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的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684334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62250.4

申请日:

2014.10.18

公开号:

CN104255279A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公布日:2015010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41018|||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肥西县昌玖木本油料种植专业合作社

发明人:

解启柱

地址:

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柿树岗乡袁店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凤仙花的种植方法,步骤包括:幼苗栽培:将凤仙花种子撒播在苗床基质上;整地:选择坡度在10°-45°的坡地;定植:将凤仙花种苗挖起进行移栽,使其根部伸入上述穴底的土壤,在上述穴中施入肥料,在上述穴内压入土壤并且使得上述凤仙花种苗顶部伸出土壤;追肥:定植后的第二年,每年追加施肥至少三次;控水:定值后在凤仙花的子叶期每隔3-4天往凤仙花喷洒水至表面湿润,在真叶期当凤仙花的基质表层见干再浇水;锄草:定值后的第二年,至少锄草五次,并且清沟培土,保持地中无杂草不板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相比传统种植方法,其产量能够提高15-20%。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凤仙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幼苗栽培:将苗床基质淋足水分,待水分完全渗后将凤仙花种子撒播在苗床基质上,苗床基质整平整细,然后覆盖厚度为0.5~0.8厘米的细沙土,5~6天即可获得凤仙花幼苗;
整地:选择坡度在10°-45°的坡地,夏季之前将所述坡地表面的植被砍除,就地铺平进行焚烧;
定植:在10月前后,在所述坡地挖穴,将凤仙花种苗挖起进行移栽,使其根部伸入所述穴底的土壤,在所述穴中施入肥料,在所述穴内压入土壤并且使得所述凤仙花种苗顶部伸出土壤;
追肥:定植后的第二年,每年追加施肥至少三次;
控水:定值后在凤仙花的子叶期每隔3-4天往凤仙花喷洒水至表面湿润,在真叶期当凤仙花的基质表层见干再浇水;
锄草:定值后的第二年,至少锄草五次,并且清沟培土,保持地中无杂草不板结。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凤仙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地选择15─20°的荒山缓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凤仙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定植前至少翻地三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凤仙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次翻地第一次翻地挖50─60cm深,保持翻地的区域土壤成块,以便晒地,第二次翻地进行细翻,挖50─60cm深,边翻边清除翻地区域内的杂物,第三次翻地进行细翻,挖为40─50c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凤仙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挖穴按凤仙花种苗株距20-40cm挖穴,穴深25-35c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凤仙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穴内压入土壤并且使得所述凤仙花种苗顶部伸出土壤3cm-5c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凤仙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定植后的第二年,每年追加施肥三次,第一次在春季发芽前,第二次在夏季之前,第二次在秋冬季落叶时。

