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显示器件、和电子器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器件、显示器件、和电子器件.pdf(9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0956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20 CN 102509560 A *CN102509560A* (21)申请号 201110374123.8 (22)申请日 2006.12.28 2005-378262 2005.12.28 JP 200610064339.3 2006.12.28 G11C 19/28(2006.01) G09G 3/20(2006.01)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厚木市 (72)发明人 吉田泰则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 司 72001 代理人 张金金 王忠忠。
2、 (54) 发明名称 半导体器件、 显示器件、 和电子器件 (57) 摘要 提供一种在由于噪音引起的故障为低、 功耗 低、 和特性变化小的情况中稳定运行的半导体器 件 ; 包括该半导体器件的显示器件 ; 和包括该显 示器件的电子器件。 输出端子连接到电源线, 从而 减小输出端子的电位变化。另外, 由于晶体管的 电容, 保持开启一个晶体管的栅电极电位。另外, 通过用于反向偏置的信号线减少晶体管特性的变 化。 (30)优先权数据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6 页 附图 4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
3、书 2 页 说明书 46 页 附图 46 页 1/2 页 2 1. 一种半导体器件, 包括 : 第一晶体管 ; 第二晶体管 ; 配置成进行二极管操作的元件 ; 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 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元件的正极, 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元件的负极。 2.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半导体器件, 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是 N 沟道型 晶体管。 3.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半导体器件, 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是 P 沟道型晶体管。 4. 一种半导体器件, 包括 : 第一时钟信号线 ; 第二时钟信号线 ; 以及 输出端。
4、子 ; 其中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和所述输出端子交叉 ; 其中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和所述输出端子交叉 ; 其中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包括第一导电层, 以及 其中所述输出端子包括第二导电层。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半导体器件, 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是透明的。 6. 一种半导体器件, 包括电路, 所述电路包括 : 晶体管 ; 第一时钟信号线 ; 第二时钟信号线 ; 以及 输出端子 ; 其中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位于所述输出端子的关于所述晶体管相对的一侧 ; 其中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位于所述输出端子的关于所述晶体管相对的一侧 ; 其中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的纵向平行于所述电路。
5、延伸的方向, 以及 其中所述输出端子的纵向和所述电路延伸的方向是正交的。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半导体器件, 其中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 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和所述输出端子不交叉。 8. 一种发光器件, 包括 : 第一晶体管 ; 第二晶体管 ; 配置成进行二极管操作的元件 ; 以及 发光元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09560 A 2 2/2 页 3 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 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元件的正极, 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元件的负极。 9. 一种半导体器件, 包括 : 信号端子 ; 偏置端子 ; 目标端子。
