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可调光发射器的立体投影系统.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70233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58 大小:1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05840.0

申请日:

2013.01.09

公开号:

CN104054336A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4N 13/04申请公布日:201409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N 13/04申请日:20130109|||公开

IPC分类号:

H04N13/04

主分类号:

H04N13/04

申请人:

伊斯曼柯达公司

发明人:

巴里·D·西尔弗斯坦

地址:

美国纽约州

优先权:

2012.01.17 US 13/351,47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朱胜;李春晖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对包括第一眼图像和第二眼图像的立体图像进行投影。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窄带固态可调光发射器,每一个均可控制以交替地提供对应的第一光谱带中的第一状态下的发射光以及对应的第二光谱带中的第二状态下的发射光。包括至少一个空间光调制器的图像形成系统用于通过调制来自可调光发射器的光来形成调制图像。控制器同步地控制可调光发射器的状态和空间光调制器像素,其中,当可调光发射器处于第一状态时,响应于第一眼图像数据而控制空间光调制器像素,而当可调光发射器处于第二状态时,响应于第二眼图像数据而控制空间光调制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将包括第一眼图像和第二眼图像的立体图像投影到显示表面上,所述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窄带固态可调光发射器,每一个均能够控制以交替地提供具有与相应的第一中心波长对应的第一光谱带的第一状态下的发射光以及具有与相应的第二中心波长对应的第二光谱带的第二状态下的发射光,所述第一光谱带与所述第二光谱带基本不交叠;
包括至少一个空间光调制器的图像形成系统,用于通过调制来自所述可调光发射器的光来形成调制图像,每个空间光调制器均具有可控空间光调制器像素的阵列;
控制器,同步地控制所述可调光发射器的状态以及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像素,其中,当所述可调光发射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响应于所述第一眼图像的图像数据来控制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像素,从而提供第一眼调制图像,而当所述可调光发射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响应于所述第二眼图像的图像数据来控制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像素,从而提供第二眼调制图像;以及
投影光学器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眼调制图像和所述第二眼调制图像传递至显示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可调光发射器中的至少一个可调光发射器是可调激光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可调激光器包括微型机电系统MEMS可调控制装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可调激光器包括量子点。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可调激光器是双稳态激光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双稳态可调激光器是通过调整电流注入电平或电压电平来调节的。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可调光发射器中的至少一个可调光发射器是可调发光二极管LED。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当控制所述可调光发射器以提供所述第一状态下的发射光时,进一步控制所述可调光发射器以改变在相应的第一光谱带内的发射光的波长,而当控制所述可调光发射器以提供所述第二状态下的发射光时,进一步控制所述可调光发射器以改变在相应的第二光谱带内的发射光的波长,从而提供散斑减少。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光谱带和所述第二光谱带均具有小于15nm的半峰全宽带宽。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光谱带和所述第二光谱带二者均落入红色光谱、绿色光谱或蓝色光谱内。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窄带固态可调光发射器包括:
红色可调光发射器,能够调节和控制以交替地提供具有对应的第一红色光谱带的第一状态下的发射光以及具有对应的第二红色光谱带的第二状态下的发射光;
绿色可调光发射器,能够调节和控制以交替地提供具有对应的第一绿色光谱带的第一状态下的发射光以及具有对应的第二绿色光谱带的第二状态下的发射光;以及
蓝色可调光发射器,能够调节和控制以交替地提供具有对应的第一蓝色光谱带的第一状态下的发射光以及具有对应的第二蓝色光谱带的第二状态下的发射光;
并且其中,控制所述红色可调光发射器、所述绿色可调光发射器和所述蓝色可调光发射器在其相应的第一状态下发光以提供所述第一眼调制图像,并且控制所述红色可调光发射器、所述绿色可调光发射器和所述蓝色可调光发射器在其相应的第二状态下发光以提供所述第二眼调制图像。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图像形成系统包括三个空间光调制器,对于所述红色可调光发射器、所述绿色可调光发射器和所述蓝色可调光发射器中的每一个,有一个所述空间光调制器与其相关联。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还包括光束组合系统,所述光束组合系统用于将由所述三个空间光调制器提供的光组合到公共光轴上以使用所述投影光学器件投影到所述显示表面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第一白平衡操作用于对所述第一眼图像进行白平衡,并且不同于所述第一白平衡操作的第二白平衡操作用于对所述第二眼图像进行白平衡,所述第一白平衡操作适用于红色第一眼光谱带、绿色第一眼光谱带和蓝色第一眼光谱带中的发射光,以及所述第二白平衡操作适用于红色第二眼光谱带、绿色第二眼光谱带和蓝色第二眼光谱带中的发射光。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第一颜色校正变换用于变换与所述第一眼图像相关联的数字图像数据,并且不同于所述第一颜色校正变换的第二颜色校正变换用于变换与所述第二眼图像相关联的数字图像数据,所述第一颜色校正变换适用于红色第一眼光谱带、绿色第一眼光谱带和蓝色第一眼光谱带中的发射光,并且所述第二颜色校正变换适用于红色第二眼光谱带、绿色第二眼光谱带和蓝色第二眼光谱带中的发射光。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还包括滤光眼镜,所述滤光眼镜包括:
第一眼滤光器,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可调光发射器被控制以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发射光时,所述第一眼滤光器透射多于50%的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可调光发射器的光,并且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可调光发射器被控制以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发射光时,所述第一眼滤光器透射少于5%的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可调光发射器的光;
第二眼滤光器,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可调光发射器被控制以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发射光时,所述第二眼滤光器透射多于50%的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可调光发射器的光,并且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可调光发射器被控制以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发射光时,所述第二眼滤光器透射少于5%的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可调光发射器的光;
所述第一眼滤光器和所述第二眼滤光器安装到其中的框架,所述框架适于将所述第一眼滤光器放置在观察者的第一眼的前方并且将所述第二眼滤光器放置在所述观察者的第二眼的前方。

17.
  一种立体数字显示系统,其将包括第一眼图像和第二眼图像的立体图像显示在显示表面上,所述立体数字显示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窄带固态可调光发射器,每一个均能够控制以交替地提供具有与相应的第一中心波长相对应的第一光谱带的第一状态下的发射光 以及具有与相应的第二中心波长相对应的第二光谱带的第二状态下的发射光,所述第一光谱带与所述第二光谱带基本不交叠;
具有可控像素的阵列的图像显示系统,用于通过调制来自所述可调光发射器的光强度来在所述显示表面上形成显示图像;
控制器,同步地控制所述可调光发射器的状态以及所述可控像素,其中,当所述可调光发射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响应于所述第一眼图像的图像数据而控制所述可控像素,从而提供第一眼调制图像,而当所述可调光发射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响应于所述第二眼图像的图像数据而控制所述可控像素,从而提供第二眼调制图像。

18.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立体数字显示系统,其中,所述立体数字显示系统是立体数字投影系统。

19.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立体数字显示系统,其中,所述立体数字显示系统是立体数字软拷贝显示系统。

