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63301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8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65881.9

申请日:

2015.08.03

公开号:

CN105133832A

公开日:

2015.12.0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11/48申请日:20150803|||公开

IPC分类号:

E04G11/48; E04G11/50

主分类号:

E04G11/48

申请人:

共享钢构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王亮; 黄戴春

地址:

570100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东南桥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代理人:

饶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属于建筑支模技术领域,应用于H型截面钢梁浇筑混凝土楼板,包括若干间隔设置于两个钢梁之间的支护单元,支护单元包括支座、横梁以及垫板,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钢梁的上翼缘板的下侧,垫板设置于横梁与混凝土楼板之间,支座设置于横梁的下表面与钢梁的下翼缘板的上表面之间,横梁和支座卡紧于钢梁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本发明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易于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能同时进行几层甚至整栋混凝土楼板浇筑,缩短了项目工期,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较低,能将材料回收再利用,防止破坏环境。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应用于H型截面钢梁浇筑混凝土楼板,所述混凝土楼板的下侧设置有两个H型截面的钢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钢梁之间的支护单元,所述支护单元包括支座、横梁以及垫板,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钢梁的上翼缘板的下侧,所述垫板设置于所述横梁与所述混凝土楼板之间,所述支座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下表面与所述钢梁的下翼缘板的上表面之间,所述横梁和所述支座卡紧于所述钢梁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所述横梁以及所述垫板为分体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为斜板,且其上端朝着远离所述钢梁的腹板的方向倾斜。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上端面与所述横梁的下表面匹配,所述支座的下端面与所述横梁的下翼缘板的上表面匹配。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下端面与所述横梁的下翼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垫片。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的厚度与所述横梁的上翼缘板的厚度相同。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的长度与两个横梁的上翼缘板的相向端之间的间距相同。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护单元之间的间距为500-700mm。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远离所述钢梁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块。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所述横梁以及所述垫板均采用木料制成。