说明书

说明书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凤仙花的种植方法,主要应用在植物栽培的技术领域之中。
背景技术
凤仙花,拉丁学名Impatiens balsamina L.(本草纲目)又名(本草纲目)指甲花、染指甲花、透骨草、金凤花、洒金花、芰芰草等。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高60-100cm,全株分根、茎、叶子、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
凤仙花系著名中药,花入药,可活血消胀,治跌打损伤。花外搽可治鹅掌疯,又能除狐臭;种子煎膏外搽,可治麻木酸痛。
目前,由于凤仙花的药用价值较高,凤仙花的种植也收到越来越多的普及,因此,对于凤仙花的种植技术的细致开发具有较高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凤仙花的种植方法,相比传统种植方法,其产量能够提高15-20%。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凤仙花的种植方法,步骤包括:
幼苗栽培:将苗床基质淋足水分,待水分完全渗后将凤仙花种子撒播在苗床基质上,苗床基质整平整细,然后覆盖厚度为0.5~0.8厘米的细沙土,5~6天即可获得凤仙花幼苗;
整地:选择坡度在10°-45°的坡地,夏季之前将上述坡地表面的植被砍除,就地铺平进行焚烧;
定植:在10月前后,在上述坡地挖穴,将凤仙花种苗挖起进行移栽,使其根部伸入上述穴底的土壤,在上述穴中施入肥料,在上述穴内压入土壤并且使得上述凤仙花种苗顶部伸出土壤;
追肥:定植后的第二年,每年追加施肥至少三次;
控水:定值后在凤仙花的子叶期每隔3-4天往凤仙花喷洒水至表面湿润,在真叶期当凤仙花的基质表层见干再浇水;
锄草:定值后的第二年,至少锄草五次,并且清沟培土,保持地中无杂草不板结。
进一步地,上述坡地选择15─20°的荒山缓坡。
进一步地,在定植前至少翻地三次。
进一步地,上述三次翻地第一次翻地挖50─60cm深,保持翻地的区域土壤成块,以便晒地,第二次翻地进行细翻,挖50─60cm深,边翻边清除翻地区域内的杂物,第三次翻地进行细翻,挖为40─50cm。
进一步地,上述挖穴按凤仙花种苗株距20-40cm挖穴,穴深25-35cm。
进一步地,上述穴内压入土壤并且使得上述凤仙花种苗顶部伸出土壤3cm-5cm。
进一步地,定植后的第二年,每年追加施肥三次,第一次在春季发芽前,第二次在夏季之前,第二次在秋冬季落叶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能有效提高凤仙花的存活率,并且相比传统种植方法,其产量能够提高15-20%,该种植方法科学有效,各个步骤环节不会对幼苗产生负面损伤,使用效果较佳,适宜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案例:
本发明,凤仙花的种植方法,步骤包括:
幼苗栽培:将苗床基质淋足水分,待水分完全渗后将凤仙花种子撒播在苗床基质上,苗床基质整平整细,然后覆盖厚度为0.5~0.8厘米的细沙土,5~6天即可获得凤仙花幼苗;
整地:选择坡度在10°-45°的坡地,夏季之前将上述坡地表面的植被砍除,就地铺平进行焚烧;
既消灭了越冬虫卵,又疏松了荒地,便于挖地。
定植:在10月前后,在上述坡地挖穴,将凤仙花种苗挖起进行移栽,使其根部伸入上述穴底的土壤,在上述穴中施入肥料,在上述穴内压入土壤并且使得上述凤仙花种苗顶部伸出土壤;
追肥:定植后的第二年,每年追加施肥至少三次;
控水:定值后在凤仙花的子叶期每隔3-4天往凤仙花喷洒水至表面湿润,在真叶期当凤仙花的基质表层见干再浇水;
锄草:定值后的第二年,至少锄草五次,并且清沟培土,保持地中无杂草不板结。
应保持地中无杂草,不板结。特别是夏秋季不能有草荒的现象出现,否则不但影响产量,而且还影响药材质量。每次雨后地干时要及时清沟培土,切勿造成排水不畅,导致病害发生。在定植后的第三、四年春季开花时,除留种植株外,可全部摘除花蕾。
上述坡地选择15─20°的荒山缓坡。
在定植前至少翻地三次。
上述三次翻地第一次翻地挖50─60cm深,保持翻地的区域土壤成块,以便晒地,第二次翻地进行细翻,挖50─60cm深,边翻边清除翻地区域内的杂物,第三次翻地进行细翻,挖为40─50cm。
上述挖穴按凤仙花种苗株距20-40cm挖穴,穴深25-35cm。
上述穴内压入土壤并且使得上述凤仙花种苗顶部伸出土壤3cm-5cm。
定植后的第二年,每年追加施肥三次,第一次在春季发芽前,第二次在夏季之前,第二次在秋冬季落叶时。
本发明,凤仙花的种植方法,能有效提高凤仙花的存活率,并且相比传统种植方法,其产量能够提高15-20%,该种植方法科学有效,各个步骤环节不会对幼苗产生负面损伤,使用效果较佳,适宜推广使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凤仙花的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凤仙花的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凤仙花的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凤仙花的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凤仙花的种植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5527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07 CN 104255279 A (21)申请号 201410562250.4 (22)申请日 2014.10.18 A01G 1/00(2006.01) (71)申请人 肥西县昌玖木本油料种植专业合作 社 地址 2312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柿树岗乡 袁店村 (72)发明人 解启柱 (54) 发明名称 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步骤包括 : 幼苗栽培 : 将凤仙花种子撒播在苗床基质上 ; 整 地 : 选择坡度在 10 -45的坡地 ; 定植 : 将凤仙 花种苗挖起。