说明书

使用可调光发射器的立体投影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光谱相邻的光源来形成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使用可调光发射器提供光谱相邻的光源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被当作传统胶片投影仪的适合的替代物,数字投影系统必须满足对于图像质量的苛刻要求。这对于多色影院投影系统来说尤其如此。对传统的影院级投影仪的有竞争力的数字投影替换物必须满足高性能标准,从而提供高分辨率、广色域、高亮度和超过2000:1的帧序列对比率。
立体投影是电影工业尤其关注的日益发展的领域。三维(3D)图像或感知的立体内容向消费者提供了增强的视觉体验,特别是在大型场馆中。使用胶片实现了传统的立体系统,其中,两组胶片与投影仪同时投影正交偏光,一组针对一只眼睛,这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被称为“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观众佩戴对应的正交偏光眼镜,该正交偏光眼镜在透射正交偏振光图像的同时针对每只眼睛阻挡一个偏振光图像。
在电影工业正在过渡到数字成像的过程中,诸如IMAX的一些厂商继续使用双投影系统来提供高质量的立体图像。然而,最近,修改了传统的数字投影仪以使得能够进行3D投影。
用于从这些数字投影仪形成立体图像的传统方法使用了用于区分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两种主要技术之一。例如,由Dolby实验室使用的一种技术使用光谱或颜色空间分离。所使用的方法与在Maximus等人的题目为“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based on color selective filters”的美国专利7,832,869中所描述的方法类似,其中,使用颜色空间分离来区分左眼图像内容和右眼图像内容。使用基色红色、绿色、蓝色分量颜色来投影针对每只眼睛的图像,但是所使用的精确的红色、绿色、蓝色波长在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之间不同。为了实现该分离,在白光照射系统中使用滤光器来在帧时间的一部分内暂时地阻挡每种 基色的部分。例如,针对左眼,将阻挡红色、绿色、蓝色(RGB)中的较短波长光谱一段时间。随后要针对另一只眼睛而阻挡红色、绿色、蓝色(RGB)中的较长波长光谱。将与每只眼睛相关联的适当的颜色调整后的立体内容呈现至针对这只眼睛的每个空间光调制器。观看者佩戴具有相应的滤光器组的观看眼镜,该滤光器组类似地将两个三色(RGB)光谱组中的仅一个透射至每只眼睛。
第二种方法使用偏振光。授予Svardal等人的美国专利6,793,341中所公开的一种方法使用传递至两个单独的空间光调制器的两个正交偏振状态中的每一个。然后,同时投影来自两个调制器的偏振光。观看者佩戴针对左眼和右眼的偏光透射轴相对于彼此正交定向的偏光眼镜。
每种方法均存在优点和缺点。例如,光谱分离方案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容易地与较便宜的显示屏一起使用。利用光谱分离,调制器或者相关联的光学器件的偏振特性不会显著地影响性能。然而,所需要的滤光眼镜昂贵并且图像质量由于诸如角偏移、头部活动和倾斜的因素而降低。昂贵的滤光眼镜也常遭受刮花损坏和被盗。包括使用通过3M公司的非蒸发方法制造的分层的光学膜的滤光眼镜设计的有前途的发展可以有助于解决成本问题并且使得光谱分离技术更节省成本。
光谱分离方法的另一缺点涉及难以调整颜色空间以及由于滤光引起显著的光损失,从而导致所需的灯输出较高或者图像亮度降低。在Silverstein的题目为“Projector using independent multiple wavelength light sources”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09/0153752中解决了滤光器损耗,其中,分束器组合独立的光谱相邻源以有效地引导至空间光调制器。此方法的一个缺点是,由于调制器在一定时间内仅可以提供一个眼睛图像,所以只有大约一半时间使用这些光源。虽然光源可能将具有较长的寿命,但是显示器的初始成本由于两组独立光源的成本需求而增加。
利用用于分离左眼图像和有眼图像的偏振,可以更有效地使用光。在授予Silverstein等人的题目为“Stereo projection using polarized solid state light sources”的美国专利7,891,816以及授予Silverstein等人的题目为“Etendue maintaining polarization switching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的美国专利8,016,422中描述了针对两种偏振状态完全使用光源的投影系统配置。然而,偏振技术的缺点在于通常使用结构化金属涂层的偏振保持屏幕的附加成本和灵敏性。这些涂层是高增益,这改进了轴上观看,但是对于离轴观看来说较差。此外,利用该方法的镜面反射会对一些 观看者造成困扰。在使用相干光时该影响进一步加剧,这是因为相干光导致观看者觉察的较高水平的散斑(speckle)。由于难以通过高角度光学器件保持高偏振控制以及对污垢和缺陷更灵敏,所以使用偏振光的投影仪通常更昂贵。因此,效率的任何增益会由其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
照射效率的持续问题涉及集光率(etendue),或者类似地涉及拉格朗日不变量。如光学领域中众所周知的那样,集光率涉及可以由光学系统处理的光量。大概地,集光率越大,图像越明亮。从数值上来说,集光率与两个因素(即,图像面积和数值孔径)的乘积成比例。就图1中所表示的具有光发射器12、光学器件18和空间光调制器20的简化光学系统而言,光源的集光率是光源面积A1与其输出角θ1的乘积。同样地,空间光调制器20的集光率等于调制器面积A2与其接收角θ2的乘积。为了提高亮度,期望从光源12的区域提供尽可能多的光。作为一般原理,在光发射器12处的集光率与空间光调制器20处的集光率最紧密匹配时,光学设计是有利的。
例如,增大数值孔径使集光率增加,以使得光学系统捕获更多的光。类似地,增大光源尺寸以使得在更大的区域上产生光,从而增大了集光率。为了使用在照射侧的增大的集光率,空间光调制器20的集光率必须大于或等于光源12的集光率。然而,通常,空间光调制器20越大,其成本就将越高。这在使用诸如LCOS和DLP部件的装置时尤其如此,其中,硅衬底和缺陷潜在性随着尺寸而增大。作为一般规则,集光率增大导致光学设计更复杂且成本更高。
在光源的集光率与空间光调制器的集光率很好地匹配时,效率提高。集光率不太匹配意味着光学系统要么光量不足而不能向空间光调制器提供足够的光,要么效率低,从而实际上丢弃了针对调制而生成的光的相当大的部分。
固态激光器有望改进集光率、持久性以及整体光谱和亮度稳定性。最近,诸如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激光器阵列的装置已经商业化,并且在以各种方式组合时展示了作为数字影院投影的潜在光源的一些前景。然而,亮度本身还不足够高;为了提供每种颜色所需的亮度,需要来自多达9个独立阵列的组合光。
投影应用尤其关注的激光器阵列是各种类型的VCSEL阵列,包括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桑尼维尔的Novalux的VECSEL(垂直延长腔面发射激光器)和NECSEL(Novalux延长腔面发射激光器)装置。
然而,即使激光器技术以及滤光器制备和成本得到改进,立体成像投影的方法的改进仍然存在相当大的空间。使用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光谱分离的传统解决方案通常光量不足,这是由于最多所生成的光的仅一半可用于每只眼睛。因此,需要提供增大的光学效率以及降低的操作和设备成本的立体成像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将包括第一眼图像和第二眼图像的立体图像投影到显示表面上,该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窄带固态可调光发射器,每一个均能够控制以交替地提供具有与相应的第一中心波长相对应的第一光谱带的第一状态下的发射光以及具有与相应的第二中心波长相对应的第二光谱带的第二状态下的发射光,第一光谱带和第二光谱带基本不交叠;
包括至少一个空间光调制器的图像形成系统,用于通过调制来自可调光发射器的光来形成调制图像,每个空间光调制器均具有可控空间光调制器像素的阵列;
控制器,同步地控制可调光发射器的状态以及空间光调制器像素,其中,当可调光发射器处于第一状态时,响应于第一眼图像的图像数据而控制空间光调制器像素,从而提供第一眼调制图像,而当可调光发射器处于第二状态时,响应于第二眼图像的图像数据而控制空间光调制器像素,从而提供第二眼调制图像;以及
投影光学器件,用于将第一眼调制图像和第二眼调制图像传递至显示表面。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可调光发射器的使用通过减少所需部件的数量来降低系统成本。
另外的优点在于:可调光发射器可以用来通过改变相关联的光谱带内的发射光的波长来提供散斑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用于光学系统的集光率计算的因素的表示图;
图2是示出了使用针对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光谱分离的立体投影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3A是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颜色滚动顺序的示意图;
图3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光谱相邻的色带的单通道颜色滚动顺序的示意图;
图4A是示出了使用单个光束扫描器(beam scanner)来提供两个光谱相邻的色带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中的单色通道的部分的示意图;
图4B是示出了使用单独的光束扫描器来提供每个光谱相邻的色带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中的单色通道的部分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具有三个颜色通道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的示意图,每个颜色通道使用图4A的配置;
图6A是示出了用于扫描单个色带的旋转棱镜的使用的示意图;
图6B是示出了用于扫描两个色带的旋转棱镜的使用的示意图;
图6C是示出了用于使用用于扫描两个色带的旋转棱镜的另一配置的示意图;
图7A是示出了包括两个微透镜(lenslet)阵列的均匀化光学器件的示意图;
图7B是示出了包括两个集成条的均匀化光学器件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束扫描配置的示意图;
图9是使用用于固态光发射器的阵列的组合光学器件并且具有三个颜色通道的立体颜色滚动数字投影系统的示意图;
图10是使用两个空间光调制器的根据替选实施例的具有三个颜色通道的立体颜色滚动数字投影系统的示意图;
图11A是示出了用于在交织布置中使用光谱分离的立体投影的光谱带的曲线图;
图11B是示出了用于在替选的非交织布置中使用光谱分离的立体投影的光谱带的曲线图;
图12A是示出了用于图3A的交织光谱带布置的右眼滤光器和左眼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的曲线图;
图12B是示出了用于图3B的非交织光谱带布置的右眼滤光器和左眼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的曲线图;
图13是示出了基于波长的立体成像系统中的串扰的来源的曲线图;
图14是示出了在市售的滤光眼镜中使用的左眼滤光器和右眼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特性的角度依赖性的曲线图;
图15A和图15B是示出了具有二向色滤光器叠层(filter stack)的右眼滤光器的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16A是示出了使用二向色滤光器叠层的示例右眼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特性的曲线图;
图16B是示出了由图16A的右眼滤光器提供的透射光的曲线图;
图16C是示出了图16A的右眼滤光器的光谱反射率特性的曲线图;
图16D是示出了由图16A的右眼滤光器提供的反射光的曲线图;
图17A至图17D是示出了具有二向色滤光器叠层和一个或多个吸收滤光器层的右眼滤光器的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18是示出了适用于右眼滤光器的示例二向色滤光器叠层和示例吸收滤光器层的光谱透射率特性的曲线图;
图19A是示出了将二向色滤光器叠层与吸收滤光器层组合的示例混合型右眼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特性的曲线图;
图19B是示出了由图19A的混合型右眼滤光器提供的透射光的曲线图;
图19C是示出了针对图19A的混合型右眼滤光器的光谱反射率特性的曲线图;
图19D是示出了由图19A的混合型右眼滤光器提供的反射光的曲线图;
图20A是示出了来自头部处于同一高度的两个观察者的滤光眼镜的反射光的光路径的示意图;
图20A是示出了来自头部处于不同高度的两个观察者的滤光眼镜的反射光的光路径的示意图;
图21A是示出了具有倾斜的滤光器元件的滤光眼镜的侧视图;
图21B是示出了具有倾斜的滤光器元件的滤光眼镜的透视图;
图21C是示出了具有用于调整倾斜的滤光器元件的倾斜角的铰链的滤光眼镜的侧视图;
图22是示出了佩戴具有倾斜的滤光器元件的滤光眼镜的观察者的侧视图;
图23是示出了来自头部处于不同高度的两个观察者的具有倾斜的滤光器元件的滤光眼镜的反射光的光路径的示意图;
图24是示出了用于使用可调光发射器形成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的立体成像系统的一个颜色通道的示意图;以及
图25是示出了用于使用可调光发射器形成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的彩色立体成像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组合。提及“特定实施例”等是指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存在的特征。单独提及“实施例”或“特定实施例”等不一定是指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然而,这样的实施例不是相互排斥的,除非这样指出或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在提及“方法(method)”或“方法(methods)”等时对单数或复数的使用是非限制性的。应当注意的是,除非另外明确指出或者上下文要求,否则在本公开中以非排它性意义使用词语“或者”。
本描述具体涉及形成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一部分的元件或者与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更直接协作的元件。要理解的是,未具体示出或描述的元件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各种形式。
提供本文中所示出和描述的附图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操作原理而不是意图示出实际尺寸或比例而描绘。由于用于本发明的激光器阵列的组成部分的相对尺寸,所以需要一定的放大以便重点突出基本结构、形状及操作原理。此外,例如,未示出诸如用于放置并安装光学部件的部件的各种部件,以便更好地示出和描述与本发明的实施例更紧密相关的部件。
在使用这些部件的情况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不一定表示任何顺序或优先关系,而是可以仅仅用于更清楚地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
如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使用一样,术语“颜色”、“波长带”和“光谱带”通常是同义的。例如,激光器或其他固态光源由其一般色谱(诸如,红色)来指代,而不是由其峰值输出波长(诸如,635nm)或其光谱带(诸如,630nm-640nm)来指代。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不同的光谱带被认为是基本上不交叠的。
等同地使用术语“观看者”或“观察者”来指代观看本发明的立体显示的人。术语“左眼图像”是指为了供观察者的左眼观看而形成的图像。相应地,术语“右眼图像”是指为了供观察者的右眼观看而形成的图像。
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了使用独立的相邻光谱源改进立体观看系统中的亮度的需求。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透射带”和“通带”被认为是等同的。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光谱相邻”涉及用于形成彩色图像的分量颜色(通常是红色、绿色、蓝色并且可以包括第四种颜色和其他附加颜色)的通用色谱内的邻近光谱带。每个分量颜色的对应的光谱相邻颜色位于同一色谱内,但是针对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具有不同的波长范围,以使得光谱带相对于波长基本上不交叠。
图2是示出了立体数字投影系统110的主要部件中的一些部件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示意性框图,立体数字投影系统110包括使用光谱分离来在观看屏幕或者其他类型的显示表面72上形成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投影设备120。第一组右眼光发射器12R发射处于第一红色光谱带R1、第一绿色光谱带G1和第一蓝色光谱带B1中的光。右眼光发射器12R用于形成供观察者的右眼观看的右眼图像。类似地,第二组左眼光发射器12L发射处于第二红色光谱带R2、第二绿色光谱带G2和第二蓝色光谱带B2中的光。左眼光发射器12L用于形成供观察者的左眼观看的左眼图像。
在优选实施例中,与左眼光发射器12L和右眼光发射器12R相关联的光谱带基本上彼此不交叠,以使得滤光眼镜74可以用于有效地将由左眼光发射器12L提供的光与由右眼光发射器12R提供的光分离。基本上不交叠是指来自一个光谱带的光谱功率对于另一光谱带不可忽略的任何波长都是可忽略的。即使在光谱带之间存在一些小范围的交叠,有时候也可以获得可接受的结果。实践中可以使用的一个准则是,来自一个光谱带的少于5%的光可以与其他光谱带交叠。
滤光眼镜74包括左眼滤光器76L和右眼滤光器76R以及其中安装有 被滤光的左眼滤光器76L和右眼滤光器76R的框架62。框架62适于将右眼滤光器76R放置在观察者的右眼的前方并且将左眼滤光器76L放置在观察者的左眼的前方。右眼滤光器76R具有适于透射来自右眼光发射器12R的R1、G1和B1光谱带中的光并且阻挡(即,吸收或反射)来自左眼光发射器12L的R2、G2和B2光谱带中的光的光谱透射特性。同样地,左眼滤光器76L具有适于透射来自左眼光发射器12L的R2、G2和B2光谱带中的光并且阻挡来自右眼滤光器12R的R1、G1和B1光谱带中的光的光谱透射特性。
投影设备120可以具有两个分离的投影装置,一个具有意在用作对来自左眼光发射器12L的光进行投影的左眼成像路径的颜色通道,而另一个用作对来自右眼光发射器12R的光进行投影的右眼成像路径。然而,许多设计将左眼成像功能和右眼成像功能组合到单个投影仪中,诸如利用固有的准直特性的优点以及降低与诸如投影透镜的部件相关联的成本。本公开中的后续描述给出了关于使用颜色滚动来组合左眼成像路径与右眼成像路径的一种类型的投影仪的详细信息。图像投影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也存在可用于组合立体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其他方法。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与利用光谱分离技术的多种类型的立体投影系统中的任一种一起使用。
