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0697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80697A21申请号201410338014422申请日20140716F28D15/0420060171申请人江苏南通申通机械有限公司地址226000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外环北路692号72发明人高峰顾忠华杜度郭峰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代理人滑春生54发明名称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包括冷凝器、蒸发器、管道,冷凝器和蒸发器通过管道连通并形成回路,冷凝器设置于船弦的外侧;本装置冷凝器设置于船弦的外侧,这样可以当船舶行驶过程中,通过海水对冷凝。
2、器的冲刷,达到降温的效率,当船舶静止状态下,可以通过海风对冷凝器的吹拂,达到降温的效率,最后则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本装置中冷凝器的安装位置高于蒸发器的安装位置,这样可以依靠两者的高度差,凭借介质的重力作用,实现自身的循环;本装置上设置截止阀,可以当本装置发生异常时,可及时切断回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0697ACN104180697A1/1页21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包括冷凝器(1)、蒸发器(2)、管道,所述冷凝器(1)和蒸发器(2)通过管道连通并形成回路,其特。
3、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设置于船弦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冷凝器(1)和蒸发器(2)的管道包括蒸发管道和冷凝管道,所述冷凝管道连接冷凝器(1)和蒸发器(2)的下表面,所述蒸发管道连接冷凝器(1)和蒸发器(2)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冷凝器(1)和蒸发器(2)的管道采用一根管道同时作为蒸发管道和冷凝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热管装置采用重力热管结构所述冷凝器(1)的安装位置高于蒸发器(2)的安装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装置采用毛。
4、细吸液热管结构冷凝管包括金属网(5)、铜管层(6)、锡粉层(7)和管体(8),所述金属网(5)、铜管层(6)、锡粉层(7)和管体(8)按从里到外的顺序依次包覆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5)的结构为由丝径为20180UM的不锈钢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孔隙率为3032。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锡粉层(7)的厚度为23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为方型或圆柱型,所述蒸发器(2)为方型或圆柱型。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
5、器(1)和蒸发器(2)连通的管道上设有截止阀。权利要求书CN104180697A1/3页3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背景技术0002热管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自从被引入散热器制造行业,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思路,摆脱了单纯依靠高风量电机来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单一散热模式,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即便采用低转速、低风量电机,同样可以得到满意效果,使得困扰风冷散热的噪音问题得到良好解决,开辟了散热行业新天地。目前市面上的热管对散热的效果很不明显,对于传热密度高的场合效率低下,且不能实现循环的过程。一般冷凝器在船舶上通。
6、常都安装在船体内部,不容易散热,且冷凝器散热也需要消耗能源。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该船舶专用热管装置,构造简单、安装方便,节约能源。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包括冷凝器、蒸发器、管道,所述冷凝器和蒸发器通过管道连通并形成回路,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冷凝器设置于船弦的外侧。0005进一步,所述连接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管道包括蒸发管道和冷凝管道,所述冷凝管道连接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下表面,所述蒸发管道连接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上表面。0006进一步,所述连接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管道采用一根管道同时作为蒸发管道和冷凝管道。。
7、0007进一步,所述热管装置采用重力热管结构所述冷凝器的安装位置高于蒸发器的安装位置。0008进一步,所述热管装置采用毛细吸液热管结构包括金属网、铜管层、锡粉层和管体,所述金属网、铜管层、锡粉层和管体按从里到外的顺序依次包覆在一起。0009进一步,所述金属网的结构为由丝径为20180UM的不锈钢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孔隙率为3032。0010进一步,所述锡粉层的厚度为23MM。0011进一步,所述冷凝器为方型或圆柱型,所述蒸发器为方型或圆柱型。0012进一步,所述冷凝器和蒸发器连通的管道上设有截止阀。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冷凝器设置于船弦的外侧,这样可以当。
8、船舶行驶过程中,通过海水对冷凝器的冲刷,达到降温的效率,当船舶静止状态下,可以通过海风对冷凝器的吹拂,达到降温的效率,最后则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00142本装置中冷凝器的安装位置高于蒸发器的安装位置,这样可以依靠两者的高度差,凭借介质的重力作用,实现自身的循环。说明书CN104180697A2/3页400153本装置上毛细吸液热管结构上的金属网采用丝径为20180UM的不锈钢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孔隙率为3032左右,这样结构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管道的热量的传递速度。00164本装置上毛细吸液热管结构上采用锡粉层,且锡粉层的厚度为23MM,根据锡高传热的特性,加快热量的传递速度。00。
9、175本装置上设置截止阀,可以当本装置发生异常时,可及时切断回路。附图说明0018图1为本发明的双管道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2为本发明毛细吸液热管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3为本发明的单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22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热管装置,包括冷凝器1、蒸发器2、管道,冷凝器1和蒸发器2通过管道连通并形成回路。0023实施例1本发明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之上,冷凝器1设置于船弦的外侧,这样可以当船舶行驶过程中,通过海水对冷凝器的冲刷,达到降温的效率,当船舶静止状态下,可以通过海风对冷凝器的吹拂,达到降温的效率,最后则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如图1所。
10、示,连接冷凝器1和蒸发器2的管道包括蒸发管道和冷凝管道,冷凝管道连接冷凝器1和蒸发器2的下表面,蒸发管道连接冷凝器1和蒸发器2的上表面;热管装置采用重力热管结构冷凝器1的安装位置高于蒸发器2的安装位置,这样可以依靠两者的高度差,凭借介质的重力作用,实现自身的循环;热管装置采用毛细吸液热管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金属网5、铜管层6、锡粉层7和管体8,金属网5、铜管层6、锡粉层7和管体8按从里到外的顺序依次包覆在一起;金属网5的结构为由丝径为20180UM的不锈钢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孔隙率为3032,这样结构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管道的热量的传递速度;锡粉层7的厚度为23MM,根据锡高传热的特。
11、性,加快热量的传递速度;冷凝器1为方型或圆柱型,蒸发器2为方型或圆柱型;冷凝器1和蒸发器2连通的管道上设有截止阀,可以当本装置发生异常时,可及时切断回路。0024本装置的使用状态冷凝器1设置于船弦的外侧,可以通过海水对冷凝器1进行降温,将热量传入蒸发器2,在蒸发器2内有低温低压易蒸发的热媒蒸发,吸收传递过来的热量,蒸发后的热媒流到冷凝器1,在冷凝器1将热量传递给冷凝端另一侧的冷介质,热媒在放出热量后冷凝成液体,靠自身重力流入蒸发器2继续吸收热量,以达到循环工作的原理,当本装置发生异常时,可通过截止阀及时切断回路。0025实施例2本发明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所示,还采用连接冷凝器1和蒸发器2为一根管道。本装置的使用状态其传热散热时,只采用一根管道对冷凝器1和蒸发器2进行连接,蒸发器2吸收热量,将热媒流到冷凝器1,在冷凝器1里将热量传递给冷凝端另一侧的冷介说明书CN104180697A3/3页5质,热媒在放出热量后冷凝成液体,最后又通过原管道流回蒸发器2。说明书CN104180697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80697A2/2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8069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