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润燥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718688 上传时间:2018-10-3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2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91837.8

申请日:

2014.10.17

公开号:

CN104322753A

公开日:

2015.02.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3F 3/14申请公布日:20150204|||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14

主分类号:

A23F3/14

申请人:

吴少争

发明人:

吴少争

地址:

452470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南庙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养阴润燥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其主要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天门冬、板蓝根各3份,地丁、石斛、桔梗各2份,绿茶5份。本发明所述中药茶饮品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天门冬、板蓝根各3份,地丁、石斛、桔梗各2份,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20-30分钟,晾干并研成粗末,获得无菌原材料;步骤二)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加入绿茶5份混合,即获得养生中药茶饮品。养生中药茶饮品的有益效果:有轻微中药香味,无任何毒副作用,养阴润燥、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清肺止津效果明显,用于治疗热病发热、口干烦渴、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舌生疮病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养阴润燥养生中药茶饮品,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天门冬、板蓝根各3份,地丁、石斛、桔梗各2份,绿茶5份。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茶饮品,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原料天门冬、板蓝根各3份,地丁、石斛、桔梗各2份,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20-30分钟,晾干并研成粗末,获得无菌原材料;
步骤二)、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加入绿茶5份混合,即获得养生中药茶饮品。

说明书

说明书养阴润燥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茶领域,具体涉及由中药原料与茶配伍制成的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药茶是在茶叶中添加食物或药物制作而成的具一定疗效的特殊的液体饮料。广义的药茶还包括不含茶叶,由食物和药物经冲泡、煎煮、压榨及蒸馏等方法制作而成的代茶饮用品,如汤饮、鲜汁、露剂、乳剂等。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座宝库,食疗是这座宝库中的一顶皇冠,而茶疗恰恰是这顶皇冠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药茶将药与茶完美结合,能防疾病,能品茶趣,常饮能祛顽疾、强体魄、安心神、润喉肠、降脂减肥、益寿延年。药茶是根植于中医药文化与茶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养生方式,真正意义上的药茶是以中药原植物叶片,并结合中药与茶叶炮制方法,制作成茶叶形态,它同时具备中药的治疗养生效果与茶叶的“形、色、香、道”,具有实效性、安全性、享受性及便捷性四大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养阴润燥、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清肺止 津功效的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对热病发热、口干烦渴、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舌生疮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其主要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天门冬、板蓝根各3份,地丁、石斛、桔梗各2份,绿茶5份。
本发明所述养生中药茶饮品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原料天门冬、板蓝根各3份,地丁、石斛、桔梗各2份,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20-30分钟,晾干并研成粗末,获得无菌原材料;
步骤二)、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加入绿茶5份混合,即获得养生中药茶饮品。
本发明所选择的原料,其药性和功效分别是:
天门冬:百合科植物。又名天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天门冬含天门冬素、B-固甾醇、甾体皂甙,粘液质、糠醛衍生物等成分。实验证明,天门冬有升高血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舌噬功能和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名医别录》载“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月华于本草》载“镇心,润五脏,益皮肤,悦颜色”。能使肌肤艳丽,保持青春活力。
板蓝根: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菘蓝根含靛蓝,靛玉红,蒽醌类、β-谷甾醇,γ-谷甾醇以及多种氨基酸:精氨酸,谷氨酸, 酪氨酸,脯氨酸,缬氨酸,γ-氨基丁酸。还含黑芥子甙,靛甙,色胺酮,1-硫氰酸-2-羟基丁-3-烯,蔗糖和含有12%氨基酸的蛋白多糖。【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地丁: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夏季采集全草,洗净、晒干、切段。别名:地丁、地丁草、紫花地丁、扁豆秧、小鸡菜。生于山沟、溪流及平原、丘陵草地或疏林下。分布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地。主治:清热解毒;消痈肿。主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传染性肝炎;肠炎;痢疾;肾炎;腮腺炎;结膜炎;急性阑尾炎;疔疮痈肿;瘰疬。
石斛:各类石斛制品。包括:铁皮枫斗,铜皮枫斗,黄草石斛等。石斛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兰科植物之一。其性味:甘淡微咸。性属清润,清中有补,补中有清。功能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桔梗,别名:铃当花,拉丁文名:Platycodon grandiflorus(Jacq.)A.DC.桔梗科、桔梗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桔梗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功效具有宣肺、祛痰、 利咽、排脓等功能,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等症状。药食两用,需求量较大。根药用,含桔梗皂甙,有止咳、祛痰、消炎(治肋膜炎)等效。阴虚久嗽、气逆及咳血者忌服。
绿茶:绿茶的功效与作用:茶是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在我国被誉为“国饮”。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茶叶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
本发明中药茶饮品的养阴润燥、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清肺止津功效在临床应用当中得到了证实,基本资料如下:2007-2013年,门诊临床应用本发明所述养生中药茶饮品对379例体验者用;有热病发热、口干烦渴、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舌生疮病症,平均年龄42岁;服用方法:开水冲饮,每日早晚饮用200-250ml;连续服用21-28日后,有效或显效332例;有效或显效的评价标准为:症状有所改善或者症状消失。
本发明养生中药茶饮品的有益效果:有轻微中药香味,无任何毒副作用,养阴润燥、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清肺止津效果明显,用于治疗热病发热、口干烦渴、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舌生疮病症。
具体实施方法
所述养阴润燥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其主要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天门冬、板蓝根各3份,地丁、石斛、桔梗各2份,绿茶5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茶饮品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原料天门冬、板蓝根各3份,地丁、石斛、桔梗各2份,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20-30分钟,晾干并研成粗末,获得无菌原材料;
步骤二)、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加入绿茶5份混合,即获得养生中药茶饮品。