图3A的示意图针对非立体的投影设备而示出了如何在传统实践中使用颜色滚动序列来根据分量红色(R)、绿色(G)和蓝色(B)光提供彩色图像。一系列图像帧28a、28b、28c、28d和28e被示为按不同时间布置。每帧包括在所示的示例中的垂直方向上移动的、分别具有红色分量、绿色分量和蓝色分量的三个光带34r、34g和34b,这三个光带在图像区域32上被扫描。随着带滚动离开图像帧的底部,其滚动至图像帧的顶部以使得1/3的图像帧在任何给定时间由各颜色分量覆盖。
垂直滚动运动通常是优选的,因为水平滚动会受到观看者的左右移动的影响,从而色带可能变得可以察觉到。这经常被称为“彩虹效应”。该序列中的光带可以来自照射部件,扫描到空间光调制器上或者可以是来自空间光调制器的成像光。扫描动作以每秒多次的速率(例如,144Hz)、以观看者不易察觉的速率反复循环。如从该序列中可以看到,每个图像帧28a、28b、28c、28d和28e具有在不同图像区域上扫描的三个分量颜色中的每一个。在使用该序列形成的图像中,每帧在各个光带34r、34g和34b中具有红色、绿色和蓝色图像内容。
可以容易理解,图3A的颜色滚动方案虽然可用于非立体彩色成像,但是难以用于立体彩色成像系统。提供立体彩色需要六个不同光谱带的滚动,两个针对每个分量颜色。每个源具有与其相关联的其自身集光率。用六个不同的源照射单个芯片,每个源还要求在它们之间存在间隙以防止串扰,并且根据与特定颜色相关联的颜色数据中的每个颜色数据考虑芯片转换时间会快速地利用可用的集光率或需要光学上快速的透镜。虽然这是可行的,但是不是期望的,因为严格地约束了投影仪亮度,并且光学器件的成本由于这样的布置而迅速提高。
为了有助于改进图像质量并且传递更高的亮度,用于非立体成像的影院级投影系统通常采用针对每种颜色分离的颜色通道,通常提供红色通道、绿色通道和蓝色通道中的每一个。在每个颜色通道中设置空间光调制器。例如,该布置使得光学设计能够优化诸如滤光器和涂层的部件的设计和特征,以改进它们针对各个波长的光的性能。
图3B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投影系统的彩色扫描布置。在该配置中,单个分量颜色光谱中的光谱相邻的光谱带滚动跨越图像区域32,而不是与如图2的布置中那样的不同颜色分量对应的带。在该示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光谱相邻的红色光谱带R1和R2作为光带36a和光带36b滚动跨越图像帧38a、38b、38c和38d。R1光谱带用于提供投影的立体图像的左眼图像并且R2光谱带用于提供投影的立体图像的右眼图像。如随后将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针对立体图像的每个颜色通道提供类似的光谱滚动机制。此外,通过在其自身的颜色通道中保持同一颜色的光,可以继续针对各个颜色分量优化用于与特定颜色分量相关联的光学部件的光学涂层。
图4A和图4B的示意图示出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致的用于在单个颜色通道中对光谱相邻的颜色进行颜色滚动的红色通道40r的部分。光源42a发射R1光谱带内的光束,并且另一光源42b发射R2光谱带内的光束。照射光学器件90将基本上均匀的光带提供到空间光调制器60上以在两个光谱相邻的光谱带中的每个光谱带中进行调制。包括光束扫描器50的光束扫描光学器件92提供光带的循环滚动。要认识到的是,照射光学器件90可以包括多个透镜48,其中部分透镜可以放置在均匀化光学器件44与光束扫描光学器件92之间,并且其他透镜放置在光束扫描光学器件92与空间光调制器60之间。在优选实施例中,照射光学器件90将均匀化光学器件44的输出面成像到空间光调制器60上,从而提供均匀的光带。 该方法的优点是,光源42a和光源42b在投影期间可以连续工作,从而与其他立体投影方法相比提供了增大的光输出。
在图4A的配置中,光束组合器46将来自光源42a和42b的光束组合到平行光轴上并且将空间相邻的光束引导到均匀化光学器件44(诸如,一个或多个微透镜阵列或均匀化条)中,以提供基本上均匀的空间相邻的光束。光束扫描器50然后循环地滚动所组合的均匀光并且通过提供用于光束成像、成形和调节的照射光学器件90将所滚动的组合光束引导到空间光调制器60上。在图4A中,照射光学器件90被表示为透镜48;然而,在各种实施例中,照射光学器件90可以包括不同的(或多个)光学部件。可以利用对至光束扫描器50的入射光束的空间或角度分离来提供防止光带之间的串扰所需的光束分离。在采用不同角度的情况下,通常期望在光束扫描器50的下游设置诸如二向色光束组合器的另一元件以将经扫描的光束返回到平行光轴上。
空间光调制器60形成具有对应的光带36a和光带36b的图像帧38。如之前描述的那样,循环地滚动光带36a和光带36b。空间光调制器60具有可以根据图像数据单独地调制以提供成像光的像素阵列。根据左眼图像的图像数据调制由R1光谱带照射的空间光调制器像素,并且根据右眼图像的图像数据调制由R2光谱带照射的空间光调制器像素。
在图4B的替选配置中,在来自光源42a和42b中的每个光源的光束中使用分离的均匀化光学器件44和光束扫描器50以提供两个经扫描的光束。然后,光束组合器46组合经扫描的光束以形成组合的扫描光束,使用照射光学器件90将该组合的扫描光束引导到空间光调制器60上。在这种情况下,光束扫描光学器件92包括两个光束扫描器50。
图5的示意图示出了具有三个颜色通道(即,红色通道40r、绿色通道40g和蓝色通道40b)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100。红色通道40r包括光谱相邻的红色光谱带R1和R2;绿色通道40g包括光谱相邻的绿色光谱带G1和G2;以及蓝色通道40b包括光谱相邻的蓝色光谱带B1和B2。投影光学器件70将来自三个空间光调制器60的成像光传递到显示表面72。观看者通过具有用于左眼的左眼滤光器76L和用于右眼的右眼滤光器76R的滤光眼镜74观察显示表面72。左眼滤光器76L选择性地透射用于左眼图像的成像光(即,R1光谱带、G1光谱带和B1光谱带中的光),同时阻挡(通过吸收或反射)用于右眼图像的成像光(即,R2光谱带、G2光谱带和B2光谱带中的光)。类似地,右眼滤光器76R选择性地透射 用于右眼图像的成像光(即,R2光谱带、G2光谱带和B2光谱带中的光),同时阻挡用于左眼图像的成像光(即,R1光谱带、G1光谱带和B1光谱带中的光)。
控制器系统80根据立体图像的图像数据来同步地调制每个空间光调制器60的像素。控制器系统80还耦接至光束扫描器59以使其知道在任何给定时间由不同的光谱相邻带照射哪些空间光调制器像素。根据左眼图像的图像数据来调制由第一光谱带照射的空间光调制器像素,并且根据右眼图像的图像数据来调制由第二光谱带照射的空间光调制器像素。由于第一光谱带和第二光谱带持续地滚动,所以利用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图像数据调制的空间光调制器像素的子集也持续地变化。
投影光学器件70可以组合来自三个颜色通道的光束(例如,使用光束组合光学器件),并且通过单个投影透镜投影所组合的光束。可替选地,投影光学器件70可以使用三个分离的投影透镜以分别地将每个颜色通道以准直的形式投影到显示表面72上。
如参照图4A和图4B较早地指出的那样,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束扫描器50的光束扫描光学器件92可以被配置成使用多种不同的布置来提供滚动的光带,并且可以放置在沿着照射路径的任何适当点处。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致,图6A示出了包括单个扫描元件(即,旋转棱镜52)的光束扫描器50的示意图。在该配置中,可以针对每个分量颜色带中的光谱相邻的光谱带中的每一个来设置旋转棱镜52。通过折射,棱镜52的旋转重定向此处针对R1光谱带所示出的光束,使得光束位置循环地滚动跨越空间光调制器60。例如,在图4B中示出的颜色通道实施例中使用图6A的布置。
在图6A的顶部图中,放置有棱镜52以使得入射光束正常地入射至棱镜的面上。在此情况下,光束以未偏转的方式通过棱镜52。在中间图中,棱镜52围绕轴O旋转以使得光束以倾斜的角度入射到棱镜的面上。在此情况下,光束向下折射以使得其在较低的位置处横穿空间光调制器。在下部图中,棱镜52旋转以使得入射光束现在撞击棱镜42的不同面。在此情况下,光束向上折射以使得其在较高的位置横穿空间光调制器60。应当注意,入射光束通常将具有相当大的空间(和角度)范围,使得在一些棱镜方位下入射光束中的部分光线可撞击棱镜的不同面。以该方式,部分光线将向上偏转,同时其他光线向下偏转。这提供了如图3B的图像帧38e中示出的在图像帧的上部与下部之间要分离的光带。
图6B是示出了光束扫描器50的替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旋转棱镜52同时扫描单色通道中的两个光谱相邻的光谱带(在该示例中,光谱带R1和R2)的光带。该配置适用于图4A的示例实施例中。在该情况下,R1光谱带和R2光谱带的光束入射至棱镜52上。随着棱镜52旋转,两个光束通过折射而同时重定向。
图6C是示出了光束扫描器50的另一替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旋转棱镜52同时扫描单色通道中的两个光谱相邻的光谱带(在该示例中,光谱带R1和R2)的光带。在该情况下,入射至旋转棱镜上的光束来自两个不同的角度方向。均匀化光学器件44用于对光谱相邻的光束中的每一个进行均匀化。在该示例中,均匀化光学器件44包括集成条58。照射光学器件90被分成第一级94和第二级96,每个级均包括多个棱镜48。在该配置中,第一级94中的棱镜48被布置成提供集成条58的输出面与棱镜52之间的远心率(telecentricity)。类似地,第二级96中的棱镜48被布置成提供棱镜52与空间光调制器60之间的远心率。包括一个或多个二向色表面84的二向色组合器82用于将经扫描的光束引导至平行光轴上以照射空间光调制器60。
图6C的多角几何结构与由Conner在题目为“Projection system with scrolling color illumination”的美国专利7,147,332中教导的多角几何结构类似。Conner教导了利用不同的色带同时照射空间光调制器的不同部分的具有滚动棱镜组件的投影系统。将白光划分成在不同的方向上通过滚动棱镜传播的不同色带。反射地组合滚动的色带以使得不同色带平行穿过滚动棱镜组件。然而,Conner没有教导滚动来自独立光源的光谱相邻的光谱带以提供立体投影。
旋转棱镜或其他折射元件是可以用于光束扫描器50的一种类型的装置。如在光学中所理解的那样,在本文中使用术语“棱镜”或“棱镜元件”来指代透明的光学元件,该透明的光学元件通常是具有光入射到其上的平坦表面的n边多面体的形式并且由折射光的透明固体材料形成。要理解的是,就形状和表面轮廓而言,构成棱镜的光学理解比棱镜的正式几何定义限制少并且包括该更正式的定义。虽然图6A至图6C描绘了具有方形截面的矩形棱镜,但是在许多示例中,期望具有不止四个面以便提供改进的扫描结果。例如,可以在各个实施例中使用六角形棱镜或者八角形棱镜。
可以用于光束扫描器50的替选类型的部件包括旋转反射镜或者平移穿过光束路径并且提供可变光折射的其他反射部件、装置、诸如检流计驱 动的反射镜的往复式元件或枢转棱镜、反射镜或透镜。
当使用多光束扫描器50时,关键的是使所有的光束扫描器50的旋转同步、随后使与不同光谱带相关联的图像数据同步。未描绘的一种方法是配置光学布置以使得使用单个电动机来控制用于至少两个光束扫描器50的移动光学元件。例如,单个轮轴可以用于使用单个电动机来驱动多个棱镜52。在一些实施例中,单个旋转棱镜52可以用于通过引导光束从多个方向通过棱镜52或者通过引导光束通过棱镜52的不同部分来扫描多个光谱带(如图6B中所示)。
如图4A、图4B和图5的示例中所示,可以使用光束组合器46来使用于光谱相邻的光谱带的光束路径彼此准直以照射空间光调制器60。光束组合器46可以是二向色光束组合器,或者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他类型的光束组合光学器件。
均匀化光学器件44调节来自光源42a和光源42b的光束以提供基本上均匀的光束来进行扫描。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术语“基本上均匀”是指入射到空间光调制器20上的光束的强度对观察者来说仿佛视觉上是均匀的。在实践中,均匀化光束的强度应当保持恒定在约30%内,其中发生的大多数变化是光级朝向均匀化光束的边缘较低。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类型的均匀化光学器件44,包括集成条或微透镜阵列。
图7A示出了可以用于图4A的实施例的均匀化光学器件44的示例。均匀化光学器件44使用一对微透镜阵列54以均匀化光束。空间相邻的光束之一(例如,针对R1光谱带)通过微透镜阵列54的上半部分,而其他空间相邻的光束(例如,针对R2光谱带)通过微透镜阵列54的下半部分。不透明块56设置在光谱相邻的光谱带的光束之间,以有助于防止串扰。以该方式,可以每个色带使用单个微透镜阵列结构,从而减少成本。
图7B示出了可以用于图4A的实施例的均匀化光学器件44的另一示例。在该情况下,均匀化光学器件44使用一对集成条58来均匀化光束。空间相邻的光束之一(例如,针对R1光谱带)通过上部集成条58,而其他空间相邻的光束(例如,针对R2光谱带)通过下部集成条58。
如较早提及的那样,在优选实施例中,使用照射光学器件90将均匀化光学器件44的(一个或多个)输出面成像到空间光调制器60上,其中,成像光通过光束扫描光学器件92。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照射光学器件90的许多不同配置可以用于提供该特征。图8示出了其中照 射光学器件90被划分成第一级94和第二级96的一个实施例,每级均包括两个透镜48。第一级94中的透镜48在与作为光束扫描器50的部件的棱镜52的位置相对应的中间图像平面98处形成集成条58的输出面的图像。第二级96在空间光调制器60上形成中间图像平面98的图像,从而提供基本上均匀的光带36a和光带36b。随着棱镜52旋转,光带扫描跨越空间光调制器。透镜48可以用于根据棱镜52的大小调整中间图像的放大率,并且根据空间光调制器60的大小调整所扫描的光带的放大率。
控制器系统80(图5)根据立体图像的图像数据同步地调制每个空间光调制器60的像素。控制器系统80中的逻辑使左眼图像内容和右眼图像内容的图像数据与各光带36a和光带36b的对应位置相协调。控制器系统80可以例如是与投影系统相关联的计算机或者专用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或者可以以硬件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非常适于使用固态光源,诸如激光器、发光二极管(LED)以及其他窄带光源,其中,窄带光源被定义为具有不大于约15nm FWHM(半峰全宽)并且优选地不大于10nm的光谱带宽的光源。可以使用的其他类型的光源包括量子点光源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光源。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白光光源以及用于获得每个颜色通道期望的光谱内容的相应滤光器。用于将多色光或白光分成各个色谱的光的方法对于图像投影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众所周知的,并且例如可以采用利用用于光调节和传递的完善技术的标准装置,诸如合色(X-cube)棱镜和Phillips棱镜。
使用激光器在减小光谱相邻的光谱带的带宽方面提供了明显的优势,从而允许在相邻带之间的更大间隔以及增加色域。这是期望的原因在于,在每只眼睛上的滤光器不可避免地对角度敏感,从而滤光器边缘过渡的波长由于非垂直入射而偏移。该角度敏感性是所有光学滤光器设计中公知的问题。因此,使用减少的带宽发射有助于解决此问题,从而使得该普遍的偏移能够发生而基本上不影响串扰。许多激光器具有大约1nm的带宽。虽然这可能看起来是理想的,但是存在得益于较宽的光谱带的其他因素,诸如散斑减少。(散斑是由于来自光学部件上的缺陷的相干光的干涉而产生的)。虽然使用任何类型的光源都会出现散斑,但是在诸如LED的窄带光源的情况下散斑最明显,以及在激光器的情况下甚至更加明显。作为在减少对散斑的敏感性的同时提供足够的光谱分离的折衷,更理想的带宽会在5nm至10nm之间。15nm至20nm之间的光谱间隔通常足以减轻滤 光器角度敏感性问题。
图9的示意图示出了使用用于投影光学器件70的共同光学路径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100。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包括红色通道40r、绿色通道40g和蓝色通道40b。每个颜色通道包括针对一对光谱相邻的光谱带的一个或多个光源阵列(例如,激光器阵列源)。光源42a发射左眼光谱带(R2、G2和B2)中的光束,以及光源42b发射光谱相邻的右眼光谱带(R1、G1和B1)中的光束。在每个颜色通道中使用光重定向棱镜30以将来自光源42a和光源42b的光束重定向到共同方向上以形成包括用于右眼光谱带和左眼光谱带(例如,R1光谱带和R2光谱带)的空间相邻光束的组合光束。来自右眼光谱带(例如,R1光谱带)的光束将聚集在组合光束的一侧,并且来自左眼光谱带(例如,R2光谱带)的光束将聚集在组合光束的另一侧。在前面提及的共同转让的、共同未决的Silverstein的题目为“Projector using independent multiple wavelength light sources”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09/0153752中描述了可以用于此目的的一种类型的光重定向棱镜30。
用于每个分量颜色通道的组合光束被引导通过均匀化光学器件44、光束扫描光学器件92和照射光学器件90,并且从二向色表面68反射以将经扫描的第一光带36a和第二光带36b提供到对应的空间光调制器60上。控制器系统80(图5)根据立体图像的图像数据同步地调制空间光调制器像素,其中,根据左眼图像的图像数据来调制由第一光带(例如,R1)照射的空间光调制器像素并且根据右眼图像的图像数据来调制由第二光带(例如,R2)照射的空间光调制器像素。
由空间光调制器60提供的经调制的成像光束透过二向色表面68,并且使用具有多个二向色表面84的二向色组合器82来将其组合到公共光轴上。使用投影光学器件70将组合光束投影到显示表面(未示出)上以便佩戴滤光眼镜74的观察者观看(图5)。
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使用三个空间光调制器60,针对每个分量颜色通道(即,红色、绿色和蓝色),有一个空间光调制器60。利用具有特定分量颜色通道中的光谱相邻的光谱带的滚动光带照射每个空间光调制器60。空间光调制器往往是立体数字投影系统100的更昂贵且复杂的部件之一。
图10示出了仅使用两个空间光调制器60L和60R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110的替选实施例的示意图,一个空间光调制器与左眼图像形成系统 41L相关联,并且另一个空间光调制器与右眼图像形成系统41R相关联。左眼图像形成系统41L包括三个左眼光源43L,每个左眼光源针对每个分量颜色光谱(R1、G1和B1)。类似地,右眼图像形成系统41R包括三个右眼光源43R,每个右眼光源针对每个分量颜色光谱(R2、G2和B2)。右眼光源43R与对应的左眼光源43L光谱相邻。
每个图像形成系统均包括均匀化光学器件44、光束扫描光学器件90和二向色表面68以将经扫描的光束引导至空间光调制器60L和60R上。在此情况下,左眼图像形成系统41L提供分别与红色光谱带、绿色光谱带和蓝色光谱带(R1、G1和B1)相对应的三个经扫描的光带34r、34g和34b。同样地,右眼图像形成系统41R提供分别与红色光谱带、绿色光谱带和蓝色光谱带(R2、G2和B2)相对应的三个经扫描的光带35r、35g和35b。
控制器系统(未示出)根据左眼图像的图像数据同步地调制左眼图像形成系统41L中的空间光调制器60L的像素,其中,根据左眼图像的针对对应的颜色通道的图像数据来调制由每个光带(R1、G1和B1)照射的像素。同样地,控制器系统根据右眼图像的图像数据来同步地调制右眼图像形成系统41R中的空间光调制器60R的像素,其中,根据左眼图像的针对对应的颜色通道的图像数据来调制由每个光带(R2、G2和B2)照射的像素。
包括二向色表面84的二向色组合器82用于将来自左眼图像形成系统41L和右眼图像形成系统41R的成像光组合到公共光轴上以便于使用投影光学器件70投影到显示表面上。二向色表面84优选地是具有透射与右眼光源43R的成像光对应的光谱带(R2、G2和B2)、而反射与左眼光源43L的成像光对应的光谱带(R1、G1和B1)的一系列凹口(notch)的光谱梳状滤光器。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技术来制造光谱梳状滤光器,诸如多层薄膜二向色滤光器涂层方法和共挤拉伸的聚合物薄膜结构制造方法。可以用来提供用作二向色表面84的光谱梳状滤光器的另一类型的二向色滤光器是皱褶滤光器(rugate filter)设计。皱褶滤光器是具有深且窄的抑制带同时也对剩余的光谱提供高且平的透射的干涉滤光器。使用贯穿光学薄膜层产生连续变化的折射指数的制造工艺来制造皱褶滤光器。与用具有不同折射指数的材料的离散层制造的标准凹口滤光器相比,皱褶滤光器以低纹波和无谐波反射为特征。
作为示例而不作为限制,表1和表2列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 例光谱相邻的光谱带。
表1.示例性交织的光谱相邻的光谱带