6、 ; 截止晶体管 ; 以及 晶体管, 其中所述截止晶体管的栅电极连接至所述偏置端子, 其中所述截止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其中之一连接至所述信号端子, 以及 其中所述截止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其中另一个连接至所述晶体管的栅电极。 10. 一种半导体器件, 包括 : 信号端子 ; 偏置端子 ; 目标端子 ; 截止晶体管 ; 以及 晶体管, 其中所述截止晶体管的栅电极连接至所述偏置端子, 其中所述截止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其中之一连接至所述信号端子, 以及 其中所述截止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其中另一个连接至所述晶体管的栅电极。 11.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发光器件, 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像素区域。。
7、 12.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发光器件, 其中所述半导体器件进一步包括像素区域。 13.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发光器件, 其中所述半导体器件进一步包括像素区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09560 A 3 1/46 页 4 半导体器件、 显示器件、 和电子器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 显示器件、 和电子器件。 背景技术 0002 移位寄存器电路是按照单级每一次施加一个脉冲移动其内容的方式运行的电路。 利用这个性能, 移位寄存器用于串行信号和并行信号相互转换的电路。将串行信号向并行 信号转换, 或者将并行信号向串行信号转换的上述电路主要用于具有彼此连接的电路的。
8、网 络。 用于在网络中彼此连接电路和发射信号的传播路径的数目通常较待传送的数据的数量 小。在此情况下, 并行信号在发射机电路中变为串行信号, 并顺序地发送给传输路径, 已经 顺序地发送的串行信号在接收机电路中变为并行信号。因而, 可以使用少量传播路径交换 信号。 0003 显示器件通过根据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控制每一个像素的亮度来显示图象。 这 里, 因为难以使用等于像素数目的大量的来自外部的图像信号的传播路径, 所以图像信号 必须经过串并行转换。因此, 移位寄存器用于向显示器件发射图像信号的电路和用于驱动 接收图像信号的显示器件的电路。 0004 结合n沟道晶体管和P沟道晶体管的CMOS电路。
9、通常用于上述移位寄存器电路。 然 而, 为了在相同的衬底上方形成结合 n 沟道晶体管和 P 沟道晶体管的 CMOS 电路, 必须在相 同的衬底上方形成具有彼此相反导电类型的晶体管, 所以制造过程不可避免地变得复杂。 因此, 导致成本增加或者半导体器件的产量减少。 0005 因此, 已经设计全部具有相同极性的晶体管的电路(也称为单极电路)。 单极电路 能够省略制造过程中的一些步骤, 例如添加杂质元素的步骤。 从而, 抑制成本增加和产量减 少。 0006 例如, 考虑形成其中全部的晶体管具有 n 沟道极性的逻辑电路的情形。这种电路 具有当根据 n 沟道晶体管的阈值输出具有高电位电源的电势时, 输出。
10、信号的电压与输入信 号的电压相比衰减的问题。因此, 广泛地使用被称为自举电路的电路以便输出信号的电压 不衰减。 当在连接高电位电源的晶体管接通以便电流开始流过沟道之后与输出端子电容耦 合的晶体管的栅电极为浮置态时, 实现自举电路。 因而, 输出端子的电位上升并且晶体管的 栅电极的电位也相应地上升, 以便最后超过高电位电源的电势加上晶体管的阈电压。 从而, 可以使输出端的电势几乎等于高电位电源的电势。 0007 使用上述的自举电路, 可以实现其中甚至在使用单极晶体管情况下输出电 位不衰减的半导体器件。另外, 使用自举电路 ( 例如, 参考文献 1 : 日本公开专利申请 No.2002-21511。
11、8 和参考文献 2 : SID2005, p.1050, An Improved DynamicRatio Less Shift Register Circuit Suitable for LTPS-TFT LCD Panels)形成移位寄存器电路。 发明内容 0008 图 37A 和 37B 显示参考文献 2 中的传统的实例 ( 注意已经变化的参考码等等 )。 说 明 书 CN 102509560 A 4 2/46 页 5 在图37A和37B显示的移位寄存器电路中, 当输入信号输入到Vin时, 端子P1的电位上升并 且连接到信号线 V1 的晶体管导通。然后, 晶体管自举响应信号线 V1 的电。
12、位的上升, 所以信 号线 V1 的电位被送到下一级, 没有降低信号线 V1 的电势。图 37A 显示移位寄存器电路的 第一个四级的电路图, 以便帮助了解电路排布, 图 37B 显示由虚线围绕的图 37A 的一部分。 图 37B 显示用于形成图 37A 显示的电路的最小单元, 图 37B 的一个电路对应于图 37A 的电 路的一个输出端子 (OUT1 至 OUT4)。在说明书中, 电路的结构单位, 例如相对于图 37A 的图 37B 显示的, 被称为单级电路。这里, 用于控制端子 P1 和电源线 Vss 之间连接的接通 / 截止 的晶体管响应下一级的输出而导通。 然而, 因为晶体管导通的时间限于。
