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716244 上传时间:2018-10-30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5.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23329.3

申请日:

2013.05.10

公开号:

CN104272043A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C 1/24申请日:20130510|||公开

IPC分类号:

F25C1/24; F25C5/02; F25C5/18

主分类号:

F25C1/24

申请人:

株式会社SCD

发明人:

朴晋成

地址:

韩国京畿道

优先权:

2012.05.10 KR 10-2012-0049650; 2012.05.10 KR 10-2012-004965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代理人:

王金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在冰箱等中驱动用于制造冰块的制冰机的装置及方法,尤其,当检测满冰时,能够一边使排出器及凸轮装置沿着反向(与冰块的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一边检测是否满冰,从而防止与残留于内部的冰块的干涉,并准确地判断是否满冰。并且,在本发明的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中,能够在旋转角之比小的中间齿轮安装扭簧,向检冰杆等其他部件仅传递最小的扭矩,从而提高部件的耐久性,并提供精确的旋转力。并且,在本发明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中,将第二扭簧的旋转方向的轴线中心配置于与检冰杆的另一侧(回旋侧)相向的位置,使得最小的力矩起到恒定作用,上述第二扭簧用于使检冰杆以弹性方式与凸轮装置的凸轮面相接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
上述冰箱用制冰机包括:
检冰杆,与凸轮装置联动,并以一地点为中心回旋,
满冰检测部,与上述检冰杆联动,用于判断是否满冰,以及
检冰臂,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并与冰块相接触;
上述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一边借助驱动马达使上述凸轮装置、排出器和检冰臂沿着反向(与冰块的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规定角度,一边判断是否满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满冰检测部包括:
满冰检测杆,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并沿着上下方向回旋,
满冰检测磁铁,安装于上述满冰检测杆,以及
满冰传感器,固定于壳体的一侧,借助上述满冰检测杆的回旋与上述满冰检测磁铁相向;
在满冰的情况下,以防止上述满冰检测杆与满冰传感器相向的方式产生满冰信号,在不是满冰的情况下,以使上述满冰检测杆与满冰传感器相向的方式不产生满冰信号,由此判断是否满冰。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凸轮装置沿着反向旋转,并产生满冰信号的情况下,使上述凸轮装置沿着正向(冰块的排出方向)旋转,并返回到最初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即使在上述凸轮装置沿着反向旋转,并经过规定角度的情况下,若不产生满冰信号,则也要使上述凸轮装置一边沿着正向(冰块的排出方向)旋转,一边排出冰块,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冰箱用制冰机包括:
支撑齿轮,与检冰臂联动,
检冰臂检测磁铁,设置于上述支撑齿轮的一侧,以及
检冰臂传感器,固定于壳体的一侧,并借助上述支撑齿轮的回旋与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相向;
即使在上述凸轮装置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的情况下,若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也不与检冰臂传感器相向,则判断上述检冰臂不位于原来的位置,并终止运行。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以使上述凸轮装置或排出器位于特定位置的方式进行调整,上述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凸轮装置位于上述特定位置的情况下,以防止上述满冰检测杆与满冰传感器相向的方式产生满冰信号,使所需时间长于满冰时的时间;
在上述凸轮装置沿着反向旋转的过程中,借助上述满冰传感器所产生的满冰信号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从上述满冰信号结束开始,沿着相反方向旋转规定量,使得上述凸轮装置或排出器位于特定位置。

7.  一种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包括:
检冰杆,与凸轮装置联动,并以一地点为中心回旋,
满冰检测部,与上述检冰杆联动,用于判断是否满冰,以及
检冰臂,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并与冰块相接触;
上述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装置以与驱动马达联动的方式旋转,该凸轮装置包括:
凸轮装置本体,在外侧形成有齿形,以及
满冰检测轮廓,以环形状突出于上述凸轮装置本体的一侧面,并与上述满冰检测部的满冰检测杆的一侧相接触;
上述满冰检测杆包括:
检测杆本体,以条形状以一地点为中心旋转,
卡止部,向上述检测杆本体的一侧突出,并与上述满冰检测轮廓相触,以及
满冰凹槽部,向上述满冰检测轮廓的一侧凹陷;
在向上述满冰凹槽部插入上述卡止部的情况下,使上述满冰检测杆旋转规定角度,防止满冰检测磁铁与满冰传感器相向。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原点凹槽部,上述原点凹槽部向上述满冰检测轮廓的一侧凹陷,且凹陷部分长于满冰凹槽部的凹陷部分的圆周方向的长度;
在向上述原点凹槽部插入上述卡止部的情况下,使上述满冰检测杆旋转规定角度,防止满冰检测磁铁与满冰传感器相向。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支撑齿轮,一侧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另一侧与上述检冰臂联动,以及
检冰臂检测部,设置于上述支撑齿轮的一侧;
上述检冰臂检测部包括:
检冰臂检测磁铁,设置于上述支撑齿轮的一侧,以及
检冰臂传感器,固定于壳体的一侧,并借助上述支撑齿轮的回旋与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相向;
在上述凸轮装置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的情况下,若检冰臂不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则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也不与检冰臂传感器相向。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冰杆包括:
检冰杆本体,呈板体形状,并以能够以一地点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设置,以及
凹槽部,向上述检冰杆本体的一侧凹陷,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的卡止杆与上述凹槽部相接触;
上述凹槽部的一部分和上述凸轮装置的中心之间的半径大于上述卡止杆的长度;
上述凹槽部的另一部分和上述凸轮装置的中心之间的半径小于上述卡止杆的长度;
当上述凸轮装置旋转规定角度以内时,上述卡止杆不与上述凹槽部相接触,当上述凸轮装置旋转超过规定角度时,上述卡止杆与上述凹槽部相接触,来使上述检冰杆本体沿着向上方向回旋。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止部,当上述检冰杆本体向上方向旋转时,上述挡止部以卡在上述检冰杆本体的方式向满冰检测杆的一侧突出。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步进马达作为用于驱动上述凸轮装置的驱动马达。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递部件,上述第一传递部件配置于上述驱动马达和凸轮装置之间,并由多个齿轮构成,用于传递动力。

14.  根据权利要求7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部,上述控制部与上述驱动马达或满冰检测部或检冰臂检测部相连接。

15.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检冰杆,沿着上述凸轮装置的凸轮面回旋,以及
中间齿轮,介于用于支撑检冰臂的支撑齿轮之间;
上述中间齿轮包括:
第一中间齿轮,与上述检冰杆相啮合,
第二中间齿轮,位于与上述第一中间齿轮的同一旋转轴,与上述支撑齿轮相啮合,且旋转角小,以及
第一扭簧,安装于上述第一中间齿轮和上述第二中间齿轮之间。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中间齿轮和上述支撑齿轮的旋转角之比设定为1:2。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扭簧包括:
圆筒线圈部,以及
第一臂和第二臂,向上述圆筒线圈部的一侧和另一侧延伸;
在上述第一中间齿轮形成第一卡止突起和第一台肩,上述第一台肩用于卡住上述第一臂;
在上述第二中间齿轮形成第二卡止突起和第二台肩,上述第二卡止突起与上述第一卡止突起相互起作用,上述第二台肩用于卡住上述第二臂;
在上述第二中间齿轮的旋转中心突出地形成有支轴,上述支轴用于使上述圆筒线圈部插入并被支撑;
在上述第一中间齿轮的旋转中心形成有贯通孔,上述贯通孔用于使上述支轴插入并通过。

1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部搭载于由外壳和盖构成的壳体,上述驱动部包括第二扭簧,上述第二扭簧以弹性方式向凸轮面加压检冰杆,上述检冰杆沿着凸轮装置的上述凸轮面回旋,使得上述检冰臂回旋,上述第二扭簧的圆筒线圈部支撑于与上述检冰杆的回旋侧相向的位置的上述盖。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圆筒线圈部支撑于形成在上述盖的引导销;
从上述圆筒线圈部的一侧延伸的第一臂支撑于形成在上述检冰杆的另一侧的第一支撑销;
从上述圆筒线圈部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臂支撑于形成在上述盖的第二支撑销。