分量颜色右眼图像光谱带左眼图像光谱带红色625–640nm655–670nm绿色505–520nm535–550nm蓝色442–456nm470–484nm

表2.示例性非交织的光谱相邻的光谱带
分量颜色右眼图像光谱带左眼图像光谱带红色625–640nm655–670nm绿色535–550nm505–520nm蓝色442–456nm470–484nm

图11示出了根据表1布置的对于每个分量颜色的针对右眼的光谱带R1、G1和B1以及针对左眼的光谱带R2、G2和B2。每个光谱带均具有对应的中心波长(λR1、λG1、λB1、λR2、λG2、λB2)以及对应的带宽(WR1、WG1、WB1、WR2、WG2、WB2)。对于图11A布置,光谱带遵从根据各个光谱带的中心波长的交织顺序:λB1B2G1G2R1R2
可以使用适合于光谱带的宽度度量来表征带宽。通常,带宽被定义为光谱带的下边缘(即,“上切边(cut-on edge)”)与光谱带的上边缘(即,“下切边(cut-off edge)”)之间的波长间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带宽是半峰全宽带宽,其中,下边缘和上边缘对应于光谱带中的光谱功率降至其峰值水平的一半的波长。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其他准则确定下边缘和上边缘。例如,可以将边缘定义为光谱功率降至不同于峰值水平的一半的指定水平(例如,10%的功率水平或25%的功率水平)的波长。替选地,可以使用光谱带的宽度的一些其他度量来表征带宽(例如,光谱带的光谱功率分布的多个标准偏差)。
在图11A所示的示例中,每个光谱带的带宽大约是10nm至15nm,而相邻光谱带之间的间隔是15nm以上。各种实施例可以使用具有不同带宽的光发射器,或者在相邻的光谱带之间可以具有不同间隔。用于数字投影系统的典型光发射器的最小带宽是约1nm,从而对应于单个激光器 的带宽。
可以使用针对光谱带的集中趋势的适当度量来表征光谱带的中心波长。例如,在各种实施例中,中心波长可以是光谱带的峰值波长、光谱带的中心波长或者下边缘波长与上边缘波长的平均值。
图11B示出了根据表2布置的对于每个分量颜色的针对右眼的光谱带R1、G1和B1以及针对左眼的光谱带R2、G2和B2。在这种情况下,光谱带遵循根据相应光谱带的中心波长的非交织排序:λB1B2G2R1R2。如随后将更详细描述的那样,图11B布置中的G1光谱带和G2光谱带相对于图11A布置中的排序的重新布置通常有利于简化滤光眼镜涂层设计以及其它目的。
应当注意,在右眼成像路径与左眼成像路径之间通常存在与使用不同的红基色、绿基色和蓝基色相关联的轻微的色域差。因此,包括白平衡和颜色校正变换的不同颜色处理通常需要考虑与用于左眼成像路径和右眼成像路径的基色相关联的光谱带。例如,可以通过调整一个或多个光发射器的亮度、通过对各个颜色通道施加变换、通过调整照射定时或者通过使用过滤以调整颜色强度来进行白平衡。颜色校正变换用于确定针对每个颜色通道的控制信号以产生与一组输入颜色值相关联的期望颜色外观。颜色校正变换通常还将包括某种形式的色域映射以针对输入颜色值在与用于左眼成像路径和右眼成像路径的基色相关联的色域之外的情况确定适合的输出颜色。可以通过应用颜色校正矩阵或者通过应用其他形式的颜色变换(诸如,三维查找表(3D LUT))来执行颜色校正操作。用于确定适用于特定的一组基色的颜色变换的方法在技术领域中是公知的。
由于另外的光谱带可用于基于波长的立体成像系统,所以可存在该系统用于非立体成像应用时可以使用的另外的可用色域。在Ellinger等人的题目为“2D/3D Switchable Color Display Apparatus with Narrow Band Emitters”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布第2011/0285962号中描述了可以用于此目的技术的示例。
滤光眼镜74(图5)中的右眼滤光器76R和左眼滤光器76L具有被设计成透射与对应的左眼图像或右眼图像相关联的光谱带并且阻挡与另一只眼相关联的光谱带的光谱透射率特性。图12A示出了可以根据图11A所示的交织光谱带布置来使用的右眼滤光器76R的右眼滤光器透射率78R和左眼滤光器76L的左眼滤光器透射率78L的示例。右眼滤光器透射率78R透射右眼光谱带(R1、G1、B1)中的大部分光,同时阻挡左眼 光谱带(R2、G2、B2)中的大部分光。同样地,左眼滤光器透射率78L透射左眼光谱带(R2、G2、B2)中的大部分光,同时阻挡右眼光谱带(R1、G1、B1)中的大部分光。在该示例中,右眼滤光器透射率78R和左眼滤光器透射率78L二者均是包括两个邻近的带通滤光器透射带77B和一个邻近的边缘滤光器透射带77E的“梳状滤光器”。假设透射带在透射带内的所有波长内具有至少某一最小的指定透射百分比(例如,50%),则该透射带被认为是邻近的。
右眼滤光器76R和左眼滤光器76L通常应该被设计成透射来自对应的眼睛光谱带的至少50%的光以便避免引起图像亮度的明显损失。优选地,该值应当是80%或更高。为了防止令人不快的串扰,右眼滤光器76R和左眼滤光器76L通常应该被设计成透射来自相对眼睛光谱带的少于5%的光。优选地,该值应当小于2%以确保基本上觉察不到串扰。
图12示出了可以根据图11B所示的非交织光谱带布置来使用的右眼滤光器76R的右眼滤光器透射率79R以及左眼滤光器76L的左眼滤光器透射率79L的示例。与图12B所示的布置相比,可以看出,图12A的布置中的滤光器具有需要更少边缘过渡的优势。具体地,右眼滤光器透射性78R和左眼滤光器透射性78L二者均仅使用单个带通滤光器透射带77B以及单个边缘滤光器透射带77E。这由于以下事实变得可能:由于光谱带的重新排序,在右眼绿色光谱带G1与右眼红色光谱带R1之间不存在干涉的左眼光谱带。同样地,在左眼蓝色光谱带B2与左眼绿色光谱带G2之间不存在干涉的右眼光谱带。图12B的布置中的每个滤光器仅需要三个边缘过渡(从低透射率到高透射率或者从高透射率到低透射率),而图12A的布置中的滤光器各自需要五个边缘过渡。通常,滤光器设计的复杂度随着所需要的边缘过渡的锐度以及边缘过渡的数量而增加。因此,制造具有较少的带通滤光器透射带(并且因此具有较少的边缘过渡)的滤光器明显不太复杂,从而需要更少的滤光层,因此更便宜。由于必须大量制造滤光眼镜74以供观看所投影的立体图像的观众中的每个观看者使用,所以这是重要的优点。图12B的布置的另一个优点是,由于相对眼睛光谱带可以泄漏至透射带中的边缘过渡较少,所以产生串扰的机会较少。
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制造技术来制作滤光眼镜74(图5)中的左眼滤光器76L和右眼滤光器76R。在一些实施例中,左眼滤光器76L和右眼滤光器76R中的一个或二者是包括具有多层薄膜涂层的光学表面的二向色滤光器。多层薄膜涂层可以被设计成提供适当的滤光器透射率, 诸如图12A的右眼滤光器透射率78R和左眼滤光器透射率78L以及图12B的右眼滤光器透射率79R和左眼滤光器透射率79L。用于设计和制造具有指定光谱透射率特性的多层薄膜涂层的技术在本技术领域中是公知的。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左眼滤光器76L和右眼滤光器76R中的一个或二者是使用共挤拉伸的聚合物薄膜结构制造的多层二向色滤光器。在Wheatley等人的题目为“Optical film with sharpened bandedge”的美国专利6,967,778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这样的结构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共挤装置从诸如热塑化挤压机的源接收多样的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流。该挤压机挤压出聚合物材料的多层结构。机械操纵部用于拉伸多层结构以实现所期望的光学厚度。
串扰是在立体成像系统中可能发生的不期望的伪像(artifact),其中计划针对观察者的一只眼睛的图像内容受计划针对另一只眼睛的图像内容污染。这会造成出现可察觉的“重像”,其中,观看者看到从主要图像空间偏离的场景中的物体的模糊图像。为了避免令人不快的串扰,重要的是,由右眼滤光器76R透射的来自左眼光发射器12L的光量是由右眼滤光器76R透射的来自右眼光发射器12R的光量的一小部分。同样地,由左眼滤光器76L透射的来自右眼光发射器12R的光量应当是由左眼滤光器76L透射的来自左眼光发射器12L的光量的一小部分。
图13示出了基于波长的立体成像系统中的串扰的来源。该图示出了包括右眼红色光谱带R1和左眼红色光谱带R2的波长范围的闭合(close up)。所示出的左眼滤光器透射率79L透射左眼红色光谱带R2中的大部分的光,同时阻挡右眼红色光谱带R1中的大部分的光。然而,可以看出,存在左眼滤光器透射率79L透射来自右眼红色光谱带R1的少量的光的小交叠区域75。该透射的右眼光将到达观察者的左眼,从而产生串扰并且导致模糊的重像。
可以使用各种度量来表征串扰量。一个这样的矩阵由以下等式给出:
CR→L=∫PR(λ)TL(λ)∫PL(λ)TL(λ)×100---(1A)]]>
CL→R=∫PL(λ)TR(λ)∫PR(λ)TR(λ)×100---(1B)]]>
其中,CR→L是来自污染左眼图像的右眼图像的串扰量,CL→R是来自污染右眼图像的左眼图像的串扰量,PL(λ)和PR(λ)分别是来自左眼光发射器12L和右眼光发射器12R的光的光谱功率分布,TL(λ)和TR(λ)分别是左眼滤光器76L和右眼滤光器76R的光谱透射率,以及λ是波长。可以看出,由等式(1A)和等式(1B)给出的度量计算由滤光器传递的不期望的光量相对于由滤光器传递的期望的光量的百分比。通常,串扰量在所有的观看条件下应当小于5%以避免令人不快的伪像,并且优选地,串扰量应当小于2%以确保串扰基本上觉察不到。
许多因素影响在立体数字投影系统110(图2)中发生的串扰的程度。这些因素包括左眼光谱带与右眼光谱带之间的波长间隔的量、光发射器光谱带的边缘过渡的锐度、滤光器透射带的边缘过渡的锐度以及光发射器光谱带与滤光器透射带之间的准直。由于滤光器透射带的边缘过渡的位置有时候是入射角(例如,针对二向色滤光器)的函数,所以串扰量可以是观看角度的函数。
左眼光谱带与右眼光谱带之间的波长间隔是在设计数字投影系统期间为了避免串扰必须考虑的特别重要的因素。波长间隔可以被定义成较低光谱带的上边缘(即,“下切边”)与较高光谱带的下边缘(即,“上切边”)之间的波长间隙。特性上,从每个带边缘上的半峰点测量该距离。例如,图13示出了右眼红色光谱带R1与左眼红色光谱带R2之间的波长间隔S。消除令人不快的串扰所需的波长间隔的量将取决于滤光器透射率的边缘过渡的锐度以及诸如边缘过渡位置随入射角的可变性的其他影响。
图14中示出了边缘过渡的位置随着计划供基于波长的立体成像系统使用的一组商购滤光器的入射角的变化。曲线图130示出了对于正常入射光以及以200入射角入射的光、针对右眼滤光器测量的一对光谱透射率曲线。可以看出的是,边缘过渡朝向短波长方向偏移约5nm至10nm。这些波长偏移由于光通过二向色滤光器组经过的路径长度较长而发生。由于偏移朝向短波长方向发生,所以有时候把偏移称为“蓝色偏移”。曲线图135示出了针对左眼滤光器的类似的一对光谱透射率曲线,其展现了边缘过渡中的类似偏移。
由于边缘过渡的位置的可变性,通常期望左眼光谱带与右眼光谱带之间的波长间隔大到足以容纳与期望的观看角度的范围相关联的边缘过渡位置的范围而不引起令人不快的串扰伪像。例如,Richard等人的题目为 “System for3D Image Projection Systems and Viewing”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布第2010/0060857号注意到该问题,并且建议使针对每只眼睛的各个光谱带之间(诸如,绿色通道光谱带G1和之间)的“防护带”或凹口的大小合适。
在优选实施例中,光发射器是具有不大于约15nm的带宽的窄带光源,诸如固态激光器。因此,如果选择将针对特定颜色的每个光谱带的中心波长以至少25nm隔开,则这将提供为至少10nm至15nm的带之间的波长间隔,假设滤光器被适当设计,这足以提供基本保护以免受串扰。为此以及出于其他原因,使用窄带固态光源比使用滤光的白光光源的传统方式更有优势,其中,针对各种基色,光谱带的带宽通常超过40nm。(由于光谱的进一步窄化减少了系统光效率,因此传统的滤光的白光光源中需要更大带宽)。
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光谱滤光器技术来制造左眼滤光器76L和右眼滤光器76R。基于波长的立体成像系统特别关注的一种类型的光谱滤光器是使用薄膜二向色滤光器叠层制造的二向色滤光器。通过在衬底上涂覆具有显著不同的折射指数的多个透明薄膜层来制造二向色滤光器。例如,可以以各种形式以及使用包括真空涂覆和离子沉积的各种方法来沉积薄膜层。将材料沉积在厚度为设计涂层的范围内的入射光的约四分之一波长的交替层中。用于涂覆层的材料可以包括电介质、金属、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透明的聚合物材料或者其组合。在替代的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二向色滤光器堆叠层被沉积为纳米颗粒的溶液。在使用聚合物材料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滤光器堆叠层可以由挤压材料形成。
可以调整二向色滤光器组中的薄膜层的厚度和折射指数以控制光谱透射率特性。使用利用二向色滤光器组制成的滤光器的一个重要优点在于,假设有足够的层,则可以精确地控制光谱透射率曲线的形状,并且可以实现非常尖锐的边缘过渡。这使得能够提供选择性地透射一组光谱带、同时阻挡其他组光谱带的滤光器。
然而,二向色滤光器的可能对于立体成像应用不利的一个特性是未透过滤光器的光被反射回滤光器。图15A中示出了这种效应的不期望影响。来自显示表面72的成像光被引导朝向佩戴滤光眼镜74(图15A中未示出)的观察者,该滤光眼镜74包括设置在观察者的右眼194的前方的右眼滤光器76R。在这种情况下的右眼滤光器76R包括透明衬底88(诸如玻璃或塑料衬底)的前表面66F上的二向色滤光器叠层86。(前表面66F面对 显示表面72,而相对的后表面66R面对观察者)。
入射光包括包含右眼图像数据的右眼入射光196R和包含左眼图像数据的左眼入射光196L。右眼入射光196R基本上透过右眼滤光器76R作为右眼透射光198R,并且将入射到观察者的右眼194以使得观察者能够观看右眼图像。左眼入射光196L基本上被反射回观看环境作为左眼反射光197L。该反射光可能在观看环境下散射在周围并且作为会透过左眼滤光器76L(图5)至观察者的左眼的“闪烁”光会污染所观看的图像。闪烁光的问题随着观众人数增加而加重。来自每对滤光眼镜74的反射光可能被无意地朝向显示屏幕或者观看区域中的其他物体或结构向后引导,从而增加了视觉噪声量并减小了图像对比度。
来自观察者的后方的左眼闪烁光中的部分左眼闪烁光可能入射到右眼滤光器76R的后表面66R上。该光被示为左眼入射光186L,其将基本上从二向色滤光器叠层反射并且将作为左眼反射光187L被引导至右眼194。该光的起源可能是从坐在观察者的后面的其他观看者佩戴的滤光眼镜74的直接反射,或者可能是从其他表面可能已反射的光。
图15A中未示出的左眼滤光器76L具有类似的结构和互补性能,从而基本上透射针对左眼图像发射的预期图像承载光、同时基本上阻挡对于右眼图像不需要的光。
图15B示出了与图15A所示的布置类似的布置,其中,二向色滤光器组在衬底88的后表面66R上。右眼滤光器76R的整体性能与图15A的整体性能相同,但是该配置的优点在于二向色滤光器叠层86可能不太可能由于刮擦而损坏,因为它暴露得较少。
为了进一步说明不需要的反射光的问题,图16A示出了可以与基于波长的立体投影系统一起使用的典型的右眼二向色滤光器透射率170R,该基于波长的立体投影系统使用具有右眼光谱带R1、G1和B1的右眼光发射器以及具有左眼光谱带R2、G2和B2的左眼光发射器。可以看出的是,二向色滤光器透射率170R被布置成透射右眼光谱带R1、G1、B1中的大部分光,同时阻挡左眼光谱带R2、G2、B2中的大部分光。
图16B是示出了根据作为波长的函数的右眼二向色滤光器透射率170R透过右眼滤光器76R的光的曲线图。在该示例中,透射的右眼光175R包括右眼光谱带中的多于90%的入射光,并且透射的左眼光175L包括左眼光谱带中的大约3%的光。如较早讨论的那样,透射的左眼光 175L将是观看的立体图像中的串扰的来源。
针对二向色滤光器,二向色滤光器反射率RD(λ)约等于:
RD(λ)≈(1-TD(λ))    (2)
其中,TD(λ)是二向色滤光器透射率。图16C示出了与图16A的右眼二向色滤光器透射率相对应的右眼二向色滤光器反射率171R。可以看出的是,右眼二向色滤光器反射率171R反射左眼光谱带R2、G2、B2中的大部分光。
图16D是示出了根据作为波长的函数的右眼二向色滤光器透射率170R从右眼滤光器76R反射的光的曲线图。在该示例中,反射的右眼光176R包括右眼光谱带中的少于10%的入射光,以及反射的左眼光176L包括左眼光谱带中的大约97%的光。如较早讨论的那样,该反射光可以是在观看环境下的令人不快的闪烁的来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如图17A所示的混合滤光器设计来减轻不需要的反射光的问题。对于该方法,右眼滤光器76R包括二向色滤光器组86以及至少一个波长可变的吸收滤光器层87二者。吸收滤光器吸收具有特定波长的光的一小部分,同时透射光的剩余部分。(光的某一小部分也可能反射)。通常不可以制造具有如对于二向色滤光器设计可以做的那样的在任意波长处具有尖锐边缘过渡的光谱透射率特性的吸收滤光器。因此,吸收滤光器通常不适于提供基于波长的立体成像系统所需的高度的颜色分离。然而,发现吸收滤光器层与二向色滤光器层的组合相对于使用纯二向色滤光器提供了明显的性能优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向色滤光器叠层被设计成透射来自右眼光发射器的60%或更多的光并且反射来自左眼光发射器的60%或更多的光。优选地,二向色滤光器叠层应当透射来自右眼光发射器的至少90%或更多的光并且反射来自左眼光发射器的至少90%的光。
同样地,吸收滤光器层87被设计成透射比左眼光谱带中的光更大百分比的右眼光谱带中的光。优选地,吸收滤光器层87应当透射右眼光谱带中的大部分光,同时吸收左眼光谱带中的大部分光。
总之,混合型右眼滤光器被适配成透射来自右眼光发射器的50%或更多的光,同时阻挡左眼光发射器中的大部分光以使得来自左眼光发射器的透射光的量小于来自右眼光发射器的透射光的5%。吸收滤光器层87的吸收特性是这样的:从右眼滤光器76R反射的左眼入射光196L的量相 对于仅使用二向色滤光器组86的配置(例如,图15A至图15B中所示的配置)显著减少。在优选实施例中,右眼滤光器76R应当吸收大部分的左眼入射光196L以使得少于50%的左眼入射光196L被反射。理想地,右眼滤光器76R应当吸收大部分(例如,多于90%)的左眼入射光196L。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吸收滤光器层87涂覆在二向色滤光器叠层86之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薄膜层或衬底进行掺杂来设置吸收滤光器层87。
用于提供吸收滤光器层87的波长可变的吸收材料包括相对窄带吸收染料和颜料,诸如,可从俄亥俄州代顿市的Exciton购得的ABS647和ABS658、可从宾夕法尼亚州Simpson的Gentex公司购得的Filtron A系列染料吸收器和对比度增强凹口吸收器、或其他分子化学产品。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的其他类别的波长可变吸收材料包括超材料或谐振等离子体结构。超材料是可以被调节以吸收光的结构上成形的纳米结构,在Padilla的题目为“New metamaterial proves to be a‘perfect’absorber of light”(Science Daily,2008年5月29日)的文章中描述了这样的材料的示例。类似地,等离子吸收器已通过使用通常以亚波长标度构造的反射金属来制造,由Aydin等人在题目为“Broadband polarization-independent resonant light absorption using ultrathin plasmonic super absorbers”(Nature Communications,第1至7页,2011年11月1日)的文章中描述了这样的等离子吸收器。
可以使用又一些其他的吸收器结构,诸如使用光子晶体来引导光多次通过吸收材料的光子晶体。例如,Zhou等人在文章“Photonic crystal enhanced light-trapping in thin film solar cell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Vol.103,paper093102,2008)中描述了使用光子晶体的吸收增强。
