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衰减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变衰减器装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0097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CN 103000976 A *CN103000976A* (21)申请号 201210517047.6 (22)申请日 2012.11.24 H01P 1/22(2006.01) (71)申请人 阎跃军 地址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龙井 高发科技园 2 栋 2 楼西 (72)发明人 阎跃军 (54) 发明名称 可变衰减器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衰减器装置, 其包括 : 基 体、 该基体上的膜片电阻所组成的衰减器、 该衰减 器的两信号端和接地端、 蜗轮、 蜗杆、 壳体和该壳。
2、 体内的限位柱体、 该可变衰减器装置还包括至少 一个导电橡胶, 该导电橡胶的径向的一部分水平 嵌入在该蜗轮的底部的凹槽内, 该导电橡胶分别 与该衰减器的串联膜片电阻、 并联膜片电阻相接 触, 通过转动该蜗杆带动该蜗轮、 进而带动该导电 橡胶运动, 从而改变该串联膜片电阻和并联膜片 电阻的阻值、 该蜗轮的顶部有一个滑动槽、 该限位 柱体插入在该滑动槽内、 该滑动槽的两端分别嵌 入有一个弹性体。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8 页 1/1 页 2 1.。
3、 一种可变衰减器装置, 其包括 : 基体、 该基体上的膜片电阻所组成的衰减器、 该衰减 器的两信号端和接地端、 蜗轮、 蜗杆、 壳体和该壳体内的限位柱体、 该可变衰减器装置还包 括至少一个导电橡胶, 该导电橡胶的径向的一部分水平嵌入在该蜗轮的底部的凹槽内, 该 导电橡胶分别与该衰减器的串联膜片电阻、 并联膜片电阻相接触, 通过转动该蜗杆带动该 蜗轮、 进而带动该导电橡胶运动, 从而改变该串联膜片电阻和并联膜片电阻的阻值、 该蜗轮 的顶部有一个滑动槽、 该限位柱体插入在该滑动槽内、 其特征在于 : 该滑动槽的两端分别嵌 入有一个弹性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变衰减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4、 : 该弹性体是一个圆柱形硅胶、 球形硅胶或弹片。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变衰减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衰减器的两信号端的金属 管脚和接地端的金属管脚连接到壳体的外部, 该接地端的金属管脚的宽度大于该两信号端 的金属管脚的宽度, 该接地端的金属管脚上有一个管脚定位柱体。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变衰减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可变衰减器装置可以制作 成自动表贴型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00976 A 2 1/4 页 3 可变衰减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及通信的可变衰减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各种高频和 微波电路及系统的可变。
5、衰减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本发明人, 提交了可变衰减器的发明专利, 发明专利申请号 201210139146.5 在实 际生产改进过程中, 还遇到蜗轮与蜗杆打滑的问题, 所谓打滑是指, 当蜗杆持续向一个方向 转动, 蜗轮不能继续随之转动, 蜗杆上的齿将蜗轮的齿磨损坏, 蜗杆再反向转动时, 无法带 动蜗轮随之转动的现象。 另外, 还遇到接地不充分, 影响衰减器的射频特性以及功率散热的 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防止蜗轮和蜗杆打滑, 同 时, 又可以保证可变衰减器良好充分接地技术方案。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
6、术方案是 : 提供一种可变衰减器装置, 其 包括 : 基体、 该基体上的膜片电阻所组成的衰减器、 该衰减器的两信号端和接地端、 蜗轮、 蜗 杆、 壳体和该壳体内的限位柱体、 该可变衰减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导电橡胶, 该导电橡胶 的径向的一部分水平嵌入在该蜗轮的底部的凹槽内, 该导电橡胶分别与该衰减器的串联膜 片电阻、 并联膜片电阻相接触, 通过转动该蜗杆带动该蜗轮、 进而带动该导电橡胶运动, 从 而改变该串联膜片电阻和并联膜片电阻的阻值、 该蜗轮的顶部有一个滑动槽、 该限位柱体 插入在该滑动槽内、 其特征在于 : 该滑动槽的两端分别嵌入有一个弹性体。 0005 该弹性体是一个圆柱形硅胶、 球形。