说明书

说明书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冰箱等中的驱动用于制造冰块的制冰机的装置及方法,尤其,当检测满冰时,能够一边使排出器及凸轮装置沿着反向(与冰块的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一边检测是否满冰,从而防止与残留于内部的冰块的干涉,并准确地判断是否满冰。
并且,在本发明的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中,能够在旋转角之比小的中间齿轮安装第一扭簧,向检冰杆等其他部件仅传递最小的扭矩,从而提高部件的耐久性,并提供精确的旋转力。
并且,在本发明的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中,将第二扭簧的旋转方向的轴线中心配置于与检冰杆的另一侧(回旋侧)相向的位置,使得最小的力矩起到恒定作用,上述第二扭簧用于使检冰杆以弹性方式与凸轮装置的凸轮面相接触。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公报中所公开的装置。
如图1至图2所示,现有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马达10;凸轮组件30,以与排出器联动的方式配置,上述排出器用于向冰盒排出在制冰盘中制造的冰块;检冰臂50,随着借助凸轮组件30旋转,检测向冰盒排出的冰块是否满冰;齿轮部40,介于凸轮组件30和检冰臂50之间;满冰检测部,当凸轮组件30联动时,检测凸轮组件30的位置,并检测冰盒是否满冰;以及检冰臂检测部,用于检测检冰臂50是否因卡在冰盒的冰块而无法返回到初期位置。
凸轮组件30包括:驱动凸轮31,接收利用马达等驱动马达10 的旋转力,并与排出器E一同旋转;以及检冰杆33,借助驱动凸轮31旋转,并借助满冰检测部检测旋转位置。
在检冰杆33突出形成与驱动凸轮31的凸轮面31a相接触的凸轮从动件34。并且,在检冰杆33中,第一延伸部33a和第二延伸部33b向驱动凸轮31的大致相反的一侧延伸。在第二延伸部33b的末端形成有齿形33b’。
并且,齿轮部40包括:第一齿轮41,与齿形33b’相啮合;第二齿轮43,与第一齿轮41的同一旋转轴42相结合;以及第三齿轮45,与第二齿轮43相啮合。
在第三齿轮45中,在同一旋转轴46结合用于支撑检冰臂50的支架47。
并且,在第三齿轮45和支架47之间结合扭簧49。
即,即使反向的外部力作用于检冰臂50,该反向的旋转因扭簧49发生弹性变形而被吸收,并防止与检冰杆33相连接的第三齿轮45过度旋转。扭簧49的具体说明详细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因此在此省略。
在这种现有的驱动装置的情况下,为了利用上述排出器E来排出冰块,上述排出器E一边沿着图3的移冰方向(方向I),即冰块的排出方向(以下,称为正向)旋转,一边刮去冰块并沿着图中的左侧方向排出。
但如上所述,为了使如上所述的满冰检测部判断是否满冰,一边使上述排出器E沿着正向旋转,一边使上述检冰臂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上述排出器E一边沿着正向旋转,一边干涉残留于内部的冰块的情况。
即,需要借助上述检冰臂来检测是否满冰,但如上所述,由于排出器E干涉残留于内部的冰块,导致即使在不是满冰的状态下,也判断为满冰,从而不制造冰块的情况。
并且,上述第二齿轮43和第三齿轮45的旋转角之比为1:2。因 此,就扭簧49的位移范围而言,扭簧49设置于第三齿轮45和支架47之间的情况与设置于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3之间的情况相比大两倍。
由此,设置于第三齿轮45和支架47之间的扭簧49与设置于第一齿轮41和第二齿轮43之间的情况相比,由于向检冰杆33等的其他部件传递最大两倍的扭矩而产生坏影响,从而存在例如降低部件的耐久性或无法提供精确的旋转力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检冰杆33的旋转中心设有扭簧37,使得凸轮从动件34以弹性方式与凸轮面31a相接触。扭簧37包括:圆筒线圈部37a,以插入方式设置于检冰杆33的旋转中心;第一臂37b,由上述扭簧37的一端支撑于第一支撑销3,上述第一支撑销3形成在位于第一延伸部33a侧的齿轮箱1;以及第二臂37c,由扭簧37的另一端支撑于第二支撑销5,上述第二支撑销5形成于第二延伸部33b的下表面。
具有这种布局的扭簧37存在如图19的问题。
即,可知若第二臂37c从虚线(图1状态)向虚线(图2状态)弯曲,则第二臂37c对检冰杆33施加的反作用力为F1<<F2。
但是,可知F1的臂的长度r1几乎与F2的臂的长度r2相同。
因此,力矩为M1(F1×r1)<<M2(F2×r2),且根据作用于检冰杆33的力的方向,接收最小到最大的力矩,因而存在对与检冰杆33联动的部件产生坏影响,例如降低部件的耐久性或无法提供精确的旋转力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的制冰机及驱动装置本身为广为人知的技术,尤其,详细记载于韩国登录特许第0531290号、韩国公开特许第2007-0096552号、韩国公开特许第2008-0035712号等现有专利文献中,因而省略详细说明和图示。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当判断是否满冰时,使排出器沿着并非正向的反向旋转,从而防止与残留于内部的冰块的干涉,并能准确地判断是否满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旋转角之比小的中间齿轮安装第一扭簧,向检冰杆等其他部件仅传递最小的扭矩,从而提高部件的耐久性,并提供精确的旋转力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本发明的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中,提供将第二扭簧的旋转方向的轴线中心配置于与检冰杆的另一侧(回旋侧)相向的位置,使得最小的力矩起到恒定作用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上述第二扭簧用于使检冰杆以弹性方式与凸轮装置的凸轮面相接触。
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中,冰箱用制冰机包括:检冰杆,与凸轮装置联动,并以一地点为中心回旋,满冰检测部,与上述检冰杆联动,用于判断是否满冰,以及检冰臂,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并与冰块相接触;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的一特征在于,一边借助驱动马达使上述凸轮装置、排出器和检冰臂沿着反向(与冰块的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规定角度,一边判断是否满冰。
此时,上述满冰检测部包括:满冰检测杆,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并沿着上下方向回旋,满冰检测磁铁,安装于上述满冰检测杆,以及满冰传感器,固定于壳体的一侧,借助上述满冰检测杆的回旋与上述满冰检测磁铁相向;在满冰的情况下,以防止上述满冰检测杆与满冰传感器相向的方式产生满冰信号,在不是满冰的情况下,以使上述满冰检测杆与满冰传感器相向的方式来不产生满冰信号, 由此也可判断是否满冰。
并且,在使上述凸轮装置沿着反向旋转,并产生满冰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使上述凸轮装置沿着正向(冰块的排出方向)旋转,并返回到最初位置。
并且,即使在上述凸轮装置沿着反向旋转,并经过规定角度的情况下,若不产生满冰信号,则也可以使上述凸轮装置一边沿着正向(冰块的排出方向)旋转,一边排出冰块,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并且,包括:支撑齿轮,与检冰臂联动,检冰臂检测磁铁,设置于上述支撑齿轮的一侧,以及检冰臂传感器,固定于壳体的一侧,并借助上述支撑齿轮的回旋与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相向;即使在上述凸轮装置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的情况下,若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也不与检冰臂传感器相向,则也可以判断上述检冰臂不位于原来的位置,并终止运行。
并且,作为以使上述凸轮装置或排出器位于特定位置的方式进行调整的方法,在上述凸轮装置位于上述特定位置的情况下,以防止上述满冰检测杆与满冰传感器相向的方式产生满冰信号,使所需时间长于满冰时的时间:在上述凸轮装置沿着反向旋转的过程中,借助上述满冰传感器所产生的满冰信号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从上述满冰信号结束开始,也可沿着相反方向旋转规定量,使得上述凸轮装置或排出器位于特定位置。
并且,在本发明中,冰箱用制冰机包括:检冰杆,与凸轮装置联动,并以一地点为中心回旋,满冰检测部,与上述检冰杆联动,用于判断是否满冰,以及检冰臂,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并与冰块相接触;制冰机驱动装置的另一特征在于,上述凸轮装置以与驱动马达联动的方式旋转,该凸轮装置包括:凸轮装置本体,在外侧形成有齿形,以及满冰检测轮廓,以环形状突出于上述凸轮装置本体的一侧面,并与上述满冰检测部的满冰检测杆的一侧相接触;上述满冰检测杆包括:检测杆本体,以条形状以一地点为中心旋转,卡 止部,向上述检测杆本体的一侧突出,并与上述满冰检测轮廓相触,以及满冰凹槽部,向上述满冰检测轮廓的一侧凹陷;在向上述满冰凹槽部插入上述卡止部的情况下,使上述满冰检测杆旋转规定角度,防止满冰检测磁铁与满冰传感器相向。
此时,还包括原点凹槽部,上述原点凹槽部向上述满冰检测轮廓的一侧凹陷,且凹陷部分长于满冰凹槽部的凹陷部分的圆周方向的长度;在向上述原点凹槽部插入上述卡止部的情况下,也可使上述满冰检测杆旋转规定角度,防止满冰检测磁铁与满冰传感器相向。
并且,本发明包括:支撑齿轮,一侧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另一侧与上述检冰臂联动,以及检冰臂检测部,设置于上述支撑齿轮的一侧;上述检冰臂检测部包括:检冰臂检测磁铁,设置于上述支撑齿轮的一侧,以及检冰臂传感器,固定于壳体的一侧,并借助上述支撑齿轮的回旋与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相向;在上述凸轮装置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的情况下,若检冰臂不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则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也可不与检冰臂传感器相向。
并且,上述检冰杆包括:检冰杆本体,呈板体形状,并以能够以一地点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设置,以及凹槽部,向上述检冰杆本体的一侧凹陷,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的卡止杆与上述凹槽部相接触;上述凹槽部的一部分和上述凸轮装置的中心之间的半径大于上述卡止杆的长度;上述凹槽部的另一部分和上述凸轮装置的中心之间的半径小于上述卡止杆的长度;当上述凸轮装置旋转规定角度以内时,上述卡止杆不与上述凹槽部相接触,当上述凸轮装置旋转超过规定角度时,上述卡止杆也可与上述凹槽部相接触,来使上述检冰杆本体沿着向上方向回旋。
并且,还可包括挡止部,当上述检冰杆本体沿着向上方向旋转时,上述挡止部以卡在上述检冰杆本体的方式向满冰检测杆的一侧突出。
并且,也可使用步进马达作为用于驱动上述凸轮装置的驱动马 达。
并且,还可包括第一传递部件,上述第一传递部件配置于上述驱动马达和凸轮装置之间,并由多个齿轮构成,用于传递动力。
并且,还可包括控制部,上述控制部与上述驱动马达或满冰检测部或检冰臂检测部相连接。
并且,还可包括:检冰杆,沿着上述凸轮装置的凸轮面回旋,以及中间齿轮,介于用于支撑检冰臂的支撑齿轮之间;上述中间齿轮包括:第一中间齿轮,与上述检冰杆相啮合,第二中间齿轮,位于与上述第一中间齿轮的同一旋转轴,与上述支撑齿轮相啮合,且旋转角小,以及第一扭簧,安装于上述第一中间齿轮和上述第二中间齿轮之间。
并且,上述第二中间齿轮和上述支撑齿轮的旋转角之比也可设定为1:2。
并且,上述第一扭簧包括:圆筒线圈部,以及第一臂和第二臂,向上述圆筒线圈部的一侧和另一侧延伸;在上述第一中间齿轮形成第一卡止突起和第一台肩,上述第一台肩用于使上述第一臂卡定;在上述第二中间齿轮形成第二卡止突起和第二台肩,上述第二卡止突起与上述第一卡止突起相互起作用,上述第二台肩用于卡住上述第二臂;在上述第二中间齿轮的旋转中心突出地形成有支轴,上述支轴用于使上述圆筒线圈部插入并被支撑;在上述第一中间齿轮的旋转中心也可形成有贯通孔,上述贯通孔用于使上述支轴插入并通过。
并且,驱动部搭载于由外壳和盖构成的壳体,上述驱动部包括第二扭簧,上述第二扭簧以弹性方式向凸轮面加压检冰杆,上述检冰杆沿着凸轮装置的上述凸轮面回旋,使得上述检冰臂回旋,上述第二扭簧的圆筒线圈部也可支撑于与上述检冰杆的回旋侧相向的位置的上述盖。
并且,上述圆筒线圈部支撑于形成在上述盖的引导销;从上述 圆筒线圈部的一侧延伸的第一臂支撑于形成在上述检冰杆的另一侧的第一支撑销;从上述圆筒线圈部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臂也可支撑于形成在上述盖的第二支撑销。
根据附图进行的以下的详细说明能够使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更加明确。
在此之前,本说明书及发明要求保护范围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单词不应以通常且词典上的含义来解释,从发明人为了以最佳的方法说明自己的发明而适当对术语的概念下定义的原则考虑,应解释为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
发明的效果
具有如下效果:借助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当判断是否满冰时,能够以防止排出器干涉残留于内部的冰块的方式准确地判断是否满冰。
并且,具有如下效果:能够在旋转角之比小的中间齿轮安装第一扭簧,向检冰杆等其他部件仅传递最小的扭矩,从而提高部件的耐久性,并提供精确的旋转力。
并且,具有如下效果:将用于使检冰杆以弹性方式与凸轮装置的凸轮面相接触的第二扭簧的旋转方向的轴线中心配置于与检冰杆的另一侧(回旋侧)相向的位置,使得最小的力矩起到恒定作用,从而提高部件的耐久性,并提供精确的旋转力。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为现有的制冰机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3及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冰机的整体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