另一种光谱过滤的方法使用自然得到的纳米颗粒吸收器,诸如通过将衬底浸入病毒或蛋白质分子的溶液中来制造的有色薄膜。在一些实施例中,病毒或蛋白质分子可以自聚集。由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Seung-Wak Lee研发并且在题目为“No paint needed!Virus patterns produce dazzling colour”(New Scientist,p.18,2011年10月29日)的文章中描述了使用纳米颗粒病毒分子的吸收器的一个示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多个吸收滤光器层87。例如,可以提供各个吸收滤光器层87以选择性地吸收包括左眼入射光196L的光谱带R2、 G2、B2的每个光谱带中的光。可替选地,可以使用单个吸收滤光器层87来选择性地吸收多个光谱带R2、G2、B2中的部分光谱带中的光。
在图17A的配置中,二向色滤光器叠层86位于衬底88的前表面66F之上,并且吸收滤光器层87位于二向色滤光器叠层86之上。为了实现上述优点,吸收滤光器层87必须位于光源(例如,显示表面72)与二向色滤光器叠层86之间,以使得不需要的光在被二向色滤光器叠层86反射之前被吸收。如图17B所示,吸收滤光器层87和二向色滤光器叠层86可以替选地以其他布置放置,只要它们保持适当的相对位置即可。在该示例中,二向色滤光器组86位于后表面66R之上,同时吸收滤光器层87位于前表面66F之上。
图17A和图17B的布置对于防止入射到右眼滤光器76R的后表面66R上的左眼入射光186L的反射(例如,在反射离开由其他观看者佩戴的滤光眼镜之后)是无效的。该光在到达吸收滤光器层87之前将与二向色滤光器叠层86相互作用,并且因此将被反射作为左眼反射光187L。
图17C和图17D分别示出了与图17A和图17B相似的布置,其中,第二吸收滤光器层86位于后表面66R之上。以该方式,虽然以针对右眼入射光196R的透射率略微较低为代价,但是左眼入射光196L和左眼入射光186L二者都将基本上被吸收。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右眼滤光器76R应当优选地吸收大部分的左眼入射光186L,以使得少于50%的左眼入射光186L被反射。理想地,右眼滤光器76R应当吸收大量(例如,多于90%)的左眼入射光186L。
在其他实施例中,各层可以以其他布置来分布,或者可以与附加的层组合。例如,附加的保护层可以位于二向色滤光器叠层86或吸收滤光器层87中的一个或二者之上以提供耐划伤性和抗褪色性。也可以使用抗反射涂层来减少第一表面反射。在一些实施例中,抗反射涂层可以由多个薄膜层形成,其可以可选地被包括作为二向色滤光器叠层86的一部分。
图18示出了与图16的右眼二向色滤光器透射率170R组合的可以用于吸收滤光器层87(图17A)的右眼吸收滤光器透射率172R的示例。如果在图17A或图17B的混合滤光器布置中使用具有这些光谱特性的二向色滤光器叠层86和吸收滤光器层87,则可以如下计算混合滤光器的组合透射率TH(λ):
TH(λ)≈TD(λ)TA(λ)    (3)
其中,TD(λ)是二向色滤光器透射率以及TA(λ)是吸收滤光器透射率。(这假设衬底透射率约等于1.0)。可以如下计算混合滤光器RH(λ)的组合反射率:
RH(λ)≈RD(λ)(TA(λ))2=(1-TD(λ))(TA(λ))2    (4)
其中,RD(λ)是二向色滤光器反射率,其等于等式(2)中的1-TD(λ)。该等式基于下述假设:反射光透过吸收滤光器层87,被二向色滤光器组86反射,然后再次透过吸收滤光器层87。这作出了可以忽略第一表面反射率的假设。
图19示出了使用等式(3)、根据图18中的光谱透射率计算的右眼混合滤光器透射率173R。右眼混合滤光器透射率173R被叠加在一组右眼光谱带R1、G1和B1以及一组左眼光谱带R2、G2和B2上。将图19A与图16A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右眼混合滤光器透射率173R与右眼二向色滤光器透射率170R非常相似。
图19B是示出根据作为波长的函数的右眼混合滤光器透射率173R透过右眼滤光器76R的光的曲线图。在该示例中,透射的右眼光175R包括右眼带中的大约81%的入射光,这相对于图16B中绘出的仅二向色配置略微下降。然而,透射的左眼光175L仅包括左眼光谱带中的大约1%的光。这表示相对于仅二向色配置串扰量减少了3倍。该串扰的减少是混合滤光器方法的额外的益处。
图19C示出了使用等式(4)计算的右眼混合滤光器反射率174R。与图16C相比,可以看出,与左眼光谱带R2、G2、B2对应的波长区域中的反射率显著减小
图19D是示出根据作为波长的函数的右眼混合型滤光器反射率174R从右眼滤光器76R反射的光的曲线图。在该示例中,反射的右眼光176R包括右眼带中的少于7%的入射光,并且反射的左眼光176L包括左眼光谱带中的大约8%的光。这表示相对于仅二向色方案,反射的左眼光的量减少了不止12倍。这将提供由从滤光眼镜74反射引起的闪烁光量的显著减少。
应当注意的是,吸收滤光器层87可以用于补充由二向色滤光器叠层86提供的光谱分离以形成混合滤光器,而不论立体成像系统是使用交织光谱带(如在关于图12A和图19A至图19D所讨论的示例中那样)还是非交织光谱带(诸如图12B所述的配置)。总体的设计原理是,与针对特 定眼睛的滤光器一起使用的吸收滤光器层87应当吸收更多的与相对眼睛图像相关联的光谱带并且吸收更少的与针对该特定眼睛的图像形成光相关联的光谱带。
如已经指出的那样,从由其他观看者佩戴的滤光眼镜74反射的“闪烁光”的反射可以降低观察者看到的投影图像的对比度并且可以增加减损立体观看体验的视觉噪声。为了说明这一点,图20A和图20B示出了来自显示表面72的一些入射光230被后方观察者160佩戴的滤光眼镜74反射并且作为反射光235引导到前方观察者162佩戴的滤光眼镜74的后侧的场景。如关于图15A和图15B所讨论的那样,该光中的部分可以被反射回到前方观察者162的眼睛中。取决于后方观察者160的头部和前方观察者162的头部是如图20A所示那样处于同一高度还是如图20B所示那样位于不同高度,该影响会更明显或更不明显。如图20B配置中所示,对于典型的座位布置,前方观察者162的头部比后方观察者160的头部高度低。在最糟情况的场景中,滤光眼镜74使用二向色滤光器,其反射来自未被透射至后方观察者160的眼睛的光谱带的大多数光或全部光。当前方观察者162在正前方并且与后方观察者160相对在同一水平高度时,前方观察者162佩戴的那些功能相同的滤光眼镜74现在将高度反射来自恰好撞击滤光器的后表面的任何光的错误光谱内容,从而大大降低了立体图像质量和对比度。即使在滤光眼镜74的反射光没有直接落在前方观察者162的滤光眼镜74的背面时,那些光中的部分光也将返回到投影屏幕,从而进一步降低对于所有观看者的图像质量和对比度。虽然曲面滤光器相比于平坦滤光器传播更多这种光,但是大部分的光仍然落在屏幕上。
图21A和图2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修改的设计以减轻由于从右眼滤光器76R和左眼滤光器76L反射的光引起的图像质量的劣化的滤光眼镜200。图21A的侧视图和图21B的透视图示出了滤光眼镜200,该滤光眼镜200被配置成通过相对于观看者位置将反射光以倾斜的角度向上重新引导以使得反射光被引导离开显示表面72(图20A),来减少由于背反射引起的图像劣化,其他观看者坐在滤光眼镜200的佩戴者的前方。包括框215的框架210以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θ设置右眼滤光器76R和左眼滤光器76L,使得反射光被向上引导并且远离坐在滤光眼镜200的佩戴者前面的其他观看者。
对于通常的观看环境,倾斜角θ优选地在约5度到20度之间。较大的倾斜角对于在滤光眼镜200的佩戴者与显示表面72之间的距离非常短的 实施例而言是优选的。一个极端的示例是,在与底部大约有1/4的屏幕高度的垂直位置,观察者坐在与显示表面相隔大约一个屏幕高度之处。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显示表面72的底部的光从低于水平面大约14度的方向到达滤光眼镜200,并且来自显示表面72的顶部的光从高于水平面大约37度的方向到达滤光眼镜。因此,滤光器需要倾斜至大约37度的倾斜角以将所有的反射光引导到显示表面72的顶部的上方。角度倾斜的程度从美学观点来说可能是不实际的。大多数观众观看者更喜欢位于相对于屏幕的中间水平或更高位置,从而暗示26度的最大倾斜角会更实际。即使在倾斜角θ小于该水平时也可以实现明显的益处,这是由于返回至屏幕的来自所有观看者的光是累积的,因此,任何的杂散光的减少提供了相应的图像质量改进。
针对左眼滤光器76L和右眼滤光器76R包括二向色滤光器叠层的情况,滤光器的倾斜通常将引起如较早已讨论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的边缘过渡。在这种情况中,期望调整二向色滤光器设计以提供期望的光谱透射率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210包括可选的不透明的侧面遮护板(sideshield)220,其阻挡至少部分杂散光到达左眼滤光器76L和右眼滤光器76R的后表面。在优选实施例中,使用可塑材料制造框215并且通过适当地模制框215的形状来设置倾斜角θ。在图21C所示的可替选实施例中,框架210包括使框215能够枢转以提供可变倾斜角θ的铰链机构225。以这种方式,可以将倾斜角调整为适合于观看环境。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左眼滤光器76L和右眼滤光器76R的前表面和后表面被示为基本上平坦并且表现得像平板。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左眼滤光器76L和右眼滤光器76R作为具有球面或非球面的弯曲表面的曲面板。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通过弯曲表面的最适合平面来限定倾斜角。
图22和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由后方观察者160和前方观察者162佩戴的滤光眼镜200。滤光眼镜200中的框215被布置成将左眼滤光器76L和右眼滤光器76R以适当的倾斜角定向,使得当来自显示表面72(图22中未示出)的入射光230从后方观察者160佩戴的滤光眼镜200的左眼滤光器76L和右眼滤光器76R反射时所产生的反射光235被引导到其他观察者(例如,前方观察者162)的头部上方。因此,来自后方观察者160的滤光眼镜200的反射光235不太可能负面地影响前方观察者162看到的图像质量。优选地,将反射光235引导至显示表面72的 顶部的上方以使得其不将闪烁光添加到所显示的图像。
在本发明的替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使用一个或多个可调光源以提供至少一个颜色通道中的不同光谱带的立体成像设备。例如,参照图24,示出了具有红色可调光发射器152r(例如,诸如可调窄带固态激光器)的红色成像通道140r的示意图。红色可调光发射器152r可以在至少两种不同状态下选择性地提供光。在第一状态下,红色可调光发射器152r提供用于形成右眼图像的R1光谱带中的光,并且在第二状态下,红色可调光发射器152r提供用于形成左眼图像的R2光谱带中的光。如时序图154中所示,控制器系统80适于控制红色可调光发射器152r以使得其根据所定义的时间顺序交替地发射R1光谱带和R2光谱带中的光。为了在观看者不能察觉的情况下进行切换,红色可调光发射器152r必须能够以高速率(例如,诸如以约60Hz)在颜色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光学部件(例如,均匀化光学器件44和一个或多个透镜48)调节发射光以照射空间光调制器60。控制器系统80根据对应的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的图像数据同步地控制空间光调制器60的像素。如之前所描述的那样,然后使用投影光学器件70将所得到的图像投影至显示表面72。
如图25所示,图24的红色可调光发射器152r可以与分别在蓝色通道和绿色通道中提供右眼图像内容和左眼图像内容的绿色可调光发射器152g和蓝色可调光发射器152b组合,以形成具有红色成像通道140r、绿色成像通道140g和蓝色成像通道140b的彩色立体成像系统150。每个可调光发射器发射通常具有同一基色(红色、绿色或蓝色)的至少两个不同光谱带中的光。在该配置中,投影光学器件70可以包括光束组合系统,例如,诸如参照图9所描述的二向色组合器82。
可以理解的是,与需要多个光源或者需要用于过滤来自单个多色(白色)光源的光的多个滤光器组的其他类型的基于波长的立体成像系统相比,使用可调光发射器的立体成像系统150具有优势。例如,关于图5所描述的配置需要六个不同的光发射器而不是图25中的三个光发射器。此外,图5的配置还需要三个光束扫描器50以在两种颜色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一些类型的可调光发射器的另一有用特征是,它们可以用于通过创建多个同步模式、高频模式跳变或围绕中心光谱带调谐的更高频率来提供关于中心波长的一定量的波长“抖动”,以使得发射光针对波长在每个时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当控制器系统80控制可调光发射器在其第一状态 下工作时,可调光发射器可以被配置成顺序地发射第一光谱带中的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不同峰值波长的光,并且当可调光发射器在其第二状态下工作时,可调光发射器可以被配置成顺序地发射与第一光谱带光谱相邻的第二光谱带内的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不同峰值波长的光。光谱输出在光谱带的波长范围内的随机性减少了多种类型的激光投影系统所共有的高相干光(诸如,散斑)的不期望影响。
图25的红色可调光发射器152r、绿色可调光发射器152g和蓝色可调光发射器152b可以是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类型的可调光源。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调光发射器是固态光源,诸如可调光发射二极管(LED)或可调激光器。可调激光器使用多种不同的可能机制之一来改变所发射的输出波长。一种这样的方法涉及使用微型机电系统(MEMS)装置控制光腔,微型机电系统装置能够如在Overton的文章“760kHz OCT scanning possible with MEMS-tunable VCSEL”(Laser Focus World,p.15,2011年7月)中所描述的那样在机械状态之间快速地进行切换。在所描述的装置中,静电致动的介质镜被悬挂在激光器结构的顶部之上以便调整波长。
提供合适的可调激光器的替选方法是使用双稳态激光器。Feng等人在题目为“Wavelength bistability and switching in two-section quantum-dot diode lasers”(IEE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Vol.46,pp.951-958,2010)的文章中公开了使用在50皮秒内以离散的整数倍数切换的双段锁模量子点激光器。该装置的操作基于增益和吸收器的交叉饱和及自饱和特性的相互作用以及吸收器中的量子局限斯塔克效应。该类型的激光器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注入电平或电压电平来容易地调节。
Hong等人在题目为“Visible-Color-Tunable Light-Emitting Diodes”,Advanced Materials,Vol.23,pp.3284–3288(2011)中描述了可以根据本发明使用的一种类型的可调LED。这些装置基于涂覆有氮化铟镓层的氮化镓纳米棒以形成量子阱。层的厚度在产生时自然地变化,并且通过改变所施加的电压,可以使电流穿过不同的层,从而提供不同颜色的发射光。
特别参考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来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要理解的是,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实现变更和修改。例如,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光发射器可以是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包括使用棱镜或其他组合光学器件来组合到同一光轴上的激光器阵列或者其他发射装置的阵列。
通常由所提供的示意图中的透镜或块表示的光学系统可以包括引导 以及调节照射光或成像光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光学部件。
每个颜色通道中的空间光调制器60可以是任意数量的不同类型的空间光调制器,例如,诸如液晶阵列或者可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Texas Instruments购得的数字光处理器(一种类型的数字微镜阵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颜色通道可以具有两个空间光调制器,一个空间光调制器对应于观察者的每只眼睛,所以在立体数字投影系统中有六个空间光调制器。可替选地,每个颜色通道可以具有使用颜色滚动或一些其他资源共享方法(诸如,根据定时模式交替地激活不同的光谱带)在左眼图像内容与右眼图像内容之间共享的如图5中那样的单个空间光调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照射路径中提供另外的滤光以衰减来自一个或多个光发射器的光谱内容,以使得相邻光谱带基本上不交叠。
虽然参考将图像投影到显示屏上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不涉及投影的其他类型的立体数字显示系统。例如,立体数字软拷贝显示可以用于直接在显示表面上形成左眼立体图像和右眼立体图像。软拷贝显示可以使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类型的显示技术,诸如LED显示和LCD显示。
部件列表
12:光发射器
12L:左眼光发射器
12R:右眼光发射器
18:光学器件
20:空间光调制器
28a:图像帧
28b:图像帧
28c:图像帧
28d:图像帧
28e:图像帧
30:光重定向棱镜
32:图像区域
34b:光带
34g:光带
34r:光带
35b:光带
35g:光带
35r:光带
36a:光带
36b:光带
38:图像帧
38a:图像帧
38b:图像帧
38c:图像帧
38d:图像帧
38e:图像帧
40r:红色通道
40g:绿色通道
40b:蓝色通道
41L:左眼图像形成系统
41R:右眼图像形成系统
42a:光源
42b:光源
43L:光源
43R:光源
44:均匀化光学器件
46:光束组合器
48:透镜
50:光束扫描器
52:棱镜
54:微透镜阵列
56:块
58:集成条
60:空间光调制器
60L:空间光调制器
60R:空间光调制器
62:框架
66F:前表面
66R:后表面
68:二向色表面
70:投影光学器件
72:显示表面
74:滤光眼镜
75:交叠区域
76L:左眼滤光器
76R:右眼滤光器
77B:带通滤光器透射带
77E:边缘滤光器透射带
78L:左眼滤光器透射率
78R:右眼滤光器透射率
79L:左眼滤光器透射率
79R:右眼滤光器透射率
80:控制器系统
82:二向色组合器
84:二向色表面
86:二向色滤光器组
87:吸收滤光器层
88:衬底
90:照射光学器件
92:光束扫描光学器件
94:第一级
96:第二级
100:立体数字投影系统
110:立体数字投影系统
120:投影设备
130:曲线图
135:曲线图
140b:蓝色成像通道
140g:绿色成像通道
140r:红色成像通道
150:立体成像系统
152b:蓝色可调光发射器
152g:绿色可调光发射器
152r:红色可调光发射器
154:时序图
160:后方观察者
162:前方观察者
170R:右眼二向色滤光器透射率
171R:右眼二向色滤光器反射率
172R:右眼吸收滤光器透射率
173R:右眼混合滤光器透射率
174R:右眼混合滤光器反射率
175R:透射的右眼光
175L:透射的左眼光
76R:反射的右眼光
176L:反射的左眼光
186L:左眼入射光
187L:左眼反射光
194:右眼
196R:右眼入射光
196L:左眼入射光
197L:左眼反射光
198R:右眼透射光
200:滤光眼镜
210:框架
215:框
220:侧面遮护板
225:铰链机构
230:入射光
235:反射光
A1:面积
A2:面积
B:光谱带
B1:光谱带
B2:光谱带
G:光谱带
G1:光谱带
G2:光谱带
O:光轴
R:光谱带
R1:光谱带
R2:光谱带
S:波长间隔
θ:倾斜角
θ1:角
θ2:角