7、硅胶或弹片。 0006 该衰减器的两信号端和接地端由金属管脚连接到壳体的外部, 该接地端的金属管 脚的宽度大于该两信号端的金属管脚的宽度, 该接地端的金属管脚上有一个管脚定位柱 体。 0007 该可变衰减器装置可以制作成自动表贴型装置。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解决了蜗轮与蜗杆打滑的问题, 所谓打滑是指, 当蜗杆持续 向一个方向转动, 蜗轮不能继续随之转动, 蜗杆上的齿将蜗轮的齿磨损坏, 蜗杆再反向转动 时, 无法带动蜗轮随之转动的现象。 0009 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 0010 a. 涡轮与蜗杆不易打滑, 便于调节 ; 0011 b. 反射系数好 ; 0012 c. 更易于散。
8、热, 提高了衰减器的额定功率高 ; 【附图说明】 0013 图 1-1 可变衰减器的装置的涡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3000976 A 3 2/4 页 4 0014 图 1-2 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涡轮的纵向截面图。 0015 图 1-3 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涡轮的底部构示意图。 0016 图 1-4 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涡轮的立体构示意图。 0017 图 2 可变衰减器装置的弹性体的构示意图。 0018 图 3 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涡轮顶部嵌入有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4 可变衰减器装置的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5-1 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接地端的金属管脚的结构示意。
9、图。 0021 图 5-2 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接地端的金属管脚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 6-1 可变衰减器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6-2 可变衰减器装置的组装好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4 图 7-1 可变衰减器装置的另一个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5 图 7-2 可变衰减器装置的从另一个侧面看去的自动表贴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6 图 7-3 可变衰减器装置的组装好的自动表贴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7 图 8-1 可变衰减器装置的特殊 T 衰减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 8-2 可变衰减器装置的特殊 T 衰减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0029 图 8-3 它是本发。
10、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接地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请参阅图 1-1 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的装置的涡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该可变 衰减器装置包括 : 基体、 该基体上的膜片电阻所组成的衰减器、 该衰减器的两信号端和接地 端、 蜗轮、 蜗杆、 壳体和该壳体内的限位柱体、 该可变衰减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导电橡胶, 该导电橡胶的径向的一部分水平嵌入在该蜗轮的底部的凹槽内, 该导电橡胶分别与该衰减 器的串联膜片电阻、 并联膜片电阻相接触, 通过转动该蜗杆带动该蜗轮、 进而带动该导电橡 胶运动, 从而改变该串联膜片电阻和并联膜片电阻的阻值。该涡轮 2 的直接大约为 6mm, 其 厚度约为。