图5至图8为分别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凸轮装置、检冰杆、满冰检测部及检冰臂检测部的前后面的部分立体图。
图9为仅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满冰检测部和凸轮装置的主视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概念图。
图11及图12为表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13及图14为在图11及图12中安装盖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5及图16为分离及结合中间齿轮的上面立体图。
图17及图18为分离及结合中间齿轮的底面立体图。
图19为用于说明扭簧在现有的制冰机驱动装置中起作用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20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扭簧起作用的状态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与附图相关的以下详细说明和优选实施例能够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及新的特征更加明确。在本说明书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各图的结构要素标注附图标记的过程中,对于相同的结构要素,即使显示在另一图上,也尽可能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第一”、“第二”、“一部分”、“另一部分”等术语用于区别一个结构要素和另一结构要素,结构要素并不局限于上述术语。以下,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省略有可能不必要地模糊本发明的要旨的相关公知技术的详细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3及附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冰机的整体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图5至图8为分别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其他凸轮装置、检冰杆、满冰检测部及检冰臂检测部的前后面的部分立体图,图9为仅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满冰检测部和凸轮装置的主视图,图10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概念图,图11及图12为表示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图13及图14为在图11及图12中安装盖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5及图16为分离及结合中间齿轮的上面立体图,图17及图18为分离及结合中间齿轮的底面立体图,图19为用于说明扭簧在现有的制冰机驱动装置中起作用的状态的概念图,图20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扭簧起作用的状态的概念图。
首先,若对术语下定义,则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详细说明中所使用的“正向”这一术语是指排出器E为了排出冰块而旋转的方向(方向I),“反向”这一术语是指与上述正向相反的方向(方向II)。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的包括盖B和外壳A的壳体H和排出器E与现有的相同,因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上所述,本发明包括:检冰杆330,与凸轮装置310联动,并以一地点为中心回旋;满冰检测部F(参照图5),与上述检冰杆330联动,用于判断是否满冰;检冰臂50,与上述凸轮装置310联动,并与冰块相接触;本发明作为用于驱动制冰机I的方法,一边借助驱动马达(参照图5)100使上述凸轮装置310及排出器E和检冰臂50沿着反向(方向II)旋转规定角度,一边判断是否满冰。
在现有技术中,如上所述,一边使上述排出器E沿着正向(方向I),即沿着进入制冰机的内部的方向旋转,一边检测是否满冰,而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排出器E干涉残留于内部的冰块,导致在不是满冰的状态下,也判断为满冰,从而停止运行。
本发明用于解决这种问题,通过一边使上述排出器E沿着反向(方向II),即沿着向制冰机的外部排出的方向旋转,一边检测是否满冰,去除与残留于内部的冰块的相干涉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是否满冰。
另一方面,如图5及图6所示,上述满冰检测部F可包括:满冰检测杆350,与上述凸轮装置310联动,并沿着上下方向回旋;满 冰检测磁铁351,安装于上述满冰检测杆350;以及满冰传感器353,固定于壳体H(参照图4)的一侧,并借助上述满冰检测杆350的回旋与上述满冰检测磁铁351相向。
由此,在满冰的情况下,以使上述满冰检测杆350不与满冰传感器353相向的方式产生满冰信号,在不是满冰的情况下,以使上述满冰检测杆350与满冰传感器353相向的方式不产生满冰信号,从而能够判断是否满冰,以下,参照图10进行说明。
即,如图10的(b)部分所示,在一边使上述凸轮装置310沿着反向旋转,一边使上述满冰检测杆350不与满冰传感器353相向,从而产生满冰信号的情况下,可使上述凸轮装置310沿着正向(冰块的排出方向)旋转,从而返回到最初位置,之后维持待机状态。
在上述图10的(b)部分中,例示了最初位置,即原点为-60°的状态,在图上,沿着左侧方向的旋转为逆旋转。
此时,上述-60°是指排出器E以水平方向为基准逆旋转60°。
如图所示,在-60°原点待机的排出器E借助后述的凸轮装置的旋转沿着反向旋转(沿着图上的左侧方向旋转),若在-127°地点产生满冰信号,则沿着正向旋转(沿着图上的右侧方向旋转),并在作为原点位置的-60°位置停止,用于这种情况的结构见后续内容。
借助这种本发明,当检测是否满冰时,排出器E不进入制冰机的内部,而是向外侧旋转,因而不像如上所述地干涉残留于制冰机的内部的冰块,从而可消除产生错误的满冰信号的担忧。
在上述凸轮装置310一边沿着反向旋转,一边经过规定角度的情况下,若不产生满冰信号,则上述凸轮装置310一边沿着正向旋转,一边排出冰块,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即,如图10的(d)部分所示,在-60°原点待机的排出器E借助后述的凸轮装置的旋转沿着反向旋转(沿着图上的左侧方向旋转),即使旋转规定角度,例如沿着反向旋转至-135°,若没有检测到满冰信号,则也判断为冰块不足的状态,从而沿着正向旋转,并 在完全旋转一圈排出冰块之后,在作为原点的-60°地点停止,用于这种情况的结构见后述内容。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排出器E在特定位置,例如在作为-60°的原点始终处于待机状态,例如,在冰箱的电源断开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停止的状况的情况下,有必要使上述排出器E重新返回到原点的方式进行调整。
为此,用于驱动上述排出器E的凸轮装置310位于上述特定位置,即原点的情况下,以使上述满冰检测杆350不与满冰传感器353相向的方式产生满冰信号,且所需时间长于满冰的情况的时间。
此时,在上述凸轮装置310沿着反向旋转的过程中,借助上述满冰传感器353所产生的满冰信号超过规定时间量的情况下,从上述满冰信号结束开始沿着相反的方向旋转规定量,使得上述凸轮装置310及排出器E位于特定位置即原点。
即,如图10的(a)部分所示,满冰信号在-127°和-135°之间,即,设定为8°间隔,用于寻找原点的满冰信号在-52°到-77°之间,即,设定为25°间隔。
借助这种方法,在排出器E在处于-100°的状态下,若中断电源供给,又再次供给电源,则使上述凸轮装置310及排出器E逆旋转(图上的左侧方向),并在-127°和-135°之间产生满冰信号的情况下,上述满冰信号小于25°间隔,因而无视这一情况并继续逆旋转,从而完全旋转一圈。
之后,若排出器E达到-52°,产生满冰信号,且继续产生满冰信号直到-77°,则判断为用于寻找特定位置,即,原点的满冰信号。
此时,当上述满冰信号结束时,从-77°以规定量,即,以-17°进行正向(图上的右侧方向)旋转,使得排出器E位于原点。
在-127°和-135°之间不产生满冰信号的情况下(没有冰块的状态),继续逆旋转,并在完全旋转一圈后,达到-52°,从而产生满冰信号,并且,若继续产生满冰信号直到-77°,则如上所述,判断 为用于寻找特定位置,即原点的满冰信号。
另一方面,优选地,这种驱动方法仅在特别的状况,即中断电源供给等的情况下才进行,从而在正常状况下,不进行这种运行。即,仅在后述的控制部识别上述状况的情况下,进行如上所述的寻找原点位置的初期设定动作。
另一方面,具有如下情况:发生上述检冰臂50旋转,并卡在所排出的冰块的现象,导致无法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为此,包括:支撑齿轮710,与上述检冰臂50联动,检冰臂检测磁铁711,设置于上述支撑齿轮710的一侧,以及检冰臂传感器713,固定于壳体H的一侧,并借助上述支撑齿轮710的回旋与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711相向;在上述凸轮装置310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的情况下,若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711不与检冰臂传感器713相向,则判断为上述检冰臂50不位于原来的位置,从而也可终止运行,用于这种情况的结构见后述内容。
如图5及图6所示,本发明的制冰机驱动装置包括:检冰杆330,与凸轮装置310联动,并以一地点为中心回旋,满冰检测部F,与上述检冰杆330联动,用于判断是否满冰,以及检冰臂50,与上述凸轮装置310联动,并与冰块相接触;上述制冰机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制冰机。
此时,上述凸轮装置310以与利用马达等的驱动马达100联动的方式旋转,如图7及图8所示,包括:凸轮装置本体312,外侧形成有齿形,以及满冰检测轮廓313,以环形状突出于上述凸轮装置本体312的一侧面,并与上述满冰检测部F的满冰检测杆350的一侧相接触。
并且,上述满冰检测杆350包括:检测杆本体351,以条形状以一地点为中心旋转;以及卡止部355,向上述检测杆本体351的一侧突出,并与上述满冰检测轮廓313相接。
此时,包括向上述满冰检测轮廓313的一侧凹陷的满冰凹槽部 313b,在向上述满冰凹槽部313b插入上述卡止部355的情况下,使上述满冰检测杆350旋转规定角度,从而防止满冰检测磁铁351与满冰传感器353相向。
即,在防止满冰检测磁铁351与满冰传感器353相向的情况下,产生高(High)信号,并表示满冰,在满冰检测磁铁351与满冰传感器353相向的情况下,产生低(low)信号,并表示不是满冰。
此时,如图8所示,在上述满冰检测轮廓313以凹陷方式形成满冰凹槽部313b。
并且,在上述满冰检测杆350的卡止部355插入于上述满冰凹槽部313b的情况下,上述满冰检测杆350被弹性单元S拉动,因而可使上述满冰检测磁铁351沿着图上的下侧方向旋转,结果,防止上述满冰检测磁铁351与满冰传感器353相向,从而产生满冰信号。
另一方面,通常,上述满冰凹槽部313b只要在满冰时形成在相当于与检冰臂50相触的时刻的位置即可。
以下,再次参照如上所述的图10的(b)部分进行说明。
即,如图所示,若在-60°原点待机的排出器E借助上述凸轮装置310的旋转沿着反向旋转(沿着图上的左侧方向旋转),并在-127°地点产生满冰信号,则沿着正向旋转(沿着图上的右侧方向旋转),并在作为原点位置的-60°位置停止。
为此,若将上述满冰凹槽部313b形成在相当于上述-127°的部分,则上述卡止部355插入于上述满冰凹槽部313b,结果,上述满冰检测磁铁351沿着图上的下侧方向旋转,最后防止上述满冰检测磁铁351与满冰传感器353相向,从而产生满冰信号(高(High))。
另一方面,若产生上述满冰信号,则使上述凸轮装置310及排出器E沿着正向旋转,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即作为原点的-60°。
此时,若上述卡止部355从上述满冰凹槽部313b脱离,则上述卡止部355被向上推动,因而上述满冰传感器353与满冰检测磁铁351相向,从而产生非满冰信号的低(low)信号,但若向后述的原 点凹槽部313a插入上述卡止部355,则重新防止上述满冰传感器353与满冰检测磁铁351相向,因而产生作为满冰信号的高(High)信号。
但是,由于上述原点凹槽部313a的圆周方向的长度长于上述满冰凹槽部313b的长度,因而借助上述原点凹槽部313a所产生的满冰信号(高(High))长于在上述满冰凹槽部313b中所产生的满冰信号(高(High))。
这种差异由后述的控制部(未图示)识别,从而识别为返回到非实际满冰的作为原来的位置的原点。
即,若例举图10的(b)部分所示的进行说明,则基于满冰凹槽部313b的满冰信号在-127°产生,因而这一情况由上述控制部识别为满冰,从而进行正旋转(沿着图上的右侧方向旋转),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此时,在上述返回的过程中,在上述原点凹槽部313b中所产生的满冰信号在-77°产生,从而产生至作为原点的-60°,因而以17°间隔产生,这与在上述满冰凹槽部313b中所产生的满冰信号有所差异,且这一情况由上述控制部识别,并判断为返回到非实际满冰的作为原来的位置的原点。
借助这种本发明,当检测是否满冰时,排出器E不进入制冰机的内部,而是向外侧旋转,因而不像如上所述地干涉残留于制冰机的内部的冰块,从而可消除发生错误的满冰信号的担忧。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上述检冰杆330包括:检冰杆本体332,呈板体形状,并能以一地点为中心旋转;以及凹槽部338,向上述检冰杆本体332的一侧凹陷,与上述凸轮装置310联动的卡止杆314与凹槽部338相接触。
此时,上述凹槽部338的一部分和上述凸轮装置310的中心之间的半径大于上述卡止杆314的长度,上述凹槽部338的另一部分和上述凸轮装置310的中心之间的半径小于上述卡止杆314的长度。
借助这种结构,当上述凸轮装置310旋转规定角度以内时,上述卡止杆314不与上述凹槽部338相接触,当上述凸轮装置310旋转超过规定角度时,上述卡止杆314与上述凹槽部338相接触,从而使上述检冰杆本体332沿着向上方向回旋。