养阴润燥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养阴润燥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养阴润燥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阴润燥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阴润燥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275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04 CN 104322753 A (21)申请号 201410591837.8 (22)申请日 2014.10.17 A23F 3/14(2006.01) (71)申请人 吴少争 地址 452470 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南庙村 (72)发明人 吴少争 (54) 发明名称 养阴润燥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 (57) 摘要 养阴润燥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 其主 要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 天门冬、 板蓝根各 3 份, 地丁、 石斛、 桔梗各 2 份, 绿茶 5 份。本发明所述 中药茶饮品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 。

2、步骤一 ) 称 取原料天门冬、 板蓝根各 3 份, 地丁、 石斛、 桔梗各 2 份, 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 20-30 分钟, 晾干并研 成粗末, 获得无菌原材料 ; 步骤二 ) 所获得的无菌 原材料, 加入绿茶 5 份混合, 即获得养生中药茶饮 品。养生中药茶饮品的有益效果 : 有轻微中药香 味, 无任何毒副作用, 养阴润燥、 清热解毒、 凉血利 咽、 清肺止津效果明显, 用于治疗热病发热、 口干 烦渴、 咽喉肿痛、 扁桃体炎、 口舌生疮病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

3、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2753 A CN 104322753 A 1/1 页 2 1. 一种养阴润燥养生中药茶饮品, 其特征在于, 其主要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 天门冬、 板蓝根各 3 份, 地丁、 石斛、 桔梗各 2 份, 绿茶 5 份。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药茶饮品, 其特征在于, 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 步骤一 )、 称取原料天门冬、 板蓝根各 3 份, 地丁、 石斛、 桔梗各 2 份, 经过高压锅蒸煮杀 菌 20-30 分钟, 晾干并研成粗末, 获得无菌原材料 ; 步骤二 )、 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 加入绿茶 5 份混合, 即获得养生中药茶饮品。 权 利 要 求 。

4、书 CN 104322753 A 2 1/2 页 3 养阴润燥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茶领域, 具体涉及由中药原料与茶配伍制成的养生中药茶饮 品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药茶是在茶叶中添加食物或药物制作而成的具一定疗效的特殊的液体饮料。 广义 的药茶还包括不含茶叶, 由食物和药物经冲泡、 煎煮、 压榨及蒸馏等方法制作而成的代茶饮 用品, 如汤饮、 鲜汁、 露剂、 乳剂等。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座宝库, 食疗是这座宝库中 的一顶皇冠, 而茶疗恰恰是这顶皇冠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 药茶将药与茶完美结合, 能防疾 病, 能品茶趣, 常饮能祛顽疾、 强体。

5、魄、 安心神、 润喉肠、 降脂减肥、 益寿延年。药茶是根植于 中医药文化与茶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养生方式, 真正意义上的药茶是以中药原植物叶片, 并结合中药与茶叶炮制方法, 制作成茶叶形态, 它同时具备中药的治疗养生效果与茶叶的 “形、 色、 香、 道” , 具有实效性、 安全性、 享受性及便捷性四大优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养阴润燥、 清热解毒、 凉血利咽、 清肺止津功效的 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 对热病发热、 口干烦渴、 咽喉肿痛、 扁桃体炎、 口舌生疮具有良 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 : 所述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 其主。

6、要原料及重 量份分别是, 天门冬、 板蓝根各 3 份, 地丁、 石斛、 桔梗各 2 份, 绿茶 5 份。 0005 本发明所述养生中药茶饮品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 0006 步骤一 )、 称取原料天门冬、 板蓝根各 3 份, 地丁、 石斛、 桔梗各 2 份, 经过高压锅蒸 煮杀菌 20-30 分钟, 晾干并研成粗末, 获得无菌原材料 ; 0007 步骤二 )、 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 加入绿茶 5 份混合, 即获得养生中药茶饮品。 0008 本发明所选择的原料, 其药性和功效分别是 : 0009 天门冬 : 百合科植物。又名天冬。性寒, 味甘, 微苦。具有养阴清热, 润肺滋肾的 功效。用于治阴。

7、虚发热、 咳嗽吐血、 肺痈、 咽喉肿痛、 消渴、 便秘等病症。天门冬含天门冬素、 B- 固甾醇、 甾体皂甙, 粘液质、 糠醛衍生物等成分。实验证明, 天门冬有升高血细胞、 增强网 状内皮系统舌噬功能和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 名医别录 载 “去寒热, 养肌肤, 益气 力” 。 月华于本草 载 “镇心, 润五脏, 益皮肤, 悦颜色” 。能使肌肤艳丽, 保持青春活力。 0010 板蓝根 :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 菘蓝根含靛蓝, 靛玉红, 蒽醌类、 - 谷甾醇, - 谷甾醇以及多种氨基酸 : 精氨酸, 谷氨酸, 酪氨酸, 脯氨酸, 缬氨酸, - 氨。