说明书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支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主钢架安装完,需要浇筑每层楼板,而目前运用的支护模板浇筑混凝土技术,不仅施工时间较长,且工程成本较高。现在大概可以分为木料支模技术和压型钢板支模技术。用木料支模技术成本较低,但需要设置满堂脚手架,并且本层混凝土楼板具备一定的强度时,方可进行上一层楼板的施工,从而使得工期较长;而压型钢板支模技术可以同时进行多层混凝土楼板浇筑,缩短了施工周期、快捷方便,但工程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旨在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应用于H型截面钢梁浇筑混凝土楼板,所述混凝土楼板的下侧设置有两个H型截面的钢梁,包括若干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钢梁之间的支护单元,所述 支护单元包括支座、横梁以及垫板,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钢梁的上翼缘板的下侧,所述垫板设置于所述横梁与所述混凝土楼板之间,所述支座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下表面与所述钢梁的下翼缘板的上表面之间,所述横梁和所述支座卡紧于所述钢梁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所述横梁以及所述垫板为分体结构。采用分体结构,相互之间的固定不需要任何紧固件,只需自身构件的强度足够即可,从而方便拆卸,能够重复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为斜板,且其上端朝着远离所述钢梁的腹板的方向倾斜。采用斜板,能够使支撑更加稳固,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的上端面与所述横梁的下表面匹配,所述支座的下端面与所述横梁的下翼缘板的上表面匹配。
依靠支座与横梁的自身结构即可实现整体结构的固定,无需任何紧固件,方便拆卸,结构稳定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的下端面与所述横梁的下翼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垫片。通过设置橡胶垫片,提高支座与横梁之间的摩擦力,使支座支撑的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垫板的厚度与所述横梁的上翼缘板的厚度相同。支座将横梁顶住时,横梁能够抵住垫板,从而更好地对混凝土楼板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垫板的长度与两个横梁的上翼缘板的相向端之间的间距相同。垫板能够将两个横梁的上翼缘板之间的间隔填补,增大了支护的面积,提高了支护的效果。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护单元之间的间距为500-700mm。既能保证整体稳定性,又经济节约,而且方便安装队伍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远离所述钢梁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块。通过设置凸块,在拆卸时,只需利用凸块施力,能够更省力更容易地拆卸支座。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所述横梁以及所述垫板均采用木料制成。材料易于取得,成本低廉,并且易于加工和安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能够很好地起到支护作用,易于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能同时进行几层甚至整栋混凝土楼板浇筑,缩短了项目工期,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较低,能将材料回收再利用,防止破坏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的支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的在端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的支护单元的分布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支座101;横梁102;垫板103;橡胶垫片104;凸块105;
混凝土楼板201;
钢梁301。
具体实施方式
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主钢架安装完,需要浇筑每层楼板,而目前运用的支护模板浇筑混凝土技术,不仅施工时间较长,且工程成本较高。现在大概可以分为木料支模技术和压型钢板支模技术。用木料支模技术成本较低,但需要设置满堂脚手架,并且本层混凝土楼板具备一定的强度时,方可进行上一层楼板的施工,从而使得工期较长;而压型钢板支模技术可以同时进行多层混凝土楼板浇筑,缩短了施工周期、快捷方便,但工程成本很高。
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一种改善该问题的工具或方法。
鉴于此,本发明的设计者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设计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能够很好地起到支护作用,易于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能同时进行几层甚至整栋混凝土楼板201浇筑,缩短了项目工期,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较低,能将材料回收再利用,防止破坏环境。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应用于H型截面钢梁浇筑混凝土楼板,混凝土楼板201的下侧设置有两个H型截面的钢梁301。该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包括若干间隔设置于两个钢梁301之间的支护单元,支护单元包括支座101、横梁102以及垫板103,横梁102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钢梁301的上翼缘板的下侧,垫板103设置于横梁102与混凝土楼板201之间,支座101设置于横梁 102的下表面与钢梁301的下翼缘板的上表面之间,横梁102和支座101卡紧于钢梁301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
本实施例中,各构件之间可以采用紧固件可拆卸连接;也可以做成相互独立的分体结构,只在使用时安装形成支护结构,则无需使用紧固件。
在使用时,先将垫板103安装于混凝土楼板201的下侧、两个钢梁301的上翼缘板之间的位置,然后托住横梁102使垫板103固定,横梁102的两端分别在两个钢梁301的上翼缘板的下侧,再安装支座101,将支座101的下端安装于钢梁301的下翼缘板的上表面,上端顶住横梁102的下表面,并使横梁102和支座101卡紧于钢梁301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从而整个结构固定。拆卸时,可先拆卸两个底座,再依次取下横梁102和垫板103即可,拆装非常方便,可重复利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基于目前木料支模技术和压型钢板楼板支模技术两种技术的优点设计,能够很好地起到支护作用,易于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能同时进行几层甚至整栋混凝土楼板201浇筑,缩短了项目工期,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较低,能将材料回收再利用,防止破坏环境。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的支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 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的在端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图4,支座101、横梁102以及垫板103为分体结构,利用H型截面的钢梁301和混凝土楼板201的结构,支座101、横梁102以及垫板103的固定无需使用紧固件,仅依靠其自身结构。采用分体结构,相互之间的固定不需要任何紧固件,只需自身构件的强度足够即可,从而方便拆卸,能够重复利用。
请参阅图2~图4,支座101为斜板,且其上端朝着远离钢梁301的腹板的方向倾斜。采用斜板,能够使支撑更加稳固,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2~图4,支座101的上端面与横梁102的下表面匹配,支座101的下端面与横梁102的下翼缘板的上表面匹配。
依靠支座101与横梁102的自身结构即可实现整体结构的固定,无需任何紧固件,方便拆卸,结构稳定性好。
请参阅图2~图4,垫板103的厚度与横梁102的上翼缘板的厚度相同。支座101将横梁102顶住时,横梁102能够抵住垫板103,从而更好地对混凝土楼板201起到支撑作用。
垫板103的长度与两个横梁102的上翼缘板的相向端之间的间距相同。垫板103能够将两个横梁102的上翼缘板之间的间隔填补,增大了支护的面积,提高了支护的效果。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的支护单元的分布示意图;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支护单元为多个,沿钢梁301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护单元之间的间距为500-700mm。
当然,两个支护单元之间的间距还可以是其他数值,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仅是优选采用500-700mm,这样既能保证整体稳定性,又经济节约,而且方便安装队伍施工。
支座101、横梁102以及垫板103均采用木料制成。材料易于取得,成本低廉,并且易于加工和安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能很好的利用钢结构产品自身特点,完成支模,避免采用满堂脚手架,从而节约工程成本。
2、安装方便快捷。
3、采用单向布置支架,固定部位不需要任何紧固件,便于拆卸。
4、能同时进行几层甚至整栋混凝土楼板201浇筑,缩短工程工期。
5、可重复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的区别仅在于: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6,支座101远离钢梁301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块105。凸块105也是采用木料制成,可以与支座101粘接,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由于各构件之间是独立的,只利用自身结构来实现固定,不需要使用任何紧固件。在拆卸时,需要用力将支座101取出。通过设置凸块105,在拆卸时,只需利用凸块105施力,能够更省力更容易地拆卸支座101。
支座101的下端面与横梁102的下翼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垫片104。通过设置橡胶垫片104,提高支座101与横梁10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支座101的侧向滑移,使支座101支撑的稳定性更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 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装置,属于建筑支模技术领域,应用于H型截面钢梁浇筑混凝土楼板,包括若干间隔设置于两个钢梁之间的支护单元,支护单元包括支座、横梁以及垫板,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钢梁的上翼缘板的下侧,垫板设置于横梁与混凝土楼板之间,支座设置于横梁的下表面与钢梁的下翼缘板的上表面之间,横梁和支座卡紧于钢梁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本发明提供的可重复利用的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