即,在图7中示出的情况下,就上述凹槽部338而言,图上的左侧部分与上述凸轮装置310的中心部的距离相对远,且图上的上侧及右侧部分相对短。
因此,借助上述凸轮装置310的旋转,上述卡止杆314位于上述凹槽部338的图上的左侧部分的情况下,上述卡止杆314不与上述凹槽部338相接触,即使上述凸轮装置310旋转,上述检冰杆330也不会动。
但是,在上述凸轮装置310继续旋转的情况下,上述卡止杆314位于上述凹槽部338的图上的上部侧部分,且从此时开始上述卡止杆314与凹槽部338相接触。
因此,上述卡止部314与上述凹槽部338相接触,且上述检冰杆330以图上的左侧部分为中心沿着向上方向回旋。
此时,在上述满冰检测杆350的一侧突出地形成有挡止部352a,当上述检冰杆本体332沿着向上方向旋转时,上述挡止部352a卡在检冰杆本体332。
借助这种结构,进行非满冰的情况的运行。
即,如上所述,若上述凸轮装置310旋转,则在满冰的情况下,向上述满冰凹槽部313b插入上述卡止部355,而在不是满冰的情况下,使上述卡止杆314与凹槽部338相接触,使得上述检冰杆330向上旋转,从而与上述满冰检测杆350的挡止部352a相接触并被支撑,因而即使上述卡止部355位于上述满冰凹槽部313b,也以防止插入的方式形成上述凹槽部338。
由此,上述满冰检测磁铁351维持与满冰传感器353相向的状态,因而产生低(low)信号。
即,如图10的(d)部分所示,即使在-60°原点待机的排出器E借助上述凸轮装置310的旋转,沿着反向旋转(沿着图上的左侧方向旋转),并旋转规定角度,例如反向旋转至-135°,也借助如上所述的结构仅检测到低(low)信号,但若没检测到作为满冰信号的高(high)信号,则判断为冰块不足的状态,从而沿着正向旋转,并在完全旋转一圈排出冰块之后,在作为原点的-60°地点停止。
即,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情况下,需要使上述凸轮装置310沿着正向或反向旋转,因而可以为此使用通常的马达,但为了精确的控制,还可以使用步进马达。
另一方面,在上述检冰臂50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具有如下情况:发生检冰臂50旋转,并卡在所排出的冰块的现象,导致无法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当上述检冰臂50未返回时,为了中断制冰机的动作,可包括:支撑齿轮710,一侧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另一侧与上述检冰臂50联动,以及检冰臂检测部T,设置于上述支撑齿轮710的一侧。
此时,上述检冰臂检测部T可包括:检冰臂检测磁铁711,设置于上述支撑齿轮710的一侧;以及检冰臂传感器713,固定于壳体H的一侧,并借助上述支撑齿轮710的回旋与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711相向。
借助这种结构,在上述凸轮装置310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的情况下,若检冰臂50未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则可以防止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711与检冰臂传感器713相向,从而检测检冰臂50未返回。
即,如图7所示,上述支撑齿轮710与第二中间齿轮750相结合,上述第二中间齿轮750与第一中间齿轮740形成一体,上述第一中间齿轮740设置于上述第二中间齿轮750的上侧,并与上述凸轮装置310相结合,因而最终,上述支撑齿轮710的一侧与上述凸轮装置310联动。
并且,如上述现有专利文献所记载,在上述支撑齿轮710固定有检冰杆50,因而最终,上述支撑齿轮710的一侧与凸轮装置310联动,另一侧与上述检冰臂50联动。
因此,上述检冰臂50以与上述凸轮装置310联动的方式旋转,并在上述凸轮装置310返回到作为原来的位置的原点的情况下,上述检冰臂50返回到作为制冰机底面的原位置(参照图3)。
此时,借助上述检冰臂50的旋转,支撑齿轮710以联动方式旋转,且在上述检冰臂50返回到原位置的情况下,可使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711与上述检冰臂传感器713相向,从而产生低(low)信号,用于表示上述检冰臂50已返回。
但是,如上所述,在发生上述检冰臂50旋转,并卡在所排出的冰块的现象,使得上述凸轮装置310返回到原点的情况下,上述检冰臂50也无法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与上述检冰臂50联动的支撑齿轮710也无法旋转,因而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711无法与上述检冰臂传感器713相向,并产生高(High)信号,从而能够表示上述检冰臂50没有返回。
即,如图10的(c)部分所示,即使凸轮装置310返回到原点,并如上所述,产生作为满冰信号的高(high)信号,也借助上述检冰臂传感器713产生高(high)信号,从而在识别为检冰臂50没有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的情况下,停止上述制冰机的运行。
另一方面,如图7至图9所示,还可以包括原点凹槽部313a来进行调整,使得上述凸轮装置310返回到原点,上述原点凹槽部313a向上述满冰检测轮廓313的一侧凹陷,且凹陷部分长于满冰凹槽部313b的凹陷部分的圆周方向的长度。
即,如上所述,排出器E在特定位置,例如在作为-60°的原点始终处于待机状态,例如,冰箱的电源断开并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停止的状况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调整,使上述排出器E重新返回到 原点。
此时,在用于驱动上述排出器E的凸轮装置310位于上述特定位置,即原点的情况下,防止上述满冰检测杆350与满冰传感器353相向,从而产生满冰信号,且所需时间长于作为满冰的情况的时间。
为此,上述原点凹槽部313a的凹陷部分的圆周方向的长度长于满冰凹槽部313b的凹陷部分的长度。
为此,若上述卡止部355插入于上述原点凹槽部313a,则上述满冰检测磁铁351不与满冰传感器353相向,因而产生作为满冰信号的高(high)信号,产生所需时间长于满冰时的所需时间,由此,由控制部识别为当前是寻找非实际满冰的原点的过程。
即,如图10的(a)部分所示,满冰信号在-127°和-135°之间,即设定为8°间隔,用于寻找原点的满冰信号在-52°和-77°之间,即设定为25°间隔。
借助这种方法,若排出器E在-100°的状态下中断电源供给,又再次供给电源的情况下,使上述凸轮装置310及排出器E进行逆旋转(沿着图上的左侧方向旋转),并在-127°和-135°之间产生满冰信号的,则上述满冰信号小于25°间隔,因而无视这一情况继续逆旋转,并完全旋转一圈。
之后,若排出器E达到-52°,产生满冰信号,并继续产生满冰信号直到-77°,则判断为用于寻找特定位置,即原点的满冰信号。
此时,当上述满冰信号结束时,即从-77°以规定量,即以-17°沿着正向(图上的右侧方向)旋转,并使排出器E位于原点。
在-127°和-135°之间不产生满冰信号的情况下(没有冰块的状态),若继续逆旋转,并在完全旋转一圈后,达到-52°,产生满冰信号,并继续产生满冰信号直到-77°,则如上所述,由控制部判断为用于寻找特定位置,即原点的满冰信号。
这种情况下,借助控制部使上述凸轮装置310在-77°沿着正向(图上的右侧方向)旋转,从而使上述排出器E达到作为原点的-60 °。
另一方面,优选地,这种驱动方法仅在特别的状况,即,中断电源供给等的情况下才进行,从而在正常状况下,不进行这种运行。即,仅在后述的控制部识别上述状况的情况下,进行如上所述的寻找原点位置的初期设定动作。
另一方面,如图5及图6所示,还可包括第一传递部件500,上述第一传递部件500配置于上述驱动马达100和凸轮装置310之间,并由多个齿轮构成,用于传递动力。
并且,还可包括与上述驱动马达100或满冰检测部F或检冰臂检测部T相连接的控制部,用于判断是否满冰或检冰臂50是否返回等,并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如图11至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由用于驱动检冰臂50的驱动部和用于使上述驱动部搭载的壳体构成。
上述驱动部包括:如上所述的驱动马达100;凸轮装置组300;第一传递部件500,介于上述驱动马达100和凸轮装置组300之间;以及第二传递部件700,介于凸轮装置组300和检冰臂50之间。
这种驱动部搭载于由外壳A和用于覆盖外壳A的盖B构成的壳体H,并以紧固方式固定于制冰盘的一侧面。
如上所述,驱动马达100可由能进行正旋转和逆旋转的步进马达体现,在上述驱动马达100的旋转轴安装有驱动齿轮110。可适用涡轮或小齿轮作为驱动齿轮110。
凸轮装置组300包括:凸轮装置310,与排出器一同旋转,上述排出器用于向冰盒排出在制冰盘中制造的冰块;以及检冰杆330,与凸轮装置310的旋转联动。
并且,凸轮装置组300设有如上所述的满冰检测杆350,满冰检测杆350与上述凸轮装置310的旋转联动。在上述满冰检测杆350设置满冰检测磁铁351。
此时,上述满冰传感器353设置于壳体H或设在上述壳体H的内部的印刷电路基板(PCB)200,如上所述,上述满冰传感器353起到检测原点及是否满冰的功能。
在凸轮装置310的旋转中心,制冰盘的排出器以一同旋转方式结合,上述凸轮装置310通过形成减速齿轮组的第一传递部件500接收驱动齿轮110的旋转力。
即,第一传递部件500包括:第二齿轮512,位于与第一齿轮511的同一旋转轴上,上述第一齿轮511与驱动齿轮110相啮合;第四齿轮514,位于与第三齿轮513的同一旋转轴上,上述第三齿轮513与第二齿轮512相啮合;第六齿轮516,位于与第五齿轮515的同一旋转轴上,上述第五齿轮515与第四齿轮514相啮合;以及第八齿轮518,位于与第七齿轮517的同一旋转轴上,上述第七齿轮517与第六齿轮516相啮合。第八齿轮518与凸轮装置310相啮合。
并且,在凸轮装置3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有第一凸轮面311和第二凸轮面(未图示)。
第一凸轮面311与检冰杆330的凸轮从动件331相接触,第二凸轮面(未图示)与满冰检测杆350的凸轮从动件(未图示)相接触。
检冰杆330的凸轮从动件331借助后述的扭簧400以弹性方式与第一凸轮面311相接触,满冰检测杆350的凸轮从动件(未图示)借助拉簧(未图示)以弹性方式与第二凸轮面(未图示)相接触。拉簧(未图示)的一端设置于盖B,另一端设置于满冰检测杆350。
因此,随着凸轮装置310正旋转或逆旋转,检冰杆330和满冰检测杆350也一同旋转。
检冰杆330的一侧设置于在外壳A形成的支轴333,在检冰杆330的另一侧形成有扇形齿轮形态的齿形335。
并且,在检冰杆330的一侧和下侧之间的下表面形成有如上所述的凸轮从动件331,在检冰杆330的另一侧上表面形成有支撑于 第二扭簧400的第一臂411的第一支撑销411a。
如图11、图13及图20所示,上述第二扭簧400包括圆筒线圈部410、形成于圆筒线圈部410的一侧及另一侧的第一臂411和第二臂413。
上述圆筒线圈部410以插入方式支撑于盖B的引导销415,第一臂411支撑于第一支撑销411a,第二臂413支撑于盖B的第二支撑销413a。
即,圆筒线圈部410或引导销415的位置至少配置于作为检冰杆330的回旋侧的与检冰杆330的齿形335相向的位置。
由于这种位置,如图20所示,弹性反作用力向检冰杆330施加的力矩至少起到恒定作用,从而防止对与检冰杆330联动的部件的耐久性或旋转精确度产生坏影响。
即,反作用力f1的臂的长度r1为检冰杆330的支轴333和作为反作用力地点的第一支撑销411a之间的距离。
在初期力矩M1状态下,若检冰杆330向下旋转,则第一支撑销411a使第一臂411向下旋转与其相对应的量。
与f1相比,该状态作为反作用力为f2而接收到的弹性反作用力非常大。但如图20所示,对于f2的臂的长度r2为支轴333和作为反作用力地点的第一支撑销411a之间的距离,因而与r1相比非常短。
因此,初期的最小力矩M1的值与位移的力矩M2几乎相同,使得最小限度的扭矩几乎起到恒定作用。
另一方面,如图12及图14所示,贯通孔BP以使第一支撑销411a向外部露出的方式形成于盖B。因此,在外壳A设置用于覆盖盖B的收尾板。
第二传递部件700包括:支撑齿轮710,用于支撑检冰臂50;以及中间齿轮730,介于凸轮装置组300和支撑齿轮710之间。
在支撑齿轮710设置如上所述的检冰臂检测磁铁711,在印刷电路基板(PCB)200设有用于对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711进行传感的 检冰臂传感器713。
另一方面,可使用上述支撑齿轮710的旋转轴715作为用于支撑检冰臂50的支撑轴715。
并且,在支撑齿轮710中,齿形717仅形成于圆周的一部分。
如图15至图18所示,中间齿轮730包括:第一中间齿轮740,形成有与检冰杆330的齿形335相啮合的齿形745;第二中间齿轮750,形成有与支撑齿轮710的齿形717相啮合的齿形755;以及第一扭簧770,安装于第一中间齿轮740和第二中间齿轮750。
第一扭簧770与如上所述的扭簧400相同,包括圆筒线圈部771、向圆筒线圈部771的一侧和另一侧延伸的第一臂773和第二臂775,但功能却完全不同。
即,在对检冰臂50施加负荷的情况下,与支撑齿轮710相啮合的第二中间齿轮750也处于施加有负荷的状态,因而第一扭簧770对于第一中间齿轮740的旋转起到代替第二中间齿轮750,通过弹性变形吸收的作用。
在第二中间齿轮750的旋转中心突出形成有支轴751。支轴751也起到使圆筒线圈部771以插入方式设置的引导销的作用。
在支轴751的周边形成有槽752。在槽752形成有第二卡止突起757。优选地,第二卡止突起757以支轴751为中心以180°间隔突出地形成2个。
并且,在第二中间齿轮750的圆周一侧形成有用于使第二臂775卡住的第二台肩753。
并且,在第二中间齿轮750的圆周形成有用于使第二臂775发生弹性变形的位移区间759。
另一方面,在第一中间齿轮740的旋转中心形成有用于使支轴751以插入方式通过的贯通孔741。
在第一中间齿轮740的下表面形成有与第二卡止突起757相互起作用的第一卡止突起747。优选地,第一卡止突起747也如图17 所示,以贯通孔741为中心以180°间隔突出地形成2个。
因此,第一中间齿轮740的第一卡止突起747一边推动第二中间齿轮750的第二卡止突起757,一边一同旋转。
并且,在第一中间齿轮740的圆周一侧形成有用于使第一臂773卡住的第一台肩743。
因此,若支撑齿轮710处于负荷状态,则第二中间齿轮750也处于负荷状态,因而在位移区间759,第一臂773通过进行弹性变形,来防止驱动马达100的过负荷。
尤其,优选地,第二中间齿轮750和支撑齿轮710的旋转角之比设定为1:2左右。
像这样,在旋转角之比小的位置安装第一扭簧770,从而向检冰杆330等的其他部件仅传递最小的扭矩。
并且,由于只要在支撑齿轮710形成有用于支撑检冰臂50的支撑轴715的结构即可,因此,支撑轴715也起到旋转轴的作用,从而可省略现有的对于第三齿轮的支架相互旋转等的复杂的结构。

