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摩擦发电装置、具有其的照明装置与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风力摩擦发电装置、具有其的照明装置与显示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4838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11 CN 104348380 A (21)申请号 201310329495.8 (22)申请日 2013.07.26 H02N 1/04(2006.01) G09F 9/35(2006.01) (71)申请人 纳米新能源 (唐山) 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建设北路 101 号 高科总部大厦 1001 室 (72)发明人 王珊 刘红阁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01 代理人 张大威 (54) 发明名称 一种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具有其的照。
2、明装置 与显示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包括 : 依次层叠设置的、 形状尺寸匹配的第一基板、 第一 电极、 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第二高分子聚合 物绝缘层、 第二电极和第二基板 ; 连接第一基板 和第二基板两端的第一垂直支撑结构和第二垂直 支撑结构, 第二垂直支撑结构的长度小于第一垂 直支撑结构的长度, 其中, 第一电极紧邻第一基 板, 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第二高分子聚合物 绝缘层和第二电极的第一端均固定在第一垂直支 撑结构上并且第二端均悬空。本发明的风力摩擦 发电装置具有能源绿色清洁、 产生交流电的频率 高、 发电效率高、 发电电压高的优点。本发明还。
3、提 出了具有该风力摩擦发电装置的照明装置和显示 装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48380 A CN 104348380 A 1/1 页 2 1. 一种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依次层叠设置的、 形状尺寸匹配的第一基板、 第一电极、 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第 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第二电极和第二基板 ; 第一垂直支撑结构, 所述第一垂直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基 板的第一端。
4、 ; 和 第二垂直支撑结构, 所述第二垂直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基 板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垂直支撑结构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垂直支撑结构的长度, 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紧邻所述第一基板, 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一端、 所述 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的第一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一垂直支撑结构 上, 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二端和第 二电极的第二端均悬空。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 层的材料为多孔纸、 多孔聚酯纤维薄膜或多孔聚丙烯薄膜 (PP) 。 3. 如权利。
5、要求 1 所述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极的材料为导电 布。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极的材料为包含 导电层的柔性复合薄膜。 5. 如权利要求 1-4 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极与所 述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形状匹配, 相互贴合, 同步运动并且具有共同的固定端。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 层的材料为无掺杂或者掺杂有金属氧化物纳米线的聚偏氟乙烯薄膜 (PVDF)、 聚四氟乙烯薄 膜 (PTFE) 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PET)。。
6、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 层的两个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微纳结构。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的材料为金属、 合金、 导电陶瓷、 石墨烯、 银纳米涂层或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 第 一垂直支撑结构和第二垂直支撑结构的材料为力学刚性的亚克力、 玻璃、 不锈钢、 陶瓷或硬 质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0. 一种照明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发光二极管 ;。
7、 和 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相连的、 如权利要求 1-9 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所述风 力摩擦发电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进行照明。 11. 一种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液晶显示屏 ; 和 与所述液晶显示屏相连的、 如权利要求 1-9 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所述风 力摩擦发电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48380 A 2 1/6 页 3 一种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具有其的照明装置与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发电驱动设备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具有其的照明 装置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
8、着科技发展, 采用纳米技术构建的能量收集和转换装置已经面世。王中林教授 等已研发出了一种摩擦发电机, 由于其环保、 节能、 自驱动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 0003 现有技术中摩擦发电机包括 : 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 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 层, 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以及第二电极。 其中, 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 层的第一侧表面上, 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一侧表面上, 第一高分 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二侧表面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二侧表面接触摩擦并在第 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处感应出电荷,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构成摩擦发电机的两个输出端。第 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材料和。
