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祛痰酒.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697234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83120.6

申请日:

2014.11.05

公开号:

CN104383492A

公开日:

2015.03.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公布日:2015030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P11/14; A61P11/10; C12G3/04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吴月存

发明人:

吴月存

地址:

452470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吴庄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咳祛痰酒,采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牛蒡子120份、天南星120份、射干130份、马兰头120份、独活100份、山茱萸120份、黄芪120份、白菊花120份、防风80份、丹参120份、防己120份、白术150份、茯苓150份、牛膝120份、生姜200份、生地黄240份、白酒15000份。以上方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止咳祛痰、祛风止痒作用。内服治疗咳嗽痰多,具有确切疗效。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止咳祛痰酒,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牛蒡子120份、天南星120份、射干130份、马兰头120份、独活100份、山茱萸120份、黄芪120份、白菊花120份、防风80份、丹参120份、防己120份、白术150份、茯苓150份、牛膝120份、生姜200份、生地黄240份、白酒15000份;
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牛蒡子120份、天南星120份、射干130份、马兰头120份、独活100份、山茱萸120份、黄芪120份、白菊花120份、防风80份、丹参120份、防己120份、白术150份、茯苓150份、牛膝120份、生姜200份、生地黄240份,去除杂质,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沥去水液,晒干;
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得的原料药材切成薄片,装入布袋,将袋口扎紧,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每日摇晃3次,10日后即可取用。