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720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07 CN 104272043 A (21)申请号 201380023329.3 (22)申请日 2013.05.10 10-2012-0049650 2012.05.10 KR 10-2012-0049651 2012.05.10 KR F25C 1/24(2006.01) F25C 5/02(2006.01) F25C 5/18(2006.01)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 SCD 地址 韩国京畿道 (72)发明人 朴晋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467 代理人 王金双。

2、 (54) 发明名称 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在冰箱等中驱动用于制造冰块的 制冰机的装置及方法, 尤其, 当检测满冰时, 能够 一边使排出器及凸轮装置沿着反向 (与冰块的排 出方向相反的方向) 旋转, 一边检测是否满冰, 从 而防止与残留于内部的冰块的干涉, 并准确地判 断是否满冰。 并且, 在本发明的制冰机驱动装置及 方法中, 能够在旋转角之比小的中间齿轮安装扭 簧, 向检冰杆等其他部件仅传递最小的扭矩, 从而 提高部件的耐久性, 并提供精确的旋转力。并且, 在本发明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中, 将第二扭簧 的旋转方向的轴线中心配置于与检冰杆的另一侧 (回旋侧) 相。

3、向的位置, 使得最小的力矩起到恒定 作用, 上述第二扭簧用于使检冰杆以弹性方式与 凸轮装置的凸轮面相接触。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11.03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KR2013/004139 2013.05.10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169058 KO 2013.11.14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14 页 附图 1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4页 附图18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72043 A 。

4、CN 104272043 A 1/4 页 2 1. 一种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 上述冰箱用制冰机包括 : 检冰杆, 与凸轮装置联动, 并以一地点为中心回旋, 满冰检测部, 与上述检冰杆联动, 用于判断是否满冰, 以及 检冰臂, 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 并与冰块相接触 ; 上述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 一边借助驱动马达使上述凸轮装置、 排出 器和检冰臂沿着反向 (与冰块的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 旋转规定角度, 一边判断是否满冰。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上述满冰检测部包括 : 满冰检测杆, 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 并沿着上下方向回旋, 满冰检测。

5、磁铁, 安装于上述满冰检测杆, 以及 满冰传感器, 固定于壳体的一侧, 借助上述满冰检测杆的回旋与上述满冰检测磁铁相 向 ; 在满冰的情况下, 以防止上述满冰检测杆与满冰传感器相向的方式产生满冰信号, 在 不是满冰的情况下, 以使上述满冰检测杆与满冰传感器相向的方式不产生满冰信号, 由此 判断是否满冰。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凸轮装置 沿着反向旋转, 并产生满冰信号的情况下, 使上述凸轮装置沿着正向 (冰块的排出方向) 旋 转, 并返回到最初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即使在上述凸轮装 置。

6、沿着反向旋转, 并经过规定角度的情况下, 若不产生满冰信号, 则也要使上述凸轮装置一 边沿着正向 (冰块的排出方向) 旋转, 一边排出冰块, 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或 4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上述冰箱用制冰机包括 : 支撑齿轮, 与检冰臂联动, 检冰臂检测磁铁, 设置于上述支撑齿轮的一侧, 以及 检冰臂传感器, 固定于壳体的一侧, 并借助上述支撑齿轮的回旋与上述检冰臂检测磁 铁相向 ; 即使在上述凸轮装置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的情况下, 若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也不与检冰 臂传感器相向, 则判断上述检冰臂不位于原来的位置, 并终止运行。 6. 根据权利要。