13、周期, 在该周期中下 一级的输出具有较高的电位(H电平), 所以当较低的电位(L电平)输出到端子OUT1(也称 为非选择期间 ) 时在大部分周期中端子 P1 和端子 OUT1 处于浮置。这些也施加于下一级中 的端子 Px 和端子 OUTx。因此, 存在由于由时钟信号 1 和时钟信号 2 生成的噪音或者由来自 电路外部的电磁波引起的噪音引起故障的问题。 0009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 在参考文献 2 中, 使用图 38A 和 38B 显示的结构。注意图 38A 是第一六级移位寄存器电路的电路图。为了帮助理解电路结构, 图 38B 显示由图 38A 中的 虚线围绕的图 38A 的单级电路。在图 38。
14、A 和 38B 所示的结构中, 在随后级中将端子 P1 和端 子 Px 复位为 L 电平的晶体管导通的周期占去大部分非选择期间。具有该结构, 在非选择周 期中, 可以将在随后级中端子 P1 和端子 Px 的电位的变化抑制在某种程度上。 0010 然而, 在图 38A 和 38B 显示的结构中, 在非选择周期, 在下一级中端子 OUT1 和端子 OUTx 为浮置。因此, 存在由于由时钟信号 1 和时钟信号 2 生成的噪音或者由来自电路外部 的电磁波引起的噪音引起端子 OUT 故障的问题。另外, 因为电容元件提供在连接在每一级 中用于复位端子 Px 的晶体管的栅电极的电极和在图 38A 和 38B。
15、 显示的结构中的输入端子 Vin 之间, 用于驱动输入端子 Vin 的负载较重。因此, 还存在信号的波形失真和大功率损耗 的问题。因为在大部分非选择周期中用于在每一级中复位端子 Px 的晶体管导通, 因此存在 电压沉重地偏置在栅电极上和特性容易改变的问题。 0011 鉴于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噪音引起的故障低、 低功耗、 和特性变化 小并稳定地运行的半导体器件 ; 包含该半导体器件的显示器件 ; 和包含该显示器件的电子 器件。 0012 在本发明中, 术语 “显示面板” 包含使用液晶元件构造的液晶显示器面板, 和具有 以场致发光 (EL) 元件代表的发光元件的显示面板。另外, 该显。
16、示器件包含具有显示面板和 用于驱动该显示板的外围电路的显示器件。 0013 根据本发明的模式的半导体器件包含输入端子、 输出端子、 第一端子、 第二端子、 第三端子、 和第四端子 ; 用于向输出端子发送第一端子的电位的第一晶体管 ; 根据输入端 子的电位导通第一晶体管的整流元件 ; 通过根据第四端子的电位在输出端子和第二端子之 间导电来固定输出端子的电位的第二晶体管 ; 和通过根据第四端子的电位在第三端子和第 二端子之间导电来固定第三端子的电位的第三晶体管。 001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模式的半导体器件包含输入端子、 输出端子、 第一端子、 第二 端子、 第三端子、 第四端子、 和第五端子 ;。
17、 用于向输出端子发送第一端子的电位的第一晶体 管 ; 根据输入端子的电位导通第一晶体管的整流元件 ; 通过根据第五端子的电位在输出端 子和第二端子之间导电来固定输出端子的电位的第二晶体管 ; 和通过根据第四端子的电位 说 明 书 CN 102509560 A 5 3/46 页 6 在第三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导电来固定第三端子的电位的第三晶体管 ; 和用于倒置第三端 子的电位和向第五端子输出电位的电路。 001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模式的半导体器件包含输入端子、 输出端子、 第一端子、 第二 端子、 第三端子、 第四端子、 第五端子、 和第六端子 ; 用于向输出端子发送第一端子的电位的 第一晶体管。
18、 ; 根据输入端子的电位导通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整流元件 ; 通过根据第四端子的 电位在输出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导电来固定输出端子的电位的第二晶体管 ; 和通过根据第 四端子的电位在第三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导电来固定第三端子的电位的第三晶体管 ; 用于 根据输出端子的电位提高第五端子的电位的第二整流元件 ; 通过在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之 间导电来连接第六端子的低电位的第四晶体管。 001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模式的半导体器件包含输入端子、 输出端子、 第一端子、 第二 端子、 第三端子、 第四端子、 第五端子、 第六端子、 和第七端子 ; 用于向输出端子发送第一端 子的电位的第一晶体管 ; 根据输入端子。
19、的电位导通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整流元件 ; 通过根据 第七端子的电位在输出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导电来固定输出端子的电位的第二晶体管 ; 和 通过根据第四端子的电位在第三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导电来固定第三端子的电位的第三 晶体管 ; 用于根据输出端子的电位提高第五端子的电位的第二整流元件 ; 通过在第二端子 和第三端子之间导电来连接第六端子的低电位的第四晶体管 ; 和用于倒置第三端子的电位 和向第七端子输出电位的电路。 001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模式的半导体器件包含输入端子、 输出端子、 第一端子、 第二 端子、 第三端子、 第四端子、 整流元件、 第一晶体管、 第二晶体管、 和第三晶体管。 整流元件。