9、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材料为聚酰亚胺薄膜、 聚烯烃 类薄膜、 聚酯类薄膜等,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材料为金属、 合金、 导电陶瓷、 ITO 玻璃等。 0004 在常规应用环境中外界扰动频率较低, 由于上述摩擦发电机中各层材料质量较 大, 跟随运动频率和幅度都比较小, 只能产生低频率的低压交流电, 不能直接供直流驱动的 发光二极管 LED 和液晶显示屏 LCD 使用。如果需要供发光二极管 LED 照明和液晶显示屏 LCD 显示, 需要另接整流电路模块、 滤波电路模块甚至稳压变压电路模块, 设备的成本、 体积 增加, 应用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10、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 业选择。 0006 为此,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提供较高频率交流电的风力摩擦发 电装置。 0007 为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包括 : 依次层叠设置的、 形状尺寸 匹配的第一基板、 第一电极、 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第二电 极和第二基板 ; 第一垂直支撑结构, 所述第一垂直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端和 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端 ; 和第二垂直支撑结构, 所述第二垂直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基板 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垂直支撑结构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垂直支撑 结构的长度, 其中, 所述第一。
11、电极紧邻所述第一基板, 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一 端、 所述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的第一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一垂直支 撑结构上, 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二 端和第二电极的第二端均悬空。 000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其中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第二高 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以及第二电极一端固定而另一端悬空, 更容易在外界扰动下做受迫运 说 明 书 CN 104348380 A 3 2/6 页 4 动, 有效地增加了各层材料之间的发生摩擦的概率, 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 也提高了产生的 交流电的频率。 此外, 由于第。
12、二垂直支撑结构的长度小于第一垂直支撑结构的长度, 使得第 一电极、 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以及第二电极的悬空端之间 比固定端之间的间距更为紧凑, 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各层材料之间的发生摩擦的概率, 以及, 层间间距减小意味着各层振动振幅减小, 在风力作用下能量损失减小, 因此第一高分子聚 合物绝缘层与第二高分子摩擦层更容易接触摩擦产生电荷, 更容易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处感应电荷,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发电效率和产生交流电的频率。 0009 此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 0010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 所述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
13、材料为多孔纸、 多孔聚 酯纤维薄膜或多孔聚丙烯薄膜 (PP) 。 0011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 所述第二电极的材料为导电布。 0012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 所述第二电极的材料为包含导电层的柔性复合薄膜。 0013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 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形状匹 配, 相互贴合, 同步运动并且具有共同的固定端。 0014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 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材料为无掺杂或者掺杂 有金属氧化物纳米线的聚偏氟乙烯薄膜 (PVDF)、 聚四氟乙烯薄膜 (PTFE) 或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薄膜 (PET)。 0015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 所述第一高分。
14、子聚合物绝缘层的两个侧表面中的至少一 个面上设有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微纳结构。 0016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 所述第一电极的材料为金属、 合金、 导电陶瓷、 石墨烯、 银 纳米涂层或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7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 所述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 第一垂直支撑结构和第二垂直 支撑结构的材料为力学刚性的亚克力、 玻璃、 不锈钢、 陶瓷或硬质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 多种的组合。 0018 为此,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照明装置。 0019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装置, 包括 : 发光二极管 ; 以及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相连 的、 所述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所述风力。
15、摩擦发电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进行照明。 0020 为此,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 002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包括 : 液晶显示屏 ; 和与所述液晶显示屏相连的、 所述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所述风力摩擦发电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 0022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 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 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 本发明的上述和 / 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 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其中 : 0024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0。