7、求 2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 以使上述凸轮装置或排出器位于 特定位置的方式进行调整, 上述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凸轮装置位于上述特定位置的情况下, 以防止上述满冰检测杆与满冰传感器相 向的方式产生满冰信号, 使所需时间长于满冰时的时间 ; 在上述凸轮装置沿着反向旋转的过程中, 借助上述满冰传感器所产生的满冰信号超过 规定时间的情况下, 从上述满冰信号结束开始, 沿着相反方向旋转规定量, 使得上述凸轮装 置或排出器位于特定位置。 7. 一种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 包括 : 检冰杆, 与凸轮装置联动, 并以一地点为中心回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7204。

8、3 A 2 2/4 页 3 满冰检测部, 与上述检冰杆联动, 用于判断是否满冰, 以及 检冰臂, 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 并与冰块相接触 ; 上述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装置以与驱动马达联动的方式旋转, 该凸轮装置包括 : 凸轮装置本体, 在外侧形成有齿形, 以及 满冰检测轮廓, 以环形状突出于上述凸轮装置本体的一侧面, 并与上述满冰检测部的 满冰检测杆的一侧相接触 ; 上述满冰检测杆包括 : 检测杆本体, 以条形状以一地点为中心旋转, 卡止部, 向上述检测杆本体的一侧突出, 并与上述满冰检测轮廓相触, 以及 满冰凹槽部, 向上述满冰检测轮廓的一侧凹陷 ; 在向上述满冰凹槽部插。

9、入上述卡止部的情况下, 使上述满冰检测杆旋转规定角度, 防 止满冰检测磁铁与满冰传感器相向。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原点凹槽部, 上述原点凹槽部向上述满冰检测轮廓的一侧凹陷, 且凹陷部分长 于满冰凹槽部的凹陷部分的圆周方向的长度 ; 在向上述原点凹槽部插入上述卡止部的情况下, 使上述满冰检测杆旋转规定角度, 防 止满冰检测磁铁与满冰传感器相向。 9.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支撑齿轮, 一侧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 另一侧与上述检冰臂联动, 以及 检冰臂检测部, 设置于上述支撑齿轮的一侧 ; 上述检。

10、冰臂检测部包括 : 检冰臂检测磁铁, 设置于上述支撑齿轮的一侧, 以及 检冰臂传感器, 固定于壳体的一侧, 并借助上述支撑齿轮的回旋与上述检冰臂检测磁 铁相向 ; 在上述凸轮装置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的情况下, 若检冰臂不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则上述 检冰臂检测磁铁也不与检冰臂传感器相向。 10.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冰杆包括 : 检冰杆本体, 呈板体形状, 并以能够以一地点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设置, 以及 凹槽部, 向上述检冰杆本体的一侧凹陷, 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的卡止杆与上述凹槽部 相接触 ; 上述凹槽部的一部分和上述凸轮装置的中心之间的半径大于上述卡止。

11、杆的长度 ; 上述凹槽部的另一部分和上述凸轮装置的中心之间的半径小于上述卡止杆的长度 ; 当上述凸轮装置旋转规定角度以内时, 上述卡止杆不与上述凹槽部相接触, 当上述凸 轮装置旋转超过规定角度时, 上述卡止杆与上述凹槽部相接触, 来使上述检冰杆本体沿着 向上方向回旋。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挡止部, 当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72043 A 3 3/4 页 4 述检冰杆本体向上方向旋转时, 上述挡止部以卡在上述检冰杆本体的方式向满冰检测杆的 一侧突出。 12.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使。

12、用步进马达作为用 于驱动上述凸轮装置的驱动马达。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传递部 件, 上述第一传递部件配置于上述驱动马达和凸轮装置之间, 并由多个齿轮构成, 用于传递 动力。 14.根据权利要求7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控制部, 上述控制部与上述驱动马达或满冰检测部或检冰臂检测部相连接。 15.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检冰杆, 沿着上述凸轮装置的凸轮面回旋, 以及 中间齿轮, 介于用于支撑检冰臂的支撑齿轮之间 ; 上述中间齿轮包括 : 第一中间。

13、齿轮, 与上述检冰杆相啮合, 第二中间齿轮, 位于与上述第一中间齿轮的同一旋转轴, 与上述支撑齿轮相啮合, 且旋 转角小, 以及 第一扭簧, 安装于上述第一中间齿轮和上述第二中间齿轮之间。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中间齿轮 和上述支撑齿轮的旋转角之比设定为 1:2。 17.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扭簧包括 : 圆筒线圈部, 以及 第一臂和第二臂, 向上述圆筒线圈部的一侧和另一侧延伸 ; 在上述第一中间齿轮形成第一卡止突起和第一台肩, 上述第一台肩用于卡住上述第一 臂 ; 在上述第二中间齿轮。

14、形成第二卡止突起和第二台肩, 上述第二卡止突起与上述第一卡 止突起相互起作用, 上述第二台肩用于卡住上述第二臂 ; 在上述第二中间齿轮的旋转中心突出地形成有支轴, 上述支轴用于使上述圆筒线圈部 插入并被支撑 ; 在上述第一中间齿轮的旋转中心形成有贯通孔, 上述贯通孔用于使上述支轴插入并通 过。 1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驱动部搭载于由外壳 和盖构成的壳体, 上述驱动部包括第二扭簧, 上述第二扭簧以弹性方式向凸轮面加压检冰 杆, 上述检冰杆沿着凸轮装置的上述凸轮面回旋, 使得上述检冰臂回旋, 上述第二扭簧的圆 筒线圈部支撑于与上述检冰杆的回旋侧相向的位。

15、置的上述盖。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圆筒线圈部支撑于形成在上述盖的引导销 ; 从上述圆筒线圈部的一侧延伸的第一臂支撑于形成在上述检冰杆的另一侧的第一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72043 A 4 4/4 页 5 撑销 ; 从上述圆筒线圈部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臂支撑于形成在上述盖的第二支撑销。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72043 A 5 1/14 页 6 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在冰箱等中的驱动用于制造冰块的制冰机的装置及方法, 尤其, 当检 测满冰时, 能够一边使排出器及凸轮装置沿着反向(。

16、与冰块的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一边检测是否满冰, 从而防止与残留于内部的冰块的干涉, 并准确地判断是否满冰。 0002 并且, 在本发明的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中, 能够在旋转角之比小的中间齿轮安 装第一扭簧, 向检冰杆等其他部件仅传递最小的扭矩, 从而提高部件的耐久性, 并提供精确 的旋转力。 0003 并且, 在本发明的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中, 将第二扭簧的旋转方向的轴线中心 配置于与检冰杆的另一侧(回旋侧)相向的位置, 使得最小的力矩起到恒定作用, 上述第二 扭簧用于使检冰杆以弹性方式与凸轮装置的凸轮面相接触。 背景技术 0004 作为现有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 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

17、 1 及专利文献 2 的公报 中所公开的装置。 0005 如图 1 至图 2 所示, 现有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包括 : 驱动马达 10 ; 凸轮组件 30, 以与排出器联动的方式配置, 上述排出器用于向冰盒排出在制冰盘中制造的冰块 ; 检冰 臂50, 随着借助凸轮组件30旋转, 检测向冰盒排出的冰块是否满冰 ; 齿轮部40, 介于凸轮组 件 30 和检冰臂 50 之间 ; 满冰检测部, 当凸轮组件 30 联动时, 检测凸轮组件 30 的位置, 并检 测冰盒是否满冰 ; 以及检冰臂检测部, 用于检测检冰臂 50 是否因卡在冰盒的冰块而无法返 回到初期位置。 0006 凸轮组件 30 包括 : 。

18、驱动凸轮 31, 接收利用马达等驱动马达 10 的旋转力, 并与排出 器 E 一同旋转 ; 以及检冰杆 33, 借助驱动凸轮 31 旋转, 并借助满冰检测部检测旋转位置。 0007 在检冰杆 33 突出形成与驱动凸轮 31 的凸轮面 31a 相接触的凸轮从动件 34。并 且, 在检冰杆 33 中, 第一延伸部 33a 和第二延伸部 33b 向驱动凸轮 31 的大致相反的一侧延 伸。在第二延伸部 33b 的末端形成有齿形 33b 。 0008 并且, 齿轮部40包括 : 第一齿轮41, 与齿形33b 相啮合 ; 第二齿轮43, 与第一齿轮 41 的同一旋转轴 42 相结合 ; 以及第三齿轮 45。

19、, 与第二齿轮 43 相啮合。 0009 在第三齿轮 45 中, 在同一旋转轴 46 结合用于支撑检冰臂 50 的支架 47。 0010 并且, 在第三齿轮 45 和支架 47 之间结合扭簧 49。 0011 即, 即使反向的外部力作用于检冰臂 50, 该反向的旋转因扭簧 49 发生弹性变形而 被吸收, 并防止与检冰杆 33 相连接的第三齿轮 45 过度旋转。扭簧 49 的具体说明详细记载 于专利文献 1 中, 因此在此省略。 0012 在这种现有的驱动装置的情况下, 为了利用上述排出器 E 来排出冰块, 上述排出 器 E 一边沿着图 3 的移冰方向 ( 方向 I), 即冰块的排出方向 ( 以。

20、下, 称为正向 ) 旋转, 一边 刮去冰块并沿着图中的左侧方向排出。 0013 但如上所述, 为了使如上所述的满冰检测部判断是否满冰, 一边使上述排出器 E 说 明 书 CN 104272043 A 6 2/14 页 7 沿着正向旋转, 一边使上述检冰臂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 发生上述排出器 E 一边沿着正向旋 转, 一边干涉残留于内部的冰块的情况。 0014 即, 需要借助上述检冰臂来检测是否满冰, 但如上所述, 由于排出器 E 干涉残留于 内部的冰块, 导致即使在不是满冰的状态下, 也判断为满冰, 从而不制造冰块的情况。 0015 并且, 上述第二齿轮 43 和第三齿轮 45 的旋转角之比。

21、为 1:2。因此, 就扭簧 49 的位 移范围而言, 扭簧 49 设置于第三齿轮 45 和支架 47 之间的情况与设置于第一齿轮 41 和第 二齿轮 43 之间的情况相比大两倍。 0016 由此, 设置于第三齿轮 45 和支架 47 之间的扭簧 49 与设置于第一齿轮 41 和第二 齿轮 43 之间的情况相比, 由于向检冰杆 33 等的其他部件传递最大两倍的扭矩而产生坏影 响, 从而存在例如降低部件的耐久性或无法提供精确的旋转力的问题。 0017 另一方面, 在检冰杆33的旋转中心设有扭簧37, 使得凸轮从动件34以弹性方式与 凸轮面 31a 相接触。扭簧 37 包括 : 圆筒线圈部 37a,。

