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65772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41380.1

申请日:

2015.09.30

公开号:

CN105298032A

公开日:

2016.02.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D 11/02申请日:20150930|||公开

IPC分类号:

E04D11/02; E04G21/00

主分类号:

E04D11/02

申请人: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健民; 张军; 李海涛; 于克民; 刘育宝

地址:

200122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68号27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代理人:

曾耀先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屋面混凝土结构层进行表面处理;2)在屋面混凝土结构层的表面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3)在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的表面粘贴防水卷材。使用抛丸工艺对屋面混凝土结构层进行表面处理可以剥离其表面的浮浆以及起砂层,并且使得屋面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变得粗燥。浮浆以及起砂层的剥离可以使得防水卷材粘贴完成后不易产生空鼓的现象。屋面混凝土结构层的粗糙表面可以增加屋面混凝土结构层和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之间的粘接强度,进而增加防水卷材和屋面混凝土结构层的粘接强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屋面混凝土结构层,所述屋面混凝土结构层的表面经过抛丸处理;
涂刷于所述屋面混凝土结构层表面的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
粘贴于所述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表面的防水卷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界面处理
剂层主要包括水泥、环氧树脂、丙烯酸、甲酸钙以及石英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
材为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4.一种屋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包括:
1)对屋面混凝土结构层进行表面处理;
2)在屋面混凝土结构层的表面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
3)在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的表面粘贴防水卷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屋面混凝土
结构层进行表面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抛丸机对所述屋面混凝土结构层的表面进行抛丸处理;
2)使用吸尘器清除所述屋面混凝土结构层表面的灰尘和钢丸。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
通过热熔粘贴的方式粘贴于所述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的表面。

说明书

屋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指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屋面防水结构大部分为贴合于屋面结构层10的防
水卷材12。传统的防水卷材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屋面结构层10
的表面进行找平,保证屋面结构层10的表面平整;随后在屋面结构层10的表
面涂刷冷底子油11;最后,使用热熔法将防水卷材12粘贴于屋面结构层10的
表面。

但是上述屋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在铺设卷材之前需
要在屋面结构层10的表面进行制作找平层,找平层的施工费工费时,并且在建
筑的使用过程中找平层容易出现脱皮;2.当屋面结构层10的表面存在浮浆、起
砂等问题时,贴合于屋面结构层10的防水卷材12由于粘接力不足容易出现空
鼓的现象;3.产生空鼓现象后,防水卷材12的局部发生渗水时会产生窜水现象,
窜水现象会增加屋顶堵漏修复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
发明的屋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屋面防水结构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其包括:

屋面混凝土结构层,所述屋面混凝土结构层的表面经过抛丸处理;

涂刷于所述屋面混凝土结构层表面的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

粘贴于所述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表面的防水卷材。

本发明的屋面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屋面混凝土结构层的表面
经过抛丸处理。

本发明的屋面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主要
包括水泥、环氧树脂、丙烯酸、甲酸钙以及石英砂。

本发明的屋面防水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卷材为弹性体改性沥
青防水卷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屋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

1)对屋面混凝土结构层进行表面处理;

2)在屋面混凝土结构层的表面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

3)在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的表面粘贴防水卷材。

本发明的屋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对屋面混凝土结构层
进行表面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抛丸机对所述屋面混凝土结构层的表面进行抛丸处理;

2)使用吸尘器清除所述屋面混凝土结构层表面的灰尘和钢丸。

本发明的屋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卷材通过热
熔粘贴的方式粘贴于所述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的表面。

本发明的屋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抛丸工艺对屋面
混凝土结构层进行表面处理可以剥离其表面的浮浆以及起砂层,并且使得屋面
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变得粗燥。浮浆以及起砂层的剥离可以使得防水卷材粘贴完
成后不易产生空鼓的现象。屋面混凝土结构层的粗糙表面可以增加屋面混凝土
结构层和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之间的粘接强度,进而增加防水卷材和屋面混凝
土结构层的粘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屋面防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屋面防水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
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
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
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
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
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
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
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
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
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
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屋面防水结构。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屋面防水结构包括: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混凝土
界面处理剂层21以及防水卷材22。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为建筑物顶部的钢筋
混凝土结构。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的表面经过抛丸处理。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
21涂刷于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的表面。防水卷材22通过热熔粘贴的方式粘贴
于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21的表面。

经过抛丸处理后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粗糙面,粗糙的
表面可以增加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21和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之间的粘结强度。
此外,经过抛丸处理的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的表面没有浮浆和起砂层,这使得
防水卷材22粘贴后不易产生空鼓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21主要包括水泥、环氧树脂、丙烯酸、
甲酸钙以及石英砂。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21可以显著改善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
的界面性质,使得防水卷材22和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之间可以更加紧密的贴
合。此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21还具有防水、抗冻融、耐老化、收缩率小、无
龟裂、不空鼓、不脱落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防水卷材22为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卷材22可以
通过热熔粘贴的方式贴合于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21的上表面。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屋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屋面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使用抛丸机对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的表面进行抛丸处理;随后,使用吸
尘器清除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表面的灰尘和钢丸。

抛丸处理的原理是利用抛丸机向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表面抛出扇形的高速
钢丸流束。钢丸流束撞击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的表面,将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
表面的浮浆以及起砂层从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表面剥离。此外,抛丸处理还可
以使得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的表面变成具有细小凹坑的粗糙面。抛丸处理后使
用吸尘器将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表面剥落的沙尘以及钢丸清理干净。

2)表面处理完成后,在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的表面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
剂层21。在本实施例中,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21主要包括水泥、环氧树脂、丙
烯酸、甲酸钙以及石英砂。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21可以显著改善屋面混凝土结
构层20的界面性质,使得防水卷材22和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之间可以更加紧
密的贴合。此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21还具有防水、抗冻融、耐老化、收缩率
小、无龟裂、不空鼓、不脱落的优点。

在表面处理的后,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的表面变成具有细小凹坑的粗糙面,
这可以增加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21和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之间的接触面积,
从而增加两者之间的粘结强度。

3)在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21的表面粘贴防水卷材22。本实施例中防水卷
材为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卷材22通过热熔粘贴的方式粘贴于混凝土
界面处理剂层21的表面。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21可以和防水卷材22以及屋面
混凝土结构层20紧密贴合,因此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21可以增加防水卷材22
和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之间的粘结强度。

在对屋面混凝土结构层20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的过程中,屋面混凝土结构
层20表面的浮浆以及起砂层被剥离。浮浆以及起砂层的剥离使得防水卷材22
铺贴完成后不易产生空鼓现象,从而提高了防水卷材22的防水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
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
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
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屋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屋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屋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屋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屋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屋面混凝土结构层进行表面处理;2)在屋面混凝土结构层的表面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3)在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层的表面粘贴防水卷材。使用抛丸工艺对屋面混凝土结构层进行表面处理可以剥离其表面的浮浆以及起砂层,并且使得屋面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变得粗燥。浮浆以及起砂层的剥离可以使得防水卷材粘贴完成后不易产生空鼓的现象。屋面混凝土结构层的粗糙表面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