说明书

说明书止咳祛痰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药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咳嗽、痰癖等症所致的感冒患者饮用的止咳祛痰酒,具有止咳祛痰、祛风止痒的功效,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效果明显。
背景技术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如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为干咳,常见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的初期:急性骤然发生的咳嗽,多见于支气管内异物;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咳嗽的不利作用,是可把气管病变扩散到邻近的小支气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剧烈的咳嗽可影响休息,还易消耗体力,并可引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诱发肺气肿。痰癖,病名。即痰邪癖聚于胸胁之间所致病证。《诸病源候论·癖病诸侯》:“痰癖者,由饮水未散,在于胸府之间,因遇寒热之气相搏,沉滞而成痰也。痰又停聚,流移于胁肋之间,有时而痛,即谓之痰癖。”与此病相类者,另有饮癖,均属痼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咳嗽、痰癖等症所致的感冒患者饮用的止咳祛痰酒,具有止咳祛痰、祛风止痒的功效,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效果明显。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止咳祛痰酒,采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牛蒡子120份、天南星120份、射干130份、马兰头120份、独活100份、山茱萸120份、黄芪120份、白菊花120份、防风80份、丹参120份、防己120份、白术150份、茯苓150份、牛膝120份、生姜200份、生地黄240份、白酒15000份。
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牛蒡子120份、天南星120份、射干130份、马兰头120份、独活100份、山茱萸120份、黄芪120份、白菊花120份、防风80份、丹参120份、防己120份、白术150份、茯苓150份、牛膝120份、生姜200份、生地黄240份,去除杂质,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沥去水液,晒干;
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得的原料药材切成薄片,装入布袋,将袋口扎紧,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每日摇晃3次,10日后即可取用。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现代研究,牛蒡子还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肾病;牛蒡果实含牛蒡甙经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
天南星:【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功能主治】1.燥湿化痰,用于寒痰、湿痰及顽痰咳嗽、胸膈胀闷。2.祛风解痉,用于风痰证,如眩晕、中风痰壅、癫痫及破伤风等。3.本品外用,散结消肿,用于痈疽痰核、关节疼痛等证。4.用于癌肿。5.治高脂血症。6.治小儿流涎。7.治足跟痛。8.治带状疱疹。9.治麦粒肿。此外,用生、鲜或干天南星加醋磨汁,外搽治蛇咬伤,以天南星、生姜捣饼外贴面瘫等均有较好疗效。
射干:味苦、性寒、微毒。功能主治: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咽喉肿痛,喉痹不通,二便不通, 诸药不效,腹部积水,皮肤发黑,乳痈初起。
马兰头;性味:辛,性凉;归肝、胃、肺经;功效: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崩漏,紫癜,创伤出血,黄疸,泻痢,水肿,淋浊,感冒,咳嗽,咽痛喉痹,痈肿痔疮,丹毒,小儿疳积。
独活: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
山茱萸:化学分析,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山茱萸甙、酒石酸、没食子酸、苹果酸、树酯、鞣质和多种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收敛固脱。主腰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跹精滑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妇女崩漏;内热消渴;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
黄芪:具有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白汗。2、阴虚盗汗;3、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者;5、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6、疮疡久溃不愈,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7、脾气虚证,虚弱倦怠,泄泻,中气下陷,脏器脱垂,食少纳呆诸症。8、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9、多汗而浮肿。10、用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白菊花:有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菊花有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目赤昏花、肝肾不足、目暗昏花、眩晕惊风的作用。性味:辛、甘、苦,微寒;归经:归肺、肝经。功效: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 解毒。主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目赤昏花,肝肾不足,目暗昏花,眩晕惊风,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善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共奏疏风清肝明目之效;清热解毒,尤善解疔毒,故可用治疔疮肿毒。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
丹参:味微苦,性微寒。色赤,入心经。补心,生血,养心,定志,安神宁心,健忘怔忡,惊悸不寐,生新血,去瘀血,安生胎,落死胎。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
防己:功效: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症。一般认为,汉防己利水消肿作用较强,木防己祛风止痛作用较好。
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牛膝:【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症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生姜:气香,特异味辛辣。抗氧化,抑制肿瘤;开胃健脾,促进食欲;防暑、降温、提神;杀菌解毒,消肿止痛;防晕车,止恶心呕吐,偏头痛;消除酒醉,减轻面部暗疮;防治头皮屑;缓解腰肩疼痛;消除脚臭。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功效】清热生津滋阴,养血。【主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白酒:减痛:不慎将脚扭伤后,将温白酒涂于伤处轻轻,能舒筋活血,清除疼痛。去腥:手上沾有鱼虾腥味时,用少许清洗,即可去掉腥气味。除腻:在烹调脂肪较多的肉类、鱼类时,加少许白酒,可使菜肴味道鲜美而不油腻。消苦:剖鱼时若弄破苦胆,立即在鱼肚内抹一点白酒,然后用冷水冲洗,可消除苦味。减酸:烹调菜肴时,如果加醋过多,只要再往菜中倒些白酒,可减轻酸味。去泡:因长途行走或因劳动摩擦手脚起泡时,临睡前把白酒涂于起泡处,次日晨可去泡。增香:往醋中加几滴白酒和少许食盐,搅拌均匀,既能保持醋的酸味,又能增加醋香味。
以上方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在治疗上能达到止咳祛痰、祛风止瘁的目的。内服治疗咳嗽痰多,具有确切疗效。临床应用时具有良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止咳祛痰酒,采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牛蒡子120份、天南星120份、射干130份、马兰头120份、独活100份、山茱萸120份、黄芪120份、白 菊花120份、防风80份、丹参120份、防己120份、白术150份、茯苓150份、牛膝120份、生姜200份、生地黄240份、白酒15000份。
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牛蒡子120份、天南星120份、射干130份、马兰头120份、独活100份、山茱萸120份、黄芪120份、白菊花120份、防风80份、丹参120份、防己120份、白术150份、茯苓150份、牛膝120份、生姜200份、生地黄240份,去除杂质,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沥去水液,晒干;
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得的原料药材切成薄片,装入布袋,将袋口扎紧,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每日摇晃3次,10日后即可取用。

止咳祛痰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止咳祛痰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止咳祛痰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止咳祛痰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止咳祛痰酒.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83120.6 (22)申请日 2014.11.05 A61K 36/9068(2006.01) A61P 11/14(2006.01) A61P 11/10(2006.01) C12G 3/04(2006.01) (71)申请人 吴月存 地址 452470 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吴庄村 (72)发明人 吴月存 (54) 发明名称 止咳祛痰酒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咳祛痰酒, 采用的原料 药材分别是 : 牛蒡子 120 份、 天南星 120 份、 射干 130份、 马兰头120份、 独活100份、 山茱萸120份、 。

2、黄芪 120 份、 白菊花 120 份、 防风 80 份、 丹参 120 份、 防己120份、 白术150份、 茯苓150份、 牛膝120 份、 生姜 200 份、 生地黄 240 份、 白酒 15000 份。以 上方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 规避了药物 之间配伍的相恶、 相畏、 相杀之选, 使药物相须、 相 使作用显著, 具有止咳祛痰、 祛风止痒作用。内服 治疗咳嗽痰多, 具有确切疗效。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8349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04。