22、 以插入方式设置于检冰杆 33 的旋转中 心 ; 第一臂 37b, 由上述扭簧 37 的一端支撑于第一支撑销 3, 上述第一支撑销 3 形成在位于 第一延伸部 33a 侧的齿轮箱 1 ; 以及第二臂 37c, 由扭簧 37 的另一端支撑于第二支撑销 5, 上述第二支撑销 5 形成于第二延伸部 33b 的下表面。 0018 具有这种布局的扭簧 37 存在如图 19 的问题。 0019 即, 可知若第二臂 37c 从虚线 ( 图 1 状态 ) 向虚线 ( 图 2 状态 ) 弯曲, 则第二臂 37c 对检冰杆 33 施加的反作用力为 F1 F2。 0020 但是, 可知 F1 的臂的长度 r1 几乎。

23、与 F2 的臂的长度 r2 相同。 0021 因此, 力矩为 M1(F1r1) M2(F2r2), 且根据作用于检冰杆 33 的力的方向, 接收最小到最大的力矩, 因而存在对与检冰杆 33 联动的部件产生坏影响, 例如降低部件的 耐久性或无法提供精确的旋转力的问题。 0022 另一方面, 如上所述的制冰机及驱动装置本身为广为人知的技术, 尤其, 详细记 载于韩国登录特许第 0531290 号、 韩国公开特许第 2007-0096552 号、 韩国公开特许第 2008-0035712 号等现有专利文献中, 因而省略详细说明和图示。 发明内容 0023 技术问题 0024 本发明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

24、问题, 其目的在于, 提供当判断是否满冰时, 使排出器 沿着并非正向的反向旋转, 从而防止与残留于内部的冰块的干涉, 并能准确地判断是否满 冰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 0025 并且,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能够在旋转角之比小的中间齿轮安装第一扭簧, 向 检冰杆等其他部件仅传递最小的扭矩, 从而提高部件的耐久性, 并提供精确的旋转力的冰 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 0026 并且,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在本发明的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中, 提供将第二扭簧 的旋转方向的轴线中心配置于与检冰杆的另一侧 ( 回旋侧 ) 相向的位置, 使得最小的力矩 起到恒定作用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及方法, 。

25、上述第二扭簧用于使检冰杆以弹性方式与 凸轮装置的凸轮面相接触。 0027 解决问题的手段 说 明 书 CN 104272043 A 7 3/14 页 8 0028 在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中, 冰箱用制冰机包括 : 检冰杆, 与凸轮装置联动, 并以一地点为中心回旋, 满冰检测部, 与上述检冰杆联动, 用于判断是否满冰, 以及检冰臂, 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 并与冰块相接触 ; 冰箱用制冰机的驱动方法的一特征在于, 一边借助 驱动马达使上述凸轮装置、 排出器和检冰臂沿着反向 ( 与冰块的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 ) 旋 转规定角度, 一边判断是否满冰。 0029 此时, 上述满冰检测部包括 : 满冰检。

26、测杆, 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 并沿着上下方向 回旋, 满冰检测磁铁, 安装于上述满冰检测杆, 以及满冰传感器, 固定于壳体的一侧, 借助上 述满冰检测杆的回旋与上述满冰检测磁铁相向 ; 在满冰的情况下, 以防止上述满冰检测杆 与满冰传感器相向的方式产生满冰信号, 在不是满冰的情况下, 以使上述满冰检测杆与满 冰传感器相向的方式来不产生满冰信号, 由此也可判断是否满冰。 0030 并且, 在使上述凸轮装置沿着反向旋转, 并产生满冰信号的情况下, 也可使上述凸 轮装置沿着正向 ( 冰块的排出方向 ) 旋转, 并返回到最初位置。 0031 并且, 即使在上述凸轮装置沿着反向旋转, 并经过规定角度的情。

27、况下, 若不产生满 冰信号, 则也可以使上述凸轮装置一边沿着正向 ( 冰块的排出方向 ) 旋转, 一边排出冰块, 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0032 并且, 包括 : 支撑齿轮, 与检冰臂联动, 检冰臂检测磁铁, 设置于上述支撑齿轮的一 侧, 以及检冰臂传感器, 固定于壳体的一侧, 并借助上述支撑齿轮的回旋与上述检冰臂检测 磁铁相向 ; 即使在上述凸轮装置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的情况下, 若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也不 与检冰臂传感器相向, 则也可以判断上述检冰臂不位于原来的位置, 并终止运行。 0033 并且, 作为以使上述凸轮装置或排出器位于特定位置的方式进行调整的方法, 在 上述凸轮装置位于上述特定位置。

28、的情况下, 以防止上述满冰检测杆与满冰传感器相向的方 式产生满冰信号, 使所需时间长于满冰时的时间 : 在上述凸轮装置沿着反向旋转的过程中, 借助上述满冰传感器所产生的满冰信号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 从上述满冰信号结束开 始, 也可沿着相反方向旋转规定量, 使得上述凸轮装置或排出器位于特定位置。 0034 并且, 在本发明中, 冰箱用制冰机包括 : 检冰杆, 与凸轮装置联动, 并以一地点为中 心回旋, 满冰检测部, 与上述检冰杆联动, 用于判断是否满冰, 以及检冰臂, 与上述凸轮装置 联动, 并与冰块相接触 ; 制冰机驱动装置的另一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装置以与驱动马达联动 的方式旋转, 该凸轮。

29、装置包括 : 凸轮装置本体, 在外侧形成有齿形, 以及满冰检测轮廓, 以 环形状突出于上述凸轮装置本体的一侧面, 并与上述满冰检测部的满冰检测杆的一侧相接 触 ; 上述满冰检测杆包括 : 检测杆本体, 以条形状以一地点为中心旋转, 卡止部, 向上述检 测杆本体的一侧突出, 并与上述满冰检测轮廓相触, 以及满冰凹槽部, 向上述满冰检测轮廓 的一侧凹陷 ; 在向上述满冰凹槽部插入上述卡止部的情况下, 使上述满冰检测杆旋转规定 角度, 防止满冰检测磁铁与满冰传感器相向。 0035 此时, 还包括原点凹槽部, 上述原点凹槽部向上述满冰检测轮廓的一侧凹陷, 且凹 陷部分长于满冰凹槽部的凹陷部分的圆周方向。

30、的长度 ; 在向上述原点凹槽部插入上述卡止 部的情况下, 也可使上述满冰检测杆旋转规定角度, 防止满冰检测磁铁与满冰传感器相向。 0036 并且, 本发明包括 : 支撑齿轮, 一侧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 另一侧与上述检冰臂联 动, 以及检冰臂检测部, 设置于上述支撑齿轮的一侧 ; 上述检冰臂检测部包括 : 检冰臂检测 磁铁, 设置于上述支撑齿轮的一侧, 以及检冰臂传感器, 固定于壳体的一侧, 并借助上述支 说 明 书 CN 104272043 A 8 4/14 页 9 撑齿轮的回旋与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相向 ; 在上述凸轮装置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的情况下, 若检冰臂不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则上述检冰臂检。

31、测磁铁也可不与检冰臂传感器相向。 0037 并且, 上述检冰杆包括 : 检冰杆本体, 呈板体形状, 并以能够以一地点为中心旋转 的方式设置, 以及凹槽部, 向上述检冰杆本体的一侧凹陷, 与上述凸轮装置联动的卡止杆与 上述凹槽部相接触 ; 上述凹槽部的一部分和上述凸轮装置的中心之间的半径大于上述卡止 杆的长度 ; 上述凹槽部的另一部分和上述凸轮装置的中心之间的半径小于上述卡止杆的长 度 ; 当上述凸轮装置旋转规定角度以内时, 上述卡止杆不与上述凹槽部相接触, 当上述凸轮 装置旋转超过规定角度时, 上述卡止杆也可与上述凹槽部相接触, 来使上述检冰杆本体沿 着向上方向回旋。 0038 并且, 还可包。

32、括挡止部, 当上述检冰杆本体沿着向上方向旋转时, 上述挡止部以卡 在上述检冰杆本体的方式向满冰检测杆的一侧突出。 0039 并且, 也可使用步进马达作为用于驱动上述凸轮装置的驱动马达。 0040 并且, 还可包括第一传递部件, 上述第一传递部件配置于上述驱动马达和凸轮装 置之间, 并由多个齿轮构成, 用于传递动力。 0041 并且, 还可包括控制部, 上述控制部与上述驱动马达或满冰检测部或检冰臂检测 部相连接。 0042 并且, 还可包括 : 检冰杆, 沿着上述凸轮装置的凸轮面回旋, 以及中间齿轮, 介于用 于支撑检冰臂的支撑齿轮之间 ; 上述中间齿轮包括 : 第一中间齿轮, 与上述检冰杆相啮。

33、合, 第二中间齿轮, 位于与上述第一中间齿轮的同一旋转轴, 与上述支撑齿轮相啮合, 且旋转角 小, 以及第一扭簧, 安装于上述第一中间齿轮和上述第二中间齿轮之间。 0043 并且, 上述第二中间齿轮和上述支撑齿轮的旋转角之比也可设定为 1:2。 0044 并且, 上述第一扭簧包括 : 圆筒线圈部, 以及第一臂和第二臂, 向上述圆筒线圈部 的一侧和另一侧延伸 ; 在上述第一中间齿轮形成第一卡止突起和第一台肩, 上述第一台肩 用于使上述第一臂卡定 ; 在上述第二中间齿轮形成第二卡止突起和第二台肩, 上述第二卡 止突起与上述第一卡止突起相互起作用, 上述第二台肩用于卡住上述第二臂 ; 在上述第二 中。

34、间齿轮的旋转中心突出地形成有支轴, 上述支轴用于使上述圆筒线圈部插入并被支撑 ; 在上述第一中间齿轮的旋转中心也可形成有贯通孔, 上述贯通孔用于使上述支轴插入并通 过。 0045 并且, 驱动部搭载于由外壳和盖构成的壳体, 上述驱动部包括第二扭簧, 上述第二 扭簧以弹性方式向凸轮面加压检冰杆, 上述检冰杆沿着凸轮装置的上述凸轮面回旋, 使得 上述检冰臂回旋, 上述第二扭簧的圆筒线圈部也可支撑于与上述检冰杆的回旋侧相向的位 置的上述盖。 0046 并且, 上述圆筒线圈部支撑于形成在上述盖的引导销 ; 从上述圆筒线圈部的一侧 延伸的第一臂支撑于形成在上述检冰杆的另一侧的第一支撑销 ; 从上述圆筒线。