20、的 一个电极电连接到输入端子, 整流元件的另外一个电极电连接到第三端子 ; 第一晶体管的 栅电极电连接到第三端子, 第一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个电连接到第一端子, 第一 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外一个电连接到输出端子, 第二晶体管的栅电极电连接到第 四端子, 第二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个电连接到第二端子, 第二晶体管的源电极和 漏电极的另外一个电连接到输出端子 ; 第三晶体管的栅电极电连接到第四端子, 第三晶体 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个电连接到第二端子, 第三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外一个 电连接到第三端子。 001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模式的半导体器件包含输入端子、 输出端子、 。
21、第一端子、 第二 端子、 第三端子、 第四端子、 第五端子、 整流元件、 第一晶体管、 第二晶体管、 第三晶体管、 和 电势倒置电路。整流元件的一个电极电连接到输入端子, 整流元件的另外一个电极电连接 到第三端子 ; 第一晶体管的栅电极电连接到第三端子, 第一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 个电连接到第一端子, 第一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外一个电连接到输出端子 ; 第二 晶体管的栅电极电连接到第五端子, 第二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个电连接到第二端 子, 第二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外一个电连接到输出端子 ; 第三晶体管的栅电极电 连接到第四端子, 第三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个电连接到。
22、第二端子, 第三晶体管的 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外一个电连接到第三端子 ; 和电位反向电路的一个电极电连接到第三 端子, 电位反向电路的另外一个电极电连接到第五端子。 001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模式的半导体器件包含输入端子、 输出端子、 第一端子、 第二 端子、 第三端子、 第四端子、 第五端子、 第六端子、 第一整流元件、 第二整流元件、 第一晶体 管、 第二晶体管、 第三晶体管、 和第四晶体管。 第一整流元件的一个电极电连接到输入端子, 说 明 书 CN 102509560 A 6 4/46 页 7 第一整流元件的另外一个电极电连接到第三端子 ; 第一晶体管的栅电极电连接到第三端 子, 第一。
23、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个电连接到第一端子, 第一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 极的另外一个电连接到输出端子 ; 第二晶体管的栅电极电连接到第四端子, 第二晶体管的 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个电连接到第二端子, 第二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外一个电连 接到输出端子 ; 第三晶体管的栅电极电连接到第四端子, 第三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 一个电连接到第二端子, 第三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外一个电连接到第三端子 ; 第 二整流元件的一个电极电连接到输出端子, 第二整流元件的另外一个电极电连接到第五端 子 ; 第四晶体管的栅电极电连接到第四端子, 第四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个电连接 到第二端子, 第四。
24、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外一个电连接到第六端子。 002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模式的半导体器件包含输入端子、 输出端子、 第一端子、 第二 端子、 第三端子、 第四端子、 第五端子、 第六端子、 第七端子、 第一整流元件、 第二整流元件、 第一晶体管、 第二晶体管、 第三晶体管、 第四晶体管、 和电位反向电路。 第一整流元件的一个 电极电连接到输入端子, 第一整流元件的另外一个电极电连接到第三端子 ; 第一晶体管的 栅电极电连接到第三端子, 第一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个电连接到第一端子, 第一 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外一个电连接到输出端子 ; 第二晶体管的栅电极电连接到第 七端子, 。