16、025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的剖面图 ; 和 0026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驱动器短路电流 - 时间曲线图。 说 明 书 CN 104348380 A 4 3/6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长度” 、“宽度” 、 “厚度” 、“上”。
17、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 、“顺时 针” 、“逆时针”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 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 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9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 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
18、”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 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 在本发明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固定” 等 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 可以是机 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 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 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1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包括 : 依次层叠设置 的、 形状尺寸匹配的第一基板 100、 第一电极 。
19、200、 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300、 第二高分 子聚合物绝缘层 400、 第二电极 500 和第二基板 600, 第一垂直支撑结构 700, 和第二垂直支 撑结构 800。 0032 其中, 第一垂直支撑结构 700 连接第一基板 100 的第一端和第二基板 600 的第一 端 ; 第二垂直支撑结构 800 连接第一基板 100 的第二端和第二基板 600 的第二端, 并且, 第 二垂直支撑结构 800 的长度小于第一垂直支撑结构 700 的长度。 0033 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垂直支撑结构 700 和第二垂直支撑结构 800 除了可以为图中 所示的一对支撑圆柱之外, 也可为板状等其他形。
20、状, 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不再赘述。 0034 其中, 第一电极200紧邻第一基板100, 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0的第一端、 第 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400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500的第一端均固定在第一垂直支撑结构 700 上, 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300 的第二端、 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400 的第二端和 第二电极 500 的第二端均悬空。 0035 需要说明的是, 固定方式除了可以为图中所示的穿通固定之外, 也可为末端粘接 等其他形式, 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不再赘述。 0036 其中, 第一电极 200 设置在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300 的第。
21、一侧, 第二电极 500 设置在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400 的第一侧。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300 的第二侧表 面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400 的第二侧表面接触摩擦并在第一电极 200 和第二电极 500 处感应出电荷, 第一电极 200 和第二电极 500 构成所述风力摩擦发电装置的两个输出 说 明 书 CN 104348380 A 5 4/6 页 6 端。 0037 由上可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 其中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 层、 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以及第二电极一端固定而另一端悬空, 更容易在外界扰动下 做受迫运动, 有效地增加了各层材料之间的发生摩擦的概率,。
22、 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 也提高 了产生的交流电的频率。此外, 由于第二垂直支撑结构的长度小于第一垂直支撑结构的长 度, 使得第一电极、 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以及第二电极的悬 空端之间比固定端之间的间距更为紧凑, 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各层材料之间的发生摩擦的概 率, 以及, 层间间距减小意味着各层振动振幅减小, 在风力作用下能量损失减小, 因此第一 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与第二高分子摩擦层更容易接触摩擦产生电荷, 更容易在第一电极和 第二电极处感应电荷,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发电效率和产生交流电的频率。 0038 优选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中, 第一基板 10。
23、0、 第二基板 600、 第一垂直支撑结构700和第二垂直支撑结构800的材料为力学刚性的亚克力、 玻璃、 不 锈钢、 陶瓷或硬质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39 优选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中, 第一电极 200 的材料为金 属、 合金、 导电陶瓷、 石墨烯、 银纳米涂层或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其中金属可 为金、 银、 铂、 钯、 铝、 镍、 铜、 钛、 铬、 硒、 铁、 锰、 钼、 钨或钒 ; 合金是铝合金、 钛合金、 镁合金、 铍 合金、 铜合金、 锌合金、 锰合金、 镍合金、 铅合金、 锡合金、 镉合金、 铋合金、 铟合金、 镓合金、 钨 合金。
24、、 钼合金、 铌合金或钽合金 ; 金属氧化物为铟锡氧化物 (ITO) 、 铝锌氧化物 (AZO) 、 氟掺 杂锡氧化物 (FTO) 等。第一电极 200 密度相对大且质地相对硬, 在风力等扰动下也很难具 有较高的受迫振动频率, 故并不设计成一端固定而另一端悬空的形式, 而是固定在第一基 板 100 之上。 0040 优选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中, 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300 的材料为无掺杂或者掺杂有金属氧化物纳米线的聚偏氟乙烯薄膜 (PVDF)、 聚四氟乙烯 薄膜 (PTFE) 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PET)。其中, 金属氧化物纳米线可以是 ZnO、 ZrO2、。
