胶粘剂 A 涂布于厚 80m 的三乙酰纤维素 (TAC) 膜 ( 富士胶片公司 制 : UZ-80T, 水分率 1.4 重量 ) 的单面侧后, 在 65下干燥 1 分钟, 得到了具有厚 0.1m 的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的带有胶粘剂层的 TAC 膜。接下来, 用辊机将带有胶粘剂层的 TAC 膜贴合于上述偏振片的两面。然后, 在 80下实施 5 分钟的干燥工序, 制作偏。

42、振板。 0079 实施例 2 4 和比较例 1 5 0080 实施例 1 中, 如表 1 中所示改变胶粘剂的种类、 偏振片的种类 ( 水分率 ) 以外, 采 用与实施例 1 同样的方法制作偏振板。 0081 对于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偏振板进行了以下的评价。 将评价结果示于表 1。 0082 0083 对于在透明保护膜上形成的半干燥的涂膜状态的胶粘剂层, 使水接触, 经时地观 察水的接触角。测定从对于上述胶粘剂层的水接触的时刻的接触角 ( 初期角度 ) 到接触角 变化 10的时间。接触角的测定、 接触角的变化的确认 ( 时间的测定 ) 采用基于液滴法的 动态接触角法 ( 协和科学制、 接触。

43、角计 ) 进行。 0084 0085 从得到的偏振板的端部进行偏振片与透明保护膜的界面剥离, 将剥离的情形记为 “” , 将没有剥离的情形记为 “” 。 0086 0087 偏振板的偏光度, 使用带有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 ( 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的 V7100) 测定 380 780nm 的波长光的分光透射率。 0088 需要说明的是, 偏光度通过将 2 张相同的偏振板以两者的透射轴平行的方式重 叠的情形的透射率 ( 平行透射率 : Tp) 和以两者的透射轴正交的方式重叠的情形的透射率 ( 正交透射率 : Tc) 应用于下式而求出。 0089 偏光度 ( ) (Tp-Tc)/(Tp+Tc)1/2100 0090 对于各透射率, 这些透射率是根据 JIS Z8701 的 2 度视野 (C 光源 ) 测定、 进行了 视感度修正的 Y 值。表中表示单体透射率为 42.8时的偏光度。 0091 表 1 说 明 书 CN 103135158 A 10 9/9 页 11 0092 说 明 书 CN 103135158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