25、第二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个电连接到第二端子, 第二晶体管的源电极和 漏电极的另外一个电连接到输出端子 ; 第三晶体管的栅电极电连接到第四端子, 第三晶体 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个电连接到第二端子, 第三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外一个 电连接到第三端子 ; 第二整流元件的一个电极电连接到输出端子, 第二整流元件的另外一 个电极电连接到第五端子 ; 第四晶体管的栅电极电连接到第四端子, 第四晶体管的源电极 和漏电极的一个电连接到第二端子, 第四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外一个电连接到第 六端子 ; 和电位反向电路的一个电极电连接到第三端子, 电位反向电路的另外一个电极电 连接到第七端子。 。
26、0021 具有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结构, 可以提供具有噪音引起的故障很小的稳定地运行的 移位寄存器电路。 0022 另外, 在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中, 整流元件可以是二极管接法晶体管。 在这种 情况下, 可以减少制造在衬底上的元件的种类的数目 ; 因而, 简化制造过程。 0023 另外, 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具有能够导通第三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信号 线。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提供其运行可以停止在任意的时刻并可以初始化的移位寄存器电 路。 0024 另外, 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具有能够反向偏置第三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信 号线。在这种情况下, 提供具有特性变化较少的稳定地运行的移位寄存器电路。 0。
27、025 另外, 在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中, 输入到第一时钟信号线和第二时钟信号线 的信号每一个具有小于 50的占空比, 更优选其中输入到他们中之一的信号处于低电平的 周期的中间和其中输入到他们的另外一个的信号处于高电平的周期的中间之间的差异可 以在时钟信号的时间段的 10的范围内。因而, 可以提供在从相应的输出端子输出的输出 信号之间的间隔、 和高度改进的移位寄存器电路。 0026 另外, 在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中, 优选第三晶体管中的栅电极的面积和第二 晶体管中的栅电极的面积的平均数大于第一晶体管中的栅电极。具有这种结构, 可以稳定 说 明 书 CN 102509560 A 7 5/46。
28、 页 8 地固定输出端子的电位, 从而提供具有噪音引起的故障很少的移位寄存器电路。 0027 另外, 在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中, 电源线、 第一时钟信号线、 和第二时钟信号 线可以相对于第一晶体管、 第三晶体管、 和第二晶体管布置在输出端子的对边上。 具有这种 结构, 可以稳定地固定输出端子的电位, 从而提供具有噪音引起的故障较少的移位寄存器 电路。 0028 另外, 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布线层、 第二布线层、 第三布线层、 绝缘膜、 和 层间绝缘膜。绝缘膜形成在第一布线层和第二布线层之间。层间绝缘膜形成在第二布线层 和第三布线层之间。层间绝缘膜比绝缘膜厚。电连接到第一电极的电极至少由。
29、第二布线层 形成。电连接到输出端子的电极至少由第一布线层和第三布线层形成。在电连接到输出端 子的电极和电连接到第一端子的电极交叉的区域中, 电连接到输出端子的电极可以由第三 布线层形成。 具有这种结构, 可以稳定地固定输出端子的电位, 从而提供具有噪音引起的故 障较少的移位寄存器电路。 0029 另外, 在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中, 移位寄存器电路形成在提供有像素区域的 衬底上方。具有该结构, 可以降低显示板的生产成本。 0030 另外, 在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个模式中, 移位寄存器电路作为 IC 提供 在提供有像素区域的衬底上方, 并通过 COG( 玻璃上芯片 ) 连接到该衬底上的布。
30、线。因而, 可以提供具有特性变化小的低电耗显示板。 0031 另外, 在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个模式中, 移位寄存器电路作为 IC 提供 在连接提供有像素区域的衬底的连接布线衬底上方, 并通过TAB(带载自动连接)连接到连 接布线衬底上的布线。因而, 可以提供具有高可靠性和特性变化小的低电耗显示板。 003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模式的半导体器件包含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 第三电极、 晶体 管、 和整流元件。 晶体管的栅电极电连接到第二电极, 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个电连 接到第一电极, 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外一个电连接到第三电极 ; 整流元件的一个 电极电连接到第三电极, 整流。