2、进行移栽, 使其根部伸入上述穴底的 土壤, 在上述穴中施入肥料, 在上述穴内压入土壤 并且使得上述凤仙花种苗顶部伸出土壤 ; 追肥 : 定植后的第二年, 每年追加施肥至少三次 ; 控水 : 定值后在凤仙花的子叶期每隔 3-4 天往凤仙花喷 洒水至表面湿润, 在真叶期当凤仙花的基质表层 见干再浇水 ; 锄草 : 定值后的第二年, 至少锄草五 次, 并且清沟培土, 保持地中无杂草不板结。本发 明的优点在于, 相比传统种植方法, 其产量能够提 高 15-20。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55279 A CN 104255279 A 1/1 页 2 1. 一种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包括 : 幼苗栽培 : 将苗床基质淋足水分, 待水分完全渗后将凤仙花种子撒播在苗床基质上, 苗 床基质整平整细, 然后覆盖厚度为0.50.8厘米的细沙土, 56天即可获得凤仙花幼苗 ; 整地 : 选择坡度在 10 -45的坡地, 夏季之前将所述坡地表面的植被砍除, 就地铺平 进行焚烧 ; 定植 : 在 10 月前后, 在所述坡地挖穴, 将凤仙花种苗挖起进行移栽, 使其根部伸入所述 穴底的土壤, 在所述穴中施入肥料, 在所述穴内压入土壤并且使得所。

4、述凤仙花种苗顶部伸 出土壤 ; 追肥 : 定植后的第二年, 每年追加施肥至少三次 ; 控水 : 定值后在凤仙花的子叶期每隔 3-4 天往凤仙花喷洒水至表面湿润, 在真叶期当 凤仙花的基质表层见干再浇水 ; 锄草 : 定值后的第二年, 至少锄草五次, 并且清沟培土, 保持地中无杂草不板结。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坡地选择 15 20的荒 山缓坡。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定植前至少翻地三次。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次翻地第一次翻地 挖 50 60cm 深, 保持翻地的。

5、区域土壤成块, 以便晒地, 第二次翻地进行细翻, 挖 50 60cm 深, 边翻边清除翻地区域内的杂物, 第三次翻地进行细翻, 挖为 40 50c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挖穴按凤仙花种苗株 距 20-40cm 挖穴, 穴深 25-35cm。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穴内压入土壤并且使 得所述凤仙花种苗顶部伸出土壤 3cm-5cm。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定植后的第二年, 每年追加 施肥三次, 第一次在春季发芽前, 第二次在夏季之前, 第二次在秋冬季落叶时。 权。

6、 利 要 求 书 CN 104255279 A 2 1/3 页 3 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主要应用在植物栽培的技术领域之中。 背景技术 0002 凤仙花, 拉丁学名 Impatiens balsamina L.( 本草纲目 ) 又名 ( 本草纲目 ) 指甲 花、 染指甲花、 透骨草、 金凤花、 洒金花、 芰芰草等。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 高 60-100cm, 全株分根、 茎、 叶子、 花、 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因其花头、 翅、 尾、 足俱翘然如凤 状, 故又名金凤花。 0003 凤仙花系著名中药, 花入药, 可活血消胀, 治跌打损伤。

7、。 花外搽可治鹅掌疯, 又能除 狐臭 ; 种子煎膏外搽, 可治麻木酸痛。 0004 目前, 由于凤仙花的药用价值较高, 凤仙花的种植也收到越来越多的普及, 因此, 对于凤仙花的种植技术的细致开发具有较高的价值。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相比传统种植方法, 其 产量能够提高 15-20。 0006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 一种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步骤包括 : 0008 幼苗栽培 : 将苗床基质淋足水分, 待水分完全渗后将凤仙花种子撒播在苗床基质 上, 苗床基质整平整细, 然后覆盖厚度为0.50.8厘米的细沙土, 56天即可获得。

8、凤仙花 幼苗 ; 0009 整地 : 选择坡度在 10 -45的坡地, 夏季之前将上述坡地表面的植被砍除, 就地 铺平进行焚烧 ; 0010 定植 : 在 10 月前后, 在上述坡地挖穴, 将凤仙花种苗挖起进行移栽, 使其根部伸入 上述穴底的土壤, 在上述穴中施入肥料, 在上述穴内压入土壤并且使得上述凤仙花种苗顶 部伸出土壤 ; 0011 追肥 : 定植后的第二年, 每年追加施肥至少三次 ; 0012 控水 : 定值后在凤仙花的子叶期每隔 3-4 天往凤仙花喷洒水至表面湿润, 在真叶 期当凤仙花的基质表层见干再浇水 ; 0013 锄草 : 定值后的第二年, 至少锄草五次, 并且清沟培土, 保持。

