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头相对于针杆旋转的织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头相对于针杆旋转的织针.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102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9 CN 103161023 A *CN103161023A* (21)申请号 201110412666.4 (22)申请日 2011.12.13 D04B 35/02(2006.01) D04B 35/04(2006.01) (71)申请人 江南大学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 1800 号 (72)发明人 周罗庆 周頔 周超美 (54) 发明名称 针头相对于针杆旋转的织针 (57) 摘要 一种能够编织圈柱绞捻结构的针织物的织 针。它是在织针的结构上由三个部分组成 : 织针 的针头部分、 针。
2、杆部分和旋转驱动部分, 在旋转驱 动部分的作用下, 织针的针头部分可相对于针杆 部分进行旋转。 如此, 就可以在织针成圈进行到新 线圈形成后的阶段中, 即在从脱圈、 弯纱、 成圈到 织针上升到握持线之前的阶段中, 将织针的针头 相对于针杆以 360 度或 360 度的整倍数的方式进 行旋转, 形成具有如下特征的织物 : 线圈的圈柱 是扭转状态的。这样达到织物具有抗脱散不易拉 伸变形的目的。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
3、61023 A CN 103161023 A *CN103161023A* 1/1 页 2 1. 一种针头相对于针杆旋转的织针, 由针头部分和针杆部分构成, 其特征是 : 在织针 的结构上, 将织针的针头部分、 针杆部分和旋转驱动部分, 在旋转驱动部分的作用下, 织针 的针头部分可相对于针杆部分进行旋转。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针头相对于针杆旋转的织针, 其特征是 : 织针的针头相对于 针杆以 360 度或 360 度的整倍数的方式进行旋转。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针头相对于针杆旋转的织针, 其特征是 : 织针的针头结构形 式为具有针舌的舌针。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针。
4、头相对于针杆旋转的织针, 其特征是 : 织针的针头结构形 式为弹簧钩针。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针头相对于针杆旋转的织针, 其特征是 : 织针的针头结构形 式为具有针芯的复合针。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针头相对于针杆旋转的织针, 其特征是 : 针头部分和针杆部 分相互之间进行旋转是依靠电机来实现的。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针头相对于针杆旋转的织针, 其特征是 : 针头部分和针杆部 分相互之间进行旋转是依靠机械螺旋机构来实现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61023 A 2 1/2 页 3 针头相对于针杆旋转的织针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用的织。
5、针, 尤其是能编织圈柱绞捻结构针织物的针头相对于 针杆旋转的织针。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公知的织针的构造是针杆和针头连成一体而成。用这样的织针编织成圈时 只能编织如下的现有的通常的针织物结构 : 组成针织物的线圈相互之间只能以简单的相互 穿套的方式构成织物。例如在纬编中的纬平织物结构, 该针织物中的线圈只能以开口线圈 的方式相互穿套。 这种简单的相互穿套的方式形成的织物在使用中具有较大拉伸变形性以 及容易脱散性, 因为在织物受到拉伸时, 线圈太容易变形, 原因是构成线圈的沉降弧、 针编 弧和圈柱部分的纱线能很容易地相互转变转移。这就影响到织物的使用性能, 限制了织物 的最终用途的拓展。。
6、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的织针只能编织简单的相互穿套的针织物、 针织物在太容易拉伸变 形容易脱散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织针, 该织针能编织出圈柱绞捻结构的针织物, 该织物 具有抗脱散不易拉伸变形的特点。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在织针的结构上, 将织针的针头部 分、 针杆部分和旋转驱动部分, 在旋转驱动部分的作用下, 织针的针头部分可相对于针杆部 分进行旋转 ; 织针的针头相对于针杆可以 360 度或 360 度的整倍数的方式进行旋转 ; 织针 的针头结构形式为具有针舌的舌针, 弹簧钩针或具有针芯的复合针 ; 针头部分和针杆部分 相互之间进行旋转可以是。
7、依靠电机来实现的, 也可以是依靠机械螺旋机构来实现的。 0005 如此的织针结构, 就可以在织针成圈进行到新线圈形成后的阶段中, 即在从脱圈、 弯纱、 成圈到织针上升到握持线之前的阶段中, 将织针的针头相对于针杆以360度或360度 的整倍数的方式进行旋转, 形成具有如下特征的织物 : 线圈的圈柱是扭转状态的。 这样达到 使用该织针编织出具有抗脱散不易拉伸变形的织物的目的。 00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因为织针的针头部分和针杆部分成为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旋 转的结构, 就可以用该种形式的织针编织线圈的圈柱是扭转状态的针织物, 改善了针织物, 尤其是稀疏针织物的容易拉伸变形和容易脱散缺点, 可以。
8、形成较为稳定的针织物结构, 增 加织物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0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8 图 1 是本发明的织针结构示意图。 0009 图中1.织针的针头部分, 2.织针的针杆部分, 3.使织针的针头相对于针杆旋转的 电机。 说 明 书 CN 103161023 A 3 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实施例1 : 本实施例为舌针, 如图1所示, 由三部分组成, 织针的针头部分1、 织针的 针杆部分 2 和旋转电机 3, 其中的织针的针头部分 1 和织针的针杆部分 2 分别与旋转电机 3 的转轴和电机座连成一体 ; 本实施例中的旋转电机 3 为伺服电机。
9、。因为伺服电机可使控制 速度, 位置精度非常准确, 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 所以在本实 施例中, 用作织针的针头部分1相对于织针的针杆部分2旋转的执行元件, 把所收到的电信 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如此的织针构造, 当成圈进行到新线圈形成 后的阶段中, 即在从脱圈、 弯纱、 成圈到织针上升到握持线之前的阶段中, 就可以将织针的 针头部分 1 相对于织针的针杆部分 2, 或者说是相对于针踵进行旋转, 从而编织出圈柱绞捻 结构的针织物。 说 明 书 CN 103161023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61023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