31、元件的另外一个电极电连接到第二电极。 因而, 提供具有特性 变化小的稳定地运行的显示板。 003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模式的半导体器件包含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 第三电极、 第四 电极、 第一晶体管、 和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栅电极连接到到第二电极, 第一晶体管的 源电极和漏电极的一个连接到到第一电极, 第一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外一个连接 到到第三电极 ; 第二晶体管的栅电极电连接到第四电极, 第二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 一个电连接到第二电极, 第二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另外一个电连接到第三电极。因 而, 提供具有特性变化小的稳定地运行的显示板。 0034 另外, 根据本发明的模式。
32、的显示器件包含上述半导体器件、 外部驱动电路、 和连接 布线衬底 ; 显示板和外部驱动电路用一个连接布线衬底彼此连接。 因而, 可以提供具有较少 连接点的高可靠的显示器件。 0035 另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模式的显示器件包含上述半导体器件、 外部驱动电路、 和多个连接布线衬底 ; 显示板和外部驱动电路用两个或者多个连接布线衬底和多个单独的 驱动器 ( 数据线驱动器和扫描线驱动器 ) 彼此连接。因而, 因为驱动器不需要优良的性能, 甚至可以提供具有高可靠性的大的显示面板。 0036 另外,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器件使用该显示器件作为显示部分。 说 明 书 CN 102509560 A 8 6/4。
33、6 页 9 0037 注意说明书中的开关可以是电子开关或者机械开关。只要可以控制电流的流动, 就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开关。可以使用晶体管、 二极管 (PN 二极管、 PIN 二极管、 肖特基二 极管、 二极管接法晶体管等)、 或者其中结合上述二极管的逻辑电路。 因此, 当晶体管用作开 关时, 晶体管仅仅作为开关 ; 因此, 对晶体管的极性 ( 导电类型 ) 没有具体限制。然而, 当希 望低截止电流时, 优选使用具有较少截止电流的极性晶体管。作为具有较少截止电流的晶 体管, 可以使用具有 LDD 区的晶体管、 具有多栅极结构的晶体管等。另外, 当作为开关的晶 体管的源极端子的电位接近低电势电源 (。
34、Vss, GND 或者 0V) 时, 优选使用 n 沟道晶体管, 反 之当晶体管在源极端子的电位接近较高电势电源(Vdd等)的电势的情况中运行时, 优选使 用 P 沟道晶体管。这有助于晶体管容易地作为开关, 因为可以提高晶体管的栅极 - 源极电 压的绝对值。注意还可以通过使用 n 沟道和 P 沟道晶体管来应用 CMOS 开关。 0038 不限制该显示元件, 例如, 可以使用其中通过电磁力改变对比度的显示媒介, 例如 EL 元件 ( 有机 EL 元件、 无机 EL 元件、 或者包含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 EL 元件 )、 电子发射 元件、 液晶元件、 电子墨水、 光栅光阀 (GLV)、 等离子体显。
35、示器 (PDP)、 数字微镜器件 (DMD)、 压电陶瓷显示器、 碳纳米管等。注意作为使用 EL 元件的显示器件, 可以使用 EL 显示器 ; 作 为使用电子发射元件的显示器件, 可以使用场致发射显示器 (FED)、 SED 平板显示器 ( 表 面 - 导电 - 发射显示器 ) 等 ; 作为使用液晶元件的显示器件, 可以使用液晶显示器 ; 作为使 用电子墨水的显示器件, 使用电子纸。 0039 对应用于本发明的晶体管的种类没有限制。 适用于本发明的晶体管包含使用由非 晶态硅和多晶硅代表的非单晶半导体薄膜的薄膜晶体管 (TFT)、 使用半导体衬底或者 SOI 衬底形成的 MOS 晶体管、 结型晶。
36、体管、 双极晶体管、 使用有机半导体或者碳纳米管的晶体 管、 和其它种类的晶体管。 对其上提供晶体管的衬底的种类没有限制, 晶体管可以提供在单 晶衬底、 SOI 衬底、 玻璃衬底等上方。 0040 在本发明中,“连接” 指得是 “电连接” 。因此, 在本发明公开的结构中, 除预定连接 之外, 可以在给定的连接部分之间提供使电连接变为可能的另一个元件 ( 例如, 另一个元 件 ( 例如, 晶体管、 二极管、 电阻器、 或者电容器 )、 开关等 )。 0041 对晶体管的结构没有特别地限制。例如, 可以使用其中栅电极的数目是两个或更 多的多栅极结构、 其中栅电极配置在沟道之上和之下的结构、 其中栅。
37、电极配置在沟道之上 的结构、 其中栅电极配置在沟道下面的结构、 交错结构、 或者倒置交错结构。 另外, 沟道区可 以被分成多个区域, 这些区域可以并联或者串联 ; 源极电极或者漏极电极可以与沟道重叠 ( 或者沟道的一部分 ) ; 或者可以提供 LDD 区域。 0042 注意在说明书中, 半导体器件对应于包含具有半导体元件 ( 例如晶体管或者二极 管 ) 的电路的器件。另外, 半导体器件可以是通常可以利用半导体特性运行的器件。另外, 术语 “显示器件” 不仅包含其中在衬底上方形成包含显示元件例如液晶元件或者 EL 元件 的多个像素和用于驱动像素的外围驱动器的显示板的主体、 而且包含提供有柔性印制。
38、电路 (FPC) 或者印刷线路板 (PWB) 的显示板。发光器件具体涉及使用自发光显示元件例如用于 EL 元件或者 FED 的元件的显示器件。 0043 另外, 在本发明的晶体管之中, 其中栅电极连接到源极电极或者漏极电极的晶体 管有时称为二极管接法晶体管(diode-connected transistro)。 可以用另一个整流元件例 如 PN 结二极管、 PIN 二极管、 或者发光二极管替换本发明的全部的二极管接法晶体管。 说 明 书 CN 102509560 A 9 7/46 页 10 0044 如上所述, 通过利用本发明, 可以提供其中端子 OUT 在至少一半周期通过第二晶 体管连接到。