9、地中无杂草不板结。 0014 进一步地, 上述坡地选择 15 20的荒山缓坡。 0015 进一步地, 在定植前至少翻地三次。 0016 进一步地, 上述三次翻地第一次翻地挖 50 60cm 深, 保持翻地的区域土壤成块, 以便晒地, 第二次翻地进行细翻, 挖5060cm深, 边翻边清除翻地区域内的杂物, 第三次翻 地进行细翻, 挖为 40 50cm。 0017 进一步地, 上述挖穴按凤仙花种苗株距 20-40cm 挖穴, 穴深 25-35cm。 说 明 书 CN 104255279 A 3 2/3 页 4 0018 进一步地, 上述穴内压入土壤并且使得上述凤仙花种苗顶部伸出土壤 3cm-5cm。

10、。 0019 进一步地, 定植后的第二年, 每年追加施肥三次, 第一次在春季发芽前, 第二次在 夏季之前, 第二次在秋冬季落叶时。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0021 能有效提高凤仙花的存活率, 并且相比传统种植方法, 其产量能够提高 15-20, 该种植方法科学有效, 各个步骤环节不会对幼苗产生负面损伤, 使用效果较佳, 适宜推广使 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 实施案例 : 0024 本发明, 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步骤包括 : 0025 幼苗栽培 : 将苗床基质淋足水分, 待水分完全渗后将凤仙花种子撒播在苗床基质 上, 苗床基质整平。

11、整细, 然后覆盖厚度为0.50.8厘米的细沙土, 56天即可获得凤仙花 幼苗 ; 0026 整地 : 选择坡度在 10 -45的坡地, 夏季之前将上述坡地表面的植被砍除, 就地 铺平进行焚烧 ; 0027 既消灭了越冬虫卵, 又疏松了荒地, 便于挖地。 0028 定植 : 在 10 月前后, 在上述坡地挖穴, 将凤仙花种苗挖起进行移栽, 使其根部伸入 上述穴底的土壤, 在上述穴中施入肥料, 在上述穴内压入土壤并且使得上述凤仙花种苗顶 部伸出土壤 ; 0029 追肥 : 定植后的第二年, 每年追加施肥至少三次 ; 0030 控水 : 定值后在凤仙花的子叶期每隔 3-4 天往凤仙花喷洒水至表面湿润。

12、, 在真叶 期当凤仙花的基质表层见干再浇水 ; 0031 锄草 : 定值后的第二年, 至少锄草五次, 并且清沟培土, 保持地中无杂草不板结。 0032 应保持地中无杂草, 不板结。 特别是夏秋季不能有草荒的现象出现, 否则不但影响 产量, 而且还影响药材质量。每次雨后地干时要及时清沟培土, 切勿造成排水不畅, 导致病 害发生。在定植后的第三、 四年春季开花时, 除留种植株外, 可全部摘除花蕾。 0033 上述坡地选择 15 20的荒山缓坡。 0034 在定植前至少翻地三次。 0035 上述三次翻地第一次翻地挖 50 60cm 深, 保持翻地的区域土壤成块, 以便晒地, 第二次翻地进行细翻, 挖。

13、 50 60cm 深, 边翻边清除翻地区域内的杂物, 第三次翻地进行细 翻, 挖为 40 50cm。 0036 上述挖穴按凤仙花种苗株距 20-40cm 挖穴, 穴深 25-35cm。 0037 上述穴内压入土壤并且使得上述凤仙花种苗顶部伸出土壤 3cm-5cm。 0038 定植后的第二年, 每年追加施肥三次, 第一次在春季发芽前, 第二次在夏季之前, 第二次在秋冬季落叶时。 0039 本发明, 凤仙花的种植方法, 能有效提高凤仙花的存活率, 并且相比传统种植方 法, 其产量能够提高 15-20, 该种植方法科学有效, 各个步骤环节不会对幼苗产生负面损 说 明 书 CN 104255279 A 4 3/3 页 5 伤, 使用效果较佳, 适宜推广使用。 0040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 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4255279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