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及储热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及储热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4445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11 CN 104344452 A (21)申请号 201310325073.3 (22)申请日 2013.07.31 F24D 15/02(2006.01) F24D 19/02(2006.01) F24J 2/24(2006.01) (71)申请人 沈阳农业大学 地址 110866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 120 号 (72)发明人 朴在林 孙国凯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21221 代理人 张立新 (54) 发明名称 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及储热系统 (57) 摘。
2、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水器集热及储热系统, 特 别是涉及一种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及储热系 统。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 它包括太阳能集热管、 集热管连接器、 水箱、 高温水管、 低温水管、 水泵和 自来水管, 自来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户外温度传 感器插入水箱内, 户外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 第一数据线与温差控制器连接, 室内温度传感器 设置在暖气片组上, 室内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 过第二数据线与温差控制器连接, 温差控制器的 输出端与水泵连接, 暖气片组埋设于室内炕下或 地下, 暖气片组的上层铺设厚度为 100mm150mm 鹅卵石, 作为储热介质。本发明结构简单, 使用安 全方便, 它提供一种。
3、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及 储热系统, 它实现了农村低碳环保式供暖方式, 有 效利用太阳能实现自动供暖, 供暖效果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44452 A CN 104344452 A 1/1 页 2 1. 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及储热系统, 它包括太阳能集热管 (6) 、 集热管连接器 (5) 和水箱 (4) , 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 : 水箱 (4) 的出水口与高温水管 (7) 的一端连接, 高温水管 (7) 。
4、的另一端与暖气片组 (10) 的入水端连接, 暖气片组 (10) 的出水端与回水管连接, 回水 管与水泵 (8) 连接, 回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9) , 水泵 (8) 与低温水管 (15) 的一端连接, 低温 水管 (15) 的另一端与集热管连接器 (5) 的入水口连接, 自来水管 (12) 与水泵 (8) 连接, 自 来水管 (12) 上设有第二阀门 (13) , 户外温度传感器 (3) 插入水箱 (4) 内, 户外温度传感器 (3) 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数据线 (2) 与温差控制器 (14) 连接, 室内温度传感器 (16) 设置在暖 气片组 (10) 上, 室内温度传感器 (16) 的输出。
5、端通过第二数据线 (11) 与温差控制器 (14) 连 接, 温差控制器 (14) 的输出端与水泵 (8)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及储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 热管连接器 (5) 上端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 而进水口的进水管直埋在集热管连接器 (5) 的 保温层内, 与集热管连接器 (5) 内水箱下端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及储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 内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内炕下或地下暖气片组回水口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及储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 箱 (4) 、 集热管连接。
6、器 (5) 和太阳能集热管 (6) 设置在室外。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及储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暖 气片组 (10) 埋设于室内炕下或地下, 暖气片组 (10) 的上层铺设厚度为 100mm150mm 鹅卵石 作为储热介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44452 A 2 1/2 页 3 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及储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水器集热及储热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集 热及储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节能减排, 创造更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 全球范围内都在研究自然资源的利 用。 其中太阳能的利用以最小。
7、代价索取新能源是人类向自然界的挑战。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 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 它资源丰富, 既可以免费使用, 又无需运输, 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是各国政府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决策。本专利就是基于这一思路研发的成果。采暖对于 一些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是必须的。城市目前大都是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 而农村采用集 中供暖难度较大、 投入较高, 因此农村采用每户自行供暖的方法, 主要是采用燃煤及秸秆的 方式进行供暖。农村的这种供暖方式浪费能源的同时也存在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而提供一种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及储热 系统, 它实现了农村低碳环保式供。
8、暖方式, 有效利用太阳能实现自动供暖, 供暖效果好。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 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及储热系统, 它包括太阳能集热管、 集热管连接器和水箱, 其 中水箱的出水口与高温水管的一端连接, 高温水管的另一端与暖气片组的入水端连接, 暖 气片组的出水端与回水管连接, 回水管与水泵连接, 回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水泵与低温水 管的一端连接, 低温水管的另一端与水箱或集热管连接器的入水口连接, 自来水管与水泵 连接, 自来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户外温度传感器插入水箱内, 户外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 过第一数据线与温差控制器连接, 室内温度传感器设。
9、置在暖气片组上, 室内温度传感器的 输出端通过第二数据线与温差控制器连接, 温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水泵连接。 0005 上述的述的集热管连接器上端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 而进水口的进水管直埋在集 热管连接器的保温层内, 与集热管连接器内水箱下端相连。 0006 上述的室内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内炕下或地下暖气片组回水口上。 0007 上述的水箱、 集热管连接器和太阳能集热管设置在室外。 0008 上述的暖气片组埋设于室内炕下或地下, 暖气片组上层铺设厚度为 100mm150mm 鹅卵石作为储热介质。 0009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 使得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 本发明结构简单, 使用安全方便, 它提。
10、供一种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及储热系统, 它 实现了农村低碳环保式供暖方式, 有效利用太阳能实现自动供暖, 供暖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4344452 A 3 2/2 页 4 0011 图中, 1出气口、 2. 第一数据线、 3. 户外温度传感器、 4. 水箱、 5. 集热管连接 器、 6. 太阳能集热管、 7. 高温水管、 8. 水泵、 9. 第一阀门、 10. 暖气片组、 11. 第二数据线、 12. 自来水管、 13. 第二阀门、 14. 温差控制器、 15. 低温水管、 16. 室内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了使。
11、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是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3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采暖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及储热系统, 其结构如下 : 各太阳能 集热管 6 与集热管连接器 5 连通, 集热管连接器 5 上端与水箱 4 连接, 水箱 4 上设有出气口 1, 水箱 4 的出水口与高温水管 7 的一端连接, 高温水管 7 的另一端与暖气片组 10 的入水端 连接, 暖气片组10的出水端与回水管连接, 回水管与水泵8连接, 回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9, 水泵 8 与低温水管。
12、 15 的一端连接, 低温水管 15 的另一端与集热管连接器 5 的入水口连接, 自来水管 12 与水泵 8 连接, 自来水管 12 上设有第二阀门 13 ; 户外温度传感器 3 插入水箱 4 内, 户外温度传感器 3 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数据线 2 与温差控制器 14 连接, 室内温度传感器 16 设置在室内炕下或地下暖气片组 10 回水口上, 室内温度传感器 16 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数 据线 11 与温差控制器 14 连接, 温差控制器 14 的输出端与水泵 8 连接。 0014 上述的集热管连接器 5 上端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 而进水口的进水管直埋在集热 管连接器 5 的保温层内, 与集热管连。
13、接器 5 内水箱下端相连。 0015 上述的水箱 4、 集热管连接器 5、 太阳能集热管 6 设置在室外。 0016 上述的暖气片组 10 埋设于室内炕下或地下, 暖气片组 10 上层铺设厚度为 100mm150mm 鹅卵石作为储热介质。 001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 打开自来水管12上设置的第二阀门13, 关闭暖气片组10 回水管上设置的第一阀门9, 自来水通过低温水管15进入集热管连接器5和水箱4内, 然后 关闭第二阀门 13, 打开第一阀门 9, 太阳能集热管 6 将水加热到适当温度后, 室内温度传感 器16和水箱内户外温度传感器3将检测数据传送给温差控制器14, 当水箱温度与埋伏地下 的暖气片组10内的水温差等于设定值时, 水泵8工作进行水循环, 当上下温度一致时, 水泵 8 停止工作。周而复始把白天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全部储在埋设于室内炕下或地下的鹅卵石 中, 白天储热, 晚上放热, 达到了采用太阳能采暖的目的。 说 明 书 CN 104344452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44452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