3、 CN 104383492 A 1/1 页 2 1. 一种止咳祛痰酒, 其特征在于, 采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 : 牛蒡子 120 份、 天南星 120 份、 射干 130 份、 马兰头 120 份、 独活 100 份、 山茱萸 120 份、 黄芪 120 份、 白菊花 120 份、 防 风 80 份、 丹参 120 份、 防己 120 份、 白术 150 份、 茯苓 150 份、 牛膝 120 份、 生姜 200 份、 生地 黄 240 份、 白酒 15000 份 ; 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 : 步骤一 )、 称取原料药材牛蒡子 120 份、 天南星 120 份、 射干 130 份、 马兰头 1。

4、20 份、 独活 100 份、 山茱萸 120 份、 黄芪 120 份、 白菊花 120 份、 防风 80 份、 丹参120份、 防己120份、 白术150份、 茯苓150份、 牛膝120份、 生姜200份、 生地黄240份, 去除杂质, 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 沥去水液, 晒干 ; 步骤二 )、 把步骤一 ) 所获得的原料药材切成薄片, 装入布袋, 将袋口扎紧, 置容器中, 加入白酒, 密封浸泡, 每日摇晃 3 次, 10 日后即可取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83492 A 2 1/3 页 3 止咳祛痰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药酒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咳嗽、 。

5、痰癖等症所致的感冒患 者饮用的止咳祛痰酒, 具有止咳祛痰、 祛风止痒的功效, 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效果明显。 背景技术 0002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 虽然有其有利 的一面, 但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 如咳嗽无痰 或痰量很少为干咳, 常见于急性咽喉炎、 支气管炎的初期 : 急性骤然发生的咳嗽, 多见于支 气管内异物 ; 长期慢性咳嗽, 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 肺结核等。 咳嗽的不利作用, 是可把气管 病变扩散到邻近的小支气管, 使病情加重。另外, 持久剧烈的咳嗽可影响休息, 还易消耗体 力, 并可引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

6、 诱发肺气肿。痰癖, 病名。即痰邪癖聚于胸胁之间所 致病证。 诸病源候论癖病诸侯 :“痰癖者, 由饮水未散, 在于胸府之间, 因遇寒热之气相 搏, 沉滞而成痰也。痰又停聚, 流移于胁肋之间, 有时而痛, 即谓之痰癖。 ” 与此病相类者, 另 有饮癖, 均属痼疾。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咳嗽、 痰癖等症所致的感冒患者饮用的止咳祛痰 酒, 具有止咳祛痰、 祛风止痒的功效, 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效果明显。 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所述止咳祛痰酒, 采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 : 牛蒡子 120 份、 天南星 120 份、 射干 130 份、 马兰头 120 份。

7、、 独活 100 份、 山茱萸 120 份、 黄芪 120 份、 白菊花 120 份、 防风 80 份、 丹参 120 份、 防己 120 份、 白术 150 份、 茯苓 150 份、 牛膝 120 份、 生姜 200 份、 生地黄 240 份、 白酒 15000 份。 0006 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 : 步骤一 )、 称取原料药材牛蒡子 120 份、 天南星 120 份、 射干 130 份、 马兰头 120 份、 独活 100 份、 山茱萸 120 份、 黄芪 120 份、 白菊花 120 份、 防风 80 份、 丹参 120 份、 防己 120 份、 白术 150 份、 茯苓 150 份。

8、、 牛膝 120 份、 生姜 200 份、 生地黄 240 份, 去除杂质, 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 沥去水液, 晒干 ; 0007 步骤二 )、 把步骤一 ) 所获得的原料药材切成薄片, 装入布袋, 将袋口扎紧, 置容器 中, 加入白酒, 密封浸泡, 每日摇晃 3 次, 10 日后即可取用。 0008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药材中, 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 牛蒡子 : 具有疏散风热, 宣 肺透疹, 利咽散结, 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现代研究, 牛蒡子还可用 于防治糖尿病肾病 ; 牛蒡果实含牛蒡甙经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 0009 天南星 :【性味归经】 苦、 辛, 温。

9、 : 有毒。归肺、 肝、 脾经 ;【功能主治】 1. 燥湿化痰, 用 于寒痰、 湿痰及顽痰咳嗽、 胸膈胀闷。 2.祛风解痉, 用于风痰证, 如眩晕、 中风痰壅、 癫痫及破 伤风等。3. 本品外用, 散结消肿, 用于痈疽痰核、 关节疼痛等证。4. 用于癌肿。5. 治高脂血 症。6. 治小儿流涎。7. 治足跟痛。8. 治带状疱疹。9. 治麦粒肿。此外, 用生、 鲜或干天南 说 明 书 CN 104383492 A 3 2/3 页 4 星加醋磨汁, 外搽治蛇咬伤, 以天南星、 生姜捣饼外贴面瘫等均有较好疗效。 0010 射干 : 味苦、 性寒、 微毒。功能主治 : 用于感受风热, 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

