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支线道路立体停车场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立体停车场,属于城市公共配套工程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各地城市车辆爆发性增长,“停车难”车主们面临越来越多的困扰,在市区繁华路段时常开车兜圈找车位,回家小区车位依然难觅。许多车主无奈之下占用城市道路和社区内盲道、人行道、消防通道等违章停车。这又将出行路堵得水泄不通,每天都要不断在“车龙”中辗转腾挪。有人测算,假定每辆车每年行驶2万公里,时速50公里,则全年的动态交通行驶状态只有400小时,而静态停放状态达8000多小时,占95%以上。停车场总量不足,使用效率不高,是造成当前停车难的主要原因。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共有机动车559.1万辆,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位缺口量达到250万个;深圳、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的停车位缺口均超过150万个。此外,不仅一二线城市车位的供需不平衡,停车难问题甚至已经蔓延到三四线城市。
城市里停车难的地方基本上是在城市中心的支线道路上,那里道路狭窄,停车位十分有限;这样对城市的市容、市貌和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现有的立体停车场或停车楼均需较大场地,对于停车难的老城区而言土地资源紧张地价又非常高,不适合多建。而对于机械提升式停车楼来说维护成本较高,停车费用比普通停车场要高,目前也没太大的市场吸引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城市停车难、结构合理、安装、拆卸方便的道路立体停车场。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城市支路立体停车场,架设在城市支线道路上,包括:在道路两侧埋设的若干地桩、固定在地桩上的支柱,架设支柱上的在横梁,铺设在横梁上的若干块停车平台,停车平台两端设有车辆上下的弧形斜坡,弧形斜坡弧形位于道路外部,其下端与道路侧边相连,弧形斜坡下方设有支柱及地桩。
所述道路立体停车场由模块化钢结构螺接或焊接而成。
所述的立体停车场为两层,在一层停车平台螺接若干立柱,在立柱螺接架设横梁,在横梁上螺接铺设二层停车平台,一层停车平台与二层停车平台间设有车辆上下的斜坡。
在侧边相邻立柱间拉设有固定拉索。
一层停车平台与地面高度小于4米,在入口弧形斜坡前方的道路上设有限高装置和减速带。
所述的停车平台与地面间设有下楼梯或电梯。
所述的停车平台架设在双向车道上,在一层停车平台上设有调头区。
所述的立体停车平台上方设有顶篷,在顶篷上设有太阳能板。
采用上术方案后,本发明在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将停车场设置在城市支线道路上,不占用土地,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安装施工便捷,也可因道路情况变更而快速拆除或迁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地桩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立柱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停车平台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层式停车场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层平台到二层平台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斜坡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电梯和楼梯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地桩;2、立柱;3横梁;41、一层停车平台;411、护拦;42、二层停车平台;431、432、上、下斜坡;51、52、弧形斜坡;6、层顶;7、减速带;8限高装置;9、楼梯和电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发明在城市中心的支路上选好建造道路立体停车场的路段,如图1所示,在道路的中央和两侧埋设若干地桩1,如果道路狭窄,或在单向一条道路上中央地桩可省去,只需在道路两侧埋设地桩即可,地桩的多少取决于停车场建设的大小及材料、环境因素,地桩上的钢筋需凸出地桩表面(图中未示出),以便于地桩与支柱2连接牢固。地桩采用钢筋、水泥浇灌而成,必需牢固可靠。
如图2和图7所示,在每个地桩1上坚直设立支柱后,地桩1与支柱2之间可采用螺丝紧固或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支柱2上采用螺丝紧固或焊接等方式固定搭设横梁3,侧向支柱与支柱之间,采用拉索连接、固定。所有横梁距离地面的高度统一,以防支柱倾斜等,在支桩2面向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一侧安装防护装置21,以防止汽车交通事故时,影响到停车场的安全。
如图3和图4所示,横梁3铺上多块钢板经过固定或焊接等方式加固后拼形成停车平台41,并在停车平台41四周设立护栏411(或围墙),以保证平台停车安全。
如图4所示,在停车平台41两端设有车辆上下停车平台的的弧形斜坡51、52,弧形斜坡51、52弧形绕道路外侧与道路侧边相连,由于城市中心支线道路较狭窄,采用圆弧型斜坡,不会影响到道路上正常行驶汽车的通行.
在停车场内设有照明系统、消防系统和顶篷6,在顶篷6上设置太阳能板提供电力,确保道路立体停车场运行和管理的安全。停车场内根据需要,可安装充电桩,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停车场内根据需要,可安装充电桩,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如图3和图4所示,在道路上通向立体停车场弧形斜坡51入口的前方设置减速带7和限高装置8,以确道路立体停车场的安全。
如图5和图6所示,当一层停车平台不够用时,采用前述相同的方法,可在一层停车平台41上增加二层停车平台42或多层停车平台,在一层停车平台41与二停车平台之间42,建有上、下斜坡431、432,以方便汽车在各停车平台间通行。
如图8所示,在道路立体停车场道路侧边,设有停车平台与地面连接的楼梯或小型电梯9,以方便车主停完车后下到地面或从地面上到停车平台开车。
在停车场内可安装停车的管理系统,假如城市内有多座道路停车场,将它们并入城市交通系统,时时显示车库内的空车位的数量,并在停车场的两端设置显示器,让它车库内空车位的数量,当城市交通发生拥堵时,行驶在道路上的车主通过显示器上的信息,如果有空车位,他可以把车开上车库,等交通顺畅再把车开走,由于道路停车场的停车数量大,如果在交通高峰期采用免费或低收费停车,配合相应的经济手段,让车主在交通高峰,把车停在道路停车场内,这样它完全可以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必要时可以在停车场内建休息区。
对于架设在双向车道上的立体停车场,在一层平台上设有车辆调头区,这样就不会导致车辆在地面道路上调头而引发拥堵。
使用时,当行驶在城市道路上汽车需要停车时,看到停车场前的显示器的信息,如果有空停车位,汽车通过圆弧型的入口斜坡,直接开到空中停车场的平台上,寻到合适停车位,停好车后,从停车平台通往地面的楼梯或电梯,下到地面,取车相反,从楼梯或电梯来到停车平台,取完车,开车从出口斜坡直接开到公路。
本发明的优点:
由于本发明基本采用钢结构,安装十分方便、快捷,安装工期短,由于本发明采用钢结构建造,不会由于道路变更用途而浪费,拆除十分方便,快捷。由于建在城市道路之上,特别是在城市中心或支线道路上,对车主来说,寻找车位非常困难,有了它,停车、取车更加方便,快捷。充用利用城市道路资源,无需占用城市用地资源,而且停放车的数量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