25、 TiO2等材料的纳米线, 其有助于提高摩擦生电的电压。 0041 优选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中, 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300 的两个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微纳结构。上述的微纳结构具 体可以采取如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 第一种方式为, 该微纳结构是微米级或纳米级的非 常小的凹凸结构。该凹凸结构能够增加摩擦阻力, 提高发电效率。该凹凸结构能够在薄膜 制备时直接形成, 也能够用打磨的方法使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表面形成不规则的凹凸结 构。具体地, 该凹凸结构可以是半圆形、 条纹状、 立方体型、 四棱锥型、 或圆柱形等形状的凹 凸结构。 第二种方式为, 该。
26、微纳结构是纳米级孔状结构, 此时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所用材料 优选为聚偏氟乙烯 (PVDF) 或聚四氟乙烯 (PTFE) , 其厚度为 0.5-1.2mm(优选 1.0mm) , 孔状 结构优选孔宽度 10-100 纳米, 深度 4-50 微米。该孔状结构也能够增加摩擦阻力, 提高发电 效率。 0042 优选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中, 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400 的材料可为多孔纸、 多孔聚酯纤维薄膜或多孔聚丙烯薄膜 (PP) 等。所谓多孔纸, 即多孔 的纤维素薄膜、 多孔的半纤维素薄膜。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400 的多孔薄膜材料的孔 径为微米或纳米级别。此类第二高分子。
27、聚合物绝缘层 400 具有轻、 薄的优点, 在微小扰动下 说 明 书 CN 104348380 A 6 5/6 页 7 易于产生受迫运动, 从而易于与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300 产生相对摩擦, 以及易于与 第二电极 500 相接触。 0043 优选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中, 第二电极 500 的材料为导 电布。所谓导电布, 即以纤维布 (一般常用聚酯纤维布) 经过前置处理后施以电镀金属镀层 使其具有金属特性而成为导电纤维布, 外观上有平纹和网格区分。根据导电材料层的不同 可分为 : 镀镍导电布、 镀金导电布、 镀碳导电布、 铝箔纤维复合布等等。 导电布材料的第二电 极 。
28、500 轻薄且牢固, 并且具有一定支撑强度, 在微小扰动下易于产生受迫运动而与第二高 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400 产生相接触。 0044 优选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中, 第二电极 500 的材料为包 含导电层的柔性复合薄膜。所谓包含导电层的柔性复合薄膜, 是指能够导电的金属层或其 他导电膜与有机物薄膜形成的复合薄膜。包含导电层的柔性复合薄膜的第二电极 500 同样 具有轻薄且牢固的优点, 也具有一定支撑强度, 在微小扰动下易于产生受迫运动而与第二 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400 产生相接触。 0045 优选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中, 第二电极 500 与第二高。
29、分 子聚合物绝缘层 400 形状匹配, 相互贴合, 同步运动并且具有共同的固定端。该实施例中, 第二电极 500 还可以起到增强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400 的强度的目的, 使得风力摩擦 发电装置更加结实耐用。需要说明的是, 贴合可以是通过先分别制备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 缘层 400 与第二电极 500 然后对二者进行粘接, 也可以采用复合制膜方法来直接形成互相 贴合的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400与第二电极500。 例如 : 在多孔纸、 多孔聚酯纤维、 多孔 聚丙烯薄膜 (PP) 上镀金属或其他导电膜以后, 再沉积一层较轻薄且牢固、 具有支撑力的有 机物, 即形成了一体化的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
30、层 400 与第二电极 500, 其具有工艺简便、 贴合紧密的优点。 0046 优选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中, 风源具有一定风速。 风源可 以是自然风源或人工风源。风速较大时, 产生的交流电的频率较高。 0047 另一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装置, 包括 : 发光二极管 LED 和本发明上述的任一 种风力摩擦发电装置。其中, LED 为优选为低功率元件。LED 与风力摩擦发电装置相连, 风 力摩擦发电装置用于驱动 LED 进行照明。 0048 该照明装置中, 无需额外的整流电路模块、 滤波电路模块甚至稳压变压电路模块, 风力摩擦发电装置在合适的风源速度条件下, 可直接为 。
31、LED 提供频率高于人眼辨识闪烁频 率阈值的交流电。 0049 再一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包括 : 液晶显示屏 LCD 和本发明上述的任一 种风力摩擦发电装置。其中, LCD 为低功率元件。LCD 与风力摩擦发电装置相连, 风力摩擦 发电装置用于驱动 LCD 进行显示。 0050 该照明装置中, 无需额外的整流电路模块、 滤波电路模块甚至稳压变压电路模块, 风力摩擦发电装置在合适的风源速度条件下, 可直接为 LCD 提供频率高于人眼辨识闪烁频 率阈值的交流电。 0051 为了使相关技术人员更清晰地理解本发明提出的风力摩擦发电装置以及具有其 的照明装置与显示装置, 举例加以说明。 0。
32、05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验中, 采用本发明的聚合物材料面积为 5cm*5cm 的器件, 在风 说 明 书 CN 104348380 A 7 6/6 页 8 速 30-35km/h 时工作, 能够稳定驱动 9 个 LED 灯, 人眼感觉不到 LED 闪烁。测量得到器件的 短路电流如图 3 所示, 交流电频率接近 100Hz, 明显超过了人眼能辨识闪烁频率阈值, 交流 电压幅值为 14-20A。由此可知, 该照明装置可以很好地应用在汽车、 火车、 地铁等具有一 定运行速度的交通工具上, 或者应用于我国西部、 北部等常年风速较大地区中, 起到照明、 显示或信号指示作用。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参考术语。
33、 “一个实施例” 、“一些实施例” 、“示 例” 、“具体示例” 、 或 “一些示例” 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 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 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 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53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 上述实施例是示例 性的,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 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说 明 书 CN 104348380 A 8 1/2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48380 A 9 2/2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48380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