39、电源线的半导体器件, 其具有噪音引起的故障较少并稳定运行 ; 包含该半导体 器件的显示器件 ; 和包含该显示器件的电子器件。 0045 另外, 当使第三晶体管的栅极面积和第二晶体管的栅极面积的平均数大于第一晶 体管的栅极面积时, 由于不必将电容器元件连接到输入端子, 所以可以最小化输入端子的 负载。 因而, 可以提供具有小的波形失真和低功耗的半导体器件 ; 包含该半导体器件的显示 器件 ; 和包含该显示器件的电子器件。 0046 当二极管元件或者二极管接法晶体管连接到长周期导通的晶体管的栅电极时, 可 以将足够的反向偏置施加于长周期导通的晶体管的栅电极。因而, 可以提供稳定地运行并 具有特性变。
40、化较少的半导体器件、 包含该半导体器件的显示器件、 和包含该显示器件的电 子器件。 附图说明 0047 图 1A 至 1C 说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和其时序图。 0048 图 2A 至 2C 说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 0049 图 3A 至 3C 说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 0050 图 4 说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时序图。 0051 图 5A 至 5C 说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 0052 图 6 说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时序图。 0053 图 7A 至 7C 说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和其时序图。 0054 图 8A 至 8C 说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 0055 图 。
41、9A 至 9D 说明本发明的反向偏置电路。 0056 图 10A 至 10H 说明本发明的反向偏置电路。 0057 图 11A 至 11C 说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 0058 图 12 说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时序图。 0059 图 13A 至 13C 说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和其时序图。 0060 图 14A 至 14C 说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 0061 图 15A 至 15D 说明本发明的反向偏置 - 复位电路。 0062 图 16A 至 16H 说明本发明的反向偏置 - 复位电路。 0063 图 17 是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顶视图。 0064 图 18 是本发明的移位。
42、寄存器电路的剖视图。 0065 图 19 是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顶视图。 0066 图 20 是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顶视图。 0067 图 21 是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顶视图。 0068 图 22A 和 22B 是应用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横剖面图。 0069 图 23 是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顶视图。 0070 图 24A 和 24B 是应用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横剖面图。 0071 图 25 是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顶视图。 0072 图 26 是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顶视图。 说 明 书 CN 102509560 A 10 8/46 页 11 0073 图 27。
43、A 和 27B 是的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横剖面图。 0074 图 28 是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顶视图。 0075 图 29A 和 29B 是的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横剖面图。 0076 图 30 是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顶视图。 0077 图 31A 至 31E 说明使用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显示面板。 0078 图 32 说明使用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显示器件。 0079 图 33 说明使用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显示器件。 0080 图 34A 至 34H 说明使用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电子器件。 0081 图 35A 至 35F 说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运行。 00。