使用可调光发射器的立体投影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使用可调光发射器的立体投影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使用可调光发射器的立体投影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使用可调光发射器的立体投影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用可调光发射器的立体投影系统.pdf(5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4336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54336A21申请号201380005840022申请日2013010913/351,47020120117USH04N13/0420060171申请人伊斯曼柯达公司地址美国纽约州72发明人巴里D西尔弗斯坦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代理人朱胜李春晖54发明名称使用可调光发射器的立体投影系统57摘要一种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对包括第一眼图像和第二眼图像的立体图像进行投影。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窄带固态可调光发射器,每一个均可控制以交替地提供对应的第一光谱带中的第一状态下的发射光以及对应的第二光谱。

2、带中的第二状态下的发射光。包括至少一个空间光调制器的图像形成系统用于通过调制来自可调光发射器的光来形成调制图像。控制器同步地控制可调光发射器的状态和空间光调制器像素,其中,当可调光发射器处于第一状态时,响应于第一眼图像数据而控制空间光调制器像素,而当可调光发射器处于第二状态时,响应于第二眼图像数据而控制空间光调制器。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717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US2013/02073620130109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09440EN20130725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26页附图2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

3、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26页附图28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4336ACN104054336A1/3页21一种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将包括第一眼图像和第二眼图像的立体图像投影到显示表面上,所述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窄带固态可调光发射器,每一个均能够控制以交替地提供具有与相应的第一中心波长对应的第一光谱带的第一状态下的发射光以及具有与相应的第二中心波长对应的第二光谱带的第二状态下的发射光,所述第一光谱带与所述第二光谱带基本不交叠;包括至少一个空间光调制器的图像形成系统,用于通过调制来自所述可调光发射器的光来形成调制图像,每个空间光调制器均具有可控空间光调制。

4、器像素的阵列;控制器,同步地控制所述可调光发射器的状态以及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像素,其中,当所述可调光发射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响应于所述第一眼图像的图像数据来控制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像素,从而提供第一眼调制图像,而当所述可调光发射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响应于所述第二眼图像的图像数据来控制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像素,从而提供第二眼调制图像;以及投影光学器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眼调制图像和所述第二眼调制图像传递至显示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可调光发射器中的至少一个可调光发射器是可调激光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可调激光器包括微型机电系统MEMS可调控制装。

5、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可调激光器包括量子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可调激光器是双稳态激光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双稳态可调激光器是通过调整电流注入电平或电压电平来调节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可调光发射器中的至少一个可调光发射器是可调发光二极管LED。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当控制所述可调光发射器以提供所述第一状态下的发射光时,进一步控制所述可调光发射器以改变在相应的第一光谱带内的发射光的波长,而当控制所述可调光发射器以提供所述第二状态下的发射光时,进一步。

6、控制所述可调光发射器以改变在相应的第二光谱带内的发射光的波长,从而提供散斑减少。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光谱带和所述第二光谱带均具有小于15NM的半峰全宽带宽。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光谱带和所述第二光谱带二者均落入红色光谱、绿色光谱或蓝色光谱内。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窄带固态可调光发射器包括红色可调光发射器,能够调节和控制以交替地提供具有对应的第一红色光谱带的第一状态下的发射光以及具有对应的第二红色光谱带的第二状态下的发射光;绿色可调光发射器,能够调节和控制以交替地提供具有对应的第一绿色光谱带的第一状。

7、态下的发射光以及具有对应的第二绿色光谱带的第二状态下的发射光;以及蓝色可调光发射器,能够调节和控制以交替地提供具有对应的第一蓝色光谱带的第一权利要求书CN104054336A2/3页3状态下的发射光以及具有对应的第二蓝色光谱带的第二状态下的发射光;并且其中,控制所述红色可调光发射器、所述绿色可调光发射器和所述蓝色可调光发射器在其相应的第一状态下发光以提供所述第一眼调制图像,并且控制所述红色可调光发射器、所述绿色可调光发射器和所述蓝色可调光发射器在其相应的第二状态下发光以提供所述第二眼调制图像。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所述图像形成系统包括三个空间光调制器,对于所述红色可。

8、调光发射器、所述绿色可调光发射器和所述蓝色可调光发射器中的每一个,有一个所述空间光调制器与其相关联。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还包括光束组合系统,所述光束组合系统用于将由所述三个空间光调制器提供的光组合到公共光轴上以使用所述投影光学器件投影到所述显示表面上。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第一白平衡操作用于对所述第一眼图像进行白平衡,并且不同于所述第一白平衡操作的第二白平衡操作用于对所述第二眼图像进行白平衡,所述第一白平衡操作适用于红色第一眼光谱带、绿色第一眼光谱带和蓝色第一眼光谱带中的发射光,以及所述第二白平衡操作适用于红色第二眼光谱带、绿色第二眼光谱带和。