10、喉肿痛等 症。用于痰涎壅盛, 咳嗽气喘等症。咽喉肿痛, 喉痹不通, 二便不通, 诸药不效, 腹部积水, 皮 肤发黑, 乳痈初起。 0011 马兰头 ; 性味 : 辛, 性凉 ; 归肝、 胃、 肺经 ; 功效 : 具有凉血止血, 清热利湿, 解毒消肿 的功效 ; 主治 : 吐血, 衄血, 崩漏, 紫癜, 创伤出血, 黄疸, 泻痢, 水肿, 淋浊, 感冒, 咳嗽, 咽痛 喉痹, 痈肿痔疮, 丹毒, 小儿疳积。 0012 独活 : 性味归经 : 辛、 苦, 微温。归肝、 肾、 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胜湿 ; 散寒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 ; 腰膝疼痛 ; 少阴伏风头痛, 头痛齿痛。 0013 山茱萸 : 。

11、化学分析, 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山茱萸甙、 酒石酸、 没食子酸、 苹果 酸、 树酯、 鞣质和多种维生素等有效成分, 具有增强免疫、 抗炎、 抗菌等药理作用 ; 功能主治 : 补益肝肾 ; 收敛固脱。主腰头晕目眩 ; 耳聋耳鸣 ; 腰膝酸软 ; 跹精滑精 ; 小便频数 ; 虚汗不 止 ; 妇女崩漏 ; 内热消渴 ; 温肝补肾, 除一切风, 止月经过多, 治老人尿频。 0014 黄芪 : 具有1、 表虚自汗, 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白汗。 2、 阴虚盗汗 ; 3、 急性肾炎水 肿, 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 ; 4、 慢性肾炎水肿、 脾肾虚者 ; 5、 阳气虚弱, 用于疮疡久 不溃破而内陷, 。

12、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 6、 疮疡久溃不愈, 用于疮疡溃破后, 久不收口, 有生 肌收口之作用 ; 7、 脾气虚证, 虚弱倦怠, 泄泻, 中气下陷, 脏器脱垂, 食少纳呆诸症。 8、 肺气虚 证。 咳喘日久, 气短神疲, 痰雍于肺无力咯出。 9、 多汗而浮肿。 10、 用于气虚衰弱, 倦怠乏力, 或中气下陷、 脱肛、 子宫脱垂。性味 : 甘, 微温。归经 : 归肺、 脾、 肝、 肾经 ;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 能、 保肝、 利尿、 抗衰老、 抗应激、 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0015 白菊花 : 有效疏散风热、 平肝明目、 清热解毒的功效, 白菊花有治疗风热感冒、 发热 头痛、 目赤昏花、 肝肾。

13、不足、 目暗昏花、 眩晕惊风的作用。性味 : 辛、 甘、 苦, 微寒 ; 归经 : 归肺、 肝经。功效 : 效疏散风热, 平肝明目, 清热解毒。主治 : 风热感冒, 发热头痛, 目赤昏花, 肝肾 不足, 目暗昏花, 眩晕惊风, 治肝阳上亢, 头痛眩晕, 善疏风清热, 清肝泻火, 兼能益阴明目, 故可用治肝经风热, 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 共奏疏风清肝明目之效 ; 清热解毒, 尤善解 疔毒, 故可用治疔疮肿毒。 0016 防风 : 味辛、 甘, 性微温。归膀胱、 肝、 脾经。 【功效】 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止痉定搐。 【主治】 外感表证, 风疹瘙痒, 风湿痹痛, 破伤风。 0017 丹参 。

14、: 味微苦, 性微寒。色赤, 入心经。补心, 生血, 养心, 定志, 安神宁心, 健忘怔 忡, 惊悸不寐, 生新血, 去瘀血, 安生胎, 落死胎。 用于胸肋胁痛, 风湿痹痛, 症瘕结块, 疮疡肿 痛, 跌仆伤痛, 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 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 症瘕结块, 以及月经不调、 经闭经痛具有良效。 0018 防己 : 功效 : 利水消肿, 祛风止痛。主治 : 水肿脚气, 小便不利, 湿疹疮毒, 风湿痹 痛, 高血压症。一般认为, 汉防己利水消肿作用较强, 木防己祛风止痛作用较好。 0019 白术 :【性味归经】 苦、 甘, 温。归脾、 胃经。功效 : 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 止汗。