44、82 图 36A 至 36D 说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和其时序图。 0083 图 37A 和 37B 说明常规移位寄存器。 0084 图 38A 和 38B 说明常规移位寄存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85 实施例模式 0086 参照制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模式。注意本发明用许多不同的模式表现, 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多方面地改变模式和细 节。因此, 本发明不会认为是限于实施例模式的描述。在下文描述的重复本发明的结构中, 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在不同附图中具有相似功能的相同的部分, 不会重复上述部分的描 述。 0087 实施例模式 1 0088 在该实施例模式。
45、中, 描述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结构, 其中输出端子的电位被固定到 非选择周期, 从而降低时钟信号或者噪音引起的故障的发生。图 1A 至 1C 显示本发明的移 位寄存器的电路结构实例。图 1A 显示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整个电路结构。图 1B 显 示显示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的单级电路的电路的结构实例。注意在本说明书中, 单级电路 涉及用于形成电路的最小单元, 其对应于电路的输出端子(L(1)至L(n), 如和图1A相关的 图 1B 中所示。图 1C 显示图 1A 和 1B 中显示的电路中的输入信号、 内电极、 和输出信号的波 形。 0089 图 1A 显示的电路具有启动脉冲端子 SP、 第一时钟信号。
46、线 CLK1( 也称为第一布 线 )、 第二时钟信号线 CLK2( 也称为第二布线 )、 电源线 Vss、 晶体管 18、 n 个电路 14(n 是大 于或等于二的整数 )、 和对应于电路 10 提供的输出端子 L(k)(k 是大于或等于一并小于或 等于 n 的整数 )。在图 1A 至 1C 中 ( 和说明书中全部的对应图示 ), 没有显示 k 是大于或者 等于一并小于或等于 n 的整数的第 k 级。然而, 输出端子 L(k) 提供在输出端子 L(1) 和输 出端子 L(n) 之间, 端子 P(k) 提供在端子 P(1) 和端子 P(n) 之间。图 1B 显示的电路 10 具 有端子 IN、 。
47、端子 OUT、 端子 G、 端子 R、 端子 F、 端子 B、 端子 C、 晶体管 11, 12, 13, 15, 16, 和 17、 电容器元件 14、 和端子 P。注意在说明书中, 端子是电连接到外部的电路中的电极。这里, 晶体管11是具有整流特性的另一个元件, 并用作用于输入的整流元件(也称为第一整流元 件)。 另外, 晶体管15是具有整流特性的另一个元件, 并用作用于复位的整流元件(也称为 第二整流元件 )。晶体管 12 用作传输晶体管 ( 也称为第一晶体管 )。晶体管 13 用作内电 说 明 书 CN 102509560 A 11 9/46 页 12 压钳位晶体管 ( 也称为第三晶体。
48、管 )。晶体管 17 用作内输出电压钳位晶体管 ( 也称为第二 晶体管 )。晶体管 16 用作置位晶体管 ( 也称为第四晶体管 )。 0090 注意处于第 k 级的电路 10 的端子 P 也称为端子 P(k)。另外, 实施例模式指定电容 器元件 14 ; 然而, 通过形成在晶体管 12 的栅电极和漏极电极 ( 或者源极电极 ) 之间的寄生 电容也可以实现电容器元件 14 的功能。因此, 本发明不仅包含将电容器元件 14 形成为独 立的电气元件的情形, 而且包含电容器元件14是与晶体管12有关的寄生电容元件的情形。 0091 图 1B 显示的电路 10 的晶体管 11 的栅电极连接到端子 IN,。
49、 晶体管 11 的源极电极 和漏极电极中的一个连接到端子 IN, 晶体管 11 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中的另外一个连接 到端子 P。晶体管 12 的栅电极连接到端子 P, 晶体管 12 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中的一个连 接到端子 C, 晶体管 12 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中的另外一个连接到端子 OUT。 0092 另外, 晶体管 13 的栅电极连接到端子 R, 晶体管 13 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中的一 个连接到端子 G, 晶体管 13 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中的另外一个连接到端子 P。另外, 电容 器元件 14 的一个电极连接到端子 P, 电容器元件 14 的另外一个电极连接到到端子 OUT。 0093 晶体管15的栅电极连接到端子OUT, 晶体管15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中的一个连 接到端子 OUT, 晶体管 15 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中的另外一个连接到端子 B。另外, 晶体管 16 的栅电极连接到端子 P, 晶体。