9、蓝色第二眼光谱带中的发射光。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中,第一颜色校正变换用于变换与所述第一眼图像相关联的数字图像数据,并且不同于所述第一颜色校正变换的第二颜色校正变换用于变换与所述第二眼图像相关联的数字图像数据,所述第一颜色校正变换适用于红色第一眼光谱带、绿色第一眼光谱带和蓝色第一眼光谱带中的发射光,并且所述第二颜色校正变换适用于红色第二眼光谱带、绿色第二眼光谱带和蓝色第二眼光谱带中的发射光。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还包括滤光眼镜,所述滤光眼镜包括第一眼滤光器,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可调光发射器被控制以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发射光时,所述第一眼滤光器透射多于50的来。

10、自所述一个或多个可调光发射器的光,并且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可调光发射器被控制以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发射光时,所述第一眼滤光器透射少于5的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可调光发射器的光;第二眼滤光器,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可调光发射器被控制以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发射光时,所述第二眼滤光器透射多于50的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可调光发射器的光,并且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可调光发射器被控制以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发射光时,所述第二眼滤光器透射少于5的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可调光发射器的光;所述第一眼滤光器和所述第二眼滤光器安装到其中的框架,所述框架适于将所述第一眼滤光器放置在观察者的第一眼的前方并且将所述第二眼滤光器放置在所述观察者的第二眼的前方。1。

11、7一种立体数字显示系统,其将包括第一眼图像和第二眼图像的立体图像显示在显示表面上,所述立体数字显示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窄带固态可调光发射器,每一个均能够控制以交替地提供具有与相应的第一中心波长相对应的第一光谱带的第一状态下的发射光以及具有与相应的第二中心波长相对应的第二光谱带的第二状态下的发射光,所述第一光谱带与所述第二光谱带基本不交权利要求书CN104054336A3/3页4叠;具有可控像素的阵列的图像显示系统,用于通过调制来自所述可调光发射器的光强度来在所述显示表面上形成显示图像;控制器,同步地控制所述可调光发射器的状态以及所述可控像素,其中,当所述可调光发射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响应于所述。

12、第一眼图像的图像数据而控制所述可控像素,从而提供第一眼调制图像,而当所述可调光发射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响应于所述第二眼图像的图像数据而控制所述可控像素,从而提供第二眼调制图像。1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立体数字显示系统,其中,所述立体数字显示系统是立体数字投影系统。1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立体数字显示系统,其中,所述立体数字显示系统是立体数字软拷贝显示系统。权利要求书CN104054336A1/26页5使用可调光发射器的立体投影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使用光谱相邻的光源来形成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使用可调光发射器提供光谱相邻的光源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背景。

13、技术0002为了被当作传统胶片投影仪的适合的替代物,数字投影系统必须满足对于图像质量的苛刻要求。这对于多色影院投影系统来说尤其如此。对传统的影院级投影仪的有竞争力的数字投影替换物必须满足高性能标准,从而提供高分辨率、广色域、高亮度和超过20001的帧序列对比率。0003立体投影是电影工业尤其关注的日益发展的领域。三维3D图像或感知的立体内容向消费者提供了增强的视觉体验,特别是在大型场馆中。使用胶片实现了传统的立体系统,其中,两组胶片与投影仪同时投影正交偏光,一组针对一只眼睛,这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被称为“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观众佩戴对应的正交偏光眼镜,该正交偏光眼镜在透射正交偏振光图像的同。

14、时针对每只眼睛阻挡一个偏振光图像。0004在电影工业正在过渡到数字成像的过程中,诸如IMAX的一些厂商继续使用双投影系统来提供高质量的立体图像。然而,最近,修改了传统的数字投影仪以使得能够进行3D投影。0005用于从这些数字投影仪形成立体图像的传统方法使用了用于区分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两种主要技术之一。例如,由DOLBY实验室使用的一种技术使用光谱或颜色空间分离。所使用的方法与在MAXIMUS等人的题目为“METHODANDDEVICEFORPERFORMINGSTEREOSCOPICIMAGEDISPLAYBASEDONCOLORSELECTIVELTERS”的美国专利7,832,869中所。

15、描述的方法类似,其中,使用颜色空间分离来区分左眼图像内容和右眼图像内容。使用基色红色、绿色、蓝色分量颜色来投影针对每只眼睛的图像,但是所使用的精确的红色、绿色、蓝色波长在左眼图像与右眼图像之间不同。为了实现该分离,在白光照射系统中使用滤光器来在帧时间的一部分内暂时地阻挡每种基色的部分。例如,针对左眼,将阻挡红色、绿色、蓝色RGB中的较短波长光谱一段时间。随后要针对另一只眼睛而阻挡红色、绿色、蓝色RGB中的较长波长光谱。将与每只眼睛相关联的适当的颜色调整后的立体内容呈现至针对这只眼睛的每个空间光调制器。观看者佩戴具有相应的滤光器组的观看眼镜,该滤光器组类似地将两个三色RGB光谱组中的仅一个透射至。

16、每只眼睛。0006第二种方法使用偏振光。授予SVARDAL等人的美国专利6,793,341中所公开的一种方法使用传递至两个单独的空间光调制器的两个正交偏振状态中的每一个。然后,同时投影来自两个调制器的偏振光。观看者佩戴针对左眼和右眼的偏光透射轴相对于彼此正交定向的偏光眼镜。0007每种方法均存在优点和缺点。例如,光谱分离方案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容易地与较便宜的显示屏一起使用。利用光谱分离,调制器或者相关联的光学器件的偏振特性不会显著地影响性能。然而,所需要的滤光眼镜昂贵并且图像质量由于诸如角偏移、头部活动和倾说明书CN104054336A2/26页6斜的因素而降低。昂贵的滤光眼镜也常遭受刮花损坏和。

17、被盗。包括使用通过3M公司的非蒸发方法制造的分层的光学膜的滤光眼镜设计的有前途的发展可以有助于解决成本问题并且使得光谱分离技术更节省成本。0008光谱分离方法的另一缺点涉及难以调整颜色空间以及由于滤光引起显著的光损失,从而导致所需的灯输出较高或者图像亮度降低。在SILVERSTEIN的题目为“PROJECTORUSINGINDEPENDENTMULTIPLEWAVELENGTHLIGHTSOURCES”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09/0153752中解决了滤光器损耗,其中,分束器组合独立的光谱相邻源以有效地引导至空间光调制器。此方法的一个缺点是,由于调制器在一定时间内仅可以提供一个眼睛图像,所以只。

18、有大约一半时间使用这些光源。虽然光源可能将具有较长的寿命,但是显示器的初始成本由于两组独立光源的成本需求而增加。0009利用用于分离左眼图像和有眼图像的偏振,可以更有效地使用光。在授予SILVERSTEIN等人的题目为“STEREOPROJECTIONUSINGPOLARIZEDSOLIDSTATELIGHTSOURCES”的美国专利7,891,816以及授予SILVERSTEIN等人的题目为“ETENDUEMAINTAININGPOLARIZATIONSWITCHINGSYSTEMANDRELATEDMETHODS”的美国专利8,016,422中描述了针对两种偏振状态完全使用光源的投影系统配。

19、置。然而,偏振技术的缺点在于通常使用结构化金属涂层的偏振保持屏幕的附加成本和灵敏性。这些涂层是高增益,这改进了轴上观看,但是对于离轴观看来说较差。此外,利用该方法的镜面反射会对一些观看者造成困扰。在使用相干光时该影响进一步加剧,这是因为相干光导致观看者觉察的较高水平的散斑SPECKLE。由于难以通过高角度光学器件保持高偏振控制以及对污垢和缺陷更灵敏,所以使用偏振光的投影仪通常更昂贵。因此,效率的任何增益会由其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0010照射效率的持续问题涉及集光率ETENDUE,或者类似地涉及拉格朗日不变量。如光学领域中众所周知的那样,集光率涉及可以由光学系统处理的光量。大概地,集光率越大。

20、,图像越明亮。从数值上来说,集光率与两个因素即,图像面积和数值孔径的乘积成比例。就图1中所表示的具有光发射器12、光学器件18和空间光调制器20的简化光学系统而言,光源的集光率是光源面积A1与其输出角1的乘积。同样地,空间光调制器20的集光率等于调制器面积A2与其接收角2的乘积。为了提高亮度,期望从光源12的区域提供尽可能多的光。作为一般原理,在光发射器12处的集光率与空间光调制器20处的集光率最紧密匹配时,光学设计是有利的。0011例如,增大数值孔径使集光率增加,以使得光学系统捕获更多的光。类似地,增大光源尺寸以使得在更大的区域上产生光,从而增大了集光率。为了使用在照射侧的增大的集光率,空间。

21、光调制器20的集光率必须大于或等于光源12的集光率。然而,通常,空间光调制器20越大,其成本就将越高。这在使用诸如LCOS和DLP部件的装置时尤其如此,其中,硅衬底和缺陷潜在性随着尺寸而增大。作为一般规则,集光率增大导致光学设计更复杂且成本更高。0012在光源的集光率与空间光调制器的集光率很好地匹配时,效率提高。集光率不太匹配意味着光学系统要么光量不足而不能向空间光调制器提供足够的光,要么效率低,从而实际上丢弃了针对调制而生成的光的相当大的部分。0013固态激光器有望改进集光率、持久性以及整体光谱和亮度稳定性。最近,诸如说明书CN104054336A3/26页7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激光。

22、器阵列的装置已经商业化,并且在以各种方式组合时展示了作为数字影院投影的潜在光源的一些前景。然而,亮度本身还不足够高;为了提供每种颜色所需的亮度,需要来自多达9个独立阵列的组合光。0014投影应用尤其关注的激光器阵列是各种类型的VCSEL阵列,包括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桑尼维尔的NOVALUX的VECSEL垂直延长腔面发射激光器和NECSELNOVALUX延长腔面发射激光器装置。0015然而,即使激光器技术以及滤光器制备和成本得到改进,立体成像投影的方法的改进仍然存在相当大的空间。使用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光谱分离的传统解决方案通常光量不足,这是由于最多所生成的光的仅一半可用于每只眼睛。因此,需要。

23、提供增大的光学效率以及降低的操作和设备成本的立体成像解决方案。发明内容0016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其将包括第一眼图像和第二眼图像的立体图像投影到显示表面上,该立体数字投影系统包括0017一个或多个窄带固态可调光发射器,每一个均能够控制以交替地提供具有与相应的第一中心波长相对应的第一光谱带的第一状态下的发射光以及具有与相应的第二中心波长相对应的第二光谱带的第二状态下的发射光,第一光谱带和第二光谱带基本不交叠;0018包括至少一个空间光调制器的图像形成系统,用于通过调制来自可调光发射器的光来形成调制图像,每个空间光调制器均具有可控空间光调制器像素的阵列;0019控制器,同步地控制可调。

24、光发射器的状态以及空间光调制器像素,其中,当可调光发射器处于第一状态时,响应于第一眼图像的图像数据而控制空间光调制器像素,从而提供第一眼调制图像,而当可调光发射器处于第二状态时,响应于第二眼图像的图像数据而控制空间光调制器像素,从而提供第二眼调制图像;以及0020投影光学器件,用于将第一眼调制图像和第二眼调制图像传递至显示表面。0021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可调光发射器的使用通过减少所需部件的数量来降低系统成本。0022另外的优点在于可调光发射器可以用来通过改变相关联的光谱带内的发射光的波长来提供散斑减少。附图说明0023图1是示出了用于光学系统的集光率计算的因素的表示图;0024图2是示出了使用。

25、针对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光谱分离的立体投影设备的示意性框图;0025图3A是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颜色滚动顺序的示意图;0026图3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光谱相邻的色带的单通道颜色滚动顺序的示意图;0027图4A是示出了使用单个光束扫描器BEAMSCANNER来提供两个光谱相邻的色带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中的单色通道的部分的示意图;0028图4B是示出了使用单独的光束扫描器来提供每个光谱相邻的色带的立体数字投说明书CN104054336A4/26页8影系统中的单色通道的部分的示意图;0029图5是示出了具有三个颜色通道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的示意图,每个颜色通道使用图4A的配置;0030图6A是。

26、示出了用于扫描单个色带的旋转棱镜的使用的示意图;0031图6B是示出了用于扫描两个色带的旋转棱镜的使用的示意图;0032图6C是示出了用于使用用于扫描两个色带的旋转棱镜的另一配置的示意图;0033图7A是示出了包括两个微透镜LENSLET阵列的均匀化光学器件的示意图;0034图7B是示出了包括两个集成条的均匀化光学器件的示意图;0035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束扫描配置的示意图;0036图9是使用用于固态光发射器的阵列的组合光学器件并且具有三个颜色通道的立体颜色滚动数字投影系统的示意图;0037图10是使用两个空间光调制器的根据替选实施例的具有三个颜色通道的立体颜色滚动数字投影系统的。

27、示意图;0038图11A是示出了用于在交织布置中使用光谱分离的立体投影的光谱带的曲线图;0039图11B是示出了用于在替选的非交织布置中使用光谱分离的立体投影的光谱带的曲线图;0040图12A是示出了用于图3A的交织光谱带布置的右眼滤光器和左眼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的曲线图;0041图12B是示出了用于图3B的非交织光谱带布置的右眼滤光器和左眼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的曲线图;0042图13是示出了基于波长的立体成像系统中的串扰的来源的曲线图;0043图14是示出了在市售的滤光眼镜中使用的左眼滤光器和右眼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特性的角度依赖性的曲线图;0044图15A和图15B是示出了具有二向色滤光器叠层LT。

28、ERSTACK的右眼滤光器的实施例的截面图;0045图16A是示出了使用二向色滤光器叠层的示例右眼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特性的曲线图;0046图16B是示出了由图16A的右眼滤光器提供的透射光的曲线图;0047图16C是示出了图16A的右眼滤光器的光谱反射率特性的曲线图;0048图16D是示出了由图16A的右眼滤光器提供的反射光的曲线图;0049图17A至图17D是示出了具有二向色滤光器叠层和一个或多个吸收滤光器层的右眼滤光器的实施例的截面图;0050图18是示出了适用于右眼滤光器的示例二向色滤光器叠层和示例吸收滤光器层的光谱透射率特性的曲线图;0051图19A是示出了将二向色滤光器叠层与吸收滤光。

29、器层组合的示例混合型右眼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特性的曲线图;0052图19B是示出了由图19A的混合型右眼滤光器提供的透射光的曲线图;0053图19C是示出了针对图19A的混合型右眼滤光器的光谱反射率特性的曲线图;0054图19D是示出了由图19A的混合型右眼滤光器提供的反射光的曲线图;说明书CN104054336A5/26页90055图20A是示出了来自头部处于同一高度的两个观察者的滤光眼镜的反射光的光路径的示意图;0056图20A是示出了来自头部处于不同高度的两个观察者的滤光眼镜的反射光的光路径的示意图;0057图21A是示出了具有倾斜的滤光器元件的滤光眼镜的侧视图;0058图21B是示出了具。

30、有倾斜的滤光器元件的滤光眼镜的透视图;0059图21C是示出了具有用于调整倾斜的滤光器元件的倾斜角的铰链的滤光眼镜的侧视图;0060图22是示出了佩戴具有倾斜的滤光器元件的滤光眼镜的观察者的侧视图;0061图23是示出了来自头部处于不同高度的两个观察者的具有倾斜的滤光器元件的滤光眼镜的反射光的光路径的示意图;0062图24是示出了用于使用可调光发射器形成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的立体成像系统的一个颜色通道的示意图;以及0063图25是示出了用于使用可调光发射器形成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的彩色立体成像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64本发明包括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组合。提及“特定实施例”等是指本发明的至。