35、圈部的另一 侧延伸的第二臂也可支撑于形成在上述盖的第二支撑销。 0047 根据附图进行的以下的详细说明能够使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更加明确。 0048 在此之前, 本说明书及发明要求保护范围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单词不应以通常且词 典上的含义来解释, 从发明人为了以最佳的方法说明自己的发明而适当对术语的概念下定 义的原则考虑, 应解释为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 说 明 书 CN 104272043 A 9 5/14 页 10 0049 发明的效果 0050 具有如下效果 : 借助如上所述的本发明, 当判断是否满冰时, 能够以防止排出器干 涉残留于内部的冰块的方式准确地判断是否满冰。 0051 。

36、并且, 具有如下效果 : 能够在旋转角之比小的中间齿轮安装第一扭簧, 向检冰杆等 其他部件仅传递最小的扭矩, 从而提高部件的耐久性, 并提供精确的旋转力。 0052 并且, 具有如下效果 : 将用于使检冰杆以弹性方式与凸轮装置的凸轮面相接触的 第二扭簧的旋转方向的轴线中心配置于与检冰杆的另一侧 ( 回旋侧 ) 相向的位置, 使得最 小的力矩起到恒定作用, 从而提高部件的耐久性, 并提供精确的旋转力。 附图说明 0053 图 1 及图 2 为现有的制冰机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0054 图 3 及图 4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冰机的整体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 0055 图5至图8为分别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

37、的凸轮装置、 检冰杆、 满冰检测部及检冰臂 检测部的前后面的部分立体图。 0056 图 9 为仅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满冰检测部和凸轮装置的主视图。 0057 图 10 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概念图。 0058 图 11 及图 12 为表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的动作的俯视 图。 0059 图 13 及图 14 为在图 11 及图 12 中安装盖的状态的俯视图。 0060 图 15 及图 16 为分离及结合中间齿轮的上面立体图。 0061 图 17 及图 18 为分离及结合中间齿轮的底面立体图。 0062 图 19 为用于说明扭簧在现有的制冰机驱动装置中起作用的状态的概。

38、念图。 0063 图 20 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扭簧起作用的状态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与附图相关的以下详细说明和优选实施例能够使本发明的目的、 特征优点及新的 特征更加明确。在本说明书中, 需要注意的是, 在对各图的结构要素标注附图标记的过程 中, 对于相同的结构要素, 即使显示在另一图上, 也尽可能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第 一” 、“第二” 、“一部分” 、“另一部分” 等术语用于区别一个结构要素和另一结构要素, 结构要 素并不局限于上述术语。 以下, 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 省略有可能不必要地模糊本发明的 要旨的相关公知技术的详细说明。 0065 以下, 参照。

39、附图, 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66 附图 3 及附图 4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冰机的整体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 图 5 至 图 8 为分别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其他凸轮装置、 检冰杆、 满冰检测部及检冰臂检测部的 前后面的部分立体图, 图 9 为仅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满冰检测部和凸轮装置的主视图, 图 10 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方法的概念图, 图 11 及图 12 为表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 的冰箱用制冰机驱动装置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 13 及图 14 为在图 11 及图 12 中安装盖的状 态的俯视图, 图 15 及图 16 为分离及结合中间齿轮的上面立体图, 图 17 及图。

40、 18 为分离及结 合中间齿轮的底面立体图, 图 19 为用于说明扭簧在现有的制冰机驱动装置中起作用的状 说 明 书 CN 104272043 A 10 6/14 页 11 态的概念图, 图 20 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扭簧起作用的状态的概念图。 0067 首先, 若对术语下定义, 则如图 3 及图 4 所示, 在本详细说明中所使用的 “正向” 这 一术语是指排出器 E 为了排出冰块而旋转的方向 ( 方向 I),“反向” 这一术语是指与上述正 向相反的方向 ( 方向 II)。 0068 另一方面, 如图 4 所示的包括盖 B 和外壳 A 的壳体 H 和排出器 E 与现有的相同, 因 而。

41、省略重复的说明。 0069 如上所述, 本发明包括 : 检冰杆 330, 与凸轮装置 310 联动, 并以一地点为中心回 旋 ; 满冰检测部 F( 参照图 5), 与上述检冰杆 330 联动, 用于判断是否满冰 ; 检冰臂 50, 与上 述凸轮装置 310 联动, 并与冰块相接触 ; 本发明作为用于驱动制冰机 I 的方法, 一边借助驱 动马达 ( 参照图 5)100 使上述凸轮装置 310 及排出器 E 和检冰臂 50 沿着反向 ( 方向 II) 旋转规定角度, 一边判断是否满冰。 0070 在现有技术中, 如上所述, 一边使上述排出器 E 沿着正向 ( 方向 I), 即沿着进入制 冰机的内部。

42、的方向旋转, 一边检测是否满冰, 而在这种情况下, 上述排出器 E 干涉残留于内 部的冰块, 导致在不是满冰的状态下, 也判断为满冰, 从而停止运行。 0071 本发明用于解决这种问题, 通过一边使上述排出器 E 沿着反向 ( 方向 II), 即沿着 向制冰机的外部排出的方向旋转, 一边检测是否满冰, 去除与残留于内部的冰块的相干涉 的可能性, 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是否满冰。 0072 另一方面, 如图 5 及图 6 所示, 上述满冰检测部 F 可包括 : 满冰检测杆 350, 与上述 凸轮装置 310 联动, 并沿着上下方向回旋 ; 满冰检测磁铁 351, 安装于上述满冰检测杆 350 ;。

43、 以及满冰传感器 353, 固定于壳体 H( 参照图 4) 的一侧, 并借助上述满冰检测杆 350 的回旋 与上述满冰检测磁铁 351 相向。 0073 由此, 在满冰的情况下, 以使上述满冰检测杆350不与满冰传感器353相向的方式 产生满冰信号, 在不是满冰的情况下, 以使上述满冰检测杆350与满冰传感器353相向的方 式不产生满冰信号, 从而能够判断是否满冰, 以下, 参照图 10 进行说明。 0074 即, 如图 10 的 (b) 部分所示, 在一边使上述凸轮装置 310 沿着反向旋转, 一边使上 述满冰检测杆350不与满冰传感器353相向, 从而产生满冰信号的情况下, 可使上述凸轮装。

44、 置 310 沿着正向 ( 冰块的排出方向 ) 旋转, 从而返回到最初位置, 之后维持待机状态。 0075 在上述图10的(b)部分中, 例示了最初位置, 即原点为-60的状态, 在图上, 沿着 左侧方向的旋转为逆旋转。 0076 此时, 上述 -60是指排出器 E 以水平方向为基准逆旋转 60。 0077 如图所示, 在 -60原点待机的排出器 E 借助后述的凸轮装置的旋转沿着反向旋 转 ( 沿着图上的左侧方向旋转 ), 若在 -127地点产生满冰信号, 则沿着正向旋转 ( 沿着图 上的右侧方向旋转 ), 并在作为原点位置的 -60位置停止, 用于这种情况的结构见后续内 容。 0078 借助。

45、这种本发明, 当检测是否满冰时, 排出器 E 不进入制冰机的内部, 而是向外侧 旋转, 因而不像如上所述地干涉残留于制冰机的内部的冰块, 从而可消除产生错误的满冰 信号的担忧。 0079 在上述凸轮装置 310 一边沿着反向旋转, 一边经过规定角度的情况下, 若不产生 满冰信号, 则上述凸轮装置 310 一边沿着正向旋转, 一边排出冰块, 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说 明 书 CN 104272043 A 11 7/14 页 12 0080 即, 如图 10 的 (d) 部分所示, 在 -60原点待机的排出器 E 借助后述的凸轮装置 的旋转沿着反向旋转 ( 沿着图上的左侧方向旋转 ), 即使旋转规。

46、定角度, 例如沿着反向旋转 至 -135, 若没有检测到满冰信号, 则也判断为冰块不足的状态, 从而沿着正向旋转, 并在 完全旋转一圈排出冰块之后, 在作为原点的 -60地点停止, 用于这种情况的结构见后述内 容。 0081 另一方面, 如上所述, 排出器 E 在特定位置, 例如在作为 -60的原点始终处于待 机状态, 例如, 在冰箱的电源断开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停止的状况的情况下, 有必要使上述 排出器 E 重新返回到原点的方式进行调整。 0082 为此, 用于驱动上述排出器 E 的凸轮装置 310 位于上述特定位置, 即原点的情况 下, 以使上述满冰检测杆350不与满冰传感器353相向的方式。

47、产生满冰信号, 且所需时间长 于满冰的情况的时间。 0083 此时, 在上述凸轮装置310沿着反向旋转的过程中, 借助上述满冰传感器353所产 生的满冰信号超过规定时间量的情况下, 从上述满冰信号结束开始沿着相反的方向旋转规 定量, 使得上述凸轮装置 310 及排出器 E 位于特定位置即原点。 0084 即, 如图 10 的 (a) 部分所示, 满冰信号在 -127和 -135之间, 即, 设定为 8间 隔, 用于寻找原点的满冰信号在 -52到 -77之间, 即, 设定为 25间隔。 0085 借助这种方法, 在排出器 E 在处于 -100的状态下, 若中断电源供给, 又再次供给 电源, 则使。

48、上述凸轮装置310及排出器E逆旋转(图上的左侧方向), 并在-127和-135 之间产生满冰信号的情况下, 上述满冰信号小于 25间隔, 因而无视这一情况并继续逆旋 转, 从而完全旋转一圈。 0086 之后, 若排出器 E 达到 -52, 产生满冰信号, 且继续产生满冰信号直到 -77, 则 判断为用于寻找特定位置, 即, 原点的满冰信号。 0087 此时, 当上述满冰信号结束时, 从 -77以规定量, 即, 以 -17进行正向 ( 图上的 右侧方向 ) 旋转, 使得排出器 E 位于原点。 0088 在 -127和 -135之间不产生满冰信号的情况下 ( 没有冰块的状态 ), 继续逆 旋转, 。

49、并在完全旋转一圈后, 达到 -52, 从而产生满冰信号, 并且, 若继续产生满冰信号直 到 -77, 则如上所述, 判断为用于寻找特定位置, 即原点的满冰信号。 0089 另一方面, 优选地, 这种驱动方法仅在特别的状况, 即中断电源供给等的情况下才 进行, 从而在正常状况下, 不进行这种运行。 即, 仅在后述的控制部识别上述状况的情况下, 进行如上所述的寻找原点位置的初期设定动作。 0090 另一方面, 具有如下情况 : 发生上述检冰臂 50 旋转, 并卡在所排出的冰块的现象, 导致无法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0091 为此, 包括 : 支撑齿轮 710, 与上述检冰臂 50 联动, 检冰臂检测磁铁 711, 设置于上 述支撑齿轮710的一侧, 以及检冰臂传感器713, 固定于壳体H的一侧, 并借助上述支撑齿轮 710 的回旋与上述检冰臂检测磁铁 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