11、 1.8mm, 在该蜗轮 2 的顶部有一个滑动槽, 该滑动槽 2-1 的弧度约为 130, 在该滑 动槽的两端分别嵌入有一个弹性体 2-2, 该弹性体 2-2 可以是圆柱形硅胶、 球形硅胶或弹片 等弹性体。本实施例中是该弹性体 2-2 是一个圆柱形硅胶, 便于安装。该限位柱体 4-3 插 入在该滑动槽内, 该限位柱体 4-3 是一个扇形柱体、 或方形柱体、 或圆形柱体。本实施例中 的该限位体 4-3 是一个扇形柱体, 主要考虑到该涡轮的体积较小, 扇形柱体在所需要的范 围内可以制作的更牢固一些, 定位的精度也更搞一些。 0031 请参阅图 1-2 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涡轮的纵向截面图。。
12、该涡轮 2 侧 面大约 130的弧度范围内有齿轮, 该齿轮 2-3 的长度比该涡轮的厚度略短一些, 大约为 1.2mm, 目的是防止蜗杆过度旋转, 会将该涡轮 2 上的齿打滑后失去带动该涡轮的效能。 0032 请参阅图 1-3 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涡轮的底部构示意图。该涡轮的底 部分别有三个安装圆柱体导电硅胶的凹槽 2-5-1、 2-5-2 和 2-5-3。该涡轮底部还有一个区 域 2-6, 该区域 2-6 比该涡轮的总厚度要薄一些, 目的是为了节省空间, 同时便于齿轮的加 工。 0033 请参阅图 1-4 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涡轮的立体构示意图。 0034 请参阅图 2 它是。
13、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弹性体的构示意图。该弹性体 2-2 是 说 明 书 CN 103000976 A 4 3/4 页 5 一个圆柱形硅胶。它易于加工和安装。 0035 请参阅图 3 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涡轮顶部嵌入有弹性体的结构示意 图。在该涡轮顶部的该滑动槽 2-1 的两端分别安装嵌入有一个该弹性体 2-2, 其目的是防 止该涡轮 2 上的齿 2-3 与该蜗杆 2-7( 请参阅图 6-1) 打滑失效。为了达到该可变衰减器装 置的衰减量可调, 要求该蜗杆 2-7, 带动该涡轮 2 在该壳体 4 内的几十度的弧度范围内, 反 复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 而该涡轮是封装在壳体 4 内, 肉。
14、眼是无法看到, 当过度转动该蜗杆 2-7, 该蜗杆 2-7 上的齿会将该涡轮 2 上的该齿轮 2-3 搞坏, 使该涡轮 2 打滑失效, 不能往返 转动。当该限位体 4-3( 请参阅图 4), 与该弹性体 2-2 表面碰撞时, 该弹性体 2-2 会产生一 个弹力, 将该涡轮 2 向转动的反方向推回, 从而减少了该蜗杆 2-7 对该涡轮 2 上齿轮 2-3 的 破坏, 大大延长了该涡轮的使用寿命。 0036 请参阅图 4 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该壳体 4 内 有一个扇形该限位体 4-3, 它插入在该涡轮 2 的该滑动槽 2-1 内。作用是限制该涡轮 2 的转 动范围。 。
15、0037 请参阅图 5-1 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接地端的金属管脚的结构示意图。 该接地端的金属管脚 3-8-1 的一端焊接在衰减器的陶瓷基板 3 背面的接地端 3-7 上, 该接 地端的金属管脚 3-8-1 上有一个管脚定位柱体 3-8-3, 它插入并焊接在该衰减器的陶瓷基 板的中间的接地孔内。它的作用是保证该金属管脚的 3-8-2 焊接的位置不要左右、 上下偏 离, 从而保证管脚 3-8-2 能准确插入外部电路板的孔内, 即保证信号端管脚与该接地端的 金属管脚的相对位置符合设计要求。该金属管脚 3-8-1 上的三个孔 3-8-4 是为了焊接牢固 和方便而设计的。( 该衰减器的两信号端。
16、的金属管脚和接地端的金属管脚连接到壳体的外 部 ) 该接地端的金属管脚的宽度大于该两信号端的金属管脚的宽度, 其作用是增加接地面 积, 可提高衰减器的射频特性, 同时可起到好的散热效果, 从而提高该衰减器的有效承载功 率。 0038 请参阅图 5-2 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接地端的金属管脚的侧视结构示 意图。 0039 请参阅图6-1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将该涡轮2, 两个 该弹性体2-2、 三个圆柱形该导电硅胶、 该蜗杆2-7、 该衰减器3、 该金属管脚安装在该壳体4 内, 用树脂的壳体表盖 4-1 密封起来。 0040 请参阅图 6-2 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