31、少一个实施例中存在的特征。单独提及“实施例”或“特定实施例”等不一定是指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然而,这样的实施例不是相互排斥的,除非这样指出或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在提及“方法METHOD”或“方法METHODS”等时对单数或复数的使用是非限制性的。应当注意的是,除非另外明确指出或者上下文要求,否则在本公开中以非排它性意义使用词语“或者”。0065本描述具体涉及形成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一部分的元件或者与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更直接协作的元件。要理解的是,未具体示出或描述的元件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各种形式。0066提供本文中所示出和描述的附图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操作原理而不是意图。

32、示出实际尺寸或比例而描绘。由于用于本发明的激光器阵列的组成部分的相对尺寸,所以需要一定的放大以便重点突出基本结构、形状及操作原理。此外,例如,未示出诸如用于放置并安装光学部件的部件的各种部件,以便更好地示出和描述与本发明的实施例更紧密相关的部件。0067在使用这些部件的情况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不一定表示任何顺序或优先关系,而是可以仅仅用于更清楚地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0068如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使用一样,术语“颜色”、“波长带”和“光谱带”通常是同义的。例如,激光器或其他固态光源由其一般色谱诸如,红色来指代,而不是由其峰值输出波长诸如,635NM或其光谱带诸如,630NM640。

33、NM来指代。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不同的光谱带被认为是基本上不交叠的。0069等同地使用术语“观看者”或“观察者”来指代观看本发明的立体显示的人。术语“左眼图像”是指为了供观察者的左眼观看而形成的图像。相应地,术语“右眼图像”是指为说明书CN104054336A6/26页10了供观察者的右眼观看而形成的图像。0070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了使用独立的相邻光谱源改进立体观看系统中的亮度的需求。0071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透射带”和“通带”被认为是等同的。0072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光谱相邻”涉及用于形成彩色图像的分量颜色通常是红色、绿色、蓝色并且可以包括第四种颜色和其他附加颜色的通用色谱内。

34、的邻近光谱带。每个分量颜色的对应的光谱相邻颜色位于同一色谱内,但是针对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具有不同的波长范围,以使得光谱带相对于波长基本上不交叠。0073图2是示出了立体数字投影系统110的主要部件中的一些部件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示意性框图,立体数字投影系统110包括使用光谱分离来在观看屏幕或者其他类型的显示表面72上形成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投影设备120。第一组右眼光发射器12R发射处于第一红色光谱带R1、第一绿色光谱带G1和第一蓝色光谱带B1中的光。右眼光发射器12R用于形成供观察者的右眼观看的右眼图像。类似地,第二组左眼光发射器12L发射处于第二红色光谱带R2、第二绿色光谱带G2和第二蓝色光谱。

35、带B2中的光。左眼光发射器12L用于形成供观察者的左眼观看的左眼图像。0074在优选实施例中,与左眼光发射器12L和右眼光发射器12R相关联的光谱带基本上彼此不交叠,以使得滤光眼镜74可以用于有效地将由左眼光发射器12L提供的光与由右眼光发射器12R提供的光分离。基本上不交叠是指来自一个光谱带的光谱功率对于另一光谱带不可忽略的任何波长都是可忽略的。即使在光谱带之间存在一些小范围的交叠,有时候也可以获得可接受的结果。实践中可以使用的一个准则是,来自一个光谱带的少于5的光可以与其他光谱带交叠。0075滤光眼镜74包括左眼滤光器76L和右眼滤光器76R以及其中安装有被滤光的左眼滤光器76L和右眼滤光。

36、器76R的框架62。框架62适于将右眼滤光器76R放置在观察者的右眼的前方并且将左眼滤光器76L放置在观察者的左眼的前方。右眼滤光器76R具有适于透射来自右眼光发射器12R的R1、G1和B1光谱带中的光并且阻挡即,吸收或反射来自左眼光发射器12L的R2、G2和B2光谱带中的光的光谱透射特性。同样地,左眼滤光器76L具有适于透射来自左眼光发射器12L的R2、G2和B2光谱带中的光并且阻挡来自右眼滤光器12R的R1、G1和B1光谱带中的光的光谱透射特性。0076投影设备120可以具有两个分离的投影装置,一个具有意在用作对来自左眼光发射器12L的光进行投影的左眼成像路径的颜色通道,而另一个用作对来自。

37、右眼光发射器12R的光进行投影的右眼成像路径。然而,许多设计将左眼成像功能和右眼成像功能组合到单个投影仪中,诸如利用固有的准直特性的优点以及降低与诸如投影透镜的部件相关联的成本。本公开中的后续描述给出了关于使用颜色滚动来组合左眼成像路径与右眼成像路径的一种类型的投影仪的详细信息。图像投影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也存在可用于组合立体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其他方法。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与利用光谱分离技术的多种类型的立体投影系统中的任一种一起使用。0077图3A的示意图针对非立体的投影设备而示出了如何在传统实践中使用颜色滚动序列来根据分量红色R、绿色G和蓝色B光提供彩色图像。一系列图像帧28A、28B。

38、、28C、28D和28E被示为按不同时间布置。每帧包括在所示的示例中的垂直方向上移动的、分说明书CN104054336A107/26页11别具有红色分量、绿色分量和蓝色分量的三个光带34R、34G和34B,这三个光带在图像区域32上被扫描。随着带滚动离开图像帧的底部,其滚动至图像帧的顶部以使得1/3的图像帧在任何给定时间由各颜色分量覆盖。0078垂直滚动运动通常是优选的,因为水平滚动会受到观看者的左右移动的影响,从而色带可能变得可以察觉到。这经常被称为“彩虹效应”。该序列中的光带可以来自照射部件,扫描到空间光调制器上或者可以是来自空间光调制器的成像光。扫描动作以每秒多次的速率例如,144HZ、。

39、以观看者不易察觉的速率反复循环。如从该序列中可以看到,每个图像帧28A、28B、28C、28D和28E具有在不同图像区域上扫描的三个分量颜色中的每一个。在使用该序列形成的图像中,每帧在各个光带34R、34G和34B中具有红色、绿色和蓝色图像内容。0079可以容易理解,图3A的颜色滚动方案虽然可用于非立体彩色成像,但是难以用于立体彩色成像系统。提供立体彩色需要六个不同光谱带的滚动,两个针对每个分量颜色。每个源具有与其相关联的其自身集光率。用六个不同的源照射单个芯片,每个源还要求在它们之间存在间隙以防止串扰,并且根据与特定颜色相关联的颜色数据中的每个颜色数据考虑芯片转换时间会快速地利用可用的集光率。

40、或需要光学上快速的透镜。虽然这是可行的,但是不是期望的,因为严格地约束了投影仪亮度,并且光学器件的成本由于这样的布置而迅速提高。0080为了有助于改进图像质量并且传递更高的亮度,用于非立体成像的影院级投影系统通常采用针对每种颜色分离的颜色通道,通常提供红色通道、绿色通道和蓝色通道中的每一个。在每个颜色通道中设置空间光调制器。例如,该布置使得光学设计能够优化诸如滤光器和涂层的部件的设计和特征,以改进它们针对各个波长的光的性能。0081图3B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投影系统的彩色扫描布置。在该配置中,单个分量颜色光谱中的光谱相邻的光谱带滚动跨越图像区域32,而不是与如图2的布置中那。

41、样的不同颜色分量对应的带。在该示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光谱相邻的红色光谱带R1和R2作为光带36A和光带36B滚动跨越图像帧38A、38B、38C和38D。R1光谱带用于提供投影的立体图像的左眼图像并且R2光谱带用于提供投影的立体图像的右眼图像。如随后将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针对立体图像的每个颜色通道提供类似的光谱滚动机制。此外,通过在其自身的颜色通道中保持同一颜色的光,可以继续针对各个颜色分量优化用于与特定颜色分量相关联的光学部件的光学涂层。0082图4A和图4B的示意图示出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致的用于在单个颜色通道中对光谱相邻的颜色进行颜色滚动的红色通道40R的部分。光源42A发射R1光。

42、谱带内的光束,并且另一光源42B发射R2光谱带内的光束。照射光学器件90将基本上均匀的光带提供到空间光调制器60上以在两个光谱相邻的光谱带中的每个光谱带中进行调制。包括光束扫描器50的光束扫描光学器件92提供光带的循环滚动。要认识到的是,照射光学器件90可以包括多个透镜48,其中部分透镜可以放置在均匀化光学器件44与光束扫描光学器件92之间,并且其他透镜放置在光束扫描光学器件92与空间光调制器60之间。在优选实施例中,照射光学器件90将均匀化光学器件44的输出面成像到空间光调制器60上,从而提供均匀的光带。该方法的优点是,光源42A和光源42B在投影期间可以连续工作,从而与其他立体投影方法相比。

43、提供了增大的光输出。说明书CN104054336A118/26页120083在图4A的配置中,光束组合器46将来自光源42A和42B的光束组合到平行光轴上并且将空间相邻的光束引导到均匀化光学器件44诸如,一个或多个微透镜阵列或均匀化条中,以提供基本上均匀的空间相邻的光束。光束扫描器50然后循环地滚动所组合的均匀光并且通过提供用于光束成像、成形和调节的照射光学器件90将所滚动的组合光束引导到空间光调制器60上。在图4A中,照射光学器件90被表示为透镜48;然而,在各种实施例中,照射光学器件90可以包括不同的或多个光学部件。可以利用对至光束扫描器50的入射光束的空间或角度分离来提供防止光带之间的串。

44、扰所需的光束分离。在采用不同角度的情况下,通常期望在光束扫描器50的下游设置诸如二向色光束组合器的另一元件以将经扫描的光束返回到平行光轴上。0084空间光调制器60形成具有对应的光带36A和光带36B的图像帧38。如之前描述的那样,循环地滚动光带36A和光带36B。空间光调制器60具有可以根据图像数据单独地调制以提供成像光的像素阵列。根据左眼图像的图像数据调制由R1光谱带照射的空间光调制器像素,并且根据右眼图像的图像数据调制由R2光谱带照射的空间光调制器像素。0085在图4B的替选配置中,在来自光源42A和42B中的每个光源的光束中使用分离的均匀化光学器件44和光束扫描器50以提供两个经扫描的。

45、光束。然后,光束组合器46组合经扫描的光束以形成组合的扫描光束,使用照射光学器件90将该组合的扫描光束引导到空间光调制器60上。在这种情况下,光束扫描光学器件92包括两个光束扫描器50。0086图5的示意图示出了具有三个颜色通道即,红色通道40R、绿色通道40G和蓝色通道40B的立体数字投影系统100。红色通道40R包括光谱相邻的红色光谱带R1和R2;绿色通道40G包括光谱相邻的绿色光谱带G1和G2;以及蓝色通道40B包括光谱相邻的蓝色光谱带B1和B2。投影光学器件70将来自三个空间光调制器60的成像光传递到显示表面72。观看者通过具有用于左眼的左眼滤光器76L和用于右眼的右眼滤光器76R的滤。

46、光眼镜74观察显示表面72。左眼滤光器76L选择性地透射用于左眼图像的成像光即,R1光谱带、G1光谱带和B1光谱带中的光,同时阻挡通过吸收或反射用于右眼图像的成像光即,R2光谱带、G2光谱带和B2光谱带中的光。类似地,右眼滤光器76R选择性地透射用于右眼图像的成像光即,R2光谱带、G2光谱带和B2光谱带中的光,同时阻挡用于左眼图像的成像光即,R1光谱带、G1光谱带和B1光谱带中的光。0087控制器系统80根据立体图像的图像数据来同步地调制每个空间光调制器60的像素。控制器系统80还耦接至光束扫描器59以使其知道在任何给定时间由不同的光谱相邻带照射哪些空间光调制器像素。根据左眼图像的图像数据来调。

47、制由第一光谱带照射的空间光调制器像素,并且根据右眼图像的图像数据来调制由第二光谱带照射的空间光调制器像素。由于第一光谱带和第二光谱带持续地滚动,所以利用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图像数据调制的空间光调制器像素的子集也持续地变化。0088投影光学器件70可以组合来自三个颜色通道的光束例如,使用光束组合光学器件,并且通过单个投影透镜投影所组合的光束。可替选地,投影光学器件70可以使用三个分离的投影透镜以分别地将每个颜色通道以准直的形式投影到显示表面72上。0089如参照图4A和图4B较早地指出的那样,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束扫描器50的光束扫描光学器件92可以被配置成使用多种不同的布置来提供滚动的光带,并且可。

48、以放置在沿着照射路径的任何适当点处。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致,图6A示出了包括单个扫描元件说明书CN104054336A129/26页13即,旋转棱镜52的光束扫描器50的示意图。在该配置中,可以针对每个分量颜色带中的光谱相邻的光谱带中的每一个来设置旋转棱镜52。通过折射,棱镜52的旋转重定向此处针对R1光谱带所示出的光束,使得光束位置循环地滚动跨越空间光调制器60。例如,在图4B中示出的颜色通道实施例中使用图6A的布置。0090在图6A的顶部图中,放置有棱镜52以使得入射光束正常地入射至棱镜的面上。在此情况下,光束以未偏转的方式通过棱镜52。在中间图中,棱镜52围绕轴O旋转以使得光束以倾斜的。

49、角度入射到棱镜的面上。在此情况下,光束向下折射以使得其在较低的位置处横穿空间光调制器。在下部图中,棱镜52旋转以使得入射光束现在撞击棱镜42的不同面。在此情况下,光束向上折射以使得其在较高的位置横穿空间光调制器60。应当注意,入射光束通常将具有相当大的空间和角度范围,使得在一些棱镜方位下入射光束中的部分光线可撞击棱镜的不同面。以该方式,部分光线将向上偏转,同时其他光线向下偏转。这提供了如图3B的图像帧38E中示出的在图像帧的上部与下部之间要分离的光带。0091图6B是示出了光束扫描器50的替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旋转棱镜52同时扫描单色通道中的两个光谱相邻的光谱带在该示例中,光谱带R1和R2的光带。该配置适用于图4A的示例实施例中。在该情况下,R1光谱带和R2光谱带的光束入射至棱镜52上。随着棱镜52旋转,两个光束通过折射而同时重定向。0092图6C是示出了光束扫描器50的另一替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旋转棱镜52同时扫描单色通道中的两个光谱相邻的光谱带在该示例中,光谱带R1和R2的光带。在该情况下,入射至旋转棱镜上的光束来自两个不同的角度方向。均匀化光学器件44用于对光谱相邻的光束中的每一个进行均匀化。在该示例中,均匀化光学器件44包括集成条58。照射光学器件90被分成第一级94和第二级96,每个级均包括多个棱镜48。在该配置中,第一级94中的棱镜48被布置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