15、, 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 腹胀泄泻, 痰饮眩悸, 水肿, 自汗, 胎动不安。 0020 茯苓 : 性味甘淡平, 入心、 肺、 脾经。具有渗湿利水, 健脾和胃, 宁心安神的功效。能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可治小便不利, 水肿胀满, 痰 饮咳逆, 呕逆, 恶阻, 泄泻, 遗精, 淋浊, 惊悸, 健忘等症。 说 明 书 CN 104383492 A 4 3/3 页 5 0021 牛膝 :【功效】 补肝肾 ; 强筋骨 ; 活血通经 ; 引火 ( 血 ) 下行 ; 利尿通淋。 【主治】 腰膝 酸痛 ; 下肢痿软 ; 血滞经闭 ; 痛经 ; 产后血瘀腹痛 ; 症瘕 ; 。

16、胞衣不下 ; 热淋 ; 血淋 ; 跌打损伤 ; 痈肿恶疮 ; 咽喉肿痛。 0022 生姜 : 气香, 特异味辛辣。抗氧化, 抑制肿瘤 ; 开胃健脾, 促进食欲 ; 防暑、 降温、 提 神 ; 杀菌解毒, 消肿止痛 ; 防晕车, 止恶心呕吐, 偏头痛 ; 消除酒醉, 减轻面部暗疮 ; 防治头皮 屑 ; 缓解腰肩疼痛 ; 消除脚臭。 0023 生地黄 : 味甘、 苦, 性寒 . 入心、 肝、 肾经。 【功效】 清热生津滋阴, 养血。 【主治】 治 阴虚发热, 消渴, 吐血, 衄血, 血崩, 月经不调, 胎动不安, 阴伤便秘。 清热凉血, 养阴, 生津 ; 用 于热病烦渴、 发斑发疹、 阴虚内热、 。

17、吐血、 衄血、 糖尿病、 传染性肝炎。 0024 白酒 : 减痛 : 不慎将脚扭伤后, 将温白酒涂于伤处轻轻, 能舒筋活血, 清除疼痛。去 腥 : 手上沾有鱼虾腥味时, 用少许清洗, 即可去掉腥气味。除腻 : 在烹调脂肪较多的肉类、 鱼 类时, 加少许白酒, 可使菜肴味道鲜美而不油腻。 消苦 : 剖鱼时若弄破苦胆, 立即在鱼肚内抹 一点白酒, 然后用冷水冲洗, 可消除苦味。减酸 : 烹调菜肴时, 如果加醋过多, 只要再往菜中 倒些白酒, 可减轻酸味。去泡 : 因长途行走或因劳动摩擦手脚起泡时, 临睡前把白酒涂于起 泡处, 次日晨可去泡。增香 : 往醋中加几滴白酒和少许食盐, 搅拌均匀, 既能保。

18、持醋的酸味, 又能增加醋香味。 0025 以上方所选用的原料药材药性效互补, 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 相畏、 相杀之 选, 使药物相须、 相使作用显著, 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 在治疗上能达到止咳祛痰、 祛风止瘁 的目的。内服治疗咳嗽痰多, 具有确切疗效。临床应用时具有良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所述止咳祛痰酒, 采用的原料药材分别是 : 牛蒡子 120 份、 天南星 120 份、 射干 130 份、 马兰头 120 份、 独活 100 份、 山茱萸 120 份、 黄芪 120 份、 白菊花 120 份、 防风 80 份、 丹参 120 份、 防己 120 份、 白术 150 份、。

19、 茯苓 150 份、 牛膝 120 份、 生姜 200 份、 生地黄 240 份、 白酒 15000 份。 0027 其制备方法是为以下步骤 : 步骤一 )、 称取原料药材牛蒡子 120 份、 天南星 120 份、 射干 130 份、 马兰头 120 份、 独活 100 份、 山茱萸 120 份、 黄芪 120 份、 白菊花 120 份、 防风 80 份、 丹参 120 份、 防己 120 份、 白术 150 份、 茯苓 150 份、 牛膝 120 份、 生姜 200 份、 生地黄 240 份, 去除杂质, 用凉白开水迅速淘洗, 沥去水液, 晒干 ; 0028 步骤二 )、 把步骤一 ) 所获得的原料药材切成薄片, 装入布袋, 将袋口扎紧, 置容器 中, 加入白酒, 密封浸泡, 每日摇晃 3 次, 10 日后即可取用。 说 明 书 CN 104383492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