17、装置的组装好的组合结构示意图。该衰减 器的两信号端的金属管脚和接地端的金属管脚连接到壳体的外部, 可用于插片式焊接, 即 波峰焊 (DIP) 或手工焊接。 0041 请参阅图 7-1 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另一个组合结构示意图。为了能使 该可变衰减器装置能够制作成自动表贴型 (SMD 型 ) 器件, 对该金属管脚 3-8-1, 3-8 的形状 做了修改, 把该金属管脚的形状做成了弯角型。 另外, 对该壳体4、 该涡轮2、 该壳体表盖4-1 的材料选用能耐 250 度以上高温的树脂材料。 0042 请参阅图 7-2 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从另一个侧面看去的自动表贴型 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18、。 0043 请参阅图 7-3 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组装好的自动表贴型的外观结构 示意图。该可变衰减器装置可编成带, 可用自动机来表贴, 减少了手工插接, 或手工焊接的 说 明 书 CN 103000976 A 5 4/4 页 6 工序, 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0044 请参阅图 8-1 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特殊 T 衰减器的结构示意图。在陶 瓷基板 3 上, 制作了一个特殊 T 型衰减器, 正常的 T 型衰减器的并联电阻的一端与接地端 3-7是相连接的, 该特殊T型衰减器的特征在于, 该并联电阻3-13的一端与该接地端3-7相 邻, 但不直接接触, 它与该接地端 3-7 的连。
19、接是靠导电硅胶来连接的。该并联电阻 3-13 的 另一端与电极 3-61 相连接, 并且经过一个固定厚膜电阻 3-14 与信号主回路上的电极 3-6 相连接, 当一个导电硅胶压在该并联电阻 3-11 和该接地端 3-7 上时, 该并联电阻 3-13 与 该接地端 3-7 就连接上了 ; 当该导电硅胶离开该并联电阻时 ( 逆时针转动时 ), 从该衰减器 的两信号端 (3-4, 3-5) 来看, 该并联电阻对地是一个无穷大的电阻。同时要求, 该串联电阻 3-11、 3-12 上的导电硅胶逐渐与该串联电阻 3-11, 3-12 接触, 即该串联电阻 3-11、 3-12 的 实际等效电阻是逐渐从大变。
20、小。即该衰减器的起始值希望从 0dB 起始时, 要求该并联电阻 3-13 的阻值越大越好, 该串联电阻 3-11、 3-12 的阻值越小越好, 其衰减量越接近与 0dB. 这 样就解决了该衰减器归零的问题。这一解决问题的手段对于 型衰减器、 桥型衰减器也同 样适用, 即对于 型衰减器来讲, 它的并联电阻也不与接地端直接相连接, 它也是靠导电 硅胶来连接的 ; 对于桥型衰减器来讲, 它的并联电阻也不与接地端直接相连接, 也是靠导电 硅胶来连接的, 这样, 型衰减器、 桥型衰减器的归零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0045 请参阅图 8-2 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特殊 T 衰减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 图。。
21、 在调节衰减器的衰减量时, 理论上希望串联电阻的阻值是接近线性的变化, 而并联电阻 的阻值是非线性变化, 在接近 0dB 时, 希望并联电阻阻值的变化率要大。为了解决这样问 题, 我们将并联电阻分为两端, 即两个不同方阻的厚膜电阻直接烧结而成, 组成一个非线性 的电阻。该并联电阻 3-13 由并联电阻 3-13-1 与并联电阻 3-13-2 直接串联组成。靠近接 地端的该并联电阻3-13-2的方阻远远大于该并联电阻3-13-1的方阻, 相差十倍左右为佳。 所谓方阻是指单位面积上的阻值。这样制作的可变衰减器, 其射频特性更好。这一解决问 题的手段对于 型衰减器、 桥型衰减器也同样适用。 0046。
22、 请参阅图 8-3 它是本发明的可变衰减器装置的接地端结构示意图。该衰减器陶瓷 基板 3 的背面是接地端 3-7, 通过过孔与该陶瓷基板 3 正面的接地端 3-7 相连接。 说 明 书 CN 103000976 A 6 1/8 页 7 图 1-1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00976 A 7 2/8 页 8 图 1-3 图 1-4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00976 A 8 3/8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00976 A 9 4/8 页 10 图 5-1 图 5-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00976 A 10 5/8 页 11 图 6-1 图 6-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00976 A 11 6/8 页 12 图 7-1 图 7-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00976 A 12 7/8 页 13 图 7-3 图 8-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00976 A 13 8/8 页 14 图 8-2 图 8-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00976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