8、基丁酸。还含黑芥子甙, 靛甙, 色胺酮, 1- 硫氰酸 -2- 羟基丁 -3- 烯, 蔗糖和 含有 12氨基酸的蛋白多糖。 【功效】 清热, 解毒, 凉血, 利咽。 【主治】 温毒发斑 ; 高热头痛 ; 大头瘟疫 ; 舌绛紫暗, 烂喉丹痧 ; 丹毒 ; 痄腮 ; 喉痹 ; 疮肿、 痈肿 ; 水痘 ; 麻疹 ; 肝炎 ; 流行性感 冒, 流脑, 乙脑, 肺炎, 神昏吐衄, 咽肿, 火眼, 疮疹 ; 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急慢性肝炎、 流 说 明 书 CN 104322753 A 3 2/2 页 4 行性腮腺炎、 骨髓炎。 0011 地丁 : 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夏季采集全草, 洗。

9、净、 晒干、 切段。别 名 : 地丁、 地丁草、 紫花地丁、 扁豆秧、 小鸡菜。生于山沟、 溪流及平原、 丘陵草地或疏林下。 分布甘肃、 陕西、 山西、 山东、 河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四川等地。主治 : 清热解毒 ; 消痈肿。 主流行性感冒 ; 上呼吸道感染 ; 扁桃体炎 ; 传染性肝炎 ; 肠炎 ; 痢疾 ; 肾炎 ; 腮腺炎 ; 结膜炎 ; 急性阑尾炎 ; 疔疮痈肿 ; 瘰疬。 0012 石斛 : 各类石斛制品。 包括 : 铁皮枫斗, 铜皮枫斗, 黄草石斛等。 石斛是我国古文献 中最早记载的兰科植物之一。其性味 : 甘淡微咸。性属清润, 清中有补, 补中有清。功能主 治 : 益。

10、胃生津, 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 口干烦渴, 食少干呕, 病后虚热, 目暗不明。 0013 桔梗, 别名 : 铃当花, 拉丁文名 : Platycodon grandiflorus(Jacq.)A.DC. 桔梗科、 桔梗属植物, 多年生草本, 茎高 20-120 厘米, 通常无毛, 偶密被短毛, 不分枝, 极少上部分 枝。 桔梗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 功效具有宣肺、 祛痰、 利咽、 排脓等功能, 主治咳嗽痰多、 咽 喉肿痛等症状。药食两用, 需求量较大。根药用, 含桔梗皂甙, 有止咳、 祛痰、 消炎 ( 治肋膜 炎 ) 等效。阴虚久嗽、 气逆及咳血者忌服。 0014 绿茶 : 绿茶的功效与作。

11、用 : 茶是健康之液, 灵魂之饮。在我国被誉为 “国饮” 。现代 科学大量研究证实, 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 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 心、 清热解暑、 消食化痰、 去腻减肥、 清心除烦、 解毒醒酒、 生津止渴、 降火明目、 止痢除湿等 药理作用, 还对现代疾病, 如辐射病、 心脑血管病、 癌症等疾病, 有一定的药理功效。茶叶具 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 咖啡碱、 脂多糖、 茶氨酸等。 0015 本发明中药茶饮品的养阴润燥、 清热解毒、 凉血利咽、 清肺止津功效在临床应用当 中得到了证实, 基本资料如下 : 2007-2013 年, 门诊临床应用本发明所述养生中药茶饮品对 。

12、379 例体验者用 ; 有热病发热、 口干烦渴、 咽喉肿痛、 扁桃体炎、 口舌生疮病症, 平均年龄 42 岁 ; 服用方法 : 开水冲饮, 每日早晚饮用 200-250ml ; 连续服用 21-28 日后, 有效或显效 332 例 ; 有效或显效的评价标准为 : 症状有所改善或者症状消失。 0016 本发明养生中药茶饮品的有益效果 : 有轻微中药香味, 无任何毒副作用, 养阴润 燥、 清热解毒、 凉血利咽、 清肺止津效果明显, 用于治疗热病发热、 口干烦渴、 咽喉肿痛、 扁桃 体炎、 口舌生疮病症。 0017 具体实施方法 0018 所述养阴润燥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 其主要原料及重量份分别是, 天门冬、 板蓝根各 3 份, 地丁、 石斛、 桔梗各 2 份, 绿茶 5 份。 0019 本发明所述中药茶饮品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 0020 步骤一 )、 称取原料天门冬、 板蓝根各 3 份, 地丁、 石斛、 桔梗各 2 份, 经过高压锅蒸 煮杀菌 20-30 分钟, 晾干并研成粗末, 获得无菌原材料 ; 0021 步骤二 )、 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 加入绿茶 5 份混合, 即获得养生中药茶饮品。 说 明 书 CN 104322753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